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知名财经领域创作者

IP属地:北京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5 20:28

      天门山“惊魂”警钟:奇瑞要“快”更该“稳”

      文 | 张佳儒 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放烟火“炸山”引争议后,又一品牌营销“翻车”。 近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奇瑞汽车旗下风云X3L挑战999级“天梯”台阶时突发意外,车辆在陡坡上溜车并撞击护栏,原本策划的“征服极限”终成“翻车”现场。 11月13日,奇瑞汽车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对风险预估不足、细节把控不到位,还承诺会全力修复景区设施并承担所有赔偿。 致歉声明发了,但外界的质疑声并没有停下来,奇瑞为什么要在景区进行车辆测试?这样的测试到底是验证性能,还是博流量? 奇瑞天门山“惊魂”,营销“翻车”的表层失算下,是深层的流量焦虑。 作为以技术务实著称的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奇瑞汽车刚于9月在港交所上市,资本市场对其成长性的期待,让“快速增长”成为企业核心诉求之一,也让企业有抢流量、冲销量的紧迫感。 但营销层面的急躁冒险,却与奇瑞汽车深耕多年的稳健基因形成反差。更有声音担忧,这种急躁的心态,是否会蔓延到研发与质量管控等核心环节。 天门山“惊魂”给奇瑞汽车敲响了警钟,“快”是回应期待的发展必需,但“稳”才是行稳致远的根基,“稳”根基不能让位“快”焦虑,奇瑞要“快”更该“稳”。 复制路虎营销神话梦碎,却踩始祖鸟“雷区” 奇瑞风云X3L的天门山极限测试,最初因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的“剧透”而备受关注。早在9月12日,李学用就在微博上提到了风云X3L准备在天门山上“搞点事”。 不过,由于此前天门山一直在下雨,路面比较湿滑,测试中途暂停了,李学用预告等天气好了会再挑战。9月21日,李学用发文称挑战继续,天门山的坡道对动力操控及整车性能四驱系统有着极高的要求,要与消费者“顶峰相见”。 奇瑞汽车此次测试的风云X3L,9月17日正式上市,官网定价11.99万元至15.99万元,以“高能时尚户外方盒”为产品定位,满足日常通勤和家庭轻度越野的需求。 那么,风云X3L为什么会选择硬杠天门山
      150评论
      举报
      天门山“惊魂”警钟:奇瑞要“快”更该“稳”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5 14:48

      充电宝风波后的港股征程:优等生安克创新为何也要“补血”?

      文 | 刘意默 又一家A股科技公司谋求赴港二次上市。 11月11日晚间,安克创新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安克创新成立于2011年,2020年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截至11月14日收盘,安克创新的股价报收107.7元/股,总市值为577.4亿元。 2024年年报显示,安克创新是一家智能硬件科技企业,并正在向“多品类全球化智能硬件科技企业”转型升级,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用电、智能家居自动化和智能影音三个产业方向。 2025年以来,伴随关税贸易波动和充电宝召回的事件风波,安克创新的股价出现波动,同时财报也显示安克创新正面临现金流压力。 在此背景下,港股上市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安克创新的资金压力甚至帮助安克创新再上一个台阶? 赴港上市,既是解近渴,又是谋远虑 谋划赴港上市,对安克创新来说首先解决的就是现金流的燃眉之急。 今年年中发生的充电宝风波,对安克创新来说是一场大考。 6月,因核心电芯供应商在未告知的情况下,私自变更了电芯内部的隔膜原材料,导致安克创新部分批次充电宝存在过热甚至自燃的风险,安克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大规模召回。 这场风波中,虽然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是罗马仕,但以充电储能作为核心业务的安克创新也受到了冲击,安克创新为此预估了1.3亿元的产品质量保证负债。据市场媒体报道,今年6月以来,安克创新国内外已经累计公告召回235.2万个充电宝。若全部按照全额退款处理,或导致最低4.32亿元,最高5.57亿元的经济损失。 叠加关税波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传导到财务数据上,则是半年报上收入占比过半的充电储能类产品毛利率下降了2.37个百分点。 同时,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由流入转流出,2025年中报,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32亿元,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尽管流出减少,但净流出仍达8.
      82评论
      举报
      充电宝风波后的港股征程:优等生安克创新为何也要“补血”?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3

