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清扬君
日化财经资深评论员、媒体人、日化行业专家
IP属地:湖北
+关注
帖子 · 2,276
帖子 · 2,276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清扬君
清扬君
·
09-02
并购未能破局!仁和药业业绩下滑趋势持续
8月25日,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药业”,证券代码:000650)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报告显示,仁和药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9.75亿元,同比下降1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0亿元,同比下降13.87%。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政策调控趋严的背景下,这家老牌药企依然未能摆脱“双降”局面。 细读半年报不难发现,仁和药业虽手握“仁和”“妇炎洁”“优卡丹”“闪亮”等多个驰名商标,甚至旗下“药都”品牌刚在去年获批“中华老字号”,却依然难掩增长乏力之困。 对此,仁和药业坦言,业绩下滑主要受“医保控费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及医药电商竞争等因素综合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仁和药业早在2021年就开启了一轮对大健康板块的并购扩张——以自有资金收购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江西聚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各80%股权,意图打造从化妆品、母婴用品到保健食品的全品类大健康产品线。 彼时仁和药业曾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公司大健康产品业务”,抓住“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市场机遇。 然而四年过去,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并未如期显现。2025年上半年,仁和药业健康相关产品实现收入5.49亿元,同比下降13.4%,甚至略高于药品板块的降幅。大健康业务不仅没有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反而跟随主业一同放缓。2025 年上半年 19.75 亿元的营收,已跌回 2020 年并购前水平,规模几乎被 “打回原形”。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跨界整合难度较大,从药品到大健康消费品,渠道、运营、品牌逻辑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大健康赛道近年来竞争异常激烈,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渠道,都已是红海市场。尽管仁和药业也在半年报中强调其“与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深度合作”,但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同时,仁和药业在并购过程中还面临着高溢价收购的风险。
看
42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并购未能破局!仁和药业业绩下滑趋势持续
清扬君
清扬君
·
09-01
买脱毛仪送猫?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又翻车了?
近期,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推出“买脱毛仪送猫”的营销活动,迅速引爆舆论质疑。把鲜活的生命当作商品赠品,Ulike这波操作不仅踩中了公众的道德底线,更是再度引发对其长期热衷营销、忽视产品与责任的品牌质疑。 据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Ulike在官方旗舰店打出“买脱毛仪免费抽猫咪,中奖再送一年猫粮”的宣传。消息一出,批评声不绝于耳:“动物不是奖品”“这是对生命的极不尊重”“变相鼓励弃养”…… 在一片争议中,Ulike先后于8月13日和8月15日发布2则致歉声明,称系“电商运营人员认知不足”,表示“动物绝非可以随意赠送的商品”,并承诺删除所有不当宣传内容、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但仍有部分网友并不买账。有网友直言:“不是认知问题,是价值观出问题了。” 这已非Ulike首次因营销翻车。近年来,Ulike多次因广告低俗、虚假宣传被罚137.5 万元: 2022年4月,上海定向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在深圳住宅小区及商业楼宇的“分众传媒”电梯屏、大堂视频中投放 Ulike 广告,使用“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等文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其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罚款 50 万元。 2022年7月,Ulike 关联公司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宣传物料中出现低俗内容,被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罚款30万元。 2022年12月,浙江由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其“Ulike 官方旗舰店”页面宣称“已帮助300 万+用户成功脱毛”“无蓝宝石灼热刺痛热损伤”等,却无法提供依据。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对其罚款37.5万元。 2023年6月,上海梯之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含有“医美级”“高级女人用高级的”字样的Ulike电梯广告,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认定违反广告法,罚款20万元。 Ulike关联方频频被罚款,他们似乎把罚款当作“营销成本”,而Ulike在其中却未尽到品牌方审核义务。与此同时,U
看
51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买脱毛仪送猫?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又翻车了?
清扬君
清扬君
·
08-31
彩虹集团营收净利双降,传统家电企业如何在寒冬中寻找破局之道?
2025年8月25日晚,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虹集团”,证券代码:003023)交出了一份略显苦涩的半年答卷:营收54.22亿元,同比下降15.98%;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滑25.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由正转负,同比大跌118.26%。数据背后,是冬季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夏季产品启动延迟、线上线下的双重承压。 分产品看,占收入大头的家用柔性取暖系列(电热毯、暖手器等)营收3.56亿元,同比下降21.55%;家用卫生杀虫系列(电蚊香、气雾剂等)营收1.77亿元,同比下降2.63%。 分区域看,云贵渝地区收入降幅最大,超过30%,线上直接销售也下滑了三成。 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确实愈发明显,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这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而暖冬现象的频繁出现,无疑成为压在彩虹集团肩上最直观的一座大山。 但气候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挑战来自于行业竞争格局的剧变。彩虹集团在报告中也坦言,“新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流量红利快速渗透,同质化竞争可能导致价格体系紊乱及利润率承压。”换句话说,彩虹集团正面临来自互联网品牌、区域小厂甚至跨界对手的多维围攻。 不过,彩虹集团并非没有还手之力。 其核心优势依然清晰:品牌认知度高、技术积累深厚、产业链控制力强。电热毯连续五年市占率第一,“彩虹”商标被列入中国轻工业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在研发上,彩虹集团持续投入智能温控、水暖毯、母婴系列等新品,试图通过产品升级跳出价格战陷阱。 渠道方面,彩虹集团线下经销商网络覆盖至乡镇市场,线上则通过自营与经销双线运营,电商收入占比已超过45%。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渠道结构、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仍是管理层必须面对的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彩虹集团还在尝试“出圈”。旗下“彩虹卫士”系列清洁产品、参与认购股权投资基金等动作,显示出公司正在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只是这些
看
27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彩虹集团营收净利双降,传统家电企业如何在寒冬中寻找破局之道?
清扬君
清扬君
·
08-31
手握16亿存货,利润却暴跌四成!益盛药业怎么了?
近期,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盛药业”,股票代码:002566)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益盛药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6.3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43.71%。扣非净利润更是仅为871.67万元,同比下降57.07%。 这份成绩单,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政策频出的背景下,并不令人意外,但也透露出益盛药业在战略转型与短期盈利之间的平衡难题。 核心产品稳健,但整体增长乏力 2025年上半年,益盛药业核心产品振源胶囊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高,仍是业绩的“压舱石”。该产品作为国家医保乙类品种,在冠心病、糖脂代谢及情绪调节等领域具有明确疗效,且成功入选全国中成药集采,有望借助政策红利进一步放量。 然而,除振源胶囊外,其他产品如心悦胶囊、生脉注射液等虽有一定市场基础,但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健康食品与化妆品板块收入合计仅占17.66%,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增速也显疲软。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益盛药业化妆品板块实现营收2421.79万元,较上年同期实际下降0.67%,但公司在报告中却将其表述为同比增长0.38%。 财报数据是投资者研判公司价值的基础。这类基本计算数据的偏差,不仅反映出益盛药业在信息披露或内部控制环节可能存在瑕疵,往往还暗示着背后更深层的治理隐患与管理漏洞。 毛利率高企,但费用侵蚀利润 益盛药业在毛利率方面表现依然亮眼。医药板块毛利率达81.34%,胶囊类产品更是高达90.20%,显示出公司在人参类原料控制与产品定价上的优势。 但高毛利率并未转化为高净利。销售费用高达1.63亿元,虽同比下降6.08%,仍占营收比重近50%。益盛药业管理层在报告中解释,公司坚持“学术推广+OTC市场开拓”双轨并行,尤其在集采背景下,渠道维护与市场开发成本居
看
37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手握16亿存货,利润却暴跌四成!益盛药业怎么了?
清扬君
清扬君
·
08-30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超1600%,立案调查阴影下锦盛新材如何破局?
