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定焦One
深度影响创新。
IP属地:北京
+关注
帖子 · 464
帖子 · 464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定焦One
定焦One
·
08-14 15:46
机器人,还当不了打工人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人类,正在被人形机器人“圈粉”。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这群“钢铁战士”成了顶流明星,五天展期里人潮不散,各家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一边惊呼“哇塞”,一边举着手机咔咔狂拍,社交平台被机器人的短视频刷屏。 越来越多人惊喜于人形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它们已经不是笨拙的铁疙瘩,而是有了灵巧的双手和双足,皮肤触感逼真到能“以假乱真”,甚至会挑眉、微笑、抛媚眼。 技能点也在全方位进化—— 能表演:跳舞、T台走秀、打拳、踢足球等样样精通; 能干活:在家务整理、咖啡制作、工业搬运等领域取代打工人; 能交流:听得懂人讲话、能进行简单地自然对话,逐步摆脱“人工智障”标签。 但它们也有不少bug—— 动作单一:多家厂商机器人跳舞,后空翻和摔倒姿势宛如复制粘贴,被网友调侃“程序员偷懒”; 效率不高:叠衣服慢如树懒,工业场景仍停留在基础分拣; 价格高昂:一台顶配机器人抵得上一辆宝马。 尽管如此,它们仍跌跌撞撞地离开实验室,正在加速走向现实世界。“马拉松”“运动会”“拳击赛”等各种人形机器人赛事,还在霸屏着国内外媒体。 近期,「定焦One」和几位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资深从业者聊了聊。虽然现在谈大规模应用还为时尚早,“智力”和“成本”仍是瓶颈,但技术进步、资本下注和市场需求正在加速这个进程。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颠覆我们对劳动、效率和智能的想象。 人形机器人,进化成啥样了? 人形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从外观、交互方式和应用场景三方面,来一个全景认知。 先来看看如今的人形机器人长什么样。 通常来说,它们有着躯干、头颈、四肢等类人结构,但实际上,各家的人形机器人形态各异,差异主要体现在手和脚的设计上。手分为三类:灵巧手(采用仿生五指设计,能够模拟人类手部的精细动作)和二指
看
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机器人,还当不了打工人
定焦One
定焦One
·
08-13 22:40
日赚6亿,腾讯是台“印钞机”
8月13日,腾讯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 腾讯第二季度总收入1845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5%;净利润556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7%;毛利率57%,是近几年同期最高。 第二季度,腾讯游戏收入592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22%,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海外游戏(收入188亿元,同比上涨35%)涨幅最高。 广告业务强势反弹,收入358亿元,比上个季度涨了35%。AI算法优化让广告投放更精准了。 腾讯砸钱搞AI毫不手软,研发投入203亿元,资本开支191亿元,合计近400亿元。 腾讯股价今年以来表现稳健(涨幅42%),港股通资金持续买入,说明投资者看好腾讯AI这条路。 从数据看,腾讯的毛利率57%已经接近全球科技巨头水平,AI技术有希望从花钱的变成赚钱的。 展望下半年,腾讯有以下看点: 混元大模型如何跟其他AI大厂竞争; 游戏业务方面,会有更多新游戏推出,老游戏的AI升级效果值得持续关注。海外游戏能否保持高增长? 广告业务方面,视频号追求用户目标的同时能不能赚更多钱,AI技术对广告精准度的提升能否持续?宏观环境对广告需求的影响如何? 毛利率创新高不是终点,以上问题的答案决定腾讯AI这条路走得如何。
看
6,438
回复
评论
点赞
16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日赚6亿,腾讯是台“印钞机”
定焦One
定焦One
·
08-13 09:41
零跑、小米、问界都火了,下半年轮到谁?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重组。 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持续下滑,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的份额被不断蚕食;另一边是比亚迪、零跑、小米、问界等国产新能源品牌从入门级到豪华级市场的攻城略地。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按价格带分析时,会发现各个区间呈现出不同的竞争逻辑和发展趋势。 在15万元以下战场,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和宏光MINIEV霸榜销量前三。在这个价格带,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五菱宏光、奇瑞、长安)已经实现绝对统治地位,40款热销车型(10万元以内TOP20和10-15万元TOP20)中,只有6款合资车(广汽丰田、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上榜,小鹏MONA M03成为新势力上榜的唯一车型。 15-35万元市场的格局则是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合资品牌三足鼎立。其中,小米SU7的现象级表现、理想L6的增程突破,让我们看到新势力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35万元以上市场,则是新势力品牌向上突破与传统豪华品牌固守地盘的较量。问界M9的豪华突围,腾势D9的MPV称王,都是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崛起的缩影。不过,BBA靠终端降价在高端市场仍占据多数席位。 这三个价格带的格局,勾勒出了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全貌:从10万以下的性价比之争,到15-35万的技术创新竞赛,再到35万以上的品牌力较量,自主品牌正在由下向上突破,新势力则从用户需求变化最大的中端市场下手。 对于2025下半年,广发证券最新研报给出了“量稳价缓”的判断——汽车销量将维持小幅正增长,价格战的硝烟开始散去。当价格不再是唯一的竞争武器时,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2025年下半年哪些车最有可能成为爆款?答案就藏在三个不同价格带的竞争逻辑里。 15万元以内:小鹏、零跑杀入比亚迪、吉利主战场
看
62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零跑、小米、问界都火了,下半年轮到谁?
定焦One
定焦One
·
08-12
500块的手机壳,谁在买单?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李梦冉 编辑 | 魏佳 一个手机壳,想在2025年撬动百亿市场。 这又是一个把兴趣做成生意的故事。2011年,设计师出身的香港人吴培燊拿到最新款iPhone4S后,苦于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手机壳,于是创立了一个名叫Casetagram的App,用户可通过下载ins照片定制手机壳,生意由此起步。 一次偶然的爆单让吴培燊意识到这桩生意的巨大潜力,2014年Casetagram更名为CASETiFY,专做手机配件。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最终催生出年销售额过亿美元的品牌。 2021年,CASETiFY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同年获得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次年年初,CASETiFY入驻天猫商城,开业首日销售额超百万元。 吴培燊曾对外透露,CASETiFY年均手机壳销售超300万件,成立10年来每年都保持倍数式增长,并持续保持盈利,两位创始人甚至定下了2025年销售额30亿美元的目标。 和9块9手机壳不一样的是,CASETiFY身上有两大标签:“高价”和“营销”。它主打高端路线,手机壳起步价400多元,部分产品高达700多元。同时借助明星效应和强势营销,CASETiFY塑造了潮流符号与身份象征。 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品质下滑和过度营销的质疑。有人质疑随着品牌声量的扩大其质量却不如之前,也有观点认为,这更多是资本操盘的高端游戏,而非实质产品力的体现。 那么,这500元的手机壳,究竟买的是什么?它会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开启手机壳高端化?这些或许是CASETiFY商业故事里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谁在买“天价”手机壳? “几万的姐姐同款买不起,几百块的势必拿下”,在被问及购买CASETiFY手机壳的原因时,“追星人”小含直言。 她说,最初知道这个品牌,是因为看见自担(喜欢的偶像)的照片里频繁出现这个手机壳,相较于其他动辄上万元的
看
11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500块的手机壳,谁在买单?
定焦One
定焦One
·
08-11
大疆扫地机,走不了老路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陈颐 编辑 | 方展博 8月6日,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系列ROMO正式发布。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迅速引发了两极分化的市场讨论。 支持者期待大疆能像当年改变消费级无人机一样,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扫地机器人行业带来突破。发布前,大疆京东自营店显示产品预约人数已超过6万,这在扫地机器人新品中并不常见。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焦点集中在价格。ROMO系列包含ROMO P、ROMO A、ROMO S三个型号(均提供水箱版和自动上下水版),其中入门款DJI ROMO S(水箱版)起售价4699元,支持国补,最高配的ROMO P(自动上下水版)定价7399元。相比行业主流产品,这一定价区间使得消费者的决策成本有些高。 这款产品是否值得这个价格?不妨先跳出单一品牌的讨论,看看整个行业的现状。 从消费者的体感看,在购买扫地机之前,往往被复杂参数介绍搞得眼花缭乱,买前决策成本高,买了之后,又发现维护成本很高。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整个行业的定价逻辑呈现出两个极端:一端是激烈的价格战,品牌通过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另一端是“噱头式”的高端化,靠“堆”配置来提升产品均价。最后,便宜的不省心,贵的不一定好用。 在这种背景下,大疆将扫地机产品定价拉高,其实并未超出一些从业者的预期。毕竟,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就曾通过硬核技术与颠覆性的体验,为高定价建立起了正向逻辑。只是到了扫地机行业是否依然成立,还要交由产品本身验证。 有投资人对「定焦One」表示,大疆此次采用的透明外观设计,与其说是炫技,不如说是对当前行业缺乏透明度的一种回应——通过“看得见的透明”,替代过去用户看不懂、看不清的参数堆砌。 从2021年立项到2025年发布,ROMO历经四年多的研发周期。如今产品面市,这个在无人机领域称霸全球的技术巨头,会给扫地机行业带来什么变化?是“调教”行业,
看
2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大疆扫地机,走不了老路
定焦One
定焦One
·
08-08
“听劝版”理想i8,下一个30万级纯电SUV爆款?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7天,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可能连一个决策都没出来,理想汽车却根据“98%的i8用户选择了中高配版本”这个关键信号,完成了一次产品策略的彻底调整。 8月5日,理想i8宣布取消Pro、Max、Ultra三个版本,统一为一个价格(售价33.98万元)、一个配置。这次被网友称为“这个价格值了”、“有下单冲动”的调整,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逻辑? 快速调价,意在30万级纯电SUV市场 “我们陷入惯性思维了。”李想在微博上的这句话,看起来像是自我检讨,但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这恰恰展现了理想汽车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快速试错和迭代的能力。 对比一下就知道这种“快”的价值。传统车企即便是配置调整,也要经过层层审批,动辄数月。而理想汽车能在一周内完成产品策略的彻底调整,在当下这个变化比计划快的时代,这确实是一种稀缺能力。 但这次调整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数据背后,理想汽车看到的是一个更大的机会——30万到40万这个价格区间,是纯电SUV市场最后的蓝海。 翻开今年1-6月的销量榜单,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在30-40万纯电车型中,Model Y以43917台的成绩一骑绝尘,但排在第二的智界R7只有20979台,差距悬殊。更让人意外的是,除了Model Y,这个价格区间没有一款产品月销能稳定超过4000台。 绝大多数玩家都在20万以下的红海里厮杀,却没人真正搞明白一个问题:愿意花30多万买纯电SUV的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试想,如果i8月销能超过4000台,就已经超过了市面上大多数30-40万之间的纯电产品;如果能达到7000台,那就是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纪录。这个目标听起来很激进,但并非不可能。 理想汽车其实已经在这个价格区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如果把视野放宽到整个30-40万SUV市场(不分能源形式),理想汽车已经是销量冠军。今年上半年
看
41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听劝版”理想i8,下一个30万级纯电SUV爆款?
