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aldWu

IP属地:山东
    • GeraldWuGeraldWu
      ·2022-11-08
      h

      小心,外资开始进场抄底楼市了

      最近,中国楼市突然火爆了起来让人意外的是,这次的主角不是包场土拍的国央企,也并非资金雄厚的城投企业而是大量的外资企业无论是黑石、高盛这样的资本巨头,还是铁狮门、大和房屋等世界知名开发商,作为职业玩家,
      小心,外资开始进场抄底楼市了
      1,100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8-26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非常抱歉,此主贴已删除
      1,006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3-23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度过不完美的2021年,港股食品股如何修复市场信心?

      @港股研究社
      民以食为天,因此,食品股在消费行业股票中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然而,并非所有食品股都能像A股炒作预制菜概念股一样,在二级市场迎来春天。刚刚过去的2021年,港股食品股经受了一波不大不小的产业链压力,也因此走进了一段不长不短的估值震荡期。食品行业的品类复杂,方便速食、饮料、自热食品、坚果糖类等零食、调味品和预制菜等等。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竞争肉眼可见的增强。原本领先的康师傅$康师傅控股(00322)$ 、统一$统一企业中国(00220)$ 、达利食品$达利食品(03799)$ 等传统品牌,正经历此前行业少见的集中博弈。这给港股食品股的2022年,蒙上了一层难以看透的面纱。2021年,食品股在内忧外患中前行复盘港股食品股2021年的整体运行状态,我们可以从诸多机构的研究结论和行业统计中总结出来:·行业方面,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2年1月21日,食饮板块动态市盈率约24.8倍,较2021年初高位45倍估值大幅回撤45%,更低于近三年约30倍的均值。·个股评价方面,大摩和大和下调达利食品目标价,均认为疫情令饮料销售疲软,预计下半年毛利率压力将持续存在,2022年继续面临成本挑战。中信认为,周黑鸭疫情下短期经营承压,瑞信料其成本压力增加。瑞银认为,统一企业中国2022年利润率才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股价方面,自高盛2021年7月7日将颐海国际加入沽售名单以来,该股总计跌幅一度超过40%。港股食品饮料股中,华润啤酒、蒙牛乳
      度过不完美的2021年,港股食品股如何修复市场信心?
      2,122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3-08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机构:港股经历风险的极端释放,但主线逻辑并未改变

      2022年3月7日,受俄乌谈判进展缓慢、美国威胁制裁俄罗斯原油的影响,全球市场再次大幅下挫,原油价格也飙升至130美元/桶。此前在3月2日召开的产量会议上,OPEC+顶住了西方国家的压力,宣布维持自去
      机构:港股经历风险的极端释放,但主线逻辑并未改变
      1,865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3-08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恒生新低?港股最需要的是流动性!

      @捷克Jack
      还记得前几日有位老兄写了篇《在恒生指数新低之际》。其实这文章有效期也不过一两天,因为港股的新低哪能这么容易给你猜着?港股股民的苦,可能全市场没有什么投资者能理解。 恒生指数已经正式跌破2022年初,疫情最严重时的低点。 恒生指数 如果说暴跌,像俄罗斯股票那样,因为黑天鹅事件,一夜之间蒸发50%以上市值,那是属于猝死。而港股的死,是“凌迟处死”。 莫斯科指数 归根结底,是香港市场本身尴尬的定位,以及极其不专业的香港政府。 前者,很多人都已经提到过,夹在内地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受双重打击。在任何危机苗头前,资金都会更敏感地撤离。而香港市场对很多投资者来说都是“第二投资市场”,意味着港股可能是用来补充其他市场缺失的流动性的。 而真正本质上造成这“凌迟处死”的,往往是不专业的制度。 港股交易费率几乎是全球最高,从券商、交易所、清算所、香港政府等等,每一层都要征收五花八门的“手续费”,美其名曰各种税费,实则就是尽可能的掠夺财富。券商尚且还懂给投资者减免佣金,但香港政府在收走最大头的同时,还在不断向上“加税”。 苛政猛于虎啊,几千年前老祖宗就警示过。 但凡一个成熟市场,要保证交易所内流动性,就不可能设立极高的税收来阻碍交易。 港府却如此短视。 现在已经是2022年,交易所大量的电子化(香港没做到),市场交易越来越偏重量化(香港也引入不了),而极高的交易费率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健康的发展,致使单纯地出现极端行情。 港府甚至还不明白,而交易量萎缩,自己“收租”也会受影响而下降。 只有补充流动性,才能成为成熟的交易市场。 $恒生指数(HSI)$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恒生新低?港股最需要的是流动性!
      2,246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3-08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地缘局势冲击港股,现阶段该如何部署?

