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Insight

连线Insight官方账号

IP属地:未知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17:02

      增速放缓后,海信家电“新掌门” 高玉玲如何破局?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提到海信,很多人的印象是海信电视。 这是因为海信电视品类的市场地位处在第一梯队,海信的宣传也更多围绕电视品类展开,例如在2025年世俱杯喊出“海信100吋,世界第一”的口号。 相比之下,同属于“海信系”的海信家电,发展则面临挑战。2025年海信家电上半年报显示,海信家电营收与净利润双增,但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白电业务是个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当对手都在狂奔,海信家电却还卡在第二梯队。更重要的是,贡献近半营收的核心品类空调面临更大盈利压力的同时,线上渠道又杀出小米等竞争对手。 资本市场用脚投了票。海信家电业绩公布次日,海信家电A股股价下跌5.55%至25.69元,港股股价下跌6%至22.70港元,随后多日持续下滑。 要知道,这份半年报是高玉玲接任董事长后的首份完整答卷。这位80后女舵手,在去年11月成为海信家电史上最年轻且首位女性董事长后,如今又兼任总裁职务。除了一号位的变化,海信引入美的系高管殷必彤任空气事业部总裁,并提名有海外背景的方雪玉为董事候选人。 组织变化往往伴随战略调整。眼下,高玉玲带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面临的是挑战更为严峻的海信家电。 对新上任领导来说,要同时应对内部管理重组、核心业务增速放缓、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更关键的是,想要跻身第一梯队,吴玉玲要带着海信家电讲出新故事。 1、海信家电半年报:还在增长,但挑战仍在 半年报既是转折点,也是练兵场,不仅将企业上半年的业务表现摆在台面上,也给下半年企业的战略指明了方向。 对当下海信家电而言,半年报的意义更倾向于前者。 半年报数据显示,海信家电2025年上半年营收493.4亿元,同比微增1.44%;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若将海信家电营收拆解,分业务来看更为清晰。今年上半年,除了核心业务暖通空调占据营收半边天,冰洗业务成为新亮点。 图源海信家电2025年
      81评论
      举报
      增速放缓后,海信家电“新掌门” 高玉玲如何破局?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8-12 21:04

      淘宝推出大会员体系,能满足它做超级入口的野心吗?

      文/窦文雪 编辑/子夜 在阿里系平台加速联合作战的大背景下,淘宝又在会员制度上“出手”了。 近日,淘宝上线了一套全新的大会员体系,这套体系以淘气值的数额为标准,划分了6个会员等级,最低级别的青铜会员淘气值要求为0,用户不需要花钱购买,就可以享受会员服务、购物、旅行、出行类别下的多项权益。 图源淘宝APP 此外,淘宝88VIP也借着“周年庆”的由头进行了一次升级。 除了在原有的权益基础上升级了饿了么、飞猪、高德地图等平台中的权益,还加送了90天的盒马X会员体验卡。 而淘宝的大会员体系也会对88VIP用户给出格外的优惠。 例如所有的普通淘宝大会员都不享受外卖、生活类的各项权益,而88VIP会员则可以享受外卖红包、慢必陪、优先接单、网易云会员等权益;同时,在观影优惠、飞猪会员的直升等级、机酒大额优惠券等方面,普通大会员和88VIP会员所享受的优惠力度也有所不同。 因此,淘宝大会员与88VIP给出的权益分别针对的方向不同,两者如何联合,共同吸引更多的用户,是淘宝会员体系接下来运营的关键。 近期,阿里系正在变得更“团结”。 不管是在今年4月底上线淘宝闪购,还是在今年6月宣布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将盒马加入到淘宝的一级入口……都指向了阿里是意图要将淘宝建成一个“超级入口”,让更多的阿里系平台联动起来,让淘宝从电商平台转向大消费平台。 而包含着大量跨平台权益的会员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桥梁。“跨平台更优惠”,或许会是直接有效的引流方式。 此外,阿里的竞争对手美团和京东,最近也在完善自己的会员体系。 在外卖大战、即时零售大战之外,一场会员大战也要打响了。 1、有了88VIP,淘宝为何要做一套新的大会员体系? 如果说,淘宝需要一个会员体系来增加淘宝APP本身的用户粘性,它的88VIP实则已经可以做到了。 88VIP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只针对淘宝的高价值用户开
      57评论
      举报
      淘宝推出大会员体系,能满足它做超级入口的野心吗?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8-08

