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为王

毛票都是垃圾,价投才是王道!

IP属地:北京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5 22:33
      $台积电(TSM)$ 300%留念!
      1,6045
      举报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5 22:32
      $阿斯麦(ASML)$  阿斯麦怎么彪了?上次财报后连续跌,我本来还想低位➕一笔,这就上去了?
      4972
      举报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5 21:20
      $药捷安康-B(02617)$ 太夸张了,上次跟同事聊才刚突破500亿,这就1600了?
      6341
      举报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2

      阿里暴涨,下一个AI互联网龙头是谁?

      自阿里巴巴二季报发布之后,股价就开启暴涨模式,至今已经涨超31%,带动互联网公司走强,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昨夜都涨了近3%! $阿里巴巴-W(09988)$ $阿里巴巴(BABA)$ 在昨日的《恒指突破26000点大关,能不能站稳?未来何去何从?》一文中我说过,恒指的成分股中,互联网公司占的权重非常高,像阿里巴巴+腾讯就超过了16.5%: 因此,如果在阿里的带动下,互联网板块持续上涨,腾讯股价创历史新高,则有望带动恒生指数进入疯牛模式。 而此轮阿里暴涨的原因主要是AI叙事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如在二季报中,公司表示在持续强劲的AI需求推动下,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同比收入增长26%,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AI对业绩的拉动作用的确惊人,目前,业绩暴增的AI概念股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如硬件公司英伟达,芯片制造商台积电,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商甲骨文。 众所周知,AI基础设施概念股的金主是互联网软件类公司,如微软、OpenAi、阿里巴巴等。 从AI基础设施概念股业绩持续超预期来看,互联网软件类公司的业绩也必然会爆发,不然为何持续加码资本开支? 因此,硬件类爆发过后,资本市场下一个热点必然是互联网软件,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那问题来了,除了阿里巴巴之外,还有哪家互联网公司从AI趋势中获益良多? 先来看腾讯,在二季报中,公司表示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获益,通过升级广告基础模型,提升了各个流量平台上的广告效果,持续推动营销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1.29万7
      举报
      阿里暴涨,下一个AI互联网龙头是谁?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2
      甲骨文最新一季财报的确炸裂: $甲骨文(ORCL)$
      1,803评论
      举报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2
      2,1002
      举报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1
      $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FIGR)$ 卧槽,老虎这次给的不少啊
      3,5008
      举报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1

      恒指突破26000点大关,能不能站稳?未来何去何从?

      昨日,恒指涨超1%,报收26200点,时隔近4年,重回26000点上方! $恒生指数(HSI)$ 如果从2024年初低点算起,恒指本轮牛市已经运行了1年8个月。 从历史上看,恒指26000点算是高位: 由此,不得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即恒指跨过26000点后将何去何从? 从估值上看,恒指当前市盈率为12倍,距离2018年和2021年牛市高点时的估值尚有一段距离: 从权重股构成来看,恒指有88只成分股,其中,前20只成分股贡献了70.4%的权重: 从权重股集中度来看,恒指的走势基本仰仗这20只成分股的表现了。 在这前20只权重股中,行业分布主要分为金融和互联网,这里,我将阿里巴巴、美团、网易、快手统一算到互联网板块。 金融板块中,尤以银行股为重,保险在业绩上和股市走势有一定的相关性。 银行股是本轮港股牛市的重要推手,从业绩上看,在宏观经济低迷的当下,银行保持了稳定。今年二季度,工商银行营收同比增长6.8%,创下近4年来最快单季增速!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同样表现亮眼: 而从股息率来看,工商银行高达5.6%、农业银行4.7%、建设银行5.5%,都远高于1.8%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由此来看,由股息率推动的银行股牛市行情尚未看到结束的迹象。 互联网方面,近1年多来走势也十分漂亮,腾讯控股股价重回600上方,已经逼近692元历史最高点。 推动腾讯走牛的原因是基本面复苏及AI前景。从季度业绩来看,腾讯营收增速已经恢复至14.5%,2022年低点时还曾一度负增长。 腾讯业绩的复苏,一方面和互联网行业发展有关,另一方面,AI对业务的作用让投资者兴奋。如腾讯今年二季度继续将AI深度融入游戏、广告及社交生态,驱动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等三大核心业务显著增长。 具体来看,二季度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
      1.10万2
      举报
      恒指突破26000点大关,能不能站稳?未来何去何从?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1

      创新药突然暴跌,机会还是风险?

      昨日,纽约时报发布一篇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限制美国药企引进中国创新药,并提高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FDA审核门槛,同时鼓励药品本土生产与采购。 受此影响,创新药板块大跌,百济神州大跌10.59%、歌礼制药跌超17%、泰格医药一度跌超15%... 美国对中国创新药的忌惮由来已久,早在2023年底,美国众议院便提出了《生物安全法案》,在于禁止美国政府及其实际控制的企业与特定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包括生物技术企业)签订合同,剑指中国医药外包业。 受生物安全法案影响,国内医药外包股多次暴跌,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惨遭资金抛弃,市值蒸发上千亿。 生物安全法案风波稍稍停歇,创新药行政令风波唤醒了投资者惨痛的记忆,早盘的抛售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这次的创新药暴跌会不会像医药外包股一样,迎来绝佳的布局时机呢? 从纽约时报的报道来看,美国政府对中国创新药的围堵策略的确存在,理由有3个: 一是中国创新药近年来表现亮眼,不少美国大药企来华采购研发管线,如今年5月,辉瑞与三生制药就PD-1/VEGF双抗SSGJ-707达成授权协议,获得在除中国外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为此,辉瑞将向三生制药支付12.5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三生制药还将根据授权地区的产品销售额收取两位数百分比的梯度销售分成。 据中邮证券研报,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逼近660亿美元,超越2024年全年BD交易总额。  二是中国创新药的崛起动了美国小型生物医药投资人利益,它们的研发管线难以获得大药企的并购。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此次游说美国政府行政令的推手主要是美国小型医药公司投资人,包括风险投资家彼得·泰尔 (Peter Thiel)、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以及其他持有美国生物科技初创企业的投
      1.24万评论
      举报
      创新药突然暴跌,机会还是风险?
    • 价值投资为王价值投资为王
      ·09-10
      彭博预测减肥药销售额有望在2024-2030年间增长六倍,至少达到1,000亿美元,到2035年,减肥药销售规模可能达到1,670亿美元,并在2036年达到1,710亿美元的峰值。 $礼来(LLY)$ $诺和诺德(NVO)$ $药明康德(02359)$ $凯莱英(06821)$
      4,251评论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