      近期俄乌紧张局势持续升温,显著冲击港股市场。近期俄乌局愈趋严峻,上周五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传出炮火声消息,拖累恒指及科指分别下跌2.5%及4.4%。在周末,市场最忧虑的消息出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
      地缘局势冲击港股,现阶段该如何部署?
      1,133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3-08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启程巴芒阁
      港股股灾何时结束,现在还能加仓抄底吗?腾讯跌破400,港股股王在此破位,恒生科技再次下跌4%,连续两日,中概互联etf马上破1,$小米集团-W(01810)$ $阿里巴巴-SW(09988)$ 都到了10倍市盈率。港股市场先生真是暴躁。是最后的机会,还是黑暗中无尽的尽头?你现在是加仓,还是清仓,还是持有不动?最近在回看熊市价值投资者的春天,第二版。看第一遍的时候,正直港股牛市,虽然觉得说的有道理,但体会不深。这次港股,中概股,深度调整,妥妥的陷在了熊市的泥潭里,再看这本书,获得更多跟作者一样的感悟。即使茅台这种标的,当时作者在买入的三年内也亏了60%,后来估值修复加业绩上涨,才赢来10倍的涨幅。
      港股股灾何时结束,现在还能加仓抄底吗?腾讯跌破400,港股股王在此破位,恒生科技再次下跌4%,连续两日,中概互联etf马上破1,$小米集团-W(01810)$ $阿里巴巴-SW(09988)$ 都到了10倍市盈率。港股市场先生真是暴躁。是最后的机会,还是黑暗中无尽的尽头?你现在是加仓,还是清仓,还是持有不动?最近在回看熊市价值投资者的春天,第二版。看第一遍的时候,正直港股牛市,虽然觉得说的有道理,但体会不深。这次港股,中概股,深度调整,妥妥的陷在了熊市的泥潭里,再看这本书,获得更多跟作者一样的感悟。即使茅台这种标的,当时作者在买入的三年内也亏了60%,后来估值修复加业绩上涨,才赢来10倍的涨幅。
      1,463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3-07
      m

      港股为什么不行?

      @价值投资为王
      港股为什么这么垃圾?炒过的散户,进场的时候带着一腔热情,奔着全球估值洼地慕名而来,但离场的时候,都会骂上一句:垃圾!中招的不止是散户,还有机构。2021年初,“跨过香江去,争夺定价权”的口号仿佛还响彻在耳边,而仅仅过去一年,腾讯逼近腰斩、阿里巴巴大跌60%、快手暴跌80%...定价权没拿到,高位站岗倒是事实。血淋淋的案例摆在桌面,不得不让人深思:港股为什么不行?1.弹丸之地撑不起偌大的股市香港人口数量748万人,GDP2.8万亿港币,2021年末港股市值42万亿港币,市值/GDP的比重为1497%。A股市值/GDP是80%,美股是300%,日本是164%。巴菲特曾有一个指标衡量美股泡沫大小,计算基础是拿美股市值/GDP,比率处于75%-90%时为合理区间,超过120%则股市遭到高估。众所周知,股市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而港股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是特殊的存在,完全依靠当地经济,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股市。因此,港股只能依赖金融自由港的地位,吸引外地资金。对内,港股开通了沪港通,对外,港币瞄定美元,可以自由兑换和出入。然而,沪港通是有门槛的,开通需要账户有50万资产,仅此一条,A股投资者多数都不符合。即使符合条件,沪港通标的也十分有限,无法对所有港股提供弹药支持。对外,外资虽然可以自由买卖,但资本有国界,一来港股上市公司基本来自中国,外资对公司的了解程度有天然的障碍,这与国内投资者买卖美股一致,基本都只买熟悉的、日常能接触到的公司,没听说过的根本不敢买。二来,港股背靠中国,机构资金心存偏见。内外夹击,港股只能夹缝中求生存。即使生活艰难,但港交所依然卖力争夺全球IPO融资NO.1的地位。2021年,港股IPO融资额3314亿港币,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纳斯达克、纽交所、上交所,这是自2012年以来,香港市场IPO筹资额首次跌出全球前三的位置。为了保三争一,港交所今年开始允许SPAC(特殊目的
      港股为什么不行?
      1,463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2-24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

      为什么美国非要拱火发动一场战争?

