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向善财经

关注ipo,关注财经,关注巨头,更关注大事件背后

IP属地:未知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8-13 14:06

      半年报“反转”,汤臣倍健的品类“点金术”是怎样炼成的?

      8月8日晚,汤臣倍健发布了半年报。 上半年,汤臣倍健实现营收35.32亿元,归属净利润7.37亿元。 数据显示,二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回正。 二季度净利润增速回正,得益于创新产品驱动和经营提质增效,上半年汤臣倍健“以攻为首”的策略落地有了成果。 过去半年,新品拉动下汤臣倍健的经营正在释放更多韧性。 接下来,汤臣倍健跑出的品类曲线,能不能支撑未来的成长?这个问题,值得深究。 汤臣倍健半年报:破局品类,就是破局增量 要读懂汤臣倍健的韧性在哪,就得读懂当前VDS的行业的现状。 今天VDS行业有两大变化。 一个是竞争环境的变化,另外一个是渠道环境的变化。 环境变化上,品牌竞争更激烈了。新的周期里,品牌更需要聚焦消费市场需求。 怎么聚焦消费市场需求? 汤臣倍健的思路是——品类破局。 比如,聚焦广渗透、高频购买的基础营养素品类,升级打造高质价比的产品,同步发力重功能、强功能产品。 上半年,汤臣倍健主品牌旗下臻钻蛋白粉、金标液体钙、多维双层片、金装鱼油四大新品上半年表现亮眼,均登上天猫618全周期新品榜单TOP10。 在线下,汤臣倍健主推的液体钙DK(120粒),打透质价比,健力多OTC硫酸氨糖与VDS系列氨糖形成“治+养”组合,提高健力多在骨关节市场的竞争力。 高频上新、多品类战役、重塑品类价值链的成果,就在于二季度营收同比降幅收窄,净利润同比增速回正。 长远看,破局品类,就是破局增量。 品类的逻辑,本质上是人群的逻辑,是增量逻辑。 VDS市场最大的一个增量其实是年轻人。现实里,更多的年轻人正在成为VDS个市场的新增购买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酒吧蹦迪,而是爱上“保温杯里泡枸杞”,这届年轻人学会了科学养生。 于是“护肝、抗疲劳”等营养健康产品有了新增量,比如汤臣倍健跨境产品上半年上市的第二代夜肝片PLUS就颇受欢迎。 把握环境变化之后,就是把增量变现。 变现的关键之一,在于渠道。 根据
      24评论
      举报
      半年报“反转”,汤臣倍健的品类“点金术”是怎样炼成的?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8-11

      中国飞鹤,如何乘上生育补贴的东风?

      $中国飞鹤(06186)$ 文:向善财经 最近,国家在生育支持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政策。 比如每孩每年3600元的国家育儿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又比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1年保教费。 至于民办幼儿园也需参照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减免相关标准的保育教育费。 作为一项“投资于人”的重大民生政策,国家育儿补贴们无疑有着极大地正面激励作用。所以相关消息一出,很快就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但没想到的是,即便如此,也没有明显拉高飞鹤等婴配奶粉玩家们的想象力,近段时间的股价走势依旧相当低迷。 不过从K线图来看,这倒不是政策刺激的力度小了,而更像是此前飞鹤公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太伤了。 据中国飞鹤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益约91亿-9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亿元,同比下降约7.92%~9.90%;综合净利润预计约10亿-1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亿元同比下降36.84%~47.37%,整体又回到了营利双降的承压局面。 然后,在半年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飞鹤的股价就出现断崖式下跌,当天下滑17.02%。 这也让很多人感到疑惑,飞鹤去年才刚刚稳下来的业绩表现,怎么今年就又变脸了? 而且就算这样,在国家生育支持政策的重大利好下,现在资本市场对飞鹤的反应是不是也有点太冷淡了? 半年报营、利双降,黎明前的至暗时刻? 其实深入来看,飞鹤的这份半年度业绩预告,藏了两个痛点: 一个是明面上的业绩不好看,不仅仅是同比下滑了,而且把视线拉长,此次飞鹤半年报的营收和净利润还是过去几年来的最差表现。 2022年H1—2024年H1,飞鹤的营收分别为96.73亿元、97.35亿元和10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56亿元、16.96亿元和18.75亿元,均高于现在业绩预告中的表现。 不过对
      135评论
      举报
      中国飞鹤,如何乘上生育补贴的东风?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8-09

