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王海天
美股二级市场观察者
IP属地:北京
+关注
帖子 · 83
帖子 · 83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王海天
王海天
·
07-18
外卖和到店,王莆中的“普通”生意和没回答的
"非理性竞争和500亿" 点评: 什么叫非理性竞争?如何定义? 京东进军外卖和秒送时,算不算非理性竞争?抖音当初进军到店算不算非理性竞争? 站在美团的角度,阿里是非理性的。阿里站在自己的角度,500亿是理性的。 500亿,美团的全年利润都不够;500亿,只是阿里核心电商利润的三分之一。500亿,对阿里不是非理性,而是太理性了。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 “500亿”与“赌我们跟不起”。就战争本身来讲,阿里的500亿补贴,跟吓不吓有什么关系?美团除了接牌,还有其他选择吗? 阿里的500亿补贴,对美团而言,最直接的答案是:这个牌太大了。 如果说京东进军外卖,出的牌是一对10,阿里的500亿,上来就是一对大小王。 “外卖已经输了三把,再买一把筹码” 点评: 饿了么过去的亏损是事实,但是今天阿里的500亿补贴,和饿了么之前的亏损,背景、时间点、策略,完全不同: 和美团外卖的战争,饿了么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作为单一app应战,虽然支付宝上有流量支持,但是仍然是集团下面的一个子目录。彼时的饿了么,在集团的定位里,就是外卖。作为一个子目录,虽然拥有一定的现金和流量资源,但是很难和美团竞争。 双方最核心的差距,是规模悬殊,导致了效率和UE的巨大差别。同样送一单外卖:美团赚钱,饿了么亏钱。 所以,以前在纯外卖和饿了么这张牌上,阿里很难和美团竞争。 而现在,有了最大的变量:闪购。对于美团、京东、阿里,闪购都是新的业态。美团在闪购上,并没有起跑太长。而对阿里,闪购,是一次订单规模放量的巨大机遇。只有订单规模起量,履约的效率才能改善。 也就是说:阿里现在的500亿补贴,是为了订单规模起来后,改善UE模型。补贴,中长期能改善UE,这还叫撒钱吗? 今天500亿再买一把筹码,和之前比: 市场上发的牌,是新牌(闪购); 市场上发的牌,跟阿里手里的牌,能凑成一副牌(闪购和淘宝主站)。 “矿
看
446
回复
1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外卖和到店,王莆中的“普通”生意和没回答的
王海天
王海天
·
07-16
闪购大战的逻辑和可能演绎
美团:需要赢下战争,才能维持估值空间 外卖和闪购,我们分开看。 外卖,市场份额上,美团是绝对第一,饿了么排第二。外卖的这场战役,虽然淘宝每天都在补贴,单量也在上涨,但是美团的订单量也同步上涨。最新美团公布的日订单量已经1.5亿。这里的1.5亿单,美团也需要进行补贴,可以看作是对淘宝的防御。而问题也在于补贴: 如果美团持续补贴,阿里也补贴。美团的订单涨,淘宝的外卖订单也在涨。阿里的补贴强度和金额,目前是公开的。美团的强度和具体金额,可以看作是对阿里策略的跟随。如果淘宝持续补贴,美团大概率会跟随。 外卖品类,美团在商家侧和履约侧,目前都优于淘宝的饿了么。因为淘宝的补贴因素,美团不得不进行补贴防御。这也是为什么淘宝闪购涨到了8000万单,而美团也在涨。想一:如果美团不进行补贴,订单量能涨到1.5亿吗? 所以,同样是补贴,美团的补贴防御属性更高。 外卖的特点,对履约要求极高,由于餐饮的订单量,美团目前远高于淘宝饿了么,所以在外卖的订单履约上,美团的体验,好于饿了么。和闪购订单不同的是,用户的餐饮外卖需求,天花板比较明显(新增的订单很大部分是奶茶)。所以,淘宝的外卖订单,想通过补贴,在短期内达到美团的单量,看起来有很大难度。 另外,履约侧,美团因为多年的订单规模和算法优化,要优于淘宝饿了么。 履约能力=美团外卖的核心竞争力。 外卖这场仗,美团短期的领先优势将会继续存在。但是因为竞争,美团的补贴会持续。这会对UE和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至于影响多少利润,仍然取决于阿里的补贴强度。 定性上,外卖品类,美团持续领先的概率较大,但是保持领先的同时,要付出跟随补贴的代价。 闪购是什么? 应该归为零售还是外卖?回答这个问题,才能正确分析这场闪购战争。 我认为闪购,应该划分到零售框架下,而不是外卖。 闪购端的商品:零食、快消、水果、饮料、数码配件等。这跟外卖的米饭、炒菜完全不一样。闪购端是完全标准
看
6,926
回复
1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闪购大战的逻辑和可能演绎
王海天
王海天
·
06-03
趋势已经很清晰了:上BOSS直聘,用AI招人找工作
虽然有周期,但国内招聘行业仍然稳健向好 谈BOSS直聘前,先说招聘行业的Beta属性:过去两年,受宏观环境影响,行业整体自 2023 年初以来持续承压。但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促就业政策出台、宏观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招聘需求拐点出现。 这种宏观导向已经在BOSS直聘的一季报中得到验证:平台上新增职位数同比增长17%,尤其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蓝领岗位上的复苏最为明显。BOSS直聘的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也做了表述: “春节以来企业端招聘需求保持恢复态势,1-4月平均新增发布职位数同比增长17%。以餐饮、零售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蓝领招聘需求四月以来环比持续回暖,制造业招聘四月在线职位数同比保持增长。白领招聘需求也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其中广告、专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同比增速领跑。” 市场数据显示,招聘需求的活跃度正逐步恢复:Datayes数据统计,2024年10月-12月,在线招聘平台新增招聘帖数同比增长高达21%,2025年前四月仍维持24.1%的高速增长。 招聘作为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是宏观经济的先导。而BOSS直聘作为头部台型企业,有望在这一轮恢复中拔得头筹。 更具长期价值的,是产业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系统性机会。中国正面临“劳动力总量下降+结构性短缺”的双重挑战,尤其是在服务业、制造业和新兴行业中,大量、高频、灵活的用工需求正快速上升。传统招聘服务机构往往响应滞后、效率低下,反而给了BOSS直聘这类“技术优先”的平台反超机会。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6年中国线上招聘市场预计将达到25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3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虽然招聘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是考虑到中国的产业仍在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给招聘带来的系统性机会,BOSS直聘,仍然处在一个阿尔法空间较大的行业。 AI重塑招聘:BOSS直聘的实验样本 BOSS直聘并不是追上了AI的东风,
看
9,217
回复
1
点赞
3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趋势已经很清晰了:上BOSS直聘,用AI招人找工作
王海天
王海天
·
01-17
拼多多上如何长出新质供给?
最近看了几个产业带的报告,主要讲中国一些产业带,因为电商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电商,让产业带的创新更快、优质供给更多了。为什么? 先来看很多产业带的现状: 产业壁垒较低。可以说,国内90%以上的产业带都存在这个问题。不管是服装鞋帽、彩妆,还是各种小商品。造成产业壁垒低的原因,并不是互联网公司导致的。而是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阶段决定的。比如服装鞋帽制造,行业本身壁垒就较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赚的是行业平均利润。 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壁垒低,是同质化竞争的原因之一。因为门槛较低,导致了大量的商家涌入。而需求端,并没有随着供给的增加而提升。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持续的价格战和低价低质。产业生态乱象丛生。看到媒体上写一个例子,放在这里非常贴切: 安徽亳州,是花草茶的产业带。可以说是同质化和低门槛的典型行业: 门槛过低:一两台机器,再雇佣一两个工人,即可生产。 同质化竞争:因为经营门槛低,大量商家涌入。近两年,亳州花草茶的商家数量已突破5000家, 这样的现状,导致价格战很快出现:商家为了拼价格,开始缺斤少两,比如在标重100g的花草茶中塞入50g的防腐剂,造成售价低于行业成本价的乱象。在整个环节里: 商家不赚钱、用户买不到好产品、产业没能更好的向上走。 如何培育出新质供给? 类似安徽亳州花草茶这样的产业带,国内还有很多。上文已经提到了:产业带的问题,在互联网以及电商平台诞生以前就存在了。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电商平台,如何帮助平台上的商家提升经营的质量?并且提高产业带的竞争力和升级? 为商家和商品“增信”:拼多多以“百亿补贴”的强大品牌背书,为参与活动的中小商家提供了公信力支持。消费者更容易信任这些商家和商品。一开始,百亿补贴的商品,主要是品牌为主。而今天,百亿补贴的商品构成,除了名牌、品牌,还有产业带的优质商品。而百亿补贴,对于产业带的商家,最大的帮助,我认为是“增
看
8,755
回复
5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拼多多上如何长出新质供给?
