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阳光成功转型?从影像服务到AI生态,数据“石油”引爆价值重估

千亿AI医疗赛道爆发前夜,今天和大家聊聊一脉阳光。

一脉阳光今年的变化非常明显,在半年报的数据也可以发现,归母净利润1644.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28.65%,同时固定资产较2024年末减少6.5%,占总资产比重下降4.53个百分点,说明轻资产转型已经开始成效显现。

现在,一脉阳光在AI+医疗领域的战略性转型,已经使其不再是传统的医学影像服务商,而是进化为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数据+AI”平台型公司。这也是今天和大家讨论的重点,资本市场对其将会切换新的估值逻辑和投资看点。

首先说说资本市场的新变化,其转型带来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收入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多元化。个人认为,公司最核心的变化是找到了传统业务之外的新增长曲线。

数据变现实现“从0到1”:公司在2025年10月底实现首笔千万元级别的大模型训练服务合同,千万级标准化数据资产具备稀缺性,未来可通过数据交易、保险合作、药企研发分成等模式变现,形成“数据即服务”(DaaS)收入。这验证了其医学影像数据的市场价值,为未来持续通过数据交易获利打开了空间。

产品化能力得到验证:旗下影禾医脉发布的胸部CT平扫辅助诊断AIR产品,实现了从“单病种小模型”到“基座大模型驱动”的跨越,也将市面上眼花缭乱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的AI应用从“单病种”到“单部位多器官多病种”进行了颠覆性迭代。

2.资本市场反馈:从“风险折价”到“成长溢价”。目前资本市场看待一脉阳光的眼光已经改变。

机构评级与资金动向 :华创证券、中信证券、国信等机构基于其数据资产与AI布局,给予“强推”、“买入”或“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明显的上行空间。

估值指标对比:市场开始将其与美国医学影像AI龙头RadNet、医疗数据平台Tempus AI进行对标。这些公司因其平台属性和技术壁垒在海外享有高估值,一脉阳光的类似叙事有助于提升其估值天花板。从PB和PS来看,当前公司的PB为2.8,显著低于美股同类企业RadNet的 6.46,反映市场对其数据资产价值认知不足; 同时 公司目前的PS约5.53倍,低于AI医疗赛道头部公司,如Tempus AI的 PS为 15.42倍,成长性溢价尚未充分释放。

3.政策红利支持:未来发展预期提升。对股民而言,这意味着公司未来的成长驱动力更强,业务也更加稳健。

目前,随着卫健委五部门关于AI医疗的政策出台,明确要求到2030年,推动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这为公司核心AI产品的未来销售铺设了明确的政策通道,降低了市场推广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使得一脉阳光通过与国资平台公司的“数据沙盒”共建项目,扮演更多生态核心角色。这种平台型商业模式相比单一服务,通常能获得更高的PB或PS估值。

总的来说,一脉阳光已由“影像扫描/共享”向“数据要素→基座模型→场景化AI产品→区域落地”转型。未来估值将更多体现数据资产规模、AI产品渗透率及生态协同效应。

当然,我们也需保持一份清醒,密切关注其AI产品的后续商业化落地进度、数据合规政策的演变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尤其是短期催化剂验证点:比如AI产品商业化进展和数据交易所交易量提升情况。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意见,评论区一起唠唠。

$一脉阳光(02522)$

# 特朗普开始救市!该进场了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