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江湖

简介

IP属地:未知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9 12:24

      “梭哈”纳米AI,360化身“碎钞机”

      $三六零(601360)$ 文:刘致呈 互联网江湖 近日,三六零(涉及业务下称:360)发布了2025年中报。 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38.27亿元,同比上升3.67%。 利润方面,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2亿元,扣非净利润-2.97亿元。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司主营收入下降0.45%。 这份中报之前,公司营收持续下滑。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4年,三六零全年营收从108.9亿下降到了79.48亿。 这份半年报出炉,颓势是止住了,三六零营收似乎一扫去年同期下滑的阴霾,重回增长。 只是,重回增长之外,这份中报还透出另一个基调:报告期依旧未能扭亏为盈。 整个上半年,三六零归属净利润依然没能转正,半年扣非后亏损2.97亿,虽然比2024年扣非后净亏5.16亿大幅减少,但仍然没能扭亏为盈。 数据来看,公司的营收确有增长,而利润的改善,可能更多与成本变化有关。 一个方面,上半年营业成本下降6.01%,另一个就是管理费用下降了8.05%。此外,数据显示,因加大AI产品推广半年报销售费用同比大增34.85%,且同期研发费用15.65亿元,占比营收40.89%。 什么意思呢? 亏损减少,可能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得当,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似乎还是不太足。再加上AI产品营销成本增加,以及转型AI所必要的高研发支出,就导致了上半年没能成功扭亏的结果。 整体来看,AI+安全的战略方向没错,但如此高的研发投入下,360的AI的故事何时能变成真金白银?市场颇为关注。 360的AI牌好打吗? 今天的三六零财报里分为互联网及智能硬件服务和安全业务。 实际上,核心有三大块:安全、搜索以及AI。 先来说基本面之一:安全。 根据年报数据,2024年公司的安全及其他业务营收为12.87亿元,同比下滑27.06%。而最新的半年
      41评论
      举报
      “梭哈”纳米AI,360化身“碎钞机”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9 11:44

      微脉IPO:脉象几何?

      $阿里健康(00241)$ $京东健康(06618)$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在AI风口的带动下,近两年,互联网医疗赛道也迎来了一波水涨船高之势。 最直接的表现,从年初至今(8月27日收盘),京东健康的股价涨幅达125.27%,阿里健康的涨幅为63.25%,至于平安好医生的涨幅,则直接超过了200%。 面对如此火热的行情,其他AI医疗玩家们自然也想要上市分一杯羹。 所以最近,作为中国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之一,且为中国最大的患者导向的AI赋能的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微脉,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登陆主板市场。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周后,当不少投资者们还在研究经营业绩时,微脉就迅速更新并修改了招股书数据。根据修订内容,其2022年的年度亏损从414139千元变成了414319千元,2023年的营业收入从627654千元更改成了627564千元,2024年的毛利则由原披露的-129720千元,更正为129720千元…… 整体修正的,似乎都是粗心大意带来的错误。 这样的内控表现,对于一个跟严谨医疗挂钩的公司来说,属实是有点不应该了。 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也许现在微脉管理上有点小瑕疵,但是只要业务业绩足够亮眼,商业模式足够能打,最后也是有机会敲开港股资本市场大门的。 那么在这方面,微脉的表现如何? 打开更新后招股书一看,结果同样叫人意外…… 微脉IPO,脉象几何?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现在微脉所处的全病程管理市场,是有很大增长想象力的。 2020年至2024年,我国全病程管理市场规模由163亿元增长至614亿元,年复合增速为39.3%。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攀升至36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
      214评论
      举报
      微脉IPO:脉象几何?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8 16:28

      昆仑万维,上的了大厂的那张牌桌吗?