王海天
王海天
·
2024-09-14
不仅穷人爱拼多多,富人也“真香”
前一阵,抖音上有个爆款视频很有意思:2分钟的一个短视频,一个驿站站长感慨如果没有拼多多,大学生的纸巾、沐浴露、小零食都去哪买?普通收入的消费者,因为有了拼多多,可以买到很多便宜的商品;拼多多的规则也比较保护消费者,给低收入人群和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这个小站长的真情流露引发了用户共情,评论区一片响应。 我想说的是:拼多多不仅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福利,也给中产和富人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为什么? 今天的拼多多:早已不是五环外,富人也在用 先看身边的两个案例: 国内大厂的A君。A君是互联网大厂的高管,我跟他是微信好友,也是拼多多的拼小圈好友。我每次打开拼多多,都会看到他的购物记录。偶尔在拼多多的私信消息里,还有他推荐给我的商品。蔬菜类的:丝瓜、黄桃、腐竹等,还有客单价高的苹果电脑、品牌运动服等。从低客单价到高客单价、从白牌农产品到品牌消费品,全部囊括。 并且,A君购物频次极高,每周打开拼多多,都可以看到他的订单。 新加坡的B君。B君全家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刚去新加坡时,抱怨当地一些小商品较贵,比如:手机壳、手机充电器、USB线等。新加坡的线下店,一个手机壳折合人民币70-80元,他买过一次后果断在拼多多上下单,一次买几个手机壳。即使拼多多的卖家从中国发货,空运到新加坡,仍然比新加坡本地的零售店便宜。 想必上面的两个案例,和很多人对拼多多的印象完全不同。虽然拼多多早已越过“五环外人群”,但是富人也在用拼多多,确实有点意外。舆论很难把拼多多的“调性”和富人放在一起,但是现实世界,就是有富人在拼多多上购物。可以说,今天的拼多多仍然在持续“破圈”,并且已经“破圈”到了富人。 从QM等各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拼多多的用户,已经从乡镇农村,渗透到一线城市,从低收入人群到高收入人群全覆盖。这样的用户规模,是公司快速发展和做正确事情的结果。 回到消费和购物这个话题,每
看
1.44万
回复
4
点赞
14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不仅穷人爱拼多多,富人也“真香”
王海天
王海天
·
2024-09-02
二季报后,看BOSS直聘的克制与专注
8月28日,BOSS直聘发布了2024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的净利润与营收同比均有上涨,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590万,同比上涨31.1%,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1-6月BOSS直聘新增完善用户约2800万,平台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蓝领等场景的渗透率继续稳步提升,BOSS直聘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460万,同比上涨25.2%。 回顾BOSS直聘这些年的发展,不难发现这是一家极度克制又极度专注的公司。 招聘赛道:长期无风口,靠创新、克制、敬畏取胜的BOSS BOSS直聘创始人、CEO赵鹏曾说过,BOSS直聘是一个极度克制的产品。 互联网招聘行业,和其他互联网行业不一样的地方是:无风口,长期是一个冷板凳行业。而传统的招聘网站,以主动搜索为主的产品形态及商业模式多年没有变化。简单说,虽然能“躺着”发展、“躺着赚钱”,但创造的价值极其有限: 求职者:对于求职者来说,传统招聘网站就是一个大型“职位搜索器”。求职者要找什么职位,就通过关键词搜索,然后出来一箩筐的公司和职位。 互动效率低。这里的互动效率,是指C端用户和招聘企业两端。求职者在传统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企业端收取简历和筛选的,一般是HR。而HR的效率,决定了招聘的效率。求职者、招聘企业、HR,这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实时的。这直接阻碍了双方的求职和招聘效率。 匹配效率低。对于大型企业,容易收到大量简历。相反,很多中小企业碍于知名度低,没有专门的招聘团队及充足预算收到的简历寥寥。 克制:拒绝banner广告,专注企业和求职者的连接和效果 不靠BANNER广告,而是专注连接的效率和效果。传统的招聘网站,首页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是一个“千人一面”的页面。而从商业模式上,这些首页广告,招聘企业都要给平台付费。传统招聘平台,对企业的招聘效果和求职者求职效果,并不关心。 也可以说,传统招聘平台,对行业缺乏敬畏。 而BO
看
1.01万
回复
1
点赞
4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二季报后,看BOSS直聘的克制与专注
王海天
王海天
·
2024-08-05
搜狐2024年Q2营收1.7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超预期
2024年8月5日,搜狐公司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搜狐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72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3%,较上季度增长24%。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2024年第二季度,我们的品牌广告收入达到此前预期的高线,在线游戏收入超出预期,净利润符合此前预期。” 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搜狐总收入为1.72亿美元。其中,品牌广告收入为2000万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4%;在线游戏收入为1.47亿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5%。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3400万美元,公司在扩大平台规模和用户获取等方面增加了更多前瞻性投入。 整体业务看,“搜狐媒体和搜狐视频方面,依托于我们日趋优化、联动的产品矩阵,我们进一步促进了优质内容的产生和消费,有力提升了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得益于我们差异化的项目及营销活动,我们不断加强品牌影响力,探索多样化的商业化机会。在线游戏业务表现良好,收入超过此前预期。”张朝阳称。
看
2,23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搜狐2024年Q2营收1.7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超预期
王海天
王海天
·
2024-05-27
复盘:上市这三年,BOSS直聘做对了什么?
过去三年,BOSS直聘碰到的挑战不小 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影响。 疫情期间求职者和企业之间,招聘的效率低于疫情前。因为疫情期间,人的活动范围受限,而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招聘、应聘,不仅需要线上的直聊沟通,还需要线下面谈。再一个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错配”。求职者旺盛,但是企业端需求不足。尤其是服务行业,比如旅游、餐饮、酒店等。 求职者在平台上,如果不能有效的匹配到对应的岗位,用户体验会打很大的折扣。其次,求职者供给过剩,企业的付费意愿会走弱,对平台的商业化的营收会构成挑战。 再一个是暂停新增用户将近一年,期间平台不仅无法获取C端用户,也无法获取B端用户。获客和投放,全部暂停。 可以说,IPO这几年,BOSS直聘遭遇了内外的多重干扰和和黑天鹅,但公司仍能保持韧性,数据领先:MAU从上市以来一直领跑行业,付费企业客户数与营收2024年Q1对比2021年Q1翻了一倍多。 如果复盘BOSS直聘上市这三年,首先是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公司的收入“不降反升”,这背后一定是公司做了正确的事情。到底做对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打开增量:蓝领人群+低线城市 广大的蓝领群体+二线以下城市,让BOSS直聘打开了巨大的增量市场。 首先定义一下现在的蓝领:以前都把制造业的工人定义为蓝领,今天的蓝领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而是广大的服务业就业人群。比如餐饮、物流快递行业、美容美发等各种城市服务从业者。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为6.56亿,其中农业为1.35亿,白领与金领为1.28亿,制造业1.69亿,城市服务业2.2亿。广泛的蓝领群体,制造业+服务业人群约为4亿。 蓝领人群,在线化+高增长的潜力赛道。 据东方证券的一份研报:在蓝领的求职匹配中,2010年互联网渗透率为2%,2016年为8%。2023年,BOSS直聘的用户数为4400万。其中蓝领占总收入的30%,人数大约为XX。虽
看
6,043
回复
1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复盘:上市这三年,BOSS直聘做对了什么?
王海天
王海天
·
2024-03-15
中小企业,为什么成了BOSS直聘的亮点?
3月12日周二,BOSS直聘发布了最新一季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公司营收15.80亿元,同比上涨46.0%;现金收款17.8亿元,增长61%;净利润3.31亿元,较上年同期由亏转盈;四季度MAU4120万,同比增长33%。 2023年各行各业都蛮不容易,BOSS直聘还实现了营收59.52亿元,同比上涨31.9%;经计算现金收款66.85亿元,同比增长44.9%;取得净利润10.99亿元,较上年同期1.07亿元有大幅上涨。 如此强劲的业绩,公司股价当天大涨18%。从中小企业的视角,如何看BOSS直聘的增长? BOSS直聘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小企业? 招聘市场原有服务形态:对中小企业“不友好”。 首先是预算: 招聘预算,不管对于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一个重要的痛点。传统的招聘产品形态,对中小企业极不友好。 年费+简历库。这一收费模式,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多知名招聘网站的“标配”。企业付年费,平台按照不同的年费金额,打包对应的简历数量。这一模式:“年费”,排在“效果”前面,对于平台来说,并不关心企业是否招到人。而对中小企业而言,关心需要付出费用的同时,能保证招聘的“效果”。 传统招聘的年费收费模式和简历库的形式,不仅让企业招聘效率低,而且花费金额高。从商业化角度,平台并不是按效果收费,而是“展示广告”付费。 降低付费门槛+按需购买,提高企业花钱效率 对于大多数没有批量招聘需求的中小企业,Boss直聘的收费方式,不再是年费和打包简历的形式,而是企业根据招聘的需求,购买相应的“招聘卡”(沟通道具等)。如何理解? 极大降低门槛。可以理解为Boss直聘的收费方式是:免费+付费。对于很多岗位,在BOSS直聘上注册和招聘都是免费。这是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 即便遇到了人才供给比较紧缺的岗位,需要付费,发布职位的价格也不到一顿饭钱。 之后是按需购买的增值服务,比如企业正在招聘的某个岗位
看
1.19万
回复
9
点赞
7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小企业,为什么成了BOSS直聘的亮点?
王海天
王海天
·
2024-03-12
从财务到基本面,B站的拐点到了吗?