      京东、美团、盒马,要打一场硬折扣超市的“攻守战”

      文 /窦文雪  编辑 /子夜  2025年,硬折扣超市成了一门热生意。 一边,是传统商超、生鲜电商平台纷纷增加硬折扣超市业务,例如联华华商推出联华富德、物美集团推出物美超值硬折扣店、叮咚买菜推出叮咚奥莱等等。 另一边是阿里、京东、美团三家平台齐齐瞄准了这块蛋糕。 先是美团被曝出旗下硬折扣超市项目“快乐猴”首店将在8月底开出,后是京东又在8月5日向媒体透露,将于8月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开出5家京东折扣超市。 同时,盒马今年以来也更聚焦硬折扣超市盒马NB。 阿里、京东、美团纷纷加码硬折扣超市,实则并不奇怪。 早在2021年就开出第一家门店的盒马NB,成了这个业态是否有竞争力的风向标。 近年来,随着对“质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硬折扣超市的市场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硬折扣超市庞大的市场空间。盒马NB也在近几年开始了加速扩张。 另外两家平台京东和美团,都拥有做硬折扣零售店的条件。在线上,两家平台都拥有高月活的APP和高黏性用户,在线下,它们也都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并积攒了丰富的供应链资源。 如今,两家平台又集中被曝出在折扣零售方面的布局进展,看得出,从8月开始,硬折扣超市这条赛道中的头部玩家更多了,一场硬折扣超市的“硬仗”马上就要开打了。 1、8月,一场硬折扣超市的“混战”要来了 在京东和美团对外放出即将开店的消息之前,相关的准备工作早就开始了。 京东是在去年的6月和12月,分别在北京的房山区,改造了两家华冠折扣超市做试点,据了解,华冠超市此前是北京房山区的连锁超市,在2021年成为京东全资控股公司。 美团则是在4月露出了一些端倪。彼时,其上线了一个名为“快乐猴”的微信小程序,认证主体杭州象鲜科技有限公司,隶属美团小象超市体系,该账号还关联了美团、美团点餐、美团充电宝和美团外卖等小程序。 后续,京东、美团的折扣超市即将落地的消息越来越多,首店
      149评论
      举报
      京东、美团、盒马,要打一场硬折扣超市的“攻守战”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8-06

      Lyft、Uber双巨头牵手百度,无人驾驶的“中国方案”如何重塑全球出行?

      文/熊逾格 编辑/子夜 20天,“中国变量”正在改变无人驾驶全球格局。 2025年8月5日,萝卜快跑宣布与全球出行平台Lyft达成战略合作。据官方公告,双方计划于2026年率先在德国和英国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此后逐步在欧洲市场扩展至数千辆规模,打造欧洲最大无人车队。   Lyft宣布与萝卜快跑的合作,图源Lyft官网 此时,距离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史上最大规模无人驾驶合作”仅过去不到一个月。7月15日,萝卜快跑曾宣布将数千辆无人驾驶汽车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市场部署。 短短20天内,两家全球出行巨头相继向一家中国无人驾驶企业抛出合作橄榄枝,背后折射出的产业趋势值得深思。 当前,全球无人驾驶产业正处于规模化商用的临界点。 据高盛研报预测,到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至45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60%。在这个千亿美元级别的新兴市场中,以往的技术话语权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不是硅谷,不是柏林,一场改变全球出行格局的无人驾驶攻势,起点在中国武汉。 短短一年间,萝卜快跑从武汉,到香港、迪拜、阿布扎比,再与Uber、Lyft合作进入德国、英国,率先实现全球规模化落地,目前在全球15个城市运营超过1000辆车,完成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 全球出行产业正在对“中国方案”进行重新评估。 合作消息发布后,Lyft成为“萝卜概念股”,百度、Lyft股价接连上涨,截至收盘分别上涨1.75%和3.38%。 当日,花旗分析师也在报告中强调“Uber和Lyft的合作验证了百度在Robotaxi服务方面的全球认可度”。 Lyft CEO David Risher在X发文称,百度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众多数据本身就说明了一切。他认为,共享出行的未来是混合模式,自动驾驶汽车和人类司机协同工作,“我们已准备好在欧
      194评论
      举报
      Lyft、Uber双巨头牵手百度,无人驾驶的“中国方案”如何重塑全球出行?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8-04