      $昆仑万维(300418)$ $腾讯控股(00700)$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8月22日,昆仑万维发布了半年报。 财报显示,昆仑万维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 37.3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9.23%。其中,海外收入 34.41 亿元,同比增长 56.02%,占收入比重达 92.17%,同比增加 4个百分点。 在国内卷成一团乱麻的背景下,依靠海外业务能够取得近五成的营收增长确实不容易,昆仑万维的业务能力还是非常能打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利润和现金流情况不太乐观。 利润方面,扣非净利润-8.59亿元,同比-11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亿元,同比-396.40%。 而且,在宣布“All in AGI和AIGC”之后,这是昆仑万维连续第六个季度亏损,并且创造了上市十年以来亏损幅度最大的半年报。 不过在管理层的表述中,我们能看到管理层依然很乐观,对巨额亏损换来的收入增长是比较满意的状态。 但是不少投资者表示,这种以今天换未来的方式,带有不少不确定的性质。 // All in换来的护城河有多深? 管理层的逻辑很简单,提前布局“All in AGI和AIGC”,实现弯道超车,无论代价是什么,AGI和AIGC都值得。 在已经有成熟业务的情况下,还有二次创业的决心实属难得。 现任掌舵者方汉也曾表示:“作为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昆仑万维唯一的梦想是成为巨头。” 换句话说,方汉可能认为,此刻的AGI和AIGC,就是十几年前的互联网,谁能赶上这波浪头,谁就能在长期的发展上占据先机。 所以,管理层有底气放弃未来三到五年的现金流,搏一个美好的前程。 只是以此为代价,建立的护城河够不够深,是未来能否制胜的关键
      110评论
      举报
      昆仑万维,上的了大厂的那张牌桌吗?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8 16:03

      AR眼镜的四大核心痛点,未来的爆发式增长路径在哪里?

      $光峰科技(688007)$ $立讯精密(002475)$ 文:志刚@互联网江湖 2025年智能眼镜可能将迎来一次爆发式的增长。 根据IDC、Counterpoint等机构数据,2025年全球AR+AI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在中国市场,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将突破290万台,同比增幅超121%。 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认为,AR+AI眼镜是第三个计算时代载体的最终形态。 从各大厂商的出货量看,这项业务也的确正在高速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25上半年,行业领先的Meta一季度出货量已达60万台,XREAL凭借One系列的强劲出货量获得了第二名的位置。Viture以惊人的268.4%的年增长率脱颖而出,而TCL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91.6%的增长。 不过,虽然AR眼镜极具未来感,销量也还在不断突破,但还有几个核心痛点亟需解决。 四大核心痛点 根据笔者之前对多个观影娱乐类产品和信息提示类产品的体验感受,想要适应所有普通人的生活,实现爆发式的增长,AR眼镜显然还存在着重量、续航、平衡性、价格这四个核心痛点: 痛点一:重量太大 就体验过的几款产品,最轻的已经达到了72克,在特定的环境中,无论是人机交互还是视觉体验都非常不错。 但是因为笔者并不近视,长时间佩戴的体验非常差,70多克的重量在手里和夹到鼻梁上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戴的久了会有头晕,鼻梁发酸的感觉。 重量问题,从手机的发展我们也可以一窥端倪,在行业的初级阶段,重量、体积问题是绕不开的,眼镜是更小的单元,同样绕不开。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也能看到,手机越来越薄,越来越流畅。目前,最轻的一款眼镜已经可以做到40
      159评论
      举报
      AR眼镜的四大核心痛点,未来的爆发式增长路径在哪里?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7 16:33

      小鹅通港股IPO,SaaS估值没有“新手保护期”

