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十倍股中坚科技上涨的底层逻辑
人形机器人板块是今年超额收益的主要阵地之一,沉寂许久之后,近期人形板块又来了一波催化,从特斯拉AI官微展示人形机器人Optimus 3,到宇树科技拟IPO,再到优必选斩获2.5亿全球最大订单,加之此前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在二级市场打开的想象空间,人形机器人又重新进入了市场活跃资金的视野。
有一些人形赛道上比较低调的公司,或许关注度没那么高,但底部上来已经涨了近十倍,这类公司一般都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也是市场主流资金比较关注的标的,我持续跟踪的中坚科技便是其中之一。今天就来简单聊聊这家公司上涨的底层逻辑。
01 业绩与预期:穿越静态估值陷阱
中坚科技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营收 5.03亿元,同比+5.29%;归母净利润 5106万元,同比增长13.99%;单从这些数字看,似乎难以解释公司市值的快速增长,这恰恰是市场动态预期与静态估值的预期差。
市场的目光已经超越了公司当下的财务表现,投向了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巨大空间。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根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而中国市场更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规模。市场增长轨迹清晰可见:从2024-2025年的小规模量产,到2026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再到2030年的近万亿市场,人形机器人正在复制甚至超越新能源汽车的成长路径。
02 高确定性、高成长性:多元增长曲线清晰
从中坚科技产业布局来看,其增长曲线非常清晰。
1)深度绑定挪威1X,切入全球核心供应链。
此前我做过分析,按照1X量产规划:2024年底至2025年Q1,50-100台进入普通欧美家庭试用;2025年底初步量产1000台;2027年达到10万台,2028年计划实现100万台目标。保守估计按照单台人形机器人15-20万元的总成价值量计算,若1X拿下30%的市场份额,2027年实现3万台级出货,将给中坚科技带来45-60亿元的增量市场空间。
2)四足机器人灵睿P1的放量预期。
今年4月,公司与多家上市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国华控股集团首批订单1000台已经落地,这块近期最大的变化在于英伟达的深度绑定。依托英伟达Isaac Lab平台,中坚科技将现实场景(电力巡检、复杂地形)转化为高保真虚拟环境,使灵睿P1的运动算法迭代速度提升3倍,研发成本降低30%。牛顿物理引擎进一步优化关节控制与能耗管理,使灵睿P1负载能力突破30kg,续航达6小时,并通过欧盟CE认证,推动海外订单占比超50%。
3)割草机器人的稳健成长。
作为公司传统主业,公司是行业绝对的领头羊,公司在传统欧洲市场已经扩展到北美区域,未来3年有望大规模持续放量。
4)远期增量——**全方位合作。
今年1月,公司设立深圳桦之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进与**合作的产品方案开发,公司也明确定位为“商业化落地”。双方的合作涵盖割草机、机器狗、机器人等全方面,后续会给中坚各大业务板块带来显著的增量。
03 差异化的路径,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1)稀缺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很多时候决定股价上涨的因素不仅仅是业绩本身,还有稀缺性,在如今内卷的时代,同质化竞争加剧,如果没有差异化的竞争力,短期股价也是昙花一现,而中坚科技实实在在走出一条别人难以复制的成长路径。
首先还是与1X的独家合作。要成为合作商不难,要成为巨头深度绑定的合作商却是难上加难。以目前当红辣子鸡胜宏科技为例,正是深度绑定英伟达AI GPU产业链,HDI(高密度互连板)与高多层产品需求旺盛,才分享到AI服务器产业爆发带来的超额红利。
2)高辨识度——英伟达、**
作为连章盟主都不能轻易驾驭的公司,中坚科技在人形板块的辨识度还是不错的,昨日又创出历史新高;
目前A股市场最热的两个阵营就是达链和华链,中坚科技双链同时布局,这或许是目前资金一直追随的原因之一,毕竟只有时刻铺在主线上,才能获取超额收益。
写在最后
作为人形机器人赛道优质标的,中坚科技已经绘制了清晰蓝图:短中看割草机器人订单交付和1X人形机器人欧美放量进展;中远期则看**康养机器人落地、人形机器人量产和具身智能生态闭环。
投资思考:虽然当前滚动PE较高,但随着业务放量,估值有望逐步消化,从终局思维看,万亿级别的赛道,这样稀缺的标的不多,值得长期跟踪,当然后续也会对公司各个业务线的订单落定情况做持续跟进。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