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野火财经
资深媒体人,财经专栏作家;关注TMT、电商、新能源车领域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282
帖子 · 282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9-12
A股将迎高红利股,约7%高股息铝航母,长线“聪明钱”蓄势待发
A股铝企宏创控股(002379)计划向魏桥铝电等9个交易对手方,发行价值635亿元股份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正在持续进行,宏创控股年内涨幅已超90%。预计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依旧是张波家族,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铝企航母即将起航。 若以超过百亿元铝企的估值作为参考,“新宏创控股”市值有望向3000亿元进军。同时,其将摇身变为高股息红利股,持续给股东高比例分红,有望获得养老、社保基金等长线资本和价值资金青睐,成为机构投资的首选标的。 铝企新“一哥”,市值有望3000亿+ 根据购买资产交易草案,宏创控股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宏拓实业100%股权,将发行约119亿股A股股份,加上原有A股股份约11.4亿股,资产重组完成后,“新宏创控股”的股本数量将增加至130亿股以上。 截至9月11日,宏创控股股价为17.24元/股,以此估算,重组后“新宏创控股”总市值大约是2200亿元以上。 Wind申万“有色金属-铝”板块A股上市企业共31家,当前市值最高是中国铝业(601600),大约1000亿元。重组完成后“新宏创控股”市值将轻松超过中国铝业,成为铝企上市企业市值新“一哥”。 支撑“新宏创控股”高市值的是实打实的业绩:重组前的宏创控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0.7亿元。而重组后的“新宏创控股”,预计2025年净利润超200亿元,对应静态股价下的2200亿元市值,市盈率大约是11倍,仍有较高向上空间。 依旧参考“有色金属-铝”板块上市企业,去除亏损企业或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的企业后还剩20家企业,截至9月9日,这20家企业市盈率均值为28倍,中值为20倍。 数据来源:Wind终端 进一步缩小范围,选择13家市值超过百亿元企业,它们的市盈率均值为19倍,中值为13倍。 “新宏创控股”估值以此为参考,则市值在2300亿元至3400亿元之间,与此前预估2200亿市值相比,还
看
69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A股将迎高红利股,约7%高股息铝航母,长线“聪明钱”蓄势待发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9-02
蔚来销量上去了,毛利率没改善,负债率攀升至93%
【财报】虽然二季度亏损收窄,但规模仍然接近50亿,这让投资者对蔚来盈利依旧感到不放心。 9月2日晚间,蔚来(NIO.N)在美股盘前发布了二季度财报。 二季度,蔚来总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汽车销售额为161亿元,同比增长3%;其他销售额大约29亿元,同比大增63%。 蔚来在二季度内销售7.2万辆车,包括蔚来品牌4.7万辆,乐道品牌1.7万辆,以及萤火虫品牌不到0.8万辆;后两个品牌为经济型汽车。 整体看,蔚来半季度的汽车销售均价大约是22.4万元,相对去年同期均价27.2万元,相当于少4.8万元。 汽车销售毛利率为10.3%,和去年同期12.2%相比,少大约2个百分点。汽车卖多了,但毛利率反而减少了。蔚来没有披露各个品牌的毛利率情况,新品牌在起量,毛利率还在爬坡中,这是可以理解的。 毛利润只有19亿元,是无法覆盖费用的。研发费用30亿元,销售和一般、行政费用又干掉约40亿元,最终蔚来在二季度再度净亏损近50亿元,经调整(股权和组织优化带来的裁员补偿)亏损41亿元。 去年二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蔚来分别亏损51亿元和68亿元,本季度相对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一季度减亏近18亿元。上半年,蔚来累计亏损118亿元。 2018年,蔚来在美股上市,迄今7年过去,上市后累计亏损超过1200亿元。真是有一种亏麻的感觉。 蔚小理全部发布二季度财报,理想依旧盈利,斩获11亿元净利润;小鹏依旧亏损,已经亏损不到5亿元,看到了盈利的曙光;有可能在三季度品尝第一次盈利的滋味。 但据蔚来创始人李斌此前表态,四季度也要完成季度盈利;看起来还有点遥远。毕竟小鹏将季度亏损从40亿元左右慢慢降到5亿元,可是用了10个季度。 李斌和蔚来,能在两个季度内交给股东们一个大惊喜? 不少投资者关心蔚来的现金情况,时刻担心公司会不会“倒闭”。截至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等合计2
看
97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蔚来销量上去了,毛利率没改善,负债率攀升至93%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8-31
即时零售失血,资本支出暴增,阿里季报看点不少......
【财报】不少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陆续看到京东和美团发布财报后,因战略投入到外卖大战,造成利润骤降,马上想到阿里巴巴估计也要失血过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二季度,美团营业利润-10亿元,净利润3.65亿元,下滑97%;京东营业利润-10.8亿元,和美团基本相当,净利润虽然也遭遇腰斩,但还有近62亿元。 而阿里巴巴,同期完成营业利润350亿元,只下滑3%;净利润424亿元,还逆势大幅增加76%,比一季度多赚了200多亿。 大家起初都会认为,外卖大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从京东、美团早期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得到验证。唯独阿里巴巴却能全身而退。 这是不是不可思议? 从这期财报开始,阿里巴巴将六大业务子集团压缩到三大业务集团,也就是中国电商、国际电商、阿里云,以及剩余的业务都放在“其他”里面。 本季度,中国电商完成收入1400亿元,增长10%。其中,客户管理收入893亿元,增加10%;直营、物流等收入293亿元,增长7%。阿里首次公布即时零售(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收入,完成148亿元,增长12%。 客户管理是中国电商乃至阿里集团的“大血包”,完成10%增速,要高于美团本地核心商业不到8%增速,但同时也低于京东零售超过20%的收入增速。 尽管上述三大业务形态不同,收入构成也不同,但从它们在各自公司中中流砥柱地位,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合适的。 另外,合并后的即时零售本季度完成148亿元收入,增长12%,这个增速一般。毕竟阿里号称要500亿补贴即时零售大战,结果只刚刚达到两位数增长。 哪像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增长快两倍了。而且即时零售营收规模和京东新业务的差距也没拉开。 阿里家大业大,即时零售只**国电商业务营收10%左右比例,占整个阿里集团营收比例大约6%。怎么说呢,就感觉阿里用小股部队,打游击战和运动战,搅得美团“主力军”不得安宁。 国际电商完成收入347亿元,增长不像以前那样迅猛了,但也
看
42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即时零售失血,资本支出暴增,阿里季报看点不少......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8-28
理想守住了毛利率,股价跑输恒科32个点
【中报】一个月多月时间,理想汽车的股价从138港元跌到88港元附近,公司疲软的二季度业绩反应了股价大幅波动。 根据理想汽车(2015.HK)8月28日晚间发布二季度财报和中报。其中二季度理想完成总收入302亿元,同比下滑4.5%。 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汽车销售疲软。二季度,理想完成汽车交付11.11万辆,比去年同期10.86万辆增加2.3%,这在7月初就公布了,但是汽车销售收入却减少4.7%,至289亿元,却让很多投资者没料到。 也就是说,理想把车卖得更便宜了。简单测算,二季度平均销售单价为26万元;去年同期大约为28万元,平均每辆少2万元;这和公司的产品结构有关。 在汽车内卷大背景下,理想的毛利率基本守住了,本季度汽车毛利率为19.4%,比去年多0.7个、比一季度少0.4个百分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小米集团的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毛利率为26.4%,在造车新势力中应该是最高的。当然,笔者还是觉得,小米最好单独公布汽车的毛利率。理想汽车的毛利率比小鹏、蔚来还是要领先的。 其销售成本不增反减,二季度为242亿元,减少13亿元或5.2%。由于营业费用(研发、销售及一般管理层等)少8.2%或5亿元至52亿元,因此营业利润增加77%至8.27亿元。 理想是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实现盈利的车企。二季度,理想实现净利润11亿元,略减少0.4%,遗憾地完成“双降”,也是历史上首次遭遇。 上半年,理想完成总收入562亿元,下滑2%,净利润17.4亿元,增加2.8%。 最让股东们闹心的是销量指引。理想在8月20日已经开始交付家庭纯电SUV汽车I8,售价为34万元。根据披露,理想预计交付9万至9.5万辆,每个月销量3万左右,和一季度大约持平,但和去年同期15.3万辆相比大幅下滑。 原本理想豪气冲天,将2025年的汽车销量目标定在70万,后来交付不满意,目标下调至64万辆,再后来有消息显示继续下调
看
95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理想守住了毛利率,股价跑输恒科32个点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8-27
外卖大战冲击主业,美团利润暴降
【中报】外卖大战之惨烈,都反映在上市企业的财报里。 美团(3690.HK)8月27日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以及中期业绩,二季度再次回到盈亏平衡线上,并带崩了上半年利润。 二季度,美团完成总收入918亿元,增长11.7%;其中本地核心商业完成收入653亿元,新业务完成26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8%、22.8%。季度收入918亿元,比预估937亿元少21亿元。 从收入增量看,虽然本地核心商业板块二季度完成46亿元增量,新业务贡献49亿元收入增量,还超过了本地核心商业,也带动总收入增长站稳在两位百分数以上。 虽然是两位数增长,却也是美团有史以来最低季度增速,比上个季度增速少约5个百分点;且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已经连续3个季度收入走低了。 收入端还能说得过去,毕竟体量已经快接近千亿规模了,但利润端可就让很多投资者吃惊了。 本地核心商业的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等,二季度大幅攀升至616亿元,增长大约36%,比收入增长多约28个百分点;新业务的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增加到284亿元,也提高24%,超过收入增幅。 美团在财报中表示,销售成本和营销开支等增长,主要是提高骑手补贴,并在推广、广告和获客上加码。 这导致美团的本地核心商业经营利润滑落至37亿元,比去年同期152亿元下滑约76%,经营利润率5.7%下滑19.4个百分点;而新业务亏损近19亿元,比去年也增加43%或6亿元,经营亏损率则有所改善至7.1%。 加上其他业务经营亏损16亿元,整体经营利润只有2.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经营利润112.6亿元少足足110亿元。 第二季度,美团调整后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去年的136亿元下降89%;预估98.5亿元,大幅低于预期;净利润3.6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3.5亿元少大约110亿元。 上半年,美团收入1784亿元,增长14.8%,营业利润71亿元,主要是一季度带来的,净利润104亿
