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Jack

To my great regret. But,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IP属地:北京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18 11:12

      LYFT的Timing点来了?

      美股的降息的狂欢派对里, $Lyft, Inc.(LYFT)$$优步(UBER)$ 这两兄弟上演了一出“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戏码。9月17日的LYFT股价直冲云霄,暴涨13%收于22.84刀,交易量爆棚到2.31亿美刀,而UBER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下挫5%收报92.95刀,日内低点直探92.12。因为市场挖出AV(自动驾驶)世界里聚合器的信息。总的来看。UBER更像是被担忧“抢了饭碗”,因为此前吃到自动驾驶概念的它一路直上,现在只是回调罢了,而LYFT,更像是“补涨”。事件上来说,LYFT的暴涨主要是此前与Waymo $谷歌(GOOG)$ 在纳什维尔合作提供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而且“对公司而言 仅仅是个开始”。这种车队管理合作Flexdrive强化了自动驾驶平台价值。而对UBER来说,市场担忧自动驾驶削弱聚合平台议价权。这个行业还是那句话,你很难靠传统打车拉估值。AV浪潮一来,聚合器们就像守着金山的老矿工,等着技术大牛们来分羹。先说LYFT:作为小弟,它更灵活,专注乘车业务,没UBER那么多外卖包袱。这次Waymo合作是非排他性的,意思是LYFT能同时撩其他AV玩家,但起步就瞄准Nashville——一个需求密度不高但潜力大的市场。Flexdrive车队管理可能是对LYFY自动驾驶规模化的最佳路径:想想看,AV车队需要~25单/车/天才能盈利,而LYFT们能提供独特的需求密度、时间变量匹配,还能降CAC,加速上坡。Capex-light的模式,让它们在定价、支付、安全上玩转多模态网络(AV+人类司机+交付),平滑高峰期,保住ETA低位
      5,3732
      举报
      LYFT的Timing点来了?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17 11:47

      TikTok美国重组,资本如何重分1.7亿用户蛋糕?​

      在马德里的谈判桌上,中美盯着的不是一杯红酒,而是1.7亿美国用户的短视频时间。最新传出的消息是,TikTok美国业务将被重组为一家新美籍公司,美国投资财团(可能是Oracle+Silver Lake+a16z等)控股约80%,中方股东留20%。新公司由美方主导董事会(还特意留了一个“政府指定席位”),而现有用户要迁移到一款新开发的“美国本土版”TikTok,算法技术则通过字节跳动的许可来重建。用户数据则是Oracle在德州的数据中心接手。看起来在谈国家安全,但底子是资本切蛋糕。对Oracle:一本万利的云与合规生意 $甲骨文(ORCL)$ 的角色很妙。过去它和TikTok就有数据托管合作,如今一旦 deal 落地,它摇身一变成了“唯一指定的安全屋”。数据中心的长期合同锁定,意味着 Oracle Cloud 可以吃下稳健的 recurring revenue。还有合规、算法托管这些服务,市场愿意给溢价。财报里一行不起眼的云收入,接下来可能要换个估值倍数。正因如此,消息一出 Oracle 股价小涨,投资人心里已经把这部分生意当“稳拿”。对Meta:别人搬家,我收流量 $Meta Platforms, Inc.(META)$ 那边更直接。TikTok 要让 1.7 亿美国人重新下载一个新 app,这里面就有摩擦。哪怕只有 5–10%用户掉队,就是850万–1700万活跃用户真空。 这些人去哪?最可能的就是 Instagram Reels 和 YouTube Shorts。这就是为什么 Meta 股价在消息面上立刻 +2%。因为投资者嗅到了一个现实:TikTok 的用户裂口,就是 Reels 的机会窗口。广告主也会顺势跟单,
      8,1911
      举报
      TikTok美国重组,资本如何重分1.7亿用户蛋糕?​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16 18:04

      Oracle吃下TikTok?如何用Delta中性期权策略最大化收益?

