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可能正被很多投资者严重低估的科技老巨头。 不是英伟达,不是微软,不是特斯拉,而是: $甲骨文(ORCL)$ 。 你也许会想: “它不就是搞数据库的吗?早过气了吧。” 但就在最近,它突然签下了AI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云订单之一,还被OpenAI钦点为“星际之门”计划的核心合作方。 所以我今天就想和大家好好拆一下这个故事:Oracle到底靠什么,从“明日黄花”重新杀进AI主战场?这波逆袭,是真有含金量,还是只是搭热点? 一、“老巨头”的根基,还稳得吓人 Oracle最早1977年就成立了,是老一代“数据库王者”。曾经全球40%的大型企业后台,都是用它的数据库、ERP系统在运转。 很多人觉得它错过了云计算,确实没错。AWS、Azure起来的时候,它转型慢、股价十年横着走。 但它为什么没死?甚至还能反手来一波AI大合同? 我认为有两个关键点: 企业客户的深度粘性 Oracle的客户不是C端散户,而是银行、电信、政府、医疗、制造这些系统迁移成本极高的大B客户。 这些客户不会轻易换系统,因为换一次数据库,意味着整个财务、人力、数据流程全要重构。 Larry Ellison(Oracle创始人)很清楚这点,所以哪怕云落后了,它的现金流和业务基本盘都非常稳。 疯狂而精准的并购 它不像微软那样自己全搞,而是靠买: 93亿美元收购NetSuite,补齐中小企业云ERP; 283亿美元吃下Cerner,直接进军医疗信息化; 甚至跟TikTok谈合作,负责其美国数据合规托管。 这些并购不是为了短期营收,而是为了占住高粘性行业的数据命门。 说白了,Oracle靠这套组合拳,换来了“用钱买时间”,赢得了下一波AI红利的入场券。 二、OpenAI钦点:Oracle卷进Stargate超级计划 今年最炸裂的AI
根据你的美股投资经验,应该押个股or买指数?
某机构统计美股百年数据,仅4.31%上市公司跑赢无风险收益率,0.36%上市公司贡献指数一半收益。 ——可以看出大部分个股长期跑输,甚至亏钱;选中“超级股票”的难度极高(小于5%的概率)。 该机构建议称:集中仓位赌个股,分散不赚钱。【大家觉得难道不是个股风险大胜率低,应该买指数?】
+ 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