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IPO向善财经
关注ipo,关注财经,关注巨头,更关注大事件背后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808
帖子 · 808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8-07 13:44
安踏收购锐步,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安踏体育(02020)$
文:向善财经 近日,运动服饰巨头安踏,再被传要收购锐步。 市面有传言,曾经的知名国际运动品牌锐步,已经完成了实缴,将会被安踏体育收购。 不过很快,安踏官方就表示:“我们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我们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这回答有点意思,没否认也没承认,安踏方面的态度似乎有点暧昧。不禁让人想起在3月份,市场传闻称安踏集团收购德国第一大户外运动品牌“狼爪”。 当时,安踏集团相关人士同样以“我们不评论市场传闻”作为回应。结果到4月10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了这一收购消息…… 2021年传闻之后,市面上再有传闻,究竟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让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醉翁之意不在酒,安踏馋的是锐步的品牌和渠道 先来分析一下这事儿的可能性。 如果收购这事儿成了,有可能和收购亚玛芬一样,不只要经营权,也要股权,会是一笔较大金额的收购,就像腾势之于比亚迪,是安踏专业服饰高端化,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先看看锐步的过去和现状。 锐步和中国的渊源,是在2002年,姚明进入NBA,不久之后成为锐步的代言人。当时美国的四大球类赛事,锐步是其中三家的赞助商,旗下也有艾弗森这样的人气球星,一时风头无两。 转折在06年,锐步被阿迪收购,资源被阿迪全面接管,锐步自己的重心转向健身,时尚休闲,随后每况愈下,最终于21年以21亿欧元卖给了ABG。 截至2024年,锐步全球市场占有率已滑落至不足2%,品牌影响力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锐步在天猫、京东和抖音三平台的总销售额仅为1.6亿元。 看起来,锐步很像狼爪,曾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整体的盈利能力却很一般,按照安踏过去收购的经验,倘若真全资的收购了锐步,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1、加码全球化 早在2005年
看
9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安踏收购锐步,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8-05 13:45
两大金主争抢,良品铺子会是下一个东方甄选、胖东来吗?
$良品铺子(603719)$
文:向善财经 “流血”的良品铺子,成了香饽饽? 最近,良品铺子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被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广州市人民政府)提起股权纠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宁波汉意所持公司79763962股股份已被冻结,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数的56.46%。 这一下子就让宁波汉意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武汉市国资委)签署的(良品铺子)股权转让计划出现了不确定性,剩余股份数量不足以再履行交易协议了。 不过对于诉讼这事儿,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杨红春们也确实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公告来看,广州轻工是宁波汉意们率先找到的股权转让卖家,并且双方还签署了《协议书》,对尽职调查安排、投资安排、优先购买权、违约责任等内容作了约定。 同时,实控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版本内容,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但是在协议日期,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没有与广州轻工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为此,广州轻工还向宁波汉意发出了《关于督促签署交易协议的函》,可结果却等来了让良品铺子“转嫁”武汉长江国贸的消息…… 不过,作为“原买主”的广州轻工气归气,但还是请求法院判令宁波汉意继续履行此前的转让协议,并支付500万元违约金。 换言之,两个白衣骑士无论谁输谁赢,良品铺子似乎都能完成“卖身”自救。 但坏消息是现在良品铺子还没有找到恢复增长的方向,多等待一天,品牌市场的颓势就要再扩大一天,也要在手术台上再多煎熬一天…… 争抢良品铺子:是黄金坑,还是无底洞? 对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和广州轻工的诉讼战,以及良品铺子引入武汉长江国贸的“卖身”结局走向,现在外界声音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投资者认为,这属于正常的商业博
看
13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两大金主争抢,良品铺子会是下一个东方甄选、胖东来吗?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8-02
一文看懂宗馥莉最新情况,豪门争夺战进入白热化
文:向善财经 8月1日,“宗馥莉输了”一则新闻,再度引爆了全网关注。 大家无不担忧起宗馥莉。 难道宗庆后留下的遗产要拱手让人了吗? 还是原配及子女真得斗不过小三和她的孩子们? 别急,这场豪门遗产争夺才真正打响,实质上宗馥莉并没有输,只是处境不太妙。 香港裁决:宣告着宗杜之争进入白热化 大家之所以说宗馥莉会输,是因为香港法院8月1日裁定:在杭州案件审理结束前,要求宗馥莉不得挪用香港汇丰账户资金,并且下令宗馥莉向原告方披露资产余额、资产动向、及收支完整账户。 这个裁定本质上是香港法院做了个保全程序裁定,这个不意味着宗馥莉败诉。 诉讼保全也并说明不了什么,通常只要是大陆上的案件,一旦申请,他就能保全,而且基本撤不掉。 什么意思呢? 就相当于两伙人打架,会有人报警,警察来了,会说“都别动”。 “都别动”并不是判决了哪一方输了,只是为了理清情况。 而且香港案件与杭州案件相比,只是杭州案件的附属保全程序,保全程序最终处理结果,仍要看杭州案件最后的判决结果。 也就是说,香港案件只是支线任务,主线任务仍要看杭州。 虽说是支线任务,但打过游戏的都知道,支线任务往往蕴含着极大的信息量。 此次香港判决给出的信息增量就非常大。 根据裁决书曝光,原告一共提交了三份文件,其中两份是委托书,都是宗庆后死前一个月写的,记住是死前一个月,还有一份是双方协议。 第一份委托书是手写指示书。 宗庆后要求手下郭虹去香港办理三个人的信托,三个私生子,一人七亿美元,一共21亿美元。要求三个人只能用利息分配。 不过这份指示书是张纸条,而并非法律文件。 第二份委托书是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的协议,这是一则关于信托的书面协议,要求宗馥莉帮助宗庆后完成最后的信托。 看到这,可能就有疑问了,为何宗庆后已经指示下属去办信托委托了,又为何要与宗馥莉签一份? 错就错在时间上,人算不如天算。 设立信托需要时间,资金也是一笔一笔打过去的,不是
看
6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一文看懂宗馥莉最新情况,豪门争夺战进入白热化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7-31
今世缘暗讽洋河?顾祥悦表示不同意
$洋河股份(002304)$
$今世缘(603369)$
文:向善财经 最近,火热的“苏超”还没结束,江苏白酒企业之间的德比战又开始了。 事情的缘由很简单,疑似今世缘暗讽洋河的两张海报在销售终端的朋友圈出现,内容是: 3年?5年?10年?原浆、真年份?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 只和兄弟喝?只和家人喝?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 海报没多久就被删除了,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针对隔壁的洋河酒厂,“年份酒、兄弟酒”都是洋河“光瓶”战略刚打出的口号。 之后,顾祥悦公开发言表示:只允许讲自己好话,不允许讲别人的坏话。 并且在时代周报的了解中,今世缘表示:“不清楚是谁制作的图,很难溯源,也不能确定制作者是否是公司内部的人”。 不清楚、不确定,从表述来看,既没肯定也没否定。 但旁观者清,从第三者视角看这事儿就像葫芦小金刚、哪吒、小龙神,都是小孩儿干的事,不像老谋深算的今世缘公关能干出来的,为假的概率比较大。 说白了,今世缘要真这么玩完全是啪啪打自己的脸,因为这事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会暴露自己的经营问题。 //白银时代,要立品牌形象,不要黑红流量 今世缘两张海报的广告词,无论怎么看都略显低级。 不是给今世缘开脱,因为细想其实很简单,这两句广告词有大BUG,抹黑的反而是今世缘,主要有两点: 一、广告词本身十分矛盾 比如年份这个梗,洋河股份这两年业绩差,酒卖不动,储酒能力偏偏又最强,堆了大量的老酒,产能、储能、老窖池都在酒企前列,这是事实。 那今世缘自己呢?好像…… 再者说,“酒越老越香”是市场共识,年份酒都不好喝了,什么酒好喝?似乎只有科技勾兑酒?难道你浓眉大眼的今世缘? 再比如第二句中:“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
看
9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今世缘暗讽洋河?顾祥悦表示不同意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7-28
对公业务战略面前:浦发银行是时候提升一下危机公关能力了
$浦发银行(600000)$
文:向善财经 2025年了,你见过把钱存银行,不仅钱没了,还被银行告了的稀罕事吗? 听起来挺玄幻的,但确实在浦发银行身上发生了。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2021年11月,科远智慧披露信息,旗下子公司智慧能投发现,自己存于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的3.45亿元中的2.55亿元被质押了,并且科远智慧毫不知情。 今年五月份,终审判决公布,原告胜诉,由被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向原告智慧能投支付存款本金2.95亿元及逾期利息。 事情到现在都算正常,反转出现在本月。 一是因为原告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原告单方面公布信息),发现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竟然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 二是浦发银行南通分行本月又把智慧能投给告了,表示其相关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智慧能投等主体对这2.95亿元承担连带责任。 储户在你这“丢钱”,钱还没要回来不说,又被银行给反告了。 不可否认的是,能反告客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一定是在这几年的调查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少证据,找到了法律依据,也相信司法机构能给浦发银行一个公道。 不过,反诉客户能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假,但是从公关的角度来讲,这事儿偏负面,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影响对公业务。 //下行周期,品牌建设很关键 从业务层面看,反诉这事没毛病,符合浦发银行的切身利益,毕竟终审判了3个亿,既然有证据,肯定不能当冤大头。 但从客户的角度看,这事儿观感极差。人性习惯同情弱者,更何况还有终审败诉的结果在,公关处理不当就是你浦发银行胡搅蛮缠,解释成本极高。 此时,哪怕你是对的,也会在客户心理留下一个先入为主的不靠谱的印象。 所以,对银行来说,危机公关没做好,首当其冲的就是品牌形象的问题。 银行业的金字招牌“诚稳义精,合规利实”,主打的就是信用体系、风
看
33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对公业务战略面前:浦发银行是时候提升一下危机公关能力了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7-26
