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互联网江湖
简介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1,227
帖子 · 1,227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13:12
收购四年,TCL智家没有“驯服”奥马冰箱?
$TCL智家(002668)$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在收购落地四年后,TCL智家和“奥马电器”的故事,又出现了新波澜。 最近,TCL智家向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下称奥马冰箱)提起了诉讼。 诉讼理由为:目前,奥马冰箱董事会成员6名,由奥马冰箱全体股东共同选聘。《奥马冰箱公司章程》第三十九条第五款第(1)(2)项内容要点为: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时,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奥马冰箱董事应当通过特别决议方式通过。 TCL智家认为,上述条款存在效力瑕疵,限制了控股股东的合法权利,不利于奥马冰箱的长远发展。 很明显,这就是一起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权的戏码。 之所以引人关注,一方面奥马冰箱的背后,正是TCL智家于2021年强势收购的奥马电器。现如今收购完成四年了,但TCL智家却还需要靠诉讼手段来解决管理问题,这是不是就说明双方在内部管理存在着些许的分歧? 可另一方面,现在奥马冰箱又占据着TCL智家超70%的营收,如果双方真的出现内讧争斗,那么大概率就是两败俱伤,这让TCL智家的投资者们如何能坐得住呢? TCL智家: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对于现在TCL智家和奥马冰箱的控制权争夺,其实很多人并不意外。 毕竟,当年TCL家电收购奥马电器的时候就不算顺利,甚至还遭到了激烈反抗。 最直接的就是,奥马电器为了抵御TCL家电的“强攻”,而选择以“豪猪条款”为防御手段。即在公司设立章程或内部细则中设计防御条款,使那些没有经过目标公司董事会同意的收购企图不可能实现或不具可行性。 2021年2月,奥马电器发布公告称,TCL拍卖得来的股权尚未过户,TCL当前持股比例不足10%,不具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资格;另外,TCL家电集团的函件中,一致行动人中新融泽没有
看
1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收购四年,TCL智家没有“驯服”奥马冰箱?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9:06
拼多多千亿扶持背后:让“微笑曲线”谷底的商家也能露出微笑
$拼多多(PDD)$
文:志刚@互联网江湖 这个夏天,拼多多再一次重塑了我的网购观。 最近天气渐热,想要买一件防晒服,在网上搜索,无意间搜到了一博主探店防晒服工厂的视频,让我大长知识。 防晒服最常见的面料是锦纶(尼龙),面料亲肤有冰感,一件UPF50+(防晒值)的普通防晒服,面料成本不过十几块,售价几十块钱厂家也有得赚。 到拼多多上一搜,这个价格带的防晒服卖爆了,于是果断下单一件。 这个夏天的获得感,是拼多多上买的防晒服给的。 不只是防晒服,搜了一下其他博主探厂的视频,发现还有江西弋阳的遮阳伞、山东平度的假睫毛、云南昆明的鲜切花…… 千亿扶持帮助下,全国各地的产业带商家,在拼多多上卖出一个接一个的“爆款”。 一把15块的遮阳伞,撑住了“村域经济”的基本面 谁能想到,一把15块钱的遮阳伞,紫外线隔绝效果居然跟150块钱的相差无几? 为了弄明白原理,小红书博主“华肥娘娘”来到阳伞品牌洋蜻蜓的工厂所在地:江西弋阳乡村。 村里的一栋农村自建房,就是生产这把阳伞的“车间”。“车间”里阿姨们笑容满面,正在熟练地组装出一把又一把的“爆款”防晒伞。 洋蜻蜓是一家专做防晒伞的品牌,在拼多多开了十家店,多家店销量超过百万件,其中一家官方店,销量突破270万。 工厂负责人说,防晒伞的成本主要是差在了伞架结构和防晒涂层上。伸缩式的结构比按钮式的成本要高,德国进口的防晒涂层也要贵一些,但在防晒效果上,两者差别不大,防晒指数UV值都在2000以上。 在被问到卖15块钱的遮阳伞是否有利润时,老板说,一把伞的成本是9块多,拼多多上卖的是14~15块,9块多的成本加上2块钱的快递费再加上人工,仍然有2块多的利润挣。 “旺季的话,伞的月销量能到40多万把。”老板说。 工厂老板是一个青年小伙,父母以前在雨伞工厂打工多年,老板本人也在义
看
16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拼多多千亿扶持背后:让“微笑曲线”谷底的商家也能露出微笑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7-08 10:03
盒马,需要向阿里“毛遂自荐”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即时零售“三国杀”又出现了新玩法: 盒马的商业模式,开始在即时零售的战场上被大面积复制。 先看美团方面,现在一边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浣熊食堂”,用以全面实现外卖的品质升级;另一边又有消息称,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项目正式命名为“快乐猴”,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店,整体商业模式对标盒马NB,主打硬折扣。 如果再加上刚刚才被“提拔”的小象超市,美团这一整套组合拳可不就是在构建“美团版盒马”吗? 再来说京东,曾经拿来对标盒马的“七鲜”现在也得到了重用,不仅直接将“京东买菜”入口正式更名为“京东七鲜”,而且最近开业的七鲜美食MALL,主打的也是品质餐饮、品质外卖服务。整体打法同样一股子“京东版盒马”的味儿。 那么对此,作为“正主”的阿里是什么反应? 除了继续砸钱补贴外,阿里集合了飞猪、饿了么们,但唯独没有叫上盒马,仿佛遗忘了一般…… 一边是美团们的苦苦追寻,视若珍宝;一边是阿里的放之不用,如若敝履,这还真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不过言归正传,现在美团跟京东,为什么都在复制盒马?这背后的战略思考是什么?同时最关键的,盒马为什么还没有被划入阿里即时零售的生态圈? 即时零售,卷入2.0时代? 其实,即时零售从线上卷到线上线下一体化,从拼低价,转战到拼品质供给这事儿,是个必然选择。 就像小米等互联网手机品牌们,一开始只有线上销售,但为什么后来也开始学习OV们,走一体化运营? 答案是,线上的品牌效应可以直接带动线下的销售,而线下的规模销量,又可以传递给品牌供应链及时进行优化升级,这是对用户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深耕,也是对整个零售产业链条经济更加全面地带动。 所以在上个月,美团发文称要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主要包括:全面拓展闪购品类,在3C家电、生鲜食品等品类持续优化体验;大力加码小象超市,不断扩大覆盖区域,逐步拓展
看
11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盒马,需要向阿里“毛遂自荐”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7-04
潮玩、YU7卖爆之后,2025年企业增长战略来到“分蘖点”
$小米集团-W(01810)$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2025年已经过半,多年后回过头来看,此时或是一个重要的分蘖点。 经过了上半年的复苏,很多行业仍然很难、很卷。与此同时,潮玩火了,定价二十多万的YU7也卖爆了,雷军用3分钟的时间,卖出小米YU7一整年的产能。 于是,商业增长似乎开始出现了某种“二象性”。 这种“二象性”存在于各个领域,比如:冰红茶依然滞销,而喜茶门口却要排队。 破内卷的命题还在,各个行业增长依旧很难,但从数据上看,1-5月份社零数据增长了5%,消费复苏明显。 外卖、即时零售赛道一片火热,巨头开始有新动作。阿里飞猪并入淘天、京东入局外卖、酒旅、美团进军巴西……巨头们战略动作频次起来了。 一切又在向好的方向快速演变。 2025年注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向之年,大公司都在转变方向,在复苏的节奏里打破内卷,寻找增量。当2025开始进入下半场,一个好战略,便成了撬动增长的关键。 2025商业战略大考开启“下半场” 商业领袖们的动作总是充满信号意义。 回顾上半年,商业大佬们的动向值得细品:马云频繁露面阿里,市面传出张一鸣重回字节一线的消息,京东进军外卖、酒旅,刘强东频繁发声…… 这个时间节点,大佬们似乎更活跃了。 回到阿里这几次,马老师不仅去了饿了么,还去了夸克,对应当下火热的即时零售和AI两大赛道。 张一鸣重回一线消息,虽有知情人士“辟谣”,但也表示他本人关注AI。 东哥更不用说,作为京东的灵魂人物,亲自发声给自家外卖、酒旅业务站台,热度、流量都拉满了。 你瞧,大佬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看
27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潮玩、YU7卖爆之后,2025年企业增长战略来到“分蘖点”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7-03
“轻折”已过万重山,折叠屏手机“打翻”苹果饭碗
最近,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的消息又传开了。 郭明錤爆料,富士康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正式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 对于折叠iPhone的消息,人们已经麻了。过去几年,我跟很多朋友一样都在等折叠iPhone,但最近两场发布会,让我动了换折叠屏手机的念头。 折叠屏手机上市已经很多年,身边不少人都用上了,而我一直有所顾虑。 顾虑有三点:1、太重携带不便;2、担心屏幕不耐用、续航时间不够;3、折叠大屏利用率不高,不值得那个价格。 这可能也是大部分用户都有的顾虑。 最近,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刚发布的AI轻薄旗舰荣耀Magic V5,把整机重量控制在219克,比16pro max还轻。前几天vivo发布的全球最轻大折叠vivo X Fold5,钛色版本做到了217克,也要比16pro max轻。 发布更早的**Mate X6,重量做到了239克,只比16pro max的227克略重一点。 技术上,大折叠屏的体重问题已经解决了。 从第一代折叠屏手机发布到现在,到今天折叠屏手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柔性屏幕技术相对更成熟,更耐用,而价格从动辄一两万,也降到了主流的6000-8000元。 那么,对于我这样的“直板机钉子户”来说,今天的折叠屏手机到底能买吗? 大折叠的“实用主义”时代,要来了 先来看IDC的一份数据。 2025年Q1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3.1%。份额上,一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占整个手机出货量市场的3.97%,每出货100台手机,折叠屏只占到3.9台。 数据说明两件事儿: 从渗透率上看,折叠屏依然是个增量市场。 怎么把折叠屏的渗透率提上去,依旧是各家厂商挠头的问题。 折叠屏的成本结构决定了其产品只能定位于高端市场,换句话来说,对手机厂商而言,拿下了这个市场的用户,就等于稳在了高端品牌的第一梯队。 折叠屏渗透率上不去,其实还是那个问题,太小
看
234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轻折”已过万重山,折叠屏手机“打翻”苹果饭碗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6-28
追觅洗地机,让全球消费者放下拖把