      业绩回暖后,星巴克对自己想要什么更清楚了

      文/纪德 编辑/子夜 进入2025年,星巴克中国终于拨云见日。 过去两个季度,其营收、净利润和门店交易额等核心指标连续提升,这一向好趋势主要得益于过去一年全方位的战略调整,从三大品类全线降价、拥抱外卖战场,到深入下沉市场,一系列组合拳正在逐步显现成效。 伴随着业绩回暖,关于中国业务股权出售的谈判也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2025财年Q3的电话会议上,星巴克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提到,星巴克正在对超过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进行评估。 星巴克正展现出审慎的姿态:它并非寻求彻底退出,而是计划以“出售部分股权”的方式,引入真正能帮助中国业务未来发展的合作方。 图源星巴克微博 然而,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在瑞幸、库迪等劲敌环伺的战场上,星巴克依然有压力,从门店形态、产品矩阵到会员体系,每个环节都需要在竞争中持续进化。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对星巴克而言始终是一块难以割舍的战场。 寻找本土合作伙伴,或许只是其转型棋局的第一步。 1、转型见效,星巴克中国的业绩涨回来了 依靠产品创新、非咖品类拓展和品牌跨界合作等组合拳,星巴克中国终于止住了业绩下滑的颓势,在2025财年迎来转机。 回顾2024财年(2023年Q4至2024年Q3),其营收、净利润、门店交易额等关键指标均较上年走低。 转变出现在2025财年Q2,星巴克中国营业收入达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创下2024财年以来季度新高;这一势头在下一季度得以延续,营收攀升至7.90亿美元,增速提升至8%。 反映门店经营“健康度”的同店销售额也显现暖意:2025财年Q3,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2%,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6%,客单价下降4%。 虽因降价策略,星巴克中国客单价有所下滑,但其增长的订单数最终托起了销售额。 这一系列积极变化的背后,是星巴克中国一场全方位的“自我革命”。 去年8月,被美股誉为“救火队长”的布莱恩·
      160评论
      举报
      业绩回暖后,星巴克对自己想要什么更清楚了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8-01

      直击WAIC:大模型走进“中场战事”

      文/熊逾格 编辑/陈锋 7月末,上海世博展览馆人潮如织,2025 WAIC迎来史无前例的热度。 科技盛宴背后,2025年以来,国内大模型产业的三大趋势愈发清晰,竞争版图正在重塑: 推理模型成为新的技术制高点;应用落地从概念走向实战;国产算力迎来突破性进展。 从DeepSeek的开源风暴到****384超节点的首次亮相,从“六小虎”的差异化布局到巨头的全面反击,大模型正告别“百模大战”的混沌期,步入更加理性而激烈的“中场战事”。 WAIC 2025现场,图源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我们看到,2025 WAIC上,在去年显得低调的机器人产业变得火热,相关公司由2024年的18家剧增到80家,占领几乎整个展馆二层H3展馆,火热非凡。而大模型厂商们则主要集中在一层H1展馆。 今年,“AI六小虎”中的零一万物、百川智能并未现身, BAT、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展位不再专注比拼模型参数,而是展示出多样的落地生态。 如今,大模型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军备竞赛,而是一场关乎产业生态、商业模式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较量。当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推理能力成为新的分水岭,国产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每一个参与者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实力。 1、一场推理模型的“百花齐放” 如果说2025年以前的“百模大战”更多是在基础能力上的比拼,推理模型则代表了从“能回答”到“会思考”的质的飞跃。 这一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无疑是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 据业内分析,DeepSeek-R1的训练成本仅为560万美元,远低于美国AI公司的数千万美元乃至数亿美元投入。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突破开启了推理模型的“平民化”路径,让原本高不可攀的AGI研究变得相对可及。 面对变局,头部厂商迅速跟进。WAIC上推理模型的“百花齐放”,阐释着大模型竞争规则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自2
      506评论
      举报
      直击WAIC:大模型走进“中场战事”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7-31

      直击WAIC:让用户排长队体验的智能眼镜,今年究竟有什么新东西?

