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知名财经领域创作者

IP属地:河北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9:24

      第二增长曲线强化战略区隔优势 伊利稳居中国奶粉销量第一

      4月29日,乳业龙头伊利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经营规模与经营质量双领跑。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逆势双增,实现超预期增长,业绩企稳向好。 从业务板块来看,伊利全品类业务也全面实现行业领跑。尤其是伊利重点布局和培育的第二增长曲线,奶粉业务以强势增长迎来战略收获期,稳居中国奶粉销量第一。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奶粉业务前瞻布局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实现逆势爆发,成为推动公司盈利质量和盈利结构“双”提升的重要引擎。目前来看,奶粉业务不仅是伊利战略增长极,也已成为伊利区别于其他综合性乳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报告期,伊利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金领冠品牌婴幼儿奶粉营收逆势双位数高增长,成为增速最快的头部品牌;欣活立足细分功能性营养需求不断创新,品牌力持续提升。成人奶粉业务营收稳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牛羊并举”战略协同下,悠滋小羊与佳贝艾特羊奶粉以差异化优势实现营收逆势增长,公司羊奶粉业务稳居“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其中,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佳贝艾特连续七年市场份额超六成。 产品力和渠道力是伊利奶粉成功突进的关键。 在婴幼儿营养品方面,伊利是最早立足中国宝宝营养需求开启母乳研究的乳企,有着长达23年的母乳研究积累。截至目前,伊利已斩获10大核心配方专利及73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在配方优势加持下,金领冠打造的一系列明星单品,持续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其中,作为国内首款HMO奶粉,金领冠珍护铂萃以科学配方贴近母乳营养,成为国产奶粉标杆产品;作为有机全营养配方奶粉,2024年上市的金领冠珍护菁赐,以限定呼伦贝尔有机A2奶源优势,引领行业品质升级;“金领冠”托菲儿早护早优两款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
      53评论
      举报
      第二增长曲线强化战略区隔优势 伊利稳居中国奶粉销量第一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7:06

      净利承压,1700亿化工巨头打响突围战

      文 | 杨万里 它,曾经是跨国企业眼里的“小厂”,因起点低一度被忽视。但凭借不遗余力地投入科研以及大刀阔斧地改革,如今发展成全球化工企业前20强,在全球扬眉吐气。 这家上市公司叫万华化学。 化工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即使是作为行业头部公司,也有高峰和低谷。 近年来,受净利下滑等因素影响,万华化学的股价走弱,总市值缩水。而在净利承压之际,万华化学战略性布局电池材料业务,开启二次创业。 万华化学,没有“躺平”。 净利承压,“化学茅”走出舒适圈 2021年2月18日,是万华化学的风光日子。那一天,该公司股价涨至142.64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4400亿元关口。 然而,接下来几年,这个被市场标签上“化学茅”的白马股,表现失色。 从2022年至2024年,万华化学的股价三年合计下跌24.7%。从今年年初至4月30日,万华化学的股价合计下跌23.7%。截至4月30日收盘,万华化学股价为54.44元,总市值为1709亿元。与历史高点相比,万华化学的总市值缩水超2600亿元。 业绩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从财报看,万华化学自2021年净利阶段见顶后,之后几年未创新高。 具体看,从2021年至2024年,万华化学的营收规模从1455亿元增长至1821亿元,整体保持上升趋势。不过,盈利端承压,该公司的归属净利润规模分别为246.5亿元、162.3亿元、168.2亿元、130.3亿元。 2024年年报显示,万华化学的营收同比增长3.83%,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22.49%。 万华化学在2024年报中提到,受市场需求疲软、能源价格高企、贸易阻碍增多等因素的影响,石化化工行业投资整体放缓,竞争持续加剧,产品价格下行,企业经营效益面临压力。 2025年一季度,万华化学实现营收430.7亿元,同比下降6.7%;实现归属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下降25.87%。净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下降
      17评论
      举报
      净利承压,1700亿化工巨头打响突围战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5-04 17:04