“不是不想打扫,而是不想再被打扫束缚。”这句话道出了越来越多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对“家务自由”的共识。而在这个共识背后,一场围绕高端智能清洁家电的消费升级正在悄然发生。 日前,在“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中,追觅以绝对优势摘下中国智能清洁品类第一的殊荣,成为唯一进入榜单百强的该赛道品牌。截至2025年6月,追觅洗地机已成功在全球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斩获市占第一。从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到法国、意大利、瑞士,再到日本、泰国、墨西哥等市场,追觅已经成为千万家庭高频复购、极力推荐的“理想生活标配”。 这并非一次偶然的“爆品突围”,而是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变革——是对产品哲学、消费审美与时代节奏的精准响应。 “干净的家”成了万千家庭的新型焦虑源 家,本应是松弛的代名词。但在不少用户眼里,“干净的家”却变成了一种新的内卷。在一线城市的真实生活场景里:80㎡的房子混搭木地板、地毯与瓷砖;厨房布满油污,阳台堆积宠物毛发,客厅还有小孩打翻的零食碎屑……每一次打扫都像一场“战役”。即便请来钟点工,也只能暂时纾解凌乱,过不了多久又恢复如初。 更糟的是,时间正在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平日里上班加班,周末还要在通勤路上看房、遛狗、带娃。家务的负担,正悄悄侵蚀着他们对“生活掌控感”的追求。正如一位用户在社交平台留言感叹:“当扫地、洗碗、做饭这三件事都实现自动化,我才觉得自己是真的‘住进了家’。”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家务是他们最想外包却又不得不亲力亲为的“必要负担”。 传统清洁工具效率低下、体验不佳,一次彻底清扫往往需要花费一小时:吸尘、拖地、清洗滚刷、消毒抹布……既耗时,也耗费精力和情绪。需要强调的是,这届用户并非在逃避劳动,而是渴望通过智能工具来平衡掌控感和情绪价值。让科技来解决脏乱,把时间还给生活,本质上是对“生活主动权”的一次回归。 为什么是洗地机?为什么是追觅? 智能家电市场的演进,从基础功
看
13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追觅洗地机,让全球消费者放下拖把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6-27
B站,也选择“骑驴找马”
$哔哩哔哩(BILI)$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近,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都仿佛梦回到了2015年,不仅一线大厂们重新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同时就连二线的互联网玩家们也开始了摩拳擦掌,以期从中找到更大的突破。 就像B站,从“大开环”战略开始,将内容生态向头部电商平台开放并进行导流,再到前些天跟着京东、天猫们一起公布了618大促战报。 然后又紧跟着官宣上了自制古装剧,大有想要在暑期档和腾讯视频们扳扳手腕的意思。 说实话,B站这份敢于出击的气势,绝对是值得肯定的。 但可惜就是再仔细一看,618期间,B站带货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1%,对比2024年的93%却出现了大幅放缓的趋势。 另外在B站暑期档的“四部曲”中,第一部的《青川入梦》总播放量也只是刚超过了两千万,远不及同期爱优腾在播古偶单集数据,算是遭遇了出师不利。 那么面对这样的境遇,B站还能保持勇往直前的冲劲吗? 卖广告的B站,没有狠下心来 想搞清楚B站为什么要折腾?就先要明白现在B站是怎么赚钱的,增长是哪来的。 以2024年为例,B站的业务营收构成为:“增值服务”业务约占41%,“广告”约占30%,“移动游戏”约21%,“IP衍生品及其他”约占8%。 显然,B站的基本盘,就是以社区内容价值为核心的、自然成长出来的增值服务和广告业务们,这部分占79%。 有意思的是,剩下占21%的游戏业务,实际上才是现在拉动B站增长的中坚力量。 比如同期,B站的总营收同比增速为19%,但对应的,却只有移动游戏和广告业务的营收增速实现了反超,分别为40%和28%。 到了今年一季度,B站的游戏业务则更成了一枝独秀的存在,营收同比增长76%,剩下的广告、增值服务们,则均远低于总营收增速的24%。 这说明,现在B站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靠
看
2,505
回复
评论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B站,也选择“骑驴找马”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6-25
大模型抢不了张雪峰的饭碗
$腾讯控股(00700)$
$阿里巴巴-W(09988)$
$百度(BIDU)$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知各位牛马的工作和当年报考的专业还有几分关系? 回想当年的同学们,学了国际金融的胖子张三,现在的保险卖的风生水起;学土木的李老四,已经是某地区的销售一把手,当然,这两年快成光杆司令了。 最贴合专业的是学考古的王五,当时理想是亲手挖出夏朝玉琮,如今在古玩一条街支了个小摊,人更瘦了,可那气质颇有些仙风道骨,倒是逍遥自在。 开个小玩笑,不过相信有不少朋友看过搞定复杂代码外卖小哥,国外名牌大学回归基层(街道办)的,前者可能是段子,后者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了。 艺术源于现实,多数人18岁毕业那天,似乎都没有想好将来的人生路该如何走。 这个问题,张雪峰这几年给了年轻人答案。今年,提供答案的又多了一位,他叫AI大模型。 但如此重要的人生时刻,AI真的能胜任吗? //志愿填报,大模型的练兵场 我们从技术条件和市场竞争两个维度来看。 首先从AI大模型的底层技术看,需要庞杂的使用场景,堆彻大量的数据才能训练出优质的产品。 志愿填报就是一个不错的磨刀石,这里有海量的数据和高频的应用场景。 有数据显示,每年高考期间,超过95%的高三考生及家长都会使用百度查找相关信息及服务,总搜索及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 所以现在大厂们都去抢志愿填报这个应用场景,一是想要在垂直领域做出尝试,而且理论上它的数据是相对垂直的,相对来说开发的难度其实并不高。根据去年市场调研数据,虽然使用体验极差,但不少做教育的企业也能开发出志愿填报的产品。 二是可以积累技术,
看
508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大模型抢不了张雪峰的饭碗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6-21
618收官:微信视频号没必要再克制了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今年618,比往年要热闹得多。 进入收官阶段,各家也都披露了战报。京东、天猫、拼多多各家都有增长,连抖音方面也发了战报。 618的热闹注定是“三巨头”的,没有亮眼的战报,视频号的电商光环难免暗淡了些。 一个月前,就在腾讯发布一季报当天,微信宣布正式成立电商产品部原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担任负责人,直接向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当时坊间不少分析认为,微信做电商开始动真格了。 成立电商产品部之后,市场对微信视频号电商充满期待,然后不出意料,又等到了一个寂静的618。 客观看,这符合张小龙的一贯风格,不爱对媒体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做产品。 只不过,电商行业没有声量哪有增量? 也许,视频号的策略也该变一变了。 做视频号电商,微信有点“拧巴” 今年1月份,微信推出“送礼物”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市面上关于微信做电商的猜想一涌而出。 马化腾一度曾拜托大家,不要过度追捧。后来发一季报,微信电商产品部门成立,腾讯总裁刘炽平提醒:不要过度解读。 在做电商这件事儿上,微信很克制,而腾讯甚至有些谨小慎微。 要不要花大力气做电商,再度把电商业务提到腾讯一级战略的高度? 看得出来,对这个问题,腾讯是很拧巴的。 当年腾讯做拍拍网、QQ网购折戟,注销电商公司的记忆太深刻,可能也多少有点PTSD。 但更重要的是,今时不同往日,把电商提到公司战略高度,做这个决策并不容易。 对于腾讯来说,要不要全力做电商,不是个业务决策的问题,可能是个原则问题。 腾讯自3Q大战以来,业务决策的底层逻辑是做“卖水人”,把自身的能力充分原子化,然后开放给生态伙伴。后来腾讯逐渐投行化,不再纠结具体业务,而是交给伙伴去做。 腾讯做云计算、做AI、做To B,都是这个原则。 所以,某种意义上,今天的视频号电商是在“绑着脚镣跳舞”。 今天,微信里的内容生态繁荣到了一个新高度,视频号的内容繁荣,给了
看
29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618收官:微信视频号没必要再克制了
互联网江湖
互联网江湖
·
06-21
“三年0佣金”,京东冲到携程老家“掀桌子”
$京东(JD)$
$携程网(TCOM)$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6月18日,京东甩出一波“王炸”,正式官宣进军文旅酒店,并宣布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的商家最享高三年0佣金。 东哥出手,向来都是大手笔。 官宣进军酒旅的前一天,刘强东面向少数媒体沟通,表示京东要深入餐饮、酒旅等本地生活供应链,让品牌商多赚钱,让任何平台没有能力二选一。 京东终于把反内卷的“大旗”,扛进了酒旅行业。 京东深入携程老家“掀桌子” 今天的酒旅行业是个“一超多强”的格局。 根据交银国际研报预测,2024年以GMV计算,携程、同程、飞猪、抖音在OTA领域的市占率分别为56%、15%、8%、3%。 以规模论英雄,携程一家独大,远超飞猪与同程。 携程不仅有规模也有利润。2024年携程全年净营收达533亿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2%。 这个业绩,投行看了也得惊掉下巴:2024年能有119%的营收增长以及72%的净利润增长,这是个什么神仙行业? 天眼查APP融资信息显示,当初携程港交所上市,市值超过1700亿港元。 估值这么高,是因为携程的商业模式几乎是最理想的平台商业模式:一头掌握流量、一头掌握需求,作为平台撮合交易,然后以佣金的形式变现流量,旱涝保收。 平台旱涝保收,商家呢? 国内“行业一哥”华住集团,2024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79%,总收入同比微增2.45%。 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发文:店长为保出租率让利给OTA,并导致部分门店OTA客源占比大幅超过50%,(门店)对OTA流量“过度上瘾”,可能会削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言下之意:OTA平台赚走了利润。 季琦的发文,多少有那么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看
