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数据派

专注科技公司财报分析,10年资深科技媒体从业者

IP属地:未知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13:07

      超级会员用户数破 1500 万,腾讯音乐Q2业绩超预期

      8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本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同比增长17.9%达84.4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3.0%达26.4亿元。其中,在线音乐业务持续高质量增长,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为68.5亿元,同比增长26.4%;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43.8亿元,同比增长17.1%;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达1.244亿,ARPPU进一步提升至11.7元。 不断完善的内容生态,对腾讯音乐业绩增长的驱动力日益增强。本季度,腾讯音乐续约知名华语艺人汪峰、与G Nation继续达成合作,深化高品质音乐内容引入的同时,不断提高内容制作与共创能力,为热门电影《长安的荔枝》制作片尾曲《庙堂之外》,并与浙江卫视共同探索内容创作、音乐人宣推等业务的更多元合作路径。同时,腾讯音乐也持续为国内外艺人提供定制化支持,不仅助力知名艺人薛凯琪、袁娅维和GAI周延举办体育馆级大型演唱会,还首次操盘大型国际巡演并主办韩国顶级艺人G-DRAGON权志龙在中国澳门的演唱会,吸引超3.6万名观众。 在产品与服务创新赛道上,腾讯音乐通过多样化的专属权益,满足用户更高品质的个性化音乐体验。本季度,酷狗音乐首创蝰蛇HiFi音质和“一键强音2.0”功能,针对不同场景,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音质音效体验;数字专辑/单曲畅听、热门演唱会门票优先购等更加丰富的艺人相关权益,对驱动超级会员开通转化的效果愈发显著。近期,腾讯音乐超级会员用户规模突破1500万,创下新里程碑。 随着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的不断深耕,腾讯音乐正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一站式音乐服务平台,以高品质、多元化的音乐内容与服务权益吸引用户体验与留存。未来,腾讯音乐将继续深化产业链合作伙伴关系,深挖音乐娱乐产业的创新增长点,共同推动中国音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8评论
      举报
      超级会员用户数破 1500 万,腾讯音乐Q2业绩超预期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11:53

      快手入局外卖?上桌了,又没上

      本地化的重担,短视频挑不起? 文|郭梦仪 外卖“战局”持续火热,又有新玩家闯入。 8月8日,商业数据派发现,近期快手本地生活在“团购”页面上线独立“外卖”入口。在快手“团购”页面,用户可以点击“外卖”进入页面下单。 但“找外卖+下单”的过程可谓是曲折:左手刷老铁666,右手点肯德基全家桶,中间还得切换三个APP,终点站却是美团。 靠着下沉市场5.73亿月活用户,快手二季度外卖支付用户数直接暴涨3倍,这波流量变现玩得比直播间带货还溜。 快手这波“借船出海”的确能短时间获得流量变现,但还不算是上了即时零售的谈判桌。 现在外卖江湖卷成麻花,一边是抖音用AI推荐“探饭”精准种草,一边是京东15万骑手硬刚,快手偏偏选了条最轻的路:不建骑手队、不搞物流网,只做“外卖红娘”牵线美团。 是规避重资产的机智,还是暂避锋芒的权宜之计?毕竟外卖这门生意,流量再香也得解决“送得快、商家多、用户认”三大难题。当老铁文化遇上外卖时效战,快手能在烧钱烧到冒烟的外卖大战里,啃下一块属于自己的饼吗? 01 外卖入口隐蔽,快手只做“流量玩家” 要想直接找到快手外卖可不容易。 首先你要先打开快手APP点击首页,顶部菜单栏往最右拉可以看到团购入口,点击团购即可在搜索栏的右下角第一行看到明显的外卖入口。 点进快手外卖入口,小编看到,快手外卖呈现的商家和商品类别依然并不丰富。 从页面看,主要聚焦在汉堡披萨、咖啡奶茶、快餐便当这些常见品类。 汉堡披萨类有麦当劳、肯德基的套餐;咖啡奶茶类涵盖爷爷不泡茶、沪上阿姨、1点点、星巴克、LINLEE林里、CoCo都可等品牌;快餐便当则有周黑鸭、紫燕百味鸡、绝味鸭脖、N多寿司、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小菜园等商家的产品。 整体看,和成熟外卖平台比,商家数量、覆盖品类都偏少,选择余地不大,且配图内显示的无一例外全都是来自美团外卖的商品。 当你深入体验会发现,快手这“外卖”玩法不仅
      42评论
      举报
      快手入局外卖?上桌了,又没上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08-12 21:39

