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观察

生物医药新时代的商业智库和价值灯塔

IP属地:北京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11 19:01

      呼吸生物制剂大冲刺:阿斯利康火力全开,瞄准下一场创新浪潮

      千亿呼吸市场,变革一触即发。 对于中国近一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千万哮喘患者[1],以及其他庞大呼吸道疾病患者群体来说,传统小分子药物虽功勋卓著,但重度、难治性患者仍面临巨大且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呼吸生物制剂横空出世,凭借精准靶向致病通路的特性,实现了疗效、安全性的双重获益。国内市场正加速起步,根据山西证券预测,国内呼吸和免疫药物的市场规模到2028年将达到2044亿元[2]。这也意味着呼吸治疗领域里,正加速向生物制剂精准治疗时代转型。 全球药企早已闻风而动。作为深耕呼吸领域长达半个世纪、最早将呼吸雾化药物引入中国的跨国巨头——阿斯利康,再次展现出其前瞻性布局及引领行业变革的雄心。 从其首个呼吸生物制剂的破冰起航,到生物制剂创新管线布局的全面拓展,再到推动诊疗变革、促进共同健康,阿斯利康正以深厚积淀和锐意创新,在呼吸慢病生物制剂治疗时代迎来治疗领域布局的再度“升维”。 / 01 / 躬身入局,全面布局呼吸生物制剂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国有近4600万哮喘患者,其中8-10%为重度哮喘[3-5]。过去十数年,小分子药物不断迭代,已构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治疗基石。 然而,重度哮喘患者仍存在极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数据显示,近80%的重度哮喘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6]。生物制剂的面世,为他们带来了革命性的曙光。 在新的浪潮中,阿斯利康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与执行力。2024年8月,其精准靶向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呼吸生物制剂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成为阿斯利康中国呼吸生物制剂布局的“开篇之作”。EOS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有研究分析表明,我国76.8%的重度哮喘患者发病受到EOS驱动[7]。时隔一年,该生物制剂又获批新适应症,覆盖儿童与成人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患者,为国内患者带来全新治疗的选择。 当前,阿斯利康
      96评论
      举报
      呼吸生物制剂大冲刺:阿斯利康火力全开,瞄准下一场创新浪潮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11 10:48

      隐形正畸需求崩塌了

      一家曾主导全球细分赛道的巨头,在三年内跌去了逾80%的市值。这不是某个新兴赛道爆雷的故事,而是成熟消费医疗市场的周期切换样本。 7月30日,艾利科技发布了一份不及预期的二季报,公司股价单日暴跌37%,收于129美元,创下5年来新低,相比2021年8月创下的737.4美元高点,市值蒸发超过400亿美元。 作为消费医疗曾经的王者,艾利科技凭借隐形正畸产品“隐适美”(Invisalign),开创并垄断了全球透明牙套市场。 鼎盛时期,隐适美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并凭此在美股创造了10年26倍的故事,市值一度高达565亿美元。 但随着消费医疗退潮,艾利科技也迅速坠落。CEO Joe Hogan的阐述看似平静:“扫描仪销售表现强劲,但被矫正器收入的下降所抵消。”这样的解释难掩背后弥漫的阴霾。 从备受追捧的医美科技范本到资本市场的冷眼相待,艾利科技的隐形正畸神话为何轰然倒塌?是对手内卷加剧,还是消费医疗的底层逻辑已然生变? / 01 / 持续下坠 艾利科技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隐形正畸赛道。彼时国内正畸尚未成熟,对隐形正畸的认知几乎与隐适美划等号。 而隐适美“时尚”、“高级”的消费噱头,更是让其被称为“牙科界的苹果”、“正畸届的LV”。 然而,神话总是不可持续的。 2023年艾利科技的增长便已显著放缓。当年营收微增3.4%,其中隐适美增长4.1%,但增速大幅放缓。2024年疲态加剧,四季度同比下降10.5%,而公司认为是三季度火爆后正常的营收下滑。 到了2025年,则是彻底“变天”,二季度隐适美收入同比下降3.3%,这也表示艾利科技的核心业务全面失速。 更重要的是,这场连续3年的衰退背后,是隐适美的全球市场份额如今已不足60%,并且,北美、欧洲、亚洲三大核心市场均同步告急。 其中,在中国曾经“一家独大”的局面早已被打破,艾利科技如今的市场份额被时代天使、正雅、悦见等中国品牌蚕食,
      19评论
      举报
      隐形正畸需求崩塌了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11 10:47