看
82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外卖大战冲击主业,美团利润暴降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8-25
收入增幅跑输京东,拼多多跌幅止血
【中报】电商巨头拼多多二季度利润继续下滑,收入增幅也持续回落,不到两位百分数。 根据拼多多(PDD.NASDAQ)8月25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完成收入1040亿元,这是拼多多第二次在季度完成千亿元以上收入。 不过收入季度增长刚过7%,低于一季度10.2%增速,随着收入体量超过千亿元,拼多多再想回到以前动辄高两位数乃至三位数百分数增长,几乎不可能了。 因关税影响,拼多多海外TEMU业务收入从计总销售额变为仅计佣金收入,口径发生变化,也是收入增长放缓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13%;交易服务收入(佣金)483亿元,同比增长不到1%。 上半年,拼多多实现收入1997亿元,增长8.6%。 对比较早法发布财报的京东,其一、二季度收入增长15.8%、22.4%,上半年收入合计增长19.3%,远远高于拼多多。 利润端看拼多多,二季度公司营业利润258亿元,较2024年同期326亿元下降2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277亿元,较2024年同期350亿元下降21%。 二季度净利润为308亿元,较2024年320亿元下降4%,也是拼多多连续两季收入下滑,但比一季度大幅下滑47%要改善很多。上半年,拼多多实现净利润455亿元,减少24%。 从利润规模看,拼多多依旧大幅领先京东。二季度,京东因大力投入到外卖大战中,新业务遭遇重大亏损148亿元,导致其净利润只有62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71亿元。 财报发布后,盘前拼多多股价曾一度大涨11%,正式交易后开始走低。 拼多多今年初至上周五累计上涨超过30%,要优于京东的表现;其最新总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比阿里少千亿美元,但比京东多1300亿美元。
看
69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收入增幅跑输京东,拼多多跌幅止血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8-21
快手直播疲软,大涨73%难解破发之痛
【中报】连续盈利9个季度后,快手开始派息了。 8月21日晚间,根据快手(1024.HK)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完成收入350亿元,增长13%,这是过去5个季度中的最高增速,且经过连续3个季度营收增幅低于10%以后,再度收获两位数以上增长。 其营收主要来自线上营销、直播和电商等其他业务,分别获得收入198亿元、100亿元和52亿元,增长13%、8%、26%。 从收入增量看,线上营销增收超过22亿元,直播增加7亿元,商不如其他业务增收12亿元。在三大板块中,直播业务最疲软,也影响快手整体收入增幅。 根据快手披露,二季度其电商GMV增长17.6%至大约3600亿元。 二季度,因收入分成增长大约21%至105亿元,将销售成本推升至155亿元,整体增加12.3%,略低于营收增速。 这也使得快手二季度毛利率略增加,至55.7%。 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行政开支、研发,分别消耗105亿元、34亿元和9亿元,不过也有公允值变动带来的近6亿元投资收益,最终快手二季度实现净利润49亿元,比去年同期40亿元,增加约23%。 这也是快手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并扭转了一季度盈利下滑的短暂波动,单季度净利润创下历史最高。 上半年,快手实现收入677亿元,增长11.7%,这是快手历史上最低的中报增长率;半年实现净利润89亿元,增长8%。 持续盈利,公司腰包变厚了,快手开始回报股东,宣布首次特别派息每股0.46港元,合计派息20亿港元。回报股东除了派息,还有回购股票并注销,增厚每股收益。 比如腾讯在今年就回购数百亿元港元股票,以此来回报股东,也推动腾讯股价节节攀升至600港元左右。 至8月21日,快手最新股价为71.75港元,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5%。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月,快手在港股上市时发行价为115港元,如今上市超过4年半,依旧破发大约38%。 其上市后股价最高曾超过400
看
44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快手直播疲软,大涨73%难解破发之痛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8-20
自营收入下滑、加盟大增,华住半年盈利24亿
【中报】华住集团的盈利能力真是要让锦江酒店等同行羡慕。 8月20日,华住集团(1179.HK)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以及中期业绩,其中二季度实现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4.5%。这是华住连续4个季度收入增长低于10%。 其中,租赁和自营酒店收入34亿元,下滑7.6%。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3%。其他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0%。 这也说明连锁酒店集团行业中,自营模式因重资产模式,收入波动较大;而加盟酒店则旱涝保收,收入稳定增长。 截至6月末,Legacy-Huazhu中有租赁和自营酒店547家,11469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大约116万间客房;Legacy-DH有121家在营酒店,及2.58万间在营酒店客房。合计1.21万间酒店和118.5万间客房。 Legacy-Huazhu酒店在二季度的日均房价290元,同比下滑6元;入住率为81%,减少1.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35元,减少9元。也就是说,Legacy-Huazhu酒店的三项核心运营数据在二季度全线下滑。 至于Legacy-DH,二季度内日均房价为120欧元,保持不变;入住率73.9%,增加5.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88欧元,增加6欧元。 整体来看,二季度Legacy-Huazhu贡献51亿元收入,Legacy-DH贡献13亿元营收,大约为前者1/4。 二季度,华住总经营成本及费用为47.4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达到18亿元,增长13.7%,经营利润率为27.8%,增加近2个百分点。 最终,华住在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5亿元,大幅增长约45%,主要是Legacy-Huazhu增加41%带动。 2025年上半年,华住实现总营收118亿元,增长3.5%,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1%。 根据国内酒店和客房数量第一的锦江酒店业绩预报,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大幅下滑53%—
看
92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自营收入下滑、加盟大增,华住半年盈利24亿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8-19
收入增长204%,股价涨214%,泡泡玛特显丝滑
【中报】泡泡玛特的业绩真是太炸裂了。 根据泡泡玛特(9992.HK)8月19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收入增长超过两倍,净利润基本同步增长近两倍,就是产品卖到手软,造的不是毛绒产品,而是“造币”。 上半年,泡泡玛特完成收入大约139亿元,增长204%。这是2021年至2025年这五年中,泡泡玛特第二次在中报时业绩增长超过100%,其中在2021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18%。 中国业务的收益依旧占多数,半年完成收入大约82.8亿元,增长135%。 海外市场中,亚太区市场收入28.5亿元,增长258%;美洲市场收入22.6亿元,增长1142%,欧洲及其他地区市场收入4.8亿元,增长729%。 增长最快的美洲市场,线上渠道比线下零售店卖得更火。包括公司自有以及TikTok等线上平台,半年完成收入13.3亿元,增长19.77倍,收入占比也接近59%,超过线下渠道的收入8.4亿元。 如果以IP来划分,自主产品占比99%,又以艺术家设计的IP为主,占比88%,其中魔兽(THE MONSTERS)系列为主打,完成销售超过48亿元,增长668%,占比从原来不到14%提高到35%;其他系列收入占比都低于10%。 THE MONSTERS家族中代表产品无疑是LABUBU,这款产品任何时间推出,都要抢购才能到手,已经成为世界级IP;尽管公司没有公布这款产品的销售额,应该占THE MONSTERS家族绝大多数。 值得关注的是新品星星人,上半年完成收入3.89亿元,占比2.8%,超过HACIPUPU,未来增长潜力不容小视。 虽然收入增长两倍多,但成本和费用并未同步增长至相同或者更高幅度。其中销售成本增长151%,比收入增幅少53个百分点,这给利润带来了更大空间。 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率增长至70.3%,比去年同期增加6.3个百分点。毛利润增长234%至97.6亿元。 同时,经销和销售开支增长136%
看
43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收入增长204%,股价涨214%,泡泡玛特显丝滑
野火财经
野火财经
·
08-18
度假业务拖后腿,同程收入增速10季度最低
【中报】度假业务下滑和交通票务收入增长乏力,拖累了同程旅行二季度整体收入增幅勉强达到两位数,但也是最近10个季度以来新低。 根据同程旅行(00780.HK)于8月18日港股盘后不久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完成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0%。 笔者注意到,同程上一次收入增速低于10%,还是在新冠疫情周期最后一个季度,即2022年四季度,其总收入下滑14%,随后的9个季度一直到2025年一季度,收入都以高两位数增幅前进,按照季度,增加近两倍。 进入2025年二季度,同程收入增长大幅放缓,并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连续3个季度收入增长走低。 我们来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按照收入构成,其收入包括住宿预订、交通票务预订、度假以及其他业务,共计四大板块。 占比最高是交通票务(机票和火车票),二季度完成18.8亿元,增长7.9%;其次是住宿预订,完成13.7亿元收入,增长15.3%。这“两大”业务住宿和交通预订合计完成32.5亿元,占总营收大约70%,是公司业绩的基本盘。 整体来看,“两大”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11%。 度假实现6.6亿元营收,减少8%;其他业务贡献大约7.6亿元,增长27.5%。这“两小”业务合计收入14.3亿元,超过住宿预订,占比大约30%。 “两小”业务增长9.2%,略逊色于“两大”,但差距也不大。 其中增长最强劲的其他业务板块,主要是来自酒店管理,共计运营2700家酒店,还有1500家酒店在筹备中。而度假业务下滑,因东南亚线路受当地区域安全影响。 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等相对比较克制,像行政开支基本保持不变,二季度总成本和费用共计支出38.6亿元,只增长3.5%,明显低于收入增幅,这带来了较大利润结余。 二季度,同程实现净利润6.4亿元,比去年同期4.3亿元,增长大约48%,是收入增速近5倍。 上半年,同程完成总营收90.5亿元,增长11.5%,和去年同期的
看
