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Jack

To my great regret. But,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IP属地:北京
    • 捷克Jack捷克Jack
      ·08-15

      "抄腰"UNH并不是巴菲特Q2的最大惊喜,抄底地产才是!

      每次伯克希尔·哈撒韦的13F一出,市场的第一反应都是去找“巴菲特买了谁”。这次Q2,媒体焦点几乎都放在了他新进的 $联合健康(UNH)$ 上——毕竟医疗保险行业现金流稳、抗周期性强,而且经过多轮事件性打压,股价已经从高点跌去70%,这种抄底行为看起来很巴菲特(尽管他的成本价在411美元,可谓抄到“腰”上了。可能相对很多投资者更高),但他有可能Q3继续抄底,并摊低成本。但如果你细看细抠,会发现真正的亮点,其实不在医疗,而是在地产链条。Q2 伯克希尔做了几件耐人寻味的事:新建 D.R. Horton $霍顿房屋(DHI)$ (美国头部地产开发商),市值近 2 亿美金。新进 Lamar Advertising $拉马尔户外广告(LAMR)$ (美国户外广告龙头,核心客户包括地产与商业物业),虽然仓位不大,但这是典型的“地产链配套”资产。此外,还新建了Lennar $莱纳建筑公司(LEN)$ 和增持了部分建筑相关标的,与钢铁龙头 $纽柯钢铁(NUE)$ 搭配,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地产—基建—广告链布局。很多人可能会问,现在美国地产还值得抄底吗?要知道,美联储虽然在放风降息,但高利率的尾巴还没完全甩掉,房贷成本依旧压制成交。但巴菲特的风格是“逆人性”——当周期低点徘徊、情绪悲观时,他开始建仓地产开发商和配套服务。显然,他看到的不是短期成交数据,而是未来2–3年的供需修复与库存压力释放。更有意思的是Lam
      1.85万2
      举报
      "抄腰"UNH并不是巴菲特Q2的最大惊喜,抄底地产才是!
    • 捷克Jack捷克Jack
      ·08-14

      腾讯电话会哪些要点最值得注意?

      $腾讯控股(00700)$ 昨天财报炸裂的背后,机构投资者兴趣十足的电话会倒是更有信息量。总体来看,会议全程"令人雀跃的时刻并不多",但​​精打细算的AI路线反而消解泡沫担忧​​。这场电话会把“AI→广告/生态效率→商业化”的闭环说清了。管理层强调芯片与成本两端可控、短视频广告加载率仍处低位、企业服务(含GPU租赁与API Token)在加速;游戏国内外两头发力,社交电商与搜索流量成广告新引擎。短期看广告与游戏具备延续性,全年Capex上行带来利润表压力但换取AI算力与模型资产,性价比仍然划算。第一点:AI与算力方面,腾讯突出的是“可用、可控、可扩”管理层明确训练与模型升级的芯片储备充足,推理端有多种芯片选项;在进口与采购上保持审慎,不把业务命门交给上游波动。并通过“小模型+效率优化”控制推理成本。Capex优先投向AI相关,但不会很激进。Q2的Capex环比减少了很多,主要可能还是因为芯片供给的问题。但目前公司的意思是算力够,也没想着多增加,如果有需要,可能还会做GPU租赁。当市场盯着元宝DAU这颗彩蛋时,老铁们不妨多看一眼​​GPU租赁的暗线布局​​——毕竟腾讯自己盖章:"推理芯片选择很多"第二点,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的AI化加速这是Q2的最大惊喜。广告的“二次增长曲线”来自三件事:加载率、转化率、交易化。视频号与搜索增长的实质,是把AI对“意图理解”的红利吃进ROI,然后再用小商店/小程序承接交易,形成闭环。加载率目前仍在中低个位数,对标10%+的行业“天花板”与电商化空间,广告收入还有结构性上行;更关键的是,转化效率由大模型与全域数据提效,这部分粘性强、回撤小。收入358亿元,同比增20%,创历史新高。 AI驱动的广告技术升级功劳最大,高管提到,AI在创意生成、投放优化和效果测量上的应用
      9,4461
      举报
      腾讯电话会哪些要点最值得注意?
    • 捷克Jack捷克Jack
      ·08-13

      Coreweave为何涨不动?