      解读虎牙2025年Q2财报: 虎牙总MAU约1.6亿,收入和利润超过市场预期

      虎牙公司(NYSE:HUYA)于北京时间2025年8月12日下午(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8月12日早晨)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收入和利润水平超过市场预期。财报显示,该季度,虎牙公司总收入达15.7亿元,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其中,直播收入企稳,达11.5亿元,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业务持续蓬勃发展,该板块收入同比上涨34.1%至4.1亿元。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该季度公司实现运营利润盈亏平衡,归属于虎牙公司的净利润为4750万元。用户数据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虎牙总MAU达到约1.6亿。 多平台生态策略触达更广泛用户 运营利润改善巩固业绩水平 财报发布后,虎牙公司联席CEO兼高级副总裁黄俊洪在季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自虎牙启动战略转型以来,至今恰满两年。这两年,是我们重新梳理业务,发现新的战略机会,并落地实施的两年。同时,我们不断探索并深化虎牙与腾讯、以及整个游戏行业的战略协同,取得显著进展。” “在用户规模方面,第二季度,虎牙总MAU达到约1.6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多平台生态策略,通过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我们额外触达的生态用户规模快速扩大。自去年以来,我们加强了与多个平台和产品的合作,将虎牙的优质内容和服务扩展至更广泛的用户。这一策略不仅打破了行业壁垒,构建了更加开放的内容生态,还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游戏用户的触达能力,为游戏分发联运、道具售卖和代理发行等业务奠定了基础,”黄俊洪表示。 在本次季报分析师电话会中,虎牙公司联席CEO兼CFO雷鹏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虎牙公司总收入达到约15.7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均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其中,直播收入企稳,实现环比微增,达11.5亿元。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收入持续增长,达到4.1亿元,占总收入的26.4%。” 利润方面,受益于赛事等内容成本的优化,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增至13
      6,8572
      举报
      解读虎牙2025年Q2财报: 虎牙总MAU约1.6亿,收入和利润超过市场预期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08-11 16:09

      锅圈,厨房界的蜜雪冰城

      “食材是有限的,方案是无限的” 文|郭梦仪 编|王一粟 谁能想到,靠卖火锅食材起家的锅圈,竟然这么赚钱。 近期,锅圈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炸裂财报:营收利润双增,创上市以来最快增速;门店规模10400家,较去年同期净增740家,重回增长通道。 近几年,餐饮行业竞争步入白热化阶段,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切身感受到了生存压力,纷纷放缓扩张步伐。 锅圈食汇创始人杨明超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社区中央厨房”战略,并为公司定下五年目标:再开1万家店,且专注下沉市场的深度探索。 当大厂们还在一二线“卷”前置仓时,锅圈用14.9元的牛肉片、9.9元的速烹套餐,把下沉市场变成了自己的主场。 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开店速度,锅圈可以说“厨房界的蜜雪冰城”。而锅圈冲击第二个万店目标的底气,离不开食材工厂、冷链物流、信息化系统等供应链建设。 从"野蛮扩张"迈入"效率为王",依靠背后的供应链,出海已经在锅圈的“TO DO LIST”里。 01 锅圈重回增长周期 这次的半年报,可谓是锅圈上市以来营收、利润最大幅度增长的成绩单。 财报显示,锅圈食品营收32.4亿元,同比增长21.6%,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22.5%,毛利达7.17亿元,同比增长17.8%。 对于此次盈利的超预期,公司给出的解释是“本集团持续推动收入增长,叠加运营效率的稳步优化。” 从过往的全年表现来看,锅圈下半年的业绩往往优于上半年的表现。杨明超在业绩发布会透露,今年,锅圈首次在5-8月都实现盈利,抹平了淡季的波谷。 究其背后原因,一部分原因在于通过过去四年发展烧烤产品矩阵,把业绩上的“坑”给抹平了。未来,烧烤产品和火锅产品的销售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从而使得淡、旺季将不再明显。 未来,锅圈会继续推出以“国民火锅”为定位的套餐计划,并加强调味料的渗透营销,来提高复购和频次。 在这一成绩背后,外卖大战的爆发或许在不经意间为锅圈的线上增
      233评论
      举报
      锅圈,厨房界的蜜雪冰城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08-01

      美团进军折扣超市,外卖未平、超市大战再起?