      ST公司一年市值逆势增长1000多亿,“游戏茅”世纪华通的奇幻漂流

      文 | 张佳儒 在多数人认知里,ST股向来与业绩疲软、股价低迷、市值微薄挂钩,但你见过1300亿市值的ST股吗?更奇幻的是,其中900多亿市值,竟是在它顶着ST标签的一年间涨出来的。 11月10日,ST华通公告,自11月12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世纪华通”,当日收盘市值1308亿元。摘帽当日,公司收盘市值进一步攀升至1375亿元,11月13日收盘总市值涨至1424亿元。 摘帽这一关键节点,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家“游戏茅”公司。 2024年,世纪华通因连续5年财报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处罚,公司自当年11月8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当时,公司市值360亿元左右,是A股罕见的百亿市值ST股。 戴上ST的帽子一年来,世纪华通非但没有陷入颓势,反而实现业绩与市值的双重爆发。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72.23亿元,同比增长75.31%,归母净利润43.57亿元,同比增长141.65%,市值更是从360亿元飙升超900亿元。 世纪华通这场逆袭背后并非毫无隐忧,119亿元商誉高悬,业绩增长之下销售费用高企达百亿,如此业绩增速能撑多远,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这场从“风险警示股”到千亿巨头的奇幻漂流,究竟是估值修复的短期盛宴,还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起点,仍有待时间检验。 “游戏茅”连续5年虚假记载,“商誉”为何是雷区? 11月12日,世纪华通撤销其他风险警示,“摘帽”的核心原因在于公司完成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工作,合规整改事项通过监管检验。 根据此前公告,世纪华通2018-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连续5年的违规操作中,“商誉”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所在,公司究竟经历了什么? 提起世纪华通,不少人对它的印象是 A 股 “游戏茅”“游戏大王”。实际上,公司在2005年创立之初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2014年开始,世纪华通开始向游戏产业转型,通过收购天游软件、
      140评论
      举报
      ST公司一年市值逆势增长1000多亿,“游戏茅”世纪华通的奇幻漂流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3

      波动时代下布局核心资产,如何找到穿越周期的解法?

      自去年“924”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发布以来,A股整体迎来了较强的走势,在核心资产的追逐下,上证指数在近期突破了4000点。 Wind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11月10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45%。市场呈现出震荡“慢牛”的趋势,但是风格切换比较快,围绕着4000点还在反复拉锯,波动不断。 中原证券发布的研报中表示,进入11月,在科技成长板块高估值的背景下,预计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大。 从这个背景来看,当前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充满复杂性的节点,核心资产投资布局仍是重点机遇,但在市场风格切换频繁的情况下,单一赛道的波动性被急剧放大。 作为投资者普遍陷入一种两难恐慌:既渴望捕捉核心资产比如机器人产业、创新药等带来的高弹性机会,又担忧重仓押注下可能带来的回撤风险。 如何解决投资者当下的投资两难“恐慌”?答案就是做好资产配置。其并非依靠对市场风格的短期博弈,而是需要一种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投资哲学。 知名经济学家马科维茨表示,投资收益中的90%都是由资产配置决定的。投资的本质是在风险与收益间找到平衡点,来获得长期的稳定收益。在投资A股核心资产中,“均衡+成长”的配置逻辑,或许是比较科学的思路。 波动市场投资核心资产,做好配置是关键 近一年来,市场对资本市场“核心资产”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核心资产是指那些竞争优势明显、业绩表现较为稳定、行业地位突出、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优质资产。 “时势造英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核心资产的具体范畴又有所差异。比如,2000年代,核心资产是受益于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五朵金花(金融、地产、煤炭、钢铁、汽车)”。 2010年以来,居民消费驱动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平台经济,以及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消费板块,核心资产代表为白酒、互联网等行业的优质龙头。 可以发现,每个时代的核心资产与经济结构的变迁息息相关。 从长远来看,以 “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
      8.85万评论
      举报
      波动时代下布局核心资产,如何找到穿越周期的解法?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3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财经传媒论坛在长沙举办

