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有人看不上拼多多搞西进,那我们今天就再讲一讲

一把沙葱

因为喜欢吃网购的兰州灰豆子、天水麻辣烫、民勤沙葱、李广杏肉和甜胚子,北京中产妈妈安妮,把儿子的幼儿园毕业旅行目的地选在了西北。当他们真正穿越民勤沙漠公路,看到稀少的植物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努力生长,过往的这些消费,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回来后她又下了几单。

其中一家销售民勤沙葱的店铺,她从2022年复购至今。这种长得像葱、味道像韭菜的植物,神奇地同时征服了不吃韭菜的安妮和不爱尝试新鲜食物的老人。于是,每年春夏,家里餐桌上都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沙葱:凉拌、炒鸡蛋、拌进肉馅里做包子。

安妮对比过,平时常用的买菜软件,沙葱售价一般是50元/斤。拼多多的民勤沙葱,均价在13元/斤左右浮动,到货时都很新鲜,几乎没有坏掉的——缺点是每次下单都是2-3斤,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周里,沙葱天天见。

对于没有走过的路,人们往往难以建立真正的理解。从北京到民勤,安妮经历了飞机-高铁,又包车走了2个小时,当沙漠的风卷着尘土打在脸上,她第一次对一把沙葱从民勤到自家餐桌的距离有了直观认知。

在消费领域,距离即成本。尤其是农产品,除了常规的物流成本,距离还会带来损耗风险。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价格为例,来自450公里外的山东寿光的西红柿,运费成本占批发价格的10%左右,而来自2800公里外的海南三亚的西红柿,运费成本占比要达到23%左右。

还有一些成本,很难用清晰的数字去衡量。比如在西藏、宁夏、甘肃、青海等偏远地区,很多村子长时间没有被接入现代物流体系,也就是说,没有快递网点。那么,一件普通商品从产地到这里的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商品价值本身——于是网店老板们只能备注:这些地方不包邮。

习惯的改变,需要时间,更需要条件。

拼多多成为改造条件的先行者,它在2022年推出电商西进计划,通过中转集运的方式,即分段运输、二段集运,让内蒙古、西藏、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份的大部分地区,也跻身“包邮区”的阵营。2024年9月,拼多多“百亿减免”计划又宣布主动补贴西部地区的物流费用:所有偏远地区中转订单,商家只需负责发货到中转仓的运费,后面的二段集运费用,全部由平台承担。

今年是拼多多西进的第四年,中转费减免政策已落地一年,覆盖平台全量商家,今年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还在一如既往地加码支持优质好物向西供给。

▲“千亿扶持”计划让偏远地区订单量暴增。摄:周甬

鉴于此,拼多多的二季报显示,过去一年里,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就实现同比增长超4成,其中日用百货类订单实现翻倍增长,潮玩、宠物用品等商品的增长也在6成以上。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速超30%的10个省份里,9个位于西部地区。

数字背后,是西部地区被改善的真实生活。

西藏林芝市有个“结巴”村,正如“结巴”在藏语中的意思“遗忘”,这里是个长期与世隔绝的古村落。从深圳来的兰小芳,在这里过着简朴的隐居生活:在村里民宿打工、吃自己种的瓜果蔬菜、看雪山、散步。——这几乎是她此前颠沛生活的反面:她做过很多职业,跟朋友投资过黄金店铺,曾经月入六位数,但半年后店铺跑路让她血本无归,半年后,母亲又去世了。

村里的简单生活治愈着她,她也开始重新思考消费的意义:在这里,100块钱足够花十几天,她曾经沉迷的奢侈品都失去了意义。她学会了做饭,明白了青稞饼是“宇宙的恩典”。她成为拼多多的忠实用户:买菜种和农具、买民宿修葺需要的各种工具,以往,这些东西都需要开车2个小时跑到林芝市里去买,如今,快递员的身影活跃在这里,送来各种包邮的包裹。

▲小芳每天都要去村委会,取网购的快递

这种以前在大城市习以为常的便利,对于兰小芳来说,或许就像是可口可乐之于二战时的美国大兵。

可口可乐瓶盖拧开的那一声“嘭”,曾经让战场上的美国士兵忘记自己在打仗,而更像是身处家乡,在等一趟傍晚的火车。这是一款消费品深度融入日常、乃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时的魔力。

而收到包邮快递包裹的兰小芳,也在那一刻找到了现实与过去的连接点,从而收获更加真实且充盈的快乐。她感慨:拼多多西进的包裹,送来的不只是商品,更是让人重新扎根生活、认真生活的勇气。

基建狂魔

如果公司也有人格,拼多多应该会被划入“淡人”阵营:不追风口,不凑热点,专注在自己的节奏里。就连短期的财报数据,也要为它的长期规划让路——刚刚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受高质量发展加大投入的影响,拼多多本季度营收增速放缓至7%。

