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城市中心,县城街巷抑或乡镇集市,邮储银行辨识度极高的清新绿色招牌时常映入眼帘。这家银行,既深耕县域服务乡村,又积极开拓城市业务,始终带着“烟火气”的踏实感,这份的特质也延续到了2025年中期业绩中。 数据显示,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净利润494.15亿元,增速分别是1.5%和1.08%,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总资产、总负债分别站上18万亿元、17万亿元的新台阶。 这份业绩背后,沉淀着邮储银行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思考。作为服务超6.7亿个人客户、拥有近4万个网点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深知不进则退,那邮储银行“进”的方向在哪里呢? 正是“五更”战略——即“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智慧、更加稳健、更具活力”。这五个“更”精准对接时代需求,既回应了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也找到了自身结构优化、韧性增强的内生动力。 为了让战略落地,邮储银行进一步拆解两大实践方向,通过“五大行动”攻坚与“七大改革”筑基,前者聚焦乡村市场、数字转型、城市业务等关键领域,后者则从组织架构、数智化、风控体系入手夯实基础,可以说,这两者都是实现“五更”目标的手段。 那么,2025年的上半场,邮储银行到底有哪些不同? 让我们循着“五更”的线索,去一探究竟。 更加普惠:新生态,普惠金融扎根乡土 在“五更”的战略目标中,普惠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其含金量。 这既是对其“扎根城乡、服务大众”基因的延续,也精准回应了实体经济对普惠金融“广覆盖、可持续”的需求。 截至2025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已达2.44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这两类贷款在客户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均稳居国有大行前列。 邮储银行是怎么做到的呢? 要让普惠金融真正“沉下去”,服务渠道的深度延伸是关键。线上端,邮储银行推进“手机银行全面突破”,优化大字版界面、上线智能助理,让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