22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三年0佣金”,京东冲到携程老家“掀桌子”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489124816225662","uuid":"3489124816225662","gmtCreate":1526030858687,"gmtModify":1639127718054,"name":"互联网江湖","pinyin":"hlwjhhulianwangjianghu","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简介","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584,"headSize":5,"tweetSize":1227,"questionSize":0,"limitLevel":900,"accountStatus":3,"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3","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偶像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b40ae7da5bf081a1c84df14bf9e636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160eceddd7c284a8e1136557615cfad","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1792805c468334a9b31c39f95a41c6a","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6.2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55091451289776,"gmtCreate":1752124324478,"gmtModify":175212608384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收购四年,TCL智家没有“驯服”奥马冰箱?","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2668\">$TCL智家(002668)$</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在收购落地四年后,TCL智家和“奥马电器”的故事,又出现了新波澜。 最近,TCL智家向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下称奥马冰箱)提起了诉讼。 诉讼理由为:目前,奥马冰箱董事会成员6名,由奥马冰箱全体股东共同选聘。《奥马冰箱公司章程》第三十九条第五款第(1)(2)项内容要点为: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时,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奥马冰箱董事应当通过特别决议方式通过。 TCL智家认为,上述条款存在效力瑕疵,限制了控股股东的合法权利,不利于奥马冰箱的长远发展。 很明显,这就是一起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权的戏码。 之所以引人关注,一方面奥马冰箱的背后,正是TCL智家于2021年强势收购的奥马电器。现如今收购完成四年了,但TCL智家却还需要靠诉讼手段来解决管理问题,这是不是就说明双方在内部管理存在着些许的分歧? 可另一方面,现在奥马冰箱又占据着TCL智家超70%的营收,如果双方真的出现内讧争斗,那么大概率就是两败俱伤,这让TCL智家的投资者们如何能坐得住呢? TCL智家: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对于现在TCL智家和奥马冰箱的控制权争夺,其实很多人并不意外。 毕竟,当年TCL家电收购奥马电器的时候就不算顺利,甚至还遭到了激烈反抗。 最直接的就是,奥马电器为了抵御TCL家电的“强攻”,而选择以“豪猪条款”为防御手段。即在公司设立章程或内部细则中设计防御条款,使那些没有经过目标公司董事会同意的收购企图不可能实现或不具可行性。 2021年2月,奥马电器发布公告称,TCL拍卖得来的股权尚未过户,TCL当前持股比例不足10%,不具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资格;另外,TCL家电集团的函件中,一致行动人中新融泽没有","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2668\">$TCL智家(002668)$</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在收购落地四年后,TCL智家和“奥马电器”的故事,又出现了新波澜。 最近,TCL智家向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下称奥马冰箱)提起了诉讼。 诉讼理由为:目前,奥马冰箱董事会成员6名,由奥马冰箱全体股东共同选聘。《奥马冰箱公司章程》第三十九条第五款第(1)(2)项内容要点为: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时,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奥马冰箱董事应当通过特别决议方式通过。 TCL智家认为,上述条款存在效力瑕疵,限制了控股股东的合法权利,不利于奥马冰箱的长远发展。 很明显,这就是一起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权的戏码。 之所以引人关注,一方面奥马冰箱的背后,正是TCL智家于2021年强势收购的奥马电器。现如今收购完成四年了,但TCL智家却还需要靠诉讼手段来解决管理问题,这是不是就说明双方在内部管理存在着些许的分歧? 可另一方面,现在奥马冰箱又占据着TCL智家超70%的营收,如果双方真的出现内讧争斗,那么大概率就是两败俱伤,这让TCL智家的投资者们如何能坐得住呢? TCL智家: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对于现在TCL智家和奥马冰箱的控制权争夺,其实很多人并不意外。 毕竟,当年TCL家电收购奥马电器的时候就不算顺利,甚至还遭到了激烈反抗。 最直接的就是,奥马电器为了抵御TCL家电的“强攻”,而选择以“豪猪条款”为防御手段。即在公司设立章程或内部细则中设计防御条款,使那些没有经过目标公司董事会同意的收购企图不可能实现或不具可行性。 2021年2月,奥马电器发布公告称,TCL拍卖得来的股权尚未过户,TCL当前持股比例不足10%,不具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资格;另外,TCL家电集团的函件中,一致行动人中新融泽没有","text":"$TCL智家(002668)$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在收购落地四年后,TCL智家和“奥马电器”的故事,又出现了新波澜。 最近,TCL智家向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下称奥马冰箱)提起了诉讼。 诉讼理由为:目前,奥马冰箱董事会成员6名,由奥马冰箱全体股东共同选聘。《奥马冰箱公司章程》第三十九条第五款第(1)(2)项内容要点为: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时,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奥马冰箱董事应当通过特别决议方式通过。 TCL智家认为,上述条款存在效力瑕疵,限制了控股股东的合法权利,不利于奥马冰箱的长远发展。 很明显,这就是一起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权的戏码。 之所以引人关注,一方面奥马冰箱的背后,正是TCL智家于2021年强势收购的奥马电器。现如今收购完成四年了,但TCL智家却还需要靠诉讼手段来解决管理问题,这是不是就说明双方在内部管理存在着些许的分歧? 可另一方面,现在奥马冰箱又占据着TCL智家超70%的营收,如果双方真的出现内讧争斗,那么大概率就是两败俱伤,这让TCL智家的投资者们如何能坐得住呢? TCL智家: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对于现在TCL智家和奥马冰箱的控制权争夺,其实很多人并不意外。 毕竟,当年TCL家电收购奥马电器的时候就不算顺利,甚至还遭到了激烈反抗。 最直接的就是,奥马电器为了抵御TCL家电的“强攻”,而选择以“豪猪条款”为防御手段。即在公司设立章程或内部细则中设计防御条款,使那些没有经过目标公司董事会同意的收购企图不可能实现或不具可行性。 2021年2月,奥马电器发布公告称,TCL拍卖得来的股权尚未过户,TCL当前持股比例不足10%,不具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资格;另外,TCL家电集团的函件中,一致行动人中新融泽没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37180d6f4f16c1fc8f644a7668430ff","width":"1328","height":"13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50914512897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5029680239328,"gmtCreate":1752109576320,"gmtModify":1752111684557,"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拼多多千亿扶持背后:让“微笑曲线”谷底的商家也能露出微笑","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PDD\">$拼多多(PDD)$</a> 文:志刚@互联网江湖 这个夏天,拼多多再一次重塑了我的网购观。 最近天气渐热,想要买一件防晒服,在网上搜索,无意间搜到了一博主探店防晒服工厂的视频,让我大长知识。 防晒服最常见的面料是锦纶(尼龙),面料亲肤有冰感,一件UPF50+(防晒值)的普通防晒服,面料成本不过十几块,售价几十块钱厂家也有得赚。 到拼多多上一搜,这个价格带的防晒服卖爆了,于是果断下单一件。 这个夏天的获得感,是拼多多上买的防晒服给的。 不只是防晒服,搜了一下其他博主探厂的视频,发现还有江西弋阳的遮阳伞、山东平度的假睫毛、云南昆明的鲜切花…… 千亿扶持帮助下,全国各地的产业带商家,在拼多多上卖出一个接一个的“爆款”。 一把15块的遮阳伞,撑住了“村域经济”的基本面 谁能想到,一把15块钱的遮阳伞,紫外线隔绝效果居然跟150块钱的相差无几? 为了弄明白原理,小红书博主“华肥娘娘”来到阳伞品牌洋蜻蜓的工厂所在地:江西弋阳乡村。 村里的一栋农村自建房,就是生产这把阳伞的“车间”。“车间”里阿姨们笑容满面,正在熟练地组装出一把又一把的“爆款”防晒伞。 洋蜻蜓是一家专做防晒伞的品牌,在拼多多开了十家店,多家店销量超过百万件,其中一家官方店,销量突破270万。 工厂负责人说,防晒伞的成本主要是差在了伞架结构和防晒涂层上。伸缩式的结构比按钮式的成本要高,德国进口的防晒涂层也要贵一些,但在防晒效果上,两者差别不大,防晒指数UV值都在2000以上。 在被问到卖15块钱的遮阳伞是否有利润时,老板说,一把伞的成本是9块多,拼多多上卖的是14~15块,9块多的成本加上2块钱的快递费再加上人工,仍然有2块多的利润挣。 “旺季的话,伞的月销量能到40多万把。”老板说。 工厂老板是一个青年小伙,父母以前在雨伞工厂打工多年,老板本人也在义","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PDD\">$拼多多(PDD)$</a> 文:志刚@互联网江湖 这个夏天,拼多多再一次重塑了我的网购观。 最近天气渐热,想要买一件防晒服,在网上搜索,无意间搜到了一博主探店防晒服工厂的视频,让我大长知识。 防晒服最常见的面料是锦纶(尼龙),面料亲肤有冰感,一件UPF50+(防晒值)的普通防晒服,面料成本不过十几块,售价几十块钱厂家也有得赚。 到拼多多上一搜,这个价格带的防晒服卖爆了,于是果断下单一件。 这个夏天的获得感,是拼多多上买的防晒服给的。 不只是防晒服,搜了一下其他博主探厂的视频,发现还有江西弋阳的遮阳伞、山东平度的假睫毛、云南昆明的鲜切花…… 千亿扶持帮助下,全国各地的产业带商家,在拼多多上卖出一个接一个的“爆款”。 一把15块的遮阳伞,撑住了“村域经济”的基本面 谁能想到,一把15块钱的遮阳伞,紫外线隔绝效果居然跟150块钱的相差无几? 为了弄明白原理,小红书博主“华肥娘娘”来到阳伞品牌洋蜻蜓的工厂所在地:江西弋阳乡村。 村里的一栋农村自建房,就是生产这把阳伞的“车间”。“车间”里阿姨们笑容满面,正在熟练地组装出一把又一把的“爆款”防晒伞。 洋蜻蜓是一家专做防晒伞的品牌,在拼多多开了十家店,多家店销量超过百万件,其中一家官方店,销量突破270万。 工厂负责人说,防晒伞的成本主要是差在了伞架结构和防晒涂层上。伸缩式的结构比按钮式的成本要高,德国进口的防晒涂层也要贵一些,但在防晒效果上,两者差别不大,防晒指数UV值都在2000以上。 在被问到卖15块钱的遮阳伞是否有利润时,老板说,一把伞的成本是9块多,拼多多上卖的是14~15块,9块多的成本加上2块钱的快递费再加上人工,仍然有2块多的利润挣。 “旺季的话,伞的月销量能到40多万把。”老板说。 工厂老板是一个青年小伙,父母以前在雨伞工厂打工多年,老板本人也在义","text":"$拼多多(PDD)$ 文:志刚@互联网江湖 这个夏天,拼多多再一次重塑了我的网购观。 