      整体来看, $CoreWeave, Inc.(CRWV)$ Q2的业绩是比较强劲的,但是为何盘后巨震后又跌回昨日开盘起点呢?我从业绩结合当前市场的情绪谈谈。亮点:营收同比增长207%超cons 12%,环比+23%开始降速,RPO突破300亿美元,运营利润率(OPM)为16.5%,略高于指引的15.7%,新增hyperscaler和OpenAI订单(明牌),2025年营收指引上调;短板:资本支出为2.9B,低于预期的3.3B(归因于时间安排问题);营运现金流(OCF)为负值且低于预期,主要受营运资本变动影响;调整后净亏损130M,低于Street预期的109M;同时Q3运营利润指引不及共识,ROA比率预计下降;​​预订(Backlog)未达预期​​:Q2预订额为30.1B,虽环比增长,但增量仅200M(不包括此前宣布的OpenAI合同),实际签约额仅为$1.4B,被视为“underwhelming”,暗示未来增长动能不足。管理层提到与另一家超大规模客户(OpenAI)的扩展协议,可能为未来提供支撑。估值上来看,CRWV在财报前已经达到了12倍以上的EV/Sales,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也高于对标的 $NEBIUS(NBIS)$ ,且在NBIS公布财报后已经跟涨了一段时间,属于预期值拉满。所以为何为跌回来?市场对预期拉满时的任何瑕疵都会放大,因此直接回吐了昨天的涨幅。另外,公司的杠杆比较高,一方面是不断融资增加了础设施、电力、GPU的供应链的投入,甚至还创新出了GPU担保融资,但会随着降息周期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用全股票收购 $Core Scient
      1.35万2
      举报
      Coreweave为何涨不动?
    • 捷克Jack捷克Jack
      ·08-12
      我来捞一下这篇帖子 $Core Scientific, Inc.(CORZ)$ $CoreWeave, Inc.(CRWV)$ 从当时发帖时的33%折价(每1450美元获利478美元),一度下降到平价,又回到17%%的折价(每1450美元获利250美元)

      Coreweave收购Core Scientific,套利机会+1?​

      @捷克Jack
      $CoreWeave, Inc.(CRWV)$ 宣布计划以全股票交易的形式收购 $Core Scientific, Inc.(CORZ)$ ,交易估值约为90亿美元,预计将于 25年Q4完成,当然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监管机构和Core Scientific股东的批准。交易细节全股票交易,CoreWeave将以每股Core Scientific股票兑换0.1235股CoreWeave A类普通股的比例进行收购,按照7月7日收盘CRWV的价格$159.70,相当于每股19.72美元的估值,比当前CORZ的股价$14.83溢价33%收购完成后,Core Scientific的股东将拥有合并后公司不到10%的股份。战略意义此次收购将使CoreWeave实现数据中心足迹的垂直整合,拥有Core Scientific在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这有助于CoreWeave降低未来扩张风险并提升运营效率。电力资源:CoreWeave将获得约 13亿瓦(1.3吉瓦) 的总电力资源,并有潜力额外扩展 10亿瓦(1吉瓦),为未来的计算需求提供支持。业务目标:CoreWeave首席执行官Michael Intrator表示,此举将加速在更大规模上部署 人工智能(AI) 和 高性能计算(HPC) 工作负载,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成本节约:交易预计将消除未来超过 100亿美元 的租赁开支,并到2027年实现每年 5亿美元 的成本节约。此次收购是CoreWeave增强其数据中心能力、优化成本结构并支持AI与HPC发展的战略举措。所以整体来说还是有synergy的但公告发布后,两家公司股价均下跌,CoreWeave下跌3%,Core Scientif
      Coreweave收购Core Scientific,套利机会+1?​
      2,202评论
      举报
    • 捷克Jack捷克Jack
      ·08-12

      快手为什么跌那么狠?被错杀了吗?

      $快手-W(01024)$ 暴跌10%,其实并没发现什么实质利空,有部分猜测的原因包括:1、近期上线了外卖板块(市场季度厌恶);2、可灵(KLING)的7月流水环比下降;3、外围AI软件股的集体回调。目前认为3的影响因素更大些。关于流水:最近有公众号(非凡产研)放出消息,说可灵7月份流水下降了8%。他们的来源大概率是sensor tower的数据,但一看历史数据就知道有问题:5月MRR 774万美元,环比-8.9%;6月995万美元,环比居然也是-8.9%;7月759万美元,还继续-8.9%。这种连续三个月环比跌幅完全一样的情况,很明显是统计口径或者数据回溯上的问题。尤其是ST在6月曾经整体回溯过数据,所以这家公众号的6月数据基本就是算错了。其实可灵主要收入并不是靠移动端,更多来自P端和B端,所以只看移动端流水并不能真实反映公司整体收入趋势。而且公司一向不会按月披露收入走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Q3 增速还是符合预期的。再加上新推出的“灵动画布”,有望让下半年流水保持稳健增长。source:非凡产研至于外界一些关于减持、Q3指引的传言,说白了就是违反了最基本的互联网研究常识,参考价值不,所以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抛售的,可能是一个好的入场的机会。关于外卖:目前只是一个流量入口,完全没有要卷入外卖战争,而流量入口可能带来额外收入,反而是利好。关于外围回调:$Wix.Com Ltd(WIX)$ $多邻国(DUOL)$ $加特纳(IT)$
      1.48万2
      举报
      快手为什么跌那么狠?被错杀了吗?
    • 捷克Jack捷克Jack
      ·08-04

      英诺赛科暴涨72%,反应了多少增量?