      两次关键变阵,20人小厂逆袭110亿龙头

      文 | 董武英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对算力和智算中心的建设浪潮,这显著带动了一批上市公司的在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欧陆通正是其中之一。 欧陆通是国内领先的开关电源龙头,主营电源适配器和服务器电源两大业务。在2024年,欧陆通营业收入达37.98亿元,同比增长32.32%;实现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36.92%,双双创出上市以来历史新高。 今年第一季度,欧陆通仍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营收达到8.88亿元,同比增长27.65%;归母净利润达到4957.07万元,同比增长59.06%,同样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伴随着创出历史新高的业绩表现,欧陆通在资本市场上也受到关注。截至4月30日收盘,欧陆通总市值约为116亿元。这家电源龙头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两次关键变阵,20人小厂逆袭成电源龙头 1996年,当欧陆通拿下第一份订单时,王合球感受到了创业带来的快乐。 他出生于湖北黄冈农村,本科就读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毕业后加入了南京半导体器件总厂担任技术员,后来到了深圳公司担任生产技术经理。在深圳,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创业热情,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创立了欧陆通。 早期的欧陆通主要从事灯具出口业务,王合球外语好,懂技术,因此很快获得了国外客户的信赖,凭借一间200平米的厂房和20名员工就开始接单生产。 但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欧陆通很快遭遇到了生死危机。生产太阳能灯的欧陆通先是遇到了海外太阳能硅片供应链中断,虽然王合球迅速转向生产卤素灯具,却迎面撞上了激烈竞争的价格战,又遇上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公司一度濒临破产。 无奈之下,有灯具变压器生产经验的欧陆通,将目光转向了电源适配器产品,这也是欧陆通发展史上第一次关键变阵。 电源适配器是电子设备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变压器、控制IC、PC
      124评论
      举报
      两次关键变阵,20人小厂逆袭110亿龙头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5-03 18:59

      300亿饮料巨头进军半导体,百亿富豪下的什么棋?

      文 | 杨万里 它,原本是老白干集团旗下一家濒临破产的工厂,被职工“接盘”后涅槃重生,成长为植物蛋白饮料龙头企业,旗下主要产品为“六个核桃”,这家上市公司叫养元饮品。 养元饮品的逆袭故事,离不开一个男人--现任董事长姚奎章。 姚奎章原本拥有一份铁饭碗工作,他从技术员起步,一路升任至高管。1999年,姚奎章临危受命,接管经营不善的河北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养元饮品前身),勉力维持企业运营。 2005年,老白干集团选择挂牌出售河北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姚奎章带领一批职工接下了这家公司。 经过多年打拼,姚奎章于2018年带领养元饮品成功上市。2025年4月30日收盘,养元饮品市值达306亿元。 随着养元饮品的逆袭,姚奎章实现了百亿财富。2024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姚奎章以110亿元财富位列第471位。 在姚奎章带领下,养元饮品的业绩波动较大,高点还停留在上市第一年,此后未创新高。近年来,养元饮品因投资频频被关注,这是怎么回事? 饮料巨头进军半导体,什么情况? 2025年4月26日,养元饮品发布了一份外投资公告。 内容显示,养元饮品控制的泉泓投资以货币出资方式对长控集团增资人民币16亿元。交易完成后,泉泓投资持有长控集团0.99%的股份。 养元饮品表示,本次投资符合发展战略,能够推动该公司探索股权投资的商业运营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整体业绩水平。 养元饮品本次投资标的是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控集团”)。 资料显示,长控集团属于半导体行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等。 2023年全年,长控集团的净利润约为5.31亿元;2024年1月-9月,长控集团的净利润为-8421.03万元。 2024年,养元饮品的归属净利润17.22亿元,按此计算,本次投资的16亿元金额占去年整年净利规模的九成以上。 养元饮品在公告中提示风
      51评论
      举报
      300亿饮料巨头进军半导体,百亿富豪下的什么棋?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5-03 18:59

      300亿饮料巨头进军半导体,百亿富豪下的什么棋?