定焦One
定焦One
·
08-08
GPT-5离“神级AI”还有多远?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多次跳票后,GPT-5终于亮相。 美国西部时间8月7日(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明星AI创业公司OpenAI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GPT-5,并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包括免费用户。 这是OpenAI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升级,其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发布会上宣称,GPT-5的能力已从“大学生水平”跃升至“博士级专家”,并强调该模型在综合能力上已达到全球最高。 这次发布会的关键词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词:“专业”和“聪明”。“专业”体现在它在健康、编程、教育等多个场景中展示了更强的能力,同时降低幻觉率,提升了可靠性;“聪明”则主要是它首次采用集成架构,GPT-5能够根据用户指令的复杂度,自动调用最合适的模型,无需用户手动切换,并支持更多个性化功能。 然而,外界反馈却较为平淡,部分用户和从业者认为,GPT-5“缺乏惊喜”。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前版本发布频繁,预期被不断拉高。 AI从业者云中江树在发布会前便对GPT-5持观望态度,因为从过去几轮GPT的升级来看,实际表现往往低于宣传,但仍期待它这次能在推理和编程上带来突破,真正拓宽应用场景。 然而从目前来看,业界公认在推理能力上领先的模型仍是GPT-o系列和DeepSeek-R1。GPT-5的进步更多是对既有能力的优化,而非质的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GPT-5降低了幻觉率,但发布会上出现的两处低级错误仍然引发争议。 一是它在解释伯努利效应时,错误地采用了被主流物理学教材已经证伪的“等时通过理论”,“博士级AI”居然讲错高中物理。二是在制作图表时,GPT-5某项评分(52.8)明明低于o3模型(69.1),对应的柱状图却显示更高,这也让外界怀疑GPT-5的能力被夸大了。 GPT-5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神级”GPT-5,真的强吗
看
23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GPT-5离“神级AI”还有多远?
定焦One
定焦One
·
08-08
凭“折扣”圈粉,奢侈品市场换赛道了?
不知道大家最近是否关注到奢侈品行业的达消息。 奢侈品在经历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的热度似乎不复以往了。像最近上半年的奢侈品行业数据公布,不同集团几乎同时都有业绩下滑的现象。 例如法国路威酩轩集团(LVMH)2025年上半年营收398.1亿欧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20亿欧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同比下跌22%至57亿欧元。以及开云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76亿欧元,同比下降16%;营业净利润4.74亿欧元,下降46%。集团收入支柱、核心品牌Gucci持续低迷,成集团业绩主要拖累。 不过有意思的是,一边是顶奢品的低迷,另一边却是中奢的风生水起。如法国巴黎银行发表研报表示,潘多拉、巴宝莉和Hugo Boss有望实现环比加速增长,表现优于同行。 要说他们为什么能够被法国巴黎银行器重?有网友猜测,这几家品牌都勇于拥抱当下年轻人的理性消费观念——“可以买贵的,但是不能买贵了”。 以巴宝莉为例,当季产品回归英式夏日传统风格,同时推出了价格更亲民的包袋,比如售价850英镑的Horseshoe斜挎包,吸引到许多不同阶层的新消费者,其中就包括不少理性消费的年轻人。 且根据Luxurynsight的价格分析,自去年10月以来,Burberry平均包袋价格下降了9%。这也让巴宝莉的营收赢过了同期的GUCCI。 此外,巴宝莉还拥抱折扣行业,积极开展奢侈品特卖会活动。以线上奢侈品特卖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在特卖电商唯品会上,已经出现了不下3场奢侈品特卖会活动,其中就有巴宝莉,且场场活动都有3折甚至更低的骨折价,不少爆款产品都是一上线即秒空。 像最近的一场奢侈品特卖会活动,一款Burberry 中号单肩斜挎包原价在20000元上下,即使在日常的促销活动中,售价也在5000元左右,但是当天超V价仅为3535元就能拿下,相当于专柜价的1.7折。而且活动开始前平台多款Burberry女包收藏数量环比增长数
看
10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凭“折扣”圈粉,奢侈品市场换赛道了?
定焦One
定焦One
·
08-07
首届VisionX AI智能眼镜供应链趋势大会在杭州举行,300+从业者齐聚
当前,AI智能眼镜行业正经历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高速增长与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的关键阶段,供应链的发展对于AI智能眼镜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月5日,由XR Vision联合BEYOND Expo主办的VisionX AI智能眼镜供应链趋势大会在杭州圆满举行。 此次大会汇聚了100+国内外智能眼镜行业上下游的公司,300+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了涉及光波导技术、碳化硅材料等AI智能眼镜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核心技术。大会现场总计有30多款智能眼镜可供体验,包括AI智能眼镜、基于光波导显示或BirdBath方案的AR智能眼镜。 智能眼镜破局:轻量化设计激活亿级存量市场 刚需场景决定了粘性,解决近视问题是目前戴眼镜人群的第一刚需,大部分消费者购镜决策流程未包含对智能功能的考量,而是从看得中,拿得起,放不下开始。 前依视路创事务负责人、现担任VISTA远景光学与智能穿戴的负责人郝育昭看来,目前多数智能眼镜功能与手机、手表交叉,导致智能眼镜的场景悬浮、可替代性强,续航能力也不能保证用户全天候使用。 他觉得,眼镜与手机、手表等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眼镜侧重的是人体工学与美学的平衡,手机的核心设计目标则是功能驱动下的极简主义,而手表则是工具属性兼具身份象征,智能眼镜厂商要特别注重眼镜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在新技术应用的早期阶段,有效激活存量市场是获取用户的关键路径。微光科技CEO戴照恩博士强调全球约20亿的眼镜用户群体正是推广AR技术最具潜力的庞大存量市场。微光科技以模块化设计为突破口,推出了全球首款夹片式智能AR眼镜。该产品让用户无需更换日常佩戴的光学镜片,即可无缝叠加体验AI+AR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著降低了尝鲜门槛。 AI智能眼镜产业链亮出新方案 当前AI产品在发展路径上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续航时间普遍短、制约移动场景深度应用以及影响用户体验。 豪鹏科技AI业务负责人朱兆祯指
看
15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首届VisionX AI智能眼镜供应链趋势大会在杭州举行,300+从业者齐聚
定焦One
定焦One
·
08-07
美图暴涨300%,风口还是虚火?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陈丹 编辑 | 魏佳 或许没人想到,那家被视为“时代的眼泪”、连年亏损、业务大撤退的美图公司,能靠AI翻身。 7月23日,美图发布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约65%-72%。过去两年,美图摆脱多年亏损,2024年实现盈利33亿,月活跃用户达2.66亿,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靠AI盈利的应用公司之一。 然而就在六七年前,美图还深陷困境,股价狂掉、人心涣散。2019年,美图亏损1.9亿元,不得不砍掉手机业务、关停电商板块,全员撤回厦门总部 “休养生息”。 如今,用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欣鸿的话说,美图重生了。 这背后,既有AI加持的红利,也来自一次难得的清醒认知。相比此前的盲目追风口,美图选择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影像赛道。 年初至今,美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300%,市值一度突破560亿港元,重回高光时刻。但对比上市首日暴涨250%、让华尔街为之疯狂的图形编辑软件Figma,美图的市值不到其六分之一。 同样是“AI+视觉成产力工具”,但美图暂未跳脱“消费工具”的定位。用户付费意愿、商业粘性与增长空间,还需要更多硬仗来验证。 AI改造美图 有人将美图的故事比喻为商业爽剧,净利润的跳涨,是全剧的“爽点”之一。 2022年,美图近21亿元的营收仅带来不足2000万元的利润,盈利能力较弱。但到了2023年,形势开始逆转:营收提升至27亿元,净利润增长233.2%达到3.7亿元。进入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5.86亿元。 业绩改善背后的变量,在于AI。 自2022年底以来,美图陆续推出一系列AIGC产品和功能。从目前的产品来看,已经形成了三层架构:底层是视觉大模型MiracleVision,中间层包括AI开放平台、创意平台等,应用层则是各类面向用户的产品——既有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面向C端工具,也有视觉创作工具 WHEE
看
73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图暴涨300%,风口还是虚火?
