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W.H
Bill W.H
专注于价值投资的践行者
IP属地:福建
31关注
130粉丝
0主题
0勋章

Palantir:高估值争议下的"未来派"投机机会?

用一句话总结 "政府订单撑腰的Palantir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虽然股价贵得离谱,但在AI+国防的风口上,它可能是赌未来的最佳筹码!" ▌核心数据速览 1️⃣ 赚钱能力爆表: 季度收入8.84亿美元(同比暴涨39%),比华尔街预期多赚了2170万 政府订单最给力:4.87亿(涨45%),商业订单3.97亿(涨33%) 美国市场是摇钱树:贡献总收入的71% 2️⃣ 利润更夸张: 运营利润3.91亿(飙升73%) 现金流从1.49亿猛增到3.7亿,说明真金白银进账了 3️⃣ 未来粮票充足: 手握19亿美元未交付订单 全年预期收入39亿,利润17.2亿,全部超分析师预期 ▌为什么股价反而跌了?(说人话分析) 虽然数据漂亮,但市场嫌公司"没有惊喜": 全年指引维持不变 → 投资人期待更高;国际业务拖后腿:欧洲区商业收入降了11% ;市盈率190倍!比同行贵出天际。 ▌现在能买吗?风险与机遇拆解 ✅ 看涨理由(想象空间): 特朗普要推1万亿美元国防预算 → 政府订单更肥;印巴突然开战 → 全球军备竞赛利好国防科技股;大数据/AI刚需:政府和巨头都在砸钱降本增效。 ⚠️ 风险提示(泼冷水时间): 现在股价=90美元才合理(现价$125仍虚高);国际业务成短板,地缘政治影响大,竞争对手(如微软/亚马逊)可能抢食。 ▌操作建议,这票适合两种人: 胆大的赌徒:愿意为5年后的故事支付现在的高价 行业铁粉:坚信AI+国防是未来十年最强赛道 普通人建议等回调,或者小仓位参与
Palantir:高估值争议下的"未来派"投机机会?

超微电脑(SMCI)Q3业绩不及预期,但未来增长潜力依然强劲?

今天来聊聊超微电脑(SMCI)的最新财报和未来走势。这家公司是AI、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重要玩家,但最近的季度表现有点“拉胯”,不过长期来看,它的故事可能才刚刚开始。 Q3业绩为啥“翻车”? 超微电脑Q3营收46亿美元,同比增长19%,但环比下滑19%,远低于公司此前50-60亿美元的指引。核心问题出在客户“选择困难症”——大家都在纠结该买Hopper架构还是等新一代Blackwell架构的产品。 Blackwell确实香:相比Hopper架构的H200芯片,Blackwell性能提升5倍,单机柜算力最高可达20倍!但价格也贵得多(H200服务器成本仅为Blackwell的10%)。 客户观望:企业们在算账——是现在买性价比高的Hopper,还是为未来投资Blackwell?这种犹豫直接导致超微的订单延迟,毛利率也从12%跌到9.7%。 不过,公司还是勉强超了华尔街预期(营收多出5050万美元,每股利润高1美分),算是“矮子里拔将军”。 Q4能逆袭吗? 公司给出Q4营收60亿美元的指引,虽然市场有点怀疑(毕竟Q3刚“打脸”),但分析师仍预测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关键看两点: Blackwell产品放量:新一代架构的产能爬坡可能成为增长引擎。 液冷解决方案:超微每次推出新架构的液冷方案时,毛利率都会不错,这次可能也不例外。 长期值不值得看? 短期估值确实不便宜(FY25市盈率偏高),但把眼光放到2027年,故事就不同了: 40%上涨空间:EBITDA年化增长预计达36%,估值有望向同行靠拢。 技术迭代红利:AI和云计算需求爆发,超微作为硬件供应商会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 当然,潜在风险也不能忽视: 指引可信度:Q3业绩miss让市场对公司的预测能力产生质疑。 库存压力:如果客户全面转向Blackwell,Hopper架构的库存可能积压。不过,由于两者价差巨大(Bl
超微电脑(SMCI)Q3业绩不及预期,但未来增长潜力依然强劲?

📉 联合健康 (UNH) 暴跌后,现在是买入机会吗?