      文 | 杨万里 它,原本是老白干集团旗下一家濒临破产的工厂,被职工“接盘”后涅槃重生,成长为植物蛋白饮料龙头企业,旗下主要产品为“六个核桃”,这家上市公司叫养元饮品。 养元饮品的逆袭故事,离不开一个男人--现任董事长姚奎章。 姚奎章原本拥有一份铁饭碗工作,他从技术员起步,一路升任至高管。1999年,姚奎章临危受命,接管经营不善的河北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养元饮品前身),勉力维持企业运营。 2005年,老白干集团选择挂牌出售河北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姚奎章带领一批职工接下了这家公司。 经过多年打拼,姚奎章于2018年带领养元饮品成功上市。2025年4月30日收盘,养元饮品市值达306亿元。 随着养元饮品的逆袭,姚奎章实现了百亿财富。2024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姚奎章以110亿元财富位列第471位。 在姚奎章带领下,养元饮品的业绩波动较大,高点还停留在上市第一年,此后未创新高。近年来,养元饮品因投资频频被关注,这是怎么回事? 饮料巨头进军半导体,什么情况? 2025年4月26日,养元饮品发布了一份外投资公告。 内容显示,养元饮品控制的泉泓投资以货币出资方式对长控集团增资人民币16亿元。交易完成后,泉泓投资持有长控集团0.99%的股份。 养元饮品表示,本次投资符合发展战略,能够推动该公司探索股权投资的商业运营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整体业绩水平。 养元饮品本次投资标的是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控集团”)。 资料显示,长控集团属于半导体行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等。 2023年全年,长控集团的净利润约为5.31亿元;2024年1月-9月,长控集团的净利润为-8421.03万元。 2024年,养元饮品的归属净利润17.22亿元,按此计算,本次投资的16亿元金额占去年整年净利规模的九成以上。 养元饮品在公告中提示风
      173评论
      举报
      300亿饮料巨头进军半导体,百亿富豪下的什么棋?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30

      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低调实力派的动力、定力与耐力

      当下,白酒行业挑战与机遇交织。 一方面,行业产品销售遇冷、库存高企,消费信心亟待重塑;另一方面,消费市场步入“价值与体验至上”新阶段,文化赋能与场景营销成为新增长点,开辟了竞争新赛道。 在这场变革的周期大考中,众多实力酒企积极探索、主动求变。其中,中国酱酒第二股珍酒李渡(6979.HK)一份兼具韧性与成长性的答卷,值得关注。 珍酒李渡主要财务指标 2025年4月27日,是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最新发布的2024年报显示,公司主要财务指标连续第四年保持增长,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展现出“低调实力派”特质。 珍酒李渡上市以来的出色表现,得到摩根士丹利、高盛、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国内外顶级券商机构点赞,给予“增持”“买入”“强烈推荐”等正面评级。 那么,在白酒行业变革期,珍酒李渡是如何排兵布阵,实现穿越周期的高质发展的?探究其成功密码,可概括为:始于战略定力,成于创新驱动,贵在长期耐力。 定力:从“高速”向“高质”转型 2024年报显示,珍酒李渡实现营收、经调整净利润双增,毛利率提升至58.6%(以A股会计准则计算为75.5%),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23.7%,两项关键指标同比均提升0.6个百分点。尤为亮眼的是,经营现金流7.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6.3%。 珍酒李渡旗下三家企业 这些数据表明,珍酒李渡追求的增长,并非规模的片面“高速”扩张,而是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的“高质”增长。 “高质”发展的珍酒李渡,核心竞争力得到强化。有力的证明是,与A股同行相比,珍酒李渡部分成长性指标占据优势。 截至4月25日收盘,根据已披露的8家A股白酒企业年报数据,珍酒李渡按A股准则计算的75.5%毛利率紧随贵州茅台与五粮液;经调整净利率23.7%,也排在行业第三位,远高于A股20家白酒股2023年20%左右的净利率均值。 除了财务数据,产品结构的优化也是珍酒李渡“高质”发展的重要体现。2
      159评论
      举报
      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低调实力派的动力、定力与耐力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30