52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度假业务拖后腿,同程收入增速10季度最低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16074821972783","uuid":"3516074821972783","gmtCreate":1552980931731,"gmtModify":1742882587915,"name":"野火财经","pinyin":"yhcjyehuocaijing","introduction":"资深媒体人,财经专栏作家;关注TMT、电商、新能源车领域","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资深媒体人,财经专栏作家;关注TMT、电商、新能源车领域。","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2,"status":2,"fanSize":118,"headSize":0,"tweetSize":282,"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3,"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2","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资深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3fb68ea29c9ae6858c58630e182d5","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6c699a93be4214d4b49aea6a5a5d1a4","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5b0e542a9ff77046ed69ef602bc105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1.12.19","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77713835811296,"gmtCreate":1757638872412,"gmtModify":1757639913116,"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A股将迎高红利股,约7%高股息铝航母,长线“聪明钱”蓄势待发","htmlText":"A股铝企宏创控股(002379)计划向魏桥铝电等9个交易对手方,发行价值635亿元股份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正在持续进行,宏创控股年内涨幅已超90%。预计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依旧是张波家族,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铝企航母即将起航。 若以超过百亿元铝企的估值作为参考,“新宏创控股”市值有望向3000亿元进军。同时,其将摇身变为高股息红利股,持续给股东高比例分红,有望获得养老、社保基金等长线资本和价值资金青睐,成为机构投资的首选标的。 铝企新“一哥”,市值有望3000亿+ 根据购买资产交易草案,宏创控股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宏拓实业100%股权,将发行约119亿股A股股份,加上原有A股股份约11.4亿股,资产重组完成后,“新宏创控股”的股本数量将增加至130亿股以上。 截至9月11日,宏创控股股价为17.24元/股,以此估算,重组后“新宏创控股”总市值大约是2200亿元以上。 Wind申万“有色金属-铝”板块A股上市企业共31家,当前市值最高是中国铝业(601600),大约1000亿元。重组完成后“新宏创控股”市值将轻松超过中国铝业,成为铝企上市企业市值新“一哥”。 支撑“新宏创控股”高市值的是实打实的业绩:重组前的宏创控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0.7亿元。而重组后的“新宏创控股”,预计2025年净利润超200亿元,对应静态股价下的2200亿元市值,市盈率大约是11倍,仍有较高向上空间。 依旧参考“有色金属-铝”板块上市企业,去除亏损企业或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的企业后还剩20家企业,截至9月9日,这20家企业市盈率均值为28倍,中值为20倍。 数据来源:Wind终端 进一步缩小范围,选择13家市值超过百亿元企业,它们的市盈率均值为19倍,中值为13倍。 “新宏创控股”估值以此为参考,则市值在2300亿元至3400亿元之间,与此前预估2200亿市值相比,还","listText":"A股铝企宏创控股(002379)计划向魏桥铝电等9个交易对手方,发行价值635亿元股份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正在持续进行,宏创控股年内涨幅已超90%。预计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依旧是张波家族,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铝企航母即将起航。 若以超过百亿元铝企的估值作为参考,“新宏创控股”市值有望向3000亿元进军。同时,其将摇身变为高股息红利股,持续给股东高比例分红,有望获得养老、社保基金等长线资本和价值资金青睐,成为机构投资的首选标的。 铝企新“一哥”,市值有望3000亿+ 根据购买资产交易草案,宏创控股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宏拓实业100%股权,将发行约119亿股A股股份,加上原有A股股份约11.4亿股,资产重组完成后,“新宏创控股”的股本数量将增加至130亿股以上。 截至9月11日,宏创控股股价为17.24元/股,以此估算,重组后“新宏创控股”总市值大约是2200亿元以上。 Wind申万“有色金属-铝”板块A股上市企业共31家,当前市值最高是中国铝业(601600),大约1000亿元。重组完成后“新宏创控股”市值将轻松超过中国铝业,成为铝企上市企业市值新“一哥”。 支撑“新宏创控股”高市值的是实打实的业绩:重组前的宏创控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0.7亿元。而重组后的“新宏创控股”,预计2025年净利润超200亿元,对应静态股价下的2200亿元市值,市盈率大约是11倍,仍有较高向上空间。 依旧参考“有色金属-铝”板块上市企业,去除亏损企业或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的企业后还剩20家企业,截至9月9日,这20家企业市盈率均值为28倍,中值为20倍。 数据来源:Wind终端 进一步缩小范围,选择13家市值超过百亿元企业,它们的市盈率均值为19倍,中值为13倍。 “新宏创控股”估值以此为参考,则市值在2300亿元至3400亿元之间,与此前预估2200亿市值相比,还","text":"A股铝企宏创控股(002379)计划向魏桥铝电等9个交易对手方,发行价值635亿元股份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正在持续进行,宏创控股年内涨幅已超90%。预计重组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依旧是张波家族,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铝企航母即将起航。 若以超过百亿元铝企的估值作为参考,“新宏创控股”市值有望向3000亿元进军。同时,其将摇身变为高股息红利股,持续给股东高比例分红,有望获得养老、社保基金等长线资本和价值资金青睐,成为机构投资的首选标的。 铝企新“一哥”,市值有望3000亿+ 根据购买资产交易草案,宏创控股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宏拓实业100%股权,将发行约119亿股A股股份,加上原有A股股份约11.4亿股,资产重组完成后,“新宏创控股”的股本数量将增加至130亿股以上。 截至9月11日,宏创控股股价为17.24元/股,以此估算,重组后“新宏创控股”总市值大约是2200亿元以上。 Wind申万“有色金属-铝”板块A股上市企业共31家,当前市值最高是中国铝业(601600),大约1000亿元。重组完成后“新宏创控股”市值将轻松超过中国铝业,成为铝企上市企业市值新“一哥”。 支撑“新宏创控股”高市值的是实打实的业绩:重组前的宏创控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约0.7亿元。而重组后的“新宏创控股”,预计2025年净利润超200亿元,对应静态股价下的2200亿元市值,市盈率大约是11倍,仍有较高向上空间。 依旧参考“有色金属-铝”板块上市企业,去除亏损企业或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的企业后还剩20家企业,截至9月9日,这20家企业市盈率均值为28倍,中值为20倍。 数据来源:Wind终端 进一步缩小范围,选择13家市值超过百亿元企业,它们的市盈率均值为19倍,中值为13倍。 “新宏创控股”估值以此为参考,则市值在2300亿元至3400亿元之间,与此前预估2200亿市值相比,还","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6018b2f1d7d24dc215cfb143f031090","width":"1140","height":"7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77138358112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9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4268071326520,"gmtCreate":1756819598831,"gmtModify":1756819628579,"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蔚来销量上去了,毛利率没改善,负债率攀升至93%","htmlText":"【财报】虽然二季度亏损收窄,但规模仍然接近50亿,这让投资者对蔚来盈利依旧感到不放心。 9月2日晚间,蔚来(NIO.N)在美股盘前发布了二季度财报。 二季度,蔚来总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汽车销售额为161亿元,同比增长3%;其他销售额大约29亿元,同比大增63%。 蔚来在二季度内销售7.2万辆车,包括蔚来品牌4.7万辆,乐道品牌1.7万辆,以及萤火虫品牌不到0.8万辆;后两个品牌为经济型汽车。 整体看,蔚来半季度的汽车销售均价大约是22.4万元,相对去年同期均价27.2万元,相当于少4.8万元。 汽车销售毛利率为10.3%,和去年同期12.2%相比,少大约2个百分点。汽车卖多了,但毛利率反而减少了。蔚来没有披露各个品牌的毛利率情况,新品牌在起量,毛利率还在爬坡中,这是可以理解的。 毛利润只有19亿元,是无法覆盖费用的。研发费用30亿元,销售和一般、行政费用又干掉约40亿元,最终蔚来在二季度再度净亏损近50亿元,经调整(股权和组织优化带来的裁员补偿)亏损41亿元。 去年二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蔚来分别亏损51亿元和68亿元,本季度相对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一季度减亏近18亿元。上半年,蔚来累计亏损118亿元。 2018年,蔚来在美股上市,迄今7年过去,上市后累计亏损超过1200亿元。真是有一种亏麻的感觉。 蔚小理全部发布二季度财报,理想依旧盈利,斩获11亿元净利润;小鹏依旧亏损,已经亏损不到5亿元,看到了盈利的曙光;有可能在三季度品尝第一次盈利的滋味。 但据蔚来创始人李斌此前表态,四季度也要完成季度盈利;看起来还有点遥远。毕竟小鹏将季度亏损从40亿元左右慢慢降到5亿元,可是用了10个季度。 李斌和蔚来,能在两个季度内交给股东们一个大惊喜? 不少投资者关心蔚来的现金情况,时刻担心公司会不会“倒闭”。截至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等合计2","listText":"【财报】虽然二季度亏损收窄,但规模仍然接近50亿,这让投资者对蔚来盈利依旧感到不放心。 9月2日晚间,蔚来(NIO.N)在美股盘前发布了二季度财报。 二季度,蔚来总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汽车销售额为161亿元,同比增长3%;其他销售额大约29亿元,同比大增63%。 蔚来在二季度内销售7.2万辆车,包括蔚来品牌4.7万辆,乐道品牌1.7万辆,以及萤火虫品牌不到0.8万辆;后两个品牌为经济型汽车。 整体看,蔚来半季度的汽车销售均价大约是22.4万元,相对去年同期均价27.2万元,相当于少4.8万元。 汽车销售毛利率为10.3%,和去年同期12.2%相比,少大约2个百分点。汽车卖多了,但毛利率反而减少了。蔚来没有披露各个品牌的毛利率情况,新品牌在起量,毛利率还在爬坡中,这是可以理解的。 毛利润只有19亿元,是无法覆盖费用的。研发费用30亿元,销售和一般、行政费用又干掉约40亿元,最终蔚来在二季度再度净亏损近50亿元,经调整(股权和组织优化带来的裁员补偿)亏损41亿元。 