最近天气渐热,想要买一件防晒服,在网上搜索,无意间搜到了一博主探店防晒服工厂的视频,让我大长知识。 防晒服最常见的面料是锦纶(尼龙),面料亲肤有冰感,一件UPF50+(防晒值)的普通防晒服,面料成本不过十几块,售价几十块钱厂家也有得赚。 到拼多多上一搜,这个价格带的防晒服卖爆了,于是果断下单一件。 这个夏天的获得感,是拼多多上买的防晒服给的。 不只是防晒服,搜了一下其他博主探厂的视频,发现还有江西弋阳的遮阳伞、山东平度的假睫毛、云南昆明的鲜切花…… 千亿扶持帮助下,全国各地的产业带商家,在拼多多上卖出一个接一个的“爆款”。 一把15块的遮阳伞,撑住了“村域经济”的基本面 谁能想到,一把15块钱的遮阳伞,紫外线隔绝效果居然跟150块钱的相差无几? 为了弄明白原理,小红书博主“华肥娘娘”来到阳伞品牌洋蜻蜓的工厂所在地:江西弋阳乡村。 村里的一栋农村自建房,就是生产这把阳伞的“车间”。“车间”里阿姨们笑容满面,正在熟练地组装出一把又一把的“爆款”防晒伞。 洋蜻蜓是一家专做防晒伞的品牌,在拼多多开了十家店,多家店销量超过百万件,其中一家官方店,销量突破270万。 工厂负责人说,防晒伞的成本主要是差在了伞架结构和防晒涂层上。伸缩式的结构比按钮式的成本要高,德国进口的防晒涂层也要贵一些,但在防晒效果上,两者差别不大,防晒指数UV值都在2000以上。 在被问到卖15块钱的遮阳伞是否有利润时,老板说,一把伞的成本是9块多,拼多多上卖的是14~15块,9块多的成本加上2块钱的快递费再加上人工,仍然有2块多的利润挣。 “旺季的话,伞的月销量能到40多万把。”老板说。 工厂老板是一个青年小伙,父母以前在雨伞工厂打工多年,老板本人也在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6df8a1933c60268de44c2616e041efa","width":"640","height":"96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fe2b15d43a6b94279004128c752bdd5","width":"640","height":"103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7ca45adffd9e821107e8a8f0e868a28","width":"640","height":"98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50296802393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4287361135000,"gmtCreate":1751940202739,"gmtModify":1751941734634,"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盒马,需要向阿里“毛遂自荐”","htmlText":"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即时零售“三国杀”又出现了新玩法: 盒马的商业模式,开始在即时零售的战场上被大面积复制。 先看美团方面,现在一边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浣熊食堂”,用以全面实现外卖的品质升级;另一边又有消息称,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项目正式命名为“快乐猴”,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店,整体商业模式对标盒马NB,主打硬折扣。 如果再加上刚刚才被“提拔”的小象超市,美团这一整套组合拳可不就是在构建“美团版盒马”吗? 再来说京东,曾经拿来对标盒马的“七鲜”现在也得到了重用,不仅直接将“京东买菜”入口正式更名为“京东七鲜”,而且最近开业的七鲜美食MALL,主打的也是品质餐饮、品质外卖服务。整体打法同样一股子“京东版盒马”的味儿。 那么对此,作为“正主”的阿里是什么反应? 除了继续砸钱补贴外,阿里集合了飞猪、饿了么们,但唯独没有叫上盒马,仿佛遗忘了一般…… 一边是美团们的苦苦追寻,视若珍宝;一边是阿里的放之不用,如若敝履,这还真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不过言归正传,现在美团跟京东,为什么都在复制盒马?这背后的战略思考是什么?同时最关键的,盒马为什么还没有被划入阿里即时零售的生态圈? 即时零售,卷入2.0时代? 其实,即时零售从线上卷到线上线下一体化,从拼低价,转战到拼品质供给这事儿,是个必然选择。 就像小米等互联网手机品牌们,一开始只有线上销售,但为什么后来也开始学习OV们,走一体化运营? 答案是,线上的品牌效应可以直接带动线下的销售,而线下的规模销量,又可以传递给品牌供应链及时进行优化升级,这是对用户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深耕,也是对整个零售产业链条经济更加全面地带动。 所以在上个月,美团发文称要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主要包括:全面拓展闪购品类,在3C家电、生鲜食品等品类持续优化体验;大力加码小象超市,不断扩大覆盖区域,逐步拓展","listText":"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即时零售“三国杀”又出现了新玩法: 盒马的商业模式,开始在即时零售的战场上被大面积复制。 先看美团方面,现在一边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浣熊食堂”,用以全面实现外卖的品质升级;另一边又有消息称,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项目正式命名为“快乐猴”,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店,整体商业模式对标盒马NB,主打硬折扣。 如果再加上刚刚才被“提拔”的小象超市,美团这一整套组合拳可不就是在构建“美团版盒马”吗? 再来说京东,曾经拿来对标盒马的“七鲜”现在也得到了重用,不仅直接将“京东买菜”入口正式更名为“京东七鲜”,而且最近开业的七鲜美食MALL,主打的也是品质餐饮、品质外卖服务。整体打法同样一股子“京东版盒马”的味儿。 那么对此,作为“正主”的阿里是什么反应? 除了继续砸钱补贴外,阿里集合了飞猪、饿了么们,但唯独没有叫上盒马,仿佛遗忘了一般…… 一边是美团们的苦苦追寻,视若珍宝;一边是阿里的放之不用,如若敝履,这还真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不过言归正传,现在美团跟京东,为什么都在复制盒马?这背后的战略思考是什么?同时最关键的,盒马为什么还没有被划入阿里即时零售的生态圈? 即时零售,卷入2.0时代? 其实,即时零售从线上卷到线上线下一体化,从拼低价,转战到拼品质供给这事儿,是个必然选择。 就像小米等互联网手机品牌们,一开始只有线上销售,但为什么后来也开始学习OV们,走一体化运营? 答案是,线上的品牌效应可以直接带动线下的销售,而线下的规模销量,又可以传递给品牌供应链及时进行优化升级,这是对用户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深耕,也是对整个零售产业链条经济更加全面地带动。 所以在上个月,美团发文称要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主要包括:全面拓展闪购品类,在3C家电、生鲜食品等品类持续优化体验;大力加码小象超市,不断扩大覆盖区域,逐步拓展","text":"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即时零售“三国杀”又出现了新玩法: 盒马的商业模式,开始在即时零售的战场上被大面积复制。 先看美团方面,现在一边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浣熊食堂”,用以全面实现外卖的品质升级;另一边又有消息称,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项目正式命名为“快乐猴”,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店,整体商业模式对标盒马NB,主打硬折扣。 如果再加上刚刚才被“提拔”的小象超市,美团这一整套组合拳可不就是在构建“美团版盒马”吗? 再来说京东,曾经拿来对标盒马的“七鲜”现在也得到了重用,不仅直接将“京东买菜”入口正式更名为“京东七鲜”,而且最近开业的七鲜美食MALL,主打的也是品质餐饮、品质外卖服务。整体打法同样一股子“京东版盒马”的味儿。 那么对此,作为“正主”的阿里是什么反应? 除了继续砸钱补贴外,阿里集合了飞猪、饿了么们,但唯独没有叫上盒马,仿佛遗忘了一般…… 一边是美团们的苦苦追寻,视若珍宝;一边是阿里的放之不用,如若敝履,这还真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不过言归正传,现在美团跟京东,为什么都在复制盒马?这背后的战略思考是什么?同时最关键的,盒马为什么还没有被划入阿里即时零售的生态圈? 即时零售,卷入2.0时代? 其实,即时零售从线上卷到线上线下一体化,从拼低价,转战到拼品质供给这事儿,是个必然选择。 就像小米等互联网手机品牌们,一开始只有线上销售,但为什么后来也开始学习OV们,走一体化运营? 答案是,线上的品牌效应可以直接带动线下的销售,而线下的规模销量,又可以传递给品牌供应链及时进行优化升级,这是对用户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深耕,也是对整个零售产业链条经济更加全面地带动。 所以在上个月,美团发文称要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主要包括:全面拓展闪购品类,在3C家电、生鲜食品等品类持续优化体验;大力加码小象超市,不断扩大覆盖区域,逐步拓展","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84d088a16035853eac6d817ac658aaa","width":"1536","height":"86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2873611350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3030648996024,"gmtCreate":1751625584984,"gmtModify":1751634394199,"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潮玩、YU7卖爆之后,2025年企业增长战略来到“分蘖点”","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1810\">$小米集团-W(01810)$</a> <a href=\"https://laohu8.com/S/BABA\">$阿里巴巴(BABA)$</a> <a href=\"https://laohu8.com/S/JD\">$京东(JD)$</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2025年已经过半,多年后回过头来看,此时或是一个重要的分蘖点。 经过了上半年的复苏,很多行业仍然很难、很卷。与此同时,潮玩火了,定价二十多万的YU7也卖爆了,雷军用3分钟的时间,卖出小米YU7一整年的产能。 于是,商业增长似乎开始出现了某种“二象性”。 这种“二象性”存在于各个领域,比如:冰红茶依然滞销,而喜茶门口却要排队。 破内卷的命题还在,各个行业增长依旧很难,但从数据上看,1-5月份社零数据增长了5%,消费复苏明显。 外卖、即时零售赛道一片火热,巨头开始有新动作。阿里飞猪并入淘天、京东入局外卖、酒旅、美团进军巴西……巨头们战略动作频次起来了。 一切又在向好的方向快速演变。 2025年注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向之年,大公司都在转变方向,在复苏的节奏里打破内卷,寻找增量。当2025开始进入下半场,一个好战略,便成了撬动增长的关键。 2025商业战略大考开启“下半场” 商业领袖们的动作总是充满信号意义。 回顾上半年,商业大佬们的动向值得细品:马云频繁露面阿里,市面传出张一鸣重回字节一线的消息,京东进军外卖、酒旅,刘强东频繁发声…… 这个时间节点,大佬们似乎更活跃了。 回到阿里这几次,马老师不仅去了饿了么,还去了夸克,对应当下火热的即时零售和AI两大赛道。 张一鸣重回一线消息,虽有知情人士“辟谣”,但也表示他本人关注AI。 东哥更不用说,作为京东的灵魂人物,亲自发声给自家外卖、酒旅业务站台,热度、流量都拉满了。 