      美团的零售“兼容性测试”能否成功呢? 文|郭梦仪 编|王一粟 这个夏天,一场即时零售的大战打得水深火热,就在线上鏖战如火如荼之时,一场围绕线下零售生态的暗战,正在悄然展开。 这次,美团再次鼓起勇气,开始发力线下零售。 美团堪称互联网中的战斗机,一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都是红海业务,每一次都赢了。但对线下零售,美团一直没啃下来。 而这次,美团重新出发,盯上了硬折扣超市。 近期,“快乐猴”硬折扣超市杭州店开业已经进入倒计时,首店选址在杭州大关路291号,这个位置可谓“微妙”。 它距离大润发仅400米,显然是想要与传统大卖场一争高下;同时,它又巧妙地避开了盒马NB,似乎在避免与同类型硬折扣竞争者的直接冲突。 但对线下零售,美团一直没啃下来。“快乐猴”的出现,无疑是美团重返线下赛道的重要一步,代表美团正从纯线上平台向“店仓网一体化”新零售物种进化。 而这场看似与互联网大厂和传统商超争夺市场的战役,实则承载着更复杂的战略意图。 通过精简SKU、动态定价与骑手资源复用,“即时零售+硬折扣+本地生活”的生态闭环,美团正以“兼容性测试”的姿态重构零售业态。 这次,美团能否探索出社区消费的“第三条道路”? 01 补上零售拼图 今年3月,在一场内部沟通会上,提出了美团未来十年的三大战略方向:食杂零售、国际化与科技。 其中,“食杂零售”被列为优先级最高的核心业务,而线下零售的再启动,正是这条路径上的关键一步。 “食杂零售”领域,除了B端供给职能的快驴业务外,真正的战略落点,是面向C端的即时零售卖场体系。 如今,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可以粗略一分为二,美团闪购扛鼎平台模式,小象超市则撑起自营板块。 最后是美团优选,主要专注于次日达的社区团购,此前曾经以下沉市场为主攻目标。但因为持续亏损和整体收缩的战略要求,美团优选目前只留下了广州、杭州等少数城市的试点业务。 线上的即时零售美团已经很强,但却一直缺
      239评论
      举报
      美团进军折扣超市,外卖未平、超市大战再起?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07-09

      淘宝闪购拿下60%市场增量背后,大消费平台的广阔前景

      跨越场域和服务类型的超级入口终于有了实体。 文|郭梦仪 编|王一粟 凌晨两点,上海程序员陈磊(化名)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手边的咖啡早已凉透。他习惯性地打开淘宝App,搜索“美式咖啡”,下单付款后,不到半小时,温热的咖啡就送到了公司前台。 “现在急需什么东西,第一反应就是上淘宝闪购。”陈磊的感受,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日常。 近日,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公布的一组数据,在消费市场投下重磅炸弹: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日活用户超2亿,非餐饮订单达1300万。 更值得注意的是,自5月2日全国上线后的短短两个月内,全市场新增的1亿单订单中,足足60%都来自这个刚入局的“新玩家”。 这个增速如果放在互联网增长的黄金年代,可能算不上特别出彩。但要知道近几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整个消费市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之中,随着淘宝闪购的突围,一场堪称近五年最大的变化,悄然发生。 那么,淘宝闪购究竟是如何实现“闪电突围”的? 01 两个月改写行业格局 淘宝闪购为了增长,卯足了劲儿。 7月2日,淘宝闪购启动500亿补贴计划,将在12个月直补消费者及商家。 这次补贴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破除了“内卷”式竞争。这次的补贴是对商家的直补,范围包括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措施,以保障商家利润空间,促进生意增长。 增长计划的效果也相当明显。500亿补贴上线首日,有589个零售品牌当日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品牌连锁餐饮和中小餐饮商家环比分别增长170%和140%。到了7月5日,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日活用户超2亿。 商业数据派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在过去2个月中,淘宝闪购相关订单增长了6000万单,而全市场日新增订单的总量是1亿单。淘宝闪购,拿下了增量市场的大约60%。 总结淘宝闪购的两个月成绩,大致分为了几个阶段: 上线首月,淘宝闪购聚焦“低价外卖”优惠政策,成功吸引大
      763评论
      举报
      淘宝闪购拿下60%市场增量背后,大消费平台的广阔前景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06-18