去年二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蔚来分别亏损51亿元和68亿元,本季度相对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一季度减亏近18亿元。上半年,蔚来累计亏损118亿元。 2018年,蔚来在美股上市,迄今7年过去,上市后累计亏损超过1200亿元。真是有一种亏麻的感觉。 蔚小理全部发布二季度财报,理想依旧盈利,斩获11亿元净利润;小鹏依旧亏损,已经亏损不到5亿元,看到了盈利的曙光;有可能在三季度品尝第一次盈利的滋味。 但据蔚来创始人李斌此前表态,四季度也要完成季度盈利;看起来还有点遥远。毕竟小鹏将季度亏损从40亿元左右慢慢降到5亿元,可是用了10个季度。 李斌和蔚来,能在两个季度内交给股东们一个大惊喜? 不少投资者关心蔚来的现金情况,时刻担心公司会不会“倒闭”。截至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等合计2","text":"【财报】虽然二季度亏损收窄,但规模仍然接近50亿,这让投资者对蔚来盈利依旧感到不放心。 9月2日晚间,蔚来(NIO.N)在美股盘前发布了二季度财报。 二季度,蔚来总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汽车销售额为161亿元,同比增长3%;其他销售额大约29亿元,同比大增63%。 蔚来在二季度内销售7.2万辆车,包括蔚来品牌4.7万辆,乐道品牌1.7万辆,以及萤火虫品牌不到0.8万辆;后两个品牌为经济型汽车。 整体看,蔚来半季度的汽车销售均价大约是22.4万元,相对去年同期均价27.2万元,相当于少4.8万元。 汽车销售毛利率为10.3%,和去年同期12.2%相比,少大约2个百分点。汽车卖多了,但毛利率反而减少了。蔚来没有披露各个品牌的毛利率情况,新品牌在起量,毛利率还在爬坡中,这是可以理解的。 毛利润只有19亿元,是无法覆盖费用的。研发费用30亿元,销售和一般、行政费用又干掉约40亿元,最终蔚来在二季度再度净亏损近50亿元,经调整(股权和组织优化带来的裁员补偿)亏损41亿元。 去年二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蔚来分别亏损51亿元和68亿元,本季度相对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一季度减亏近18亿元。上半年,蔚来累计亏损118亿元。 2018年,蔚来在美股上市,迄今7年过去,上市后累计亏损超过1200亿元。真是有一种亏麻的感觉。 蔚小理全部发布二季度财报,理想依旧盈利,斩获11亿元净利润;小鹏依旧亏损,已经亏损不到5亿元,看到了盈利的曙光;有可能在三季度品尝第一次盈利的滋味。 但据蔚来创始人李斌此前表态,四季度也要完成季度盈利;看起来还有点遥远。毕竟小鹏将季度亏损从40亿元左右慢慢降到5亿元,可是用了10个季度。 李斌和蔚来,能在两个季度内交给股东们一个大惊喜? 不少投资者关心蔚来的现金情况,时刻担心公司会不会“倒闭”。截至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等合计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8391d77a8a88796a6dadf49753f8037","width":"1918","height":"12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42680713265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7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3478461149280,"gmtCreate":1756627182803,"gmtModify":1756636051517,"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即时零售失血,资本支出暴增,阿里季报看点不少......","htmlText":"【财报】不少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陆续看到京东和美团发布财报后,因战略投入到外卖大战,造成利润骤降,马上想到阿里巴巴估计也要失血过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二季度,美团营业利润-10亿元,净利润3.65亿元,下滑97%;京东营业利润-10.8亿元,和美团基本相当,净利润虽然也遭遇腰斩,但还有近62亿元。 而阿里巴巴,同期完成营业利润350亿元,只下滑3%;净利润424亿元,还逆势大幅增加76%,比一季度多赚了200多亿。 大家起初都会认为,外卖大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从京东、美团早期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得到验证。唯独阿里巴巴却能全身而退。 这是不是不可思议? 从这期财报开始,阿里巴巴将六大业务子集团压缩到三大业务集团,也就是中国电商、国际电商、阿里云,以及剩余的业务都放在“其他”里面。 本季度,中国电商完成收入1400亿元,增长10%。其中,客户管理收入893亿元,增加10%;直营、物流等收入293亿元,增长7%。阿里首次公布即时零售(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收入,完成148亿元,增长12%。 客户管理是中国电商乃至阿里集团的“大血包”,完成10%增速,要高于美团本地核心商业不到8%增速,但同时也低于京东零售超过20%的收入增速。 尽管上述三大业务形态不同,收入构成也不同,但从它们在各自公司中中流砥柱地位,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合适的。 另外,合并后的即时零售本季度完成148亿元收入,增长12%,这个增速一般。毕竟阿里号称要500亿补贴即时零售大战,结果只刚刚达到两位数增长。 哪像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增长快两倍了。而且即时零售营收规模和京东新业务的差距也没拉开。 阿里家大业大,即时零售只**国电商业务营收10%左右比例,占整个阿里集团营收比例大约6%。怎么说呢,就感觉阿里用小股部队,打游击战和运动战,搅得美团“主力军”不得安宁。 国际电商完成收入347亿元,增长不像以前那样迅猛了,但也","listText":"【财报】不少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陆续看到京东和美团发布财报后,因战略投入到外卖大战,造成利润骤降,马上想到阿里巴巴估计也要失血过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二季度,美团营业利润-10亿元,净利润3.65亿元,下滑97%;京东营业利润-10.8亿元,和美团基本相当,净利润虽然也遭遇腰斩,但还有近62亿元。 而阿里巴巴,同期完成营业利润350亿元,只下滑3%;净利润424亿元,还逆势大幅增加76%,比一季度多赚了200多亿。 大家起初都会认为,外卖大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从京东、美团早期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得到验证。唯独阿里巴巴却能全身而退。 这是不是不可思议? 从这期财报开始,阿里巴巴将六大业务子集团压缩到三大业务集团,也就是中国电商、国际电商、阿里云,以及剩余的业务都放在“其他”里面。 本季度,中国电商完成收入1400亿元,增长10%。其中,客户管理收入893亿元,增加10%;直营、物流等收入293亿元,增长7%。阿里首次公布即时零售(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收入,完成148亿元,增长12%。 客户管理是中国电商乃至阿里集团的“大血包”,完成10%增速,要高于美团本地核心商业不到8%增速,但同时也低于京东零售超过20%的收入增速。 尽管上述三大业务形态不同,收入构成也不同,但从它们在各自公司中中流砥柱地位,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合适的。 另外,合并后的即时零售本季度完成148亿元收入,增长12%,这个增速一般。毕竟阿里号称要500亿补贴即时零售大战,结果只刚刚达到两位数增长。 哪像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增长快两倍了。而且即时零售营收规模和京东新业务的差距也没拉开。 阿里家大业大,即时零售只**国电商业务营收10%左右比例,占整个阿里集团营收比例大约6%。怎么说呢,就感觉阿里用小股部队,打游击战和运动战,搅得美团“主力军”不得安宁。 国际电商完成收入347亿元,增长不像以前那样迅猛了,但也","text":"【财报】不少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陆续看到京东和美团发布财报后,因战略投入到外卖大战,造成利润骤降,马上想到阿里巴巴估计也要失血过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二季度,美团营业利润-10亿元,净利润3.65亿元,下滑97%;京东营业利润-10.8亿元,和美团基本相当,净利润虽然也遭遇腰斩,但还有近62亿元。 而阿里巴巴,同期完成营业利润350亿元,只下滑3%;净利润424亿元,还逆势大幅增加76%,比一季度多赚了200多亿。 大家起初都会认为,外卖大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从京东、美团早期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得到验证。唯独阿里巴巴却能全身而退。 这是不是不可思议? 从这期财报开始,阿里巴巴将六大业务子集团压缩到三大业务集团,也就是中国电商、国际电商、阿里云,以及剩余的业务都放在“其他”里面。 本季度,中国电商完成收入1400亿元,增长10%。其中,客户管理收入893亿元,增加10%;直营、物流等收入293亿元,增长7%。阿里首次公布即时零售(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收入,完成148亿元,增长12%。 客户管理是中国电商乃至阿里集团的“大血包”,完成10%增速,要高于美团本地核心商业不到8%增速,但同时也低于京东零售超过20%的收入增速。 尽管上述三大业务形态不同,收入构成也不同,但从它们在各自公司中中流砥柱地位,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合适的。 另外,合并后的即时零售本季度完成148亿元收入,增长12%,这个增速一般。毕竟阿里号称要500亿补贴即时零售大战,结果只刚刚达到两位数增长。 哪像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增长快两倍了。而且即时零售营收规模和京东新业务的差距也没拉开。 阿里家大业大,即时零售只**国电商业务营收10%左右比例,占整个阿里集团营收比例大约6%。怎么说呢,就感觉阿里用小股部队,打游击战和运动战,搅得美团“主力军”不得安宁。 国际电商完成收入347亿元,增长不像以前那样迅猛了,但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536f00de20687f859349cf9833d3b99","width":"1184","height":"74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34784611492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2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2501702312592,"gmtCreate":1756388353147,"gmtModify":1756388723615,"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理想守住了毛利率,股价跑输恒科32个点","htmlText":"【中报】一个月多月时间,理想汽车的股价从138港元跌到88港元附近,公司疲软的二季度业绩反应了股价大幅波动。 根据理想汽车(2015.HK)8月28日晚间发布二季度财报和中报。其中二季度理想完成总收入302亿元,同比下滑4.5%。 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汽车销售疲软。二季度,理想完成汽车交付11.11万辆,比去年同期10.86万辆增加2.3%,这在7月初就公布了,但是汽车销售收入却减少4.7%,至289亿元,却让很多投资者没料到。 也就是说,理想把车卖得更便宜了。简单测算,二季度平均销售单价为26万元;去年同期大约为28万元,平均每辆少2万元;这和公司的产品结构有关。 在汽车内卷大背景下,理想的毛利率基本守住了,本季度汽车毛利率为19.4%,比去年多0.7个、比一季度少0.4个百分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小米集团的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毛利率为26.4%,在造车新势力中应该是最高的。