      全球医药史上最贵的教训

      越来越紧绷的绳子,突然的轻微松动,就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万亿美金礼来——2024年,这是所有医药人翘首以盼的时刻。 过去几年,在减肥药等重磅药物的预期推动下,市场对礼来的热情持续高涨,其股价也随之坐上火箭:2020年末,礼来收盘价仅160美元/股;到2022年末,股价已飙升至358美元/股,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 在医药领域,这样的涨幅算不上罕见,但大多集中在biotech身上。因此,对于一家市值超千亿美元的巨头来说,这样的表现已堪称现象级。 然而,礼来接下来的走势证明,市场还是低估了它的爆发力。 2023年末,礼来股价攀升至576美元/股;2024年8月,股价一度冲至967美元/股,市值突破9100亿美元——这时它距离万亿美元最近的时刻,仿佛只差临门一脚。 彼时,万亿礼来的呼声也达到了顶峰。没人料到,这竟成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截至目前,礼来最新市值为6065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一年间,其市值蒸发3000多亿美元。 曾不断刷新全球药企市值纪录的礼来,不经意间,又在医药史上留下了最昂贵的教训。但问题是,礼来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 / 01 / 为减肥药而狂 礼来的狂飙,由诸多重磅进展推动。 例如,2023年10月,IL-23抑制剂Mirikizumab获批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美国约有78万患者受此疾病困扰,且该病无法治愈;而在2024年7月,阿尔茨海默症药物Kisunla也成功获批,这一药物潜在适用人群覆盖全球超3000万患者。 但最为核心的,还是减肥药无限放大的预期。如下图所示,礼来的股价走势,与另一大减肥药巨头诺和诺德基本一致。 故事的起点,在2021年6月。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正式获FDA批准用于减重。高效的减重疗法、疫情推动的审美变迁……一系列要素共振之下,司美格鲁肽以极快的速度开启放量。 司美格鲁肽点燃了减肥药市场,但在市场看来,礼来将会是减重浪潮的最大赢家
      94评论
      举报
      全球医药史上最贵的教训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08

      信达生物上半年产品收入超52亿元;礼来口服GLP-1药物减重效果低于预期

      信达生物业绩出色。 8月7日,信达生物公告称,上半年总产品收入超52亿元,同比增超35%;第二季度产品收入超27亿元,同比增长超30%。 礼来减重药物效果不及预期。 8月7日,礼来的首个小分子口服GLP -1药物Orforglipron在72周试验中达成全部目标,实现平均减重11.2%。该结果公布后,公司美股盘前一度跌超12%。 在过去的一天里,国内外医药市场还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让氨基君带你一探究竟。 / 01 / 资本信息 1)信达生物2025上半年产品收入超52亿元,同比增超35% 8月7日,信达生物公告称,上半年总产品收入超52亿元,同比增超35%;第二季度产品收入超27亿元,同比增长超30%。 2)再鼎医药第二季度收入1.1亿美元 8月7日,再鼎医药公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9%;重申了2025年5.60亿至5.90亿美元的全年收入指引。 3)博安生物配股融资7.88亿港元 8月7日,博安生物宣布,配售4800万股,融资总额为7.88亿港元。 / 02 / 医药动态 1)礼新医药注射用LM-24C5获临床许可 8与7日,据CDE官网,礼新医药注射用LM-24C5获临床许可,拟开展治疗CEACAM5阳性晚期实体瘤(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的研究。 2)民生药业DC411151胶囊获临床许可 8与7日,据CDE官网,民生药业DC411151胶囊获临床许可,拟开展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3)复宏汉霖HLX43治疗胸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获FDA许可 8月7日,复宏汉霖宣布,PD-L ADC药物HLX43用于治疗胸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获FDA批准。复宏汉霖拟于条件具备后于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地开展该适应症的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 / 03 / 海外药闻 1)礼来口服GLP-1药物减重效果低于预期 8月7日,礼来的首个小分子口服GL
      187评论
      举报
      信达生物上半年产品收入超52亿元;礼来口服GLP-1药物减重效果低于预期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08