      文:刘致呈 来源:互联网江湖 小鹅通要赴港上市了。 近日,专注私域运营解决方案的SaaS服务商小鹅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小鹅通2022年—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2.98亿,4.15亿元、5.21亿元;毛利分别为1.62亿元、3亿元、3.89亿元。 同期,同样做SaaS的港股老大哥微盟,营收分别为18.39亿、22.28亿、13.39亿。 与老大哥不同的是,在营收、毛利增长之外,小鹅通的期内亏损也在缩小。 同期,小鹅通期内税前亏损分别为3400万元、3705万元、1508万元。 看招股书数据,小鹅通似乎想给市场讲一个增量故事。 存量时代讲增长的故事,听起来固然美好,可现实里的亏损也依旧要面对。今年上半年,小鹅通营收为3.05亿元,期内亏损从773.5万,减少到582万。虽然减亏的趋势明显,但在绝对金额上,三年半累亏金额依旧超过9100万。 那么问题来了,亏损之下,向港股市场讲一个SaaS成长性故事,投资人还会买账吗? 如果未来上市成功,市场又将会如何给小鹅通定价呢? 低估值,是不是SaaS股的终局? 中国人好风水,世间万物总是要讲究个机缘巧合。这市场也是一样,港股也好,A股也罢,企业IPO,有时候就得讲究个时机。 小鹅通选这个时机递交招股书,本身就很有意思。 看A股,8月25日,主要指数高开高走,沪深两市成交额逾3万亿元。并且连续9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 A股这波市场很热。 港股方面,根据香港交易所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半年募资1049亿港元,2025年港交所的IPO规模已超越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位居全球第一。 港股IPO,同样也很热。 A+H市场这么热,看起来确实是个机会。只是,A股和港股热,背后的逻辑是科技热,你看A股大涨,领涨的大多是科技股,港股看涨,往往是恒生科技先涨。 当然,SaaS不能说不是科技,只是可能SaaS与零售的现实还是绑
      71评论
      举报
      小鹅通港股IPO,SaaS估值没有“新手保护期”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2

      BOSS直聘最新财报:招聘市场回暖,AI应用于求职招聘服务优化

      $BOSS直聘(BZ)$ 招聘市场传来好消息。 在最新的电话会上,BOSS直聘管理层透露,招聘市场呈现回暖态势。 首先是应届生。第二季度和毕业季期间,应届生求职者在较为集中的一段时间内求职,而岗位未有对应增量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6-7月面向应届生的新增岗位数同比增长超过18%。 同时,整个招聘市场也在回暖。7月份平台新发布职位数同比增长约20%,无论是新增发布职位对应的招聘者数量,还是招聘者人均发布的职位数均高于去年同期。 分具体行业来看,蓝领制造业4月受关税影响短期放缓,5月开始同比恢复增长,且增速持续领跑其他行业。服务业二季度同比增长开始加速。互联网行业回暖明显,二季度活跃职位数创2021年以来新高,其中产品和技术类岗位增速领先。 期间招聘求职供求关系改善,带动BOSS直聘季度付费发生向好的变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十二个月内,公司付费企业客户数为 650万,同比上涨10.2%。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02亿元,同比上涨9.7%,高于市场此前预期。长期以来,公司收入结构以招聘端为主,占比达到99%。2025年第二季度,来自招聘端的收入为20.78亿元,同比上涨9.8%。 财报发布后,BOSS直聘交易量明显放大,股价连续两日上涨,累计涨幅近12%。8月21日美股收盘报23.54美元/ADS(对应2股普通股),创下年内股价新高,总市值超过110亿美元。8月22日港股收盘报92.45港元/普通股,较此前7月初港股新股发售价的66港元上涨40%。 财报发布后,多家机构上调BOSS直聘目标价。花旗上调美股目标价至26美元;中金上调其美股目标价9.5%至23美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招商证券国际将其港股目标价从86港元上调至101港元;美股目标价从22美元上调至26美元。 使用AI
      154评论
      举报
      BOSS直聘最新财报:招聘市场回暖,AI应用于求职招聘服务优化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1

      AI这条道上,百度“狂”起来,比谷歌更“飙”