      文/窦文雪 编辑/子夜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仍在飞速发展,AI硬件也成为热门赛道。 不久前,OpenAI出手,用65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一家AI硬件公司,引发了热议。而在OpenAI之前,资本就早已开始给AI硬件企业投票了。 根据睿兽pro发布的数据,2025年5月,中国一级市场人工智能行业发生融资事件87个,其中,最热门的细分赛道就是人工智能硬件,共计发生了42个投融资事件。 在今年的WAIC上,AI硬件成为新“风向”的趋势也很明显。各家企业不再卷“大模型参数”,而是转向了“场景化应用的较量”。很多AI硬件产品出现在大模型企业的展台中,帮企业更直观地展示大模型产品的落地情况。 智能眼镜就是AI硬件中最受关注的板块之一。此前,一直被传入局AI眼镜的阿里,选择在WAIC中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还有Rokid、XREAL、李未可和Hailiday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产品参展,在今年的WAIC中拉满了存在感。 大厂陆续加入、小厂乘风破浪,WAIC中智能眼镜品牌们的表现,也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作为下一代超级硬件的入口之一,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迅速。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只有34万台,而2024年,这个数据就来到了234万台。预计到2028年AI眼镜的全球出货量规模将触达两千万量级;2024年,全年AR眼镜销量达到28.6万台,预计2025年,中国AR眼镜将会迎来下一个销量高峰。 不过,市场前景广阔、可能的落地场景众多,也并不意味着行业仍有时间让各大厂商“野蛮生长”。 对于智能眼镜品牌而言,只有找到更多的落地场景并实现商业化,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1、WIAC上的智能眼镜体验,排起了长队 在今年的WAIC中,排队时间最长的区域除了有机器人表演的展位,可能就是AI/AR眼镜企业的展区了。 作为近几年才刚刚火起来的产品,智能眼
      181评论
      举报
      直击WAIC:让用户排长队体验的智能眼镜,今年究竟有什么新东西?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7-29

      直播间里的酒旅新故事:内容正在重构消费链路

      文/李乐 编辑/子夜 今年暑期,旅游的热浪席卷全国。 机场、火车站人潮涌动,电子屏上滚动的航班信息与检票口前的长队交织成繁忙的出行图景,酒店预订量也在这股热潮中节节攀升。 连线 Insight关注到,今年的暑期游有了一些新变化: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出行计划与酒店预订,不再始于主动搜索,而是源于抖音直播间里的一次偶然驻足。 酒店的直播间,正在凭借新的形式吸引用户。 镜头前,身穿集团制服的酒店经理正展示客房的细节,弹幕里不断弹出“双床房有窗吗”、“周六周末是否还有家庭房库存”、“早餐到几点结束”的实时咨询。 图源华住会抖音官方直播间 主播手指一划,日期选择界面便清晰弹出。从观看直播、锁定入住日期,到查看实时价格库存、完成支付,用户全流程无需跳转,在抖音内即可一气呵成。 于是,许多在内容平台浏览旅游攻略的用户,甚至是原本没有明确出行计划的人,就这样“顺道”订好了酒店。 在酒旅市场这片早已成熟的赛道上,抖音生活服务正以全新姿态深度介入。 今年7月,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华住集团、首旅如家等头部酒店集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玩法:从性价比突出的会员体验券包,到支持跨店使用的直播特惠通兑券,从实时更新的日历房预订功能,到由店长、前台主管组成的职人直播矩阵,平台与连锁酒店和文旅热门目的地住宿商家合作,用内容重构酒店消费的全链路。 暑假向来是酒旅行业的黄金消费期,抖音生活服务能给酒旅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这场始于直播间的玩法,又如何重塑酒旅行业用户体验? 1、想旅游的人,被酒店直播间内容吸引了? 周末的傍晚,林晓雨窝在沙发里刷抖音,手指不停在美食探店和萌宠视频间滑动。突然,一条直播推送闯入了她的视线,一条华住会官方直播间的推送突然弹出,两名穿着酒店制服的员工对着镜头讲解:“带大家看看我们新升级的零压房,枕头有软硬度两种可以选,很适合商务出行的朋友们,台灯可调节亮度,开视频会议不刺眼。” 弹幕里有
      96评论
      举报
      直播间里的酒旅新故事:内容正在重构消费链路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7-26

      价格战熄火后,外卖三巨头如何打“留量战”?