近日,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盛新材”,证券代码:300849)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锦盛新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9.65万元,同比暴跌1663.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094.79万元,同比下降46.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样为负,达-550.07万元,同比下降297.16%。 这份成绩单,可以说是“全面翻车”。 业绩为何大幅下滑? 锦盛新材将净利润大幅下滑归因于四点:一是“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折旧摊销增加;二是因预计未来无法产生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抵扣亏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三是毛利较高的外销收入受宏观环境影响下降;四是去年同期有资产出售收益,今年没有。 看似“理由充分”,实则暴露了锦盛新材在项目投资、税务筹划、市场布局和资产运营等方面的多重问题。尤其是外销收入同比下降13.98%,显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减弱。而折旧摊销的大幅增加,则反映出公司在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匹配上的失衡。 尽管管理层并非坐以待毙。一边是缩减资本开支,上半年购建固定资产仅8520万元,同比下降67%;另一边是加大理财力度,期末仍持有2.7亿元理财产品,试图用金融收益对冲主业失血。可问题在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年化不足2%,与项目折旧成本相比,杯水车薪。 毛利率持平,但盈利质量堪忧 虽然锦盛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8.34%,与去年同期的18.62%基本持平,但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大幅下滑,说明其费用控制能力弱、运营效率低。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4%,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空间。 证监会立案调查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5年6月27日,锦盛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仍处于调查阶段,结果未明。这一事件不仅可能带来行政处罚,更严重的是打击投资者信心
看
55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超1600%,立案调查阴影下锦盛新材如何破局?
清扬君
清扬君
·
08-30
从“药用层孔菌”到“舒敏安”,“科学「愈」见”还是过度宣传?
2025年8月21日,溪木源举办以“让科学愈见敏感肌”为主题的科研成果媒体分享会。其官网文章显示,目前溪木源已建成亚洲敏感肌功能性护肤联合研究中心为首的5大国际化标准实验室,并打造出以核心自研成分“舒敏安™”为基础的技术平台。 对于“愈见敏感肌”的宣传,有业内人士告诉清扬君称,在化妆品宣传中,最忌讳的就是使用“愈”、“治愈”、“治疗”、“康复”等与医疗行为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明确暗示产品具有医疗效果,而化妆品的定义是“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 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于“愈见敏感肌”的第一反应和合理期待,都会理解为“治愈敏感肌”、“让敏感肌痊愈”。这种引人误解的宣传,即使品牌方有另一套解释,比如愈来愈好,也改变不了其客观上对消费者造成的误导效果。根据《广告法》,广告是否构成误导,是以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为准的。 值得关注的是,舒敏安是原料成分,而在溪木源多个产品销售页面,都有“诺奖灵感成分”溪木源专利舒敏安的宣传内容。 在清扬君看来,溪木源如此宣传存在巨大的风险。 1、偷换概念? “诺贝尔奖”表彰的是某项重大的科学发现、理论或技术突破,例如某个特定的细胞通路、某种蛋白质的功能(如GFP荧光蛋白)或某种技术(如脂质体、RNA干扰技术)等。 溪木源可能是受该诺贝尔奖理论的启发,去研发或寻找能够模拟该理论的成分。但这绝不等于该原料成分本身获得了诺贝尔奖,也不等于该成分涂在脸上就能产生诺贝尔奖级别的效果。 这种宣传故意模糊了“基础科学发现”和“具体产品功效”之间的巨大鸿沟,误导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有“诺贝尔奖”背书,涉嫌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 2、直接因果证明: 即使某个成分的研究领域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但要证明在某款具体产品中,该成分的浓度、纯度、配方、透皮吸收率等能真正实现诺贝尔奖所揭示的机理和宣称的功效,需要极其严谨和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支撑。
看
45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药用层孔菌”到“舒敏安”,“科学「愈」见”还是过度宣传?
清扬君
清扬君
·
08-29
上美股份2025年中期业绩亮眼:营收41.08亿元,净利润大增34.7%至5.56亿元
——多品牌、全渠道战略显成效,韩束稳健增长,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同比跃升146.5% 8月28日,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每股盈利1.32元,同比增长30.7%。 这份“量利齐飞”的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更在国货美妆板块中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美妆市场消费复苏分化、渠道变革加速、科技竞争加剧的三重浪潮中,上美股份(02145.HK)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的数据,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战略定力+执行韧性”的增长图谱。 稳健增长的上美股份,也是港股通标的国货美妆龙头,理所当然得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智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8月27日,港股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0%,持仓金额近40亿港币。 一、业绩全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的业绩表现呈现三大核心特征:规模跃升、结构优化、盈利质变,“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公司以韩束为核心品牌,以newpage一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积极孵化NAN beauty等新品牌;线上渠道强势布局抖音、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矩阵,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医学)护肤、高端护肤等多个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首先是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营收81.4%,仍是集团“压舱石”。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起,连续22个月位居抖音美妆品牌TOP1;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多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高
看
33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上美股份2025年中期业绩亮眼:营收41.08亿元,净利润大增34.7%至5.56亿元
清扬君
清扬君
·
08-29
上美股份2025年中期业绩亮眼:营收41.08亿元,净利润大增34.7%至5.56亿元
——多品牌、全渠道战略显成效,韩束稳健增长,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同比跃升146.5% 8月28日,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每股盈利1.32元,同比增长30.7%。 这份“量利齐飞”的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更在国货美妆板块中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美妆市场消费复苏分化、渠道变革加速、科技竞争加剧的三重浪潮中,上美股份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的数据,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战略定力+执行韧性”的增长图谱。 稳健增长的上美股份,也是港股通标的国货美妆龙头,理所当然得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智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8月27日,港股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0%,持仓金额近40亿港币。 一、业绩全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的业绩表现呈现三大核心特征:规模跃升、结构优化、盈利质变,“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公司以韩束为核心品牌,以newpage一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积极孵化NAN beauty等新品牌;线上渠道强势布局抖音、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矩阵,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医学)护肤、高端护肤等多个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首先是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营收81.4%,仍是集团“压舱石”。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起,连续22个月位居抖音美妆品牌TOP1;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多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高增长,呈现全域布局生态
看
56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上美股份2025年中期业绩亮眼:营收41.08亿元,净利润大增34.7%至5.56亿元
清扬君
清扬君
·
08-29
名臣健康日化业务下滑12.43%,营收占比仅剩23%,双主业战略失衡了吗?
2025年8月28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出,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从日化起家、后跨界游戏的企业身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7.07%,但细看结构,却难言乐观。 曾经作为名臣健康根基的日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43%,仅实现1.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萎缩至23.16%。而网络游戏业务则继续保持增长14.78%,实现收入5.47亿元,占比提升至76.84%,俨然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自2020年通过收购海南华多等游戏公司切入网游赛道以来,名臣健康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化板块持续承压,游戏业务则快速崛起,尤其在报告期内,小游戏项目的收入贡献显著,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69.32%,导致毛利率下滑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名臣健康在发行推广、渠道合作等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扩大,盈利能力却未同步提升。 反观日化板块,虽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营收规模持续收缩,子公司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甚至录得净亏损632.91万元。曾经的“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虽仍有品牌认知度,但在激烈市场竞争和新消费渠道冲击下,显然已难以支撑增长。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6.26万元,同比下滑31.9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大幅转负,为-82.78万元,同比下滑102.54%,说明名臣健康在回款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名臣健康虽已明确“日化+游戏”双主业运营,但资源倾斜、管理重心明显向游戏板块偏移。名臣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小游戏仍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日化业务则更多强调“渠道优化”“品牌巩固”,
看
42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名臣健康日化业务下滑12.43%,营收占比仅剩23%,双主业战略失衡了吗?
清扬君
清扬君
·
08-29
名臣健康日化业务下滑12.43%,营收占比仅剩23%,双主业战略失衡了吗?
2025年8月28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出,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从日化起家、后跨界游戏的企业身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7.07%,但细看结构,却难言乐观。 曾经作为名臣健康根基的日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43%,仅实现1.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萎缩至23.16%。而网络游戏业务则继续保持增长14.78%,实现收入5.47亿元,占比提升至76.84%,俨然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自2020年通过收购海南华多等游戏公司切入网游赛道以来,名臣健康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化板块持续承压,游戏业务则快速崛起,尤其在报告期内,小游戏项目的收入贡献显著,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69.32%,导致毛利率下滑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名臣健康在发行推广、渠道合作等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扩大,盈利能力却未同步提升。 反观日化板块,虽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营收规模持续收缩,子公司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甚至录得净亏损632.91万元。曾经的“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虽仍有品牌认知度,但在激烈市场竞争和新消费渠道冲击下,显然已难以支撑增长。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6.26万元,同比下滑31.9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大幅转负,为-82.78万元,同比下滑102.54%,说明名臣健康在回款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名臣健康虽已明确“日化+游戏”双主业运营,但资源倾斜、管理重心明显向游戏板块偏移。名臣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小游戏仍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日化业务则更多强调“渠道优化”“品牌巩固”,
看
43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名臣健康日化业务下滑12.43%,营收占比仅剩23%,双主业战略失衡了吗?