      $百度(BIDU)$ 8月20日晚,百度发布了Q2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Q2季度百度总营收327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63亿元,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35%。 其中,百度AI新业务首次破百亿,同比增长34%。财报电话会披露,百度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Non-GAAP经营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看完这些数据,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今天的搜索行业,谷歌、百度都在推进AI变革。 于百度而言,更加激进的AI变革,正在重构百度的增长方式。随着Q2财报出炉,百度接下来的AI战略更有底气了。 一个AI时代的新百度,正进入AI增长周期。 AI让百度换上大马力引擎 百度这份Q2财报,有两组很有意思的数据: (1)百度AI新业务首次破百亿。 数据验证了AI新业务的价值确定性,其增速给百度带来了变革的信心支撑。接下来,百度的这场AI变革将会更深入、更彻底。 (2)云和萝卜加速发展。其中云营收同比增长27%、萝卜全球出行服务次数全球第一,累计达1400万+ ,Q2出行服务次数220万+,同比增长148%。 各种增长数据表明,AI为百度新、老业务换上了大马力引擎。 就我个人而言,对这份财报感兴趣的部分其实是萝卜快跑。 百度AI落地,萝卜快跑是最成功的业务之一,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 今年,外卖跟出行领域都迎来新变局。 两大变局,在同一时间发生,但底层逻辑却很不一样。外卖行业是补贴大战,全球出行领域则是新技术突破。 外卖行业巨头们苦战,还是传统补贴逻辑,还是存量竞争的古典玩法,靠资本硬上。 而出行领域,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全球赛场。 这个战场,AI作为技术要素,重构生产关系,是AI时代的增量玩法。 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海外爆发。 7⽉15⽇,萝⼘快跑宣布与Uber建⽴战略合作伙伴关
      185评论
      举报
      AI这条道上,百度“狂”起来,比谷歌更“飙”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1

      徕芬CEO叶洪新,与其“发飙”,不如“致敬”雷军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徕芬 CEO 叶洪新怼前员工的“闹剧”,草草结束了。 徕芬CEO删除怼前员工言论,并在微博表示:“翻篇。志不在此,在星辰大海。”博主 @楼斌Robin也表示:“风波就到这吧。” 没有往日舆论场里的“大瓜”继续爆料,也没有对薄公堂的的剑拔弩张,双方最终选择了妥协。 对于徕芬而言这个结果,似乎还不错。 毕竟,身为老板看到自家产品被质疑,气不过发文很正常。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这个时候CEO到前台,“开撕”前员工,还有了舆情,此时止戈也似乎是及时止损。 但舆论风波里,没有赢家。 复盘来看,这次的风波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开怼前员工“风波”后,徕芬赢了吗? 事情的起因是一则媒体评测。 叶洪新转发测评博主楼斌发布的徕芬剃须刀与飞科对比的视频,并且质疑:“看来有瓜吃了,徕芬剃须刀竟然打不过飞科?……收钱办事没问题,但不能没有良心。 ” 随后再次细数前员工潘坚(楼斌的哥哥)相关问题。并提到,潘坚勾结徕芬内部员工,一期0成本内容合作,但对公司报价50万元(已收款),被公司发现后才永久解除合作。 如果说骂媒体“没良心”,是义愤填膺,那么向前员工“开炮”,就有那么点“家丑外扬”的意思了。 CEO亲自下场,多少有那么点不体面。 首先,对接媒体这事儿是个舆情工作,本来不该老板亲自来做,除非老板是资深公关、媒体出身.但百度百科显示,叶洪新,1986年出生,浙江丽水人,初中学历,并没有相关履历。 虽说叶洪新敢于直言,颇有钟睒睒怒怼某音的风范,但在这事儿上可能还是有些欠考虑。 第一,叶洪新“开炮”,尴尬不是媒体,而是公关部。甚至直言:“自媒体收钱办事没问题,但不能没有良心”。 这话公关听了恐怕直挠头:“这话能放到台面上讲?企业形象还要不要了?” CEO代表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老板对外讲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来影响,一顶价值观不正的帽子扣上来,也难免就会给人口舌的机会。 从广大
      261评论
      举报
      徕芬CEO叶洪新,与其“发飙”,不如“致敬”雷军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1

      科沃斯半年报:“扫地茅”又回来了?