胖东来要卖自营奶粉了??!!网友:高低要生个孩子支持下
文:向善财经 啥?胖东来要进军奶粉行业了。 就在前天,于东来宣布胖东来正在积极研制奶粉及奶制品,目的也直接了当,就是为食品安全再出一份力。 消息一出,网友闹翻了天。 纷纷表示回家备孕,高低生俩孩儿支持一下胖东来。 其他公司谈食品安全,大家可能会保持质疑,于东来这样说,大家宁愿生孩子也要支持。 所以建议胖东来开遍全国,这样中国的生育率说不定有所提高。 玩笑归玩笑,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奶粉行业并不太妙,孩子少了,企业竞争却在不断上强度,如今妥妥的存量市场,所以胖东来这次能不能再次打破行业认知,再给大家一个惊喜? 胖东来做奶粉,能带动行业吗? 本人与网友一样,很看好胖东来做奶粉,非常希望胖东来的到来,能让中国奶粉品质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在看好的同时,也要注重理性与数据。 先看一下胖东来近两年自营产品的销售实力。 2022年时,胖东来自营产品的销售额还是仅7500万元,这一数字在商超里面甚至都不突出。 而到了2023、2024年,胖东来像是开了挂一样,自营产品销售额火箭式上涨,分别为2.5亿元、20亿元。 每年成倍级上涨,这哪个同行看到了不直呼牛X。 就连最近与胖东来合作的酒鬼酒,产品在胖东来上面一挂,立马售空。 胖东来强大号召力毋庸置疑。 可以说,胖东来做奶粉怕的不是卖不出去,怕的应该是生产不过来。 凭借自身流量势能,胖东来在销售能力上,对其它奶粉品牌来讲应是一种降维打击。 就像雷军卖小米Yu7一样,在销售上对其它新能源汽车厂商上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为何胖东来会有这种超凡的销售能力? 其实透过LaBuBu爆火,小米汽车大卖,胖东来的热度经久不衰,我们能发现,情绪性消费正在越来越成为新潮流。 LaBuB能销售这么好,那是因为消费者愿意为自己买单,泡泡玛特本质上卖的是悦己式情绪。 小米跨界卖车能卖这么好,那也离不开雷军超强的情绪满足,像卖小米Su7时,千亿大佬亲自为你开门提车,给米粉
看
16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胖东来要卖自营奶粉了??!!网友:高低要生个孩子支持下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7-25
三成研发人员没读过本科!超四千家店的植物医生,开始冲刺IPO了
文:向善财经 近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植物医生”)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 对于这一天,植物医生可谓是筹备已久。 早在2017年,植物医生便开始布局上市之路;2022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23年7月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随后又经过近两年、七期的上市辅导,现在才真正迈出了IPO冲刺的关键一步。 那么植物医生,能顺利成为“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吗? 这个要看其准备的如何了。 毕竟,此前植物医生的IPO辅导之所以耗时约两年、延期19个月,原因便是公司需要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加盟店管理混乱所引发的各种合规风险…… 除此之外,现在植物医生的业务业绩亮不亮眼,商业模式能不能打? 这些也都可能是影响IPO上市的关键因素。 植物医生,遭遇成长的烦恼?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实现营收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期间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0.22%。 一上来就是营收增速的几近停滞。 相比之下,同样是主打单品牌店,同样在冲击IPO(港股)的林清轩,对应的营收则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5%。 至于招股书中提到的丸美生物、珀莱雅等竞对们,就更比不过了。前者在2024年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33.44%;后者营收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双方似乎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那么植物医生的问题出在了哪? 直观来看,跟其销售门店的数量下滑有关。 在报告期内,植物医生的线下门店一直都贡献着超70%的营收份额,其中线下经销“授权专卖店”,更是独占超50%的收入规模。 可以说,线下门店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医生的业绩基本面。 但偏偏这方面,2022年—2024年,植物医生经销模式下的线下“授权专卖店”数量,分别为
看
23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三成研发人员没读过本科!超四千家店的植物医生,开始冲刺IPO了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7-24
热浪中“嗨啤”一下!青岛啤酒冰爽动销进行时
最近,伴随着河南市场的高温热度,青岛啤酒在河南动作不断。 青岛纯生唱游团郑州站刚刚收官,在6月30日青岛啤酒便现身郑州航海体育场比赛现场,为足协杯擂鼓助力扩大品牌声量。与此同时,青岛啤酒同步开启了青岛经典系列产品主题促销系列活动。 体验过绿茵场畅饮,7月4日—13日,青岛啤酒在开封举办了一场青岛啤酒嘉年华活动。现场规模弘大,产品阵容丰富,既有以往酿酒师才能喝到的产品青岛啤酒原浆、又有新鲜且口感浓厚的奥古特、白啤、鸿运当头等,还有口感鲜活、清爽解腻的纯生,数十种产品齐亮相啤酒嘉年华,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极大点燃了开封市民的饮酒热情,在炎炎夏日给河南的消费者带来阵阵“冰爽”。 青岛啤酒,点燃河南旺季动销 品牌动作频频的背后,反映出一件事儿:青岛啤酒正在多频次、全方位深入拉动河南市场动销。 最近和快消品经销商朋友聊,朋友表示,存量市场找到增长很难,但越是难,越是要靠品牌动作拉动,尤其是啤酒这样的品类。 品牌集中在旺季做动销,意在拉动增长上限,品牌动作越有效,经销商增长空间就更大。 尤其是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市场足够大,品牌做动作也更容易出效果。 河南是很多消费品牌的老家,除了开遍全国蜜雪冰城,还有牧原、思念等一票本地消费品牌。河南不仅是消费品大省,也是啤酒大省,数据统计显示,河南人每个夏天至少喝掉200万吨的啤酒,仅次于山东。 市场动作频频的青岛啤酒,是很懂得怎么拉动河南市场。 与山东相似,河南市场,是一个人情味儿很浓的市场,找到增长的关键,还是找到核心人群。比如,球迷群体是啤酒消费的主力之一。青岛啤酒在现场助力主场球队、消费人群很契合,用户互动密集,有沉浸体验感。 青岛啤酒联动体育赛事动作,目的在于提升核心人群的消费频次。 根据GMV=单价x频次,促进旺季终端消费,提升频次很关键,怎么提升频次?青岛啤酒的思路是,用合适的产品,找到合适场景,找对人群。 消费品生意,是人群生意,做
看
32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热浪中“嗨啤”一下!青岛啤酒冰爽动销进行时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7-23
杭州银行半年业绩快报的AB面:业绩双增,人寿“清仓”
$杭州银行(600926)$
文:向善财经 又到了业绩公告季。 7月17日,杭州银行披露了半年报,2025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贷款规模10,094.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7%。 最亮眼的成绩还是净利润。 上半年,杭州银行净利润增长近17%。营收利润双增,半年报业绩相当亮眼。三方机构招商证券也给了这份业绩预告好评。 业绩预告之外,还有一则消息引发关注。 杭州银行的股东之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减持计划公告,表示三个月内将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如果减持完成,中国人寿将全面清仓杭州银行。 中国人寿方面表示:减持系“资产配置需要”。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也指出:本次减持并不代表中国人寿及保险资本对于银行股的配置策略转变。中国人寿今年以来对股份行、优质城商行也有重点增配。 也就是说,中国人寿保险资本还是会买银行股,而且股份行、优质城商行会增配,但还是清仓了杭州银行。 实际上,中国人寿不是唯一清仓杭州银行的股东。6月9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清仓所持股份。 澳联邦银行表示,是应当地监管的要求,专注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核心银行业务。有意思的是,澳洲联邦银行依然持有齐鲁银行15%的股份。 问题来了,既然上半年业绩这么好,为何两家股东都要清仓减持?杭州银行未来的成长性究竟如何? 股东“清仓减持”,杭州银行“见顶”了吗? 有市场分析认为,股东高位减持可能是因为股价见顶,股东有止盈的诉求,再加上银行业整体压力仍在,未来业绩仍可能有不确定性。 止盈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经测算,按当前持股的市值计算,中国人寿投资的杭州银行的收益率超过160%,此次减持全部完成后,清仓套现约38亿。另一家清仓的澳洲联邦银行也赚了不少,经计算,股票加分
看
23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杭州银行半年业绩快报的AB面:业绩双增,人寿“清仓”
IPO向善财经
IPO向善财经
·
07-23
王文礼家族再闯IPO,八马茶业等待圆梦时刻
$澜沧古茶(06911)$
$安踏体育(02020)$
文:向善财经 最近,八马茶业迎来了一则利好。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关于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八马茶业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并允许106名股东将所持合计4398.6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流通。 这意味着,八马茶业已经拿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放行条”,距离港交所只差“一步之遥”了。 不过想要真正走出这一步,八马茶业未来要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很多。 毕竟,在冲击A股时,2023年中国证监会对八马茶业发出的“夺命”46问,至今仍记忆犹新。 此外从大环境来看,现在作为“前辈”的澜沧古茶还给港股资本市场起了个坏头,上市一年业绩就出现了“大变脸”,一举亏掉过去三年多的利润。而且今年还延迟刊发了2024年全年业绩,以至于公司股票直接暂停买卖3个月…… 这一通操作不仅“吓跑”了很多散户投资者,甚至还有点把整个传统茶行业路走窄了的意思。 所以现在,八马茶业想要跟着敲开港交所的大门,就得拿出更扎实、更亮眼的成绩表现。 但遗憾的是,从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对此准备的似乎并不十分充分,主要有两大问题: 一是从家族式管理到加盟商“熟人化”背后,八马茶业关联交易的资本信任担忧何解? 二是当加盟门店开始承压,八马茶业如何救人救己? 八马茶业,会出现“宗馥莉式”隐忧吗? 从过往的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是一家很典型的“家族企业”。 天眼查APP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底,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55.9%的投票权,一组
看