🔍 核心观点: - 股价暴跌,机会浮现:UNH 股价今年大跌,股息率升至历史高位(2.9%),估值极具吸引力。 - 短期利空已消化:包括 CEO 换人、撤回业绩指引、美国司法部调查等,但长期前景依然强劲。 - 高股息增长潜力:股息支付率仅 36%,过去 5 年股息年增 14%,未来预计维持双位数增长。 - 内部人士抄底:新 CEO 斥资 2500 万美元买入,释放积极信号。 📊 关键数据: -股息率 2.9%:创历史新高,远高于过去 10 年平均水平。 - 低估值:若按 2034 年盈利预测计算,当前市盈率不到 4 倍。 -长期回报潜力:保守估计年化回报可达 11%-16%(股价增长+股息)。 🚀 个人策略: 短期波动难免,但长期来看,UNH 作为医疗保险龙头,具备定价权和稳健盈利增长能力。当前价位风险回报比优异,适合 “股息增长型投资者”逢低布局。 ⚠️ 风险提示: 2025 年盈利可能下滑,但市场已充分定价。若经济或行业环境恶化,可能影响复苏节奏。 🎯 结论: “坏消息已反映,好机会正浮现”——UNH 当前估值和股息组合难得一见,值得关注! 💡 一句话总结:短期利空砸出“黄金坑”, UNH 低估值+高股息增长+内部抄底,长期布局良机!
📉 联合健康 (UNH) 暴跌后,现在是买入机会吗?

特斯拉(TSLA)下一个爆点:Robotaxi

今天再次要聊的,依然是大家最关心的那家公司——特斯拉(Tesla)。最近,特斯拉的股价可以说是坐上了过山车,先是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的一番“爱恨情仇”让市场虚惊一场,股价一度大跌。好在风波很快平息,市场焦点重新回到了真正重要的事情上:6月22日,特斯拉将正式发布其备受期待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 这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的发布,更可能是一个决定特斯拉未来估值走向的关键节点。今天,我们就来全方位地拆解一下,Robotaxi的发布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特斯拉未来的核心看点在哪里。 核心看点一:Robotaxi,不止是“无人车”那么简单 很多人觉得,特斯拉不就是个卖电动车的吗?如果你还这么想,那可能就错过了理解这家公司的关键。特斯拉正在努力撕掉“电动车制造商”的单一标签,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司,而Robotaxi就是这场转型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试金石。 根据最新消息,6月22日的发布会将是“来真的”,不再是之前的“狼来了”。虽然最初的运营规模可能不大——预计先在奥斯汀市投放10辆由真人远程监控的Model Y,但这标志着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FSD)正式从测试走向商业化运营。 这个市场的潜力有多大?连英伟达(Nvidia)的CEO黄仁勋都公开表示,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比如特斯拉的Optimus)将是下一个“数万亿美元”级别的巨大产业。因此,Robotaxi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特斯拉能否打开这个全新的、充满想象空间的增长引擎。 核心看点二:与巨头Waymo的正面交锋 当然,自动驾驶出租车这个赛道,特斯拉并非唯一的玩家。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早已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Waymo的优势:技术积累深厚,运营经验丰富。目前,Waymo已经在凤凰城、旧金山等多个城市提供了超过1000万次的付费出行服务,每周的付费订单量超过25万次。
特斯拉(TSLA)下一个爆点:Robotaxi

解析英伟达(NVDA)Part2: Blackwell GPU的机遇与风险

今天再聊一个炙手可热的科技巨头——英伟达(NVIDIA)。近期,英伟达的股价表现非常亮眼,不仅从4月底的低点强劲反弹,今年以来的涨幅也达到了约10%。这背后到底有哪些驱动因素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剖析。 Nvidia Corporation building in Taipei, Taiwan. 英伟达强劲反弹,AI需求是核心驱动力 英伟达股价的强势回归,主要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亮眼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这份财报表现超出市场预期,给股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其次,中美之间一些贸易摩擦的缓和,比如互惠关税的暂停以及AI扩散规则的取消,也为英伟达的全球业务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环境。 AI热潮持续,英伟达主导GPU市场 AI(人工智能)的需求依然旺盛,并且还在不断增长。英伟达在GPU(图形处理器)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92%!这意味着,无论是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比如微软、谷歌、亚马逊等“超大规模厂商”)还是各个主权国家,在投入巨资建设AI基础设施时,英伟达的GPU都是他们的首选。这种巨大的市场份额和不断增长的AI投资,都让英伟达成为AI时代的赢家。随着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架构产品的生产加速,以及来自“超大规模厂商”和主权国家对AI加速器需求的持续增长,英伟达的业务有望继续蓬勃发展。这对于英伟达的股票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GeForce 显示卡| NVIDIA 中国市场策略与全球多元化布局 尽管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非常重要,占其上个财年总收入的13.1%,但美国出口管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不过,英伟达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有消息指出,英伟达可能会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降级版”Blackwell GPU,这种版本可能不会使用台积电(TSM)的先进封装技术,从而能符合美国的出口规定。同时,如果中美贸易谈判能带来出口限制的放松,让H20等GPU重新进入中
解析英伟达(NVDA)Part2: Blackwell GPU的机遇与风险

暴跌40%的AI芯片股MRVL,“黄金坑”还是“接飞刀”?