      曹操出行终获上市门票,但网约车“老二”不好当

      战略方向将从流量获取,转向运力优化。 文/麦卡 曹操出行历经三次递表后,终于获得港交所上市聆讯。 在网约车市场,曹操出行属于第二梯队玩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的总交易额(GTV)计算,滴滴以绝对优势稳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高达70.4%。 作为第二梯队的代表,曹操出行虽然以5.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但与头部企业差距明显,与享道出行、T3出行、首汽约车等平台共同构成了行业的“次主力军”。 近年来,多家二线网约车公司尝试赴港上市,但过程大多坎坷。 除曹操出行之外,嘀嗒出行自2021年起五次递表未果,盛威时代旗下365约车的招股书更是在2025年5月失效。 即便是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如祺出行,其表现同样令人担忧:2024年7月上市首日即破发,公开发售认购率仅60%,随后十个交易日内股价暴跌近60%,反映出市场对二线网约车平台的谨慎态度。 这些二线平台普遍面临多重发展困境:一方面要应对持续亏损、规模受限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对聚合平台的高度依赖和日益严格的监管政策。 曹操出行的招股书显示,过去四年其累计亏损82亿元,85%的订单来自第三方平台。 为突破困局,曹操出行尝试差异化发展路径,推出定制车品牌“曹操汽车”,但转型之路充满着不确定性。 01 四年亏损82亿,自有渠道占比不足两成 网约车赛道,虽已进入存量竞争,供给趋于饱和,但整体上仍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 在这片市场中,曹操出行的营收持续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76.3亿元、106.7亿元和146.6亿元,三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8.6%。 从业务构成来看,曹操出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三块:出行服务、车辆租赁和车辆销售。其中出行服务是绝对主力,连续三年贡献了超过90%的收入。 【图1】图源招股书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网约车本质上是个利润偏低的行业。尽管规模在扩大,但如何实现盈利始终是行业面临的难题
      416评论
      举报
      曹操出行终获上市门票,但网约车“老二”不好当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06-16

      周富裕的焦虑,周黑鸭的“鸭”力

      文|郭梦仪 内外交困下,创始人周富裕在回归一年后对30岁的周黑鸭进行品牌焕新。按照周富裕的说法,是为了“让周黑鸭更年轻,更有趣。”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接近周黑鸭人士对商业数据派表示,这样的品牌焕新有点“换汤不换药”。 去年6月,周富裕宣布回归,可商业数据派通过多位周黑鸭员工了解到,他早在2023年年底就频繁介入管理。大环境带来的业绩滑坡,即便经理人做了补救也是“螳臂当车”,他着急了。 “老板的焦虑传递给了所有人,大家都在忙,但不知道忙啥。”请三方机构深度摸底、通过各部门的自己人了解公司……周富裕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公司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而非通过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汇报。 2024年,周黑鸭营利双降超10%,毛利下滑3.2%……创始人周富裕的回归,也未能让业绩立刻扭转乾坤,这让周总开始琢磨跨界的玩法。 但问题又来了,这个卤味天花板的品牌,正陷入“主业疲软、跨界混乱”的双重困境。周黑鸭一边因价格高被年轻消费者贴上“价格刺客”标签,一边在椰子水、零食、气泡水、复合调味料等领域疯狂跨界,被业内戏称为“不务正业”的跨界玩家。 周黑鸭的突围之路,暴露了创始人在焦虑下战略失焦的深层危机。 01 回归下的“激烈动荡” 周富裕隐秘回归,引起了一场波及全员工的人事地震,时间持续了大半年。 2024年春节期间,周富裕的抖音账号更新了视频,“2024年的关键词就是涅槃重生”“不打破常规,就没法建立新规。” 现在回看,这应该是周富裕重回公司的前兆。 2024年年初,一家名为行动教育的机构突然进驻周黑鸭总部。这场名义上的架构调研,实则是周富裕重构权力格局的开端。 乍听名字,大家都以为是这是一家教育机构。网上查资料才知道,这是一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教育服务的机构。调研的原因,是周总想调整公司架构。 同年6月12日,对周黑鸭来说是个重要节点。这一天,周黑鸭发布公告,宣布张宇晨因个人发展原因,辞去公司
      598评论
      举报
      周富裕的焦虑,周黑鸭的“鸭”力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06-05

      从“娃圈”火到“打工人”,六一你凭什么?