34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王文礼家族再闯IPO,八马茶业等待圆梦时刻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38100905544271","uuid":"3538100905544271","gmtCreate":1575007133650,"gmtModify":1621334020382,"name":"IPO向善财经","pinyin":"ipoxscjipoxiangshancaijing","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关注ipo,关注财经,关注巨头,更关注大事件背后","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218,"headSize":0,"tweetSize":808,"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12.26","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2","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资深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3fb68ea29c9ae6858c58630e182d5","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6c699a93be4214d4b49aea6a5a5d1a4","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5b0e542a9ff77046ed69ef602bc105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8.26","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64978577616992,"gmtCreate":1754545482062,"gmtModify":1754546884120,"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安踏收购锐步,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020\">$安踏体育(02020)$</a> 文:向善财经 近日,运动服饰巨头安踏,再被传要收购锐步。 市面有传言,曾经的知名国际运动品牌锐步,已经完成了实缴,将会被安踏体育收购。 不过很快,安踏官方就表示:“我们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我们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这回答有点意思,没否认也没承认,安踏方面的态度似乎有点暧昧。不禁让人想起在3月份,市场传闻称安踏集团收购德国第一大户外运动品牌“狼爪”。 当时,安踏集团相关人士同样以“我们不评论市场传闻”作为回应。结果到4月10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了这一收购消息…… 2021年传闻之后,市面上再有传闻,究竟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让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醉翁之意不在酒,安踏馋的是锐步的品牌和渠道 先来分析一下这事儿的可能性。 如果收购这事儿成了,有可能和收购亚玛芬一样,不只要经营权,也要股权,会是一笔较大金额的收购,就像腾势之于比亚迪,是安踏专业服饰高端化,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先看看锐步的过去和现状。 锐步和中国的渊源,是在2002年,姚明进入NBA,不久之后成为锐步的代言人。当时美国的四大球类赛事,锐步是其中三家的赞助商,旗下也有艾弗森这样的人气球星,一时风头无两。 转折在06年,锐步被阿迪收购,资源被阿迪全面接管,锐步自己的重心转向健身,时尚休闲,随后每况愈下,最终于21年以21亿欧元卖给了ABG。 截至2024年,锐步全球市场占有率已滑落至不足2%,品牌影响力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锐步在天猫、京东和抖音三平台的总销售额仅为1.6亿元。 看起来,锐步很像狼爪,曾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整体的盈利能力却很一般,按照安踏过去收购的经验,倘若真全资的收购了锐步,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1、加码全球化 早在2005年","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2020\">$安踏体育(02020)$</a> 文:向善财经 近日,运动服饰巨头安踏,再被传要收购锐步。 市面有传言,曾经的知名国际运动品牌锐步,已经完成了实缴,将会被安踏体育收购。 不过很快,安踏官方就表示:“我们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我们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这回答有点意思,没否认也没承认,安踏方面的态度似乎有点暧昧。不禁让人想起在3月份,市场传闻称安踏集团收购德国第一大户外运动品牌“狼爪”。 当时,安踏集团相关人士同样以“我们不评论市场传闻”作为回应。结果到4月10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了这一收购消息…… 2021年传闻之后,市面上再有传闻,究竟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让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醉翁之意不在酒,安踏馋的是锐步的品牌和渠道 先来分析一下这事儿的可能性。 如果收购这事儿成了,有可能和收购亚玛芬一样,不只要经营权,也要股权,会是一笔较大金额的收购,就像腾势之于比亚迪,是安踏专业服饰高端化,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先看看锐步的过去和现状。 锐步和中国的渊源,是在2002年,姚明进入NBA,不久之后成为锐步的代言人。当时美国的四大球类赛事,锐步是其中三家的赞助商,旗下也有艾弗森这样的人气球星,一时风头无两。 转折在06年,锐步被阿迪收购,资源被阿迪全面接管,锐步自己的重心转向健身,时尚休闲,随后每况愈下,最终于21年以21亿欧元卖给了ABG。 截至2024年,锐步全球市场占有率已滑落至不足2%,品牌影响力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锐步在天猫、京东和抖音三平台的总销售额仅为1.6亿元。 看起来,锐步很像狼爪,曾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整体的盈利能力却很一般,按照安踏过去收购的经验,倘若真全资的收购了锐步,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1、加码全球化 早在2005年","text":"$安踏体育(02020)$ 文:向善财经 近日,运动服饰巨头安踏,再被传要收购锐步。 市面有传言,曾经的知名国际运动品牌锐步,已经完成了实缴,将会被安踏体育收购。 不过很快,安踏官方就表示:“我们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我们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这回答有点意思,没否认也没承认,安踏方面的态度似乎有点暧昧。不禁让人想起在3月份,市场传闻称安踏集团收购德国第一大户外运动品牌“狼爪”。 当时,安踏集团相关人士同样以“我们不评论市场传闻”作为回应。结果到4月10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了这一收购消息…… 2021年传闻之后,市面上再有传闻,究竟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让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醉翁之意不在酒,安踏馋的是锐步的品牌和渠道 先来分析一下这事儿的可能性。 如果收购这事儿成了,有可能和收购亚玛芬一样,不只要经营权,也要股权,会是一笔较大金额的收购,就像腾势之于比亚迪,是安踏专业服饰高端化,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先看看锐步的过去和现状。 锐步和中国的渊源,是在2002年,姚明进入NBA,不久之后成为锐步的代言人。当时美国的四大球类赛事,锐步是其中三家的赞助商,旗下也有艾弗森这样的人气球星,一时风头无两。 转折在06年,锐步被阿迪收购,资源被阿迪全面接管,锐步自己的重心转向健身,时尚休闲,随后每况愈下,最终于21年以21亿欧元卖给了ABG。 截至2024年,锐步全球市场占有率已滑落至不足2%,品牌影响力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锐步在天猫、京东和抖音三平台的总销售额仅为1.6亿元。 看起来,锐步很像狼爪,曾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整体的盈利能力却很一般,按照安踏过去收购的经验,倘若真全资的收购了锐步,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1、加码全球化 早在2005年","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2bd03e623efd9e27a03daa29bf28a83","width":"1536","height":"86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49785776169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4271921443152,"gmtCreate":1754372703615,"gmtModify":1754374658866,"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两大金主争抢,良品铺子会是下一个东方甄选、胖东来吗?","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3719\">$良品铺子(603719)$</a> 文:向善财经 “流血”的良品铺子,成了香饽饽? 最近,良品铺子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被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广州市人民政府)提起股权纠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宁波汉意所持公司79763962股股份已被冻结,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数的56.46%。 这一下子就让宁波汉意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武汉市国资委)签署的(良品铺子)股权转让计划出现了不确定性,剩余股份数量不足以再履行交易协议了。 不过对于诉讼这事儿,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杨红春们也确实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公告来看,广州轻工是宁波汉意们率先找到的股权转让卖家,并且双方还签署了《协议书》,对尽职调查安排、投资安排、优先购买权、违约责任等内容作了约定。 同时,实控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版本内容,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但是在协议日期,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没有与广州轻工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为此,广州轻工还向宁波汉意发出了《关于督促签署交易协议的函》,可结果却等来了让良品铺子“转嫁”武汉长江国贸的消息…… 不过,作为“原买主”的广州轻工气归气,但还是请求法院判令宁波汉意继续履行此前的转让协议,并支付500万元违约金。 换言之,两个白衣骑士无论谁输谁赢,良品铺子似乎都能完成“卖身”自救。 但坏消息是现在良品铺子还没有找到恢复增长的方向,多等待一天,品牌市场的颓势就要再扩大一天,也要在手术台上再多煎熬一天…… 争抢良品铺子:是黄金坑,还是无底洞? 对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和广州轻工的诉讼战,以及良品铺子引入武汉长江国贸的“卖身”结局走向,现在外界声音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投资者认为,这属于正常的商业博","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3719\">$良品铺子(603719)$</a> 文:向善财经 “流血”的良品铺子,成了香饽饽? 最近,良品铺子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被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广州市人民政府)提起股权纠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宁波汉意所持公司79763962股股份已被冻结,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数的56.46%。 这一下子就让宁波汉意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武汉市国资委)签署的(良品铺子)股权转让计划出现了不确定性,剩余股份数量不足以再履行交易协议了。 