今天咱们聊一只今年跌得鼻青脸肿的科技股——Marvell Technology(MRVL)。这哥们儿年初至今股价腰斩,但分析师却喊出“35%上涨空间”,甚至“翻倍潜力”。是馅饼还是陷阱?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捋一捋。 一、MRVL是干啥的?——AI基建的“螺丝钉大王” 想象一下,AI技术是栋摩天大楼,MRVL就是造大楼里那些定制化螺丝钉的。从云计算到自动驾驶,从数据中心到5G基站,它家的芯片负责让数据跑得更快、算得更猛。 核心优势: 抱大腿专业户:和英伟达(NVDA)、亚马逊(AWS)等巨头勾肩搭背,专门给大佬们定制芯片。 数据中心狂飙:这块收入去年暴涨78%,占了总收入的75%,妥妥的“AI干饭人”。 增长预期炸裂:2026年营收预计涨40%,利润增速更快,分析师直接喊出“未来三年年化18%+”。 二、为啥跌成狗?——市场在怕什么? 临时鸽了“画饼大会”:原定的投资者日突然推迟,还调低了Q1预期,市场瞬间脑补“是不是订单黄了?(虽然公司只说“宏观经济波动”。) 同行内卷焦虑:竞争对手博通(AVGO)、AMD虎视眈眈,传言MRVL可能丢单(但没实锤)。 但多头认为: 跌过头了!现在股价对应2026年市盈率才22倍,和行业平均水平差不多,但增长却快得多。 技术面出现“高低脚”形态,$46是生死线,突破$60可能开启反弹。(技术派狂喜!) 三、能涨多少?——华尔街的“算卦大赛” 分析师最近吵得不可开交: 乐观派:B. Riley直接喊$110(现价约$60),理由是“AI基建需求爆炸”。 谨慎派:Cantor Fitzgerald给$60,觉得“再观望下”。 折中派:平均目标价$85,对应35%上涨空间。 四、风险在哪?——最后划重点! 竞争卷成麻花:如果MRVL的定制芯片不够骚,大佬们可能转头找博通、AMD。 AI风口变疯口:万一全球AI投资降温,数据中心的“钞能力”也会打折。
暴跌40%的AI芯片股MRVL,“黄金坑”还是“接飞刀”?

基本面+技术面聊聊纳斯达克那些事儿——Adobe

Adobe像是一个“会武功的秀才”——既有创意软件的硬实力,又会了AI的新招式。虽然部分低端市场被AI工具侵蚀,但专业设计和企业客户仍是铁打的营盘。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是专业设计师的“标配”(用户依赖Adobe的插件、素材库和多年积累的操作技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能提供全套替代方案。虽然Midjourney等AI工具的快速崛起,抢走部分低端用户(比如简单海报设计),但是随着Adobe通过Firefly(AI生图工具)的产品升级,帮助专业用户提效(如自动修图、视频剪辑辅助)确保了流失的用户本就不是Adobe的核心客户。如此看来,Adobe仍然是数字设计领域的王者,机遇大于风险,非常值得关注。 数据方面,在2025年一季度财报,Adobe财务数据亮瞎了双眼,营收增长10.3%至57亿美元,主要靠订阅收入(占比96%),源自于成本的良好控制,调整后运营利润增长13.4%,总体而言,营收和每股收益(EPS)均高于华尔街预测。在2025年,美国主流银行给予了ADBE的目标价是令人期待的,包括花旗银行$490、蒙特利尔资本市场$495,及Piper Sandler的500美元,可预期的上涨空间在17%-20%之间。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出发,5月16日(周五)3.07%的涨幅源自于22.5亿成交金额,突破了自3月13日起建设起来的小平台(要知道当天达到了55.4亿的卖出),虽然股价还在修复阶段,但是十分慷慨地解套了被套了2个多月的投资者们,并且在月线触底反弹的同时,形成了日线级别多头形态初级阶段,可以持续关注ADBE下周成交量能是否可以继续释放,可以逐步参与进来。
基本面+技术面聊聊纳斯达克那些事儿——Adobe