      文/窦文雪 编辑/子夜 一场轰轰烈烈的外卖大战,在7月份上演。 7月初,社交平台中就流传着一些自称是外卖小哥的博主发布的视频,他们声称,已经接到通知,所有骑手全体待命,因为史上最大力度的“外卖大战”就要开打了。 在消费者们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询问“如何领券”的时候,外卖平台的“疯狂星期六”开始了。 图源微博热搜 在过去的两个周末,淘宝闪购、美团外卖两家外卖平台都拿出了大力度的补贴政策。用户每天点开平台APP就可以看到一连串的红包到账通知,还有平台放出多张咖啡茶饮0元通兑券、推出随机抽取“免单卡”的机制,这些都很难不让消费者心动。 不过,在狂欢中也有不同的声音,很多消费者感受到的优惠力度并不明显,几乎每个“外卖大战”推广帖的下方都有用户在询问“在哪里找入口”。 部分参与其中的商家也颇有怨言,声称在平台大战时发放的满减红包需要商家承担部分金额,因此压力很大。 最终,这场持续了两周的大战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三家外卖平台之后,逐渐恢复了平静。 如今,各家平台的订单恢复正常值,像是平台们“花钱白忙一场”,实则大战之后,如何留下用户、将吸引来的用户引导到哪,才是真正考验平台运营能力的时候。 从三家平台“战后”的动作,就能看出“疯狂星期六”并不是一场单纯的价格战,京东在7月22日宣布正式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旗下七鲜小厨也正式开始营业;美团官宣了拼好饭万家品牌计划。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则是背靠阿里的平台矩阵,继续维持近期的线上电商与线下连通动作,此前,淘宝已经把盒马增加到了一级页面,还正在布局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逐渐向能包含衣食住行的大消费APP转变。 战争从单纯的价格,蔓延到了供应链、非餐饮类战场,这也意味着,三家的战争,激烈程度还会持续。 1、“冲单”始末:三家平台开启了一场压力赛 想追寻这场外卖大战的起因,可能要从今年2月说起。 彼时,京东上线外卖业务,直接在京东APP首页设置了
      491评论
      举报
      价格战熄火后,外卖三巨头如何打“留量战”?
    • 连线Insight连线Insight
      ·07-24

      左手潮玩、右手谷子,阅文的新故事成色几何?

      文/纪德 编辑/子夜 短短一个月内,阅文在IP衍生品领域接连落子。 7月初,继投资卡牌品牌Hitcard后,阅文又独家战略投资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 卡牌作为“谷子经济”的重要品类,正成为新的消费风口。从动漫卡片到角色立牌,这些承载着粉丝情感的衍生品,已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宠。 今年上半年,毛绒玩具赛道的爆发更令人瞩目,从Labubu到Jellycat,治愈系毛绒玩具正在年轻人中掀起一股“养娃”风潮。 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的不仅是阅文,52TOYS、LARMER BOB等主流潮玩品牌也纷纷推出毛绒产品,试图复制下一个爆款神话。 图源超级元气工厂官网 对阅文而言,这样的布局可谓顺势而为。 在线阅读市场日趋饱和的当下,“IP宇宙”已成为更富想象力的战略选择。 多年来,阅文持续拓展IP衍生边界,从影视、动漫到游戏、有声书,去年又将触角延伸至潮玩与谷子领域。 不过,阅文能依靠自身IP抢到多少蛋糕,也要看它对消费者喜好的洞察能否精准。 1、投资+自研两步走,阅文加速布局 从产业链来看,无论是潮玩还是谷子经济,都可分为上游的IP、中游的产品开发与生产,以及下游的渠道。 阅文作为上游,手握海量IP资源,但跨界布局并非易事。 早在2022年,阅文就注册了自有衍生品厂牌“阅文好物”商标,初期定位为自主研发旗下IP衍生品。然而,直到2024年,阅文才真正开始密集布局。 梳理其近年动作不难发现,阅文的“自研”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全链条独立生产,而是以IP主导权为核心,与下游产业链深度绑定,形成“强IP把控+轻资产运营”的合作模式。 以卡牌这一轻量化品类为例,阅文的强把控体现在IP策划层面。 例如开发《庆余年》影视收藏卡时,“阅文好物”团队会整合稀有的核心IP资源,包括演员真人授权、亲笔签名甚至戏服面料等,提供给卡牌品牌Hitcard这一合作方。 Hitcard则凭借成熟的卡牌开发体系和稳定产能
      236评论
      举报
      左手潮玩、右手谷子,阅文的新故事成色几何?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