加载更多
暂无关注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18489327411456","uuid":"3518489327411456","gmtCreate":1555395325983,"gmtModify":1751952160049,"name":"清扬君","pinyin":"qyjqingyangjun","introduction":"日化财经资深评论员、媒体人、日化行业专家","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日化财经资深评论员、行业专家","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6,"status":2,"fanSize":83,"headSize":0,"tweetSize":2276,"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3,"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4","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明星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2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dddf24b906c7011de2617d4fb3f7698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3d58ad32c97254c6f74db8b97e6ec49","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6304700d92ad91c7a33e2e92ec32ecc1","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10.07","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湖北","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74214801199320,"gmtCreate":1756807057377,"gmtModify":1756807552898,"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并购未能破局!仁和药业业绩下滑趋势持续","htmlText":"8月25日,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药业”,证券代码:000650)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报告显示,仁和药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9.75亿元,同比下降1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0亿元,同比下降13.87%。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政策调控趋严的背景下,这家老牌药企依然未能摆脱“双降”局面。 细读半年报不难发现,仁和药业虽手握“仁和”“妇炎洁”“优卡丹”“闪亮”等多个驰名商标,甚至旗下“药都”品牌刚在去年获批“中华老字号”,却依然难掩增长乏力之困。 对此,仁和药业坦言,业绩下滑主要受“医保控费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及医药电商竞争等因素综合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仁和药业早在2021年就开启了一轮对大健康板块的并购扩张——以自有资金收购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江西聚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各80%股权,意图打造从化妆品、母婴用品到保健食品的全品类大健康产品线。 彼时仁和药业曾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公司大健康产品业务”,抓住“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市场机遇。 然而四年过去,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并未如期显现。2025年上半年,仁和药业健康相关产品实现收入5.49亿元,同比下降13.4%,甚至略高于药品板块的降幅。大健康业务不仅没有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反而跟随主业一同放缓。2025 年上半年 19.75 亿元的营收,已跌回 2020 年并购前水平,规模几乎被 “打回原形”。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跨界整合难度较大,从药品到大健康消费品,渠道、运营、品牌逻辑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大健康赛道近年来竞争异常激烈,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渠道,都已是红海市场。尽管仁和药业也在半年报中强调其“与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深度合作”,但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同时,仁和药业在并购过程中还面临着高溢价收购的风险。","listText":"8月25日,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药业”,证券代码:000650)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报告显示,仁和药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9.75亿元,同比下降1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0亿元,同比下降13.87%。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政策调控趋严的背景下,这家老牌药企依然未能摆脱“双降”局面。 细读半年报不难发现,仁和药业虽手握“仁和”“妇炎洁”“优卡丹”“闪亮”等多个驰名商标,甚至旗下“药都”品牌刚在去年获批“中华老字号”,却依然难掩增长乏力之困。 对此,仁和药业坦言,业绩下滑主要受“医保控费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及医药电商竞争等因素综合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仁和药业早在2021年就开启了一轮对大健康板块的并购扩张——以自有资金收购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江西聚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各80%股权,意图打造从化妆品、母婴用品到保健食品的全品类大健康产品线。 彼时仁和药业曾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公司大健康产品业务”,抓住“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市场机遇。 然而四年过去,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并未如期显现。2025年上半年,仁和药业健康相关产品实现收入5.49亿元,同比下降13.4%,甚至略高于药品板块的降幅。大健康业务不仅没有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反而跟随主业一同放缓。2025 年上半年 19.75 亿元的营收,已跌回 2020 年并购前水平,规模几乎被 “打回原形”。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跨界整合难度较大,从药品到大健康消费品,渠道、运营、品牌逻辑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大健康赛道近年来竞争异常激烈,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渠道,都已是红海市场。尽管仁和药业也在半年报中强调其“与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深度合作”,但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同时,仁和药业在并购过程中还面临着高溢价收购的风险。","text":"8月25日,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药业”,证券代码:000650)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报告显示,仁和药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9.75亿元,同比下降1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0亿元,同比下降13.87%。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政策调控趋严的背景下,这家老牌药企依然未能摆脱“双降”局面。 细读半年报不难发现,仁和药业虽手握“仁和”“妇炎洁”“优卡丹”“闪亮”等多个驰名商标,甚至旗下“药都”品牌刚在去年获批“中华老字号”,却依然难掩增长乏力之困。 对此,仁和药业坦言,业绩下滑主要受“医保控费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及医药电商竞争等因素综合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仁和药业早在2021年就开启了一轮对大健康板块的并购扩张——以自有资金收购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江西聚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各80%股权,意图打造从化妆品、母婴用品到保健食品的全品类大健康产品线。 彼时仁和药业曾表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公司大健康产品业务”,抓住“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市场机遇。 然而四年过去,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并未如期显现。2025年上半年,仁和药业健康相关产品实现收入5.49亿元,同比下降13.4%,甚至略高于药品板块的降幅。大健康业务不仅没有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反而跟随主业一同放缓。2025 年上半年 19.75 亿元的营收,已跌回 2020 年并购前水平,规模几乎被 “打回原形”。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跨界整合难度较大,从药品到大健康消费品,渠道、运营、品牌逻辑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大健康赛道近年来竞争异常激烈,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渠道,都已是红海市场。尽管仁和药业也在半年报中强调其“与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深度合作”,但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同时,仁和药业在并购过程中还面临着高溢价收购的风险。","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01c7b80bc797341ee93cea4aa91f1d5","width":"727","height":"50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42148011993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4158088814816,"gmtCreate":1756731182097,"gmtModify":175673195663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买脱毛仪送猫?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又翻车了?","htmlText":"近期,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推出“买脱毛仪送猫”的营销活动,迅速引爆舆论质疑。把鲜活的生命当作商品赠品,Ulike这波操作不仅踩中了公众的道德底线,更是再度引发对其长期热衷营销、忽视产品与责任的品牌质疑。 据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Ulike在官方旗舰店打出“买脱毛仪免费抽猫咪,中奖再送一年猫粮”的宣传。消息一出,批评声不绝于耳:“动物不是奖品”“这是对生命的极不尊重”“变相鼓励弃养”…… 在一片争议中,Ulike先后于8月13日和8月15日发布2则致歉声明,称系“电商运营人员认知不足”,表示“动物绝非可以随意赠送的商品”,并承诺删除所有不当宣传内容、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但仍有部分网友并不买账。有网友直言:“不是认知问题,是价值观出问题了。” 这已非Ulike首次因营销翻车。近年来,Ulike多次因广告低俗、虚假宣传被罚137.5 万元: 2022年4月,上海定向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在深圳住宅小区及商业楼宇的“分众传媒”电梯屏、大堂视频中投放 Ulike 广告,使用“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等文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其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罚款 50 万元。 2022年7月,Ulike 关联公司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宣传物料中出现低俗内容,被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罚款30万元。 2022年12月,浙江由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其“Ulike 官方旗舰店”页面宣称“已帮助300 万+用户成功脱毛”“无蓝宝石灼热刺痛热损伤”等,却无法提供依据。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对其罚款37.5万元。 2023年6月,上海梯之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含有“医美级”“高级女人用高级的”字样的Ulike电梯广告,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认定违反广告法,罚款20万元。 Ulike关联方频频被罚款,他们似乎把罚款当作“营销成本”,而Ulike在其中却未尽到品牌方审核义务。与此同时,U","listText":"近期,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推出“买脱毛仪送猫”的营销活动,迅速引爆舆论质疑。把鲜活的生命当作商品赠品,Ulike这波操作不仅踩中了公众的道德底线,更是再度引发对其长期热衷营销、忽视产品与责任的品牌质疑。 