      年轻人买的不是套餐,是“合法幼稚权” 文|郭梦仪 成年人过期了?不,是童心要续费了! 最近刷抖音,小编直接被六一的氛围包围了。肯德基的三丽鸥周边让不少人开始找“吃货”;瑞幸店员让跑空的人“八点前下单”;德克士直接上演“手枪鸡腿”的“餐厅决战之巅”,引来不少coser来德克士打卡。 麦当劳的“泡泡机”更是火出圈,有人洗澡拿泡泡机搞氛围、有人把泡泡机挂在狗狗身上,甚至直接带到公司上演梦幻“办公室”,直夸音乐太魔性。买不到的人,直接转身闲鱼,引得泡泡机价格飙升到300元,抖音里到处是大家拿着泡泡机自娱自乐的场景;华莱士的六一套餐里,经典小吃组合搭配上小马宝莉贴纸、徽章,直接戳中家长的钱包。 “谁懂啊!本大学生过六一比小学生还积极,肯德基玉桂狗水壶直接焊在身上,这波童年回忆杀我自愿当韭菜!” 当网友们在评论区玩梗“带娃冲还是自己冲”,一场围绕“回归童心”为主题的狂欢正在短视频平台悄然上演。 今年六一,各大品牌都挤破了头,想借着联名热门IP赢得年轻用户的欢心。从2022年的肯德基的可达鸭“魔性”音乐盒爆火,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几乎每个成年人都能在六一找到自己的童心。我们能得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这一代年轻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变了。 消费的从来不是套餐本身,而是“永远年轻”的生活宣言。 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为情怀买单”“为仪式感消费”的习惯,正在推动节日消费市场规模的增长。当“大小孩过六一”成为常态,社交媒体平台正在书写节日消费的全新商业逻辑。而作为“情绪价值-消费转化”的超级连接器,抖音似乎成了品牌六一促销的主战场。 01 花式整活,让年轻人也能过个六一 现代版“买椟还珠”,在这届六一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响第一枪的依旧是“老牌梗王”肯德基。 肯德基今年的六一玩具出得很早,5月17日,#肯德基相机#、#肯德基三丽鸥#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此次联名推出了三丽鸥旗下五大IP的6款六一儿
      608评论
      举报
      从“娃圈”火到“打工人”,六一你凭什么?
    • 商业数据派商业数据派
      ·06-03

      荣耀和它的新CEO:走出原生家庭 归来仍是王者

      **是座大山,荣耀终有一别。 文|王一粟 刘俊宏 当聚光灯打开,荣耀CEO李健从黑暗中走出,带来了自己的国内首秀。 不同于其他发布会,李健并没有讲参数和产品细节,而是罕见地用了三个故事,向公众表达自己关于“真实”的思考。当李健讲出第一个也就是原生家庭故事的时候,很难不联想到,这一刻李健讲的也是荣耀的平行叙事。 “从遥遥领先,跌到谷底”,李健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从大山里考入县城的少年,在第一次摸底考试后垫底。 这一刻的荣耀,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荣耀2024年四季度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14%,位列第五。今年一季度,荣耀的销量表现继续承压,销量份额进一步下降至13%。相比2024年一季度市占率排名第一的“风光”,荣耀正在面临着“艰难时刻”。 在顺境中向外扩张,在逆境中向内求。谷底中的荣耀,急需在初心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执掌荣耀的半年里,李健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调整起了荣耀的组织架构和一系列战略规划。 今年年初,荣耀中国区组织架构迎来重大调整,变动涉及38个核心岗位,其中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变更。在3月份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李健发布了荣耀阿尔法战略,公司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李健并不是第一次遇到人生的至暗时刻,仍然能从一个小镇做题家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荣耀也曾经历过独立归零,也做出过销量的“微笑曲线”的两起两落。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起起落落才是人生常态。 终有一天,荣耀会在顶峰证明——所有的“谷底”不是黑历史,那是我们的来时路。 01 三起两落的荣耀,回归真实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荣耀,此前已经历过两次大起大落。 2013年,荣耀作为**体系的中端机品牌,曾短短几年就豪取了互联网第一手机的霸主地位,风头一时无两。但2020年**断臂求生,荣耀被迫独立时,国内市场份额一夜之间变成仅剩3%,海外
      697评论
      举报
      荣耀和它的新CEO:走出原生家庭 归来仍是王者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