      迈瑞医疗新成长预期:逆势增长背后的全球化新引擎

      4月28日晚,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迈瑞医疗(300760.SZ)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26亿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增长0.74%。 这份成绩单“含金量”十足。2024年,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行业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迈瑞医疗两大核心数据不仅再次刷新历史最好成绩,且自2018年上市以来保持了连续7年的双核心数据增长,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波动能力和持续稳健发展的底色。 逆流而上,稳健增长,迈瑞医疗凭什么?年报披露后,券商机构火速关注,国金证券的点评一针见血,“国际业务支撑公司增长,高端产品持续突破”。 2024年,得益于海外高端客户群的持续突破、本地化平台能力建设的逐步完善,迈瑞医疗国际业务增长21.28%,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约45%,成为公司稳健增长动力源。 面对全球医疗器械预期中2024年6370亿美元的超级市场,迈瑞医疗非常务实地提出了公司业务布局可及国际市场空间为5700亿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可及市场为1300亿元。这对比迈瑞相对于前者164亿元、后者109亿元的收入,国际业务自然成为迈瑞医疗持续高成长进程的新引擎。尤其迈瑞产品“质优”下的“高性价比”,更是在加速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迫切医疗需求,而带来的业绩增长趋势也更为强劲。 从夯实国内根基到布局全球赛道,迈瑞医疗正以创新驱动与全球化战略,稳步向“全球医疗器械前20强”目标冲刺,重塑全球产业竞争版图。 5年跃两大百亿关,“再造了一个迈瑞” 2024年,“高质量增长”成为各行各业共识,市场对一家企业的评判标准,从关注短期的业绩爆发,转向聚焦可持续发展能力。迈瑞医疗2024年业绩数据,称得上是“高质量增长”。 先看营收数据,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367.26亿元,同比增长5.14%。回顾2019年,迈瑞医疗营收165.56亿元,短短5年接连跨
      72评论
      举报
      迈瑞医疗新成长预期:逆势增长背后的全球化新引擎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30

      通威股份财报观察:行业周期的突围与战略重构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核心竞争优势。虽业绩受行情影响未能独善其身,但其全年经营仍有诸多亮点值得关注。 经营指标显底色,现金流筑牢安全垫 行业对比视角下,通威的“抗跌性”依然突出。过去一年,通威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主要产品销量稳步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饲料及产业链业务全年稳中有进,整体市场地位在行业的惊涛骇浪中持续稳固。 高纯晶硅方面,通威直面供需失衡和价格下降等市场挑战,持续提升产品质效,实现销量46.76万吨,同比增长20.76%,全年产销量约占全国30%,市占率位居第一。通威顺应行业需求趋势,全年N型产出占比超90%;在推动N型硅料提质增效同时,通威还实现用于半导体产业的电子级多晶硅批量稳定供货,并新增通过4家海外客户验证,深入践行电子级晶硅的“通威智造”。 太阳能电池方面,通威加速存量PERC产能升级、完善研发平台系统构建、加强精益化生产管理,全年实现太阳能电池销量87.68GW(含自用),同比增长8.7%。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通威股份已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电池出货量榜首,2024年电池全球市占率约14%,全球电池领域龙头地位持续夯实。 大浪淘沙之际,胜者往往率先勇立潮头。通威积极把握N型技术迭代节奏,加速产能结构调整,目前TNC电池产能超150GW。作为TOPCon PECVD技术产业化引领者,通威股份成功推动PECVD技术成为行业主流选择,市占率超50%。 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突破双重助力下,通威组件业务加速完善高端产能制造与营销服务网络,实现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与出货
      1,442评论
      举报
      通威股份财报观察:行业周期的突围与战略重构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29

      分红比例连续6年下降,优等生常熟银行怎么了?