不过对于诉讼这事儿,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杨红春们也确实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公告来看,广州轻工是宁波汉意们率先找到的股权转让卖家,并且双方还签署了《协议书》,对尽职调查安排、投资安排、优先购买权、违约责任等内容作了约定。 同时,实控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版本内容,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但是在协议日期,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没有与广州轻工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为此,广州轻工还向宁波汉意发出了《关于督促签署交易协议的函》,可结果却等来了让良品铺子“转嫁”武汉长江国贸的消息…… 不过,作为“原买主”的广州轻工气归气,但还是请求法院判令宁波汉意继续履行此前的转让协议,并支付500万元违约金。 换言之,两个白衣骑士无论谁输谁赢,良品铺子似乎都能完成“卖身”自救。 但坏消息是现在良品铺子还没有找到恢复增长的方向,多等待一天,品牌市场的颓势就要再扩大一天,也要在手术台上再多煎熬一天…… 争抢良品铺子:是黄金坑,还是无底洞? 对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和广州轻工的诉讼战,以及良品铺子引入武汉长江国贸的“卖身”结局走向,现在外界声音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投资者认为,这属于正常的商业博","text":"$良品铺子(603719)$ 文:向善财经 “流血”的良品铺子,成了香饽饽? 最近,良品铺子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被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广州市人民政府)提起股权纠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宁波汉意所持公司79763962股股份已被冻结,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数的56.46%。 这一下子就让宁波汉意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武汉市国资委)签署的(良品铺子)股权转让计划出现了不确定性,剩余股份数量不足以再履行交易协议了。 不过对于诉讼这事儿,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杨红春们也确实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公告来看,广州轻工是宁波汉意们率先找到的股权转让卖家,并且双方还签署了《协议书》,对尽职调查安排、投资安排、优先购买权、违约责任等内容作了约定。 同时,实控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版本内容,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但是在协议日期,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没有与广州轻工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为此,广州轻工还向宁波汉意发出了《关于督促签署交易协议的函》,可结果却等来了让良品铺子“转嫁”武汉长江国贸的消息…… 不过,作为“原买主”的广州轻工气归气,但还是请求法院判令宁波汉意继续履行此前的转让协议,并支付500万元违约金。 换言之,两个白衣骑士无论谁输谁赢,良品铺子似乎都能完成“卖身”自救。 但坏消息是现在良品铺子还没有找到恢复增长的方向,多等待一天,品牌市场的颓势就要再扩大一天,也要在手术台上再多煎熬一天…… 争抢良品铺子:是黄金坑,还是无底洞? 对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和广州轻工的诉讼战,以及良品铺子引入武汉长江国贸的“卖身”结局走向,现在外界声音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投资者认为,这属于正常的商业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83d7698d3be09500228f6212633f56c","width":"1200","height":"63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42719214431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3379208953888,"gmtCreate":1754135876593,"gmtModify":175414341810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一文看懂宗馥莉最新情况,豪门争夺战进入白热化","htmlText":"文:向善财经 8月1日,“宗馥莉输了”一则新闻,再度引爆了全网关注。 大家无不担忧起宗馥莉。 难道宗庆后留下的遗产要拱手让人了吗? 还是原配及子女真得斗不过小三和她的孩子们? 别急,这场豪门遗产争夺才真正打响,实质上宗馥莉并没有输,只是处境不太妙。 香港裁决:宣告着宗杜之争进入白热化 大家之所以说宗馥莉会输,是因为香港法院8月1日裁定:在杭州案件审理结束前,要求宗馥莉不得挪用香港汇丰账户资金,并且下令宗馥莉向原告方披露资产余额、资产动向、及收支完整账户。 这个裁定本质上是香港法院做了个保全程序裁定,这个不意味着宗馥莉败诉。 诉讼保全也并说明不了什么,通常只要是大陆上的案件,一旦申请,他就能保全,而且基本撤不掉。 什么意思呢? 就相当于两伙人打架,会有人报警,警察来了,会说“都别动”。 “都别动”并不是判决了哪一方输了,只是为了理清情况。 而且香港案件与杭州案件相比,只是杭州案件的附属保全程序,保全程序最终处理结果,仍要看杭州案件最后的判决结果。 也就是说,香港案件只是支线任务,主线任务仍要看杭州。 虽说是支线任务,但打过游戏的都知道,支线任务往往蕴含着极大的信息量。 此次香港判决给出的信息增量就非常大。 根据裁决书曝光,原告一共提交了三份文件,其中两份是委托书,都是宗庆后死前一个月写的,记住是死前一个月,还有一份是双方协议。 第一份委托书是手写指示书。 宗庆后要求手下郭虹去香港办理三个人的信托,三个私生子,一人七亿美元,一共21亿美元。要求三个人只能用利息分配。 不过这份指示书是张纸条,而并非法律文件。 第二份委托书是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的协议,这是一则关于信托的书面协议,要求宗馥莉帮助宗庆后完成最后的信托。 看到这,可能就有疑问了,为何宗庆后已经指示下属去办信托委托了,又为何要与宗馥莉签一份? 错就错在时间上,人算不如天算。 设立信托需要时间,资金也是一笔一笔打过去的,不是","listText":"文:向善财经 8月1日,“宗馥莉输了”一则新闻,再度引爆了全网关注。 大家无不担忧起宗馥莉。 难道宗庆后留下的遗产要拱手让人了吗? 还是原配及子女真得斗不过小三和她的孩子们? 别急,这场豪门遗产争夺才真正打响,实质上宗馥莉并没有输,只是处境不太妙。 香港裁决:宣告着宗杜之争进入白热化 大家之所以说宗馥莉会输,是因为香港法院8月1日裁定:在杭州案件审理结束前,要求宗馥莉不得挪用香港汇丰账户资金,并且下令宗馥莉向原告方披露资产余额、资产动向、及收支完整账户。 这个裁定本质上是香港法院做了个保全程序裁定,这个不意味着宗馥莉败诉。 诉讼保全也并说明不了什么,通常只要是大陆上的案件,一旦申请,他就能保全,而且基本撤不掉。 什么意思呢? 就相当于两伙人打架,会有人报警,警察来了,会说“都别动”。 “都别动”并不是判决了哪一方输了,只是为了理清情况。 而且香港案件与杭州案件相比,只是杭州案件的附属保全程序,保全程序最终处理结果,仍要看杭州案件最后的判决结果。 也就是说,香港案件只是支线任务,主线任务仍要看杭州。 虽说是支线任务,但打过游戏的都知道,支线任务往往蕴含着极大的信息量。 此次香港判决给出的信息增量就非常大。 根据裁决书曝光,原告一共提交了三份文件,其中两份是委托书,都是宗庆后死前一个月写的,记住是死前一个月,还有一份是双方协议。 第一份委托书是手写指示书。 宗庆后要求手下郭虹去香港办理三个人的信托,三个私生子,一人七亿美元,一共21亿美元。要求三个人只能用利息分配。 不过这份指示书是张纸条,而并非法律文件。 第二份委托书是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的协议,这是一则关于信托的书面协议,要求宗馥莉帮助宗庆后完成最后的信托。 看到这,可能就有疑问了,为何宗庆后已经指示下属去办信托委托了,又为何要与宗馥莉签一份? 错就错在时间上,人算不如天算。 设立信托需要时间,资金也是一笔一笔打过去的,不是","text":"文:向善财经 8月1日,“宗馥莉输了”一则新闻,再度引爆了全网关注。 大家无不担忧起宗馥莉。 难道宗庆后留下的遗产要拱手让人了吗? 还是原配及子女真得斗不过小三和她的孩子们? 别急,这场豪门遗产争夺才真正打响,实质上宗馥莉并没有输,只是处境不太妙。 香港裁决:宣告着宗杜之争进入白热化 大家之所以说宗馥莉会输,是因为香港法院8月1日裁定:在杭州案件审理结束前,要求宗馥莉不得挪用香港汇丰账户资金,并且下令宗馥莉向原告方披露资产余额、资产动向、及收支完整账户。 这个裁定本质上是香港法院做了个保全程序裁定,这个不意味着宗馥莉败诉。 诉讼保全也并说明不了什么,通常只要是大陆上的案件,一旦申请,他就能保全,而且基本撤不掉。 什么意思呢? 就相当于两伙人打架,会有人报警,警察来了,会说“都别动”。 “都别动”并不是判决了哪一方输了,只是为了理清情况。 而且香港案件与杭州案件相比,只是杭州案件的附属保全程序,保全程序最终处理结果,仍要看杭州案件最后的判决结果。 也就是说,香港案件只是支线任务,主线任务仍要看杭州。 虽说是支线任务,但打过游戏的都知道,支线任务往往蕴含着极大的信息量。 此次香港判决给出的信息增量就非常大。 根据裁决书曝光,原告一共提交了三份文件,其中两份是委托书,都是宗庆后死前一个月写的,记住是死前一个月,还有一份是双方协议。 第一份委托书是手写指示书。 宗庆后要求手下郭虹去香港办理三个人的信托,三个私生子,一人七亿美元,一共21亿美元。要求三个人只能用利息分配。 不过这份指示书是张纸条,而并非法律文件。 第二份委托书是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的协议,这是一则关于信托的书面协议,要求宗馥莉帮助宗庆后完成最后的信托。 看到这,可能就有疑问了,为何宗庆后已经指示下属去办信托委托了,又为何要与宗馥莉签一份? 错就错在时间上,人算不如天算。 设立信托需要时间,资金也是一笔一笔打过去的,不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43eff916e808972bcab9e4036a2020b","width":"1328","height":"56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33792089538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574135730512,"gmtCreate":1753938853834,"gmtModify":1753939264469,"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今世缘暗讽洋河?顾祥悦表示不同意","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2304\">$洋河股份(002304)$</a> <a href=\"https://laohu8.com/S/603369\">$今世缘(603369)$</a> 文:向善财经 最近,火热的“苏超”还没结束,江苏白酒企业之间的德比战又开始了。 事情的缘由很简单,疑似今世缘暗讽洋河的两张海报在销售终端的朋友圈出现,内容是: 3年?5年?10年?原浆、真年份?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 只和兄弟喝?只和家人喝?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 海报没多久就被删除了,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针对隔壁的洋河酒厂,“年份酒、兄弟酒”都是洋河“光瓶”战略刚打出的口号。 之后,顾祥悦公开发言表示:只允许讲自己好话,不允许讲别人的坏话。 并且在时代周报的了解中,今世缘表示:“不清楚是谁制作的图,很难溯源,也不能确定制作者是否是公司内部的人”。 不清楚、不确定,从表述来看,既没肯定也没否定。 但旁观者清,从第三者视角看这事儿就像葫芦小金刚、哪吒、小龙神,都是小孩儿干的事,不像老谋深算的今世缘公关能干出来的,为假的概率比较大。 说白了,今世缘要真这么玩完全是啪啪打自己的脸,因为这事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会暴露自己的经营问题。 //白银时代,要立品牌形象,不要黑红流量 今世缘两张海报的广告词,无论怎么看都略显低级。 不是给今世缘开脱,因为细想其实很简单,这两句广告词有大BUG,抹黑的反而是今世缘,主要有两点: 一、广告词本身十分矛盾 比如年份这个梗,洋河股份这两年业绩差,酒卖不动,储酒能力偏偏又最强,堆了大量的老酒,产能、储能、老窖池都在酒企前列,这是事实。 