据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Ulike在官方旗舰店打出“买脱毛仪免费抽猫咪,中奖再送一年猫粮”的宣传。消息一出,批评声不绝于耳:“动物不是奖品”“这是对生命的极不尊重”“变相鼓励弃养”…… 在一片争议中,Ulike先后于8月13日和8月15日发布2则致歉声明,称系“电商运营人员认知不足”,表示“动物绝非可以随意赠送的商品”,并承诺删除所有不当宣传内容、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但仍有部分网友并不买账。有网友直言:“不是认知问题,是价值观出问题了。” 这已非Ulike首次因营销翻车。近年来,Ulike多次因广告低俗、虚假宣传被罚137.5 万元: 2022年4月,上海定向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在深圳住宅小区及商业楼宇的“分众传媒”电梯屏、大堂视频中投放 Ulike 广告,使用“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等文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其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罚款 50 万元。 2022年7月,Ulike 关联公司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宣传物料中出现低俗内容,被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罚款30万元。 2022年12月,浙江由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其“Ulike 官方旗舰店”页面宣称“已帮助300 万+用户成功脱毛”“无蓝宝石灼热刺痛热损伤”等,却无法提供依据。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对其罚款37.5万元。 2023年6月,上海梯之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含有“医美级”“高级女人用高级的”字样的Ulike电梯广告,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认定违反广告法,罚款20万元。 Ulike关联方频频被罚款,他们似乎把罚款当作“营销成本”,而Ulike在其中却未尽到品牌方审核义务。与此同时,U","text":"近期,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推出“买脱毛仪送猫”的营销活动,迅速引爆舆论质疑。把鲜活的生命当作商品赠品,Ulike这波操作不仅踩中了公众的道德底线,更是再度引发对其长期热衷营销、忽视产品与责任的品牌质疑。 据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Ulike在官方旗舰店打出“买脱毛仪免费抽猫咪,中奖再送一年猫粮”的宣传。消息一出,批评声不绝于耳:“动物不是奖品”“这是对生命的极不尊重”“变相鼓励弃养”…… 在一片争议中,Ulike先后于8月13日和8月15日发布2则致歉声明,称系“电商运营人员认知不足”,表示“动物绝非可以随意赠送的商品”,并承诺删除所有不当宣传内容、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但仍有部分网友并不买账。有网友直言:“不是认知问题,是价值观出问题了。” 这已非Ulike首次因营销翻车。近年来,Ulike多次因广告低俗、虚假宣传被罚137.5 万元: 2022年4月,上海定向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在深圳住宅小区及商业楼宇的“分众传媒”电梯屏、大堂视频中投放 Ulike 广告,使用“没有蓝宝石,我不脱”等文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其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罚款 50 万元。 2022年7月,Ulike 关联公司杭州由莱科技有限公司因在宣传物料中出现低俗内容,被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罚款30万元。 2022年12月,浙江由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其“Ulike 官方旗舰店”页面宣称“已帮助300 万+用户成功脱毛”“无蓝宝石灼热刺痛热损伤”等,却无法提供依据。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对其罚款37.5万元。 2023年6月,上海梯之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含有“医美级”“高级女人用高级的”字样的Ulike电梯广告,被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认定违反广告法,罚款20万元。 Ulike关联方频频被罚款,他们似乎把罚款当作“营销成本”,而Ulike在其中却未尽到品牌方审核义务。与此同时,U","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2a5b62143ce22a2022e776e5692a7cf","width":"714","height":"36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41580888148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3554408218760,"gmtCreate":1756645972974,"gmtModify":1756647637282,"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彩虹集团营收净利双降,传统家电企业如何在寒冬中寻找破局之道?","htmlText":"2025年8月25日晚,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虹集团”,证券代码:003023)交出了一份略显苦涩的半年答卷:营收54.22亿元,同比下降15.98%;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滑25.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由正转负,同比大跌118.26%。数据背后,是冬季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夏季产品启动延迟、线上线下的双重承压。 分产品看,占收入大头的家用柔性取暖系列(电热毯、暖手器等)营收3.56亿元,同比下降21.55%;家用卫生杀虫系列(电蚊香、气雾剂等)营收1.77亿元,同比下降2.63%。 分区域看,云贵渝地区收入降幅最大,超过30%,线上直接销售也下滑了三成。 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确实愈发明显,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这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而暖冬现象的频繁出现,无疑成为压在彩虹集团肩上最直观的一座大山。 但气候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挑战来自于行业竞争格局的剧变。彩虹集团在报告中也坦言,“新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流量红利快速渗透,同质化竞争可能导致价格体系紊乱及利润率承压。”换句话说,彩虹集团正面临来自互联网品牌、区域小厂甚至跨界对手的多维围攻。 不过,彩虹集团并非没有还手之力。 其核心优势依然清晰:品牌认知度高、技术积累深厚、产业链控制力强。电热毯连续五年市占率第一,“彩虹”商标被列入中国轻工业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在研发上,彩虹集团持续投入智能温控、水暖毯、母婴系列等新品,试图通过产品升级跳出价格战陷阱。 渠道方面,彩虹集团线下经销商网络覆盖至乡镇市场,线上则通过自营与经销双线运营,电商收入占比已超过45%。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渠道结构、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仍是管理层必须面对的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彩虹集团还在尝试“出圈”。旗下“彩虹卫士”系列清洁产品、参与认购股权投资基金等动作,显示出公司正在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只是这些","listText":"2025年8月25日晚,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虹集团”,证券代码:003023)交出了一份略显苦涩的半年答卷:营收54.22亿元,同比下降15.98%;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滑25.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由正转负,同比大跌118.26%。数据背后,是冬季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夏季产品启动延迟、线上线下的双重承压。 分产品看,占收入大头的家用柔性取暖系列(电热毯、暖手器等)营收3.56亿元,同比下降21.55%;家用卫生杀虫系列(电蚊香、气雾剂等)营收1.77亿元,同比下降2.63%。 分区域看,云贵渝地区收入降幅最大,超过30%,线上直接销售也下滑了三成。 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确实愈发明显,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这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而暖冬现象的频繁出现,无疑成为压在彩虹集团肩上最直观的一座大山。 但气候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挑战来自于行业竞争格局的剧变。彩虹集团在报告中也坦言,“新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流量红利快速渗透,同质化竞争可能导致价格体系紊乱及利润率承压。”换句话说,彩虹集团正面临来自互联网品牌、区域小厂甚至跨界对手的多维围攻。 不过,彩虹集团并非没有还手之力。 其核心优势依然清晰:品牌认知度高、技术积累深厚、产业链控制力强。电热毯连续五年市占率第一,“彩虹”商标被列入中国轻工业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在研发上,彩虹集团持续投入智能温控、水暖毯、母婴系列等新品,试图通过产品升级跳出价格战陷阱。 渠道方面,彩虹集团线下经销商网络覆盖至乡镇市场,线上则通过自营与经销双线运营,电商收入占比已超过45%。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渠道结构、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仍是管理层必须面对的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彩虹集团还在尝试“出圈”。旗下“彩虹卫士”系列清洁产品、参与认购股权投资基金等动作,显示出公司正在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只是这些","text":"2025年8月25日晚,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虹集团”,证券代码:003023)交出了一份略显苦涩的半年答卷:营收54.22亿元,同比下降15.98%;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滑25.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由正转负,同比大跌118.26%。数据背后,是冬季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夏季产品启动延迟、线上线下的双重承压。 分产品看,占收入大头的家用柔性取暖系列(电热毯、暖手器等)营收3.56亿元,同比下降21.55%;家用卫生杀虫系列(电蚊香、气雾剂等)营收1.77亿元,同比下降2.63%。 分区域看,云贵渝地区收入降幅最大,超过30%,线上直接销售也下滑了三成。 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确实愈发明显,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这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而暖冬现象的频繁出现,无疑成为压在彩虹集团肩上最直观的一座大山。 但气候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挑战来自于行业竞争格局的剧变。彩虹集团在报告中也坦言,“新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流量红利快速渗透,同质化竞争可能导致价格体系紊乱及利润率承压。”换句话说,彩虹集团正面临来自互联网品牌、区域小厂甚至跨界对手的多维围攻。 不过,彩虹集团并非没有还手之力。 其核心优势依然清晰:品牌认知度高、技术积累深厚、产业链控制力强。电热毯连续五年市占率第一,“彩虹”商标被列入中国轻工业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在研发上,彩虹集团持续投入智能温控、水暖毯、母婴系列等新品,试图通过产品升级跳出价格战陷阱。 渠道方面,彩虹集团线下经销商网络覆盖至乡镇市场,线上则通过自营与经销双线运营,电商收入占比已超过45%。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渠道结构、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仍是管理层必须面对的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彩虹集团还在尝试“出圈”。旗下“彩虹卫士”系列清洁产品、参与认购股权投资基金等动作,显示出公司正在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只是这些","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e3de184c9c35162ec24e43fbeac964a","width":"802","height":"60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35544082187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7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3550287462480,"gmtCreate":1756644925524,"gmtModify":1756647637044,"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手握16亿存货,利润却暴跌四成!益盛药业怎么了?","htmlText":"近期,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盛药业”,股票代码:002566)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益盛药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6.3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43.71%。