你瞧,大佬们都有一个共同点","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1810\">$小米集团-W(01810)$</a> <a href=\"https://laohu8.com/S/BABA\">$阿里巴巴(BABA)$</a> <a href=\"https://laohu8.com/S/JD\">$京东(JD)$</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2025年已经过半,多年后回过头来看,此时或是一个重要的分蘖点。 经过了上半年的复苏,很多行业仍然很难、很卷。与此同时,潮玩火了,定价二十多万的YU7也卖爆了,雷军用3分钟的时间,卖出小米YU7一整年的产能。 于是,商业增长似乎开始出现了某种“二象性”。 这种“二象性”存在于各个领域,比如:冰红茶依然滞销,而喜茶门口却要排队。 破内卷的命题还在,各个行业增长依旧很难,但从数据上看,1-5月份社零数据增长了5%,消费复苏明显。 外卖、即时零售赛道一片火热,巨头开始有新动作。阿里飞猪并入淘天、京东入局外卖、酒旅、美团进军巴西……巨头们战略动作频次起来了。 一切又在向好的方向快速演变。 2025年注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向之年,大公司都在转变方向,在复苏的节奏里打破内卷,寻找增量。当2025开始进入下半场,一个好战略,便成了撬动增长的关键。 2025商业战略大考开启“下半场” 商业领袖们的动作总是充满信号意义。 回顾上半年,商业大佬们的动向值得细品:马云频繁露面阿里,市面传出张一鸣重回字节一线的消息,京东进军外卖、酒旅,刘强东频繁发声…… 这个时间节点,大佬们似乎更活跃了。 回到阿里这几次,马老师不仅去了饿了么,还去了夸克,对应当下火热的即时零售和AI两大赛道。 张一鸣重回一线消息,虽有知情人士“辟谣”,但也表示他本人关注AI。 东哥更不用说,作为京东的灵魂人物,亲自发声给自家外卖、酒旅业务站台,热度、流量都拉满了。 你瞧,大佬们都有一个共同点","text":"$小米集团-W(01810)$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2025年已经过半,多年后回过头来看,此时或是一个重要的分蘖点。 经过了上半年的复苏,很多行业仍然很难、很卷。与此同时,潮玩火了,定价二十多万的YU7也卖爆了,雷军用3分钟的时间,卖出小米YU7一整年的产能。 于是,商业增长似乎开始出现了某种“二象性”。 这种“二象性”存在于各个领域,比如:冰红茶依然滞销,而喜茶门口却要排队。 破内卷的命题还在,各个行业增长依旧很难,但从数据上看,1-5月份社零数据增长了5%,消费复苏明显。 外卖、即时零售赛道一片火热,巨头开始有新动作。阿里飞猪并入淘天、京东入局外卖、酒旅、美团进军巴西……巨头们战略动作频次起来了。 一切又在向好的方向快速演变。 2025年注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向之年,大公司都在转变方向,在复苏的节奏里打破内卷,寻找增量。当2025开始进入下半场,一个好战略,便成了撬动增长的关键。 2025商业战略大考开启“下半场” 商业领袖们的动作总是充满信号意义。 回顾上半年,商业大佬们的动向值得细品:马云频繁露面阿里,市面传出张一鸣重回字节一线的消息,京东进军外卖、酒旅,刘强东频繁发声…… 这个时间节点,大佬们似乎更活跃了。 回到阿里这几次,马老师不仅去了饿了么,还去了夸克,对应当下火热的即时零售和AI两大赛道。 张一鸣重回一线消息,虽有知情人士“辟谣”,但也表示他本人关注AI。 东哥更不用说,作为京东的灵魂人物,亲自发声给自家外卖、酒旅业务站台,热度、流量都拉满了。 你瞧,大佬们都有一个共同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d3f78cb3fb8e60b1558813ff3eee710","width":"768","height":"7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30306489960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7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2659387761152,"gmtCreate":1751530057377,"gmtModify":1751530947181,"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轻折”已过万重山,折叠屏手机“打翻”苹果饭碗","htmlText":"最近,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的消息又传开了。 郭明錤爆料,富士康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正式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 对于折叠iPhone的消息,人们已经麻了。过去几年,我跟很多朋友一样都在等折叠iPhone,但最近两场发布会,让我动了换折叠屏手机的念头。 折叠屏手机上市已经很多年,身边不少人都用上了,而我一直有所顾虑。 顾虑有三点:1、太重携带不便;2、担心屏幕不耐用、续航时间不够;3、折叠大屏利用率不高,不值得那个价格。 这可能也是大部分用户都有的顾虑。 最近,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刚发布的AI轻薄旗舰荣耀Magic V5,把整机重量控制在219克,比16pro max还轻。前几天vivo发布的全球最轻大折叠vivo X Fold5,钛色版本做到了217克,也要比16pro max轻。 发布更早的**Mate X6,重量做到了239克,只比16pro max的227克略重一点。 技术上,大折叠屏的体重问题已经解决了。 从第一代折叠屏手机发布到现在,到今天折叠屏手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柔性屏幕技术相对更成熟,更耐用,而价格从动辄一两万,也降到了主流的6000-8000元。 那么,对于我这样的“直板机钉子户”来说,今天的折叠屏手机到底能买吗? 大折叠的“实用主义”时代,要来了 先来看IDC的一份数据。 2025年Q1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3.1%。份额上,一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占整个手机出货量市场的3.97%,每出货100台手机,折叠屏只占到3.9台。 数据说明两件事儿: 从渗透率上看,折叠屏依然是个增量市场。 怎么把折叠屏的渗透率提上去,依旧是各家厂商挠头的问题。 折叠屏的成本结构决定了其产品只能定位于高端市场,换句话来说,对手机厂商而言,拿下了这个市场的用户,就等于稳在了高端品牌的第一梯队。 折叠屏渗透率上不去,其实还是那个问题,太小","listText":"最近,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的消息又传开了。 郭明錤爆料,富士康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正式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 对于折叠iPhone的消息,人们已经麻了。过去几年,我跟很多朋友一样都在等折叠iPhone,但最近两场发布会,让我动了换折叠屏手机的念头。 折叠屏手机上市已经很多年,身边不少人都用上了,而我一直有所顾虑。 顾虑有三点:1、太重携带不便;2、担心屏幕不耐用、续航时间不够;3、折叠大屏利用率不高,不值得那个价格。 这可能也是大部分用户都有的顾虑。 最近,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刚发布的AI轻薄旗舰荣耀Magic V5,把整机重量控制在219克,比16pro max还轻。前几天vivo发布的全球最轻大折叠vivo X Fold5,钛色版本做到了217克,也要比16pro max轻。 发布更早的**Mate X6,重量做到了239克,只比16pro max的227克略重一点。 技术上,大折叠屏的体重问题已经解决了。 从第一代折叠屏手机发布到现在,到今天折叠屏手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柔性屏幕技术相对更成熟,更耐用,而价格从动辄一两万,也降到了主流的6000-8000元。 那么,对于我这样的“直板机钉子户”来说,今天的折叠屏手机到底能买吗? 大折叠的“实用主义”时代,要来了 先来看IDC的一份数据。 2025年Q1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3.1%。份额上,一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占整个手机出货量市场的3.97%,每出货100台手机,折叠屏只占到3.9台。 数据说明两件事儿: 从渗透率上看,折叠屏依然是个增量市场。 怎么把折叠屏的渗透率提上去,依旧是各家厂商挠头的问题。 折叠屏的成本结构决定了其产品只能定位于高端市场,换句话来说,对手机厂商而言,拿下了这个市场的用户,就等于稳在了高端品牌的第一梯队。 折叠屏渗透率上不去,其实还是那个问题,太小","text":"最近,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的消息又传开了。 郭明錤爆料,富士康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正式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 对于折叠iPhone的消息,人们已经麻了。过去几年,我跟很多朋友一样都在等折叠iPhone,但最近两场发布会,让我动了换折叠屏手机的念头。 折叠屏手机上市已经很多年,身边不少人都用上了,而我一直有所顾虑。 顾虑有三点:1、太重携带不便;2、担心屏幕不耐用、续航时间不够;3、折叠大屏利用率不高,不值得那个价格。 这可能也是大部分用户都有的顾虑。 最近,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刚发布的AI轻薄旗舰荣耀Magic V5,把整机重量控制在219克,比16pro max还轻。前几天vivo发布的全球最轻大折叠vivo X Fold5,钛色版本做到了217克,也要比16pro max轻。 发布更早的**Mate X6,重量做到了239克,只比16pro max的227克略重一点。 技术上,大折叠屏的体重问题已经解决了。 从第一代折叠屏手机发布到现在,到今天折叠屏手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六代,柔性屏幕技术相对更成熟,更耐用,而价格从动辄一两万,也降到了主流的6000-8000元。 那么,对于我这样的“直板机钉子户”来说,今天的折叠屏手机到底能买吗? 大折叠的“实用主义”时代,要来了 先来看IDC的一份数据。 2025年Q1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3.1%。份额上,一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占整个手机出货量市场的3.97%,每出货100台手机,折叠屏只占到3.9台。 数据说明两件事儿: 从渗透率上看,折叠屏依然是个增量市场。 怎么把折叠屏的渗透率提上去,依旧是各家厂商挠头的问题。 折叠屏的成本结构决定了其产品只能定位于高端市场,换句话来说,对手机厂商而言,拿下了这个市场的用户,就等于稳在了高端品牌的第一梯队。 折叠屏渗透率上不去,其实还是那个问题,太小","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e707c2858862c2af31fb2a3a94f7073","width":"2800","height":"262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26593877611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0759905649360,"gmtCreate":1751074753829,"gmtModify":1751074769909,"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追觅洗地机,让全球消费者放下拖把","htmlText":"“不是不想打扫,而是不想再被打扫束缚。”这句话道出了越来越多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对“家务自由”的共识。