那今世缘自己呢?好像…… 再者说,“酒越老越香”是市场共识,年份酒都不好喝了,什么酒好喝?似乎只有科技勾兑酒?难道你浓眉大眼的今世缘? 再比如第二句中:“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02304\">$洋河股份(002304)$</a> <a href=\"https://laohu8.com/S/603369\">$今世缘(603369)$</a> 文:向善财经 最近,火热的“苏超”还没结束,江苏白酒企业之间的德比战又开始了。 事情的缘由很简单,疑似今世缘暗讽洋河的两张海报在销售终端的朋友圈出现,内容是: 3年?5年?10年?原浆、真年份?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 只和兄弟喝?只和家人喝?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 海报没多久就被删除了,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针对隔壁的洋河酒厂,“年份酒、兄弟酒”都是洋河“光瓶”战略刚打出的口号。 之后,顾祥悦公开发言表示:只允许讲自己好话,不允许讲别人的坏话。 并且在时代周报的了解中,今世缘表示:“不清楚是谁制作的图,很难溯源,也不能确定制作者是否是公司内部的人”。 不清楚、不确定,从表述来看,既没肯定也没否定。 但旁观者清,从第三者视角看这事儿就像葫芦小金刚、哪吒、小龙神,都是小孩儿干的事,不像老谋深算的今世缘公关能干出来的,为假的概率比较大。 说白了,今世缘要真这么玩完全是啪啪打自己的脸,因为这事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会暴露自己的经营问题。 //白银时代,要立品牌形象,不要黑红流量 今世缘两张海报的广告词,无论怎么看都略显低级。 不是给今世缘开脱,因为细想其实很简单,这两句广告词有大BUG,抹黑的反而是今世缘,主要有两点: 一、广告词本身十分矛盾 比如年份这个梗,洋河股份这两年业绩差,酒卖不动,储酒能力偏偏又最强,堆了大量的老酒,产能、储能、老窖池都在酒企前列,这是事实。 那今世缘自己呢?好像…… 再者说,“酒越老越香”是市场共识,年份酒都不好喝了,什么酒好喝?似乎只有科技勾兑酒?难道你浓眉大眼的今世缘? 再比如第二句中:“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text":"$洋河股份(002304)$ $今世缘(603369)$ 文:向善财经 最近,火热的“苏超”还没结束,江苏白酒企业之间的德比战又开始了。 事情的缘由很简单,疑似今世缘暗讽洋河的两张海报在销售终端的朋友圈出现,内容是: 3年?5年?10年?原浆、真年份?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 只和兄弟喝?只和家人喝?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 海报没多久就被删除了,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针对隔壁的洋河酒厂,“年份酒、兄弟酒”都是洋河“光瓶”战略刚打出的口号。 之后,顾祥悦公开发言表示:只允许讲自己好话,不允许讲别人的坏话。 并且在时代周报的了解中,今世缘表示:“不清楚是谁制作的图,很难溯源,也不能确定制作者是否是公司内部的人”。 不清楚、不确定,从表述来看,既没肯定也没否定。 但旁观者清,从第三者视角看这事儿就像葫芦小金刚、哪吒、小龙神,都是小孩儿干的事,不像老谋深算的今世缘公关能干出来的,为假的概率比较大。 说白了,今世缘要真这么玩完全是啪啪打自己的脸,因为这事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会暴露自己的经营问题。 //白银时代,要立品牌形象,不要黑红流量 今世缘两张海报的广告词,无论怎么看都略显低级。 不是给今世缘开脱,因为细想其实很简单,这两句广告词有大BUG,抹黑的反而是今世缘,主要有两点: 一、广告词本身十分矛盾 比如年份这个梗,洋河股份这两年业绩差,酒卖不动,储酒能力偏偏又最强,堆了大量的老酒,产能、储能、老窖池都在酒企前列,这是事实。 那今世缘自己呢?好像…… 再者说,“酒越老越香”是市场共识,年份酒都不好喝了,什么酒好喝?似乎只有科技勾兑酒?难道你浓眉大眼的今世缘? 再比如第二句中:“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f156842dc994522a7ade169bb812289","width":"1280","height":"115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beca8ee352f771e380c0c5209e2b997","width":"1120","height":"33"},{"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4ff65cc4c98c2a482e9bc91c6daa6a1","width":"760","height":"16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5741357305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1535690821968,"gmtCreate":1753698317255,"gmtModify":1753698473070,"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对公业务战略面前:浦发银行是时候提升一下危机公关能力了","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00\">$浦发银行(600000)$</a> 文:向善财经 2025年了,你见过把钱存银行,不仅钱没了,还被银行告了的稀罕事吗? 听起来挺玄幻的,但确实在浦发银行身上发生了。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2021年11月,科远智慧披露信息,旗下子公司智慧能投发现,自己存于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的3.45亿元中的2.55亿元被质押了,并且科远智慧毫不知情。 今年五月份,终审判决公布,原告胜诉,由被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向原告智慧能投支付存款本金2.95亿元及逾期利息。 事情到现在都算正常,反转出现在本月。 一是因为原告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原告单方面公布信息),发现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竟然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 二是浦发银行南通分行本月又把智慧能投给告了,表示其相关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智慧能投等主体对这2.95亿元承担连带责任。 储户在你这“丢钱”,钱还没要回来不说,又被银行给反告了。 不可否认的是,能反告客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一定是在这几年的调查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少证据,找到了法律依据,也相信司法机构能给浦发银行一个公道。 不过,反诉客户能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假,但是从公关的角度来讲,这事儿偏负面,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影响对公业务。 //下行周期,品牌建设很关键 从业务层面看,反诉这事没毛病,符合浦发银行的切身利益,毕竟终审判了3个亿,既然有证据,肯定不能当冤大头。 但从客户的角度看,这事儿观感极差。人性习惯同情弱者,更何况还有终审败诉的结果在,公关处理不当就是你浦发银行胡搅蛮缠,解释成本极高。 此时,哪怕你是对的,也会在客户心理留下一个先入为主的不靠谱的印象。 所以,对银行来说,危机公关没做好,首当其冲的就是品牌形象的问题。 银行业的金字招牌“诚稳义精,合规利实”,主打的就是信用体系、风","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000\">$浦发银行(600000)$</a> 文:向善财经 2025年了,你见过把钱存银行,不仅钱没了,还被银行告了的稀罕事吗? 听起来挺玄幻的,但确实在浦发银行身上发生了。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2021年11月,科远智慧披露信息,旗下子公司智慧能投发现,自己存于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的3.45亿元中的2.55亿元被质押了,并且科远智慧毫不知情。 今年五月份,终审判决公布,原告胜诉,由被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向原告智慧能投支付存款本金2.95亿元及逾期利息。 事情到现在都算正常,反转出现在本月。 一是因为原告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原告单方面公布信息),发现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竟然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 二是浦发银行南通分行本月又把智慧能投给告了,表示其相关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智慧能投等主体对这2.95亿元承担连带责任。 储户在你这“丢钱”,钱还没要回来不说,又被银行给反告了。 不可否认的是,能反告客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一定是在这几年的调查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少证据,找到了法律依据,也相信司法机构能给浦发银行一个公道。 不过,反诉客户能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假,但是从公关的角度来讲,这事儿偏负面,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影响对公业务。 //下行周期,品牌建设很关键 从业务层面看,反诉这事没毛病,符合浦发银行的切身利益,毕竟终审判了3个亿,既然有证据,肯定不能当冤大头。 但从客户的角度看,这事儿观感极差。人性习惯同情弱者,更何况还有终审败诉的结果在,公关处理不当就是你浦发银行胡搅蛮缠,解释成本极高。 此时,哪怕你是对的,也会在客户心理留下一个先入为主的不靠谱的印象。 所以,对银行来说,危机公关没做好,首当其冲的就是品牌形象的问题。 银行业的金字招牌“诚稳义精,合规利实”,主打的就是信用体系、风","text":"$浦发银行(600000)$ 文:向善财经 2025年了,你见过把钱存银行,不仅钱没了,还被银行告了的稀罕事吗? 听起来挺玄幻的,但确实在浦发银行身上发生了。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2021年11月,科远智慧披露信息,旗下子公司智慧能投发现,自己存于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的3.45亿元中的2.55亿元被质押了,并且科远智慧毫不知情。 今年五月份,终审判决公布,原告胜诉,由被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向原告智慧能投支付存款本金2.95亿元及逾期利息。 事情到现在都算正常,反转出现在本月。 一是因为原告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原告单方面公布信息),发现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竟然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 二是浦发银行南通分行本月又把智慧能投给告了,表示其相关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智慧能投等主体对这2.95亿元承担连带责任。 储户在你这“丢钱”,钱还没要回来不说,又被银行给反告了。 不可否认的是,能反告客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一定是在这几年的调查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少证据,找到了法律依据,也相信司法机构能给浦发银行一个公道。 不过,反诉客户能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假,但是从公关的角度来讲,这事儿偏负面,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影响对公业务。 //下行周期,品牌建设很关键 从业务层面看,反诉这事没毛病,符合浦发银行的切身利益,毕竟终审判了3个亿,既然有证据,肯定不能当冤大头。 但从客户的角度看,这事儿观感极差。人性习惯同情弱者,更何况还有终审败诉的结果在,公关处理不当就是你浦发银行胡搅蛮缠,解释成本极高。 此时,哪怕你是对的,也会在客户心理留下一个先入为主的不靠谱的印象。 