加载更多
暂无关注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14186283987799","uuid":"3514186283987799","gmtCreate":1551092262252,"gmtModify":1690352321294,"name":"定焦One","pinyin":"djonedingjiaoone","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深度影响创新。","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74,"headSize":62,"tweetSize":464,"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3,"level":{"id":2,"name":"无畏虎","nameTw":"無畏虎","represent":"初生牛犊","factor":"发布3条非转发主帖,1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success","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4","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明星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2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ddf24b906c7011de2617d4fb3f7698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3d58ad32c97254c6f74db8b97e6ec4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304700d92ad91c7a33e2e92ec32ecc1","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8.18","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11.2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北京","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67519486202008,"gmtCreate":1755157581605,"gmtModify":17551583629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机器人,还当不了打工人","html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人类,正在被人形机器人“圈粉”。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这群“钢铁战士”成了顶流明星,五天展期里人潮不散,各家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一边惊呼“哇塞”,一边举着手机咔咔狂拍,社交平台被机器人的短视频刷屏。 越来越多人惊喜于人形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它们已经不是笨拙的铁疙瘩,而是有了灵巧的双手和双足,皮肤触感逼真到能“以假乱真”,甚至会挑眉、微笑、抛媚眼。 技能点也在全方位进化—— 能表演:跳舞、T台走秀、打拳、踢足球等样样精通; 能干活:在家务整理、咖啡制作、工业搬运等领域取代打工人; 能交流:听得懂人讲话、能进行简单地自然对话,逐步摆脱“人工智障”标签。 但它们也有不少bug—— 动作单一:多家厂商机器人跳舞,后空翻和摔倒姿势宛如复制粘贴,被网友调侃“程序员偷懒”; 效率不高:叠衣服慢如树懒,工业场景仍停留在基础分拣; 价格高昂:一台顶配机器人抵得上一辆宝马。 尽管如此,它们仍跌跌撞撞地离开实验室,正在加速走向现实世界。“马拉松”“运动会”“拳击赛”等各种人形机器人赛事,还在霸屏着国内外媒体。 近期,「定焦One」和几位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资深从业者聊了聊。虽然现在谈大规模应用还为时尚早,“智力”和“成本”仍是瓶颈,但技术进步、资本下注和市场需求正在加速这个进程。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颠覆我们对劳动、效率和智能的想象。 人形机器人,进化成啥样了? 人形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从外观、交互方式和应用场景三方面,来一个全景认知。 先来看看如今的人形机器人长什么样。 通常来说,它们有着躯干、头颈、四肢等类人结构,但实际上,各家的人形机器人形态各异,差异主要体现在手和脚的设计上。手分为三类:灵巧手(采用仿生五指设计,能够模拟人类手部的精细动作)和二指","list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人类,正在被人形机器人“圈粉”。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这群“钢铁战士”成了顶流明星,五天展期里人潮不散,各家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一边惊呼“哇塞”,一边举着手机咔咔狂拍,社交平台被机器人的短视频刷屏。 越来越多人惊喜于人形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它们已经不是笨拙的铁疙瘩,而是有了灵巧的双手和双足,皮肤触感逼真到能“以假乱真”,甚至会挑眉、微笑、抛媚眼。 技能点也在全方位进化—— 能表演:跳舞、T台走秀、打拳、踢足球等样样精通; 能干活:在家务整理、咖啡制作、工业搬运等领域取代打工人; 能交流:听得懂人讲话、能进行简单地自然对话,逐步摆脱“人工智障”标签。 但它们也有不少bug—— 动作单一:多家厂商机器人跳舞,后空翻和摔倒姿势宛如复制粘贴,被网友调侃“程序员偷懒”; 效率不高:叠衣服慢如树懒,工业场景仍停留在基础分拣; 价格高昂:一台顶配机器人抵得上一辆宝马。 尽管如此,它们仍跌跌撞撞地离开实验室,正在加速走向现实世界。“马拉松”“运动会”“拳击赛”等各种人形机器人赛事,还在霸屏着国内外媒体。 近期,「定焦One」和几位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资深从业者聊了聊。虽然现在谈大规模应用还为时尚早,“智力”和“成本”仍是瓶颈,但技术进步、资本下注和市场需求正在加速这个进程。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颠覆我们对劳动、效率和智能的想象。 人形机器人,进化成啥样了? 人形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从外观、交互方式和应用场景三方面,来一个全景认知。 先来看看如今的人形机器人长什么样。 通常来说,它们有着躯干、头颈、四肢等类人结构,但实际上,各家的人形机器人形态各异,差异主要体现在手和脚的设计上。手分为三类:灵巧手(采用仿生五指设计,能够模拟人类手部的精细动作)和二指","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人类,正在被人形机器人“圈粉”。 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这群“钢铁战士”成了顶流明星,五天展期里人潮不散,各家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一边惊呼“哇塞”,一边举着手机咔咔狂拍,社交平台被机器人的短视频刷屏。 越来越多人惊喜于人形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它们已经不是笨拙的铁疙瘩,而是有了灵巧的双手和双足,皮肤触感逼真到能“以假乱真”,甚至会挑眉、微笑、抛媚眼。 技能点也在全方位进化—— 能表演:跳舞、T台走秀、打拳、踢足球等样样精通; 能干活:在家务整理、咖啡制作、工业搬运等领域取代打工人; 能交流:听得懂人讲话、能进行简单地自然对话,逐步摆脱“人工智障”标签。 但它们也有不少bug—— 动作单一:多家厂商机器人跳舞,后空翻和摔倒姿势宛如复制粘贴,被网友调侃“程序员偷懒”; 效率不高:叠衣服慢如树懒,工业场景仍停留在基础分拣; 价格高昂:一台顶配机器人抵得上一辆宝马。 尽管如此,它们仍跌跌撞撞地离开实验室,正在加速走向现实世界。“马拉松”“运动会”“拳击赛”等各种人形机器人赛事,还在霸屏着国内外媒体。 近期,「定焦One」和几位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资深从业者聊了聊。虽然现在谈大规模应用还为时尚早,“智力”和“成本”仍是瓶颈,但技术进步、资本下注和市场需求正在加速这个进程。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颠覆我们对劳动、效率和智能的想象。 人形机器人,进化成啥样了? 人形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从外观、交互方式和应用场景三方面,来一个全景认知。 先来看看如今的人形机器人长什么样。 通常来说,它们有着躯干、头颈、四肢等类人结构,但实际上,各家的人形机器人形态各异,差异主要体现在手和脚的设计上。手分为三类:灵巧手(采用仿生五指设计,能够模拟人类手部的精细动作)和二指","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d44a2bd5a8e38f3dead07dbc27cc9c3","width":"1080","height":"60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75194862020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7268324753888,"gmtCreate":1755096011082,"gmtModify":1755096181498,"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日赚6亿,腾讯是台“印钞机”","htmlText":"8月13日,腾讯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 腾讯第二季度总收入1845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5%;净利润556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7%;毛利率57%,是近几年同期最高。 第二季度,腾讯游戏收入592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22%,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海外游戏(收入188亿元,同比上涨35%)涨幅最高。 广告业务强势反弹,收入358亿元,比上个季度涨了35%。AI算法优化让广告投放更精准了。 腾讯砸钱搞AI毫不手软,研发投入203亿元,资本开支191亿元,合计近400亿元。 腾讯股价今年以来表现稳健(涨幅42%),港股通资金持续买入,说明投资者看好腾讯AI这条路。 从数据看,腾讯的毛利率57%已经接近全球科技巨头水平,AI技术有希望从花钱的变成赚钱的。 展望下半年,腾讯有以下看点: 混元大模型如何跟其他AI大厂竞争; 游戏业务方面,会有更多新游戏推出,老游戏的AI升级效果值得持续关注。海外游戏能否保持高增长? 广告业务方面,视频号追求用户目标的同时能不能赚更多钱,AI技术对广告精准度的提升能否持续?宏观环境对广告需求的影响如何? 毛利率创新高不是终点,以上问题的答案决定腾讯AI这条路走得如何。","listText":"8月13日,腾讯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 腾讯第二季度总收入1845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5%;净利润556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7%;毛利率57%,是近几年同期最高。 第二季度,腾讯游戏收入592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22%,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海外游戏(收入188亿元,同比上涨35%)涨幅最高。 广告业务强势反弹,收入358亿元,比上个季度涨了35%。AI算法优化让广告投放更精准了。 腾讯砸钱搞AI毫不手软,研发投入203亿元,资本开支191亿元,合计近400亿元。 腾讯股价今年以来表现稳健(涨幅42%),港股通资金持续买入,说明投资者看好腾讯AI这条路。 从数据看,腾讯的毛利率57%已经接近全球科技巨头水平,AI技术有希望从花钱的变成赚钱的。 展望下半年,腾讯有以下看点: 混元大模型如何跟其他AI大厂竞争; 游戏业务方面,会有更多新游戏推出,老游戏的AI升级效果值得持续关注。海外游戏能否保持高增长? 广告业务方面,视频号追求用户目标的同时能不能赚更多钱,AI技术对广告精准度的提升能否持续?宏观环境对广告需求的影响如何? 毛利率创新高不是终点,以上问题的答案决定腾讯AI这条路走得如何。","text":"8月13日,腾讯控股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 腾讯第二季度总收入1845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5%;净利润556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17%;毛利率57%,是近几年同期最高。 