      写在前面:如果你对期权有一定了解,并实操做过买方(例如单腿Call)和卖方(Sell PUT),欢迎一起来了解更多基于Delta的策略!最近的 $甲骨文(ORCL)$ 可以说是“AI下游服务”的最大惊喜。首先是财报引爆,公司公布的RPO规模直接冲上455亿,同比增长359%,这个数据一度让市场怀疑是新闻稿笔误。要知道,RPO本质是“未来收入的储备池”,反映的就是客户需求强度和确定性。这背后是企业客户在 AI 云、数据库、AI 服务器相关服务上的爆发式采购。然后财报当日市场反馈给了单日飙升超35%,俨然复刻了 $英伟达(NVDA)$ 在2023年ChatGPT爆发后的AI行情,只不过这次是AI产业链需求向下游扩散。昨日坊间盛传ORCL可能会入股TikTok(鹰兔谈判),Oracle又说不定成了Bytedance的“绣球郎”。TikTok自身就是GPU大买家,Oracle的OCI(云业务)又是拼命想卡位的赛道,两边拉个红线,不失为资本市场的浪漫。从财报后的最高的340回撤到300左右,已经洗掉了一批获利盘。而现在300左右的位置碰上该事件,可能会迎来另一种行情(震荡上行)。我给大家列了四个多头的期权思路前三个比较常规,牛市价差、裸多头。以10/17到期,股价以302计。A: Bull Put Spread (低风险,信用策略):卖300P (16.37) 买290P (11.74),净credit 4.63刀。Max盈利4.63,Max亏损5.37,盈亏平衡295.37。B: Bull Call Spread (中风险,debit):买300C (19.30) 卖310C (14.90),净debit 4.40。Max盈
      1.09万2
      举报
      Oracle吃下TikTok?如何用Delta中性期权策略最大化收益?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16 16:09

      Coinbase要发币,是否有胜算?

      稳定币行业的转型趋势——“发行变薄,分发变厚”出发,成功已从“能否发行”转向“能否分发”,即构建贯穿钱包、桥接、商户的“路网”,让稳定币被自然使用和流通。 $Coinbase Global, Inc.(COIN)$ 发了个帖子要做代币稳定币时代的核心——分发决定成败​​稳定币行业范式转移:​​发行变薄​​:稳定币发行已高度模块化(如Paxos、Bridge提供API/白牌方案),企业可快速上线稳定币,边际成本低。Coinbase作为合规平台,发行技术门槛低,但发行本身非核心竞争力。​​分发变厚​​:真正稀缺的是分发能力——即稳定币能否嵌入用户日常动作(如支付、交易、募资),形成网络效应。Coinbase的胜算高度依赖其现有分发网络能否转化为竞争优势。稳定币的成败取决于三大高势能分发场景(交易所/Launchpad、钱包/跨链桥、商户与PSP)。Coinbase若发币,需在这些场景深度布局,否则可能重蹈 $PayPal(PYPL)$ 的PYUSD覆辙(PYUSD表现不佳,因分发未达预期)。Coinbase发行稳定币的优势:强大的分发基础​​Coinbase拥有显著优势,源于其庞大的用户生态和合规基础设施,胜算较高,但需精细化落地。​​交易所/Launchpad场景:募资与流动性流水线(高势能分发入口)​​​​优势​​:Coinbase是头部交易所,用户基数庞大(超1亿认证用户),可轻松将新稳定币集成到交易、Launchpad和流动性池中。Binance、OKX等平台近半数新项目以稳定币计价,Coinbase可复制此模式,实现“募资-空投-二级流动性”三段式分发(如用稳定币作为默认计价单位),快速形成刚性需求池。​​案例
      1.32万7
      举报
      Coinbase要发币,是否有胜算?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15

      Netskope IPO:估值缩水却增长爆表!美股新股第二个Figma?

      $Netskope, Inc.(NTSK)$ 这单IPO终于走到牌桌中央。最新披露的信息摆出来,市场立刻就有点躁动了。代码是 “NTSK”,挂在纳斯达克。公司计划发4780万股 Class A 普通股,定价区间15–17美元。如果直接冲上限,募集资金能到8.13亿美元,目标估值65亿美金,和21年那次私募市场给的75亿美金比起来,这次估值小降一档,说白了就是市场环境不允许太“飘”。基本面呢?Netskope 的增长曲线还是很顺滑。到25年7月,ARR已经7.0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动能不俗。2026财年前六个月收入增长 30.7%,也还在30%+的舒适区。盈利当然还是亏,但比去年“少亏”了:上半年净亏损 1.695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2.067 亿美元收窄不少,全年亏损大概 3.545 亿美元。毛利率也抬头到了 71%。客户数超过 4300 家,里面有 Fortune 100 大客户撑腰,净留存率高达 118%,这种数据拿去路演够提气的。以FCF Margin来算Rule of 40,Netskope的故事与Peers相比相对合理,2026财年H1的Rule of 40 ≈ 29.7%。估值怎么看?7.07亿ARR,对应65亿市值,就是9.1倍的ARR倍数。这个倍数恰好卡在 8–12 倍区间的腰部位置,既不让投资人觉得贵(给IPO留了水位),也不至于被人嫌便宜。翻译成人话:这价格就是“市场能接受的中庸解法”,大家别挑了。不过,别忘了这个赛道的对手可是“虎狼环伺”。 $Zscaler Inc.(ZS)$ 已经在二级市场混得风生水起, $Palo
      1.03万评论
      举报
      Netskope IPO:估值缩水却增长爆表!美股新股第二个Figma?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10