      文 | 刘振涛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营收与净利增速保持双位数,2025年一季度业绩取得“开门红”,常熟银行保持了农商行“优等生”该有的样子。 然而,优等生常熟银行却也遭遇投资者吐槽,有投资者称其“抠门、吝啬”。 市场吐槽常熟银行,发生了什么? 2024年,常熟银行的分红比例为19.77%,跌破了20%,该行上市以来分红比例最低的一年。同时,公司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背后,不良率的生产率上升,关注类贷款余额及迁徙率上升,资产质量存在挑战。 2023年末,常熟银行的管理层进行了大变更,董事长、行长等相继辞任,薛文、包剑分别出任该行新任董事长、行长。 2024年是新管理层履职的一年,常熟银行保持了过往的稳健,后续如何进一步提升分红比例,提升资产质量,是常熟银行管理层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 外延异地扩张,非息收入支撑营收,整体稳健 翻阅常熟银行近期发布的两份财报,2024年全年,该行总规模达3665.82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9.6%,实现营业收入109.09亿元,同比增长10.53%;实现归母净利润38.13亿元,同比增长16.20%。 2025年一季度,常熟银行的营收达29.71亿元,同比增长10.04%,实现归母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增长13.87%。 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一季度,常熟银行营收与净利增速都保持双位数增长。 透过2024年年报我们发现,聚焦小微,向村镇下沉,外延异地扩张,成为了常熟银行扩张规模的重要手段。 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常熟银行在本地的收入为28.89亿元,占比26.48%,常熟以外的江苏省内地区的收入为61.71亿元,江苏省外地区收入为18.5亿元,常熟以外区域营收占比合计达73.52%。 根据监管部门规定,农商行原则上“机构不出县(区)、业务不跨县(区)。向外地扩张,异地发展受到严格的限制。 然而常熟银行拥有“特权”——“投管行”牌照,
      53评论
      举报
      分红比例连续6年下降,优等生常熟银行怎么了?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04-28

      迈瑞医疗一季度业绩环比大幅改善 国内业务将从今年三季度迎来重大拐点

      4月28日,迈瑞医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净利双双增长,全年实现营收367.26亿元,同比增长5.14%;实现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增长0.74%。同期,公司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3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9亿元,二者相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然而,环比去年四季度来看,受益于海外高端客户持续突破,国内医疗行业整体招投标规模边际回暖等因素,迈瑞医疗营业收入环比增长1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增长154.85%,其中,国内收入环比增幅50%以上,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认为,医疗合规要求提升和集采影响将逐步出清,行业将在低基数下持续复苏,部分新品放量或国际化布局的公司将实现高增长,行业估值和确定性有望持续提升。 迈瑞医疗表示,如果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数据能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同时考虑到过去两年带来的上下半年收入基数偏离的问题,公司有信心国内业务将从今年三季度开始迎来重大拐点。 国际业务两年复合增速超过15% 国际市场上,面对发展中国家汇率波动、本土保护主义盛行、关税贸易壁垒等不稳定性因素,迈瑞医疗的海外业务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考虑到去年一季度国际业务增长近30%所带来的高基数,迈瑞医疗国际业务过去两年的复合增速超过了15%,其中发展中国家过去两年的复合增速接近19%,国际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提升至约47%。 期间,公司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实现海外高端客户快速突破,并加速推动海外本地化生产制造等能力建设。未来,随着持续深入的本地化平台建设,公司的国际业务的收入占比有望不断提升。 国内市场上,从2023年起,受医疗合规要求提升、医疗设备招采进度放缓等因素影响,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承压。由于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时间差显著拉长,
      168评论
      举报
      迈瑞医疗一季度业绩环比大幅改善 国内业务将从今年三季度迎来重大拐点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