【深度分析】AppLovin(APP):业绩狂飙VS股价躺平,Q2上车还来得及?✨

🔥核心结论: “当业绩增速(40%+)是股价涨幅(12.5%)的3倍时,市场可能正在犯一个美丽的错误。”——这份财报前的深度价值挖掘,建议先⭐️收藏! 一、📊 财务增速吊打股价,估值洼地浮现 • 业绩火箭式增长:2025Q1营收同比暴涨40%,利润增速更高(划重点❗️),但年内股价仅涨12.5%,明显跑输大盘。 • PE性价比凸显:当前远期市盈率处于合理区间,对比同业(比如Unity/U),APP堪称“高增长中的折扣股”。 • 机构悄悄加码:近3-6个月盈利预期被连续上调(📈图标),聪明资金已开始押注。 💡博主锐评:“用传统广告公司的估值,买AI驱动的新锐营销平台,这波错配能持续多久?” 二、🚀 Q2财报前瞻:三大催化剂蓄力 1️⃣ 战略剥离完成:甩掉非核心资产后,长期利润率有望跳升(💸现金流更纯粹啦~) 2️⃣ AI营销风口:广告主预算向程序化+AI倾斜,APP的机器学习平台「AXON」正是秘密武器(🤖图标) 3️⃣ 盈利上修惯性:历史显示,当分析师开始密集上调预期时,财报惊喜概率极高(🎯图标) 三、⚡️ 长期逻辑:不止于“广告中介” • 护城河优势:全球开发者生态+跨App流量网络,规模效应难复制 • AI变现深化:通过预测用户行为帮游戏/电商客户提高转化,抽佣模式堪比“数字化印钞机”(💰图标) • 行业β加持:全球移动广告支出2025年预计突破$6000亿,头部玩家躺赢增量 ⚠️ 风险提示与操作节奏 • 短期波动预警:财报后若利好兑现,部分资金可能获利了结(📉别追高!) • 竞争暗战:Meta、Google的AI广告工具仍在虎视眈眈 • 关键时点:重点关注8月管理层对Q3指引的措辞,任何“超预期”都可能点燃行情 博主悄悄话:“好公司≠好股票,APP目
【深度分析】AppLovin(APP):业绩狂飙VS股价躺平,Q2上车还来得及?✨

Snapchat (SNAP)深度分析:市场低估的潜力股?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备受争议但又充满潜力的公司——Snapchat (SNAP)。我将结合一份最新的分析报告深度剖析这家公司,看看它究竟是危机四伏还是蓄势待发。 Snap expands AI chatbot with ability to create images | Reuters 股价下跌之谜:业绩向好为何不涨反跌? Snapchat在今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营收增长强劲:营收同比增长14%至13.6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54%至1.4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更是翻了一番,增长137%至1.08亿美元。 现金流充裕:自由现金流达到1.1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用户参与度高:日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9%至4.6亿,月活跃用户已突破9亿。其在13-34岁年轻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超过75%的该年龄段用户使用Snapchat,平均每天打开应用超过30次,使用时长25-30分钟,远高于许多竞争对手。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表现出色的财报,却导致Snapchat股价在发布后下跌了12%-15%。原因何在?报告指出,公司管理层选择不提供第二季度业绩指引,理由是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以及对广告需求的担忧。这让分析师和投资者们解读为未来营收可能面临逆风的信号,特别是在广告业务作为Snapchat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此外,更广泛的经济担忧和美国新的关税政策也可能雪上加霜。 但在我看来,市场可能过于短视了。这份报告的作者认为,市场的这种“近视”恰恰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并加倍下注Snapchat的机会。 Snapchat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社交软件 这份报告强调,Snapchat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应用,更在多个领域构筑了坚实的用户护城河: Snapchat+ 订阅服务:为了多元化收入来源并减少对广告的依赖,
Snapchat (SNAP)深度分析:市场低估的潜力股?

苹果(AAPL):关注苹果的5个理由

今天咱们来聊聊科技巨头——苹果(AAPL)。最近苹果的股价经历了一波调整,很多人可能有些迷茫,但我的看法是,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上车”机会!苹果的股票过去表现一直很强劲。我觉得这次回调有点“过头”了! 业绩与市场反应:喜忧参半? 今年5月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苹果的总营收达到了95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每股收益(EPS)为1.65美元,同比增长了7.9%,这两个数据都略高于市场的预期。然而,市场却扎堆下调了苹果第三季度的业绩预期,甚至对长期预测也进行了大幅度下调。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苹果在财报中明确指出,关税影响将在6月季度带来9亿美元的额外成本,这对于任何公司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分析师们不得不将这笔费用计入模型,直接影响了预期的毛利率和每股收益。有趣的是,从2030财年开始,下调的预期又转为上调,这似乎和当前美国总统任期结束的时间点有些巧合。 其次,市场普遍期待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能成为新iPhone“超级周期”和提升服务收入的巨大催化剂。但在WWDC25上,我们得知最核心、最个性化的AI功能被推迟了。这对于看好苹果AI前景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发布会后股价下跌了3%以上,也说明市场明白,那些指望AI能在2025年末带来巨大营收和利润的预期,现在都得推迟到2026年甚至更晚了。 虽然苹果在AI领域面临的挑战比其他“MAG-7”科技巨头更大,未来几年需要投入大量资本支出,但我认为,市场对“创新滞后”的担忧,在近期的股价下跌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反映。 逆风中的亮点:为什么我对苹果更乐观? 服务业务持续强劲增长: 在第二财季,苹果的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达到了创纪录的266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27.9%。要知道,在2020年,这个板块还不到总营收的20%。服务业务的持续扩张,意味着苹果的运营杠杆率将保持在高位,这也为苹
苹果(AAPL):关注苹果的5个理由