所以,对银行来说,危机公关没做好,首当其冲的就是品牌形象的问题。 银行业的金字招牌“诚稳义精,合规利实”,主打的就是信用体系、风","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56a518a763c360af3e376bd4d0106aa","width":"1328","height":"13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15356908219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3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0812875715168,"gmtCreate":1753512104071,"gmtModify":1753515965162,"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胖东来要卖自营奶粉了??!!网友:高低要生个孩子支持下","htmlText":"文:向善财经 啥?胖东来要进军奶粉行业了。 就在前天,于东来宣布胖东来正在积极研制奶粉及奶制品,目的也直接了当,就是为食品安全再出一份力。 消息一出,网友闹翻了天。 纷纷表示回家备孕,高低生俩孩儿支持一下胖东来。 其他公司谈食品安全,大家可能会保持质疑,于东来这样说,大家宁愿生孩子也要支持。 所以建议胖东来开遍全国,这样中国的生育率说不定有所提高。 玩笑归玩笑,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奶粉行业并不太妙,孩子少了,企业竞争却在不断上强度,如今妥妥的存量市场,所以胖东来这次能不能再次打破行业认知,再给大家一个惊喜? 胖东来做奶粉,能带动行业吗? 本人与网友一样,很看好胖东来做奶粉,非常希望胖东来的到来,能让中国奶粉品质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在看好的同时,也要注重理性与数据。 先看一下胖东来近两年自营产品的销售实力。 2022年时,胖东来自营产品的销售额还是仅7500万元,这一数字在商超里面甚至都不突出。 而到了2023、2024年,胖东来像是开了挂一样,自营产品销售额火箭式上涨,分别为2.5亿元、20亿元。 每年成倍级上涨,这哪个同行看到了不直呼牛X。 就连最近与胖东来合作的酒鬼酒,产品在胖东来上面一挂,立马售空。 胖东来强大号召力毋庸置疑。 可以说,胖东来做奶粉怕的不是卖不出去,怕的应该是生产不过来。 凭借自身流量势能,胖东来在销售能力上,对其它奶粉品牌来讲应是一种降维打击。 就像雷军卖小米Yu7一样,在销售上对其它新能源汽车厂商上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为何胖东来会有这种超凡的销售能力? 其实透过LaBuBu爆火,小米汽车大卖,胖东来的热度经久不衰,我们能发现,情绪性消费正在越来越成为新潮流。 LaBuB能销售这么好,那是因为消费者愿意为自己买单,泡泡玛特本质上卖的是悦己式情绪。 小米跨界卖车能卖这么好,那也离不开雷军超强的情绪满足,像卖小米Su7时,千亿大佬亲自为你开门提车,给米粉","listText":"文:向善财经 啥?胖东来要进军奶粉行业了。 就在前天,于东来宣布胖东来正在积极研制奶粉及奶制品,目的也直接了当,就是为食品安全再出一份力。 消息一出,网友闹翻了天。 纷纷表示回家备孕,高低生俩孩儿支持一下胖东来。 其他公司谈食品安全,大家可能会保持质疑,于东来这样说,大家宁愿生孩子也要支持。 所以建议胖东来开遍全国,这样中国的生育率说不定有所提高。 玩笑归玩笑,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奶粉行业并不太妙,孩子少了,企业竞争却在不断上强度,如今妥妥的存量市场,所以胖东来这次能不能再次打破行业认知,再给大家一个惊喜? 胖东来做奶粉,能带动行业吗? 本人与网友一样,很看好胖东来做奶粉,非常希望胖东来的到来,能让中国奶粉品质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在看好的同时,也要注重理性与数据。 先看一下胖东来近两年自营产品的销售实力。 2022年时,胖东来自营产品的销售额还是仅7500万元,这一数字在商超里面甚至都不突出。 而到了2023、2024年,胖东来像是开了挂一样,自营产品销售额火箭式上涨,分别为2.5亿元、20亿元。 每年成倍级上涨,这哪个同行看到了不直呼牛X。 就连最近与胖东来合作的酒鬼酒,产品在胖东来上面一挂,立马售空。 胖东来强大号召力毋庸置疑。 可以说,胖东来做奶粉怕的不是卖不出去,怕的应该是生产不过来。 凭借自身流量势能,胖东来在销售能力上,对其它奶粉品牌来讲应是一种降维打击。 就像雷军卖小米Yu7一样,在销售上对其它新能源汽车厂商上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为何胖东来会有这种超凡的销售能力? 其实透过LaBuBu爆火,小米汽车大卖,胖东来的热度经久不衰,我们能发现,情绪性消费正在越来越成为新潮流。 LaBuB能销售这么好,那是因为消费者愿意为自己买单,泡泡玛特本质上卖的是悦己式情绪。 小米跨界卖车能卖这么好,那也离不开雷军超强的情绪满足,像卖小米Su7时,千亿大佬亲自为你开门提车,给米粉","text":"文:向善财经 啥?胖东来要进军奶粉行业了。 就在前天,于东来宣布胖东来正在积极研制奶粉及奶制品,目的也直接了当,就是为食品安全再出一份力。 消息一出,网友闹翻了天。 纷纷表示回家备孕,高低生俩孩儿支持一下胖东来。 其他公司谈食品安全,大家可能会保持质疑,于东来这样说,大家宁愿生孩子也要支持。 所以建议胖东来开遍全国,这样中国的生育率说不定有所提高。 玩笑归玩笑,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奶粉行业并不太妙,孩子少了,企业竞争却在不断上强度,如今妥妥的存量市场,所以胖东来这次能不能再次打破行业认知,再给大家一个惊喜? 胖东来做奶粉,能带动行业吗? 本人与网友一样,很看好胖东来做奶粉,非常希望胖东来的到来,能让中国奶粉品质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在看好的同时,也要注重理性与数据。 先看一下胖东来近两年自营产品的销售实力。 2022年时,胖东来自营产品的销售额还是仅7500万元,这一数字在商超里面甚至都不突出。 而到了2023、2024年,胖东来像是开了挂一样,自营产品销售额火箭式上涨,分别为2.5亿元、20亿元。 每年成倍级上涨,这哪个同行看到了不直呼牛X。 就连最近与胖东来合作的酒鬼酒,产品在胖东来上面一挂,立马售空。 胖东来强大号召力毋庸置疑。 可以说,胖东来做奶粉怕的不是卖不出去,怕的应该是生产不过来。 凭借自身流量势能,胖东来在销售能力上,对其它奶粉品牌来讲应是一种降维打击。 就像雷军卖小米Yu7一样,在销售上对其它新能源汽车厂商上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为何胖东来会有这种超凡的销售能力? 其实透过LaBuBu爆火,小米汽车大卖,胖东来的热度经久不衰,我们能发现,情绪性消费正在越来越成为新潮流。 LaBuB能销售这么好,那是因为消费者愿意为自己买单,泡泡玛特本质上卖的是悦己式情绪。 小米跨界卖车能卖这么好,那也离不开雷军超强的情绪满足,像卖小米Su7时,千亿大佬亲自为你开门提车,给米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83df997e19f5f3622ea011a2a3828b8","width":"1536","height":"86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08128757151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0470013325424,"gmtCreate":1753428478556,"gmtModify":1753429132003,"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三成研发人员没读过本科!超四千家店的植物医生,开始冲刺IPO了","htmlText":"文:向善财经 近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植物医生”)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 对于这一天,植物医生可谓是筹备已久。 早在2017年,植物医生便开始布局上市之路;2022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23年7月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随后又经过近两年、七期的上市辅导,现在才真正迈出了IPO冲刺的关键一步。 那么植物医生,能顺利成为“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吗? 这个要看其准备的如何了。 毕竟,此前植物医生的IPO辅导之所以耗时约两年、延期19个月,原因便是公司需要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加盟店管理混乱所引发的各种合规风险…… 除此之外,现在植物医生的业务业绩亮不亮眼,商业模式能不能打? 这些也都可能是影响IPO上市的关键因素。 植物医生,遭遇成长的烦恼?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实现营收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期间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0.22%。 一上来就是营收增速的几近停滞。 相比之下,同样是主打单品牌店,同样在冲击IPO(港股)的林清轩,对应的营收则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5%。 至于招股书中提到的丸美生物、珀莱雅等竞对们,就更比不过了。前者在2024年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33.44%;后者营收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双方似乎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那么植物医生的问题出在了哪? 直观来看,跟其销售门店的数量下滑有关。 在报告期内,植物医生的线下门店一直都贡献着超70%的营收份额,其中线下经销“授权专卖店”,更是独占超50%的收入规模。 可以说,线下门店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医生的业绩基本面。 但偏偏这方面,2022年—2024年,植物医生经销模式下的线下“授权专卖店”数量,分别为","listText":"文:向善财经 近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植物医生”)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 对于这一天,植物医生可谓是筹备已久。 早在2017年,植物医生便开始布局上市之路;2022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23年7月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随后又经过近两年、七期的上市辅导,现在才真正迈出了IPO冲刺的关键一步。 那么植物医生,能顺利成为“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吗? 这个要看其准备的如何了。 毕竟,此前植物医生的IPO辅导之所以耗时约两年、延期19个月,原因便是公司需要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加盟店管理混乱所引发的各种合规风险…… 除此之外,现在植物医生的业务业绩亮不亮眼,商业模式能不能打? 这些也都可能是影响IPO上市的关键因素。 植物医生,遭遇成长的烦恼?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实现营收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期间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0.22%。 一上来就是营收增速的几近停滞。 相比之下,同样是主打单品牌店,同样在冲击IPO(港股)的林清轩,对应的营收则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5%。 至于招股书中提到的丸美生物、珀莱雅等竞对们,就更比不过了。前者在2024年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33.44%;后者营收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双方似乎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那么植物医生的问题出在了哪? 直观来看,跟其销售门店的数量下滑有关。 在报告期内,植物医生的线下门店一直都贡献着超70%的营收份额,其中线下经销“授权专卖店”,更是独占超50%的收入规模。 可以说,线下门店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医生的业绩基本面。 