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员工创业,英特尔押注!商业化拐点出现的瑞为技术赴港上市

从大模型到机器人,从自动驾驶到行业垂直应用,资本的目光早就开始聚焦于“技术落地能力强”的企业。

6月30日,据港交所文件,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为技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拟赴港上市。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这家由前**某产线研发总监创立、曾为小米手机提供人脸识别技术的AI公司,在竞争白热化的计算机视觉赛道竞争力具体如何?其“机场AI第一”的标签背后,藏着怎样的技术密码与商业逻辑?

**前老将创业:以端侧智能打通手机到机场的多场景应用

2012 年,在人工智能热潮方兴未艾之际,瑞为技术应运而生。

据悉,这一年开始,大量类似于瑞为技术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CV初创公司开始涌入安防市场起,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运用于安防行业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而瑞为技术则是由前**某产线研发总监詹东晖创立,并作为厦门市"双百计划"首批引进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对终端智能趋势的前瞻性洞察,坚定深耕AI算法研发与端侧智能技术,开启了发展征程。

无疑,创始人詹东晖的履历为瑞为注入强劲动能。据公开资料,詹东晖1998年自南京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便在**深耕十年,曾担任**某产品线研发总监等要职。离任后,他先在南京创立远立科技积累创业经验,而后率核心团队回归故里福建,于厦门创立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依托创始团队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技术底蕴,成立初期,瑞为技术便即展现非凡实力,快速构建起行业合作网络。

成立次年,经严格技术比选,小米率先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在小米3机型搭载瑞为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算法,推出创新性的智能美颜拍照功能。此后,联想、**也相继引入瑞为人脸识别技术方案;在智能家电领域,瑞为技术也成功支持康佳、创维和TCL发布国内第一代智能电视,迅速占据市场先机,开始在智能家电和手机领域崭露头角。

至2014年上半年,国内销售的内置人脸识别和手势识别技术的智能电视产品七成以上均使用了瑞为的技术。

来到2016年,瑞为技术进一步确立"AI+公共安全"与"AI+商业数智化"双轮驱动战略,尤其在智慧机场场景形成纵深布局。

2017年企业成功入选机场人脸识别系统供应商名录,技术落地取得实质性突破。次年1月,瑞为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实现全球首例全流程刷脸登机系统商用——该技术集成人脸识别安检与登机功能,打造出全流程无纸化、无感知的出行体验,使兰州中川机场成为国内智慧机场建设标杆。

这项突破性技术落地后,瑞为进一步获得更高质量的资本青睐:2018年5月完成B+轮融资,引入英特尔作为战略投资者;2019年再获超1.56亿元融资,绿地集团强势注资资本助力加速了瑞为的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推动其在公共安全与商业智能化领域持续领跑。

从终端智能技术奠基到垂直场景深耕,从消费电子市场突破到智慧城市布局,瑞为技术的发展历程赫然是用技术创新驱动AI企业成长的典范样本。

打通技术、资金、商业良性循,盈利拐点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其技术实力早已获得权威背书:2019年中国首届人工智能竞赛上,瑞为以排名前三的优异成绩通过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联合评审,获颁人脸识别A级证书。

同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瑞为技术为其提供超300套人脸识别设备及系统,覆盖值机、安检、登机等全流程节点,市场占有率突破90%,成为智慧机场建设的重要力量。

技术实力持续得到应用印证后,瑞为技术逐渐形成技术、资金、商业的良性循环。

成立至今,瑞为技术已完成多轮融资。在18C章程下,瑞为技术的资深领航独立投资者为绿地集团、赛富投资基金、上海机场旗下泓宇资本、招商局资本和上实集团;资深独立投资者为英特尔、中信证券和深投控资本。此外,瑞为技术的投资方还包括静水湖创投、思科瑞资本、尚势资本、兴湘中证、华龙投资、无锡合创高新、高略资本、景泰投资、芯跑投资、华资联合、锦冠投资等机构。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研发团队由107名成员组成,占员工总数近一半;并已建立一个综合、端到端的集成产品开发体系,支持从市场需求及概念验证到开发、测试、交付及运营的全产品生命周期高效协同。

在资本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瑞为技术场景落地与业务扩张也成功得到加速推进。

2020年后,瑞为技术在三大核心赛道形成领先优势:智慧机场领域,其智能通行方案覆盖全国超三分之一民用机场,贯穿旅客出行全场景;商业数智化板块推动零售与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智慧货运板块的安全驾驶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

至2024年,其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并首次实现盈利,完成从技术突破到商业成功的完整闭环。

财报显示,在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瑞为技术实现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7836.3万元、2.42亿元、3.95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5.7%、40.8%和39.8%;毛利分别约为1231万元、9882.4万元、1.57亿元。

凭借强大的产品化及商业化能力,其所有业务线的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并已于2024年实现盈利,盈利828.8万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瑞为信息在中国民航企业视觉智能产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9%,并在中国商业空间企业视觉智能产品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1.7%。

从手机端的智能美颜到智慧机场,瑞为技术用十三年诠释了技术落地的无限可能,其赴港上市之路,或将为其AI新布局的商业化进程写下新篇章。

瑞为技术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开展并增强研发能力及产品供应;建立生产基地;寻求潜在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提升营销能力并拓展海外销售渠道;以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恒生指数(HSI)$ $上证指数(000001.SH)$ $深证成指(399001)$ @小虎活动 @话题虎 @爱发红包的虎妞

# 放弃Dojo,支持FSD!特斯拉继续看涨?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