扣非净利润更是仅为871.67万元,同比下降57.07%。 这份成绩单,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政策频出的背景下,并不令人意外,但也透露出益盛药业在战略转型与短期盈利之间的平衡难题。 核心产品稳健,但整体增长乏力 2025年上半年,益盛药业核心产品振源胶囊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高,仍是业绩的“压舱石”。该产品作为国家医保乙类品种,在冠心病、糖脂代谢及情绪调节等领域具有明确疗效,且成功入选全国中成药集采,有望借助政策红利进一步放量。 然而,除振源胶囊外,其他产品如心悦胶囊、生脉注射液等虽有一定市场基础,但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健康食品与化妆品板块收入合计仅占17.66%,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增速也显疲软。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益盛药业化妆品板块实现营收2421.79万元,较上年同期实际下降0.67%,但公司在报告中却将其表述为同比增长0.38%。 财报数据是投资者研判公司价值的基础。这类基本计算数据的偏差,不仅反映出益盛药业在信息披露或内部控制环节可能存在瑕疵,往往还暗示着背后更深层的治理隐患与管理漏洞。 毛利率高企,但费用侵蚀利润 益盛药业在毛利率方面表现依然亮眼。医药板块毛利率达81.34%,胶囊类产品更是高达90.20%,显示出公司在人参类原料控制与产品定价上的优势。 但高毛利率并未转化为高净利。销售费用高达1.63亿元,虽同比下降6.08%,仍占营收比重近50%。益盛药业管理层在报告中解释,公司坚持“学术推广+OTC市场开拓”双轨并行,尤其在集采背景下,渠道维护与市场开发成本居","listText":"近期,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盛药业”,股票代码:002566)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益盛药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6.3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43.71%。扣非净利润更是仅为871.67万元,同比下降57.07%。 这份成绩单,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政策频出的背景下,并不令人意外,但也透露出益盛药业在战略转型与短期盈利之间的平衡难题。 核心产品稳健,但整体增长乏力 2025年上半年,益盛药业核心产品振源胶囊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高,仍是业绩的“压舱石”。该产品作为国家医保乙类品种,在冠心病、糖脂代谢及情绪调节等领域具有明确疗效,且成功入选全国中成药集采,有望借助政策红利进一步放量。 然而,除振源胶囊外,其他产品如心悦胶囊、生脉注射液等虽有一定市场基础,但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健康食品与化妆品板块收入合计仅占17.66%,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增速也显疲软。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益盛药业化妆品板块实现营收2421.79万元,较上年同期实际下降0.67%,但公司在报告中却将其表述为同比增长0.38%。 财报数据是投资者研判公司价值的基础。这类基本计算数据的偏差,不仅反映出益盛药业在信息披露或内部控制环节可能存在瑕疵,往往还暗示着背后更深层的治理隐患与管理漏洞。 毛利率高企,但费用侵蚀利润 益盛药业在毛利率方面表现依然亮眼。医药板块毛利率达81.34%,胶囊类产品更是高达90.20%,显示出公司在人参类原料控制与产品定价上的优势。 但高毛利率并未转化为高净利。销售费用高达1.63亿元,虽同比下降6.08%,仍占营收比重近50%。益盛药业管理层在报告中解释,公司坚持“学术推广+OTC市场开拓”双轨并行,尤其在集采背景下,渠道维护与市场开发成本居","text":"近期,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盛药业”,股票代码:002566)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益盛药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76.3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43.71%。扣非净利润更是仅为871.67万元,同比下降57.07%。 这份成绩单,在医药行业整体承压、政策频出的背景下,并不令人意外,但也透露出益盛药业在战略转型与短期盈利之间的平衡难题。 核心产品稳健,但整体增长乏力 2025年上半年,益盛药业核心产品振源胶囊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高,仍是业绩的“压舱石”。该产品作为国家医保乙类品种,在冠心病、糖脂代谢及情绪调节等领域具有明确疗效,且成功入选全国中成药集采,有望借助政策红利进一步放量。 然而,除振源胶囊外,其他产品如心悦胶囊、生脉注射液等虽有一定市场基础,但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健康食品与化妆品板块收入合计仅占17.66%,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增速也显疲软。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益盛药业化妆品板块实现营收2421.79万元,较上年同期实际下降0.67%,但公司在报告中却将其表述为同比增长0.38%。 财报数据是投资者研判公司价值的基础。这类基本计算数据的偏差,不仅反映出益盛药业在信息披露或内部控制环节可能存在瑕疵,往往还暗示着背后更深层的治理隐患与管理漏洞。 毛利率高企,但费用侵蚀利润 益盛药业在毛利率方面表现依然亮眼。医药板块毛利率达81.34%,胶囊类产品更是高达90.20%,显示出公司在人参类原料控制与产品定价上的优势。 但高毛利率并未转化为高净利。销售费用高达1.63亿元,虽同比下降6.08%,仍占营收比重近50%。益盛药业管理层在报告中解释,公司坚持“学术推广+OTC市场开拓”双轨并行,尤其在集采背景下,渠道维护与市场开发成本居","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6ead4214d1b63a92feb78542500e7c9","width":"960","height":"63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35502874624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7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3165121708120,"gmtCreate":1756550771086,"gmtModify":1756553055148,"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超1600%,立案调查阴影下锦盛新材如何破局?","htmlText":"近日,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盛新材”,证券代码:300849)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锦盛新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9.65万元,同比暴跌1663.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094.79万元,同比下降46.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样为负,达-550.07万元,同比下降297.16%。 这份成绩单,可以说是“全面翻车”。 业绩为何大幅下滑? 锦盛新材将净利润大幅下滑归因于四点:一是“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折旧摊销增加;二是因预计未来无法产生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抵扣亏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三是毛利较高的外销收入受宏观环境影响下降;四是去年同期有资产出售收益,今年没有。 看似“理由充分”,实则暴露了锦盛新材在项目投资、税务筹划、市场布局和资产运营等方面的多重问题。尤其是外销收入同比下降13.98%,显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减弱。而折旧摊销的大幅增加,则反映出公司在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匹配上的失衡。 尽管管理层并非坐以待毙。一边是缩减资本开支,上半年购建固定资产仅8520万元,同比下降67%;另一边是加大理财力度,期末仍持有2.7亿元理财产品,试图用金融收益对冲主业失血。可问题在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年化不足2%,与项目折旧成本相比,杯水车薪。 毛利率持平,但盈利质量堪忧 虽然锦盛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8.34%,与去年同期的18.62%基本持平,但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大幅下滑,说明其费用控制能力弱、运营效率低。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4%,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空间。 证监会立案调查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5年6月27日,锦盛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仍处于调查阶段,结果未明。这一事件不仅可能带来行政处罚,更严重的是打击投资者信心","listText":"近日,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盛新材”,证券代码:300849)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锦盛新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9.65万元,同比暴跌1663.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094.79万元,同比下降46.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样为负,达-550.07万元,同比下降297.16%。 这份成绩单,可以说是“全面翻车”。 业绩为何大幅下滑? 锦盛新材将净利润大幅下滑归因于四点:一是“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折旧摊销增加;二是因预计未来无法产生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抵扣亏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三是毛利较高的外销收入受宏观环境影响下降;四是去年同期有资产出售收益,今年没有。 看似“理由充分”,实则暴露了锦盛新材在项目投资、税务筹划、市场布局和资产运营等方面的多重问题。尤其是外销收入同比下降13.98%,显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减弱。而折旧摊销的大幅增加,则反映出公司在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匹配上的失衡。 尽管管理层并非坐以待毙。一边是缩减资本开支,上半年购建固定资产仅8520万元,同比下降67%;另一边是加大理财力度,期末仍持有2.7亿元理财产品,试图用金融收益对冲主业失血。可问题在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年化不足2%,与项目折旧成本相比,杯水车薪。 毛利率持平,但盈利质量堪忧 虽然锦盛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8.34%,与去年同期的18.62%基本持平,但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大幅下滑,说明其费用控制能力弱、运营效率低。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4%,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空间。 证监会立案调查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5年6月27日,锦盛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仍处于调查阶段,结果未明。这一事件不仅可能带来行政处罚,更严重的是打击投资者信心","text":"近日,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盛新材”,证券代码:300849)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锦盛新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9.65万元,同比暴跌1663.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094.79万元,同比下降46.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样为负,达-550.07万元,同比下降297.16%。 这份成绩单,可以说是“全面翻车”。 业绩为何大幅下滑? 锦盛新材将净利润大幅下滑归因于四点:一是“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折旧摊销增加;二是因预计未来无法产生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抵扣亏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三是毛利较高的外销收入受宏观环境影响下降;四是去年同期有资产出售收益,今年没有。 看似“理由充分”,实则暴露了锦盛新材在项目投资、税务筹划、市场布局和资产运营等方面的多重问题。尤其是外销收入同比下降13.98%,显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减弱。而折旧摊销的大幅增加,则反映出公司在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匹配上的失衡。 尽管管理层并非坐以待毙。一边是缩减资本开支,上半年购建固定资产仅8520万元,同比下降67%;另一边是加大理财力度,期末仍持有2.7亿元理财产品,试图用金融收益对冲主业失血。可问题在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年化不足2%,与项目折旧成本相比,杯水车薪。 毛利率持平,但盈利质量堪忧 虽然锦盛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8.34%,与去年同期的18.62%基本持平,但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大幅下滑,说明其费用控制能力弱、运营效率低。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4%,进一步侵蚀了利润空间。 证监会立案调查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5年6月27日,锦盛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仍处于调查阶段,结果未明。