      “白酒教父”or“带货网红”,吴向东想当白酒行业的雷军

      $珍酒李渡(06979)$ 文:向善财经 近日,珍酒李渡发布业绩预警。 报告显示,2025上半年,该集团营收为24亿至25.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下滑38.3%至41.9%,净利润降23%至24%,非国际标准净利润预计下降39%至40%。 预警发布的同时,疯狂的市场先生似乎又展现出了自己非理性的一面,在发布大跌的业绩预警之后,珍酒李渡的股价反而大幅上涨。 客观来看,不光是业绩影响,股价的变动包含的因素很多,珍酒李渡上涨,可能主因还在于市场对未来的期待。 投资者的这份期待,可能就要归功于珍酒李渡创始人吴向东了。 近两个月,吴向东一直朝着“网红”的方向努力,在微信视频号上非常活跃,网感十足。 视频内容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创造了“我要为我们白酒行业代言”、“为吹牛干杯”、“酒是男人的labubu”等等一系列金句,十分吸睛,不少视频点赞过万,斩获了不少流量,大有白酒界雷军的既视感。 借助短视频,借助自身的IP,把各方的利益绑定在了一起,让不少投资者、经销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不过,短视频营销毕竟是流量思维,对白酒企业来说,福祸未知。 //增长的本质不是流量问题,而是战略问题 和其他创始人一样,走到前台要流量自然是为了变现。 和各种金句穿插的,是定价800元的珍酒“大珍”,以及7月爆满,8月排队的“万商联盟”招商计划,打着"一瓶酒,一群人,一个创富计划"的旗号,试图快速拓展经销商网络。 与此同时,还带来全新的品类:一款叫“牛市”的啤酒,价格88元。 充满噱头的全新产品、次高端大单品、流量拉动经销商队伍。在白酒下行阶段,这倒不失为一种出奇制胜的打法。 虽然看上去很有杀伤力,既有分发又有产品,又是“白酒教父”吴向东牵头,噱头十足,但时代毕竟变了,这三招可能都有BUG。 1、新产品能不能规模化? 88元、牛
      516评论
      举报
      “白酒教父”or“带货网红”,吴向东想当白酒行业的雷军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8-07

      安踏收购锐步,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安踏体育(02020)$ 文:向善财经 近日,运动服饰巨头安踏,再被传要收购锐步。 市面有传言,曾经的知名国际运动品牌锐步,已经完成了实缴,将会被安踏体育收购。 不过很快,安踏官方就表示:“我们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我们建议以公司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这回答有点意思,没否认也没承认,安踏方面的态度似乎有点暧昧。不禁让人想起在3月份,市场传闻称安踏集团收购德国第一大户外运动品牌“狼爪”。 当时,安踏集团相关人士同样以“我们不评论市场传闻”作为回应。结果到4月10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了这一收购消息…… 2021年传闻之后,市面上再有传闻,究竟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让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醉翁之意不在酒,安踏馋的是锐步的品牌和渠道 先来分析一下这事儿的可能性。 如果收购这事儿成了,有可能和收购亚玛芬一样,不只要经营权,也要股权,会是一笔较大金额的收购,就像腾势之于比亚迪,是安踏专业服饰高端化,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先看看锐步的过去和现状。 锐步和中国的渊源,是在2002年,姚明进入NBA,不久之后成为锐步的代言人。当时美国的四大球类赛事,锐步是其中三家的赞助商,旗下也有艾弗森这样的人气球星,一时风头无两。 转折在06年,锐步被阿迪收购,资源被阿迪全面接管,锐步自己的重心转向健身,时尚休闲,随后每况愈下,最终于21年以21亿欧元卖给了ABG。 截至2024年,锐步全球市场占有率已滑落至不足2%,品牌影响力较巅峰时期大幅缩水。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锐步在天猫、京东和抖音三平台的总销售额仅为1.6亿元。 看起来,锐步很像狼爪,曾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整体的盈利能力却很一般,按照安踏过去收购的经验,倘若真全资的收购了锐步,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1、加码全球化 早在2005年
      291评论
      举报
      安踏收购锐步,是谣言还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8-05

      两大金主争抢,良品铺子会是下一个东方甄选、胖东来吗?