      其实盘后ORCL财报Trading是非常精彩的,Quants之间的博弈

      $甲骨文(ORCL)$ 从盘后的表现看,第一分钟的交投是最激烈。判断的第一个点是“是否Beat”,很显然,当季的Rev/EPS都Miss了,会触发很多Quants的预设条件,因此在当时股价在240收盘价的情况下,一度下跌只230以下(-5%),但立马被“极其夸张的RPO增速”所覆盖,立马在第一分钟内就出现了阳包阴的大反转,上升至250以上。随着后续更多Trader加入“RPO叙事”的交易,股价破天荒在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20%多。其实这还只是Post-Hours的一部分写照,等投行的TP提升后报告发出后,还会引起更多的踩踏式入场,一般来说这种Power Earnings Gaps行情不会简单一天内结束。Let’s review这个极其夸张的财报:递延收入爆发式增长。甲骨文第一季度递延合同收入(RPO)远超预期,达到4550 亿美元(环比增加 3170 亿美元),意味着总签约金额约 3319 亿美元。这一结果较此前预明的季度 RP0 增长(约 1000-1200 亿美元)高出近三倍(假设当季 300 亿美元年化收入的合同期限为 4-5 年)。更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还表示基于预期新增订单,未来几个月内 RPO 余额很可能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从 “软件” 到 “GPU 数据中心运营商” 的跃迁。OCI业务预明显著增长;预计在 202912030 财年海达到1140亿/1440 亿美元规模。在 Oracle即将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人工智能世界大会(10月13-16日)前夕,公司提前公布了0Cl 业务预期。具体而言,预计 OC1 收入将在 2026 财年达到 180 亿美元,2027 财年达到 320 亿美元,2028 财年达到 730 亿美元,2029 财年达到 1140 亿美元,2030 财年达到
      1.05万1
      举报
      其实盘后ORCL财报Trading是非常精彩的,Quants之间的博弈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08

      因博通XPU冲击,花旗下调英伟达目标价!

      重磅! $花旗(C)$ 刚刚下调了英伟达的目标价,从210刀砍到200刀,但依然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167刀附近,预期总回报近20%,核心原因: $博通(AVGO)$ (Broadcom)的XPU业务最近爆了,新老客户都在加速上车,直接挤压了 $英伟达(NVDA)$ GPU的份额。花旗预估2026年NVDA的GPU销售额会因此减少约120亿美元(相当于整体砍掉4%),尤其是Meta、谷歌这些大厂转向自研芯片,谷歌甚至开始给OpenAI、甲骨文等对手提供算力,间接卷到了老黄的地盘。不过,GPU还是AI计算的老大,占85%+市场,但XPU增长更猛——2026年预计XPU销量同比涨53%,而GPU只有34%,主要受谷歌、Meta和亚马逊的产能扩张驱动。花旗修正后的2025/2026年盈利预期依然比市场共识高2%/5%,靠的是新兴云服务和主权AI支出撑场子。不过依然没算中国市场,如果NVDA能重新对华发货,股价还有额外上涨空间,目标价200刀是基于30倍PE乘以2026年EPS,逻辑挺稳。短期竞争加剧,但长期AI趋势不改。
      1.22万2
      举报
      因博通XPU冲击,花旗下调英伟达目标价!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03

      AVGO的财报前瞻以及估值分布(MS再升目标价)

      大摩在财报前直接上调了 $博通(AVGO)$ 的目标,从原来的338美元拉升到357美元。核心观点是:AVGO在AI定制芯片上的布局正迎来爆发期,明年很可能成为公司业绩的强劲引擎。驱动因素​​ASIC业务被视为主导增长点,预计2026年AI相关收入达31.6亿(同比增长5320.8亿(原估计$17.8亿)。这得益于新客户(如TPU项目)的加速启动和推理需求激增。​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需求超预期,单位增长可能优于之前的持平假设,受计算能力需求推动。ASIC管道包括多个新项目,是2026年关键增长驱动力。分析师给予Broadcom更高信用度,因其执行记录和客户合作关系。除了ASIC,网络业务也被看好。报告预测2026年AI网络收入增长39%至108亿美元,主要因为以太网在AI网络中的份额正在扩大。Arista的云部署表现强劲,多个大型以太网集群在加速上线,这印证了客户偏好开放、标准化的以太网生态,而不是封闭系统。长远看,这意味着AVGO能在规模化网络市场占据主导,特别是在 hyperscaler 的支出周期中获益。非AI部分,虽然周期性复苏比预期慢,但报告认为企业网络、宽带、服务器存储和无线业务将保持平稳到小幅增长,软件业务也预计在未来季度实现低个位数增长。这整体上稳定了公司的基盘,让AI增长成为锦上添花,而不是孤注一掷。以太网网络在AI基础设施中份额提升,预计2026年AI网络收入增长39%至$10.8亿。分析师认为以太网的开放生态系统和标准化将长期主导市场。尽管中国出口管制风险存在(如字节跳动客户的不确定性),但TPU项目和Meta的MTIA项目进展顺利,抵消了潜在下行。当季预测​模型AI收入51亿美元,环比涨16%,半导体解决方案总营收91.7亿美元,基础设施
      1.25万4
      举报
      AVGO的财报前瞻以及估值分布(MS再升目标价)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02