当然,笔者还是觉得,小米最好单独公布汽车的毛利率。理想汽车的毛利率比小鹏、蔚来还是要领先的。 其销售成本不增反减,二季度为242亿元,减少13亿元或5.2%。由于营业费用(研发、销售及一般管理层等)少8.2%或5亿元至52亿元,因此营业利润增加77%至8.27亿元。 理想是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实现盈利的车企。二季度,理想实现净利润11亿元,略减少0.4%,遗憾地完成“双降”,也是历史上首次遭遇。 上半年,理想完成总收入562亿元,下滑2%,净利润17.4亿元,增加2.8%。 最让股东们闹心的是销量指引。理想在8月20日已经开始交付家庭纯电SUV汽车I8,售价为34万元。根据披露,理想预计交付9万至9.5万辆,每个月销量3万左右,和一季度大约持平,但和去年同期15.3万辆相比大幅下滑。 原本理想豪气冲天,将2025年的汽车销量目标定在70万,后来交付不满意,目标下调至64万辆,再后来有消息显示继续下调","listText":"【中报】一个月多月时间,理想汽车的股价从138港元跌到88港元附近,公司疲软的二季度业绩反应了股价大幅波动。 根据理想汽车(2015.HK)8月28日晚间发布二季度财报和中报。其中二季度理想完成总收入302亿元,同比下滑4.5%。 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汽车销售疲软。二季度,理想完成汽车交付11.11万辆,比去年同期10.86万辆增加2.3%,这在7月初就公布了,但是汽车销售收入却减少4.7%,至289亿元,却让很多投资者没料到。 也就是说,理想把车卖得更便宜了。简单测算,二季度平均销售单价为26万元;去年同期大约为28万元,平均每辆少2万元;这和公司的产品结构有关。 在汽车内卷大背景下,理想的毛利率基本守住了,本季度汽车毛利率为19.4%,比去年多0.7个、比一季度少0.4个百分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小米集团的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毛利率为26.4%,在造车新势力中应该是最高的。当然,笔者还是觉得,小米最好单独公布汽车的毛利率。理想汽车的毛利率比小鹏、蔚来还是要领先的。 其销售成本不增反减,二季度为242亿元,减少13亿元或5.2%。由于营业费用(研发、销售及一般管理层等)少8.2%或5亿元至52亿元,因此营业利润增加77%至8.27亿元。 理想是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实现盈利的车企。二季度,理想实现净利润11亿元,略减少0.4%,遗憾地完成“双降”,也是历史上首次遭遇。 上半年,理想完成总收入562亿元,下滑2%,净利润17.4亿元,增加2.8%。 最让股东们闹心的是销量指引。理想在8月20日已经开始交付家庭纯电SUV汽车I8,售价为34万元。根据披露,理想预计交付9万至9.5万辆,每个月销量3万左右,和一季度大约持平,但和去年同期15.3万辆相比大幅下滑。 原本理想豪气冲天,将2025年的汽车销量目标定在70万,后来交付不满意,目标下调至64万辆,再后来有消息显示继续下调","text":"【中报】一个月多月时间,理想汽车的股价从138港元跌到88港元附近,公司疲软的二季度业绩反应了股价大幅波动。 根据理想汽车(2015.HK)8月28日晚间发布二季度财报和中报。其中二季度理想完成总收入302亿元,同比下滑4.5%。 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汽车销售疲软。二季度,理想完成汽车交付11.11万辆,比去年同期10.86万辆增加2.3%,这在7月初就公布了,但是汽车销售收入却减少4.7%,至289亿元,却让很多投资者没料到。 也就是说,理想把车卖得更便宜了。简单测算,二季度平均销售单价为26万元;去年同期大约为28万元,平均每辆少2万元;这和公司的产品结构有关。 在汽车内卷大背景下,理想的毛利率基本守住了,本季度汽车毛利率为19.4%,比去年多0.7个、比一季度少0.4个百分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小米集团的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毛利率为26.4%,在造车新势力中应该是最高的。当然,笔者还是觉得,小米最好单独公布汽车的毛利率。理想汽车的毛利率比小鹏、蔚来还是要领先的。 其销售成本不增反减,二季度为242亿元,减少13亿元或5.2%。由于营业费用(研发、销售及一般管理层等)少8.2%或5亿元至52亿元,因此营业利润增加77%至8.27亿元。 理想是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实现盈利的车企。二季度,理想实现净利润11亿元,略减少0.4%,遗憾地完成“双降”,也是历史上首次遭遇。 上半年,理想完成总收入562亿元,下滑2%,净利润17.4亿元,增加2.8%。 最让股东们闹心的是销量指引。理想在8月20日已经开始交付家庭纯电SUV汽车I8,售价为34万元。根据披露,理想预计交付9万至9.5万辆,每个月销量3万左右,和一季度大约持平,但和去年同期15.3万辆相比大幅下滑。 原本理想豪气冲天,将2025年的汽车销量目标定在70万,后来交付不满意,目标下调至64万辆,再后来有消息显示继续下调","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1accc20c1a58aef10722ad5fb66b074","width":"1080","height":"72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5017023125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2172136285064,"gmtCreate":1756308361623,"gmtModify":1756308532069,"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外卖大战冲击主业,美团利润暴降","htmlText":"【中报】外卖大战之惨烈,都反映在上市企业的财报里。 美团(3690.HK)8月27日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以及中期业绩,二季度再次回到盈亏平衡线上,并带崩了上半年利润。 二季度,美团完成总收入918亿元,增长11.7%;其中本地核心商业完成收入653亿元,新业务完成26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8%、22.8%。季度收入918亿元,比预估937亿元少21亿元。 从收入增量看,虽然本地核心商业板块二季度完成46亿元增量,新业务贡献49亿元收入增量,还超过了本地核心商业,也带动总收入增长站稳在两位百分数以上。 虽然是两位数增长,却也是美团有史以来最低季度增速,比上个季度增速少约5个百分点;且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已经连续3个季度收入走低了。 收入端还能说得过去,毕竟体量已经快接近千亿规模了,但利润端可就让很多投资者吃惊了。 本地核心商业的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等,二季度大幅攀升至616亿元,增长大约36%,比收入增长多约28个百分点;新业务的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增加到284亿元,也提高24%,超过收入增幅。 美团在财报中表示,销售成本和营销开支等增长,主要是提高骑手补贴,并在推广、广告和获客上加码。 这导致美团的本地核心商业经营利润滑落至37亿元,比去年同期152亿元下滑约76%,经营利润率5.7%下滑19.4个百分点;而新业务亏损近19亿元,比去年也增加43%或6亿元,经营亏损率则有所改善至7.1%。 加上其他业务经营亏损16亿元,整体经营利润只有2.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经营利润112.6亿元少足足110亿元。 第二季度,美团调整后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去年的136亿元下降89%;预估98.5亿元,大幅低于预期;净利润3.6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3.5亿元少大约110亿元。 上半年,美团收入1784亿元,增长14.8%,营业利润71亿元,主要是一季度带来的,净利润104亿","listText":"【中报】外卖大战之惨烈,都反映在上市企业的财报里。 美团(3690.HK)8月27日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以及中期业绩,二季度再次回到盈亏平衡线上,并带崩了上半年利润。 二季度,美团完成总收入918亿元,增长11.7%;其中本地核心商业完成收入653亿元,新业务完成26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8%、22.8%。季度收入918亿元,比预估937亿元少21亿元。 从收入增量看,虽然本地核心商业板块二季度完成46亿元增量,新业务贡献49亿元收入增量,还超过了本地核心商业,也带动总收入增长站稳在两位百分数以上。 虽然是两位数增长,却也是美团有史以来最低季度增速,比上个季度增速少约5个百分点;且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已经连续3个季度收入走低了。 收入端还能说得过去,毕竟体量已经快接近千亿规模了,但利润端可就让很多投资者吃惊了。 本地核心商业的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等,二季度大幅攀升至616亿元,增长大约36%,比收入增长多约28个百分点;新业务的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增加到284亿元,也提高24%,超过收入增幅。 美团在财报中表示,销售成本和营销开支等增长,主要是提高骑手补贴,并在推广、广告和获客上加码。 这导致美团的本地核心商业经营利润滑落至37亿元,比去年同期152亿元下滑约76%,经营利润率5.7%下滑19.4个百分点;而新业务亏损近19亿元,比去年也增加43%或6亿元,经营亏损率则有所改善至7.1%。 加上其他业务经营亏损16亿元,整体经营利润只有2.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经营利润112.6亿元少足足110亿元。 第二季度,美团调整后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去年的136亿元下降89%;预估98.5亿元,大幅低于预期;净利润3.6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3.5亿元少大约110亿元。 上半年,美团收入1784亿元,增长14.8%,营业利润71亿元,主要是一季度带来的,净利润104亿","text":"【中报】外卖大战之惨烈,都反映在上市企业的财报里。 美团(3690.HK)8月27日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以及中期业绩,二季度再次回到盈亏平衡线上,并带崩了上半年利润。 二季度,美团完成总收入918亿元,增长11.7%;其中本地核心商业完成收入653亿元,新业务完成26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8%、22.8%。季度收入918亿元,比预估937亿元少21亿元。 从收入增量看,虽然本地核心商业板块二季度完成46亿元增量,新业务贡献49亿元收入增量,还超过了本地核心商业,也带动总收入增长站稳在两位百分数以上。 虽然是两位数增长,却也是美团有史以来最低季度增速,比上个季度增速少约5个百分点;且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已经连续3个季度收入走低了。 收入端还能说得过去,毕竟体量已经快接近千亿规模了,但利润端可就让很多投资者吃惊了。 本地核心商业的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等,二季度大幅攀升至616亿元,增长大约36%,比收入增长多约28个百分点;新业务的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增加到284亿元,也提高24%,超过收入增幅。 美团在财报中表示,销售成本和营销开支等增长,主要是提高骑手补贴,并在推广、广告和获客上加码。 这导致美团的本地核心商业经营利润滑落至37亿元,比去年同期152亿元下滑约76%,经营利润率5.7%下滑19.4个百分点;而新业务亏损近19亿元,比去年也增加43%或6亿元,经营亏损率则有所改善至7.1%。 加上其他业务经营亏损16亿元,整体经营利润只有2.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经营利润112.6亿元少足足110亿元。 