上周,哔哩哔哩公布了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的财报,全年总营收达225.3亿元人民币亿元,首次实现正向经营现金流。今天上午,其港股一度大涨15%。综合来看,B站这次是否走到了拐点? 财务:毛利率提升+减亏和经营现金流转正。 先看毛利率,本季度B站的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26.1%。提升的原因,管理层给的解释是:1、广告占比提高;2、运营效率提升。本季度广告营收占比达到30%,为上市以来最高。 减亏和现金流:B站23年全年的经营现金流已经转正,这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尤其重要。这意味着,B站以广告、增值服务、游戏、IP衍生品为主的核心业务可以自己造血,不需要依靠融资也可以持续运营下去。 与此同时,本季度B站的亏损同比收窄58%,经营现金净流入超6亿元人民币。 从财务的变化,可以读出公司基本面和竞争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广告高增长的背后:和产品的独特气质相辅相成 B站本季度最亮眼的数据,当属广告28%的增速。谈到广告,有必要谈下B站的产品和社区文化。 从成立到现在,B站的产品虽然增加了各种新的功能,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浓厚的社区文化。而社区的核心,是人和人更为紧密的连接。粉丝和UP的互动会更为高频。举个例子,比如罗翔,虽然在各大内容平台都同步了,但是我如果想看罗翔,首先会打开B站。 用感性的思维来讲:去B站看UP主的内容,“味道”才正。UP主、内容消费者、平台,都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关系和连接。基于此,UP主所创作的内容也可以更深度地去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 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B站广告的竞争力: 在电话会上,B站的管理层特别谈到了双11、双12,一些UP主的带货案例。虽然都是交易和效果类广告,但是B站的广告变现,仍然和其他内容平台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效果广告:主要是信息流和交易广告(电商广告)。B站在商业产品和内容产品上,找到了很好的交集: 品效合一。这是最近几年来,广告行业提到的最多词汇
看
1.47万
回复
9
点赞
6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财务到基本面,B站的拐点到了吗?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17459042867969","uuid":"3517459042867969","gmtCreate":1554365021123,"gmtModify":1554365498749,"name":"王海天","pinyin":"whtwanghaitian","introduction":"美股二级市场观察者","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美股二级市场观察者","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2,"status":2,"fanSize":3239,"headSize":10,"tweetSize":83,"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3,"level":{"id":4,"name":"文化虎","nameTw":"文化虎","represent":"学有所成","factor":"发布3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3条优质帖","iconColor":"8867FB","bgColor":"BDC5FF"},"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4","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明星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2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ddf24b906c7011de2617d4fb3f7698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3d58ad32c97254c6f74db8b97e6ec4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304700d92ad91c7a33e2e92ec32ecc1","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9.25","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badge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1","templateUu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name":"周度最佳创作者","description":"每周获得最佳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71475ceaf67d40016c8cfa16c08c8b3","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a6336061b9ba82ba9177c7ec476f5f2","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3.18","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4}],"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北京","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57796402651568,"gmtCreate":1752803385528,"gmtModify":1752807146626,"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外卖和到店,王莆中的“普通”生意和没回答的","htmlText":"\"非理性竞争和500亿\" 点评: 什么叫非理性竞争?如何定义? 京东进军外卖和秒送时,算不算非理性竞争?抖音当初进军到店算不算非理性竞争? 站在美团的角度,阿里是非理性的。阿里站在自己的角度,500亿是理性的。 500亿,美团的全年利润都不够;500亿,只是阿里核心电商利润的三分之一。500亿,对阿里不是非理性,而是太理性了。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 “500亿”与“赌我们跟不起”。就战争本身来讲,阿里的500亿补贴,跟吓不吓有什么关系?美团除了接牌,还有其他选择吗? 阿里的500亿补贴,对美团而言,最直接的答案是:这个牌太大了。 如果说京东进军外卖,出的牌是一对10,阿里的500亿,上来就是一对大小王。 “外卖已经输了三把,再买一把筹码” 点评: 饿了么过去的亏损是事实,但是今天阿里的500亿补贴,和饿了么之前的亏损,背景、时间点、策略,完全不同: 和美团外卖的战争,饿了么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作为单一app应战,虽然支付宝上有流量支持,但是仍然是集团下面的一个子目录。彼时的饿了么,在集团的定位里,就是外卖。作为一个子目录,虽然拥有一定的现金和流量资源,但是很难和美团竞争。 双方最核心的差距,是规模悬殊,导致了效率和UE的巨大差别。同样送一单外卖:美团赚钱,饿了么亏钱。 所以,以前在纯外卖和饿了么这张牌上,阿里很难和美团竞争。 而现在,有了最大的变量:闪购。对于美团、京东、阿里,闪购都是新的业态。美团在闪购上,并没有起跑太长。而对阿里,闪购,是一次订单规模放量的巨大机遇。只有订单规模起量,履约的效率才能改善。 也就是说:阿里现在的500亿补贴,是为了订单规模起来后,改善UE模型。补贴,中长期能改善UE,这还叫撒钱吗? 今天500亿再买一把筹码,和之前比: 市场上发的牌,是新牌(闪购); 市场上发的牌,跟阿里手里的牌,能凑成一副牌(闪购和淘宝主站)。 “矿","listText":"\"非理性竞争和500亿\" 点评: 什么叫非理性竞争?如何定义? 京东进军外卖和秒送时,算不算非理性竞争?抖音当初进军到店算不算非理性竞争? 站在美团的角度,阿里是非理性的。阿里站在自己的角度,500亿是理性的。 500亿,美团的全年利润都不够;500亿,只是阿里核心电商利润的三分之一。500亿,对阿里不是非理性,而是太理性了。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 “500亿”与“赌我们跟不起”。就战争本身来讲,阿里的500亿补贴,跟吓不吓有什么关系?美团除了接牌,还有其他选择吗? 阿里的500亿补贴,对美团而言,最直接的答案是:这个牌太大了。 如果说京东进军外卖,出的牌是一对10,阿里的500亿,上来就是一对大小王。 “外卖已经输了三把,再买一把筹码” 点评: 饿了么过去的亏损是事实,但是今天阿里的500亿补贴,和饿了么之前的亏损,背景、时间点、策略,完全不同: 和美团外卖的战争,饿了么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作为单一app应战,虽然支付宝上有流量支持,但是仍然是集团下面的一个子目录。彼时的饿了么,在集团的定位里,就是外卖。作为一个子目录,虽然拥有一定的现金和流量资源,但是很难和美团竞争。 双方最核心的差距,是规模悬殊,导致了效率和UE的巨大差别。同样送一单外卖:美团赚钱,饿了么亏钱。 所以,以前在纯外卖和饿了么这张牌上,阿里很难和美团竞争。 而现在,有了最大的变量:闪购。对于美团、京东、阿里,闪购都是新的业态。美团在闪购上,并没有起跑太长。而对阿里,闪购,是一次订单规模放量的巨大机遇。只有订单规模起量,履约的效率才能改善。 也就是说:阿里现在的500亿补贴,是为了订单规模起来后,改善UE模型。补贴,中长期能改善UE,这还叫撒钱吗? 今天500亿再买一把筹码,和之前比: 市场上发的牌,是新牌(闪购); 市场上发的牌,跟阿里手里的牌,能凑成一副牌(闪购和淘宝主站)。 “矿","text":"\"非理性竞争和500亿\" 点评: 什么叫非理性竞争?如何定义? 京东进军外卖和秒送时,算不算非理性竞争?抖音当初进军到店算不算非理性竞争? 站在美团的角度,阿里是非理性的。阿里站在自己的角度,500亿是理性的。 500亿,美团的全年利润都不够;500亿,只是阿里核心电商利润的三分之一。500亿,对阿里不是非理性,而是太理性了。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 “500亿”与“赌我们跟不起”。就战争本身来讲,阿里的500亿补贴,跟吓不吓有什么关系?美团除了接牌,还有其他选择吗? 阿里的500亿补贴,对美团而言,最直接的答案是:这个牌太大了。 如果说京东进军外卖,出的牌是一对10,阿里的500亿,上来就是一对大小王。 “外卖已经输了三把,再买一把筹码” 点评: 饿了么过去的亏损是事实,但是今天阿里的500亿补贴,和饿了么之前的亏损,背景、时间点、策略,完全不同: 和美团外卖的战争,饿了么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作为单一app应战,虽然支付宝上有流量支持,但是仍然是集团下面的一个子目录。彼时的饿了么,在集团的定位里,就是外卖。作为一个子目录,虽然拥有一定的现金和流量资源,但是很难和美团竞争。 双方最核心的差距,是规模悬殊,导致了效率和UE的巨大差别。同样送一单外卖:美团赚钱,饿了么亏钱。 所以,以前在纯外卖和饿了么这张牌上,阿里很难和美团竞争。 而现在,有了最大的变量:闪购。对于美团、京东、阿里,闪购都是新的业态。美团在闪购上,并没有起跑太长。而对阿里,闪购,是一次订单规模放量的巨大机遇。只有订单规模起量,履约的效率才能改善。 也就是说:阿里现在的500亿补贴,是为了订单规模起来后,改善UE模型。补贴,中长期能改善UE,这还叫撒钱吗? 今天500亿再买一把筹码,和之前比: 市场上发的牌,是新牌(闪购); 市场上发的牌,跟阿里手里的牌,能凑成一副牌(闪购和淘宝主站)。 “矿","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5990b045340e168de9d231bc51f2a3b","width":"2500","height":"16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77964026515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4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088626949262520","authorId":"4088626949262520","name":"Inmoretion","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1c0fdec2b419399e39fd0a7b103ef63","crmLevel":8,"crmLevelSwitch":0,"idStr":"4088626949262520","authorIdStr":"4088626949262520"},"content":"这一次交锋,美团多少是会被强调一些市场","text":"这一次交锋,美团多少是会被强调一些市场","html":"这一次交锋,美团多少是会被强调一些市场"}],"imageCount":1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7170496495656,"gmtCreate":1752650673638,"gmtModify":1752651806491,"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闪购大战的逻辑和可能演绎","htmlText":"美团:需要赢下战争,才能维持估值空间 外卖和闪购,我们分开看。 外卖,市场份额上,美团是绝对第一,饿了么排第二。外卖的这场战役,虽然淘宝每天都在补贴,单量也在上涨,但是美团的订单量也同步上涨。最新美团公布的日订单量已经1.5亿。这里的1.5亿单,美团也需要进行补贴,可以看作是对淘宝的防御。而问题也在于补贴: 如果美团持续补贴,阿里也补贴。美团的订单涨,淘宝的外卖订单也在涨。阿里的补贴强度和金额,目前是公开的。美团的强度和具体金额,可以看作是对阿里策略的跟随。如果淘宝持续补贴,美团大概率会跟随。 外卖品类,美团在商家侧和履约侧,目前都优于淘宝的饿了么。因为淘宝的补贴因素,美团不得不进行补贴防御。这也是为什么淘宝闪购涨到了8000万单,而美团也在涨。想一:如果美团不进行补贴,订单量能涨到1.5亿吗? 所以,同样是补贴,美团的补贴防御属性更高。 外卖的特点,对履约要求极高,由于餐饮的订单量,美团目前远高于淘宝饿了么,所以在外卖的订单履约上,美团的体验,好于饿了么。和闪购订单不同的是,用户的餐饮外卖需求,天花板比较明显(新增的订单很大部分是奶茶)。所以,淘宝的外卖订单,想通过补贴,在短期内达到美团的单量,看起来有很大难度。 