博通(AVGO):为什么值得关注?—— 估值

聊一家最近表现非常亮眼的公司——博通(Broadcom,股票代码:AVGO)。这家公司最近发布了财报,成绩相当给力,利润增长喜人,而且成功整合了VMWare。可以说,管理层的表现让人非常满意,我对它未来的走势充满了信心。 Broadcom offices in Silicon Valley 首先,从估值来看,博通目前的股价依然非常有吸引力,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即使我们用比较保守的增长预测来计算,这只股票的价值也比现在高出21%到34%! 其次,博通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手头现金充足,负债水平也比较低。再加上他们持续不断的创新投入,以及搭上了人工智能(AI)这趟高速列车,我对它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是每股335美元。 最新动态:财报表现超预期,VMware整合效果显著 博通确定以610 亿美元收购VMware 将并入博通软体事业群但保留品牌名称(177816) - Cool3c 博通在6月5日公布了最新的季度财报,再次给华尔街带来了惊喜,营收和利润都超出了预期。要知道,在过去12个季度里,博通几乎每次都能交出这样的“双超”成绩单,这说明管理层兑现承诺的能力非常强,也让投资者对他们信心满满。 博通的营收增长对于一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公司来说,简直是“逆天”的存在。最新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20%!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每股收益也从去年同期的1.10美元飙升到了1.58美元。这种利润是实打实的“高质量增长”。我们从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的同比变化就能看出来。博通的毛利率在第二季度提升了300多个基点,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主要得益于销售、管理和行政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大幅下降,这说明VMware的收购在成本控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协同效应。 估值分析:被低估的“AI巨头” 由于博通在行业中的战略地位和规模,它的估值倍数通常会比较高,因此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自由现金流(FCF)生成能力来估值是合理的
博通(AVGO):为什么值得关注?—— 估值

Alphabet (GOOG, GOOGL):AI浪潮中的“沉默巨人”

近段时间,科技股的焦点似乎都聚焦在像英伟达(NVIDIA)这样的AI芯片巨头身上。但别忘了,还有一位“老大哥”——Alphabet,它正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耕,悄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股价在过去三个月内已上涨18%。 New York Times Holds Annual DealBook Summit Gemini与TPU:构建AI生态护城河 Alphabet的AI战略核心是 Gemini AI模型 和 定制的张量处理单元(TPU)。公司正致力于将Gemini深度融入各类设备和云服务中,旨在打造一个高用户粘性、高利润的AI生态系统。 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设备端推理”(on-device inference),让AI计算在用户设备上完成,每次使用都可能产生“微订阅”收入。这不仅能提升AI处理速度、降低成本、增强隐私,更重要的是,它为Alphabet构建了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Shows Google Gemini Showcase 云服务与AI:双引擎驱动增长 谷歌云(Google Cloud) 表现亮眼,销售额同比飙升28%,运营利润更是翻了一番。即便资本支出有所增加,也完全被其净收入的显著增长所覆盖。这表明Alphabet正成功将自身重塑为关键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并发展为现金充裕、高利润的AI驱动型企业。 虽然像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对传统搜索业务构成了一定冲击,但Alphabet通过将Gemini深度整合进搜索、Gmail和Workspace等核心产品来应对,例如AI概述(AI Overviews) 功能,能直接总结搜索结果并嵌入广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点击率下降的压力。同时,谷歌云也通过AI驱动的安全功能,积极应对AI使用增长带来的安全风险,并有望创造新的收入。 Waymo:未来增长的潜在爆发点 在自动驾驶领域,Alphabet旗下的 Waymo 进展迅速,
Alphabet (GOOG, GOOGL):AI浪潮中的“沉默巨人”

🔥AMD Q2 炸场!短期阵痛,长期有戏。

🔥AMD Q2 炸场!业绩超预期就算了,AI 芯片还敢涨价 70%?这波操作我看懵了… 家人们,今天必须聊聊 AMD(NASDAQ:AMD)的 Q2’25 财报 —— 简直是 “惊喜混着小插曲” 的典范!营收、EPS 全超预期,Client and Gaming 板块直接飙涨 69%,但 Data Center 因为库存减值有点小拉胯… 不过长期看,这波潜力我先锁了! 📊 先看核心数据:业绩稳了! Q2 营收$76.8亿,不仅超市场预期($73.1-76.1 亿),还同比涨 32%、环比涨 3%;稀释后 EPS$0.54,也吊打预期的$0.48。简单说:基本盘够硬! 分板块看更刺激(单位:百万美元): 划重点:Client and Gaming 首次超过 Data Center,成最大板块!毕竟这部分卖的是 CPU、GPU,直接面向消费者,高毛利属性拉满~ 🎮 Client and Gaming:这波赢麻了 Gaming 板块同比涨 73% 至 $11 亿,靠的是游戏主机销量 + Radeon™显卡 demand 爆增,还和微软敲定了下一代 Xbox 合作(包括 PC 和掌机),未来可期! Client 板块更猛,同比涨 67% 至$25亿(创纪录),Zen 5 Ryzen™ CPU太能打,HP、联想、戴尔全上了搭AMD芯片的Copilot+PC,直接抢了高通的“AI PC风头”。 结果就是:这个板块的operating income从去年$1.66 亿飙到 $7.67 亿,增速 362%… 离谱但合理! 💻 Data Center:短期阵痛,长期有戏 虽然同比涨 14% 至$32.4亿,但因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限制,AMD对Instinct MI308 AI芯片计提了$8 亿 inventory charge(库存减值)—— 要知道中国占 AMD 数据中心 AI 收入的 2
🔥AMD Q2 炸场!短期阵痛,长期有戏。