但偏偏这方面,2022年—2024年,植物医生经销模式下的线下“授权专卖店”数量,分别为","text":"文:向善财经 近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植物医生”)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 对于这一天,植物医生可谓是筹备已久。 早在2017年,植物医生便开始布局上市之路;2022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23年7月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随后又经过近两年、七期的上市辅导,现在才真正迈出了IPO冲刺的关键一步。 那么植物医生,能顺利成为“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吗? 这个要看其准备的如何了。 毕竟,此前植物医生的IPO辅导之所以耗时约两年、延期19个月,原因便是公司需要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加盟店管理混乱所引发的各种合规风险…… 除此之外,现在植物医生的业务业绩亮不亮眼,商业模式能不能打? 这些也都可能是影响IPO上市的关键因素。 植物医生,遭遇成长的烦恼?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实现营收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期间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0.22%。 一上来就是营收增速的几近停滞。 相比之下,同样是主打单品牌店,同样在冲击IPO(港股)的林清轩,对应的营收则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5%。 至于招股书中提到的丸美生物、珀莱雅等竞对们,就更比不过了。前者在2024年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33.44%;后者营收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双方似乎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那么植物医生的问题出在了哪? 直观来看,跟其销售门店的数量下滑有关。 在报告期内,植物医生的线下门店一直都贡献着超70%的营收份额,其中线下经销“授权专卖店”,更是独占超50%的收入规模。 可以说,线下门店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医生的业绩基本面。 但偏偏这方面,2022年—2024年,植物医生经销模式下的线下“授权专卖店”数量,分别为","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261801e83b8e9f7f648baf789941b8b","width":"1536","height":"86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04700133254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0104175960064,"gmtCreate":1753339591604,"gmtModify":1753341055312,"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热浪中“嗨啤”一下!青岛啤酒冰爽动销进行时","htmlText":"最近,伴随着河南市场的高温热度,青岛啤酒在河南动作不断。 青岛纯生唱游团郑州站刚刚收官,在6月30日青岛啤酒便现身郑州航海体育场比赛现场,为足协杯擂鼓助力扩大品牌声量。与此同时,青岛啤酒同步开启了青岛经典系列产品主题促销系列活动。 体验过绿茵场畅饮,7月4日—13日,青岛啤酒在开封举办了一场青岛啤酒嘉年华活动。现场规模弘大,产品阵容丰富,既有以往酿酒师才能喝到的产品青岛啤酒原浆、又有新鲜且口感浓厚的奥古特、白啤、鸿运当头等,还有口感鲜活、清爽解腻的纯生,数十种产品齐亮相啤酒嘉年华,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极大点燃了开封市民的饮酒热情,在炎炎夏日给河南的消费者带来阵阵“冰爽”。 青岛啤酒,点燃河南旺季动销 品牌动作频频的背后,反映出一件事儿:青岛啤酒正在多频次、全方位深入拉动河南市场动销。 最近和快消品经销商朋友聊,朋友表示,存量市场找到增长很难,但越是难,越是要靠品牌动作拉动,尤其是啤酒这样的品类。 品牌集中在旺季做动销,意在拉动增长上限,品牌动作越有效,经销商增长空间就更大。 尤其是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市场足够大,品牌做动作也更容易出效果。 河南是很多消费品牌的老家,除了开遍全国蜜雪冰城,还有牧原、思念等一票本地消费品牌。河南不仅是消费品大省,也是啤酒大省,数据统计显示,河南人每个夏天至少喝掉200万吨的啤酒,仅次于山东。 市场动作频频的青岛啤酒,是很懂得怎么拉动河南市场。 与山东相似,河南市场,是一个人情味儿很浓的市场,找到增长的关键,还是找到核心人群。比如,球迷群体是啤酒消费的主力之一。青岛啤酒在现场助力主场球队、消费人群很契合,用户互动密集,有沉浸体验感。 青岛啤酒联动体育赛事动作,目的在于提升核心人群的消费频次。 根据GMV=单价x频次,促进旺季终端消费,提升频次很关键,怎么提升频次?青岛啤酒的思路是,用合适的产品,找到合适场景,找对人群。 消费品生意,是人群生意,做","listText":"最近,伴随着河南市场的高温热度,青岛啤酒在河南动作不断。 青岛纯生唱游团郑州站刚刚收官,在6月30日青岛啤酒便现身郑州航海体育场比赛现场,为足协杯擂鼓助力扩大品牌声量。与此同时,青岛啤酒同步开启了青岛经典系列产品主题促销系列活动。 体验过绿茵场畅饮,7月4日—13日,青岛啤酒在开封举办了一场青岛啤酒嘉年华活动。现场规模弘大,产品阵容丰富,既有以往酿酒师才能喝到的产品青岛啤酒原浆、又有新鲜且口感浓厚的奥古特、白啤、鸿运当头等,还有口感鲜活、清爽解腻的纯生,数十种产品齐亮相啤酒嘉年华,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极大点燃了开封市民的饮酒热情,在炎炎夏日给河南的消费者带来阵阵“冰爽”。 青岛啤酒,点燃河南旺季动销 品牌动作频频的背后,反映出一件事儿:青岛啤酒正在多频次、全方位深入拉动河南市场动销。 最近和快消品经销商朋友聊,朋友表示,存量市场找到增长很难,但越是难,越是要靠品牌动作拉动,尤其是啤酒这样的品类。 品牌集中在旺季做动销,意在拉动增长上限,品牌动作越有效,经销商增长空间就更大。 尤其是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市场足够大,品牌做动作也更容易出效果。 河南是很多消费品牌的老家,除了开遍全国蜜雪冰城,还有牧原、思念等一票本地消费品牌。河南不仅是消费品大省,也是啤酒大省,数据统计显示,河南人每个夏天至少喝掉200万吨的啤酒,仅次于山东。 市场动作频频的青岛啤酒,是很懂得怎么拉动河南市场。 与山东相似,河南市场,是一个人情味儿很浓的市场,找到增长的关键,还是找到核心人群。比如,球迷群体是啤酒消费的主力之一。青岛啤酒在现场助力主场球队、消费人群很契合,用户互动密集,有沉浸体验感。 青岛啤酒联动体育赛事动作,目的在于提升核心人群的消费频次。 根据GMV=单价x频次,促进旺季终端消费,提升频次很关键,怎么提升频次?青岛啤酒的思路是,用合适的产品,找到合适场景,找对人群。 消费品生意,是人群生意,做","text":"最近,伴随着河南市场的高温热度,青岛啤酒在河南动作不断。 青岛纯生唱游团郑州站刚刚收官,在6月30日青岛啤酒便现身郑州航海体育场比赛现场,为足协杯擂鼓助力扩大品牌声量。与此同时,青岛啤酒同步开启了青岛经典系列产品主题促销系列活动。 体验过绿茵场畅饮,7月4日—13日,青岛啤酒在开封举办了一场青岛啤酒嘉年华活动。现场规模弘大,产品阵容丰富,既有以往酿酒师才能喝到的产品青岛啤酒原浆、又有新鲜且口感浓厚的奥古特、白啤、鸿运当头等,还有口感鲜活、清爽解腻的纯生,数十种产品齐亮相啤酒嘉年华,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极大点燃了开封市民的饮酒热情,在炎炎夏日给河南的消费者带来阵阵“冰爽”。 青岛啤酒,点燃河南旺季动销 品牌动作频频的背后,反映出一件事儿:青岛啤酒正在多频次、全方位深入拉动河南市场动销。 最近和快消品经销商朋友聊,朋友表示,存量市场找到增长很难,但越是难,越是要靠品牌动作拉动,尤其是啤酒这样的品类。 品牌集中在旺季做动销,意在拉动增长上限,品牌动作越有效,经销商增长空间就更大。 尤其是像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市场足够大,品牌做动作也更容易出效果。 河南是很多消费品牌的老家,除了开遍全国蜜雪冰城,还有牧原、思念等一票本地消费品牌。河南不仅是消费品大省,也是啤酒大省,数据统计显示,河南人每个夏天至少喝掉200万吨的啤酒,仅次于山东。 市场动作频频的青岛啤酒,是很懂得怎么拉动河南市场。 与山东相似,河南市场,是一个人情味儿很浓的市场,找到增长的关键,还是找到核心人群。比如,球迷群体是啤酒消费的主力之一。青岛啤酒在现场助力主场球队、消费人群很契合,用户互动密集,有沉浸体验感。 青岛啤酒联动体育赛事动作,目的在于提升核心人群的消费频次。 根据GMV=单价x频次,促进旺季终端消费,提升频次很关键,怎么提升频次?青岛啤酒的思路是,用合适的产品,找到合适场景,找对人群。 消费品生意,是人群生意,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47ce7b0a78fa205554eaab4cda0e319","width":"1200","height":"8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9c5d3a0332687bbb59cf832ba071aab","width":"1200","height":"8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4b2fc3fec9fe0aa6b642760f6b938aa","width":"1200","height":"78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01041759600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2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9,"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9623306981544,"gmtCreate":1753249868071,"gmtModify":1753250084823,"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杭州银行半年业绩快报的AB面:业绩双增,人寿“清仓”","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926\">$杭州银行(600926)$</a> 文:向善财经 又到了业绩公告季。 7月17日,杭州银行披露了半年报,2025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贷款规模10,094.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7%。 最亮眼的成绩还是净利润。 上半年,杭州银行净利润增长近17%。营收利润双增,半年报业绩相当亮眼。三方机构招商证券也给了这份业绩预告好评。 业绩预告之外,还有一则消息引发关注。 杭州银行的股东之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减持计划公告,表示三个月内将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如果减持完成,中国人寿将全面清仓杭州银行。 中国人寿方面表示:减持系“资产配置需要”。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也指出:本次减持并不代表中国人寿及保险资本对于银行股的配置策略转变。中国人寿今年以来对股份行、优质城商行也有重点增配。 也就是说,中国人寿保险资本还是会买银行股,而且股份行、优质城商行会增配,但还是清仓了杭州银行。 实际上,中国人寿不是唯一清仓杭州银行的股东。6月9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清仓所持股份。 澳联邦银行表示,是应当地监管的要求,专注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核心银行业务。有意思的是,澳洲联邦银行依然持有齐鲁银行15%的股份。 问题来了,既然上半年业绩这么好,为何两家股东都要清仓减持?杭州银行未来的成长性究竟如何? 股东“清仓减持”,杭州银行“见顶”了吗? 有市场分析认为,股东高位减持可能是因为股价见顶,股东有止盈的诉求,再加上银行业整体压力仍在,未来业绩仍可能有不确定性。 止盈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经测算,按当前持股的市值计算,中国人寿投资的杭州银行的收益率超过160%,此次减持全部完成后,清仓套现约38亿。另一家清仓的澳洲联邦银行也赚了不少,经计算,股票加分","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600926\">$杭州银行(600926)$</a> 文:向善财经 又到了业绩公告季。 7月17日,杭州银行披露了半年报,2025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贷款规模10,094.