而在这个共识背后,一场围绕高端智能清洁家电的消费升级正在悄然发生。 日前,在“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中,追觅以绝对优势摘下中国智能清洁品类第一的殊荣,成为唯一进入榜单百强的该赛道品牌。截至2025年6月,追觅洗地机已成功在全球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斩获市占第一。从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到法国、意大利、瑞士,再到日本、泰国、墨西哥等市场,追觅已经成为千万家庭高频复购、极力推荐的“理想生活标配”。 这并非一次偶然的“爆品突围”,而是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变革——是对产品哲学、消费审美与时代节奏的精准响应。 “干净的家”成了万千家庭的新型焦虑源 家,本应是松弛的代名词。但在不少用户眼里,“干净的家”却变成了一种新的内卷。在一线城市的真实生活场景里:80㎡的房子混搭木地板、地毯与瓷砖;厨房布满油污,阳台堆积宠物毛发,客厅还有小孩打翻的零食碎屑……每一次打扫都像一场“战役”。即便请来钟点工,也只能暂时纾解凌乱,过不了多久又恢复如初。 更糟的是,时间正在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平日里上班加班,周末还要在通勤路上看房、遛狗、带娃。家务的负担,正悄悄侵蚀着他们对“生活掌控感”的追求。正如一位用户在社交平台留言感叹:“当扫地、洗碗、做饭这三件事都实现自动化,我才觉得自己是真的‘住进了家’。”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家务是他们最想外包却又不得不亲力亲为的“必要负担”。 传统清洁工具效率低下、体验不佳,一次彻底清扫往往需要花费一小时:吸尘、拖地、清洗滚刷、消毒抹布……既耗时,也耗费精力和情绪。需要强调的是,这届用户并非在逃避劳动,而是渴望通过智能工具来平衡掌控感和情绪价值。让科技来解决脏乱,把时间还给生活,本质上是对“生活主动权”的一次回归。 为什么是洗地机?为什么是追觅? 智能家电市场的演进,从基础功","listText":"“不是不想打扫,而是不想再被打扫束缚。”这句话道出了越来越多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对“家务自由”的共识。而在这个共识背后,一场围绕高端智能清洁家电的消费升级正在悄然发生。 日前,在“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中,追觅以绝对优势摘下中国智能清洁品类第一的殊荣,成为唯一进入榜单百强的该赛道品牌。截至2025年6月,追觅洗地机已成功在全球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斩获市占第一。从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到法国、意大利、瑞士,再到日本、泰国、墨西哥等市场,追觅已经成为千万家庭高频复购、极力推荐的“理想生活标配”。 这并非一次偶然的“爆品突围”,而是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变革——是对产品哲学、消费审美与时代节奏的精准响应。 “干净的家”成了万千家庭的新型焦虑源 家,本应是松弛的代名词。但在不少用户眼里,“干净的家”却变成了一种新的内卷。在一线城市的真实生活场景里:80㎡的房子混搭木地板、地毯与瓷砖;厨房布满油污,阳台堆积宠物毛发,客厅还有小孩打翻的零食碎屑……每一次打扫都像一场“战役”。即便请来钟点工,也只能暂时纾解凌乱,过不了多久又恢复如初。 更糟的是,时间正在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平日里上班加班,周末还要在通勤路上看房、遛狗、带娃。家务的负担,正悄悄侵蚀着他们对“生活掌控感”的追求。正如一位用户在社交平台留言感叹:“当扫地、洗碗、做饭这三件事都实现自动化,我才觉得自己是真的‘住进了家’。”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家务是他们最想外包却又不得不亲力亲为的“必要负担”。 传统清洁工具效率低下、体验不佳,一次彻底清扫往往需要花费一小时:吸尘、拖地、清洗滚刷、消毒抹布……既耗时,也耗费精力和情绪。需要强调的是,这届用户并非在逃避劳动,而是渴望通过智能工具来平衡掌控感和情绪价值。让科技来解决脏乱,把时间还给生活,本质上是对“生活主动权”的一次回归。 为什么是洗地机?为什么是追觅? 智能家电市场的演进,从基础功","text":"“不是不想打扫,而是不想再被打扫束缚。”这句话道出了越来越多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对“家务自由”的共识。而在这个共识背后,一场围绕高端智能清洁家电的消费升级正在悄然发生。 日前,在“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中,追觅以绝对优势摘下中国智能清洁品类第一的殊荣,成为唯一进入榜单百强的该赛道品牌。截至2025年6月,追觅洗地机已成功在全球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斩获市占第一。从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到法国、意大利、瑞士,再到日本、泰国、墨西哥等市场,追觅已经成为千万家庭高频复购、极力推荐的“理想生活标配”。 这并非一次偶然的“爆品突围”,而是一场深刻的生活方式变革——是对产品哲学、消费审美与时代节奏的精准响应。 “干净的家”成了万千家庭的新型焦虑源 家,本应是松弛的代名词。但在不少用户眼里,“干净的家”却变成了一种新的内卷。在一线城市的真实生活场景里:80㎡的房子混搭木地板、地毯与瓷砖;厨房布满油污,阳台堆积宠物毛发,客厅还有小孩打翻的零食碎屑……每一次打扫都像一场“战役”。即便请来钟点工,也只能暂时纾解凌乱,过不了多久又恢复如初。 更糟的是,时间正在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平日里上班加班,周末还要在通勤路上看房、遛狗、带娃。家务的负担,正悄悄侵蚀着他们对“生活掌控感”的追求。正如一位用户在社交平台留言感叹:“当扫地、洗碗、做饭这三件事都实现自动化,我才觉得自己是真的‘住进了家’。”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家务是他们最想外包却又不得不亲力亲为的“必要负担”。 传统清洁工具效率低下、体验不佳,一次彻底清扫往往需要花费一小时:吸尘、拖地、清洗滚刷、消毒抹布……既耗时,也耗费精力和情绪。需要强调的是,这届用户并非在逃避劳动,而是渴望通过智能工具来平衡掌控感和情绪价值。让科技来解决脏乱,把时间还给生活,本质上是对“生活主动权”的一次回归。 为什么是洗地机?为什么是追觅? 智能家电市场的演进,从基础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78486c539d2757256624d975d75d56a","width":"561","height":"39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07599056493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0445699379520,"gmtCreate":1751000879351,"gmtModify":1751004022190,"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B站,也选择“骑驴找马”","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BILI\">$哔哩哔哩(BILI)$</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近,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都仿佛梦回到了2015年,不仅一线大厂们重新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同时就连二线的互联网玩家们也开始了摩拳擦掌,以期从中找到更大的突破。 就像B站,从“大开环”战略开始,将内容生态向头部电商平台开放并进行导流,再到前些天跟着京东、天猫们一起公布了618大促战报。 然后又紧跟着官宣上了自制古装剧,大有想要在暑期档和腾讯视频们扳扳手腕的意思。 说实话,B站这份敢于出击的气势,绝对是值得肯定的。 但可惜就是再仔细一看,618期间,B站带货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1%,对比2024年的93%却出现了大幅放缓的趋势。 另外在B站暑期档的“四部曲”中,第一部的《青川入梦》总播放量也只是刚超过了两千万,远不及同期爱优腾在播古偶单集数据,算是遭遇了出师不利。 那么面对这样的境遇,B站还能保持勇往直前的冲劲吗? 卖广告的B站,没有狠下心来 想搞清楚B站为什么要折腾?就先要明白现在B站是怎么赚钱的,增长是哪来的。 以2024年为例,B站的业务营收构成为:“增值服务”业务约占41%,“广告”约占30%,“移动游戏”约21%,“IP衍生品及其他”约占8%。 显然,B站的基本盘,就是以社区内容价值为核心的、自然成长出来的增值服务和广告业务们,这部分占79%。 有意思的是,剩下占21%的游戏业务,实际上才是现在拉动B站增长的中坚力量。 比如同期,B站的总营收同比增速为19%,但对应的,却只有移动游戏和广告业务的营收增速实现了反超,分别为40%和28%。 到了今年一季度,B站的游戏业务则更成了一枝独秀的存在,营收同比增长76%,剩下的广告、增值服务们,则均远低于总营收增速的24%。 这说明,现在B站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靠","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BILI\">$哔哩哔哩(BILI)$</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近,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都仿佛梦回到了2015年,不仅一线大厂们重新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同时就连二线的互联网玩家们也开始了摩拳擦掌,以期从中找到更大的突破。 就像B站,从“大开环”战略开始,将内容生态向头部电商平台开放并进行导流,再到前些天跟着京东、天猫们一起公布了618大促战报。 然后又紧跟着官宣上了自制古装剧,大有想要在暑期档和腾讯视频们扳扳手腕的意思。 说实话,B站这份敢于出击的气势,绝对是值得肯定的。 但可惜就是再仔细一看,618期间,B站带货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1%,对比2024年的93%却出现了大幅放缓的趋势。 另外在B站暑期档的“四部曲”中,第一部的《青川入梦》总播放量也只是刚超过了两千万,远不及同期爱优腾在播古偶单集数据,算是遭遇了出师不利。 那么面对这样的境遇,B站还能保持勇往直前的冲劲吗? 卖广告的B站,没有狠下心来 想搞清楚B站为什么要折腾?就先要明白现在B站是怎么赚钱的,增长是哪来的。 以2024年为例,B站的业务营收构成为:“增值服务”业务约占41%,“广告”约占30%,“移动游戏”约21%,“IP衍生品及其他”约占8%。 显然,B站的基本盘,就是以社区内容价值为核心的、自然成长出来的增值服务和广告业务们,这部分占79%。 有意思的是,剩下占21%的游戏业务,实际上才是现在拉动B站增长的中坚力量。 比如同期,B站的总营收同比增速为19%,但对应的,却只有移动游戏和广告业务的营收增速实现了反超,分别为40%和28%。 到了今年一季度,B站的游戏业务则更成了一枝独秀的存在,营收同比增长76%,剩下的广告、增值服务们,则均远低于总营收增速的24%。 这说明,现在B站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靠","text":"$哔哩哔哩(BILI)$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近,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都仿佛梦回到了2015年,不仅一线大厂们重新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同时就连二线的互联网玩家们也开始了摩拳擦掌,以期从中找到更大的突破。 