另外,履约侧,美团因为多年的订单规模和算法优化,要优于淘宝饿了么。 履约能力=美团外卖的核心竞争力。 外卖这场仗,美团短期的领先优势将会继续存在。但是因为竞争,美团的补贴会持续。这会对UE和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至于影响多少利润,仍然取决于阿里的补贴强度。 定性上,外卖品类,美团持续领先的概率较大,但是保持领先的同时,要付出跟随补贴的代价。 闪购是什么? 应该归为零售还是外卖?回答这个问题,才能正确分析这场闪购战争。 我认为闪购,应该划分到零售框架下,而不是外卖。 闪购端的商品:零食、快消、水果、饮料、数码配件等。这跟外卖的米饭、炒菜完全不一样。闪购端是完全标准","listText":"美团:需要赢下战争,才能维持估值空间 外卖和闪购,我们分开看。 外卖,市场份额上,美团是绝对第一,饿了么排第二。外卖的这场战役,虽然淘宝每天都在补贴,单量也在上涨,但是美团的订单量也同步上涨。最新美团公布的日订单量已经1.5亿。这里的1.5亿单,美团也需要进行补贴,可以看作是对淘宝的防御。而问题也在于补贴: 如果美团持续补贴,阿里也补贴。美团的订单涨,淘宝的外卖订单也在涨。阿里的补贴强度和金额,目前是公开的。美团的强度和具体金额,可以看作是对阿里策略的跟随。如果淘宝持续补贴,美团大概率会跟随。 外卖品类,美团在商家侧和履约侧,目前都优于淘宝的饿了么。因为淘宝的补贴因素,美团不得不进行补贴防御。这也是为什么淘宝闪购涨到了8000万单,而美团也在涨。想一:如果美团不进行补贴,订单量能涨到1.5亿吗? 所以,同样是补贴,美团的补贴防御属性更高。 外卖的特点,对履约要求极高,由于餐饮的订单量,美团目前远高于淘宝饿了么,所以在外卖的订单履约上,美团的体验,好于饿了么。和闪购订单不同的是,用户的餐饮外卖需求,天花板比较明显(新增的订单很大部分是奶茶)。所以,淘宝的外卖订单,想通过补贴,在短期内达到美团的单量,看起来有很大难度。 另外,履约侧,美团因为多年的订单规模和算法优化,要优于淘宝饿了么。 履约能力=美团外卖的核心竞争力。 外卖这场仗,美团短期的领先优势将会继续存在。但是因为竞争,美团的补贴会持续。这会对UE和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至于影响多少利润,仍然取决于阿里的补贴强度。 定性上,外卖品类,美团持续领先的概率较大,但是保持领先的同时,要付出跟随补贴的代价。 闪购是什么? 应该归为零售还是外卖?回答这个问题,才能正确分析这场闪购战争。 我认为闪购,应该划分到零售框架下,而不是外卖。 闪购端的商品:零食、快消、水果、饮料、数码配件等。这跟外卖的米饭、炒菜完全不一样。闪购端是完全标准","text":"美团:需要赢下战争,才能维持估值空间 外卖和闪购,我们分开看。 外卖,市场份额上,美团是绝对第一,饿了么排第二。外卖的这场战役,虽然淘宝每天都在补贴,单量也在上涨,但是美团的订单量也同步上涨。最新美团公布的日订单量已经1.5亿。这里的1.5亿单,美团也需要进行补贴,可以看作是对淘宝的防御。而问题也在于补贴: 如果美团持续补贴,阿里也补贴。美团的订单涨,淘宝的外卖订单也在涨。阿里的补贴强度和金额,目前是公开的。美团的强度和具体金额,可以看作是对阿里策略的跟随。如果淘宝持续补贴,美团大概率会跟随。 外卖品类,美团在商家侧和履约侧,目前都优于淘宝的饿了么。因为淘宝的补贴因素,美团不得不进行补贴防御。这也是为什么淘宝闪购涨到了8000万单,而美团也在涨。想一:如果美团不进行补贴,订单量能涨到1.5亿吗? 所以,同样是补贴,美团的补贴防御属性更高。 外卖的特点,对履约要求极高,由于餐饮的订单量,美团目前远高于淘宝饿了么,所以在外卖的订单履约上,美团的体验,好于饿了么。和闪购订单不同的是,用户的餐饮外卖需求,天花板比较明显(新增的订单很大部分是奶茶)。所以,淘宝的外卖订单,想通过补贴,在短期内达到美团的单量,看起来有很大难度。 另外,履约侧,美团因为多年的订单规模和算法优化,要优于淘宝饿了么。 履约能力=美团外卖的核心竞争力。 外卖这场仗,美团短期的领先优势将会继续存在。但是因为竞争,美团的补贴会持续。这会对UE和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至于影响多少利润,仍然取决于阿里的补贴强度。 定性上,外卖品类,美团持续领先的概率较大,但是保持领先的同时,要付出跟随补贴的代价。 闪购是什么? 应该归为零售还是外卖?回答这个问题,才能正确分析这场闪购战争。 我认为闪购,应该划分到零售框架下,而不是外卖。 闪购端的商品:零食、快消、水果、饮料、数码配件等。这跟外卖的米饭、炒菜完全不一样。闪购端是完全标准","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71704964956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92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088626949262520","authorId":"4088626949262520","name":"Inmoretion","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1c0fdec2b419399e39fd0a7b103ef63","crmLevel":8,"crmLevelSwitch":0,"idStr":"4088626949262520","authorIdStr":"4088626949262520"},"content":"不知道用户还能薅羊毛多久","text":"不知道用户还能薅羊毛多久","html":"不知道用户还能薅羊毛多久"}],"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2031120556328,"gmtCreate":1748940301223,"gmtModify":1748943033861,"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趋势已经很清晰了:上BOSS直聘,用AI招人找工作","htmlText":"虽然有周期,但国内招聘行业仍然稳健向好 谈BOSS直聘前,先说招聘行业的Beta属性:过去两年,受宏观环境影响,行业整体自 2023 年初以来持续承压。但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促就业政策出台、宏观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招聘需求拐点出现。 这种宏观导向已经在BOSS直聘的一季报中得到验证:平台上新增职位数同比增长17%,尤其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蓝领岗位上的复苏最为明显。BOSS直聘的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也做了表述: “春节以来企业端招聘需求保持恢复态势,1-4月平均新增发布职位数同比增长17%。以餐饮、零售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蓝领招聘需求四月以来环比持续回暖,制造业招聘四月在线职位数同比保持增长。白领招聘需求也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其中广告、专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同比增速领跑。” 市场数据显示,招聘需求的活跃度正逐步恢复:Datayes数据统计,2024年10月-12月,在线招聘平台新增招聘帖数同比增长高达21%,2025年前四月仍维持24.1%的高速增长。 招聘作为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是宏观经济的先导。而BOSS直聘作为头部台型企业,有望在这一轮恢复中拔得头筹。 更具长期价值的,是产业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系统性机会。中国正面临“劳动力总量下降+结构性短缺”的双重挑战,尤其是在服务业、制造业和新兴行业中,大量、高频、灵活的用工需求正快速上升。传统招聘服务机构往往响应滞后、效率低下,反而给了BOSS直聘这类“技术优先”的平台反超机会。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6年中国线上招聘市场预计将达到25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3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虽然招聘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是考虑到中国的产业仍在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给招聘带来的系统性机会,BOSS直聘,仍然处在一个阿尔法空间较大的行业。 AI重塑招聘:BOSS直聘的实验样本 BOSS直聘并不是追上了AI的东风,","listText":"虽然有周期,但国内招聘行业仍然稳健向好 谈BOSS直聘前,先说招聘行业的Beta属性:过去两年,受宏观环境影响,行业整体自 2023 年初以来持续承压。但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促就业政策出台、宏观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招聘需求拐点出现。 这种宏观导向已经在BOSS直聘的一季报中得到验证:平台上新增职位数同比增长17%,尤其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蓝领岗位上的复苏最为明显。BOSS直聘的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也做了表述: “春节以来企业端招聘需求保持恢复态势,1-4月平均新增发布职位数同比增长17%。以餐饮、零售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蓝领招聘需求四月以来环比持续回暖,制造业招聘四月在线职位数同比保持增长。白领招聘需求也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其中广告、专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同比增速领跑。” 市场数据显示,招聘需求的活跃度正逐步恢复:Datayes数据统计,2024年10月-12月,在线招聘平台新增招聘帖数同比增长高达21%,2025年前四月仍维持24.1%的高速增长。 招聘作为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是宏观经济的先导。而BOSS直聘作为头部台型企业,有望在这一轮恢复中拔得头筹。 更具长期价值的,是产业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系统性机会。中国正面临“劳动力总量下降+结构性短缺”的双重挑战,尤其是在服务业、制造业和新兴行业中,大量、高频、灵活的用工需求正快速上升。传统招聘服务机构往往响应滞后、效率低下,反而给了BOSS直聘这类“技术优先”的平台反超机会。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6年中国线上招聘市场预计将达到25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3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虽然招聘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是考虑到中国的产业仍在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给招聘带来的系统性机会,BOSS直聘,仍然处在一个阿尔法空间较大的行业。 AI重塑招聘:BOSS直聘的实验样本 BOSS直聘并不是追上了AI的东风,","text":"虽然有周期,但国内招聘行业仍然稳健向好 谈BOSS直聘前,先说招聘行业的Beta属性:过去两年,受宏观环境影响,行业整体自 2023 年初以来持续承压。但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促就业政策出台、宏观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招聘需求拐点出现。 这种宏观导向已经在BOSS直聘的一季报中得到验证:平台上新增职位数同比增长17%,尤其是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蓝领岗位上的复苏最为明显。BOSS直聘的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也做了表述: “春节以来企业端招聘需求保持恢复态势,1-4月平均新增发布职位数同比增长17%。以餐饮、零售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蓝领招聘需求四月以来环比持续回暖,制造业招聘四月在线职位数同比保持增长。白领招聘需求也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其中广告、专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同比增速领跑。” 市场数据显示,招聘需求的活跃度正逐步恢复:Datayes数据统计,2024年10月-12月,在线招聘平台新增招聘帖数同比增长高达21%,2025年前四月仍维持24.1%的高速增长。 招聘作为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是宏观经济的先导。而BOSS直聘作为头部台型企业,有望在这一轮恢复中拔得头筹。 更具长期价值的,是产业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系统性机会。中国正面临“劳动力总量下降+结构性短缺”的双重挑战,尤其是在服务业、制造业和新兴行业中,大量、高频、灵活的用工需求正快速上升。传统招聘服务机构往往响应滞后、效率低下,反而给了BOSS直聘这类“技术优先”的平台反超机会。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6年中国线上招聘市场预计将达到25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30%,增速远超行业平均。 虽然招聘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是考虑到中国的产业仍在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给招聘带来的系统性机会,BOSS直聘,仍然处在一个阿尔法空间较大的行业。 