第二季度,腾讯游戏收入592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22%,超出市场预期。其中海外游戏(收入188亿元,同比上涨35%)涨幅最高。 广告业务强势反弹,收入358亿元,比上个季度涨了35%。AI算法优化让广告投放更精准了。 腾讯砸钱搞AI毫不手软,研发投入203亿元,资本开支191亿元,合计近400亿元。 腾讯股价今年以来表现稳健(涨幅42%),港股通资金持续买入,说明投资者看好腾讯AI这条路。 从数据看,腾讯的毛利率57%已经接近全球科技巨头水平,AI技术有希望从花钱的变成赚钱的。 展望下半年,腾讯有以下看点: 混元大模型如何跟其他AI大厂竞争; 游戏业务方面,会有更多新游戏推出,老游戏的AI升级效果值得持续关注。海外游戏能否保持高增长? 广告业务方面,视频号追求用户目标的同时能不能赚更多钱,AI技术对广告精准度的提升能否持续?宏观环境对广告需求的影响如何? 毛利率创新高不是终点,以上问题的答案决定腾讯AI这条路走得如何。","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35e41464db8dea7e8e386d4be3f6c79","width":"1200","height":"16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10d5f4ba08e2e3376ef16c4ff144d3a","width":"1200","height":"16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06cd8b79d3cbd232b4a4c1f85394093","width":"1200","height":"160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6,"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72683247538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43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7077281497552,"gmtCreate":1755049269816,"gmtModify":1755049859396,"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零跑、小米、问界都火了,下半年轮到谁?","html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重组。 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持续下滑,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的份额被不断蚕食;另一边是比亚迪、零跑、小米、问界等国产新能源品牌从入门级到豪华级市场的攻城略地。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按价格带分析时,会发现各个区间呈现出不同的竞争逻辑和发展趋势。 在15万元以下战场,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和宏光MINIEV霸榜销量前三。在这个价格带,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五菱宏光、奇瑞、长安)已经实现绝对统治地位,40款热销车型(10万元以内TOP20和10-15万元TOP20)中,只有6款合资车(广汽丰田、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上榜,小鹏MONA M03成为新势力上榜的唯一车型。 15-35万元市场的格局则是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合资品牌三足鼎立。其中,小米SU7的现象级表现、理想L6的增程突破,让我们看到新势力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35万元以上市场,则是新势力品牌向上突破与传统豪华品牌固守地盘的较量。问界M9的豪华突围,腾势D9的MPV称王,都是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崛起的缩影。不过,BBA靠终端降价在高端市场仍占据多数席位。 这三个价格带的格局,勾勒出了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全貌:从10万以下的性价比之争,到15-35万的技术创新竞赛,再到35万以上的品牌力较量,自主品牌正在由下向上突破,新势力则从用户需求变化最大的中端市场下手。 对于2025下半年,广发证券最新研报给出了“量稳价缓”的判断——汽车销量将维持小幅正增长,价格战的硝烟开始散去。当价格不再是唯一的竞争武器时,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2025年下半年哪些车最有可能成为爆款?答案就藏在三个不同价格带的竞争逻辑里。 15万元以内:小鹏、零跑杀入比亚迪、吉利主战场","list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重组。 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持续下滑,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的份额被不断蚕食;另一边是比亚迪、零跑、小米、问界等国产新能源品牌从入门级到豪华级市场的攻城略地。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按价格带分析时,会发现各个区间呈现出不同的竞争逻辑和发展趋势。 在15万元以下战场,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和宏光MINIEV霸榜销量前三。在这个价格带,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五菱宏光、奇瑞、长安)已经实现绝对统治地位,40款热销车型(10万元以内TOP20和10-15万元TOP20)中,只有6款合资车(广汽丰田、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上榜,小鹏MONA M03成为新势力上榜的唯一车型。 15-35万元市场的格局则是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合资品牌三足鼎立。其中,小米SU7的现象级表现、理想L6的增程突破,让我们看到新势力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35万元以上市场,则是新势力品牌向上突破与传统豪华品牌固守地盘的较量。问界M9的豪华突围,腾势D9的MPV称王,都是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崛起的缩影。不过,BBA靠终端降价在高端市场仍占据多数席位。 这三个价格带的格局,勾勒出了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全貌:从10万以下的性价比之争,到15-35万的技术创新竞赛,再到35万以上的品牌力较量,自主品牌正在由下向上突破,新势力则从用户需求变化最大的中端市场下手。 对于2025下半年,广发证券最新研报给出了“量稳价缓”的判断——汽车销量将维持小幅正增长,价格战的硝烟开始散去。当价格不再是唯一的竞争武器时,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2025年下半年哪些车最有可能成为爆款?答案就藏在三个不同价格带的竞争逻辑里。 15万元以内:小鹏、零跑杀入比亚迪、吉利主战场","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牌重组。 一边是传统燃油车销量的持续下滑,合资品牌在多个价格带的份额被不断蚕食;另一边是比亚迪、零跑、小米、问界等国产新能源品牌从入门级到豪华级市场的攻城略地。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按价格带分析时,会发现各个区间呈现出不同的竞争逻辑和发展趋势。 在15万元以下战场,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和宏光MINIEV霸榜销量前三。在这个价格带,自主品牌(比亚迪、吉利、五菱宏光、奇瑞、长安)已经实现绝对统治地位,40款热销车型(10万元以内TOP20和10-15万元TOP20)中,只有6款合资车(广汽丰田、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上榜,小鹏MONA M03成为新势力上榜的唯一车型。 15-35万元市场的格局则是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合资品牌三足鼎立。其中,小米SU7的现象级表现、理想L6的增程突破,让我们看到新势力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35万元以上市场,则是新势力品牌向上突破与传统豪华品牌固守地盘的较量。问界M9的豪华突围,腾势D9的MPV称王,都是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崛起的缩影。不过,BBA靠终端降价在高端市场仍占据多数席位。 这三个价格带的格局,勾勒出了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全貌:从10万以下的性价比之争,到15-35万的技术创新竞赛,再到35万以上的品牌力较量,自主品牌正在由下向上突破,新势力则从用户需求变化最大的中端市场下手。 对于2025下半年,广发证券最新研报给出了“量稳价缓”的判断——汽车销量将维持小幅正增长,价格战的硝烟开始散去。当价格不再是唯一的竞争武器时,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2025年下半年哪些车最有可能成为爆款?答案就藏在三个不同价格带的竞争逻辑里。 15万元以内:小鹏、零跑杀入比亚迪、吉利主战场","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57265073dfac3e68a2bd16bd197d86b","width":"640","height":"3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70772814975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676555247704,"gmtCreate":1754959951435,"gmtModify":1754961772376,"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500块的手机壳,谁在买单?","html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李梦冉 编辑 | 魏佳 一个手机壳,想在2025年撬动百亿市场。 这又是一个把兴趣做成生意的故事。2011年,设计师出身的香港人吴培燊拿到最新款iPhone4S后,苦于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手机壳,于是创立了一个名叫Casetagram的App,用户可通过下载ins照片定制手机壳,生意由此起步。 一次偶然的爆单让吴培燊意识到这桩生意的巨大潜力,2014年Casetagram更名为CASETiFY,专做手机配件。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最终催生出年销售额过亿美元的品牌。 2021年,CASETiFY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同年获得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次年年初,CASETiFY入驻天猫商城,开业首日销售额超百万元。 吴培燊曾对外透露,CASETiFY年均手机壳销售超300万件,成立10年来每年都保持倍数式增长,并持续保持盈利,两位创始人甚至定下了2025年销售额30亿美元的目标。 和9块9手机壳不一样的是,CASETiFY身上有两大标签:“高价”和“营销”。它主打高端路线,手机壳起步价400多元,部分产品高达700多元。同时借助明星效应和强势营销,CASETiFY塑造了潮流符号与身份象征。 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品质下滑和过度营销的质疑。有人质疑随着品牌声量的扩大其质量却不如之前,也有观点认为,这更多是资本操盘的高端游戏,而非实质产品力的体现。 那么,这500元的手机壳,究竟买的是什么?它会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开启手机壳高端化?这些或许是CASETiFY商业故事里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谁在买“天价”手机壳? “几万的姐姐同款买不起,几百块的势必拿下”,在被问及购买CASETiFY手机壳的原因时,“追星人”小含直言。 她说,最初知道这个品牌,是因为看见自担(喜欢的偶像)的照片里频繁出现这个手机壳,相较于其他动辄上万元的","list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李梦冉 编辑 | 魏佳 一个手机壳,想在2025年撬动百亿市场。 