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5万亿!内地机构增速连续5年跑赢行业

得益于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迅速,势头正盛。2025年7月,香港证监会发布了《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该报告展示了过去一年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态势。

  • 香港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5万亿,升13%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总规模突破35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3%;净资金流入为7,050亿港元,同比年增81%。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中,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占25.96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3%;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占10.40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5%;信托持有资产占57.35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1%。

  • 内地机构表现优异,增速连续5年跑赢行业

2024年,内地相关机构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约3.09万亿港元,规模相对2023年(2.68万亿港元)有显著增长(15%),连续五年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机构的年净资金流入为2,560亿港元,同比增长68%。

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从事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内地相关持牌法团及注册机构的数目增加了13%,其从业员人数亦于同期增加27%。

  • 多元化资金来源,资产配置能力全球领先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中63%资产来自非香港投资者,54%来自非中国内地/香港投资者(亚太、北美、欧洲占比均达双位数)。这体现了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多元化的全球资金来源。

香港的资产管理人精于全球资产配置。2024年,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中,大部分(59%)配置于中国内地及香港以外的市场,凸显了香港资产管理人突出的全球投资配置能力。资产管理人擅长多元资产配置,投资范围涵盖股票以至固定收益产品和其他资产。

过去五年,他们的非股票投资比例已由46%增至59%。

 

  •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香港作为卓越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一直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及具流动性的人民币生态系统。

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资金池,在所有离岸人民币存款中占逾半数,而有关部分截至 2025年4月的总数为人民币10,309亿元。 

香港亦一直是首要的离岸人民币结算枢纽,处理全球约80%的人民币支付。充足的流动性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亦称点心债券)的发展提供所需支持。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务证券按年增加36.7%至人民币10,716亿元。

  • 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深化

内地与香港推出了多项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当中包括沪深港通、基金互认安排及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计划,持续丰富香港的人民币投资产品与资产配置工具,并促进离岸及跨境人民币流通,从而进一步推动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 

1、ETF通扩容:

新增85只内地ETF+6只香港ETF,总合格产品数增60%(2025年3月达248只内地ETF+17只香港ETF)。

2、基金互认安排:

2025年1月,基金互认安排将香港参与基金在内地的销售上限由基金资产总值的50%放宽至80%,并允许该等基金将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同一集团内的海外资产管理公司,从而扩展基金种类与规模。在实施这些优化措施后,基金互认安排下的香港基金,于2025年首季录得人民币1,090亿元的资金流入。

3、跨境理财通2.0:

在2024年2月推出后进一步提升了有关计划,14家券商与其合作机构自2024 

年12月起开始为大湾区投资者提供跨境服务。截至2025年3月底,参与南向通的内地投资者数目较2024年2月底大增261%,双向汇划总额更飙升611%。

报告强调香港作为全球资产配置中心和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双重角色,互联互通机制优化(理财通、ETF通、基金互认)是增长核心驱动力。

# IPO情报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