      $科沃斯(603486)$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最近,科沃斯交出了一份极其亮眼的2025年半年报成绩单: 总营收实现约86.76亿元,同比增长24.37%,归属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60.84%,对应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分别攀升至了49.71%和11.29%。 至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则更加夸张,直接同比增长了487.7%至14.56亿元。 这背后是业务方面的大爆发,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产品全球出货达187.6万台,较上年同期增长55.5%;添可品牌洗地机全球出货达197.4万台,较上年同期增长17.5%。 不过这还没完,在此前“二代掌门人”钱程透露出科沃斯会投资打造家庭人形机器人的重磅消息后,7月28日科沃斯便在浙江湖州正式签约,计划投资2亿元在当地建设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机器人本体制造项目…… 一边是亮瞎眼的业绩表现,另一边是极具话题性的具身智能机器风口概念,两大利好情绪助攻下,科沃斯的股价也在最近冲了一波高。 这引得不少投资者们纷纷直呼: “扫地茅回来了” “现在,就是科沃斯的价值反弹拐点” …… 说实话,投资者们的热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现在的科沃斯却好像有点承受不住这种满怀信心的期待。 最直接的,现在科沃斯的营收、净利同比高增速,一方面跟业务回暖有关,但另一方面也跟去年上半年的业绩低基数有关,营收负增长2.35%,归属净利润增长仅为4.26%,前后衬托下,科沃斯的各种向好苗头也就容易被过分放大。 同理,再来看科沃斯的第二增长曲线,以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业务,未来想象力确实是有,但就是现在,好像也还没有到可以开香槟的时候…… 祛魅半年报:科沃斯值不值得更好? 其实说起“祛魅”,天眼查APP显示:去年上半年,科沃斯还主动选择了“降本增效”的战略,以至于销售费
      81评论
      举报
      科沃斯半年报:“扫地茅”又回来了?
    • 互联网江湖互联网江湖
      ·08-20

      滴滴“卷向”海外

      $滴滴(DIDI)$ $美团-W(03690)$ 尽管2025年还有几个月,但是,我把狠话先放这了,今年互联网领域乃至整个商界,非要选年度关键词,那一定是外卖大战。 这不,国内市场,红黄蓝三家打得那是一浪接一浪,还没稍作停歇,海外市场的外卖大战也开始上演了——在巴西,滴滴和美团互把对方告上了法庭。 首先是,美团Keeta起诉滴滴99Food在当地搞“二选一”,指控99Food斥巨资激励商户签署针对美团而不限制iFood的排他性合约。 随后,滴滴99Food也起诉Keeta,指控其侵犯商标权,指Keeta的颜色和标识与99Food相似。称,Keeta的ee从后视镜看,很像99。 此外,当地时间8月11日,圣保罗法院签发禁令,责令99Food三日内停止在Google及类似平台上混淆“Keeta”关键词搜索结果。 一起“二选一”诉讼,一则法院禁令,再加上一起商标侵权。从商户到用户再到商标,三起案件发生在短短一个月内,尽管美团还没有正式进入巴西,但双方已经打了好几个来回了。 滴滴美团对簿公堂为哪般? 据中国财富网引述巴西媒体报道,滴滴旗下巴西外卖业务99Food,在当地与商户签订“二选一”排他协议,明确禁止商户与美团/Keeta展开任何形式合作。 当地媒体《圣保罗页报》报道,99Food在当地接触超过100家餐饮连锁,提供了至少9亿雷尔(超10亿元人民币)来签署“二选一”协议。 随后,8月14日,美团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已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最近,国内网上也流传有一份滴滴旗下99Food“二选一”的合同,语言版本不一。 蓝洞新消费的一篇文章显示: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当地习惯相关合同应为葡文。随后,蓝洞新消费追踪评论,
      660评论
      举报
      滴滴“卷向”海外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