这又是一个把兴趣做成生意的故事。2011年,设计师出身的香港人吴培燊拿到最新款iPhone4S后,苦于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手机壳,于是创立了一个名叫Casetagram的App,用户可通过下载ins照片定制手机壳,生意由此起步。 一次偶然的爆单让吴培燊意识到这桩生意的巨大潜力,2014年Casetagram更名为CASETiFY,专做手机配件。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最终催生出年销售额过亿美元的品牌。 2021年,CASETiFY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同年获得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次年年初,CASETiFY入驻天猫商城,开业首日销售额超百万元。 吴培燊曾对外透露,CASETiFY年均手机壳销售超300万件,成立10年来每年都保持倍数式增长,并持续保持盈利,两位创始人甚至定下了2025年销售额30亿美元的目标。 和9块9手机壳不一样的是,CASETiFY身上有两大标签:“高价”和“营销”。它主打高端路线,手机壳起步价400多元,部分产品高达700多元。同时借助明星效应和强势营销,CASETiFY塑造了潮流符号与身份象征。 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品质下滑和过度营销的质疑。有人质疑随着品牌声量的扩大其质量却不如之前,也有观点认为,这更多是资本操盘的高端游戏,而非实质产品力的体现。 那么,这500元的手机壳,究竟买的是什么?它会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开启手机壳高端化?这些或许是CASETiFY商业故事里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谁在买“天价”手机壳? “几万的姐姐同款买不起,几百块的势必拿下”,在被问及购买CASETiFY手机壳的原因时,“追星人”小含直言。 她说,最初知道这个品牌,是因为看见自担(喜欢的偶像)的照片里频繁出现这个手机壳,相较于其他动辄上万元的","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李梦冉 编辑 | 魏佳 一个手机壳,想在2025年撬动百亿市场。 这又是一个把兴趣做成生意的故事。2011年,设计师出身的香港人吴培燊拿到最新款iPhone4S后,苦于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手机壳,于是创立了一个名叫Casetagram的App,用户可通过下载ins照片定制手机壳,生意由此起步。 一次偶然的爆单让吴培燊意识到这桩生意的巨大潜力,2014年Casetagram更名为CASETiFY,专做手机配件。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最终催生出年销售额过亿美元的品牌。 2021年,CASETiFY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同年获得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次年年初,CASETiFY入驻天猫商城,开业首日销售额超百万元。 吴培燊曾对外透露,CASETiFY年均手机壳销售超300万件,成立10年来每年都保持倍数式增长,并持续保持盈利,两位创始人甚至定下了2025年销售额30亿美元的目标。 和9块9手机壳不一样的是,CASETiFY身上有两大标签:“高价”和“营销”。它主打高端路线,手机壳起步价400多元,部分产品高达700多元。同时借助明星效应和强势营销,CASETiFY塑造了潮流符号与身份象征。 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品质下滑和过度营销的质疑。有人质疑随着品牌声量的扩大其质量却不如之前,也有观点认为,这更多是资本操盘的高端游戏,而非实质产品力的体现。 那么,这500元的手机壳,究竟买的是什么?它会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开启手机壳高端化?这些或许是CASETiFY商业故事里最值得探讨的问题。 谁在买“天价”手机壳? “几万的姐姐同款买不起,几百块的势必拿下”,在被问及购买CASETiFY手机壳的原因时,“追星人”小含直言。 她说,最初知道这个品牌,是因为看见自担(喜欢的偶像)的照片里频繁出现这个手机壳,相较于其他动辄上万元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98286030d80ea6214d9b0f7c674a738","width":"640","height":"3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6765552477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459891966360,"gmtCreate":1754907388436,"gmtModify":1754907597365,"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大疆扫地机,走不了老路","html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陈颐 编辑 | 方展博 8月6日,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系列ROMO正式发布。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迅速引发了两极分化的市场讨论。 支持者期待大疆能像当年改变消费级无人机一样,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扫地机器人行业带来突破。发布前,大疆京东自营店显示产品预约人数已超过6万,这在扫地机器人新品中并不常见。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焦点集中在价格。ROMO系列包含ROMO P、ROMO A、ROMO S三个型号(均提供水箱版和自动上下水版),其中入门款DJI ROMO S(水箱版)起售价4699元,支持国补,最高配的ROMO P(自动上下水版)定价7399元。相比行业主流产品,这一定价区间使得消费者的决策成本有些高。 这款产品是否值得这个价格?不妨先跳出单一品牌的讨论,看看整个行业的现状。 从消费者的体感看,在购买扫地机之前,往往被复杂参数介绍搞得眼花缭乱,买前决策成本高,买了之后,又发现维护成本很高。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整个行业的定价逻辑呈现出两个极端:一端是激烈的价格战,品牌通过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另一端是“噱头式”的高端化,靠“堆”配置来提升产品均价。最后,便宜的不省心,贵的不一定好用。 在这种背景下,大疆将扫地机产品定价拉高,其实并未超出一些从业者的预期。毕竟,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就曾通过硬核技术与颠覆性的体验,为高定价建立起了正向逻辑。只是到了扫地机行业是否依然成立,还要交由产品本身验证。 有投资人对「定焦One」表示,大疆此次采用的透明外观设计,与其说是炫技,不如说是对当前行业缺乏透明度的一种回应——通过“看得见的透明”,替代过去用户看不懂、看不清的参数堆砌。 从2021年立项到2025年发布,ROMO历经四年多的研发周期。如今产品面市,这个在无人机领域称霸全球的技术巨头,会给扫地机行业带来什么变化?是“调教”行业,","list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陈颐 编辑 | 方展博 8月6日,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系列ROMO正式发布。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迅速引发了两极分化的市场讨论。 支持者期待大疆能像当年改变消费级无人机一样,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扫地机器人行业带来突破。发布前,大疆京东自营店显示产品预约人数已超过6万,这在扫地机器人新品中并不常见。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焦点集中在价格。ROMO系列包含ROMO P、ROMO A、ROMO S三个型号(均提供水箱版和自动上下水版),其中入门款DJI ROMO S(水箱版)起售价4699元,支持国补,最高配的ROMO P(自动上下水版)定价7399元。相比行业主流产品,这一定价区间使得消费者的决策成本有些高。 这款产品是否值得这个价格?不妨先跳出单一品牌的讨论,看看整个行业的现状。 从消费者的体感看,在购买扫地机之前,往往被复杂参数介绍搞得眼花缭乱,买前决策成本高,买了之后,又发现维护成本很高。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整个行业的定价逻辑呈现出两个极端:一端是激烈的价格战,品牌通过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另一端是“噱头式”的高端化,靠“堆”配置来提升产品均价。最后,便宜的不省心,贵的不一定好用。 在这种背景下,大疆将扫地机产品定价拉高,其实并未超出一些从业者的预期。毕竟,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就曾通过硬核技术与颠覆性的体验,为高定价建立起了正向逻辑。只是到了扫地机行业是否依然成立,还要交由产品本身验证。 有投资人对「定焦One」表示,大疆此次采用的透明外观设计,与其说是炫技,不如说是对当前行业缺乏透明度的一种回应——通过“看得见的透明”,替代过去用户看不懂、看不清的参数堆砌。 从2021年立项到2025年发布,ROMO历经四年多的研发周期。如今产品面市,这个在无人机领域称霸全球的技术巨头,会给扫地机行业带来什么变化?是“调教”行业,","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陈颐 编辑 | 方展博 8月6日,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系列ROMO正式发布。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迅速引发了两极分化的市场讨论。 支持者期待大疆能像当年改变消费级无人机一样,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为扫地机器人行业带来突破。发布前,大疆京东自营店显示产品预约人数已超过6万,这在扫地机器人新品中并不常见。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焦点集中在价格。ROMO系列包含ROMO P、ROMO A、ROMO S三个型号(均提供水箱版和自动上下水版),其中入门款DJI ROMO S(水箱版)起售价4699元,支持国补,最高配的ROMO P(自动上下水版)定价7399元。相比行业主流产品,这一定价区间使得消费者的决策成本有些高。 这款产品是否值得这个价格?不妨先跳出单一品牌的讨论,看看整个行业的现状。 从消费者的体感看,在购买扫地机之前,往往被复杂参数介绍搞得眼花缭乱,买前决策成本高,买了之后,又发现维护成本很高。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整个行业的定价逻辑呈现出两个极端:一端是激烈的价格战,品牌通过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另一端是“噱头式”的高端化,靠“堆”配置来提升产品均价。最后,便宜的不省心,贵的不一定好用。 在这种背景下,大疆将扫地机产品定价拉高,其实并未超出一些从业者的预期。毕竟,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就曾通过硬核技术与颠覆性的体验,为高定价建立起了正向逻辑。只是到了扫地机行业是否依然成立,还要交由产品本身验证。 有投资人对「定焦One」表示,大疆此次采用的透明外观设计,与其说是炫技,不如说是对当前行业缺乏透明度的一种回应——通过“看得见的透明”,替代过去用户看不懂、看不清的参数堆砌。 从2021年立项到2025年发布,ROMO历经四年多的研发周期。如今产品面市,这个在无人机领域称霸全球的技术巨头,会给扫地机行业带来什么变化?是“调教”行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d6a91b807838794280e558c18f79a01","width":"640","height":"3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598919663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5439510069520,"gmtCreate":1754657503063,"gmtModify":1754658285101,"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听劝版”理想i8,下一个30万级纯电SUV爆款?","html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7天,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可能连一个决策都没出来,理想汽车却根据“98%的i8用户选择了中高配版本”这个关键信号,完成了一次产品策略的彻底调整。 