AI重塑招聘:BOSS直聘的实验样本 BOSS直聘并不是追上了AI的东风,","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06d8d4cf8683f864d2f53ef7c14482b","width":"800","height":"32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3,"commentSize":1,"repostSize":4,"link":"https://laohu8.com/post/4420311205563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21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85441339058295","authorId":"3585441339058295","name":"定力","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5,"crmLevelSwitch":0,"idStr":"3585441339058295","authorIdStr":"3585441339058295"},"content":"就说,这只股票能不能涨就完了","text":"就说,这只股票能不能涨就完了","html":"就说,这只股票能不能涨就完了"}],"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93489173504112,"gmtCreate":1737088612103,"gmtModify":1737089943206,"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拼多多上如何长出新质供给?","htmlText":"最近看了几个产业带的报告,主要讲中国一些产业带,因为电商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电商,让产业带的创新更快、优质供给更多了。为什么? 先来看很多产业带的现状: 产业壁垒较低。可以说,国内90%以上的产业带都存在这个问题。不管是服装鞋帽、彩妆,还是各种小商品。造成产业壁垒低的原因,并不是互联网公司导致的。而是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阶段决定的。比如服装鞋帽制造,行业本身壁垒就较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赚的是行业平均利润。 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壁垒低,是同质化竞争的原因之一。因为门槛较低,导致了大量的商家涌入。而需求端,并没有随着供给的增加而提升。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持续的价格战和低价低质。产业生态乱象丛生。看到媒体上写一个例子,放在这里非常贴切: 安徽亳州,是花草茶的产业带。可以说是同质化和低门槛的典型行业: 门槛过低:一两台机器,再雇佣一两个工人,即可生产。 同质化竞争:因为经营门槛低,大量商家涌入。近两年,亳州花草茶的商家数量已突破5000家, 这样的现状,导致价格战很快出现:商家为了拼价格,开始缺斤少两,比如在标重100g的花草茶中塞入50g的防腐剂,造成售价低于行业成本价的乱象。在整个环节里: 商家不赚钱、用户买不到好产品、产业没能更好的向上走。 如何培育出新质供给? 类似安徽亳州花草茶这样的产业带,国内还有很多。上文已经提到了:产业带的问题,在互联网以及电商平台诞生以前就存在了。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电商平台,如何帮助平台上的商家提升经营的质量?并且提高产业带的竞争力和升级? 为商家和商品“增信”:拼多多以“百亿补贴”的强大品牌背书,为参与活动的中小商家提供了公信力支持。消费者更容易信任这些商家和商品。一开始,百亿补贴的商品,主要是品牌为主。而今天,百亿补贴的商品构成,除了名牌、品牌,还有产业带的优质商品。而百亿补贴,对于产业带的商家,最大的帮助,我认为是“增","listText":"最近看了几个产业带的报告,主要讲中国一些产业带,因为电商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电商,让产业带的创新更快、优质供给更多了。为什么? 先来看很多产业带的现状: 产业壁垒较低。可以说,国内90%以上的产业带都存在这个问题。不管是服装鞋帽、彩妆,还是各种小商品。造成产业壁垒低的原因,并不是互联网公司导致的。而是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阶段决定的。比如服装鞋帽制造,行业本身壁垒就较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赚的是行业平均利润。 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壁垒低,是同质化竞争的原因之一。因为门槛较低,导致了大量的商家涌入。而需求端,并没有随着供给的增加而提升。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持续的价格战和低价低质。产业生态乱象丛生。看到媒体上写一个例子,放在这里非常贴切: 安徽亳州,是花草茶的产业带。可以说是同质化和低门槛的典型行业: 门槛过低:一两台机器,再雇佣一两个工人,即可生产。 同质化竞争:因为经营门槛低,大量商家涌入。近两年,亳州花草茶的商家数量已突破5000家, 这样的现状,导致价格战很快出现:商家为了拼价格,开始缺斤少两,比如在标重100g的花草茶中塞入50g的防腐剂,造成售价低于行业成本价的乱象。在整个环节里: 商家不赚钱、用户买不到好产品、产业没能更好的向上走。 如何培育出新质供给? 类似安徽亳州花草茶这样的产业带,国内还有很多。上文已经提到了:产业带的问题,在互联网以及电商平台诞生以前就存在了。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电商平台,如何帮助平台上的商家提升经营的质量?并且提高产业带的竞争力和升级? 为商家和商品“增信”:拼多多以“百亿补贴”的强大品牌背书,为参与活动的中小商家提供了公信力支持。消费者更容易信任这些商家和商品。一开始,百亿补贴的商品,主要是品牌为主。而今天,百亿补贴的商品构成,除了名牌、品牌,还有产业带的优质商品。而百亿补贴,对于产业带的商家,最大的帮助,我认为是“增","text":"最近看了几个产业带的报告,主要讲中国一些产业带,因为电商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电商,让产业带的创新更快、优质供给更多了。为什么? 先来看很多产业带的现状: 产业壁垒较低。可以说,国内90%以上的产业带都存在这个问题。不管是服装鞋帽、彩妆,还是各种小商品。造成产业壁垒低的原因,并不是互联网公司导致的。而是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阶段决定的。比如服装鞋帽制造,行业本身壁垒就较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赚的是行业平均利润。 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壁垒低,是同质化竞争的原因之一。因为门槛较低,导致了大量的商家涌入。而需求端,并没有随着供给的增加而提升。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持续的价格战和低价低质。产业生态乱象丛生。看到媒体上写一个例子,放在这里非常贴切: 安徽亳州,是花草茶的产业带。可以说是同质化和低门槛的典型行业: 门槛过低:一两台机器,再雇佣一两个工人,即可生产。 同质化竞争:因为经营门槛低,大量商家涌入。近两年,亳州花草茶的商家数量已突破5000家, 这样的现状,导致价格战很快出现:商家为了拼价格,开始缺斤少两,比如在标重100g的花草茶中塞入50g的防腐剂,造成售价低于行业成本价的乱象。在整个环节里: 商家不赚钱、用户买不到好产品、产业没能更好的向上走。 如何培育出新质供给? 类似安徽亳州花草茶这样的产业带,国内还有很多。上文已经提到了:产业带的问题,在互联网以及电商平台诞生以前就存在了。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而电商平台,如何帮助平台上的商家提升经营的质量?并且提高产业带的竞争力和升级? 为商家和商品“增信”:拼多多以“百亿补贴”的强大品牌背书,为参与活动的中小商家提供了公信力支持。消费者更容易信任这些商家和商品。一开始,百亿补贴的商品,主要是品牌为主。而今天,百亿补贴的商品构成,除了名牌、品牌,还有产业带的优质商品。而百亿补贴,对于产业带的商家,最大的帮助,我认为是“增","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f1e75f5bb119d938f21255e19ce6e1d","width":"640","height":"42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5,"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934891735041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75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161932824255432","authorId":"4161932824255432","name":"小岛大浪","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c99af29da6b3cedde4255cafa4f97d3","crmLevel":4,"crmLevelSwitch":0,"idStr":"4161932824255432","authorIdStr":"4161932824255432"},"content":"电商尤其直播电商,利好商家和消费者,但是对整体的经济发展还是不利的,没有中间商,就是少很多工作岗位,尤其对中国现在经济比较困难,产业没升级好的时候更是如此!","text":"电商尤其直播电商,利好商家和消费者,但是对整体的经济发展还是不利的,没有中间商,就是少很多工作岗位,尤其对中国现在经济比较困难,产业没升级好的时候更是如此!","html":"电商尤其直播电商,利好商家和消费者,但是对整体的经济发展还是不利的,没有中间商,就是少很多工作岗位,尤其对中国现在经济比较困难,产业没升级好的时候更是如此!"}],"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49153697825104,"gmtCreate":1726282546061,"gmtModify":1726282607334,"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不仅穷人爱拼多多,富人也“真香”","htmlText":"前一阵,抖音上有个爆款视频很有意思:2分钟的一个短视频,一个驿站站长感慨如果没有拼多多,大学生的纸巾、沐浴露、小零食都去哪买?普通收入的消费者,因为有了拼多多,可以买到很多便宜的商品;拼多多的规则也比较保护消费者,给低收入人群和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这个小站长的真情流露引发了用户共情,评论区一片响应。 我想说的是:拼多多不仅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福利,也给中产和富人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为什么? 今天的拼多多:早已不是五环外,富人也在用 先看身边的两个案例: 国内大厂的A君。A君是互联网大厂的高管,我跟他是微信好友,也是拼多多的拼小圈好友。我每次打开拼多多,都会看到他的购物记录。偶尔在拼多多的私信消息里,还有他推荐给我的商品。蔬菜类的:丝瓜、黄桃、腐竹等,还有客单价高的苹果电脑、品牌运动服等。从低客单价到高客单价、从白牌农产品到品牌消费品,全部囊括。 并且,A君购物频次极高,每周打开拼多多,都可以看到他的订单。 新加坡的B君。B君全家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刚去新加坡时,抱怨当地一些小商品较贵,比如:手机壳、手机充电器、USB线等。新加坡的线下店,一个手机壳折合人民币70-80元,他买过一次后果断在拼多多上下单,一次买几个手机壳。即使拼多多的卖家从中国发货,空运到新加坡,仍然比新加坡本地的零售店便宜。 想必上面的两个案例,和很多人对拼多多的印象完全不同。虽然拼多多早已越过“五环外人群”,但是富人也在用拼多多,确实有点意外。舆论很难把拼多多的“调性”和富人放在一起,但是现实世界,就是有富人在拼多多上购物。可以说,今天的拼多多仍然在持续“破圈”,并且已经“破圈”到了富人。 从QM等各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拼多多的用户,已经从乡镇农村,渗透到一线城市,从低收入人群到高收入人群全覆盖。这样的用户规模,是公司快速发展和做正确事情的结果。 回到消费和购物这个话题,每","listText":"前一阵,抖音上有个爆款视频很有意思:2分钟的一个短视频,一个驿站站长感慨如果没有拼多多,大学生的纸巾、沐浴露、小零食都去哪买?普通收入的消费者,因为有了拼多多,可以买到很多便宜的商品;拼多多的规则也比较保护消费者,给低收入人群和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这个小站长的真情流露引发了用户共情,评论区一片响应。 我想说的是:拼多多不仅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福利,也给中产和富人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为什么? 今天的拼多多:早已不是五环外,富人也在用 先看身边的两个案例: 国内大厂的A君。A君是互联网大厂的高管,我跟他是微信好友,也是拼多多的拼小圈好友。我每次打开拼多多,都会看到他的购物记录。偶尔在拼多多的私信消息里,还有他推荐给我的商品。蔬菜类的:丝瓜、黄桃、腐竹等,还有客单价高的苹果电脑、品牌运动服等。从低客单价到高客单价、从白牌农产品到品牌消费品,全部囊括。 并且,A君购物频次极高,每周打开拼多多,都可以看到他的订单。 新加坡的B君。B君全家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刚去新加坡时,抱怨当地一些小商品较贵,比如:手机壳、手机充电器、USB线等。新加坡的线下店,一个手机壳折合人民币70-80元,他买过一次后果断在拼多多上下单,一次买几个手机壳。即使拼多多的卖家从中国发货,空运到新加坡,仍然比新加坡本地的零售店便宜。 想必上面的两个案例,和很多人对拼多多的印象完全不同。虽然拼多多早已越过“五环外人群”,但是富人也在用拼多多,确实有点意外。舆论很难把拼多多的“调性”和富人放在一起,但是现实世界,就是有富人在拼多多上购物。可以说,今天的拼多多仍然在持续“破圈”,并且已经“破圈”到了富人。 从QM等各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拼多多的用户,已经从乡镇农村,渗透到一线城市,从低收入人群到高收入人群全覆盖。这样的用户规模,是公司快速发展和做正确事情的结果。 回到消费和购物这个话题,每","text":"前一阵,抖音上有个爆款视频很有意思:2分钟的一个短视频,一个驿站站长感慨如果没有拼多多,大学生的纸巾、沐浴露、小零食都去哪买?普通收入的消费者,因为有了拼多多,可以买到很多便宜的商品;拼多多的规则也比较保护消费者,给低收入人群和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这个小站长的真情流露引发了用户共情,评论区一片响应。 我想说的是:拼多多不仅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福利,也给中产和富人带来了很大的福利。为什么? 今天的拼多多:早已不是五环外,富人也在用 先看身边的两个案例: 国内大厂的A君。A君是互联网大厂的高管,我跟他是微信好友,也是拼多多的拼小圈好友。