      $英诺赛科(02577)$ 因入选名单,一度暴涨30%+(市值增加16亿美元),此前Jefferies报告显示,初步估算其GaN技术在AI服务器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TAM)达25亿美元。以8.4收盘的市值,相对于7.31收盘的市值增量为286亿港元(393亿港元→674亿港元),增量仅反映10倍左右的市盈率(△PE),长期增长空间显著。最近有两件大事进入 $英伟达(NVDA)$ 供应链: $台积电(TSM)$ 宣布将于2026年中关闭运营近10年的氮化镓(GaN)代工厂,主因是规模不足与客户需求疲软。其关键客户Navitas(英伟达AI服务器GaN芯片供应商)被迫转向​​力积电(PSMC)​​——后者GaN产线仍在建设中,产能与技术成熟度存疑,这直接暴露Fabless(设计+代工)模式在GaN领域的短板:​​产能保障薄弱​​,且难以匹配AI服务器功率升级的供应链稳定性需求。英伟达(NVDA)势必重新评估供应商策略,转向具备自主产能的IDM(垂直整合制造商)企业——这正是英诺赛科的核心优势。英诺赛科与联合汽车电子系统(UAES)成立的联合研发实验室,是中国电动汽车(EV)供应链战略突破的关键里程碑,将催化GaN技术在汽车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为InnoScience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潜力,并加固其在全球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英诺赛科从消费电子向高增长EV赛道的转型加速,预计短期内即可转化为营收增长,长期则可能重塑中国本土供应链格局。
      2,890评论
      举报
      英诺赛科暴涨72%,反应了多少增量?
    • 捷克Jack捷克Jack
      ·08-01
      $房利美(FNMA)$ 有买这个票的吗?🙋🙋
      2,5001
      举报
    • 捷克Jack捷克Jack
      ·07-31

      为什么业绩大好却不涨呢

      $瑞幸咖啡(LKNCY)$ 很重要的一点是Q2的业绩是由外卖大战托起来的,外资向来更现实,尤其对这些粉单市场的票,如果被认为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外卖大战),那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就不会短期内给过多的溢价了
      5,3083
      举报
      为什么业绩大好却不涨呢
    • 捷克Jack捷克Jack
      ·07-30

      PANW收购CYBR下的两个交易机会

      首先我们有请AI来帮我们分析一下事件经过:交易本质与战略动因​​网络安全巨头 $Palo Alto Networks(PANW)$ (市值1320亿美元)正在深入谈判收购以色列身份安全管理公司 $Cyber-Ark Software(CYBR)$ (7.29收盘市值218亿美元,交易估值超200亿美元,可能成为行业史上规模第二大的并购案。此举旨在填补Palo Alto在零信任架构中的关键空白——CyberArk作为特权访问管理(PAM)领域的领导者,其技术可无缝整合到Palo Alto的Cortex XDR和Prisma Cloud平台中,形成"网络+云+身份"的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对CyberArk高达25%的收购溢价(以其当前190亿美元市值为基准)凸显身份安全在云时代的核心战略价值。​该交易将进一步加速网络安全行业的平台化整合浪潮。继 $思科(CSCO)$ 280亿收购Splunk(2023年)和 $谷歌(GOOG)$ $谷歌A(GOOGL)$ 320亿收购Wiz(2025年)后,头部厂商正通过"超级并购"构建综合安全能力。​​Palo Alto自2018年CEO Nikesh Arora上任后已完成17笔收购,但此前单笔交易均未超10亿美元,此次规模远超以往。CyberArk的加入将使Palo Alto获得80%的财富500强客户资源,直接威胁
      1.20万1
      举报
      PANW收购CYBR下的两个交易机会
    • 捷克Jack捷克Jack
      ·07-14

      META离职员工公开信报大瓜:文化崩塌、人才流失是常态!

      在这个AI竞赛如火如荼的时代, $Meta Platforms, Inc.(META)$ 一边高调砸钱(近日连续传出9位数美元高新挖走 $苹果(AAPL)$ AI负责任以及OPENAI科学家)、组建超级团队,一边却被爆出内部文化“像癌症一样蔓延”,不得不让人开始认真思考:一个没有清晰方向、缺乏信任与协作的组织,究竟还能走多远?原贴链接「文化崩塌」才是Meta AI的致命隐患这不是危言耸听。前Meta AI研究员Tijmen Blankevoort在离职时的一封公开邮件,就像一记惊雷。他毫不留情地指出:Meta AI正被“恐惧文化”蚕食——每个人都担心绩效不达标、随时被裁,为了保命,只能争抢项目、刷存在感、互相提防。这种环境下,创新早就不是优先级,活下去才是。一位研究员公开把Meta比喻成“转移性癌症”,并非戏剧化修辞,而是指出了这个庞大组织正在经历的真实痛苦:不信任、不合作、无方向。砸钱能买来人,但买不来归属感Meta这些年在AI人才方面的投入堪称“豪赌”——几百万美元的年薪不是传说,而是常态。问题是,高薪买来的顶尖人才,并没有因此成为组织的一部分。人是请进来了,但团队依然四分五裂、互不协作,连Meta自家的Ray-Ban眼镜项目都出现AI团队与Reality Labs完全脱节的状况。这
      1.15万1
      举报
      META离职员工公开信报大瓜:文化崩塌、人才流失是常态!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