8月5日,理想i8宣布取消Pro、Max、Ultra三个版本,统一为一个价格(售价33.98万元)、一个配置。这次被网友称为“这个价格值了”、“有下单冲动”的调整,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逻辑? 快速调价,意在30万级纯电SUV市场 “我们陷入惯性思维了。”李想在微博上的这句话,看起来像是自我检讨,但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这恰恰展现了理想汽车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快速试错和迭代的能力。 对比一下就知道这种“快”的价值。传统车企即便是配置调整,也要经过层层审批,动辄数月。而理想汽车能在一周内完成产品策略的彻底调整,在当下这个变化比计划快的时代,这确实是一种稀缺能力。 但这次调整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数据背后,理想汽车看到的是一个更大的机会——30万到40万这个价格区间,是纯电SUV市场最后的蓝海。 翻开今年1-6月的销量榜单,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在30-40万纯电车型中,Model Y以43917台的成绩一骑绝尘,但排在第二的智界R7只有20979台,差距悬殊。更让人意外的是,除了Model Y,这个价格区间没有一款产品月销能稳定超过4000台。 绝大多数玩家都在20万以下的红海里厮杀,却没人真正搞明白一个问题:愿意花30多万买纯电SUV的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试想,如果i8月销能超过4000台,就已经超过了市面上大多数30-40万之间的纯电产品;如果能达到7000台,那就是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纪录。这个目标听起来很激进,但并非不可能。 理想汽车其实已经在这个价格区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如果把视野放宽到整个30-40万SUV市场(不分能源形式),理想汽车已经是销量冠军。今年上半年","list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7天,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可能连一个决策都没出来,理想汽车却根据“98%的i8用户选择了中高配版本”这个关键信号,完成了一次产品策略的彻底调整。 8月5日,理想i8宣布取消Pro、Max、Ultra三个版本,统一为一个价格(售价33.98万元)、一个配置。这次被网友称为“这个价格值了”、“有下单冲动”的调整,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逻辑? 快速调价,意在30万级纯电SUV市场 “我们陷入惯性思维了。”李想在微博上的这句话,看起来像是自我检讨,但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这恰恰展现了理想汽车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快速试错和迭代的能力。 对比一下就知道这种“快”的价值。传统车企即便是配置调整,也要经过层层审批,动辄数月。而理想汽车能在一周内完成产品策略的彻底调整,在当下这个变化比计划快的时代,这确实是一种稀缺能力。 但这次调整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数据背后,理想汽车看到的是一个更大的机会——30万到40万这个价格区间,是纯电SUV市场最后的蓝海。 翻开今年1-6月的销量榜单,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在30-40万纯电车型中,Model Y以43917台的成绩一骑绝尘,但排在第二的智界R7只有20979台,差距悬殊。更让人意外的是,除了Model Y,这个价格区间没有一款产品月销能稳定超过4000台。 绝大多数玩家都在20万以下的红海里厮杀,却没人真正搞明白一个问题:愿意花30多万买纯电SUV的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试想,如果i8月销能超过4000台,就已经超过了市面上大多数30-40万之间的纯电产品;如果能达到7000台,那就是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纪录。这个目标听起来很激进,但并非不可能。 理想汽车其实已经在这个价格区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如果把视野放宽到整个30-40万SUV市场(不分能源形式),理想汽车已经是销量冠军。今年上半年","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7天,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可能连一个决策都没出来,理想汽车却根据“98%的i8用户选择了中高配版本”这个关键信号,完成了一次产品策略的彻底调整。 8月5日,理想i8宣布取消Pro、Max、Ultra三个版本,统一为一个价格(售价33.98万元)、一个配置。这次被网友称为“这个价格值了”、“有下单冲动”的调整,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逻辑? 快速调价,意在30万级纯电SUV市场 “我们陷入惯性思维了。”李想在微博上的这句话,看起来像是自我检讨,但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这恰恰展现了理想汽车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快速试错和迭代的能力。 对比一下就知道这种“快”的价值。传统车企即便是配置调整,也要经过层层审批,动辄数月。而理想汽车能在一周内完成产品策略的彻底调整,在当下这个变化比计划快的时代,这确实是一种稀缺能力。 但这次调整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数据背后,理想汽车看到的是一个更大的机会——30万到40万这个价格区间,是纯电SUV市场最后的蓝海。 翻开今年1-6月的销量榜单,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在30-40万纯电车型中,Model Y以43917台的成绩一骑绝尘,但排在第二的智界R7只有20979台,差距悬殊。更让人意外的是,除了Model Y,这个价格区间没有一款产品月销能稳定超过4000台。 绝大多数玩家都在20万以下的红海里厮杀,却没人真正搞明白一个问题:愿意花30多万买纯电SUV的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试想,如果i8月销能超过4000台,就已经超过了市面上大多数30-40万之间的纯电产品;如果能达到7000台,那就是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新纪录。这个目标听起来很激进,但并非不可能。 理想汽车其实已经在这个价格区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如果把视野放宽到整个30-40万SUV市场(不分能源形式),理想汽车已经是销量冠军。今年上半年","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16cd791eaee1cac1c6e193c0cb3991f","width":"969","height":"15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41a3218180d2b0a860ae255c4b295b6","width":"832","height":"134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a259bad1e80b70657a410be3e70dcff","width":"832","height":"133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54395100695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1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5431194501432,"gmtCreate":1754655475417,"gmtModify":1754658205952,"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GPT-5离“神级AI”还有多远?","html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多次跳票后,GPT-5终于亮相。 美国西部时间8月7日(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明星AI创业公司OpenAI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GPT-5,并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包括免费用户。 这是OpenAI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升级,其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发布会上宣称,GPT-5的能力已从“大学生水平”跃升至“博士级专家”,并强调该模型在综合能力上已达到全球最高。 这次发布会的关键词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词:“专业”和“聪明”。“专业”体现在它在健康、编程、教育等多个场景中展示了更强的能力,同时降低幻觉率,提升了可靠性;“聪明”则主要是它首次采用集成架构,GPT-5能够根据用户指令的复杂度,自动调用最合适的模型,无需用户手动切换,并支持更多个性化功能。 然而,外界反馈却较为平淡,部分用户和从业者认为,GPT-5“缺乏惊喜”。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前版本发布频繁,预期被不断拉高。 AI从业者云中江树在发布会前便对GPT-5持观望态度,因为从过去几轮GPT的升级来看,实际表现往往低于宣传,但仍期待它这次能在推理和编程上带来突破,真正拓宽应用场景。 然而从目前来看,业界公认在推理能力上领先的模型仍是GPT-o系列和DeepSeek-R1。GPT-5的进步更多是对既有能力的优化,而非质的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GPT-5降低了幻觉率,但发布会上出现的两处低级错误仍然引发争议。 一是它在解释伯努利效应时,错误地采用了被主流物理学教材已经证伪的“等时通过理论”,“博士级AI”居然讲错高中物理。二是在制作图表时,GPT-5某项评分(52.8)明明低于o3模型(69.1),对应的柱状图却显示更高,这也让外界怀疑GPT-5的能力被夸大了。 GPT-5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神级”GPT-5,真的强吗","list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多次跳票后,GPT-5终于亮相。 美国西部时间8月7日(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明星AI创业公司OpenAI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GPT-5,并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包括免费用户。 这是OpenAI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升级,其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发布会上宣称,GPT-5的能力已从“大学生水平”跃升至“博士级专家”,并强调该模型在综合能力上已达到全球最高。 这次发布会的关键词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词:“专业”和“聪明”。“专业”体现在它在健康、编程、教育等多个场景中展示了更强的能力,同时降低幻觉率,提升了可靠性;“聪明”则主要是它首次采用集成架构,GPT-5能够根据用户指令的复杂度,自动调用最合适的模型,无需用户手动切换,并支持更多个性化功能。 然而,外界反馈却较为平淡,部分用户和从业者认为,GPT-5“缺乏惊喜”。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前版本发布频繁,预期被不断拉高。 AI从业者云中江树在发布会前便对GPT-5持观望态度,因为从过去几轮GPT的升级来看,实际表现往往低于宣传,但仍期待它这次能在推理和编程上带来突破,真正拓宽应用场景。 然而从目前来看,业界公认在推理能力上领先的模型仍是GPT-o系列和DeepSeek-R1。GPT-5的进步更多是对既有能力的优化,而非质的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GPT-5降低了幻觉率,但发布会上出现的两处低级错误仍然引发争议。 一是它在解释伯努利效应时,错误地采用了被主流物理学教材已经证伪的“等时通过理论”,“博士级AI”居然讲错高中物理。二是在制作图表时,GPT-5某项评分(52.8)明明低于o3模型(69.1),对应的柱状图却显示更高,这也让外界怀疑GPT-5的能力被夸大了。 