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7%。 最亮眼的成绩还是净利润。 上半年,杭州银行净利润增长近17%。营收利润双增,半年报业绩相当亮眼。三方机构招商证券也给了这份业绩预告好评。 业绩预告之外,还有一则消息引发关注。 杭州银行的股东之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减持计划公告,表示三个月内将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如果减持完成,中国人寿将全面清仓杭州银行。 中国人寿方面表示:减持系“资产配置需要”。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也指出:本次减持并不代表中国人寿及保险资本对于银行股的配置策略转变。中国人寿今年以来对股份行、优质城商行也有重点增配。 也就是说,中国人寿保险资本还是会买银行股,而且股份行、优质城商行会增配,但还是清仓了杭州银行。 实际上,中国人寿不是唯一清仓杭州银行的股东。6月9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清仓所持股份。 澳联邦银行表示,是应当地监管的要求,专注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核心银行业务。有意思的是,澳洲联邦银行依然持有齐鲁银行15%的股份。 问题来了,既然上半年业绩这么好,为何两家股东都要清仓减持?杭州银行未来的成长性究竟如何? 股东“清仓减持”,杭州银行“见顶”了吗? 有市场分析认为,股东高位减持可能是因为股价见顶,股东有止盈的诉求,再加上银行业整体压力仍在,未来业绩仍可能有不确定性。 止盈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经测算,按当前持股的市值计算,中国人寿投资的杭州银行的收益率超过160%,此次减持全部完成后,清仓套现约38亿。另一家清仓的澳洲联邦银行也赚了不少,经计算,股票加分","text":"$杭州银行(600926)$ 文:向善财经 又到了业绩公告季。 7月17日,杭州银行披露了半年报,2025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贷款规模10,094.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7%。 最亮眼的成绩还是净利润。 上半年,杭州银行净利润增长近17%。营收利润双增,半年报业绩相当亮眼。三方机构招商证券也给了这份业绩预告好评。 业绩预告之外,还有一则消息引发关注。 杭州银行的股东之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减持计划公告,表示三个月内将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如果减持完成,中国人寿将全面清仓杭州银行。 中国人寿方面表示:减持系“资产配置需要”。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也指出:本次减持并不代表中国人寿及保险资本对于银行股的配置策略转变。中国人寿今年以来对股份行、优质城商行也有重点增配。 也就是说,中国人寿保险资本还是会买银行股,而且股份行、优质城商行会增配,但还是清仓了杭州银行。 实际上,中国人寿不是唯一清仓杭州银行的股东。6月9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清仓所持股份。 澳联邦银行表示,是应当地监管的要求,专注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核心银行业务。有意思的是,澳洲联邦银行依然持有齐鲁银行15%的股份。 问题来了,既然上半年业绩这么好,为何两家股东都要清仓减持?杭州银行未来的成长性究竟如何? 股东“清仓减持”,杭州银行“见顶”了吗? 有市场分析认为,股东高位减持可能是因为股价见顶,股东有止盈的诉求,再加上银行业整体压力仍在,未来业绩仍可能有不确定性。 止盈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经测算,按当前持股的市值计算,中国人寿投资的杭州银行的收益率超过160%,此次减持全部完成后,清仓套现约38亿。另一家清仓的澳洲联邦银行也赚了不少,经计算,股票加分","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40a65531c67d8dcfa060546b720818e","width":"1328","height":"13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96233069815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9620380287304,"gmtCreate":1753248691496,"gmtModify":175325005191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authorId":"3538100905544271","name":"IPO向善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958598472778e33732136beeb19d51d","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38100905544271","authorIdStr":"3538100905544271"},"themes":[],"title":"王文礼家族再闯IPO,八马茶业等待圆梦时刻","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6911\">$澜沧古茶(06911)$</a> <a href=\"https://laohu8.com/S/02020\">$安踏体育(02020)$</a> 文:向善财经 最近,八马茶业迎来了一则利好。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关于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八马茶业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并允许106名股东将所持合计4398.6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流通。 这意味着,八马茶业已经拿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放行条”,距离港交所只差“一步之遥”了。 不过想要真正走出这一步,八马茶业未来要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很多。 毕竟,在冲击A股时,2023年中国证监会对八马茶业发出的“夺命”46问,至今仍记忆犹新。 此外从大环境来看,现在作为“前辈”的澜沧古茶还给港股资本市场起了个坏头,上市一年业绩就出现了“大变脸”,一举亏掉过去三年多的利润。而且今年还延迟刊发了2024年全年业绩,以至于公司股票直接暂停买卖3个月…… 这一通操作不仅“吓跑”了很多散户投资者,甚至还有点把整个传统茶行业路走窄了的意思。 所以现在,八马茶业想要跟着敲开港交所的大门,就得拿出更扎实、更亮眼的成绩表现。 但遗憾的是,从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对此准备的似乎并不十分充分,主要有两大问题: 一是从家族式管理到加盟商“熟人化”背后,八马茶业关联交易的资本信任担忧何解? 二是当加盟门店开始承压,八马茶业如何救人救己? 八马茶业,会出现“宗馥莉式”隐忧吗? 从过往的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是一家很典型的“家族企业”。 天眼查APP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底,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55.9%的投票权,一组","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06911\">$澜沧古茶(06911)$</a> <a href=\"https://laohu8.com/S/02020\">$安踏体育(02020)$</a> 文:向善财经 最近,八马茶业迎来了一则利好。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关于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八马茶业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并允许106名股东将所持合计4398.6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流通。 这意味着,八马茶业已经拿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放行条”,距离港交所只差“一步之遥”了。 不过想要真正走出这一步,八马茶业未来要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很多。 毕竟,在冲击A股时,2023年中国证监会对八马茶业发出的“夺命”46问,至今仍记忆犹新。 此外从大环境来看,现在作为“前辈”的澜沧古茶还给港股资本市场起了个坏头,上市一年业绩就出现了“大变脸”,一举亏掉过去三年多的利润。而且今年还延迟刊发了2024年全年业绩,以至于公司股票直接暂停买卖3个月…… 这一通操作不仅“吓跑”了很多散户投资者,甚至还有点把整个传统茶行业路走窄了的意思。 所以现在,八马茶业想要跟着敲开港交所的大门,就得拿出更扎实、更亮眼的成绩表现。 但遗憾的是,从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对此准备的似乎并不十分充分,主要有两大问题: 一是从家族式管理到加盟商“熟人化”背后,八马茶业关联交易的资本信任担忧何解? 二是当加盟门店开始承压,八马茶业如何救人救己? 八马茶业,会出现“宗馥莉式”隐忧吗? 从过往的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是一家很典型的“家族企业”。 天眼查APP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底,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55.9%的投票权,一组","text":"$澜沧古茶(06911)$ $安踏体育(02020)$ 文:向善财经 最近,八马茶业迎来了一则利好。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关于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八马茶业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并允许106名股东将所持合计4398.6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流通。 这意味着,八马茶业已经拿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放行条”,距离港交所只差“一步之遥”了。 不过想要真正走出这一步,八马茶业未来要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还有很多很多。 毕竟,在冲击A股时,2023年中国证监会对八马茶业发出的“夺命”46问,至今仍记忆犹新。 此外从大环境来看,现在作为“前辈”的澜沧古茶还给港股资本市场起了个坏头,上市一年业绩就出现了“大变脸”,一举亏掉过去三年多的利润。而且今年还延迟刊发了2024年全年业绩,以至于公司股票直接暂停买卖3个月…… 这一通操作不仅“吓跑”了很多散户投资者,甚至还有点把整个传统茶行业路走窄了的意思。 所以现在,八马茶业想要跟着敲开港交所的大门,就得拿出更扎实、更亮眼的成绩表现。 但遗憾的是,从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对此准备的似乎并不十分充分,主要有两大问题: 一是从家族式管理到加盟商“熟人化”背后,八马茶业关联交易的资本信任担忧何解? 二是当加盟门店开始承压,八马茶业如何救人救己? 八马茶业,会出现“宗馥莉式”隐忧吗? 从过往的招股书来看,八马茶业是一家很典型的“家族企业”。 天眼查APP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底,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陈雅静、吴小宁、王文超及王小萍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55.9%的投票权,一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d853fdcc58da323920dce66b886987a","width":"1328","height":"13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96203802873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4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