这一事件不仅可能带来行政处罚,更严重的是打击投资者信心","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598f9d1986812c04d78af579fa86557","width":"1012","height":"55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3165121708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3160341577808,"gmtCreate":1756549723893,"gmtModify":1756553055115,"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从“药用层孔菌”到“舒敏安”,“科学「愈」见”还是过度宣传?","htmlText":"2025年8月21日,溪木源举办以“让科学愈见敏感肌”为主题的科研成果媒体分享会。其官网文章显示,目前溪木源已建成亚洲敏感肌功能性护肤联合研究中心为首的5大国际化标准实验室,并打造出以核心自研成分“舒敏安™”为基础的技术平台。 对于“愈见敏感肌”的宣传,有业内人士告诉清扬君称,在化妆品宣传中,最忌讳的就是使用“愈”、“治愈”、“治疗”、“康复”等与医疗行为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明确暗示产品具有医疗效果,而化妆品的定义是“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 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于“愈见敏感肌”的第一反应和合理期待,都会理解为“治愈敏感肌”、“让敏感肌痊愈”。这种引人误解的宣传,即使品牌方有另一套解释,比如愈来愈好,也改变不了其客观上对消费者造成的误导效果。根据《广告法》,广告是否构成误导,是以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为准的。 值得关注的是,舒敏安是原料成分,而在溪木源多个产品销售页面,都有“诺奖灵感成分”溪木源专利舒敏安的宣传内容。 在清扬君看来,溪木源如此宣传存在巨大的风险。 1、偷换概念? “诺贝尔奖”表彰的是某项重大的科学发现、理论或技术突破,例如某个特定的细胞通路、某种蛋白质的功能(如GFP荧光蛋白)或某种技术(如脂质体、RNA干扰技术)等。 溪木源可能是受该诺贝尔奖理论的启发,去研发或寻找能够模拟该理论的成分。但这绝不等于该原料成分本身获得了诺贝尔奖,也不等于该成分涂在脸上就能产生诺贝尔奖级别的效果。 这种宣传故意模糊了“基础科学发现”和“具体产品功效”之间的巨大鸿沟,误导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有“诺贝尔奖”背书,涉嫌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 2、直接因果证明: 即使某个成分的研究领域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但要证明在某款具体产品中,该成分的浓度、纯度、配方、透皮吸收率等能真正实现诺贝尔奖所揭示的机理和宣称的功效,需要极其严谨和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支撑。","listText":"2025年8月21日,溪木源举办以“让科学愈见敏感肌”为主题的科研成果媒体分享会。其官网文章显示,目前溪木源已建成亚洲敏感肌功能性护肤联合研究中心为首的5大国际化标准实验室,并打造出以核心自研成分“舒敏安™”为基础的技术平台。 对于“愈见敏感肌”的宣传,有业内人士告诉清扬君称,在化妆品宣传中,最忌讳的就是使用“愈”、“治愈”、“治疗”、“康复”等与医疗行为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明确暗示产品具有医疗效果,而化妆品的定义是“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 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于“愈见敏感肌”的第一反应和合理期待,都会理解为“治愈敏感肌”、“让敏感肌痊愈”。这种引人误解的宣传,即使品牌方有另一套解释,比如愈来愈好,也改变不了其客观上对消费者造成的误导效果。根据《广告法》,广告是否构成误导,是以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为准的。 值得关注的是,舒敏安是原料成分,而在溪木源多个产品销售页面,都有“诺奖灵感成分”溪木源专利舒敏安的宣传内容。 在清扬君看来,溪木源如此宣传存在巨大的风险。 1、偷换概念? “诺贝尔奖”表彰的是某项重大的科学发现、理论或技术突破,例如某个特定的细胞通路、某种蛋白质的功能(如GFP荧光蛋白)或某种技术(如脂质体、RNA干扰技术)等。 溪木源可能是受该诺贝尔奖理论的启发,去研发或寻找能够模拟该理论的成分。但这绝不等于该原料成分本身获得了诺贝尔奖,也不等于该成分涂在脸上就能产生诺贝尔奖级别的效果。 这种宣传故意模糊了“基础科学发现”和“具体产品功效”之间的巨大鸿沟,误导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有“诺贝尔奖”背书,涉嫌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 2、直接因果证明: 即使某个成分的研究领域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但要证明在某款具体产品中,该成分的浓度、纯度、配方、透皮吸收率等能真正实现诺贝尔奖所揭示的机理和宣称的功效,需要极其严谨和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支撑。","text":"2025年8月21日,溪木源举办以“让科学愈见敏感肌”为主题的科研成果媒体分享会。其官网文章显示,目前溪木源已建成亚洲敏感肌功能性护肤联合研究中心为首的5大国际化标准实验室,并打造出以核心自研成分“舒敏安™”为基础的技术平台。 对于“愈见敏感肌”的宣传,有业内人士告诉清扬君称,在化妆品宣传中,最忌讳的就是使用“愈”、“治愈”、“治疗”、“康复”等与医疗行为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明确暗示产品具有医疗效果,而化妆品的定义是“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 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于“愈见敏感肌”的第一反应和合理期待,都会理解为“治愈敏感肌”、“让敏感肌痊愈”。这种引人误解的宣传,即使品牌方有另一套解释,比如愈来愈好,也改变不了其客观上对消费者造成的误导效果。根据《广告法》,广告是否构成误导,是以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为准的。 值得关注的是,舒敏安是原料成分,而在溪木源多个产品销售页面,都有“诺奖灵感成分”溪木源专利舒敏安的宣传内容。 在清扬君看来,溪木源如此宣传存在巨大的风险。 1、偷换概念? “诺贝尔奖”表彰的是某项重大的科学发现、理论或技术突破,例如某个特定的细胞通路、某种蛋白质的功能(如GFP荧光蛋白)或某种技术(如脂质体、RNA干扰技术)等。 溪木源可能是受该诺贝尔奖理论的启发,去研发或寻找能够模拟该理论的成分。但这绝不等于该原料成分本身获得了诺贝尔奖,也不等于该成分涂在脸上就能产生诺贝尔奖级别的效果。 这种宣传故意模糊了“基础科学发现”和“具体产品功效”之间的巨大鸿沟,误导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有“诺贝尔奖”背书,涉嫌进行引人误解的宣传。 2、直接因果证明: 即使某个成分的研究领域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但要证明在某款具体产品中,该成分的浓度、纯度、配方、透皮吸收率等能真正实现诺贝尔奖所揭示的机理和宣称的功效,需要极其严谨和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支撑。","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13f92b3d921722a776fd903157246aa","width":"886","height":"53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31603415778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5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2812902539824,"gmtCreate":1756464561254,"gmtModify":1756472536873,"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上美股份2025年中期业绩亮眼:营收41.08亿元,净利润大增34.7%至5.56亿元","htmlText":"——多品牌、全渠道战略显成效,韩束稳健增长,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同比跃升146.5% 8月28日,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每股盈利1.32元,同比增长30.7%。 这份“量利齐飞”的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更在国货美妆板块中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美妆市场消费复苏分化、渠道变革加速、科技竞争加剧的三重浪潮中,上美股份(02145.HK)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的数据,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战略定力+执行韧性”的增长图谱。 稳健增长的上美股份,也是港股通标的国货美妆龙头,理所当然得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智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8月27日,港股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0%,持仓金额近40亿港币。 一、业绩全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的业绩表现呈现三大核心特征:规模跃升、结构优化、盈利质变,“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公司以韩束为核心品牌,以newpage一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积极孵化NAN beauty等新品牌;线上渠道强势布局抖音、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矩阵,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医学)护肤、高端护肤等多个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首先是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营收81.4%,仍是集团“压舱石”。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起,连续22个月位居抖音美妆品牌TOP1;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多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高","listText":"——多品牌、全渠道战略显成效,韩束稳健增长,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同比跃升146.5% 8月28日,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每股盈利1.32元,同比增长30.7%。 这份“量利齐飞”的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更在国货美妆板块中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美妆市场消费复苏分化、渠道变革加速、科技竞争加剧的三重浪潮中,上美股份(02145.HK)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的数据,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战略定力+执行韧性”的增长图谱。 稳健增长的上美股份,也是港股通标的国货美妆龙头,理所当然得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智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8月27日,港股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0%,持仓金额近40亿港币。 一、业绩全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的业绩表现呈现三大核心特征:规模跃升、结构优化、盈利质变,“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公司以韩束为核心品牌,以newpage一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积极孵化NAN beauty等新品牌;线上渠道强势布局抖音、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矩阵,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医学)护肤、高端护肤等多个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首先是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营收81.4%,仍是集团“压舱石”。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起,连续22个月位居抖音美妆品牌TOP1;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多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高","text":"——多品牌、全渠道战略显成效,韩束稳健增长,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同比跃升146.5% 8月28日,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每股盈利1.32元,同比增长30.7%。 这份“量利齐飞”的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更在国货美妆板块中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美妆市场消费复苏分化、渠道变革加速、科技竞争加剧的三重浪潮中,上美股份(02145.HK)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的数据,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战略定力+执行韧性”的增长图谱。 稳健增长的上美股份,也是港股通标的国货美妆龙头,理所当然得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智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8月27日,港股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0%,持仓金额近40亿港币。 