我每次打开拼多多,都会看到他的购物记录。偶尔在拼多多的私信消息里,还有他推荐给我的商品。蔬菜类的:丝瓜、黄桃、腐竹等,还有客单价高的苹果电脑、品牌运动服等。从低客单价到高客单价、从白牌农产品到品牌消费品,全部囊括。 并且,A君购物频次极高,每周打开拼多多,都可以看到他的订单。 新加坡的B君。B君全家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刚去新加坡时,抱怨当地一些小商品较贵,比如:手机壳、手机充电器、USB线等。新加坡的线下店,一个手机壳折合人民币70-80元,他买过一次后果断在拼多多上下单,一次买几个手机壳。即使拼多多的卖家从中国发货,空运到新加坡,仍然比新加坡本地的零售店便宜。 想必上面的两个案例,和很多人对拼多多的印象完全不同。虽然拼多多早已越过“五环外人群”,但是富人也在用拼多多,确实有点意外。舆论很难把拼多多的“调性”和富人放在一起,但是现实世界,就是有富人在拼多多上购物。可以说,今天的拼多多仍然在持续“破圈”,并且已经“破圈”到了富人。 从QM等各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拼多多的用户,已经从乡镇农村,渗透到一线城市,从低收入人群到高收入人群全覆盖。这样的用户规模,是公司快速发展和做正确事情的结果。 回到消费和购物这个话题,每","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d69cd8b4fefb4e49f18e7f5923746e4","width":"953","height":"119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14,"commentSize":4,"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3491536978251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44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74720750802706","authorId":"3574720750802706","name":"Xzhouz","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056d36a8d17266379632873b136f02c","crmLevel":2,"crmLevelSwitch":1,"idStr":"3574720750802706","authorIdStr":"3574720750802706"},"content":"富人更懂得花钱[龇牙]","text":"富人更懂得花钱[龇牙]","html":"富人更懂得花钱[龇牙]"}],"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45049851277640,"gmtCreate":1725263939323,"gmtModify":1725264435218,"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二季报后,看BOSS直聘的克制与专注","htmlText":"8月28日,BOSS直聘发布了2024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的净利润与营收同比均有上涨,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590万,同比上涨31.1%,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1-6月BOSS直聘新增完善用户约2800万,平台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蓝领等场景的渗透率继续稳步提升,BOSS直聘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460万,同比上涨25.2%。 回顾BOSS直聘这些年的发展,不难发现这是一家极度克制又极度专注的公司。 招聘赛道:长期无风口,靠创新、克制、敬畏取胜的BOSS BOSS直聘创始人、CEO赵鹏曾说过,BOSS直聘是一个极度克制的产品。 互联网招聘行业,和其他互联网行业不一样的地方是:无风口,长期是一个冷板凳行业。而传统的招聘网站,以主动搜索为主的产品形态及商业模式多年没有变化。简单说,虽然能“躺着”发展、“躺着赚钱”,但创造的价值极其有限: 求职者:对于求职者来说,传统招聘网站就是一个大型“职位搜索器”。求职者要找什么职位,就通过关键词搜索,然后出来一箩筐的公司和职位。 互动效率低。这里的互动效率,是指C端用户和招聘企业两端。求职者在传统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企业端收取简历和筛选的,一般是HR。而HR的效率,决定了招聘的效率。求职者、招聘企业、HR,这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实时的。这直接阻碍了双方的求职和招聘效率。 匹配效率低。对于大型企业,容易收到大量简历。相反,很多中小企业碍于知名度低,没有专门的招聘团队及充足预算收到的简历寥寥。 克制:拒绝banner广告,专注企业和求职者的连接和效果 不靠BANNER广告,而是专注连接的效率和效果。传统的招聘网站,首页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是一个“千人一面”的页面。而从商业模式上,这些首页广告,招聘企业都要给平台付费。传统招聘平台,对企业的招聘效果和求职者求职效果,并不关心。 也可以说,传统招聘平台,对行业缺乏敬畏。 而BO","listText":"8月28日,BOSS直聘发布了2024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的净利润与营收同比均有上涨,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590万,同比上涨31.1%,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1-6月BOSS直聘新增完善用户约2800万,平台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蓝领等场景的渗透率继续稳步提升,BOSS直聘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460万,同比上涨25.2%。 回顾BOSS直聘这些年的发展,不难发现这是一家极度克制又极度专注的公司。 招聘赛道:长期无风口,靠创新、克制、敬畏取胜的BOSS BOSS直聘创始人、CEO赵鹏曾说过,BOSS直聘是一个极度克制的产品。 互联网招聘行业,和其他互联网行业不一样的地方是:无风口,长期是一个冷板凳行业。而传统的招聘网站,以主动搜索为主的产品形态及商业模式多年没有变化。简单说,虽然能“躺着”发展、“躺着赚钱”,但创造的价值极其有限: 求职者:对于求职者来说,传统招聘网站就是一个大型“职位搜索器”。求职者要找什么职位,就通过关键词搜索,然后出来一箩筐的公司和职位。 互动效率低。这里的互动效率,是指C端用户和招聘企业两端。求职者在传统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企业端收取简历和筛选的,一般是HR。而HR的效率,决定了招聘的效率。求职者、招聘企业、HR,这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实时的。这直接阻碍了双方的求职和招聘效率。 匹配效率低。对于大型企业,容易收到大量简历。相反,很多中小企业碍于知名度低,没有专门的招聘团队及充足预算收到的简历寥寥。 克制:拒绝banner广告,专注企业和求职者的连接和效果 不靠BANNER广告,而是专注连接的效率和效果。传统的招聘网站,首页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是一个“千人一面”的页面。而从商业模式上,这些首页广告,招聘企业都要给平台付费。传统招聘平台,对企业的招聘效果和求职者求职效果,并不关心。 也可以说,传统招聘平台,对行业缺乏敬畏。 而BO","text":"8月28日,BOSS直聘发布了2024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的净利润与营收同比均有上涨,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590万,同比上涨31.1%,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1-6月BOSS直聘新增完善用户约2800万,平台在二线及以下城市、蓝领等场景的渗透率继续稳步提升,BOSS直聘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460万,同比上涨25.2%。 回顾BOSS直聘这些年的发展,不难发现这是一家极度克制又极度专注的公司。 招聘赛道:长期无风口,靠创新、克制、敬畏取胜的BOSS BOSS直聘创始人、CEO赵鹏曾说过,BOSS直聘是一个极度克制的产品。 互联网招聘行业,和其他互联网行业不一样的地方是:无风口,长期是一个冷板凳行业。而传统的招聘网站,以主动搜索为主的产品形态及商业模式多年没有变化。简单说,虽然能“躺着”发展、“躺着赚钱”,但创造的价值极其有限: 求职者:对于求职者来说,传统招聘网站就是一个大型“职位搜索器”。求职者要找什么职位,就通过关键词搜索,然后出来一箩筐的公司和职位。 互动效率低。这里的互动效率,是指C端用户和招聘企业两端。求职者在传统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企业端收取简历和筛选的,一般是HR。而HR的效率,决定了招聘的效率。求职者、招聘企业、HR,这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实时的。这直接阻碍了双方的求职和招聘效率。 匹配效率低。对于大型企业,容易收到大量简历。相反,很多中小企业碍于知名度低,没有专门的招聘团队及充足预算收到的简历寥寥。 克制:拒绝banner广告,专注企业和求职者的连接和效果 不靠BANNER广告,而是专注连接的效率和效果。传统的招聘网站,首页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是一个“千人一面”的页面。而从商业模式上,这些首页广告,招聘企业都要给平台付费。传统招聘平台,对企业的招聘效果和求职者求职效果,并不关心。 也可以说,传统招聘平台,对行业缺乏敬畏。 而BO","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2effbbccb89da96f41b2799e1edab2f","width":"866","height":"54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4,"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450498512776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05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236","authorId":"9000000000000236","name":"又踩雷了","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9dc03efb06de5eab482a2b5d7cae6775","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9000000000000236","authorIdStr":"9000000000000236"},"content":"BOSS直聘的财报显示了其净利润和营收的同比增长,以及付费企业客户数的大幅增加","text":"BOSS直聘的财报显示了其净利润和营收的同比增长,以及付费企业客户数的大幅增加","html":"BOSS直聘的财报显示了其净利润和营收的同比增长,以及付费企业客户数的大幅增加"}],"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35214099013720,"gmtCreate":1722845898193,"gmtModify":1722847538378,"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搜狐2024年Q2营收1.7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超预期","htmlText":"2024年8月5日,搜狐公司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搜狐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72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3%,较上季度增长24%。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2024年第二季度,我们的品牌广告收入达到此前预期的高线,在线游戏收入超出预期,净利润符合此前预期。” 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搜狐总收入为1.72亿美元。其中,品牌广告收入为2000万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4%;在线游戏收入为1.47亿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5%。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3400万美元,公司在扩大平台规模和用户获取等方面增加了更多前瞻性投入。 整体业务看,“搜狐媒体和搜狐视频方面,依托于我们日趋优化、联动的产品矩阵,我们进一步促进了优质内容的产生和消费,有力提升了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得益于我们差异化的项目及营销活动,我们不断加强品牌影响力,探索多样化的商业化机会。在线游戏业务表现良好,收入超过此前预期。”张朝阳称。","listText":"2024年8月5日,搜狐公司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搜狐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72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3%,较上季度增长24%。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2024年第二季度,我们的品牌广告收入达到此前预期的高线,在线游戏收入超出预期,净利润符合此前预期。” 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搜狐总收入为1.72亿美元。其中,品牌广告收入为2000万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4%;在线游戏收入为1.47亿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5%。