就像B站,从“大开环”战略开始,将内容生态向头部电商平台开放并进行导流,再到前些天跟着京东、天猫们一起公布了618大促战报。 然后又紧跟着官宣上了自制古装剧,大有想要在暑期档和腾讯视频们扳扳手腕的意思。 说实话,B站这份敢于出击的气势,绝对是值得肯定的。 但可惜就是再仔细一看,618期间,B站带货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1%,对比2024年的93%却出现了大幅放缓的趋势。 另外在B站暑期档的“四部曲”中,第一部的《青川入梦》总播放量也只是刚超过了两千万,远不及同期爱优腾在播古偶单集数据,算是遭遇了出师不利。 那么面对这样的境遇,B站还能保持勇往直前的冲劲吗? 卖广告的B站,没有狠下心来 想搞清楚B站为什么要折腾?就先要明白现在B站是怎么赚钱的,增长是哪来的。 以2024年为例,B站的业务营收构成为:“增值服务”业务约占41%,“广告”约占30%,“移动游戏”约21%,“IP衍生品及其他”约占8%。 显然,B站的基本盘,就是以社区内容价值为核心的、自然成长出来的增值服务和广告业务们,这部分占79%。 有意思的是,剩下占21%的游戏业务,实际上才是现在拉动B站增长的中坚力量。 比如同期,B站的总营收同比增速为19%,但对应的,却只有移动游戏和广告业务的营收增速实现了反超,分别为40%和28%。 到了今年一季度,B站的游戏业务则更成了一枝独秀的存在,营收同比增长76%,剩下的广告、增值服务们,则均远低于总营收增速的24%。 这说明,现在B站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靠","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6f706942750d59a9bd901096273b7f6","width":"5024","height":"33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04456993795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0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769006485992,"gmtCreate":1750833826776,"gmtModify":1750834852014,"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大模型抢不了张雪峰的饭碗","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700\">$腾讯控股(00700)$</a> <a href=\"https://laohu8.com/S/09988\">$阿里巴巴-W(09988)$</a> <a href=\"https://laohu8.com/S/BIDU\">$百度(BIDU)$</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知各位牛马的工作和当年报考的专业还有几分关系? 回想当年的同学们,学了国际金融的胖子张三,现在的保险卖的风生水起;学土木的李老四,已经是某地区的销售一把手,当然,这两年快成光杆司令了。 最贴合专业的是学考古的王五,当时理想是亲手挖出夏朝玉琮,如今在古玩一条街支了个小摊,人更瘦了,可那气质颇有些仙风道骨,倒是逍遥自在。 开个小玩笑,不过相信有不少朋友看过搞定复杂代码外卖小哥,国外名牌大学回归基层(街道办)的,前者可能是段子,后者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了。 艺术源于现实,多数人18岁毕业那天,似乎都没有想好将来的人生路该如何走。 这个问题,张雪峰这几年给了年轻人答案。今年,提供答案的又多了一位,他叫AI大模型。 但如此重要的人生时刻,AI真的能胜任吗? //志愿填报,大模型的练兵场 我们从技术条件和市场竞争两个维度来看。 首先从AI大模型的底层技术看,需要庞杂的使用场景,堆彻大量的数据才能训练出优质的产品。 志愿填报就是一个不错的磨刀石,这里有海量的数据和高频的应用场景。 有数据显示,每年高考期间,超过95%的高三考生及家长都会使用百度查找相关信息及服务,总搜索及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 所以现在大厂们都去抢志愿填报这个应用场景,一是想要在垂直领域做出尝试,而且理论上它的数据是相对垂直的,相对来说开发的难度其实并不高。根据去年市场调研数据,虽然使用体验极差,但不少做教育的企业也能开发出志愿填报的产品。 二是可以积累技术,","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700\">$腾讯控股(00700)$</a> <a href=\"https://laohu8.com/S/09988\">$阿里巴巴-W(09988)$</a> <a href=\"https://laohu8.com/S/BIDU\">$百度(BIDU)$</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知各位牛马的工作和当年报考的专业还有几分关系? 回想当年的同学们,学了国际金融的胖子张三,现在的保险卖的风生水起;学土木的李老四,已经是某地区的销售一把手,当然,这两年快成光杆司令了。 最贴合专业的是学考古的王五,当时理想是亲手挖出夏朝玉琮,如今在古玩一条街支了个小摊,人更瘦了,可那气质颇有些仙风道骨,倒是逍遥自在。 开个小玩笑,不过相信有不少朋友看过搞定复杂代码外卖小哥,国外名牌大学回归基层(街道办)的,前者可能是段子,后者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了。 艺术源于现实,多数人18岁毕业那天,似乎都没有想好将来的人生路该如何走。 这个问题,张雪峰这几年给了年轻人答案。今年,提供答案的又多了一位,他叫AI大模型。 但如此重要的人生时刻,AI真的能胜任吗? //志愿填报,大模型的练兵场 我们从技术条件和市场竞争两个维度来看。 首先从AI大模型的底层技术看,需要庞杂的使用场景,堆彻大量的数据才能训练出优质的产品。 志愿填报就是一个不错的磨刀石,这里有海量的数据和高频的应用场景。 有数据显示,每年高考期间,超过95%的高三考生及家长都会使用百度查找相关信息及服务,总搜索及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 所以现在大厂们都去抢志愿填报这个应用场景,一是想要在垂直领域做出尝试,而且理论上它的数据是相对垂直的,相对来说开发的难度其实并不高。根据去年市场调研数据,虽然使用体验极差,但不少做教育的企业也能开发出志愿填报的产品。 二是可以积累技术,","text":"$腾讯控股(00700)$ $阿里巴巴-W(09988)$ $百度(BIDU)$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知各位牛马的工作和当年报考的专业还有几分关系? 回想当年的同学们,学了国际金融的胖子张三,现在的保险卖的风生水起;学土木的李老四,已经是某地区的销售一把手,当然,这两年快成光杆司令了。 最贴合专业的是学考古的王五,当时理想是亲手挖出夏朝玉琮,如今在古玩一条街支了个小摊,人更瘦了,可那气质颇有些仙风道骨,倒是逍遥自在。 开个小玩笑,不过相信有不少朋友看过搞定复杂代码外卖小哥,国外名牌大学回归基层(街道办)的,前者可能是段子,后者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了。 艺术源于现实,多数人18岁毕业那天,似乎都没有想好将来的人生路该如何走。 这个问题,张雪峰这几年给了年轻人答案。今年,提供答案的又多了一位,他叫AI大模型。 但如此重要的人生时刻,AI真的能胜任吗? //志愿填报,大模型的练兵场 我们从技术条件和市场竞争两个维度来看。 首先从AI大模型的底层技术看,需要庞杂的使用场景,堆彻大量的数据才能训练出优质的产品。 志愿填报就是一个不错的磨刀石,这里有海量的数据和高频的应用场景。 有数据显示,每年高考期间,超过95%的高三考生及家长都会使用百度查找相关信息及服务,总搜索及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 所以现在大厂们都去抢志愿填报这个应用场景,一是想要在垂直领域做出尝试,而且理论上它的数据是相对垂直的,相对来说开发的难度其实并不高。根据去年市场调研数据,虽然使用体验极差,但不少做教育的企业也能开发出志愿填报的产品。 二是可以积累技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794bf99d9d32ec88449d54933fcd4bf","width":"768","height":"7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7690064859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0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8347167150912,"gmtCreate":1750486615367,"gmtModify":1750548609680,"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618收官:微信视频号没必要再克制了","htmlText":"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今年618,比往年要热闹得多。 进入收官阶段,各家也都披露了战报。京东、天猫、拼多多各家都有增长,连抖音方面也发了战报。 618的热闹注定是“三巨头”的,没有亮眼的战报,视频号的电商光环难免暗淡了些。 一个月前,就在腾讯发布一季报当天,微信宣布正式成立电商产品部原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担任负责人,直接向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当时坊间不少分析认为,微信做电商开始动真格了。 成立电商产品部之后,市场对微信视频号电商充满期待,然后不出意料,又等到了一个寂静的618。 客观看,这符合张小龙的一贯风格,不爱对媒体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做产品。 只不过,电商行业没有声量哪有增量? 也许,视频号的策略也该变一变了。 做视频号电商,微信有点“拧巴” 今年1月份,微信推出“送礼物”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市面上关于微信做电商的猜想一涌而出。 马化腾一度曾拜托大家,不要过度追捧。后来发一季报,微信电商产品部门成立,腾讯总裁刘炽平提醒:不要过度解读。 在做电商这件事儿上,微信很克制,而腾讯甚至有些谨小慎微。 要不要花大力气做电商,再度把电商业务提到腾讯一级战略的高度? 看得出来,对这个问题,腾讯是很拧巴的。 当年腾讯做拍拍网、QQ网购折戟,注销电商公司的记忆太深刻,可能也多少有点PTSD。 但更重要的是,今时不同往日,把电商提到公司战略高度,做这个决策并不容易。 对于腾讯来说,要不要全力做电商,不是个业务决策的问题,可能是个原则问题。 腾讯自3Q大战以来,业务决策的底层逻辑是做“卖水人”,把自身的能力充分原子化,然后开放给生态伙伴。后来腾讯逐渐投行化,不再纠结具体业务,而是交给伙伴去做。 腾讯做云计算、做AI、做To B,都是这个原则。 所以,某种意义上,今天的视频号电商是在“绑着脚镣跳舞”。 今天,微信里的内容生态繁荣到了一个新高度,视频号的内容繁荣,给了","listText":"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今年618,比往年要热闹得多。 进入收官阶段,各家也都披露了战报。京东、天猫、拼多多各家都有增长,连抖音方面也发了战报。 618的热闹注定是“三巨头”的,没有亮眼的战报,视频号的电商光环难免暗淡了些。 一个月前,就在腾讯发布一季报当天,微信宣布正式成立电商产品部原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担任负责人,直接向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当时坊间不少分析认为,微信做电商开始动真格了。 成立电商产品部之后,市场对微信视频号电商充满期待,然后不出意料,又等到了一个寂静的618。 客观看,这符合张小龙的一贯风格,不爱对媒体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做产品。 只不过,电商行业没有声量哪有增量? 也许,视频号的策略也该变一变了。 做视频号电商,微信有点“拧巴” 今年1月份,微信推出“送礼物”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市面上关于微信做电商的猜想一涌而出。 