      来源:潇湘晨报 11月12日下午,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财经传媒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唐卫彬出席论坛。 本届论坛以“创新·变革·共赢”为主题,来自主流财经媒体、专家学者、商业传播平台和企业界代表、优质财经内容创作者等200余位嘉宾参加。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贺砾辉出席并担任本次论坛的政务主持人。 与会嘉宾认为,作为连接国家政策、市场动态与公众认知的重要桥梁,财经领域宣传报道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社会预期稳定与共识凝聚。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财经报道大方向,以专业权威报道提升财经舆论引导力,以全媒多元传播构建财经舆论新格局。 财经传媒论坛采用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的形式展开,聚焦“主流财经媒体深化系统变革”“构建财经内容传播新生态”“优质财经内容助力产业经济发展”等主题。 与会嘉宾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构财经内容生产体系,在此背景下,专业内容的价值愈发凸显。全媒体时代,坚持内容为王仍然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根本出发点。要加强内容、形式、场景的创新,锚定“用户需求”、拥抱“技术变革”、坚持“开放共赢”,用专业求证守住内容底线,用理性声音更好引导市场预期。 论坛现场,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社、上海报业集团界面财联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浙江经视、潇湘晨报社等主流媒体代表深入探讨了系统变革与内容创新等议题。 论坛还吸引了“秦朔朋友圈”“新经济学家智库”“温义飞的急救财经”“硬核财经小爆姐”“华商韬略”“小司频道”“正和岛”等优质财经内容创作者参与。大家表示,创作者需要在自我表达与用户需求、信息深度与传播效果之间找到平衡点。“文明始于扩散,社会基于传播,只
      239评论
      举报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财经传媒论坛在长沙举办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2

      汉堡王中国3.5亿美元“卖身”,CPE源峰是捡漏还是接盘?

      文 | 刘意默 继星巴克之后,又一国际餐饮巨头的中国业务易主。 11月10日晚,CPE源峰宣布与汉堡王母公司RBI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交易涉及金额为3.5亿美元,注入汉堡王中国后,这笔钱将用于支持其餐厅门店扩张、市场营销、菜单创新以及运营能力提升。 根据整体规划,双方计划将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门店规模从目前的约1300家,拓展至2035年的4000家以上,并实现可持续的同店增长。交易完成后,CPE源峰将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的股权。 这笔3.5亿美元的交易是一桩划算的买卖吗?CPE源峰把汉堡王中国扩张至4000家门店的野心,能实现吗? 尴尬汉堡王:入华多年,门店仅为竞对零头 2005年,作为全球知名的汉堡品牌,汉堡王进入中国市场。距今,汉堡王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20年。 汉堡王中国业务的卖身,并非没有线索,在双方正式合作前,汉堡王中国的颓势已显。 首先是,从汉堡王中国的销售额来看。根据母公司RBI财报显示,2023年、2024年汉堡王中国的系统销售额(即直营店与加盟店的销售总额)分别为8.04亿美元、6.68亿美元,呈现下降趋势。 RBI集团2025年Q3财报数据显示,汉堡王中国第三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0.5%,系统销售额也持续环比提升,约为1.72亿美元,全年是否实现增长,有待验证。 与销售额面临考验同时发生的,是单店盈利能力的下降。据汉堡王母公司RBI集团财报,从2023年第四季度起,汉堡王中国的同店销售额连续六个季度下滑,直至今年第二季度才由负转正。财报中一个有趣的对比是,汉堡王中国单店年销售额为40万美元,而汉堡王法国为380万美元,仅为十分之一左右。 单店盈利能力下降的背景下,汉堡王中国门店开始收缩,今年前两个季度,仅半年时间门店就减少超过100家,而且还在持续关店,截至目前,汉堡王中国门店仅有约1300家。 值得注意的是,Q3财报
      169评论
      举报
      汉堡王中国3.5亿美元“卖身”,CPE源峰是捡漏还是接盘?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2