第二季度,美团调整后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去年的136亿元下降89%;预估98.5亿元,大幅低于预期;净利润3.6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3.5亿元少大约110亿元。 上半年,美团收入1784亿元,增长14.8%,营业利润71亿元,主要是一季度带来的,净利润104亿","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332a0eaed7f20b029da195103359b6","width":"3050","height":"188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1721362850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2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1470332236112,"gmtCreate":1756136149809,"gmtModify":1756136797882,"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收入增幅跑输京东,拼多多跌幅止血","htmlText":"【中报】电商巨头拼多多二季度利润继续下滑,收入增幅也持续回落,不到两位百分数。 根据拼多多(PDD.NASDAQ)8月25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完成收入1040亿元,这是拼多多第二次在季度完成千亿元以上收入。 不过收入季度增长刚过7%,低于一季度10.2%增速,随着收入体量超过千亿元,拼多多再想回到以前动辄高两位数乃至三位数百分数增长,几乎不可能了。 因关税影响,拼多多海外TEMU业务收入从计总销售额变为仅计佣金收入,口径发生变化,也是收入增长放缓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13%;交易服务收入(佣金)483亿元,同比增长不到1%。 上半年,拼多多实现收入1997亿元,增长8.6%。 对比较早法发布财报的京东,其一、二季度收入增长15.8%、22.4%,上半年收入合计增长19.3%,远远高于拼多多。 利润端看拼多多,二季度公司营业利润258亿元,较2024年同期326亿元下降2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277亿元,较2024年同期350亿元下降21%。 二季度净利润为308亿元,较2024年320亿元下降4%,也是拼多多连续两季收入下滑,但比一季度大幅下滑47%要改善很多。上半年,拼多多实现净利润455亿元,减少24%。 从利润规模看,拼多多依旧大幅领先京东。二季度,京东因大力投入到外卖大战中,新业务遭遇重大亏损148亿元,导致其净利润只有62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71亿元。 财报发布后,盘前拼多多股价曾一度大涨11%,正式交易后开始走低。 拼多多今年初至上周五累计上涨超过30%,要优于京东的表现;其最新总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比阿里少千亿美元,但比京东多1300亿美元。","listText":"【中报】电商巨头拼多多二季度利润继续下滑,收入增幅也持续回落,不到两位百分数。 根据拼多多(PDD.NASDAQ)8月25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完成收入1040亿元,这是拼多多第二次在季度完成千亿元以上收入。 不过收入季度增长刚过7%,低于一季度10.2%增速,随着收入体量超过千亿元,拼多多再想回到以前动辄高两位数乃至三位数百分数增长,几乎不可能了。 因关税影响,拼多多海外TEMU业务收入从计总销售额变为仅计佣金收入,口径发生变化,也是收入增长放缓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13%;交易服务收入(佣金)483亿元,同比增长不到1%。 上半年,拼多多实现收入1997亿元,增长8.6%。 对比较早法发布财报的京东,其一、二季度收入增长15.8%、22.4%,上半年收入合计增长19.3%,远远高于拼多多。 利润端看拼多多,二季度公司营业利润258亿元,较2024年同期326亿元下降2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277亿元,较2024年同期350亿元下降21%。 二季度净利润为308亿元,较2024年320亿元下降4%,也是拼多多连续两季收入下滑,但比一季度大幅下滑47%要改善很多。上半年,拼多多实现净利润455亿元,减少24%。 从利润规模看,拼多多依旧大幅领先京东。二季度,京东因大力投入到外卖大战中,新业务遭遇重大亏损148亿元,导致其净利润只有62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71亿元。 财报发布后,盘前拼多多股价曾一度大涨11%,正式交易后开始走低。 拼多多今年初至上周五累计上涨超过30%,要优于京东的表现;其最新总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比阿里少千亿美元,但比京东多1300亿美元。","text":"【中报】电商巨头拼多多二季度利润继续下滑,收入增幅也持续回落,不到两位百分数。 根据拼多多(PDD.NASDAQ)8月25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完成收入1040亿元,这是拼多多第二次在季度完成千亿元以上收入。 不过收入季度增长刚过7%,低于一季度10.2%增速,随着收入体量超过千亿元,拼多多再想回到以前动辄高两位数乃至三位数百分数增长,几乎不可能了。 因关税影响,拼多多海外TEMU业务收入从计总销售额变为仅计佣金收入,口径发生变化,也是收入增长放缓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看,拼多多在线营销服务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13%;交易服务收入(佣金)483亿元,同比增长不到1%。 上半年,拼多多实现收入1997亿元,增长8.6%。 对比较早法发布财报的京东,其一、二季度收入增长15.8%、22.4%,上半年收入合计增长19.3%,远远高于拼多多。 利润端看拼多多,二季度公司营业利润258亿元,较2024年同期326亿元下降2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为277亿元,较2024年同期350亿元下降21%。 二季度净利润为308亿元,较2024年320亿元下降4%,也是拼多多连续两季收入下滑,但比一季度大幅下滑47%要改善很多。上半年,拼多多实现净利润455亿元,减少24%。 从利润规模看,拼多多依旧大幅领先京东。二季度,京东因大力投入到外卖大战中,新业务遭遇重大亏损148亿元,导致其净利润只有62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71亿元。 财报发布后,盘前拼多多股价曾一度大涨11%,正式交易后开始走低。 拼多多今年初至上周五累计上涨超过30%,要优于京东的表现;其最新总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比阿里少千亿美元,但比京东多1300亿美元。","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68c3b83bc403fee6c0afe761c0cabc8","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14703322361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9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0019919479216,"gmtCreate":1755781896521,"gmtModify":1755785072736,"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快手直播疲软,大涨73%难解破发之痛","htmlText":"【中报】连续盈利9个季度后,快手开始派息了。 8月21日晚间,根据快手(1024.HK)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完成收入350亿元,增长13%,这是过去5个季度中的最高增速,且经过连续3个季度营收增幅低于10%以后,再度收获两位数以上增长。 其营收主要来自线上营销、直播和电商等其他业务,分别获得收入198亿元、100亿元和52亿元,增长13%、8%、26%。 从收入增量看,线上营销增收超过22亿元,直播增加7亿元,商不如其他业务增收12亿元。在三大板块中,直播业务最疲软,也影响快手整体收入增幅。 根据快手披露,二季度其电商GMV增长17.6%至大约3600亿元。 二季度,因收入分成增长大约21%至105亿元,将销售成本推升至155亿元,整体增加12.3%,略低于营收增速。 这也使得快手二季度毛利率略增加,至55.7%。 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行政开支、研发,分别消耗105亿元、34亿元和9亿元,不过也有公允值变动带来的近6亿元投资收益,最终快手二季度实现净利润49亿元,比去年同期40亿元,增加约23%。 这也是快手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并扭转了一季度盈利下滑的短暂波动,单季度净利润创下历史最高。 上半年,快手实现收入677亿元,增长11.7%,这是快手历史上最低的中报增长率;半年实现净利润89亿元,增长8%。 持续盈利,公司腰包变厚了,快手开始回报股东,宣布首次特别派息每股0.46港元,合计派息20亿港元。回报股东除了派息,还有回购股票并注销,增厚每股收益。 比如腾讯在今年就回购数百亿元港元股票,以此来回报股东,也推动腾讯股价节节攀升至600港元左右。 至8月21日,快手最新股价为71.75港元,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5%。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月,快手在港股上市时发行价为115港元,如今上市超过4年半,依旧破发大约38%。 其上市后股价最高曾超过400","listText":"【中报】连续盈利9个季度后,快手开始派息了。 8月21日晚间,根据快手(1024.HK)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完成收入350亿元,增长13%,这是过去5个季度中的最高增速,且经过连续3个季度营收增幅低于10%以后,再度收获两位数以上增长。 其营收主要来自线上营销、直播和电商等其他业务,分别获得收入198亿元、100亿元和52亿元,增长13%、8%、26%。 从收入增量看,线上营销增收超过22亿元,直播增加7亿元,商不如其他业务增收12亿元。在三大板块中,直播业务最疲软,也影响快手整体收入增幅。 根据快手披露,二季度其电商GMV增长17.6%至大约3600亿元。 二季度,因收入分成增长大约21%至105亿元,将销售成本推升至155亿元,整体增加12.3%,略低于营收增速。 这也使得快手二季度毛利率略增加,至55.7%。 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行政开支、研发,分别消耗105亿元、34亿元和9亿元,不过也有公允值变动带来的近6亿元投资收益,最终快手二季度实现净利润49亿元,比去年同期40亿元,增加约23%。 这也是快手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并扭转了一季度盈利下滑的短暂波动,单季度净利润创下历史最高。 上半年,快手实现收入677亿元,增长11.7%,这是快手历史上最低的中报增长率;半年实现净利润89亿元,增长8%。 持续盈利,公司腰包变厚了,快手开始回报股东,宣布首次特别派息每股0.46港元,合计派息20亿港元。回报股东除了派息,还有回购股票并注销,增厚每股收益。 比如腾讯在今年就回购数百亿元港元股票,以此来回报股东,也推动腾讯股价节节攀升至600港元左右。 至8月21日,快手最新股价为71.75港元,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5%。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月,快手在港股上市时发行价为115港元,如今上市超过4年半,依旧破发大约38%。 其上市后股价最高曾超过400","text":"【中报】连续盈利9个季度后,快手开始派息了。 8月21日晚间,根据快手(1024.HK)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完成收入350亿元,增长13%,这是过去5个季度中的最高增速,且经过连续3个季度营收增幅低于10%以后,再度收获两位数以上增长。 其营收主要来自线上营销、直播和电商等其他业务,分别获得收入198亿元、100亿元和52亿元,增长13%、8%、26%。 从收入增量看,线上营销增收超过22亿元,直播增加7亿元,商不如其他业务增收12亿元。