      下一个修美乐藏不住了

      一款超级大单品向来是可遇而不可求,想要找到下一个修美乐绝非易事。 但艾伯维是幸运的。修美乐留下的200亿美元巨坑,眼看就要被自家的自免双星Skyrizi和Rinvoq填上了。 二季度,Skyrizi全球销售额44亿美元,Rinvoq 20亿美元,继续增长强劲,两者今年合计销售额有望超过250亿美元,远高于艾伯维年初的预期。 基于此,艾伯维将Skyrizi的2025年销售预期上调至171亿美,同比增长46%,相较此前的指引上调了6亿美元。 按照这个势头,2026年Skyrizi就将超过200亿美元,基本锁定下个自免药王之位。 药王权杖的交接背后,是巨头走出专利悬崖的教科书级示范,更是创新效率的颠覆性跃迁。修美乐用了10年才解锁100亿美元,Skyrizi只用了不到6年;并且还在加速度,从10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修美乐又用了10年,Skyrizi大概率只用2年。恐怖如斯。 自免盛宴之下,内卷暗涌。当放量曲线越来越陡,后来者越跑越快,谁又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悬崖边的舞者”? / 01 / 剑指200亿美元 就在两年前,市场还在担心,Skyrizi能否挑起大梁,毕竟修美乐给艾伯维留下了一个200多亿美元的巨坑。 但随着适应症的扩充,Skyrizi一步步证明自己。 2024年得益于其在炎症性肠病和皮肤病治疗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Skyrizi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50.9%,与Rinvoq(59.7亿美元)一同拉动艾伯维免疫业务重回增长。 此时,距离Skyrizi首适应症银屑病获批,仅过去不到6年时间。 进入2025年,Skyrizi更是进一步超预期。二季度,Skyrizi全球销售额44亿美元,同比增长61.8%。就连海外分析师都直言远远超过预期。基于增长的强劲势头,艾伯维提高了Skyrizi的全年指引,预计2025年全球销售额将达171亿美元,同比增长46%
      113评论
      举报
      下一个修美乐藏不住了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07

      司美格鲁肽上半年销售额167亿美元,锁定药王宝座;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

      司美格鲁肽大卖。 8月6日,诺和诺德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前6个月,诺和诺德销售达到1549.44亿丹麦克朗,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16%,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8%,经营利润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9%,净利润达到555.37亿丹麦克朗。 司美格鲁肽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127.56亿丹麦克朗,约167亿美元,超越K药。具体来看,降糖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销售额645.20亿丹麦克朗,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为368.88亿丹麦克朗。诺和诺德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提交更高剂量Wegovy(司美格鲁肽7.2 mg)注册申请。诺和诺德称将继续加大商业投资力度,在全球更多市场推动Wegovy和Ozempic的市场渗透。 百济神州盈利了。 8月6日,百济神州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46.0%;其中产品收入为173.60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45.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在过去的一天里,国内外医药市场还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让氨基君带你一探究竟。 / 01 / 市场速递 1)荃信生物收到5800万元里程碑付款 日前,荃信生物与翰森制药联合开发的QX004N / HS-20137已进入银屑病(Psoriasis, Ps)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成为荃信生物管线中第四个成功进入临床III期的产品。荃信生物表示,公司已收到翰森制药根据授权协议支付的Ps III期里程碑及其他付款,共计人民币5800万元。 / 02 / 资本信息 1)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 8月6日,百济神州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46.0%;其中产品收入为173.60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45.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
      94评论
      举报
      司美格鲁肽上半年销售额167亿美元,锁定药王宝座;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4.5亿元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07

      1000万美金首付款,辉瑞“断送”重磅炸弹

      2021年4月,一笔不起眼的BD交易在美国悄然完成。 Celcuity宣布与辉瑞达成全球许可协议,获得泛PI3K-mTORC1/2抑制剂gedatolisib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由于gedatolisib尚处早期阶段,属于被辉瑞放弃的管线,因此交易价格极其划算:前期付款100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现金支付,另外500万美元以股权支付即可。 即便加上后续3.3亿美元的里程碑款,总金额不超过3.5亿美元。这样的BD,在动辄十亿、百亿交易的面前,很难引发市场关注。 只是谁也没想到,4年后的今天,剧情让辉瑞有些难绷。 7月28日,Celcuity宣布,gedatolisib在III期VIKTORIA-1临床PIK3CA野生型队列中取得积极初步结果: gedatolisib三联疗法在患者中,达到统计学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PFS改善。 公司预计四季度向FDA提交gedatolisib的新药申请。也就是说,gedatolisib有望上岸。若后续开发顺利,其成为重磅炸弹的概率不小。 在gedatolisib预期推动下,Celcuity市值已逼近20亿美元。显然,市场对该药的期待值正在不断拉高。 Celcuity市值越走越高,辉瑞或许更“抑郁”。这也再次说明,在变数极大的创新药领域,没有谁可以盲目信任,哪怕是MNC。 / 01 / 一款潜在大药 Gedatolisib之所以被寄望成为重磅炸弹,核心在于其“一网打尽”式的靶点覆盖。 作为一款泛PI3K与mTORC1/2双重抑制剂,它对p110α/β/γ/δ四种PI3K催化亚型以及mTORC1、mTORC2均保持低纳摩尔级活性。这意味着,Gedatolisib可以一次性切断PI3K/AKT/mTOR(PAM)轴的全部关键节点,而不仅是其中某一条分支。 PAM通路掌管细胞增殖、存活、骨架重塑和葡萄糖转运,异常激活与乳腺癌、前列腺癌
      322评论
      举报
      1000万美金首付款,辉瑞“断送”重磅炸弹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06