      老板强制员工暴富?别信他们的鬼话

      文 | 李德林 如果老板每天让你买一部手机,才能给你转正、发工资,你会不会很崩溃?如果你相信老板的话,真以为你买的手机在公司平台可以租出去赚租金差价,那么你的投资离曝雷就不远了。无论平台有多大,但凡老板以强制手段让员工买理财时,你最好还是主动辞职走人吧。 最近有个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公司叫中锦裕荣集团,旗下有一个手机租赁平台青云租曝雷了,规模不大,差不多10个亿。公司的员工们自嘲说,公司的八成业绩都是贷款上班养的,意味着数千血本无归的投资者中,那些想在青云租上班,或者想转正的员工才是大冤种。 青云租的生意主要是向社会人员吸纳投资,资金折算成不同型号的苹果手机,投资者依托平台将手机租赁出去后收取租金差价,投资越久,收益越高,年化率可达16.8%。青云租号称全国门店300多家,在华南、华中地区多个城市有布局,股东都是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 商业模式往往是赚钱的制胜法门,如果商业模式都没有常识,老板还说能赚钱,且能通过广开门店的代理模式赚的让你怀疑人生,那一定是庞氏骗局。青云租是出租手机的,我见过买手机消费的,买二手手机消费的。这年月,有多少人要去租手机消费?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么? 手机是一个相对个人化的私有物品,不仅涉及到隐私通讯,还涉及到隐私信息的连续性,租来的手机,个人私用?还是集团公用?到底有什么样的人会去租手机用呢?且能支付16.8%的年化利率,这人要么是纯纯的冤种,要么就是不少大老板口中的水军,否则讲不通啊。 青云租的员工们听到老板说,你们放心投资吧,有保险公司兜底,最差情况下都可以理赔手机价格的90%。加上你年化16.8%的收益率,妥妥地稳赚不赔啊。这个世上真有这种生意?如果真有这种生意,老板还会说,你每个月不投资30台手机,你就会被劝退,拿不到工资? 常识能打败一切幻觉。 青云租的员工面试的时候,老板开出的底薪是8000元,招商一个投资人,可以获得业绩提成。3个月试用期
      220评论
      举报
      老板强制员工暴富?别信他们的鬼话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2

      守正笃行、蓄力致远,水井坊以务实经营应对行业调整

      10月30日晚,水井坊披露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3.48亿元,归母净利润3.26亿元。聚焦第三季度单季,公司营收为8.5亿元,环比增长57.79%;归母净利润2.21亿元,重回盈利轨道。同时,净利率回升至25.95%,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行业持续面临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水井坊Q3业绩的环比回升,更折射出了公司在调整期中的经营韧性。水井坊以聚焦长期价值的战略定力,通过稳步推进价值链维护、渠道治理、品牌建设和产品梯度优化等一系列举措,在保持整体健康运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既定战略的有序落地。 一、在行业逆风期中,保持定力 结合今年三季度整体表现来看,主要白酒上市公司收入端与利润端,均普遍承受下行压力。据统计,2025年1—9月白酒行业实现营收3102.8亿元,同比下降5.48%;净利润1226.9亿元,同比下降6.63%,净利率为40.6%,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就三季度单季来看,行业实现营收763.1亿元,同比下降18.4%;净利润282.1亿元,同比下降22.0%,净利率下降至38.0%,较去年同期下滑1.7个百分点。 在数据背后,不难看出当前行业已进入更为理性的修复周期,企业增长不再依赖外扩式发展,而回到经营质量、渠道健康和促进动销等本身。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水井坊第三季度的经营成效,更值得从“阶段性改善”的角度去观察。 酒水行业研究者、资深分析师欧阳千里表示,在行业调整期,水井坊始终有属于自己的节奏,业绩端的企稳回升,是其主动调整经营节奏、强化内部管理的直接结果。 二、聚焦价值链与渠道健康,务实应对短期挑战 今年以来,市场需求回落引发的业绩压力,是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企业纷纷加码价值链管理,并加快库存优化步伐。 为保障价值链长期平稳运行,水井坊于第三季度主动采取了停货、降低买赠力度、优化渠道管理等举措。例如,今年7月,水井坊对
      99评论
      举报
      守正笃行、蓄力致远,水井坊以务实经营应对行业调整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1

      京东卖车,有何不同?