在三大板块中,直播业务最疲软,也影响快手整体收入增幅。 根据快手披露,二季度其电商GMV增长17.6%至大约3600亿元。 二季度,因收入分成增长大约21%至105亿元,将销售成本推升至155亿元,整体增加12.3%,略低于营收增速。 这也使得快手二季度毛利率略增加,至55.7%。 二季度,销售和营销、行政开支、研发,分别消耗105亿元、34亿元和9亿元,不过也有公允值变动带来的近6亿元投资收益,最终快手二季度实现净利润49亿元,比去年同期40亿元,增加约23%。 这也是快手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并扭转了一季度盈利下滑的短暂波动,单季度净利润创下历史最高。 上半年,快手实现收入677亿元,增长11.7%,这是快手历史上最低的中报增长率;半年实现净利润89亿元,增长8%。 持续盈利,公司腰包变厚了,快手开始回报股东,宣布首次特别派息每股0.46港元,合计派息20亿港元。回报股东除了派息,还有回购股票并注销,增厚每股收益。 比如腾讯在今年就回购数百亿元港元股票,以此来回报股东,也推动腾讯股价节节攀升至600港元左右。 至8月21日,快手最新股价为71.75港元,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5%。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月,快手在港股上市时发行价为115港元,如今上市超过4年半,依旧破发大约38%。 其上市后股价最高曾超过400","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5a111f589a5253e9e1c4d971b04ac07","width":"1000","height":"6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00199194792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4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9695872213136,"gmtCreate":1755703350765,"gmtModify":1755703361374,"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自营收入下滑、加盟大增,华住半年盈利24亿","htmlText":"【中报】华住集团的盈利能力真是要让锦江酒店等同行羡慕。 8月20日,华住集团(1179.HK)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以及中期业绩,其中二季度实现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4.5%。这是华住连续4个季度收入增长低于10%。 其中,租赁和自营酒店收入34亿元,下滑7.6%。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3%。其他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0%。 这也说明连锁酒店集团行业中,自营模式因重资产模式,收入波动较大;而加盟酒店则旱涝保收,收入稳定增长。 截至6月末,Legacy-Huazhu中有租赁和自营酒店547家,11469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大约116万间客房;Legacy-DH有121家在营酒店,及2.58万间在营酒店客房。合计1.21万间酒店和118.5万间客房。 Legacy-Huazhu酒店在二季度的日均房价290元,同比下滑6元;入住率为81%,减少1.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35元,减少9元。也就是说,Legacy-Huazhu酒店的三项核心运营数据在二季度全线下滑。 至于Legacy-DH,二季度内日均房价为120欧元,保持不变;入住率73.9%,增加5.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88欧元,增加6欧元。 整体来看,二季度Legacy-Huazhu贡献51亿元收入,Legacy-DH贡献13亿元营收,大约为前者1/4。 二季度,华住总经营成本及费用为47.4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达到18亿元,增长13.7%,经营利润率为27.8%,增加近2个百分点。 最终,华住在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5亿元,大幅增长约45%,主要是Legacy-Huazhu增加41%带动。 2025年上半年,华住实现总营收118亿元,增长3.5%,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1%。 根据国内酒店和客房数量第一的锦江酒店业绩预报,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大幅下滑53%—","listText":"【中报】华住集团的盈利能力真是要让锦江酒店等同行羡慕。 8月20日,华住集团(1179.HK)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以及中期业绩,其中二季度实现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4.5%。这是华住连续4个季度收入增长低于10%。 其中,租赁和自营酒店收入34亿元,下滑7.6%。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3%。其他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0%。 这也说明连锁酒店集团行业中,自营模式因重资产模式,收入波动较大;而加盟酒店则旱涝保收,收入稳定增长。 截至6月末,Legacy-Huazhu中有租赁和自营酒店547家,11469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大约116万间客房;Legacy-DH有121家在营酒店,及2.58万间在营酒店客房。合计1.21万间酒店和118.5万间客房。 Legacy-Huazhu酒店在二季度的日均房价290元,同比下滑6元;入住率为81%,减少1.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35元,减少9元。也就是说,Legacy-Huazhu酒店的三项核心运营数据在二季度全线下滑。 至于Legacy-DH,二季度内日均房价为120欧元,保持不变;入住率73.9%,增加5.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88欧元,增加6欧元。 整体来看,二季度Legacy-Huazhu贡献51亿元收入,Legacy-DH贡献13亿元营收,大约为前者1/4。 二季度,华住总经营成本及费用为47.4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达到18亿元,增长13.7%,经营利润率为27.8%,增加近2个百分点。 最终,华住在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5亿元,大幅增长约45%,主要是Legacy-Huazhu增加41%带动。 2025年上半年,华住实现总营收118亿元,增长3.5%,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1%。 根据国内酒店和客房数量第一的锦江酒店业绩预报,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大幅下滑53%—","text":"【中报】华住集团的盈利能力真是要让锦江酒店等同行羡慕。 8月20日,华住集团(1179.HK)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以及中期业绩,其中二季度实现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4.5%。这是华住连续4个季度收入增长低于10%。 其中,租赁和自营酒店收入34亿元,下滑7.6%。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3%。其他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0%。 这也说明连锁酒店集团行业中,自营模式因重资产模式,收入波动较大;而加盟酒店则旱涝保收,收入稳定增长。 截至6月末,Legacy-Huazhu中有租赁和自营酒店547家,11469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大约116万间客房;Legacy-DH有121家在营酒店,及2.58万间在营酒店客房。合计1.21万间酒店和118.5万间客房。 Legacy-Huazhu酒店在二季度的日均房价290元,同比下滑6元;入住率为81%,减少1.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35元,减少9元。也就是说,Legacy-Huazhu酒店的三项核心运营数据在二季度全线下滑。 至于Legacy-DH,二季度内日均房价为120欧元,保持不变;入住率73.9%,增加5.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88欧元,增加6欧元。 整体来看,二季度Legacy-Huazhu贡献51亿元收入,Legacy-DH贡献13亿元营收,大约为前者1/4。 二季度,华住总经营成本及费用为47.4亿元,同比增长1.3%;经营利润达到18亿元,增长13.7%,经营利润率为27.8%,增加近2个百分点。 最终,华住在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5亿元,大幅增长约45%,主要是Legacy-Huazhu增加41%带动。 2025年上半年,华住实现总营收118亿元,增长3.5%,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1%。 根据国内酒店和客房数量第一的锦江酒店业绩预报,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大幅下滑53%—","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a990c7f6491138d373879ca12a9c837","width":"2048","height":"153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96958722131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2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9343140671880,"gmtCreate":1755616571813,"gmtModify":1755618763455,"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收入增长204%,股价涨214%,泡泡玛特显丝滑","htmlText":"【中报】泡泡玛特的业绩真是太炸裂了。 根据泡泡玛特(9992.HK)8月19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收入增长超过两倍,净利润基本同步增长近两倍,就是产品卖到手软,造的不是毛绒产品,而是“造币”。 上半年,泡泡玛特完成收入大约139亿元,增长204%。这是2021年至2025年这五年中,泡泡玛特第二次在中报时业绩增长超过100%,其中在2021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18%。 中国业务的收益依旧占多数,半年完成收入大约82.8亿元,增长135%。 海外市场中,亚太区市场收入28.5亿元,增长258%;美洲市场收入22.6亿元,增长1142%,欧洲及其他地区市场收入4.8亿元,增长729%。 增长最快的美洲市场,线上渠道比线下零售店卖得更火。包括公司自有以及TikTok等线上平台,半年完成收入13.3亿元,增长19.77倍,收入占比也接近59%,超过线下渠道的收入8.4亿元。 如果以IP来划分,自主产品占比99%,又以艺术家设计的IP为主,占比88%,其中魔兽(THE MONSTERS)系列为主打,完成销售超过48亿元,增长668%,占比从原来不到14%提高到35%;其他系列收入占比都低于10%。 THE MONSTERS家族中代表产品无疑是LABUBU,这款产品任何时间推出,都要抢购才能到手,已经成为世界级IP;尽管公司没有公布这款产品的销售额,应该占THE MONSTERS家族绝大多数。 值得关注的是新品星星人,上半年完成收入3.89亿元,占比2.8%,超过HACIPUPU,未来增长潜力不容小视。 虽然收入增长两倍多,但成本和费用并未同步增长至相同或者更高幅度。其中销售成本增长151%,比收入增幅少53个百分点,这给利润带来了更大空间。 