一、业绩全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的业绩表现呈现三大核心特征:规模跃升、结构优化、盈利质变,“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公司以韩束为核心品牌,以newpage一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积极孵化NAN beauty等新品牌;线上渠道强势布局抖音、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矩阵,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医学)护肤、高端护肤等多个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首先是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营收81.4%,仍是集团“压舱石”。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起,连续22个月位居抖音美妆品牌TOP1;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多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高","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cee77f278f4ab745333f00bacc084a1","width":"810","height":"121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a9ae9eca7b2c8b84ee894e84d5fc093","width":"577","height":"76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3399210ccc4a3c104db9ea42a62879c","width":"1386","height":"92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8129025398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3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3120436138184,"gmtCreate":1756464180000,"gmtModify":1756535555467,"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上美股份2025年中期业绩亮眼:营收41.08亿元,净利润大增34.7%至5.56亿元","htmlText":"——多品牌、全渠道战略显成效,韩束稳健增长,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同比跃升146.5% 8月28日,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每股盈利1.32元,同比增长30.7%。 这份“量利齐飞”的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更在国货美妆板块中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美妆市场消费复苏分化、渠道变革加速、科技竞争加剧的三重浪潮中,上美股份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的数据,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战略定力+执行韧性”的增长图谱。 稳健增长的上美股份,也是港股通标的国货美妆龙头,理所当然得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智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8月27日,港股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0%,持仓金额近40亿港币。 一、业绩全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的业绩表现呈现三大核心特征:规模跃升、结构优化、盈利质变,“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公司以韩束为核心品牌,以newpage一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积极孵化NAN beauty等新品牌;线上渠道强势布局抖音、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矩阵,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医学)护肤、高端护肤等多个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首先是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营收81.4%,仍是集团“压舱石”。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起,连续22个月位居抖音美妆品牌TOP1;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多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高增长,呈现全域布局生态","listText":"——多品牌、全渠道战略显成效,韩束稳健增长,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同比跃升146.5% 8月28日,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每股盈利1.32元,同比增长30.7%。 这份“量利齐飞”的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更在国货美妆板块中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美妆市场消费复苏分化、渠道变革加速、科技竞争加剧的三重浪潮中,上美股份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的数据,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战略定力+执行韧性”的增长图谱。 稳健增长的上美股份,也是港股通标的国货美妆龙头,理所当然得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智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8月27日,港股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0%,持仓金额近40亿港币。 一、业绩全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的业绩表现呈现三大核心特征:规模跃升、结构优化、盈利质变,“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公司以韩束为核心品牌,以newpage一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积极孵化NAN beauty等新品牌;线上渠道强势布局抖音、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矩阵,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医学)护肤、高端护肤等多个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首先是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营收81.4%,仍是集团“压舱石”。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起,连续22个月位居抖音美妆品牌TOP1;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多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高增长,呈现全域布局生态","text":"——多品牌、全渠道战略显成效,韩束稳健增长,newpage一页品牌收入同比跃升146.5% 8月28日,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美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每股盈利1.32元,同比增长30.7%。 这份“量利齐飞”的成绩单,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更在国货美妆板块中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美妆市场消费复苏分化、渠道变革加速、科技竞争加剧的三重浪潮中,上美股份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的数据,向外界交出了一份“战略定力+执行韧性”的增长图谱。 稳健增长的上美股份,也是港股通标的国货美妆龙头,理所当然得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据智通财经数据,截至2025年8月27日,港股通合计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0%,持仓金额近40亿港币。 一、业绩全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跨越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的业绩表现呈现三大核心特征:规模跃升、结构优化、盈利质变,“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公司以韩束为核心品牌,以newpage一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积极孵化NAN beauty等新品牌;线上渠道强势布局抖音、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平台矩阵,线下渠道同步拓展,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大众护肤、母婴&青少年、洗护个护、彩妆、功效(医学)护肤、高端护肤等多个赛道,实现品类全覆盖。 首先是主力品牌韩束,上半年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占总营收81.4%,仍是集团“压舱石”。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起,连续22个月位居抖音美妆品牌TOP1;天猫、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等多平台GMV均实现20%以上高增长,呈现全域布局生态","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64a332b034a4ab9a41bb79e2bbe092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d85de77835349f386787b8a8b2c6cec"},{"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e3566bd11b14e49a0f16bb47ac76b2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31204361381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3120388137160,"gmtCreate":1756464180000,"gmtModify":1756535555262,"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名臣健康日化业务下滑12.43%,营收占比仅剩23%,双主业战略失衡了吗?","htmlText":"2025年8月28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出,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从日化起家、后跨界游戏的企业身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7.07%,但细看结构,却难言乐观。 曾经作为名臣健康根基的日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43%,仅实现1.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萎缩至23.16%。而网络游戏业务则继续保持增长14.78%,实现收入5.47亿元,占比提升至76.84%,俨然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自2020年通过收购海南华多等游戏公司切入网游赛道以来,名臣健康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化板块持续承压,游戏业务则快速崛起,尤其在报告期内,小游戏项目的收入贡献显著,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69.32%,导致毛利率下滑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名臣健康在发行推广、渠道合作等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扩大,盈利能力却未同步提升。 反观日化板块,虽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营收规模持续收缩,子公司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甚至录得净亏损632.91万元。曾经的“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虽仍有品牌认知度,但在激烈市场竞争和新消费渠道冲击下,显然已难以支撑增长。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6.26万元,同比下滑31.9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大幅转负,为-82.78万元,同比下滑102.54%,说明名臣健康在回款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名臣健康虽已明确“日化+游戏”双主业运营,但资源倾斜、管理重心明显向游戏板块偏移。名臣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小游戏仍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日化业务则更多强调“渠道优化”“品牌巩固”,","listText":"2025年8月28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出,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从日化起家、后跨界游戏的企业身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7.07%,但细看结构,却难言乐观。 曾经作为名臣健康根基的日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43%,仅实现1.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萎缩至23.16%。