      文 | 张佳儒 继跨界送外卖之后,京东也开始卖汽车了。 11月9日,京东联合车企广汽集团、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正式上市,4.99万租电池开回家、8.99万整车拿下的定价,比之前市场预测的10万到12万低了不少,一下子把电车的入手门槛拉了下来。 在新车开卖前,京东平台上一场特殊的拍卖让这款车火了一把。“国民好车”001号特别版整车1元起拍,参与竞拍仅需缴纳100元保证金。极低的参与门槛和悔拍成本,让这场拍卖热度飙升,最终拍出7819万元的天价。 7819万元拍卖价,遇到了不到5万元的购车门槛,形成极致反差。即便这场天价竞拍最终以悔拍结束,却已让埃安UT super未上市就赚足了关注度。 除了价格很能“打”,埃安UT super还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最快工厂53秒生产一辆车、10万元级唯一的换电车型、500公里续航、2750毫米越级轴距等。 比价格和性能更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卖车绝非传统车企的常规新品发布,而是电商巨头深度入局汽车产业的标志性事件。其背后的模式重构与生态整合,也正酝酿着一场足以比肩**与车企合作“造车”的行业变革。 京东不生产车,但也不止于做汽车的搬运工 京东推出“国民好车”,并非一时兴起,其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2015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以个人名义投资蔚来汽车。章泽天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他(蔚来创始人李斌)花了15分钟时间讲了他对蔚来汽车的想法,我老公花了10秒钟的时间说yes”。 2018年之后,京东对汽车核心业务展开系统化布局。典型的动作包括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2022年该事业部将此前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品牌“京车会”升级为“京东养车”,到了2023年,汽车事业部独立运营。 这一系列组织架构的调整与优化,为京东后续密集联动车企、深化全产业链合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2025年10月14日,京东正式
      257评论
      举报
      京东卖车,有何不同?
    • 尺度商业尺度商业
      ·11-11

      年内最高涨到4倍,资本凭什么重估叮当健康?

      2025年以来,科技和医药成为港股市场热门投资主线。AI技术持续性突破带动港股科技股崛起,创新药出海交易激增、政策支持加码,驱动港股医药健康板块价值重估,互联网医药赛道成为最受市场资金关注的领域之一。 观察发现,既有科技属性也有医药健康属性的互联网医药零售代表——叮当健康(09886.HK)年内涨幅颇为亮眼,深受市场资金的追捧。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叮当健康2025年前10个月股价已经翻倍,期间阶段表现最高上涨到4倍(最低价0.305港元/股,最高价1.37港元/股)。 作为一个归母净利润尚未盈利的公司,为何叮当健康股价年内能最高涨到4倍?买入的资金是炒作还是价值投资? 本文将从基本面、商业模式护城河、增长预期三个纬度解剖叮当健康,探析资本市场在本轮周期中重估叮当健康的背后逻辑。 聪明资金追逐:叮当健康基本面持续改善、盈利潜力释放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末,叮当健康股价从年初的0.5港元上涨至1.13港元,股价涨幅达126%,股价10个月实现了翻倍。在10个月期间,叮当健康的股价还曾一度从0.305港元上涨4倍多到1.37港元。 资金是最为敏感的,资本市场重估,背后一定是企业自身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观察叮当健康2025年中报,显示了其整体业绩呈现出积极态势,盈利潜力在不断释放。 从营收和利润这两个直观的指标来看,2025年上半年,叮当健康的营收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2.6%;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亏损575.9万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亏损收窄78.2%。 营收的增长凸显了公司业务强劲扩张能力,企业的成长性显著。同时,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亏损大幅度收窄,表明叮当健康在提升经营效率和优化成长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这也意味着公司距离盈亏平衡,甚至盈利不远了,释放了极强的盈利信号。 毛利率、净利率、ROA、ROE等这些财务指标是衡量企业盈
      181评论
      举报
      年内最高涨到4倍,资本凭什么重估叮当健康?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