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率增长至70.3%,比去年同期增加6.3个百分点。毛利润增长234%至97.6亿元。 同时,经销和销售开支增长136%","listText":"【中报】泡泡玛特的业绩真是太炸裂了。 根据泡泡玛特(9992.HK)8月19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收入增长超过两倍,净利润基本同步增长近两倍,就是产品卖到手软,造的不是毛绒产品,而是“造币”。 上半年,泡泡玛特完成收入大约139亿元,增长204%。这是2021年至2025年这五年中,泡泡玛特第二次在中报时业绩增长超过100%,其中在2021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18%。 中国业务的收益依旧占多数,半年完成收入大约82.8亿元,增长135%。 海外市场中,亚太区市场收入28.5亿元,增长258%;美洲市场收入22.6亿元,增长1142%,欧洲及其他地区市场收入4.8亿元,增长729%。 增长最快的美洲市场,线上渠道比线下零售店卖得更火。包括公司自有以及TikTok等线上平台,半年完成收入13.3亿元,增长19.77倍,收入占比也接近59%,超过线下渠道的收入8.4亿元。 如果以IP来划分,自主产品占比99%,又以艺术家设计的IP为主,占比88%,其中魔兽(THE MONSTERS)系列为主打,完成销售超过48亿元,增长668%,占比从原来不到14%提高到35%;其他系列收入占比都低于10%。 THE MONSTERS家族中代表产品无疑是LABUBU,这款产品任何时间推出,都要抢购才能到手,已经成为世界级IP;尽管公司没有公布这款产品的销售额,应该占THE MONSTERS家族绝大多数。 值得关注的是新品星星人,上半年完成收入3.89亿元,占比2.8%,超过HACIPUPU,未来增长潜力不容小视。 虽然收入增长两倍多,但成本和费用并未同步增长至相同或者更高幅度。其中销售成本增长151%,比收入增幅少53个百分点,这给利润带来了更大空间。 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率增长至70.3%,比去年同期增加6.3个百分点。毛利润增长234%至97.6亿元。 同时,经销和销售开支增长136%","text":"【中报】泡泡玛特的业绩真是太炸裂了。 根据泡泡玛特(9992.HK)8月19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收入增长超过两倍,净利润基本同步增长近两倍,就是产品卖到手软,造的不是毛绒产品,而是“造币”。 上半年,泡泡玛特完成收入大约139亿元,增长204%。这是2021年至2025年这五年中,泡泡玛特第二次在中报时业绩增长超过100%,其中在2021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18%。 中国业务的收益依旧占多数,半年完成收入大约82.8亿元,增长135%。 海外市场中,亚太区市场收入28.5亿元,增长258%;美洲市场收入22.6亿元,增长1142%,欧洲及其他地区市场收入4.8亿元,增长729%。 增长最快的美洲市场,线上渠道比线下零售店卖得更火。包括公司自有以及TikTok等线上平台,半年完成收入13.3亿元,增长19.77倍,收入占比也接近59%,超过线下渠道的收入8.4亿元。 如果以IP来划分,自主产品占比99%,又以艺术家设计的IP为主,占比88%,其中魔兽(THE MONSTERS)系列为主打,完成销售超过48亿元,增长668%,占比从原来不到14%提高到35%;其他系列收入占比都低于10%。 THE MONSTERS家族中代表产品无疑是LABUBU,这款产品任何时间推出,都要抢购才能到手,已经成为世界级IP;尽管公司没有公布这款产品的销售额,应该占THE MONSTERS家族绝大多数。 值得关注的是新品星星人,上半年完成收入3.89亿元,占比2.8%,超过HACIPUPU,未来增长潜力不容小视。 虽然收入增长两倍多,但成本和费用并未同步增长至相同或者更高幅度。其中销售成本增长151%,比收入增幅少53个百分点,这给利润带来了更大空间。 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率增长至70.3%,比去年同期增加6.3个百分点。毛利润增长234%至97.6亿元。 同时,经销和销售开支增长136%","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f2bf8880f56fc81f33746f28851b36f","width":"975","height":"154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93431406718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3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8971252175424,"gmtCreate":1755526409291,"gmtModify":1755526428260,"author":{"id":"3516074821972783","authorId":"3516074821972783","name":"野火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eeeb2493c78717d02770afe0367e40","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6074821972783","authorIdStr":"3516074821972783"},"themes":[],"title":"度假业务拖后腿,同程收入增速10季度最低","htmlText":"【中报】度假业务下滑和交通票务收入增长乏力,拖累了同程旅行二季度整体收入增幅勉强达到两位数,但也是最近10个季度以来新低。 根据同程旅行(00780.HK)于8月18日港股盘后不久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完成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0%。 笔者注意到,同程上一次收入增速低于10%,还是在新冠疫情周期最后一个季度,即2022年四季度,其总收入下滑14%,随后的9个季度一直到2025年一季度,收入都以高两位数增幅前进,按照季度,增加近两倍。 进入2025年二季度,同程收入增长大幅放缓,并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连续3个季度收入增长走低。 我们来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按照收入构成,其收入包括住宿预订、交通票务预订、度假以及其他业务,共计四大板块。 占比最高是交通票务(机票和火车票),二季度完成18.8亿元,增长7.9%;其次是住宿预订,完成13.7亿元收入,增长15.3%。这“两大”业务住宿和交通预订合计完成32.5亿元,占总营收大约70%,是公司业绩的基本盘。 整体来看,“两大”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11%。 度假实现6.6亿元营收,减少8%;其他业务贡献大约7.6亿元,增长27.5%。这“两小”业务合计收入14.3亿元,超过住宿预订,占比大约30%。 “两小”业务增长9.2%,略逊色于“两大”,但差距也不大。 其中增长最强劲的其他业务板块,主要是来自酒店管理,共计运营2700家酒店,还有1500家酒店在筹备中。而度假业务下滑,因东南亚线路受当地区域安全影响。 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等相对比较克制,像行政开支基本保持不变,二季度总成本和费用共计支出38.6亿元,只增长3.5%,明显低于收入增幅,这带来了较大利润结余。 二季度,同程实现净利润6.4亿元,比去年同期4.3亿元,增长大约48%,是收入增速近5倍。 上半年,同程完成总营收90.5亿元,增长11.5%,和去年同期的","listText":"【中报】度假业务下滑和交通票务收入增长乏力,拖累了同程旅行二季度整体收入增幅勉强达到两位数,但也是最近10个季度以来新低。 根据同程旅行(00780.HK)于8月18日港股盘后不久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完成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0%。 笔者注意到,同程上一次收入增速低于10%,还是在新冠疫情周期最后一个季度,即2022年四季度,其总收入下滑14%,随后的9个季度一直到2025年一季度,收入都以高两位数增幅前进,按照季度,增加近两倍。 进入2025年二季度,同程收入增长大幅放缓,并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连续3个季度收入增长走低。 我们来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按照收入构成,其收入包括住宿预订、交通票务预订、度假以及其他业务,共计四大板块。 占比最高是交通票务(机票和火车票),二季度完成18.8亿元,增长7.9%;其次是住宿预订,完成13.7亿元收入,增长15.3%。这“两大”业务住宿和交通预订合计完成32.5亿元,占总营收大约70%,是公司业绩的基本盘。 整体来看,“两大”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11%。 度假实现6.6亿元营收,减少8%;其他业务贡献大约7.6亿元,增长27.5%。这“两小”业务合计收入14.3亿元,超过住宿预订,占比大约30%。 “两小”业务增长9.2%,略逊色于“两大”,但差距也不大。 其中增长最强劲的其他业务板块,主要是来自酒店管理,共计运营2700家酒店,还有1500家酒店在筹备中。而度假业务下滑,因东南亚线路受当地区域安全影响。 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等相对比较克制,像行政开支基本保持不变,二季度总成本和费用共计支出38.6亿元,只增长3.5%,明显低于收入增幅,这带来了较大利润结余。 二季度,同程实现净利润6.4亿元,比去年同期4.3亿元,增长大约48%,是收入增速近5倍。 上半年,同程完成总营收90.5亿元,增长11.5%,和去年同期的","text":"【中报】度假业务下滑和交通票务收入增长乏力,拖累了同程旅行二季度整体收入增幅勉强达到两位数,但也是最近10个季度以来新低。 根据同程旅行(00780.HK)于8月18日港股盘后不久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完成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0%。 笔者注意到,同程上一次收入增速低于10%,还是在新冠疫情周期最后一个季度,即2022年四季度,其总收入下滑14%,随后的9个季度一直到2025年一季度,收入都以高两位数增幅前进,按照季度,增加近两倍。 进入2025年二季度,同程收入增长大幅放缓,并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连续3个季度收入增长走低。 我们来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按照收入构成,其收入包括住宿预订、交通票务预订、度假以及其他业务,共计四大板块。 占比最高是交通票务(机票和火车票),二季度完成18.8亿元,增长7.9%;其次是住宿预订,完成13.7亿元收入,增长15.3%。这“两大”业务住宿和交通预订合计完成32.5亿元,占总营收大约70%,是公司业绩的基本盘。 整体来看,“两大”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11%。 度假实现6.6亿元营收,减少8%;其他业务贡献大约7.6亿元,增长27.5%。这“两小”业务合计收入14.3亿元,超过住宿预订,占比大约30%。 “两小”业务增长9.2%,略逊色于“两大”,但差距也不大。 其中增长最强劲的其他业务板块,主要是来自酒店管理,共计运营2700家酒店,还有1500家酒店在筹备中。而度假业务下滑,因东南亚线路受当地区域安全影响。 销售成本和经营开支等相对比较克制,像行政开支基本保持不变,二季度总成本和费用共计支出38.6亿元,只增长3.5%,明显低于收入增幅,这带来了较大利润结余。 二季度,同程实现净利润6.4亿元,比去年同期4.3亿元,增长大约48%,是收入增速近5倍。 上半年,同程完成总营收90.5亿元,增长11.5%,和去年同期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83c6a5fe368ee0cf33fe3bb771312e1","width":"1976","height":"131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89712521754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2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