      诺和诺德上半年销售增长18%,司美格鲁肽1127.56亿丹麦克朗,超越K药

      来自诺和诺德的消息称,8月6日,诺和诺德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前6个月,诺和诺德销售达到1549.44亿丹麦克朗,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16%,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8%,经营利润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9%,净利润达到555.37亿丹麦克朗。司美格鲁肽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127.56亿丹麦克朗。降糖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销售额645.20亿丹麦克朗,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为368.88亿丹麦克朗。诺和诺德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提交更高剂量Wegovy(司美格鲁肽7.2 mg)注册申请。诺和诺德称将继续加大商业投资力度,在全球更多市场推动Wegovy和Ozempic的市场渗透。 $诺和诺德(NVO)$
      445评论
      举报
      诺和诺德上半年销售增长18%,司美格鲁肽1127.56亿丹麦克朗,超越K药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06

      和誉医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28亿元;信达生物小分子GLP-1R激动剂在美获批临床

      创新药企财报季来临。 8月4日,和誉医药公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得益于默克行权,公司实现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59%。截至6月30日,公司账上现金余额超23亿元。 信达生物深入减肥药布局。 8月5日,信达生物宣布,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IBI3032获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IBI3032的1期临床试验将在中美同步推进,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在健康受试者及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给药。 在过去的一天里,国内外医药市场还有哪些热点值得关注?让氨基君带你一探究竟。 / 01 / 资本信息 1)和誉医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28亿元 8月4日,和誉医药公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得益于默克行权,公司实现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59%。 / 02 / 医药动态 1)康缘药业:ZX2021预计2025年Q4取得关键进 8月5日,康缘药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创新药三靶点ZX2021和双靶点ZX2010正在开展Ⅱ期临床。其中ZX2021正在开展针对超重/肥胖症的II期临床,为24周的试验设计,有望于2025年Q4取得II期临床在减重和改善肝脏健康方面的关键进展。ZX2010正在开展针对2型糖尿病的II期临床,为18周试验设计(+2周随访),有望于2025年Q4至2026年Q1取得降糖兼具减重方面的关键进展。 2)嘉因生物EXG202注射液获临床许可 8月5日,据CDE官网,嘉因生物EXG202注射液获临床许可,拟定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 3)森朗生物SENL103自体T细胞注射液获临床许可 8月5日,据CDE官网,森朗生物SENL103自体T细胞注射液获临床许可,拟用于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rgMG)的研究。 4)艾博生物ABO2102注射剂获临床许
      248评论
      举报
      和誉医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28亿元;信达生物小分子GLP-1R激动剂在美获批临床
    • 氨基观察氨基观察
      ·08-06

      抢滩MASH药物下一站

      MASH市场继续大爆发。 Madrigal的MASH新药Rezdiffra从去年上市以来,季度销售额一路高涨,上市满一年销售额达3.17亿美元,其中,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则高达1.37亿美元。 这是市场对于MASH“第一人”的回报。当然,尽管Rezdiffra仅开发了5%的目标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但更激烈的竞争早已在酝酿之中。 除了与Rezdiffra同靶点的THRβ激动剂,还有GLP-1、FGF21、PPAR等靶点激动剂正在加速中后期临床,意图在MASH这个蓝海中分一杯羹。就在不久前,GSK以20亿美元买下了FGF21激动剂Efimosfermin alfa,后者目前已进入3期临床。 面对这种情况,意图打造一个MASH帝国的Madrigal,显然不能坐以待毙。 7月30日,Madrigal发布公告,以以1.2 亿美元的预付款、最高可达2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与石药集团达成授权合作,获得其口服GLP-1小分子激动剂SYH2086的中国以外全球权益。 Madrigal引进SYH2086目的在于,与Rezdiffra进行联用,通过抗纤维化+减重来优化MASH 治疗。 这笔交易也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MASH的下一个阶段,将不再是单一靶点的较量,而是围绕THR-β、GLP-1、FGF21等多靶点、多机制的协同战。这场技术军备赛,正在不断升温。 / 01 / 超预期的“第一人” 自1980年MASH(原NASH)被提出以来,全球药企累计投入超千亿美元,超百款药物折戟。 MASH研发黑洞的称号并不是说说而已。而Madrigal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24年3月1日,Rezdiffra正式获得FDA批准,成为首款获批用于治疗MASH伴纤维化的口服小分子药物。 从撕开一道口子,到让市场看到MASH赛道的爆发力,Madrigal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远超市场预期。 如下图所示,自商业化以来,R
      364评论
      举报
      抢滩MASH药物下一站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