GPT-5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神级”GPT-5,真的强吗","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王璐 编辑 | 魏佳 多次跳票后,GPT-5终于亮相。 美国西部时间8月7日(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明星AI创业公司OpenAI发布了新一代大模型GPT-5,并向所有用户开放使用,包括免费用户。 这是OpenAI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升级,其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发布会上宣称,GPT-5的能力已从“大学生水平”跃升至“博士级专家”,并强调该模型在综合能力上已达到全球最高。 这次发布会的关键词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词:“专业”和“聪明”。“专业”体现在它在健康、编程、教育等多个场景中展示了更强的能力,同时降低幻觉率,提升了可靠性;“聪明”则主要是它首次采用集成架构,GPT-5能够根据用户指令的复杂度,自动调用最合适的模型,无需用户手动切换,并支持更多个性化功能。 然而,外界反馈却较为平淡,部分用户和从业者认为,GPT-5“缺乏惊喜”。 这一方面是因为此前版本发布频繁,预期被不断拉高。 AI从业者云中江树在发布会前便对GPT-5持观望态度,因为从过去几轮GPT的升级来看,实际表现往往低于宣传,但仍期待它这次能在推理和编程上带来突破,真正拓宽应用场景。 然而从目前来看,业界公认在推理能力上领先的模型仍是GPT-o系列和DeepSeek-R1。GPT-5的进步更多是对既有能力的优化,而非质的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GPT-5降低了幻觉率,但发布会上出现的两处低级错误仍然引发争议。 一是它在解释伯努利效应时,错误地采用了被主流物理学教材已经证伪的“等时通过理论”,“博士级AI”居然讲错高中物理。二是在制作图表时,GPT-5某项评分(52.8)明明低于o3模型(69.1),对应的柱状图却显示更高,这也让外界怀疑GPT-5的能力被夸大了。 GPT-5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神级”GPT-5,真的强吗","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404649239ad2719015f1f7cfc657f3b","width":"640","height":"3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54311945014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5422712516680,"gmtCreate":1754653862320,"gmtModify":1754653920815,"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凭“折扣”圈粉,奢侈品市场换赛道了?","htmlText":"不知道大家最近是否关注到奢侈品行业的达消息。 奢侈品在经历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的热度似乎不复以往了。像最近上半年的奢侈品行业数据公布,不同集团几乎同时都有业绩下滑的现象。 例如法国路威酩轩集团(LVMH)2025年上半年营收398.1亿欧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20亿欧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同比下跌22%至57亿欧元。以及开云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76亿欧元,同比下降16%;营业净利润4.74亿欧元,下降46%。集团收入支柱、核心品牌Gucci持续低迷,成集团业绩主要拖累。 不过有意思的是,一边是顶奢品的低迷,另一边却是中奢的风生水起。如法国巴黎银行发表研报表示,潘多拉、巴宝莉和Hugo Boss有望实现环比加速增长,表现优于同行。 要说他们为什么能够被法国巴黎银行器重?有网友猜测,这几家品牌都勇于拥抱当下年轻人的理性消费观念——“可以买贵的,但是不能买贵了”。 以巴宝莉为例,当季产品回归英式夏日传统风格,同时推出了价格更亲民的包袋,比如售价850英镑的Horseshoe斜挎包,吸引到许多不同阶层的新消费者,其中就包括不少理性消费的年轻人。 且根据Luxurynsight的价格分析,自去年10月以来,Burberry平均包袋价格下降了9%。这也让巴宝莉的营收赢过了同期的GUCCI。 此外,巴宝莉还拥抱折扣行业,积极开展奢侈品特卖会活动。以线上奢侈品特卖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在特卖电商唯品会上,已经出现了不下3场奢侈品特卖会活动,其中就有巴宝莉,且场场活动都有3折甚至更低的骨折价,不少爆款产品都是一上线即秒空。 像最近的一场奢侈品特卖会活动,一款Burberry 中号单肩斜挎包原价在20000元上下,即使在日常的促销活动中,售价也在5000元左右,但是当天超V价仅为3535元就能拿下,相当于专柜价的1.7折。而且活动开始前平台多款Burberry女包收藏数量环比增长数","listText":"不知道大家最近是否关注到奢侈品行业的达消息。 奢侈品在经历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的热度似乎不复以往了。像最近上半年的奢侈品行业数据公布,不同集团几乎同时都有业绩下滑的现象。 例如法国路威酩轩集团(LVMH)2025年上半年营收398.1亿欧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20亿欧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同比下跌22%至57亿欧元。以及开云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76亿欧元,同比下降16%;营业净利润4.74亿欧元,下降46%。集团收入支柱、核心品牌Gucci持续低迷,成集团业绩主要拖累。 不过有意思的是,一边是顶奢品的低迷,另一边却是中奢的风生水起。如法国巴黎银行发表研报表示,潘多拉、巴宝莉和Hugo Boss有望实现环比加速增长,表现优于同行。 要说他们为什么能够被法国巴黎银行器重?有网友猜测,这几家品牌都勇于拥抱当下年轻人的理性消费观念——“可以买贵的,但是不能买贵了”。 以巴宝莉为例,当季产品回归英式夏日传统风格,同时推出了价格更亲民的包袋,比如售价850英镑的Horseshoe斜挎包,吸引到许多不同阶层的新消费者,其中就包括不少理性消费的年轻人。 且根据Luxurynsight的价格分析,自去年10月以来,Burberry平均包袋价格下降了9%。这也让巴宝莉的营收赢过了同期的GUCCI。 此外,巴宝莉还拥抱折扣行业,积极开展奢侈品特卖会活动。以线上奢侈品特卖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在特卖电商唯品会上,已经出现了不下3场奢侈品特卖会活动,其中就有巴宝莉,且场场活动都有3折甚至更低的骨折价,不少爆款产品都是一上线即秒空。 像最近的一场奢侈品特卖会活动,一款Burberry 中号单肩斜挎包原价在20000元上下,即使在日常的促销活动中,售价也在5000元左右,但是当天超V价仅为3535元就能拿下,相当于专柜价的1.7折。而且活动开始前平台多款Burberry女包收藏数量环比增长数","text":"不知道大家最近是否关注到奢侈品行业的达消息。 奢侈品在经历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的热度似乎不复以往了。像最近上半年的奢侈品行业数据公布,不同集团几乎同时都有业绩下滑的现象。 例如法国路威酩轩集团(LVMH)2025年上半年营收398.1亿欧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20亿欧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同比下跌22%至57亿欧元。以及开云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76亿欧元,同比下降16%;营业净利润4.74亿欧元,下降46%。集团收入支柱、核心品牌Gucci持续低迷,成集团业绩主要拖累。 不过有意思的是,一边是顶奢品的低迷,另一边却是中奢的风生水起。如法国巴黎银行发表研报表示,潘多拉、巴宝莉和Hugo Boss有望实现环比加速增长,表现优于同行。 要说他们为什么能够被法国巴黎银行器重?有网友猜测,这几家品牌都勇于拥抱当下年轻人的理性消费观念——“可以买贵的,但是不能买贵了”。 以巴宝莉为例,当季产品回归英式夏日传统风格,同时推出了价格更亲民的包袋,比如售价850英镑的Horseshoe斜挎包,吸引到许多不同阶层的新消费者,其中就包括不少理性消费的年轻人。 且根据Luxurynsight的价格分析,自去年10月以来,Burberry平均包袋价格下降了9%。这也让巴宝莉的营收赢过了同期的GUCCI。 此外,巴宝莉还拥抱折扣行业,积极开展奢侈品特卖会活动。以线上奢侈品特卖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在特卖电商唯品会上,已经出现了不下3场奢侈品特卖会活动,其中就有巴宝莉,且场场活动都有3折甚至更低的骨折价,不少爆款产品都是一上线即秒空。 像最近的一场奢侈品特卖会活动,一款Burberry 中号单肩斜挎包原价在20000元上下,即使在日常的促销活动中,售价也在5000元左右,但是当天超V价仅为3535元就能拿下,相当于专柜价的1.7折。而且活动开始前平台多款Burberry女包收藏数量环比增长数","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aff879b994818a51a8270db9f2cefa0","width":"640","height":"58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4563600471a2212da4dd4b4a10424c1","width":"640","height":"45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1f1ddc0e2fe949d66b0f9339b4d4fd8","width":"640","height":"35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54227125166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4984318177296,"gmtCreate":1754547326262,"gmtModify":1754548294241,"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首届VisionX AI智能眼镜供应链趋势大会在杭州举行,300+从业者齐聚","htmlText":"当前,AI智能眼镜行业正经历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高速增长与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的关键阶段,供应链的发展对于AI智能眼镜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月5日,由XR Vision联合BEYOND Expo主办的VisionX AI智能眼镜供应链趋势大会在杭州圆满举行。 此次大会汇聚了100+国内外智能眼镜行业上下游的公司,300+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了涉及光波导技术、碳化硅材料等AI智能眼镜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核心技术。大会现场总计有30多款智能眼镜可供体验,包括AI智能眼镜、基于光波导显示或BirdBath方案的AR智能眼镜。 智能眼镜破局:轻量化设计激活亿级存量市场 刚需场景决定了粘性,解决近视问题是目前戴眼镜人群的第一刚需,大部分消费者购镜决策流程未包含对智能功能的考量,而是从看得中,拿得起,放不下开始。 前依视路创事务负责人、现担任VISTA远景光学与智能穿戴的负责人郝育昭看来,目前多数智能眼镜功能与手机、手表交叉,导致智能眼镜的场景悬浮、可替代性强,续航能力也不能保证用户全天候使用。 他觉得,眼镜与手机、手表等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眼镜侧重的是人体工学与美学的平衡,手机的核心设计目标则是功能驱动下的极简主义,而手表则是工具属性兼具身份象征,智能眼镜厂商要特别注重眼镜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在新技术应用的早期阶段,有效激活存量市场是获取用户的关键路径。微光科技CEO戴照恩博士强调全球约20亿的眼镜用户群体正是推广AR技术最具潜力的庞大存量市场。微光科技以模块化设计为突破口,推出了全球首款夹片式智能AR眼镜。该产品让用户无需更换日常佩戴的光学镜片,即可无缝叠加体验AI+AR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著降低了尝鲜门槛。 AI智能眼镜产业链亮出新方案 当前AI产品在发展路径上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续航时间普遍短、制约移动场景深度应用以及影响用户体验。 