2025年Q2财报季最受关注的苹果(AAPL.US)即将于本周四公布业绩。尽管短期可能受益于消费者对关税的“恐慌性抢购”,但市场更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供应链成本及需求的长期冲击。
财报焦点与多空博弈逻辑如下:
1. 短期数据或超预期,但关税风险未充分计价
2025年Q1财报显示,苹果收入1243亿美元(同比+4%),服务收入创263亿美元新高(同比+14%),iPhone 16系列推动硬件销售强劲。市场预计本季度iPhone销量或因关税前抢购维持增长,服务业务(毛利率74%)仍是利润支柱。然而,4月关税新政后,iPhone 16 Pro单机成本已飙升50%至876美元,若苹果选择涨价15%-30%转嫁成本,需求可能快速萎缩;若自行消化,毛利率或从38%跌至20%以下。当前股价跌幅(4月累计-5.4%)或未完全反映这一风险。
2. 供应链“大逃杀”:转移产能难解燃眉之急
苹果90%的制造依赖中国,但新关税政策覆盖印度(26%)、越南(46%)等替代产地,导致多元化布局“适得其反”。摩根士丹利测算,关税将导致苹果年成本增加330亿美元(占营业利润26%),而转移20%产能需5年且成本上升15%-20%。供应链企业(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股价暴跌30%,反映市场对苹果成本管控能力的悲观预期。
3. 服务与AI能否撑起第二增长曲线?
服务业务是苹果近年最大亮点,2025Q1付费订阅用户超10亿,Apple Intelligence(AI功能)的扩展或增强生态粘性。但硬件收入占比仍超70%,若iPhone需求因涨价下滑,服务增长恐独木难支。此外,千亿美元AI投入短期难见效,而微软、谷歌在生成式AI的领先地位可能稀释苹果的创新溢价。
4. 市场分歧:短期博弈与长期逻辑
看多者认为,服务高毛利、紧急抢购带来的财报超预期及回购计划(Q1回购233亿美元)或支撑股价反弹;看空者则强调,关税成本转嫁难度大、供应链脆弱性及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将压制估值。机构目标价分化明显,Jefferies下调至167美元,Raymond James则看多至250美元。
策略建议:谨慎对待财报后波动
若财报强调服务增长超预期且给出明确成本转嫁方案,短期或有反弹;若毛利率指引下调或供应链调整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二次下跌。投资者可关注两大信号:①服务收入增速是否维持15%以上;②管理层对关税影响的应对策略(涨价、供应链谈判、政府游说)。长期而言,苹果生态优势仍在,但需警惕关税政策持续性与竞品冲击风险。
@小虎征文 @爱发红包的虎妞 本文综合关税影响、供应链压力及业务结构性变化,数据均来自公开财报及机构研报,逻辑清晰无夸大,申请推荐至“老虎精选”助力投资者理性决策!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 新途直上·04-30 09:52@小虎征文 @爱发红包的虎妞 [握手][握手][握手]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