      @交易员Owen
      关于文章争议点的回应 乌克兰和俄罗斯局势的有些话太敏感,而且我已经很久没有混迹社区了,所以这次低调一些,谈一谈为什么美国非要拱火发动一场战争, 这么说吧,无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冲突最后如何发展,从实际意义上讲,美国其实已经赢了。 第一,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冲突爆发后,俄国顺理成章的受到了来自西方各国的制裁,北溪2号的天然气管道已经确认停运,德国刚刚正式暂停了北溪2号的认证工作。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受到影响,经济前景压力变大,俄罗斯包括周边国家的局势陷入混乱,其他新兴经济体遭受冲击,亚太这边的市场局面是不是被搞乱了? 来看一眼MSCI亚太地区的ETF走势,去年8月开始,就是一个长期的探底走势。 第二,美国“拱火”乌俄,是不是把自己的队友:欧洲诸国,也就是北约联盟的一众国家给成功拖下水了?他们以后的天然气,石油这些资源谁来保障? 要知道,欧盟的能源是极其依赖俄罗斯出口的,两边长时间的发展格局是:在对抗中求合作,在博弈中求发展,我们来看一张图就明白了: 2019年到2020年,欧盟国家进口天然气数量占比最大的两个国家,第一是俄罗斯,第二是挪威。 现在好了,欧盟跟着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根本就是砸了个西瓜,抱了个甜瓜回来,往后能源价格飙升,物价飞涨,企业成本高企,发展滞涨的影响是少不了的。 第三,美国拉着一帮小弟制裁俄罗斯。让局面向着冲突升级上发展,是不是成功的把美元指数给托了上去? 为什么,因为历来美元都是是第一避险资产啊,大家可能只了解黄金是地缘冲突后的首选,其实在这种危机事件走向不明确的时候,美元往往会收获一大批的避险买盘。 更重要的是,美股当下的市场情绪极度看空,随时都有跌破支撑位再度下杀的可能,那么接下来大概率的剧情是:美股市场下跌,甚至会拖累实体经济走弱,GD
      为什么美国非要拱火发动一场战争?
      1,460评论
      举报
    • GeraldWuGeraldWu
      ·2022-02-02
      mark

      中美两国互联网巨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互联网怪盗团
      美股的财报季刚刚开始。按照惯例,财务业绩比较好的公司会率先发布财报。因此,已经有四家举足轻重的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奈飞、苹果、特斯拉,发布了上个季度(各家的财年时间不同,不一定都叫第四季度)的财报。对于特斯拉,我基本不懂,就不献丑了;对于另外三家公司,我还是多少懂一点的。 总体看来,这三家科技巨头的业绩都非常好,都汇报了两位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其中,增长势头最好的是微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但是业绩超预期幅度最大的是苹果,尤其是净利润,超过一致预期大约十个百分点;新款iPhone在大中华区的强劲销售,是超预期的重要来源。 微软的净利润率一如既往地高,接近40%,这是由软件公司的业务属性决定的。苹果的净利润率大幅扩张,已经接近30%,这主要是服务收入(云服务、应用商店等)比例上升导致的。事实上,在智能手机行业,苹果一家的净利润比所有安卓手机厂商加起来还要高。 相比之下,奈飞的净利润率似乎比较寒碜,但主要是因为季节性因素——第四季度是奈飞成本摊销比较多的季节,在其他季度,它的净利润率一般都能超过20%。这充分说明,视频平台不是一门坏生意,只是中国的爱奇艺、B站没有经营好这门生意。 受到欧美经济复苏、产品周期和技术进步等多重积极因素的推动,美国科技巨头的业绩增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华尔街分析师对谷歌和Meta (Facebook)的财报预期非常乐观;对亚马逊的预期不太乐观,但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导致的。我个人对美国互联网行业不太熟悉,研究得远远没有对中国互联网行业那么深;但是我个人认为,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的市场统治地位是可以持续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上升周期尚未结束。我对Meta和奈飞没那么乐观,但它们仍然是很好的公司。 对比一下互联网中概股的财报,我们就会发现:中美互联网巨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无论在市值层面、营收层面还是利润层面。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
      中美两国互联网巨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1,606评论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