在“百亿减免”基础上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是导致拼多多二季度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花大力气扶持商家与产业,本质上其实是搞基建。从2022年开始并不断升级的电商西进,更是定向发力,把更多资源导向西部,推动商业繁荣。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直接打钱,做基建的意义在于长期性,基础条件逐步完善后,当地的经济发展就有了更多可能性。

今年50岁的买元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剪纸非遗传人,带领当地的全职妈妈们剪纸创业十几年。从2017年起她就在拼多多购买各种原材料,像宣纸、小配饰等,有些是因为价格便宜,有些是因为在当地买不到,至今花费已达十几万。

▲买元花培训出多位县级非遗传承人

也因此,她对拼多多引领的电商西进浪潮有最直接的感知,比如以前配送周期要7天,现在只要3天左右,海原县跻身“包邮区”之后,很多商品的价格也更加便宜。如今,她不仅在拼多多购买工作所需,还会买南方的枇杷、沿海的帝王蟹,在餐桌上不断打开新的世界。

2024年,买元花还有了新身份:拼多多卖家。她开了一家店铺,销售手工剪纸和刺绣艺品。把海原的商品销往全国,这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买元花拼多多店铺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消费者购买咨询

海原是个让人陌生的地名,但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西海固”——贫瘠的代名词。它原本指西吉、海原、固县三县。这里地貌千沟万壑,气候十年九旱,左宗棠发出过“苦瘠甲于天下”的感慨,当地诗人也写下句子:“剁开西海固的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国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让这里的很多百姓摆脱了常年贫困,拼多多带来的电商西进,则在一点点激活这里的商业。如今,海原活跃着更多的电商人,有人卖工艺品,有人卖甜胚子、荞麦制品之类的地方特产。基于电商,很多创业公司在这里扎根。

麦肯锡在1937年就总结过商业公司之于社会的价值:增加盈利能力,让商业环境更健康,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福祉。而对于拼多多这种平台类公司,搭好基建,让更多商家活下来、让更多产业赚到钱,是一切故事的前提。

消费平权

巴菲特每次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时,会雷打不动地在桌上放一瓶樱桃味的可口可乐。他几乎是全球最有名的可口可乐爱好者,曾经笑称自己身体1/4的热量来自它。

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可口可乐的售价都是5美分。亿万富翁与流浪汉喝的都是同一罐可乐,这让可口可乐长期被视为消费平权的教科书案例。

消费平权的核心在于:不受收入、地域、阶层差异的影响,消费者能获得品质相当的产品与服务。拼多多发起的电商西进,本质上也是消费平权,它让西藏、西藏、甘肃等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拥有跟其他区域接近的网购体验。

这些品类丰富的商品在改善消费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强的幸福感。

从拼多多购买各种商品寄回老家,是甘肃的90后魏煜轩向家人表达爱意的朴素方式。他老家在白银市靖远县的农村,以前只能每周去大集上采购日用品。刚开始网购东西回家,父亲经常拒绝,告诉他别乱花钱,家里什么都有——就像多数人都熟悉的父亲那样。

魏煜轩没管,甚至认为父亲能在电话里声如洪钟地骂他,至少说明身体好。他继续买,云南的水果、新疆的干果,自己在外面吃到的好东西,他想让父母也尝尝。他每次买,父亲都骂,但变化也在潜移默化间发生:父亲也开始网购,比如袜子、农具等等,包邮之后的价格,经常比大集还便宜。

▲黄土高坡上的老魏第一次吃到江苏的大闸蟹

沿着黄河边山路跑进村的快递车,运的不只是包裹,还有爱。

消费平权的A面是公平与温情,B面则是更广阔的市场、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通过触达原本被忽视或者隔绝的市场和人群,消费平权的过程中能激发出大量沉默需求,形成新的增量市场,同时提升存量效率。过去一年,从谷子、轮胎、茶吧机、大头帽、水族产品到宠物食品,拼多多多个类目商品在西部地区实现数倍增长。

▲近年来谷子经济的爆火带动了制造工厂的订单激增

一个能证明消费平权魅力的典型例子是,巴菲特在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后,从未减仓,他甚至表示:如果只能持有一只股票一辈子,我会选可口可乐。

在中国,消费平权正在逐渐成为主流。县城商业街挤满了瑞星咖啡和霸王茶姬,北京CBD开出了老乡鸡和塔斯汀,关于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讨论,久远得像是发生在上个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在不同的城市得到相似的产品和服务。

网购更是如此。除了需要修改收货地址,你在中国大多数城市拥有的网购自由度,都是相似的。

暑假期间,安妮带儿子回到湖南老家。她跟家人聊起那趟旅行,谈到河西走廊四郡的风土人情和美食时,民勤沙葱也成功引起家人的兴趣。她立马下单,等收到货后,又细心教会妈妈如何清洗沙葱、炒到什么火候。几位亲戚还跟她要走了拼多多链接——这个动作如此自然。没有人会感慨一把蔬菜从西北到中南小县城有多遥远。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拼多多电商西进成绩的一种显现。

# 美联储降息,港A下跌!只是短暂回调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