马化腾一度曾拜托大家,不要过度追捧。后来发一季报,微信电商产品部门成立,腾讯总裁刘炽平提醒:不要过度解读。 在做电商这件事儿上,微信很克制,而腾讯甚至有些谨小慎微。 要不要花大力气做电商,再度把电商业务提到腾讯一级战略的高度? 看得出来,对这个问题,腾讯是很拧巴的。 当年腾讯做拍拍网、QQ网购折戟,注销电商公司的记忆太深刻,可能也多少有点PTSD。 但更重要的是,今时不同往日,把电商提到公司战略高度,做这个决策并不容易。 对于腾讯来说,要不要全力做电商,不是个业务决策的问题,可能是个原则问题。 腾讯自3Q大战以来,业务决策的底层逻辑是做“卖水人”,把自身的能力充分原子化,然后开放给生态伙伴。后来腾讯逐渐投行化,不再纠结具体业务,而是交给伙伴去做。 腾讯做云计算、做AI、做To B,都是这个原则。 所以,某种意义上,今天的视频号电商是在“绑着脚镣跳舞”。 今天,微信里的内容生态繁荣到了一个新高度,视频号的内容繁荣,给了","text":"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今年618,比往年要热闹得多。 进入收官阶段,各家也都披露了战报。京东、天猫、拼多多各家都有增长,连抖音方面也发了战报。 618的热闹注定是“三巨头”的,没有亮眼的战报,视频号的电商光环难免暗淡了些。 一个月前,就在腾讯发布一季报当天,微信宣布正式成立电商产品部原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担任负责人,直接向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当时坊间不少分析认为,微信做电商开始动真格了。 成立电商产品部之后,市场对微信视频号电商充满期待,然后不出意料,又等到了一个寂静的618。 客观看,这符合张小龙的一贯风格,不爱对媒体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做产品。 只不过,电商行业没有声量哪有增量? 也许,视频号的策略也该变一变了。 做视频号电商,微信有点“拧巴” 今年1月份,微信推出“送礼物”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市面上关于微信做电商的猜想一涌而出。 马化腾一度曾拜托大家,不要过度追捧。后来发一季报,微信电商产品部门成立,腾讯总裁刘炽平提醒:不要过度解读。 在做电商这件事儿上,微信很克制,而腾讯甚至有些谨小慎微。 要不要花大力气做电商,再度把电商业务提到腾讯一级战略的高度? 看得出来,对这个问题,腾讯是很拧巴的。 当年腾讯做拍拍网、QQ网购折戟,注销电商公司的记忆太深刻,可能也多少有点PTSD。 但更重要的是,今时不同往日,把电商提到公司战略高度,做这个决策并不容易。 对于腾讯来说,要不要全力做电商,不是个业务决策的问题,可能是个原则问题。 腾讯自3Q大战以来,业务决策的底层逻辑是做“卖水人”,把自身的能力充分原子化,然后开放给生态伙伴。后来腾讯逐渐投行化,不再纠结具体业务,而是交给伙伴去做。 腾讯做云计算、做AI、做To B,都是这个原则。 所以,某种意义上,今天的视频号电商是在“绑着脚镣跳舞”。 今天,微信里的内容生态繁荣到了一个新高度,视频号的内容繁荣,给了","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2e9f671b2d9a1fc1a500d831e694125","width":"1080","height":"12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110409ca1ca3b543090eb27a96947f1","width":"1080","height":"25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97ecd3afbb6b1b8991e6e2d243efbac","width":"1080","height":"12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83471671509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8341531697992,"gmtCreate":1750485312773,"gmtModify":1750485396016,"author":{"id":"3489124816225662","authorId":"3489124816225662","name":"互联网江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2612cf701ddfa0994c0c154331ad4b4","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9124816225662","authorIdStr":"3489124816225662"},"themes":[],"title":"“三年0佣金”,京东冲到携程老家“掀桌子”","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JD\">$京东(JD)$</a> <a href=\"https://laohu8.com/S/TCOM\">$携程网(TCOM)$</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6月18日,京东甩出一波“王炸”,正式官宣进军文旅酒店,并宣布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的商家最享高三年0佣金。 东哥出手,向来都是大手笔。 官宣进军酒旅的前一天,刘强东面向少数媒体沟通,表示京东要深入餐饮、酒旅等本地生活供应链,让品牌商多赚钱,让任何平台没有能力二选一。 京东终于把反内卷的“大旗”,扛进了酒旅行业。 京东深入携程老家“掀桌子” 今天的酒旅行业是个“一超多强”的格局。 根据交银国际研报预测,2024年以GMV计算,携程、同程、飞猪、抖音在OTA领域的市占率分别为56%、15%、8%、3%。 以规模论英雄,携程一家独大,远超飞猪与同程。 携程不仅有规模也有利润。2024年携程全年净营收达533亿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2%。 这个业绩,投行看了也得惊掉下巴:2024年能有119%的营收增长以及72%的净利润增长,这是个什么神仙行业? 天眼查APP融资信息显示,当初携程港交所上市,市值超过1700亿港元。 估值这么高,是因为携程的商业模式几乎是最理想的平台商业模式:一头掌握流量、一头掌握需求,作为平台撮合交易,然后以佣金的形式变现流量,旱涝保收。 平台旱涝保收,商家呢? 国内“行业一哥”华住集团,2024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79%,总收入同比微增2.45%。 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发文:店长为保出租率让利给OTA,并导致部分门店OTA客源占比大幅超过50%,(门店)对OTA流量“过度上瘾”,可能会削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言下之意:OTA平台赚走了利润。 季琦的发文,多少有那么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JD\">$京东(JD)$</a> <a href=\"https://laohu8.com/S/TCOM\">$携程网(TCOM)$</a>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6月18日,京东甩出一波“王炸”,正式官宣进军文旅酒店,并宣布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的商家最享高三年0佣金。 东哥出手,向来都是大手笔。 官宣进军酒旅的前一天,刘强东面向少数媒体沟通,表示京东要深入餐饮、酒旅等本地生活供应链,让品牌商多赚钱,让任何平台没有能力二选一。 京东终于把反内卷的“大旗”,扛进了酒旅行业。 京东深入携程老家“掀桌子” 今天的酒旅行业是个“一超多强”的格局。 根据交银国际研报预测,2024年以GMV计算,携程、同程、飞猪、抖音在OTA领域的市占率分别为56%、15%、8%、3%。 以规模论英雄,携程一家独大,远超飞猪与同程。 携程不仅有规模也有利润。2024年携程全年净营收达533亿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2%。 这个业绩,投行看了也得惊掉下巴:2024年能有119%的营收增长以及72%的净利润增长,这是个什么神仙行业? 天眼查APP融资信息显示,当初携程港交所上市,市值超过1700亿港元。 估值这么高,是因为携程的商业模式几乎是最理想的平台商业模式:一头掌握流量、一头掌握需求,作为平台撮合交易,然后以佣金的形式变现流量,旱涝保收。 平台旱涝保收,商家呢? 国内“行业一哥”华住集团,2024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79%,总收入同比微增2.45%。 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发文:店长为保出租率让利给OTA,并导致部分门店OTA客源占比大幅超过50%,(门店)对OTA流量“过度上瘾”,可能会削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言下之意:OTA平台赚走了利润。 季琦的发文,多少有那么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text":"$京东(JD)$ $携程网(TCOM)$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6月18日,京东甩出一波“王炸”,正式官宣进军文旅酒店,并宣布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的商家最享高三年0佣金。 东哥出手,向来都是大手笔。 官宣进军酒旅的前一天,刘强东面向少数媒体沟通,表示京东要深入餐饮、酒旅等本地生活供应链,让品牌商多赚钱,让任何平台没有能力二选一。 京东终于把反内卷的“大旗”,扛进了酒旅行业。 京东深入携程老家“掀桌子” 今天的酒旅行业是个“一超多强”的格局。 根据交银国际研报预测,2024年以GMV计算,携程、同程、飞猪、抖音在OTA领域的市占率分别为56%、15%、8%、3%。 以规模论英雄,携程一家独大,远超飞猪与同程。 携程不仅有规模也有利润。2024年携程全年净营收达533亿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2%。 这个业绩,投行看了也得惊掉下巴:2024年能有119%的营收增长以及72%的净利润增长,这是个什么神仙行业? 天眼查APP融资信息显示,当初携程港交所上市,市值超过1700亿港元。 估值这么高,是因为携程的商业模式几乎是最理想的平台商业模式:一头掌握流量、一头掌握需求,作为平台撮合交易,然后以佣金的形式变现流量,旱涝保收。 平台旱涝保收,商家呢? 国内“行业一哥”华住集团,2024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79%,总收入同比微增2.45%。 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发文:店长为保出租率让利给OTA,并导致部分门店OTA客源占比大幅超过50%,(门店)对OTA流量“过度上瘾”,可能会削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言下之意:OTA平台赚走了利润。 季琦的发文,多少有那么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bee875fff4da17c2286e5da948babcd","width":"1280","height":"24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28a89c6bf7efbb87f3642effa3d4f6a","width":"1280","height":"73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fac87ba960056780abc434aba2f7095","width":"1280","height":"85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83415316979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