      $良品铺子(603719)$ 文:向善财经 “流血”的良品铺子,成了香饽饽? 最近,良品铺子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被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广州市人民政府)提起股权纠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宁波汉意所持公司79763962股股份已被冻结,占其所持有本公司股数的56.46%。 这一下子就让宁波汉意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武汉市国资委)签署的(良品铺子)股权转让计划出现了不确定性,剩余股份数量不足以再履行交易协议了。 不过对于诉讼这事儿,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杨红春们也确实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公告来看,广州轻工是宁波汉意们率先找到的股权转让卖家,并且双方还签署了《协议书》,对尽职调查安排、投资安排、优先购买权、违约责任等内容作了约定。 同时,实控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与广州轻工确认了协议版本内容,个人出具了同意与广州轻工交易良品铺子股份的承诺函。 但是在协议日期,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没有与广州轻工签署相关股权交易协议。为此,广州轻工还向宁波汉意发出了《关于督促签署交易协议的函》,可结果却等来了让良品铺子“转嫁”武汉长江国贸的消息…… 不过,作为“原买主”的广州轻工气归气,但还是请求法院判令宁波汉意继续履行此前的转让协议,并支付500万元违约金。 换言之,两个白衣骑士无论谁输谁赢,良品铺子似乎都能完成“卖身”自救。 但坏消息是现在良品铺子还没有找到恢复增长的方向,多等待一天,品牌市场的颓势就要再扩大一天,也要在手术台上再多煎熬一天…… 争抢良品铺子:是黄金坑,还是无底洞? 对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和广州轻工的诉讼战,以及良品铺子引入武汉长江国贸的“卖身”结局走向,现在外界声音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投资者认为,这属于正常的商业博
      280评论
      举报
      两大金主争抢,良品铺子会是下一个东方甄选、胖东来吗?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8-02

      一文看懂宗馥莉最新情况,豪门争夺战进入白热化

      文:向善财经 8月1日,“宗馥莉输了”一则新闻,再度引爆了全网关注。 大家无不担忧起宗馥莉。 难道宗庆后留下的遗产要拱手让人了吗? 还是原配及子女真得斗不过小三和她的孩子们? 别急,这场豪门遗产争夺才真正打响,实质上宗馥莉并没有输,只是处境不太妙。 香港裁决:宣告着宗杜之争进入白热化 大家之所以说宗馥莉会输,是因为香港法院8月1日裁定:在杭州案件审理结束前,要求宗馥莉不得挪用香港汇丰账户资金,并且下令宗馥莉向原告方披露资产余额、资产动向、及收支完整账户。 这个裁定本质上是香港法院做了个保全程序裁定,这个不意味着宗馥莉败诉。 诉讼保全也并说明不了什么,通常只要是大陆上的案件,一旦申请,他就能保全,而且基本撤不掉。 什么意思呢? 就相当于两伙人打架,会有人报警,警察来了,会说“都别动”。 “都别动”并不是判决了哪一方输了,只是为了理清情况。 而且香港案件与杭州案件相比,只是杭州案件的附属保全程序,保全程序最终处理结果,仍要看杭州案件最后的判决结果。 也就是说,香港案件只是支线任务,主线任务仍要看杭州。 虽说是支线任务,但打过游戏的都知道,支线任务往往蕴含着极大的信息量。 此次香港判决给出的信息增量就非常大。 根据裁决书曝光,原告一共提交了三份文件,其中两份是委托书,都是宗庆后死前一个月写的,记住是死前一个月,还有一份是双方协议。 第一份委托书是手写指示书。 宗庆后要求手下郭虹去香港办理三个人的信托,三个私生子,一人七亿美元,一共21亿美元。要求三个人只能用利息分配。 不过这份指示书是张纸条,而并非法律文件。 第二份委托书是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的协议,这是一则关于信托的书面协议,要求宗馥莉帮助宗庆后完成最后的信托。 看到这,可能就有疑问了,为何宗庆后已经指示下属去办信托委托了,又为何要与宗馥莉签一份? 错就错在时间上,人算不如天算。 设立信托需要时间,资金也是一笔一笔打过去的,不是
      109评论
      举报
      一文看懂宗馥莉最新情况,豪门争夺战进入白热化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7-31