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3400万美元,公司在扩大平台规模和用户获取等方面增加了更多前瞻性投入。 整体业务看,“搜狐媒体和搜狐视频方面,依托于我们日趋优化、联动的产品矩阵,我们进一步促进了优质内容的产生和消费,有力提升了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得益于我们差异化的项目及营销活动,我们不断加强品牌影响力,探索多样化的商业化机会。在线游戏业务表现良好,收入超过此前预期。”张朝阳称。","text":"2024年8月5日,搜狐公司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搜狐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72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3%,较上季度增长24%。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2024年第二季度,我们的品牌广告收入达到此前预期的高线,在线游戏收入超出预期,净利润符合此前预期。” 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搜狐总收入为1.72亿美元。其中,品牌广告收入为2000万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4%;在线游戏收入为1.47亿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5%。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3400万美元,公司在扩大平台规模和用户获取等方面增加了更多前瞻性投入。 整体业务看,“搜狐媒体和搜狐视频方面,依托于我们日趋优化、联动的产品矩阵,我们进一步促进了优质内容的产生和消费,有力提升了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得益于我们差异化的项目及营销活动,我们不断加强品牌影响力,探索多样化的商业化机会。在线游戏业务表现良好,收入超过此前预期。”张朝阳称。","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2183f5c05fc8e5b5f3d08fe7ae8b8","width":"416","height":"27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352140990137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3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10421702914256,"gmtCreate":1716795290892,"gmtModify":1716795906316,"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复盘:上市这三年,BOSS直聘做对了什么?","htmlText":"过去三年,BOSS直聘碰到的挑战不小 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影响。 疫情期间求职者和企业之间,招聘的效率低于疫情前。因为疫情期间,人的活动范围受限,而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招聘、应聘,不仅需要线上的直聊沟通,还需要线下面谈。再一个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错配”。求职者旺盛,但是企业端需求不足。尤其是服务行业,比如旅游、餐饮、酒店等。 求职者在平台上,如果不能有效的匹配到对应的岗位,用户体验会打很大的折扣。其次,求职者供给过剩,企业的付费意愿会走弱,对平台的商业化的营收会构成挑战。 再一个是暂停新增用户将近一年,期间平台不仅无法获取C端用户,也无法获取B端用户。获客和投放,全部暂停。 可以说,IPO这几年,BOSS直聘遭遇了内外的多重干扰和和黑天鹅,但公司仍能保持韧性,数据领先:MAU从上市以来一直领跑行业,付费企业客户数与营收2024年Q1对比2021年Q1翻了一倍多。 如果复盘BOSS直聘上市这三年,首先是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公司的收入“不降反升”,这背后一定是公司做了正确的事情。到底做对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打开增量:蓝领人群+低线城市 广大的蓝领群体+二线以下城市,让BOSS直聘打开了巨大的增量市场。 首先定义一下现在的蓝领:以前都把制造业的工人定义为蓝领,今天的蓝领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而是广大的服务业就业人群。比如餐饮、物流快递行业、美容美发等各种城市服务从业者。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为6.56亿,其中农业为1.35亿,白领与金领为1.28亿,制造业1.69亿,城市服务业2.2亿。广泛的蓝领群体,制造业+服务业人群约为4亿。 蓝领人群,在线化+高增长的潜力赛道。 据东方证券的一份研报:在蓝领的求职匹配中,2010年互联网渗透率为2%,2016年为8%。2023年,BOSS直聘的用户数为4400万。其中蓝领占总收入的30%,人数大约为XX。虽","listText":"过去三年,BOSS直聘碰到的挑战不小 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影响。 疫情期间求职者和企业之间,招聘的效率低于疫情前。因为疫情期间,人的活动范围受限,而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招聘、应聘,不仅需要线上的直聊沟通,还需要线下面谈。再一个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错配”。求职者旺盛,但是企业端需求不足。尤其是服务行业,比如旅游、餐饮、酒店等。 求职者在平台上,如果不能有效的匹配到对应的岗位,用户体验会打很大的折扣。其次,求职者供给过剩,企业的付费意愿会走弱,对平台的商业化的营收会构成挑战。 再一个是暂停新增用户将近一年,期间平台不仅无法获取C端用户,也无法获取B端用户。获客和投放,全部暂停。 可以说,IPO这几年,BOSS直聘遭遇了内外的多重干扰和和黑天鹅,但公司仍能保持韧性,数据领先:MAU从上市以来一直领跑行业,付费企业客户数与营收2024年Q1对比2021年Q1翻了一倍多。 如果复盘BOSS直聘上市这三年,首先是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公司的收入“不降反升”,这背后一定是公司做了正确的事情。到底做对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打开增量:蓝领人群+低线城市 广大的蓝领群体+二线以下城市,让BOSS直聘打开了巨大的增量市场。 首先定义一下现在的蓝领:以前都把制造业的工人定义为蓝领,今天的蓝领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而是广大的服务业就业人群。比如餐饮、物流快递行业、美容美发等各种城市服务从业者。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为6.56亿,其中农业为1.35亿,白领与金领为1.28亿,制造业1.69亿,城市服务业2.2亿。广泛的蓝领群体,制造业+服务业人群约为4亿。 蓝领人群,在线化+高增长的潜力赛道。 据东方证券的一份研报:在蓝领的求职匹配中,2010年互联网渗透率为2%,2016年为8%。2023年,BOSS直聘的用户数为4400万。其中蓝领占总收入的30%,人数大约为XX。虽","text":"过去三年,BOSS直聘碰到的挑战不小 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影响。 疫情期间求职者和企业之间,招聘的效率低于疫情前。因为疫情期间,人的活动范围受限,而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招聘、应聘,不仅需要线上的直聊沟通,还需要线下面谈。再一个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错配”。求职者旺盛,但是企业端需求不足。尤其是服务行业,比如旅游、餐饮、酒店等。 求职者在平台上,如果不能有效的匹配到对应的岗位,用户体验会打很大的折扣。其次,求职者供给过剩,企业的付费意愿会走弱,对平台的商业化的营收会构成挑战。 再一个是暂停新增用户将近一年,期间平台不仅无法获取C端用户,也无法获取B端用户。获客和投放,全部暂停。 可以说,IPO这几年,BOSS直聘遭遇了内外的多重干扰和和黑天鹅,但公司仍能保持韧性,数据领先:MAU从上市以来一直领跑行业,付费企业客户数与营收2024年Q1对比2021年Q1翻了一倍多。 如果复盘BOSS直聘上市这三年,首先是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公司的收入“不降反升”,这背后一定是公司做了正确的事情。到底做对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打开增量:蓝领人群+低线城市 广大的蓝领群体+二线以下城市,让BOSS直聘打开了巨大的增量市场。 首先定义一下现在的蓝领:以前都把制造业的工人定义为蓝领,今天的蓝领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而是广大的服务业就业人群。比如餐饮、物流快递行业、美容美发等各种城市服务从业者。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口为6.56亿,其中农业为1.35亿,白领与金领为1.28亿,制造业1.69亿,城市服务业2.2亿。广泛的蓝领群体,制造业+服务业人群约为4亿。 蓝领人群,在线化+高增长的潜力赛道。 据东方证券的一份研报:在蓝领的求职匹配中,2010年互联网渗透率为2%,2016年为8%。2023年,BOSS直聘的用户数为4400万。其中蓝领占总收入的30%,人数大约为XX。虽","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2effbbccb89da96f41b2799e1edab2f","width":"866","height":"54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104217029142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04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48302713717062","authorId":"3548302713717062","name":"Nicolas_5482","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40319917872f3bde42c1e2fdcebd8f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548302713717062","authorIdStr":"3548302713717062"},"content":"这垃圾企业 毫无投资价值","text":"这垃圾企业 毫无投资价值","html":"这垃圾企业 毫无投资价值"}],"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4675090137296,"gmtCreate":1710506519624,"gmtModify":1710509922698,"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中小企业,为什么成了BOSS直聘的亮点?","htmlText":"3月12日周二,BOSS直聘发布了最新一季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公司营收15.80亿元,同比上涨46.0%;现金收款17.8亿元,增长61%;净利润3.31亿元,较上年同期由亏转盈;四季度MAU4120万,同比增长33%。 2023年各行各业都蛮不容易,BOSS直聘还实现了营收59.52亿元,同比上涨31.9%;经计算现金收款66.85亿元,同比增长44.9%;取得净利润10.99亿元,较上年同期1.07亿元有大幅上涨。 如此强劲的业绩,公司股价当天大涨18%。从中小企业的视角,如何看BOSS直聘的增长? BOSS直聘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小企业? 招聘市场原有服务形态:对中小企业“不友好”。 首先是预算: 招聘预算,不管对于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一个重要的痛点。传统的招聘产品形态,对中小企业极不友好。 年费+简历库。这一收费模式,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多知名招聘网站的“标配”。企业付年费,平台按照不同的年费金额,打包对应的简历数量。这一模式:“年费”,排在“效果”前面,对于平台来说,并不关心企业是否招到人。而对中小企业而言,关心需要付出费用的同时,能保证招聘的“效果”。 传统招聘的年费收费模式和简历库的形式,不仅让企业招聘效率低,而且花费金额高。从商业化角度,平台并不是按效果收费,而是“展示广告”付费。 降低付费门槛+按需购买,提高企业花钱效率 对于大多数没有批量招聘需求的中小企业,Boss直聘的收费方式,不再是年费和打包简历的形式,而是企业根据招聘的需求,购买相应的“招聘卡”(沟通道具等)。如何理解? 极大降低门槛。可以理解为Boss直聘的收费方式是:免费+付费。对于很多岗位,在BOSS直聘上注册和招聘都是免费。这是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 即便遇到了人才供给比较紧缺的岗位,需要付费,发布职位的价格也不到一顿饭钱。 之后是按需购买的增值服务,比如企业正在招聘的某个岗位","listText":"3月12日周二,BOSS直聘发布了最新一季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公司营收15.80亿元,同比上涨46.0%;现金收款17.8亿元,增长61%;净利润3.31亿元,较上年同期由亏转盈;四季度MAU4120万,同比增长33%。 2023年各行各业都蛮不容易,BOSS直聘还实现了营收59.52亿元,同比上涨31.9%;经计算现金收款66.85亿元,同比增长44.9%;取得净利润10.99亿元,较上年同期1.07亿元有大幅上涨。 如此强劲的业绩,公司股价当天大涨18%。从中小企业的视角,如何看BOSS直聘的增长? BOSS直聘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小企业? 招聘市场原有服务形态:对中小企业“不友好”。 首先是预算: 招聘预算,不管对于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一个重要的痛点。传统的招聘产品形态,对中小企业极不友好。 年费+简历库。这一收费模式,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多知名招聘网站的“标配”。