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中国资产的热度正在快速升温。南向资金多日净流入创下新高,恒生国企与恒生科技ETF成交额屡屡突破历史记录,港股市场一改此前的低迷,重新回到全球资金的“必配清单”。与此同时,人民币在一波贬值预期后逐步企稳,跨境资金配置的信心也在恢复。从估值角度看,A股和港股的PE、PB普遍处在历史低位:沪深300的市盈率大约12倍,港股恒生指数PB甚至不足1倍,而对比之下,美股标普500的PE高达29倍,PB超过3倍。差距之大,让中国资产俨然成了“全球最便宜的核心市场”。指数PE(TTM)PB(LF)沪深30012.26倍约1.1倍恒生指数11.32倍0.94倍标普50029.56倍3.01倍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国际对冲基金,还是本土的高净值投资者,都在重新审视中国资产的战略价值。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更需要一套清晰的“组合公式”来参与跨境配置,既能享受中国资产的估值洼地红利,又能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带来的风险。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窗口期:资金在动,估值在低,政策在托底,市场的“拼图”已经摆好,就等你把组合拼上去。一、跨境配置的意义:分散风险 + 提升收益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中国资产正处在“估值洼地”,那问题来了:是不是只买A股或者只买港股就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单一市场的投资就像单腿走路,看似能走,但容易跌倒。比如,只买A股:你会发现,一旦国内经济数据不佳,或政策收紧,A股整体都会受到冲击;只买美股:表面看是全球龙头,但也逃不开美元加息和科技股高估值的压力;只买港股:虽然便宜,但流动性和市场情绪波动大,容易“涨得猛、跌得快”。这就是为什么要跨境配置。好处主要有两个:1、分散化:不同市场在不同周期有不同表现。比如2022年美股科技股暴跌时,港股里的资源股和国企股反而在政策托底下表现稳健;再比如2023年A股调整时,美股的标普500和港股的恒生科技却出现反弹。三者组合在一起,就
中概集体创新高!继续做多or转头做空?
中概股指数大涨2.85%,众多热门中概集体大涨,其中百度收涨11.3%,万国数据涨7.8%,蔚来涨6.13%,金山云涨5.35%,拼多多涨4.49%。【大家看好中概股的上涨势头吗?你有入手哪一只?】
+ 关注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