      今世缘暗讽洋河?顾祥悦表示不同意

      $洋河股份(002304)$ $今世缘(603369)$ 文:向善财经 最近,火热的“苏超”还没结束,江苏白酒企业之间的德比战又开始了。 事情的缘由很简单,疑似今世缘暗讽洋河的两张海报在销售终端的朋友圈出现,内容是: 3年?5年?10年?原浆、真年份?无论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 只和兄弟喝?只和家人喝?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 海报没多久就被删除了,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针对隔壁的洋河酒厂,“年份酒、兄弟酒”都是洋河“光瓶”战略刚打出的口号。 之后,顾祥悦公开发言表示:只允许讲自己好话,不允许讲别人的坏话。 并且在时代周报的了解中,今世缘表示:“不清楚是谁制作的图,很难溯源,也不能确定制作者是否是公司内部的人”。 不清楚、不确定,从表述来看,既没肯定也没否定。 但旁观者清,从第三者视角看这事儿就像葫芦小金刚、哪吒、小龙神,都是小孩儿干的事,不像老谋深算的今世缘公关能干出来的,为假的概率比较大。 说白了,今世缘要真这么玩完全是啪啪打自己的脸,因为这事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会暴露自己的经营问题。 //白银时代,要立品牌形象,不要黑红流量 今世缘两张海报的广告词,无论怎么看都略显低级。 不是给今世缘开脱,因为细想其实很简单,这两句广告词有大BUG,抹黑的反而是今世缘,主要有两点: 一、广告词本身十分矛盾 比如年份这个梗,洋河股份这两年业绩差,酒卖不动,储酒能力偏偏又最强,堆了大量的老酒,产能、储能、老窖池都在酒企前列,这是事实。 那今世缘自己呢?好像…… 再者说,“酒越老越香”是市场共识,年份酒都不好喝了,什么酒好喝?似乎只有科技勾兑酒?难道你浓眉大眼的今世缘? 再比如第二句中:“好酒不仅请兄弟,好酒
      111评论
      举报
      今世缘暗讽洋河?顾祥悦表示不同意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7-28

      对公业务战略面前:浦发银行是时候提升一下危机公关能力了

      $浦发银行(600000)$ 文:向善财经 2025年了,你见过把钱存银行,不仅钱没了,还被银行告了的稀罕事吗? 听起来挺玄幻的,但确实在浦发银行身上发生了。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2021年11月,科远智慧披露信息,旗下子公司智慧能投发现,自己存于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的3.45亿元中的2.55亿元被质押了,并且科远智慧毫不知情。 今年五月份,终审判决公布,原告胜诉,由被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向原告智慧能投支付存款本金2.95亿元及逾期利息。 事情到现在都算正常,反转出现在本月。 一是因为原告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原告单方面公布信息),发现浦发银行南通分行竟然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 二是浦发银行南通分行本月又把智慧能投给告了,表示其相关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存在过错,要求智慧能投等主体对这2.95亿元承担连带责任。 储户在你这“丢钱”,钱还没要回来不说,又被银行给反告了。 不可否认的是,能反告客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浦发银行南通分行一定是在这几年的调查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少证据,找到了法律依据,也相信司法机构能给浦发银行一个公道。 不过,反诉客户能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假,但是从公关的角度来讲,这事儿偏负面,一是影响品牌形象,二是影响对公业务。 //下行周期,品牌建设很关键 从业务层面看,反诉这事没毛病,符合浦发银行的切身利益,毕竟终审判了3个亿,既然有证据,肯定不能当冤大头。 但从客户的角度看,这事儿观感极差。人性习惯同情弱者,更何况还有终审败诉的结果在,公关处理不当就是你浦发银行胡搅蛮缠,解释成本极高。 此时,哪怕你是对的,也会在客户心理留下一个先入为主的不靠谱的印象。 所以,对银行来说,危机公关没做好,首当其冲的就是品牌形象的问题。 银行业的金字招牌“诚稳义精,合规利实”,主打的就是信用体系、风
      364评论
      举报
      对公业务战略面前:浦发银行是时候提升一下危机公关能力了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7-26