而网络游戏业务则继续保持增长14.78%,实现收入5.47亿元,占比提升至76.84%,俨然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自2020年通过收购海南华多等游戏公司切入网游赛道以来,名臣健康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化板块持续承压,游戏业务则快速崛起,尤其在报告期内,小游戏项目的收入贡献显著,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69.32%,导致毛利率下滑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名臣健康在发行推广、渠道合作等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扩大,盈利能力却未同步提升。 反观日化板块,虽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营收规模持续收缩,子公司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甚至录得净亏损632.91万元。曾经的“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虽仍有品牌认知度,但在激烈市场竞争和新消费渠道冲击下,显然已难以支撑增长。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6.26万元,同比下滑31.9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大幅转负,为-82.78万元,同比下滑102.54%,说明名臣健康在回款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名臣健康虽已明确“日化+游戏”双主业运营,但资源倾斜、管理重心明显向游戏板块偏移。名臣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小游戏仍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日化业务则更多强调“渠道优化”“品牌巩固”,","text":"2025年8月28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出,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从日化起家、后跨界游戏的企业身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7.07%,但细看结构,却难言乐观。 曾经作为名臣健康根基的日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43%,仅实现1.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萎缩至23.16%。而网络游戏业务则继续保持增长14.78%,实现收入5.47亿元,占比提升至76.84%,俨然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自2020年通过收购海南华多等游戏公司切入网游赛道以来,名臣健康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化板块持续承压,游戏业务则快速崛起,尤其在报告期内,小游戏项目的收入贡献显著,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69.32%,导致毛利率下滑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名臣健康在发行推广、渠道合作等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扩大,盈利能力却未同步提升。 反观日化板块,虽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营收规模持续收缩,子公司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甚至录得净亏损632.91万元。曾经的“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虽仍有品牌认知度,但在激烈市场竞争和新消费渠道冲击下,显然已难以支撑增长。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6.26万元,同比下滑31.9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大幅转负,为-82.78万元,同比下滑102.54%,说明名臣健康在回款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名臣健康虽已明确“日化+游戏”双主业运营,但资源倾斜、管理重心明显向游戏板块偏移。名臣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小游戏仍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日化业务则更多强调“渠道优化”“品牌巩固”,","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16d5821f14d454781018d11b8d82e8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31203881371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2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2800607433160,"gmtCreate":1756461467911,"gmtModify":1756462955582,"author":{"id":"3518489327411456","authorId":"3518489327411456","name":"清扬君","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d24b16d0563591f2b7060900f321bf3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18489327411456","authorIdStr":"3518489327411456"},"themes":[],"title":"名臣健康日化业务下滑12.43%,营收占比仅剩23%,双主业战略失衡了吗?","htmlText":"2025年8月28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出,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从日化起家、后跨界游戏的企业身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7.07%,但细看结构,却难言乐观。 曾经作为名臣健康根基的日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43%,仅实现1.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萎缩至23.16%。而网络游戏业务则继续保持增长14.78%,实现收入5.47亿元,占比提升至76.84%,俨然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自2020年通过收购海南华多等游戏公司切入网游赛道以来,名臣健康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化板块持续承压,游戏业务则快速崛起,尤其在报告期内,小游戏项目的收入贡献显著,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69.32%,导致毛利率下滑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名臣健康在发行推广、渠道合作等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扩大,盈利能力却未同步提升。 反观日化板块,虽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营收规模持续收缩,子公司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甚至录得净亏损632.91万元。曾经的“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虽仍有品牌认知度,但在激烈市场竞争和新消费渠道冲击下,显然已难以支撑增长。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6.26万元,同比下滑31.9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大幅转负,为-82.78万元,同比下滑102.54%,说明名臣健康在回款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名臣健康虽已明确“日化+游戏”双主业运营,但资源倾斜、管理重心明显向游戏板块偏移。名臣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小游戏仍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日化业务则更多强调“渠道优化”“品牌巩固”,","listText":"2025年8月28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出,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从日化起家、后跨界游戏的企业身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7.07%,但细看结构,却难言乐观。 曾经作为名臣健康根基的日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43%,仅实现1.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萎缩至23.16%。而网络游戏业务则继续保持增长14.78%,实现收入5.47亿元,占比提升至76.84%,俨然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自2020年通过收购海南华多等游戏公司切入网游赛道以来,名臣健康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化板块持续承压,游戏业务则快速崛起,尤其在报告期内,小游戏项目的收入贡献显著,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69.32%,导致毛利率下滑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名臣健康在发行推广、渠道合作等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扩大,盈利能力却未同步提升。 反观日化板块,虽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营收规模持续收缩,子公司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甚至录得净亏损632.91万元。曾经的“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虽仍有品牌认知度,但在激烈市场竞争和新消费渠道冲击下,显然已难以支撑增长。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6.26万元,同比下滑31.9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大幅转负,为-82.78万元,同比下滑102.54%,说明名臣健康在回款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名臣健康虽已明确“日化+游戏”双主业运营,但资源倾斜、管理重心明显向游戏板块偏移。名臣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小游戏仍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日化业务则更多强调“渠道优化”“品牌巩固”,","text":"2025年8月28日晚,名臣健康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臣健康”,证券代码:002919)2025年半年度报告一出,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在这家从日化起家、后跨界游戏的企业身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7.07%,但细看结构,却难言乐观。 曾经作为名臣健康根基的日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43%,仅实现1.6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萎缩至23.16%。而网络游戏业务则继续保持增长14.78%,实现收入5.47亿元,占比提升至76.84%,俨然已成为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 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自2020年通过收购海南华多等游戏公司切入网游赛道以来,名臣健康的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化板块持续承压,游戏业务则快速崛起,尤其在报告期内,小游戏项目的收入贡献显著,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力量。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69.32%,导致毛利率下滑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名臣健康在发行推广、渠道合作等方面的投入正在急剧扩大,盈利能力却未同步提升。 反观日化板块,虽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营收规模持续收缩,子公司广东名臣日化有限公司甚至录得净亏损632.91万元。曾经的“蒂花之秀”“美王”等品牌,虽仍有品牌认知度,但在激烈市场竞争和新消费渠道冲击下,显然已难以支撑增长。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表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6.26万元,同比下滑31.97%,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大幅转负,为-82.78万元,同比下滑102.54%,说明名臣健康在回款能力和现金流管理方面面临压力。 从战略层面看,名臣健康虽已明确“日化+游戏”双主业运营,但资源倾斜、管理重心明显向游戏板块偏移。名臣健康在报告中表示,小游戏仍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日化业务则更多强调“渠道优化”“品牌巩固”,","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1309ff9e89200b1e4653d1ba5be1a5b","width":"826","height":"52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8006074331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3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ing","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