Coinbase:为什么说它依然“牛”?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只备受瞩目的加密货币股票——Coinbase (COIN),现在依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关注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业务基础扎实,收入来源多样化 尽管加密货币市场波动不小,但Coinbase的基本面依然很稳健。他们不光靠交易手续费赚钱,订阅和服务收入也增长迅猛,这让他们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抗风险能力也更强了。 2. “GENIUS 法案”带来新机遇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了一个叫做“GENIUS 法案”的东西。这个法案是美国政府为稳定币制定的一个重要监管框架,它明确了稳定币的合法地位和发行规则。 简单来说,稳定币就是一种价格相对稳定的加密货币,通常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过去因为缺乏明确的监管,很多机构和企业对稳定币望而却步。而“GENIUS 法案”的出台,就像是给稳定币市场开了一盏绿灯,这会极大地推动机构和企业对稳定币的采用。 你想想看,一旦这些“大金主”们开始大规模使用稳定币,Coinbase作为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和托管方,肯定会受益匪浅。这就像是给Coinbase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未来增长潜力无限。 3. 业绩表现亮眼,验证发展潜力 最近一个季度,Coinbase的股价已经上涨了近70%,远远跑赢了同期标普500指数的涨幅。这说明Coinbase在加密牛市中表现强劲,特别是其交易量和稳定币相关的订阅及服务收入都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些都印证了它强大的运营实力和增长前景。 估值与未来增长空间 可能有人会觉得Coinbase现在的估值看起来有点高,比如,它的远期市盈率比行业中位数高出325%,远期企业价值/销售额也高出173%。但是这些溢价是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Coinbase的营收增长速度远超传统金融公司。同时,随着稳定币业务的爆发,Coinbase的净利息收入和运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这会直接增加公司的利润。 报告甚至大胆预测,如果Coinbase
Coinbase:为什么说它依然“牛”?

太阳能明星股Enphase风光不再?解析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今天要聊一家在太阳能领域举足轻重的公司——Enphase Energy(ENPH)。关注新能源的朋友对它应该不陌生,Enphase凭借其核心产品“微型逆变器”,在过去几年里可谓是风光无限,股价也一度是大牛股。但是,最近它的日子不太好过,股价从高点回落了不少。那么,这家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曾经的增长神话还能继续吗?今天,我们就来全方位地拆解一下Enphase当前面临的真实处境。 公司核心价值与现状 首先,我们简单说说Enphase是做什么的。简单来说,它提供太阳能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微型逆变器。这个小东西的作用,就是把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高效地转换成我们家里可以使用的交流电。由于其技术优势,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比传统逆变器更可靠、更高效的选择,这也让Enphase拥有了非常漂亮的增长速度和利润率。即便是在整个太阳能行业不景气的近一年里,Enphase依然保持了盈利,这一点相比它的主要竞争对手SolarEdge(SEDG)来说,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公司账上也有15.3亿美元的现金,应对12亿美元的债务,家底还算殷实。 从这些基本面来看,Enphase依然是一家质地不错的公司。但是,市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几个重大的外部挑战正在实实在在地冲击着它的业务。 面临的核心挑战 目前来看,Enphase正面临着三座大山: 第一,关税的冲击。 虽然Enphase很聪明地将微型逆变器的供应链进行了全球化布局,以规避贸易摩擦的风险。但问题在于,它旗下另一条重要的产品线——储能电池,其生产依然高度依赖中国。最新的关税政策将直接导致电池产品的成本上升,挤压公司的利润空间。根据管理层的说法,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可能会因此下降6%到8%。这个问题,至少要到2026年第二季度才有可能被完全消化。 第二,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正在动摇Enphase的根基,那就是
太阳能明星股Enphase风光不再?解析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亚马逊Q1财报解读:云业务与卫星互联网能否开启新增长?