企业付年费,平台按照不同的年费金额,打包对应的简历数量。这一模式:“年费”,排在“效果”前面,对于平台来说,并不关心企业是否招到人。而对中小企业而言,关心需要付出费用的同时,能保证招聘的“效果”。 传统招聘的年费收费模式和简历库的形式,不仅让企业招聘效率低,而且花费金额高。从商业化角度,平台并不是按效果收费,而是“展示广告”付费。 降低付费门槛+按需购买,提高企业花钱效率 对于大多数没有批量招聘需求的中小企业,Boss直聘的收费方式,不再是年费和打包简历的形式,而是企业根据招聘的需求,购买相应的“招聘卡”(沟通道具等)。如何理解? 极大降低门槛。可以理解为Boss直聘的收费方式是:免费+付费。对于很多岗位,在BOSS直聘上注册和招聘都是免费。这是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 即便遇到了人才供给比较紧缺的岗位,需要付费,发布职位的价格也不到一顿饭钱。 之后是按需购买的增值服务,比如企业正在招聘的某个岗位","text":"3月12日周二,BOSS直聘发布了最新一季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公司营收15.80亿元,同比上涨46.0%;现金收款17.8亿元,增长61%;净利润3.31亿元,较上年同期由亏转盈;四季度MAU4120万,同比增长33%。 2023年各行各业都蛮不容易,BOSS直聘还实现了营收59.52亿元,同比上涨31.9%;经计算现金收款66.85亿元,同比增长44.9%;取得净利润10.99亿元,较上年同期1.07亿元有大幅上涨。 如此强劲的业绩,公司股价当天大涨18%。从中小企业的视角,如何看BOSS直聘的增长? BOSS直聘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小企业? 招聘市场原有服务形态:对中小企业“不友好”。 首先是预算: 招聘预算,不管对于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一个重要的痛点。传统的招聘产品形态,对中小企业极不友好。 年费+简历库。这一收费模式,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多知名招聘网站的“标配”。企业付年费,平台按照不同的年费金额,打包对应的简历数量。这一模式:“年费”,排在“效果”前面,对于平台来说,并不关心企业是否招到人。而对中小企业而言,关心需要付出费用的同时,能保证招聘的“效果”。 传统招聘的年费收费模式和简历库的形式,不仅让企业招聘效率低,而且花费金额高。从商业化角度,平台并不是按效果收费,而是“展示广告”付费。 降低付费门槛+按需购买,提高企业花钱效率 对于大多数没有批量招聘需求的中小企业,Boss直聘的收费方式,不再是年费和打包简历的形式,而是企业根据招聘的需求,购买相应的“招聘卡”(沟通道具等)。如何理解? 极大降低门槛。可以理解为Boss直聘的收费方式是:免费+付费。对于很多岗位,在BOSS直聘上注册和招聘都是免费。这是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 即便遇到了人才供给比较紧缺的岗位,需要付费,发布职位的价格也不到一顿饭钱。 之后是按需购买的增值服务,比如企业正在招聘的某个岗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8531bd1ec35178eda339ad741b4ca0d","width":"640","height":"33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7,"commentSize":9,"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2846750901372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94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9000000000000222","authorId":"9000000000000222","name":"得失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50e6f270c729270f949e2f6e008230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9000000000000222","authorIdStr":"9000000000000222"},"content":"2023年付费企业端客户数为520万,同比增长44%,这成长性,这股价配不上呀","text":"2023年付费企业端客户数为520万,同比增长44%,这成长性,这股价配不上呀","html":"2023年付费企业端客户数为520万,同比增长44%,这成长性,这股价配不上呀"}],"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283439300653368,"gmtCreate":1710227512019,"gmtModify":171023124707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authorId":"3517459042867969","name":"王海天","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fa9a052bc296253f9c6988f12a8414d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7459042867969","authorIdStr":"3517459042867969"},"themes":[],"title":"从财务到基本面,B站的拐点到了吗?","htmlText":"上周,哔哩哔哩公布了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的财报,全年总营收达225.3亿元人民币亿元,首次实现正向经营现金流。今天上午,其港股一度大涨15%。综合来看,B站这次是否走到了拐点? 财务:毛利率提升+减亏和经营现金流转正。 先看毛利率,本季度B站的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26.1%。提升的原因,管理层给的解释是:1、广告占比提高;2、运营效率提升。本季度广告营收占比达到30%,为上市以来最高。 减亏和现金流:B站23年全年的经营现金流已经转正,这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尤其重要。这意味着,B站以广告、增值服务、游戏、IP衍生品为主的核心业务可以自己造血,不需要依靠融资也可以持续运营下去。 与此同时,本季度B站的亏损同比收窄58%,经营现金净流入超6亿元人民币。 从财务的变化,可以读出公司基本面和竞争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广告高增长的背后:和产品的独特气质相辅相成 B站本季度最亮眼的数据,当属广告28%的增速。谈到广告,有必要谈下B站的产品和社区文化。 从成立到现在,B站的产品虽然增加了各种新的功能,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浓厚的社区文化。而社区的核心,是人和人更为紧密的连接。粉丝和UP的互动会更为高频。举个例子,比如罗翔,虽然在各大内容平台都同步了,但是我如果想看罗翔,首先会打开B站。 用感性的思维来讲:去B站看UP主的内容,“味道”才正。UP主、内容消费者、平台,都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关系和连接。基于此,UP主所创作的内容也可以更深度地去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 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B站广告的竞争力: 在电话会上,B站的管理层特别谈到了双11、双12,一些UP主的带货案例。虽然都是交易和效果类广告,但是B站的广告变现,仍然和其他内容平台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效果广告:主要是信息流和交易广告(电商广告)。B站在商业产品和内容产品上,找到了很好的交集: 品效合一。这是最近几年来,广告行业提到的最多词汇","listText":"上周,哔哩哔哩公布了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的财报,全年总营收达225.3亿元人民币亿元,首次实现正向经营现金流。今天上午,其港股一度大涨15%。综合来看,B站这次是否走到了拐点? 财务:毛利率提升+减亏和经营现金流转正。 先看毛利率,本季度B站的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26.1%。提升的原因,管理层给的解释是:1、广告占比提高;2、运营效率提升。本季度广告营收占比达到30%,为上市以来最高。 减亏和现金流:B站23年全年的经营现金流已经转正,这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尤其重要。这意味着,B站以广告、增值服务、游戏、IP衍生品为主的核心业务可以自己造血,不需要依靠融资也可以持续运营下去。 与此同时,本季度B站的亏损同比收窄58%,经营现金净流入超6亿元人民币。 从财务的变化,可以读出公司基本面和竞争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广告高增长的背后:和产品的独特气质相辅相成 B站本季度最亮眼的数据,当属广告28%的增速。谈到广告,有必要谈下B站的产品和社区文化。 从成立到现在,B站的产品虽然增加了各种新的功能,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浓厚的社区文化。而社区的核心,是人和人更为紧密的连接。粉丝和UP的互动会更为高频。举个例子,比如罗翔,虽然在各大内容平台都同步了,但是我如果想看罗翔,首先会打开B站。 用感性的思维来讲:去B站看UP主的内容,“味道”才正。UP主、内容消费者、平台,都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关系和连接。基于此,UP主所创作的内容也可以更深度地去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 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B站广告的竞争力: 在电话会上,B站的管理层特别谈到了双11、双12,一些UP主的带货案例。虽然都是交易和效果类广告,但是B站的广告变现,仍然和其他内容平台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效果广告:主要是信息流和交易广告(电商广告)。B站在商业产品和内容产品上,找到了很好的交集: 品效合一。这是最近几年来,广告行业提到的最多词汇","text":"上周,哔哩哔哩公布了2023年四季度和全年的财报,全年总营收达225.3亿元人民币亿元,首次实现正向经营现金流。今天上午,其港股一度大涨15%。综合来看,B站这次是否走到了拐点? 财务:毛利率提升+减亏和经营现金流转正。 先看毛利率,本季度B站的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26.1%。提升的原因,管理层给的解释是:1、广告占比提高;2、运营效率提升。本季度广告营收占比达到30%,为上市以来最高。 减亏和现金流:B站23年全年的经营现金流已经转正,这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尤其重要。这意味着,B站以广告、增值服务、游戏、IP衍生品为主的核心业务可以自己造血,不需要依靠融资也可以持续运营下去。 与此同时,本季度B站的亏损同比收窄58%,经营现金净流入超6亿元人民币。 从财务的变化,可以读出公司基本面和竞争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广告高增长的背后:和产品的独特气质相辅相成 B站本季度最亮眼的数据,当属广告28%的增速。谈到广告,有必要谈下B站的产品和社区文化。 从成立到现在,B站的产品虽然增加了各种新的功能,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浓厚的社区文化。而社区的核心,是人和人更为紧密的连接。粉丝和UP的互动会更为高频。举个例子,比如罗翔,虽然在各大内容平台都同步了,但是我如果想看罗翔,首先会打开B站。 用感性的思维来讲:去B站看UP主的内容,“味道”才正。UP主、内容消费者、平台,都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关系和连接。基于此,UP主所创作的内容也可以更深度地去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 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B站广告的竞争力: 在电话会上,B站的管理层特别谈到了双11、双12,一些UP主的带货案例。虽然都是交易和效果类广告,但是B站的广告变现,仍然和其他内容平台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效果广告:主要是信息流和交易广告(电商广告)。B站在商业产品和内容产品上,找到了很好的交集: 品效合一。这是最近几年来,广告行业提到的最多词汇","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3ec5439df87e0a8e09f24de3f316482","width":"1256","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6,"commentSize":9,"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2834393006533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72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80077717334998","authorId":"3580077717334998","name":"CreateDemon","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40a2171a4f326633a458a74a72cd090","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dStr":"3580077717334998","authorIdStr":"3580077717334998"},"content":"ip变现能力还是比较弱,头部主播带货对比软视频直播带货,不是一个量级。游戏和广告业务,仍占主导地位,而不是会员付费,说明业务还是不太健康[微笑]","text":"ip变现能力还是比较弱,头部主播带货对比软视频直播带货,不是一个量级。游戏和广告业务,仍占主导地位,而不是会员付费,说明业务还是不太健康[微笑]","html":"ip变现能力还是比较弱,头部主播带货对比软视频直播带货,不是一个量级。游戏和广告业务,仍占主导地位,而不是会员付费,说明业务还是不太健康[微笑]"}],"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