      胖东来要卖自营奶粉了??!!网友:高低要生个孩子支持下

      文:向善财经 啥?胖东来要进军奶粉行业了。 就在前天,于东来宣布胖东来正在积极研制奶粉及奶制品,目的也直接了当,就是为食品安全再出一份力。 消息一出,网友闹翻了天。 纷纷表示回家备孕,高低生俩孩儿支持一下胖东来。 其他公司谈食品安全,大家可能会保持质疑,于东来这样说,大家宁愿生孩子也要支持。 所以建议胖东来开遍全国,这样中国的生育率说不定有所提高。 玩笑归玩笑,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奶粉行业并不太妙,孩子少了,企业竞争却在不断上强度,如今妥妥的存量市场,所以胖东来这次能不能再次打破行业认知,再给大家一个惊喜? 胖东来做奶粉,能带动行业吗? 本人与网友一样,很看好胖东来做奶粉,非常希望胖东来的到来,能让中国奶粉品质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在看好的同时,也要注重理性与数据。 先看一下胖东来近两年自营产品的销售实力。 2022年时,胖东来自营产品的销售额还是仅7500万元,这一数字在商超里面甚至都不突出。 而到了2023、2024年,胖东来像是开了挂一样,自营产品销售额火箭式上涨,分别为2.5亿元、20亿元。 每年成倍级上涨,这哪个同行看到了不直呼牛X。 就连最近与胖东来合作的酒鬼酒,产品在胖东来上面一挂,立马售空。 胖东来强大号召力毋庸置疑。 可以说,胖东来做奶粉怕的不是卖不出去,怕的应该是生产不过来。 凭借自身流量势能,胖东来在销售能力上,对其它奶粉品牌来讲应是一种降维打击。 就像雷军卖小米Yu7一样,在销售上对其它新能源汽车厂商上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为何胖东来会有这种超凡的销售能力? 其实透过LaBuBu爆火,小米汽车大卖,胖东来的热度经久不衰,我们能发现,情绪性消费正在越来越成为新潮流。 LaBuB能销售这么好,那是因为消费者愿意为自己买单,泡泡玛特本质上卖的是悦己式情绪。 小米跨界卖车能卖这么好,那也离不开雷军超强的情绪满足,像卖小米Su7时,千亿大佬亲自为你开门提车,给米粉
      174评论
      举报
      胖东来要卖自营奶粉了??!!网友:高低要生个孩子支持下
    • IPO向善财经IPO向善财经
      ·07-25

      三成研发人员没读过本科!超四千家店的植物医生,开始冲刺IPO了

      文:向善财经 近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植物医生”)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 对于这一天,植物医生可谓是筹备已久。 早在2017年,植物医生便开始布局上市之路;2022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23年7月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随后又经过近两年、七期的上市辅导,现在才真正迈出了IPO冲刺的关键一步。 那么植物医生,能顺利成为“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吗? 这个要看其准备的如何了。 毕竟,此前植物医生的IPO辅导之所以耗时约两年、延期19个月,原因便是公司需要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加盟店管理混乱所引发的各种合规风险…… 除此之外,现在植物医生的业务业绩亮不亮眼,商业模式能不能打? 这些也都可能是影响IPO上市的关键因素。 植物医生,遭遇成长的烦恼?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实现营收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期间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0.22%。 一上来就是营收增速的几近停滞。 相比之下,同样是主打单品牌店,同样在冲击IPO(港股)的林清轩,对应的营收则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5%。 至于招股书中提到的丸美生物、珀莱雅等竞对们,就更比不过了。前者在2024年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33.44%;后者营收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双方似乎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那么植物医生的问题出在了哪? 直观来看,跟其销售门店的数量下滑有关。 在报告期内,植物医生的线下门店一直都贡献着超70%的营收份额,其中线下经销“授权专卖店”,更是独占超50%的收入规模。 可以说,线下门店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医生的业绩基本面。 但偏偏这方面,2022年—2024年,植物医生经销模式下的线下“授权专卖店”数量,分别为
      254评论
      举报
      三成研发人员没读过本科!超四千家店的植物医生,开始冲刺IPO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