聊聊亚马逊(NASDAQ: AMZN)最新发布的Q1财报。这份报告亮点不少,尤其是AWS云服务和广告业务的强劲表现,但背后也有值得关注的挑战。我们用大白话拆解关键信息,帮你快速抓住重点! 一、核心数据:营收利润双超预期,但赚钱主力竟是它? 总营收:1557亿美元(同比增长9%),略超市场预期。 北美市场占60%,国际业务占21%,AWS云服务贡献了20%。 利润增长更猛:运营利润增长20%至184亿美元,AWS独占115亿,利润率接近40%! 对比之下,零售业务利润率仅6.3%(北美)和3%(国际),赚的是“辛苦钱”。 关键点: 广告业务(+19%)和AWS(+17%)是增长引擎,尤其是AWS年化收入已达1170亿美元,稳坐云服务头把交椅。 零售业务受关税和退货成本拖累,但亚马逊通过提前备货暂时稳住了商品价格。 二、未来增长的两大“王牌” AWS云与AI:百亿美元后的下一站 AWS年收入破千亿美元后,仍在高速增长,主要靠企业“上云”和AI需求(比如低成本自研芯片降低运算成本)。 但竞争压力:微软Azure凭借产品整合和价格优势,正在抢地盘。 卫星互联网(Kuiper计划):对标马斯克的星链 已获批发射3000多颗低轨卫星,今年计划用SpaceX、蓝色起源等火箭送80多颗上天,2026年将大规模部署。 变现想象:可能捆绑Prime会员卖终端和订阅服务,但前期投入巨大(后文会提风险)。 三、估值:保守测算仍有上涨空间? 当前估值采用保守的EV/EBITDA倍数(比行业中位数低一半),给出两个目标价: 2025年:227.77美元(+10%); 2026年:275.76美元(+34%)。 支撑逻辑:EBITDA年增15.5%,自由现金流年增33.6%。 四、风险提示:高增长的代价 烧钱大战:AWS和Kuiper虽前景好,但扩张需要巨额资本开支(过去一年资本支出飙升至880亿美元,
亚马逊Q1财报解读:云业务与卫星互联网能否开启新增长?

再聊TSLA:Robotaxi与擎天柱,颠覆世界的野心!

今天再来聊聊这家备受争议但又充满潜力的公司——特斯拉(TSLA)。今年以来,特斯拉的股价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年初至今下跌了23%,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车辆销量下滑,同比下降了13%,在欧洲市场更是锐减49%。再加上特斯拉的市盈率(PE)超过150倍,很多传统投资者可能会觉得它的估值简直高得离谱,认为它就是一家深陷困境的公司。 Tesla Signage at Delivery Front Entrance 但是,如果我们只用传统眼光看待特斯拉,那就会完全错过它的真正潜力。特斯拉可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它还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一家能源公司、一家机器人公司,更是一个软硬件一体化平台。 你可能觉得“造车”才是特斯拉的标签,但它的未来更在于那些听起来有点“科幻”的业务。比如: 完全自动驾驶(FSD) Optimus机器人 AI训练超级计算机Dojo 如果这些“登月计划”(Moonshot Projects,但其实它们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能够成功,特斯拉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到那时,再拿它和其他传统车企比较,就没什么意义了。 潜力大揭秘:两大核心业务 接下来,咱们就深入看看特斯拉的两大核心潜力点: 1. 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出行方式的未来 自动驾驶市场未来潜力巨大。虽然像Waymo(谷歌旗下)和Uber的合作伙伴也都在积极布局,但特斯拉的优势在于它拥有完整的垂直整合能力。从FSD软件、AI芯片、电池、生产制造、充电网络到需求聚合,特斯拉都自己搞定,不依赖第三方。这种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大、难度高,但一旦形成规模,就能带来巨额利润。 Waymo Robotaxi Faces Tesla Challenge in Austin Streets | Enterprise Wired 我们来对比一下:Waymo目前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头羊,每周在凤凰城、旧金山、洛杉矶和奥
再聊TSLA:Robotaxi与擎天柱,颠覆世界的野心!

AMD:AI算力竞赛中的“内存王者”

AMD在人工智能(AI)领域可谓是风头正劲。他们家的 MI300X 芯片受到了科技巨头们的青睐,包括Meta、微软、甲骨文和DigitalOcean等公司都开始大量采用。这意味着在AI计算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当下,AMD正在成为英伟达(NVIDIA)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第二供货源”。 MI300X 芯片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有几个硬核优势: 超大内存: 它配备了 192GB 的 HBM3e 高带宽内存,数据吞吐量高达每秒 5.3TB。这对于处理大型语言模型(LLM)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让整个模型的数据一次性装入芯片,大幅提升运行效率。 成本优势: 采用“小芯片”设计,在成本上比传统的一体化芯片更有优势。 软件生态日益成熟: AMD 的 ROCm 软件平台正在不断完善,Meta 甚至已经把 Llama 3.1 模型部署在 MI300X 集群上进行生产环境的运行,这表明 ROCm 已经足够成熟,能满足最严苛的实时推理需求。 深度解读:为什么AMD值得关注? 我们的核心观点是:AMD正在凭借其在内存密集型AI加速器领域的战略地位,获得Meta和OpenAI等公司的认可,这将为其带来多年的高利润收入增长,而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 简单来说,AMD的目标是: 凭借 MI300 系列芯片在 Meta、微软、甲骨文和 OpenAI 等公司获得的成功,在数据中心加速器市场占据稳定的两位数份额。 到 2027年,将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提升三倍以上。 将整体毛利率提升到 55%以上。 推动自由现金流实现复合增长,从而带动公司估值重估。 Meta 正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一场“人才军备竞赛”,不惜重金吸引顶尖研究人员,这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大规模的 Llama 模型和多模态AI出现,这些都对芯片的内存容量有极高的要求,而这正是 AMD MI300X 的强项。 根据Omdia的供应链调查,Meta
AMD:AI算力竞赛中的“内存王者”

【特斯拉股价暴跌14%后】,是危还是机?