豪鹏科技AI业务负责人朱兆祯指","listText":"当前,AI智能眼镜行业正经历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高速增长与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的关键阶段,供应链的发展对于AI智能眼镜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月5日,由XR Vision联合BEYOND Expo主办的VisionX AI智能眼镜供应链趋势大会在杭州圆满举行。 此次大会汇聚了100+国内外智能眼镜行业上下游的公司,300+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了涉及光波导技术、碳化硅材料等AI智能眼镜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核心技术。大会现场总计有30多款智能眼镜可供体验,包括AI智能眼镜、基于光波导显示或BirdBath方案的AR智能眼镜。 智能眼镜破局:轻量化设计激活亿级存量市场 刚需场景决定了粘性,解决近视问题是目前戴眼镜人群的第一刚需,大部分消费者购镜决策流程未包含对智能功能的考量,而是从看得中,拿得起,放不下开始。 前依视路创事务负责人、现担任VISTA远景光学与智能穿戴的负责人郝育昭看来,目前多数智能眼镜功能与手机、手表交叉,导致智能眼镜的场景悬浮、可替代性强,续航能力也不能保证用户全天候使用。 他觉得,眼镜与手机、手表等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眼镜侧重的是人体工学与美学的平衡,手机的核心设计目标则是功能驱动下的极简主义,而手表则是工具属性兼具身份象征,智能眼镜厂商要特别注重眼镜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在新技术应用的早期阶段,有效激活存量市场是获取用户的关键路径。微光科技CEO戴照恩博士强调全球约20亿的眼镜用户群体正是推广AR技术最具潜力的庞大存量市场。微光科技以模块化设计为突破口,推出了全球首款夹片式智能AR眼镜。该产品让用户无需更换日常佩戴的光学镜片,即可无缝叠加体验AI+AR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著降低了尝鲜门槛。 AI智能眼镜产业链亮出新方案 当前AI产品在发展路径上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续航时间普遍短、制约移动场景深度应用以及影响用户体验。 豪鹏科技AI业务负责人朱兆祯指","text":"当前,AI智能眼镜行业正经历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高速增长与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的关键阶段,供应链的发展对于AI智能眼镜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月5日,由XR Vision联合BEYOND Expo主办的VisionX AI智能眼镜供应链趋势大会在杭州圆满举行。 此次大会汇聚了100+国内外智能眼镜行业上下游的公司,300+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了涉及光波导技术、碳化硅材料等AI智能眼镜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核心技术。大会现场总计有30多款智能眼镜可供体验,包括AI智能眼镜、基于光波导显示或BirdBath方案的AR智能眼镜。 智能眼镜破局:轻量化设计激活亿级存量市场 刚需场景决定了粘性,解决近视问题是目前戴眼镜人群的第一刚需,大部分消费者购镜决策流程未包含对智能功能的考量,而是从看得中,拿得起,放不下开始。 前依视路创事务负责人、现担任VISTA远景光学与智能穿戴的负责人郝育昭看来,目前多数智能眼镜功能与手机、手表交叉,导致智能眼镜的场景悬浮、可替代性强,续航能力也不能保证用户全天候使用。 他觉得,眼镜与手机、手表等产品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眼镜侧重的是人体工学与美学的平衡,手机的核心设计目标则是功能驱动下的极简主义,而手表则是工具属性兼具身份象征,智能眼镜厂商要特别注重眼镜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在新技术应用的早期阶段,有效激活存量市场是获取用户的关键路径。微光科技CEO戴照恩博士强调全球约20亿的眼镜用户群体正是推广AR技术最具潜力的庞大存量市场。微光科技以模块化设计为突破口,推出了全球首款夹片式智能AR眼镜。该产品让用户无需更换日常佩戴的光学镜片,即可无缝叠加体验AI+AR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著降低了尝鲜门槛。 AI智能眼镜产业链亮出新方案 当前AI产品在发展路径上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续航时间普遍短、制约移动场景深度应用以及影响用户体验。 豪鹏科技AI业务负责人朱兆祯指","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49843181772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4902319657280,"gmtCreate":1754527006767,"gmtModify":1754527887333,"author":{"id":"3514186283987799","authorId":"3514186283987799","name":"定焦On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015af35fdf077bcf5be14ccb82f159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4186283987799","authorIdStr":"3514186283987799"},"themes":[],"title":"美图暴涨300%,风口还是虚火?","html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陈丹 编辑 | 魏佳 或许没人想到,那家被视为“时代的眼泪”、连年亏损、业务大撤退的美图公司,能靠AI翻身。 7月23日,美图发布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约65%-72%。过去两年,美图摆脱多年亏损,2024年实现盈利33亿,月活跃用户达2.66亿,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靠AI盈利的应用公司之一。 然而就在六七年前,美图还深陷困境,股价狂掉、人心涣散。2019年,美图亏损1.9亿元,不得不砍掉手机业务、关停电商板块,全员撤回厦门总部 “休养生息”。 如今,用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欣鸿的话说,美图重生了。 这背后,既有AI加持的红利,也来自一次难得的清醒认知。相比此前的盲目追风口,美图选择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影像赛道。 年初至今,美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300%,市值一度突破560亿港元,重回高光时刻。但对比上市首日暴涨250%、让华尔街为之疯狂的图形编辑软件Figma,美图的市值不到其六分之一。 同样是“AI+视觉成产力工具”,但美图暂未跳脱“消费工具”的定位。用户付费意愿、商业粘性与增长空间,还需要更多硬仗来验证。 AI改造美图 有人将美图的故事比喻为商业爽剧,净利润的跳涨,是全剧的“爽点”之一。 2022年,美图近21亿元的营收仅带来不足2000万元的利润,盈利能力较弱。但到了2023年,形势开始逆转:营收提升至27亿元,净利润增长233.2%达到3.7亿元。进入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5.86亿元。 业绩改善背后的变量,在于AI。 自2022年底以来,美图陆续推出一系列AIGC产品和功能。从目前的产品来看,已经形成了三层架构:底层是视觉大模型MiracleVision,中间层包括AI开放平台、创意平台等,应用层则是各类面向用户的产品——既有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面向C端工具,也有视觉创作工具 WHEE","list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陈丹 编辑 | 魏佳 或许没人想到,那家被视为“时代的眼泪”、连年亏损、业务大撤退的美图公司,能靠AI翻身。 7月23日,美图发布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约65%-72%。过去两年,美图摆脱多年亏损,2024年实现盈利33亿,月活跃用户达2.66亿,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靠AI盈利的应用公司之一。 然而就在六七年前,美图还深陷困境,股价狂掉、人心涣散。2019年,美图亏损1.9亿元,不得不砍掉手机业务、关停电商板块,全员撤回厦门总部 “休养生息”。 如今,用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欣鸿的话说,美图重生了。 这背后,既有AI加持的红利,也来自一次难得的清醒认知。相比此前的盲目追风口,美图选择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影像赛道。 年初至今,美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300%,市值一度突破560亿港元,重回高光时刻。但对比上市首日暴涨250%、让华尔街为之疯狂的图形编辑软件Figma,美图的市值不到其六分之一。 同样是“AI+视觉成产力工具”,但美图暂未跳脱“消费工具”的定位。用户付费意愿、商业粘性与增长空间,还需要更多硬仗来验证。 AI改造美图 有人将美图的故事比喻为商业爽剧,净利润的跳涨,是全剧的“爽点”之一。 2022年,美图近21亿元的营收仅带来不足2000万元的利润,盈利能力较弱。但到了2023年,形势开始逆转:营收提升至27亿元,净利润增长233.2%达到3.7亿元。进入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5.86亿元。 业绩改善背后的变量,在于AI。 自2022年底以来,美图陆续推出一系列AIGC产品和功能。从目前的产品来看,已经形成了三层架构:底层是视觉大模型MiracleVision,中间层包括AI开放平台、创意平台等,应用层则是各类面向用户的产品——既有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面向C端工具,也有视觉创作工具 WHEE","text":"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陈丹 编辑 | 魏佳 或许没人想到,那家被视为“时代的眼泪”、连年亏损、业务大撤退的美图公司,能靠AI翻身。 7月23日,美图发布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约65%-72%。过去两年,美图摆脱多年亏损,2024年实现盈利33亿,月活跃用户达2.66亿,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靠AI盈利的应用公司之一。 然而就在六七年前,美图还深陷困境,股价狂掉、人心涣散。2019年,美图亏损1.9亿元,不得不砍掉手机业务、关停电商板块,全员撤回厦门总部 “休养生息”。 如今,用创始人兼董事长吴欣鸿的话说,美图重生了。 这背后,既有AI加持的红利,也来自一次难得的清醒认知。相比此前的盲目追风口,美图选择回到自己最擅长的影像赛道。 年初至今,美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300%,市值一度突破560亿港元,重回高光时刻。但对比上市首日暴涨250%、让华尔街为之疯狂的图形编辑软件Figma,美图的市值不到其六分之一。 同样是“AI+视觉成产力工具”,但美图暂未跳脱“消费工具”的定位。用户付费意愿、商业粘性与增长空间,还需要更多硬仗来验证。 AI改造美图 有人将美图的故事比喻为商业爽剧,净利润的跳涨,是全剧的“爽点”之一。 2022年,美图近21亿元的营收仅带来不足2000万元的利润,盈利能力较弱。但到了2023年,形势开始逆转:营收提升至27亿元,净利润增长233.2%达到3.7亿元。进入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5.86亿元。 业绩改善背后的变量,在于AI。 自2022年底以来,美图陆续推出一系列AIGC产品和功能。从目前的产品来看,已经形成了三层架构:底层是视觉大模型MiracleVision,中间层包括AI开放平台、创意平台等,应用层则是各类面向用户的产品——既有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面向C端工具,也有视觉创作工具 WHEE","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073eb35aa29c6db164adde198ff306f","width":"640","height":"3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649023196572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3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ing","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