      阿里还没涨完?再看Q2财报的影响!

      $阿里巴巴(BABA)$ 一季报的核心看点有两个:云业务的强劲复苏和资本开支的明显加码。相比之下,国内电商表现稳定,但并没有带来惊喜,同时外卖大战烧钱的确影响了利润,不过市场已经Price-in了不少,显然也不是现在的关注点。云业务:AI驱动的真正增长引擎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不仅高于市场普遍预期(22%-23%),还连续保持外部云同样的增速。这说明即便在政策和海外芯片限制的背景下,国内AI算力需求的爆发已经足以托起阿里云的新一轮增长,这也是很多人称之为“AWS”时刻的重要观点。不过要注意,云业务利润率只有8.8%,低于市场期待的9.3%,反映出AI推理和训练业务虽然带来收入增长,但折旧成本和硬件投入正在吞噬利润。我的判断是,未来几个季度阿里云会继续在“高增长 + 低利润”的区间徘徊(与此前AWS刚盈利之后的几个季度类似,但不同的是当前AI的Capex投入对后续利润率影响更大)电商:稳定但缺乏亮点淘宝天猫的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10%,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低于上一季度的12%。中国电商分部的EBITA同比下降21%,说明在竞争激烈、补贴消耗的环境下,盈利能力还在下滑。这里的隐忧在于 $拼多多(PDD)$ 和抖音电商持续侵蚀份额,而 $京东(JD)$ 的自营以及自有品牌也相对稳定,阿里需要通过新的收费机制(例如去年的软件服务费)来对冲,但长期来看能否稳定take rate,还要观察下半年情况。CapEx:AI投入加速资本开支环比暴涨57%,达到390亿(约54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和国际同行普遍因为芯片限制而收缩投资不同,阿
      1.43万3
      举报
      阿里还没涨完?再看Q2财报的影响!
    • 捷克Jack捷克Jack
      ·09-01

      前王者“理想”崩塌的指引,也是新能源寒意的续篇?

      $理想汽车(LI)$ Q2财报整体来看,业绩勉强达标,但Q3指引崩了,前有 $小鹏汽车(XPEV)$ $特斯拉(TSLA)$ ,后有 $小米集团-W(01810)$ 追击,L系列销量危机也开始爆发Q2表面平稳,暗藏隐忧。卖车毛利率降到了19.4%,环比略降,但符合公司指引的19%,主因是L系列清库存促销拉低单价,Mega焕新版还在爬坡,对冲有限。卖车收入289亿(略超预期的286亿),靠促销幅度低于预期撑住,但同比增速首次转负(-5%),净利润10.9亿,研发费因AI投入还在涨,销售费控住了,规模效应释放了点杠杆。Q3指引可谓灾难级,仅9-9.5万辆,环比Q2的11.1万下滑14%-19%,远低市场预期的13.8万。L系列基本盘9月销量预估跌到2.2-2.7万辆(7/8月约2.9万/2.3万)。核心原因包括问界新M7九月上市,直接冲击L6/L7;理想死守纯电战略,不肯降价保销量。收入指引也崩至248-262亿,低于预期。目前来看还是观望为妙。等i6 9月上市数据或股价砸到悲观位再行动。悲观情景:如果i6定价失败(超22万),可能重演“Mega时刻”,纯电战略耽误一年,增程也失守——股价或砸到15-18美元。但这时风险出清,反而可抄底!乐观情景:i6定价低于22万(比L6低2-3万),销量冲上1-1.5万辆,才能稳住局面。关键在于“电比油低”策略能否奏效。现金流充足(1069亿)和智驾布局是唯一亮点,但可能目前来看,还解不了当前市场的寒意。
      7,9193
      举报
      前王者“理想”崩塌的指引,也是新能源寒意的续篇?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