于6月4日,特斯拉的股价单日暴跌14%+,直接导火索是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公开矛盾,市场对特斯拉的未来产生了担忧。但投资不能只看表面新闻,今天我们就抛开政治噪音,从销量、现金流、估值三大核心基本面,拆解特斯拉的真实价值。 一、股价大涨50%的背后:机器人出租车和马斯克的“回归” 虽然特斯拉近期股价从低点反弹了50%,但推动上涨的逻辑更多是市场预期,而非实际业绩改善: 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概念火热:6月12日特斯拉将在奥斯汀试点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计划未来扩展到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市场期待这项业务能成为新增长点。 马斯克“去政治化”:他卸任美国政府DOGE部门职位后,投资者认为他会更专注特斯拉运营,公司声誉风险降低。 但问题来了:这些利好能掩盖特斯拉糟糕的财务数据吗? 二、基本面警报:销量、利润、现金流全线下滑 1. 销量与利润“双杀” 交付量:2024年Q1交付量创2022年Q2以来最差纪录,连续三年增长乏力。 营收与净利润: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跌至2020年Q4以来最低水平(见图)。 2. 现金流“吃紧” 自由现金流(FCF):2025年Q1仅6.64亿美元,比前三个季度大幅缩水。 现金储备:虽然公司负债极少(净负债为负),但370亿美元现金对于万亿市值企业来说并不宽裕,且持续“烧钱”可能加剧压力。 三、估值争议:特斯拉真的配得上“高溢价”吗? 特斯拉的估值一直饱受争议,当前数据依然“高高在上”: 市盈率(P/E):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近10倍; 市销率(P/S):远超传统车企,甚至高于多数科技公司。 市场愿意给高溢价,是因为押注特斯拉的未来潜力(如FSD完全自动驾驶、Cybertruck、AI等)。但问题是:当前的业绩能支撑这样的想象吗? 风险提示:买卖节奏比“抄底”更重要 特斯拉的波动性极大,短期受情绪驱动,长期仍需基本面验证。投资者需注意: Robotax
【特斯拉股价暴跌14%后】,是危还是机?

台积电(TSMC)2025年Q1财报解析:AI芯片霸主的高光与隐忧

核心数据亮眼,技术领先地位稳固 台积电2025年Q1营收达255.3亿美元,同比暴涨35.3%,主要得益于3nm和5nm先进制程的强势表现(合计贡献58%营收)。Q2营收指引更乐观(284-292亿美元),毛利率保持58.8%的高位,全年资本支出预计超300亿美元,彰显其对技术领先的持续投入。 三大制程撑起“印钞机” 5nm节点(占比36%):苹果A系列芯片、英伟达AI GPU的核心供应商。 3nm节点(22%)和7nm节点(15%)紧随其后,三大先进制程合计贡献73%营收。 高毛利逻辑:性能与功耗优势绑定头部客户,58.8%的毛利率堪称行业天花板。 新业务扩张:机会与挑战并存 汽车/IoT板块(占营收5%)季度环比增长14%,但需长期认证周期,短期利润率较低。 日本熊本新厂等海外扩张推高成本,Q1毛利率环比微降0.2个百分点,全球化带来边际效益递减。 不可忽视的风险点 客户集中度风险:前十大客户贡献76%营收(苹果独占22%),依赖巨头策略调整或自研芯片趋势。 地缘政治敏感:77%营收来自北美,美国关税政策(若实施5%关税约影响每股收益0.11美元)和供应链本地化压力。 资本开支高压:300亿美元年资本支出投向美国(2nm工厂)、日本等地,执行容错率极低。 市场估值:贵得有道理? 当前动态市盈率20.7倍、市销率6.8倍,显著高于同行(如三星、英特尔代工),但市场溢价反映其“AI时代基础设施”的不可替代性。投资者买单的不是增长预期,而是“犯错概率极低”的确定性。 风险提示与伏笔 台积电的护城河虽深,但技术迭代(2nm量产)、地缘政策、客户黏性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动摇估值根基。买卖节奏的把握比选股更重要——尤其在当前高预期、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下。
台积电(TSMC)2025年Q1财报解析:AI芯片霸主的高光与隐忧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