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WEMONEY研究室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1,158
帖子 · 1,158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10:36
兴业消金的“翻身仗”:2025上半年净利润8.68亿,同比暴涨213%
文|姜林燕 编|刘双霞 近日,兴业消费金融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其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暴涨213.4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21.05亿元,不良率2.61%,相比2024年末的24亿元不良余额和2.93%的不良率有所改善,但仍有资产质量压力。 与2024年全年业绩相比,兴业消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24年兴业消费金融全年净利润暴跌76.82%至4.3亿元,成为头部机构中下滑最显著的一家。 1.业绩过山车:从暴跌到暴涨的突围 兴业消金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戏剧性反转。在2024年净利润暴跌76.82% 的阴影下,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3.43%。 兴业消费金融利润暴增背后,与其密集处置不良资产相关。2025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15家持牌消金公司通过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不良贷款资产包110期,未偿本息总额超300亿元,同比增幅达217%。 在这场不良资产处置大战中,兴业消金以48.62亿元转让规模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的85.32亿元。仅2025年1月,兴业消金就密集发布两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涉及2834户贷款。 不良资产转让已成为兴业消金优化资产负债表的核心策略。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从11.04亿元攀升至21.49亿元,不良率从1.90%升至2.49%,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加大。 兴业消金目前坚持 “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比69.43%,线上业务仅占30.57%。 这种模式依托母行兴业银行的网点优势,通过“母子联动,试点融合”拓展客户。兴业消金董事长戴叙贤将其视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筹码。线下团队覆盖了传统金融服务不足的区域和客群,但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暴露。 当经
看
4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兴业消金的“翻身仗”:2025上半年净利润8.68亿,同比暴涨213%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8-04 18:28
因工作原因,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辞任
文|王彦强 8月4日,招商银行(600036.SH)公告称,副行长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去副行长职务,辞任自2025年8月4日起生效。 招商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王小青,1971年10月出生,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2020年3月加入招商银行,曾先后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行长助理,深圳分行行长。2023年7月起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兼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至此,招商银行的高管结构为,董事长缪建民,行长王良。副行长彭家文(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王颖、雷财华、许明杰,首席风险官钟德胜,公司秘书何咏紫,首席信息官周天虹。 招商银行高管及其重要人员 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滑0.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9%。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招商银行资产总额为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12万亿元,增幅10.19%;负债总额为10.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57.71亿元,增幅9.81%。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0.9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411.98%,较上年末下降25.7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3.92%,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 2025年1-3月,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37.51亿元,同比下降3.09%;实现归母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13%。
看
1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因工作原因,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辞任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8-04 17:47
从WAIC说起,银行AI从展台走入主流程,难点与新变量并存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林见微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银行AI应用争奇斗艳:数字分身无缝服务、智能助手对答如流、审单风控效率倍增。 然而,热闹的展会背后,银行AI的真实发展正面临三重关键考题:技术应用走到了哪一步?在核心场景落地时卡在了哪里?以及未来的决胜方向又在何方?热闹的展示只是序章,银行AI的深层挑战与价值重构,才刚刚浮出水面。 01 走到哪? 从“数字员工”到“智能体”,银行AI场景加速渗透 从这次WAIC 2025上不少银行的展示来看,能看出一些银行AI布局的最新风向。比如交通银行在远程服务这块下了不少功夫,用数字分身做金融服务,结合音视频和AI技术,搭起了一套远程视频服务系统。简单说,就是把远程坐席、数字员工、客户经理这些角色都打通,做到“人+AI”一起上,让服务更顺畅。 上海银行也有新动作,发布了一款AI手机银行,主打“对话即服务”,意思是和它对话,就跟与银行顾问聊天一样,既能问问题又能直接操作,速度快、响应也比较准。 展会之外,我们也观察到各大银行在AI布局上的动作越来越多。先以六大行为例,现在已经把AI用在客户服务、风险判断、流程处理这些日常工作里,大家都在边做边看,想办法让它真正能用得上。 而人和AI怎么搭着来用,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有的银行试着让AI先干一部分,再由人来判断、把关。目前来看,这种方式还在摸索中,效果到底怎么样,还得再观察。 总的来说,六大行在AI上都有在动手做事,方向也挺接近,都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先把事情做起来,再看后面能不能继续深入。 信息来源:各大银行2024年年报等公开信息 相比六大行更系统的方式,部分股份制银行也都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结合。不少银行在做云、AI、平台打包推进的方案,已将这些技术用在日常的服务、知识整理和流程处理上。 进一步看,部分股份行更讲究哪个地方有用就往哪放,
看
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WAIC说起,银行AI从展台走入主流程,难点与新变量并存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8-04 12:56
贷款中介成“隐形主角”,中关村银行线上表单贷款的双面博弈
文|文心 近日,北京中关村银行在短视频平台上推广的“惠E贷”广告引人注目,据该条广告介绍,惠E贷申请条件包括公积金个人月缴纳500元以上以及公积金连续缴纳满6个月以上。该产品最高额度20万元,最长可分60期,年化利率(单利)3.95%-24%。 点击广告链接,用户进入一个简洁的表单页面,需要提交姓名、手机号和城市等基本信息。但页面下方的小字揭示了合作关系——广告推广由北京都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运营支持。更深入的《用户服务协议》中,中关村银行明确披露了与两家机构的合作,除都有科技外,还有一家名为安心相助金融服务外包(北京)有限公司的贷款中介。 近期金融行业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各地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声明,撇清与贷款中介的合作关系。这种行业背景下,中关村银行公开与贷款中介合作推广贷款产品,显得格外突出。 1.贷款中介的台前幕后 在用户服务协议中披露的两家合作机构各具特色。都有科技成立于2019年,公开信息显示其管理团队来自行业头部机构,历史助力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百亿元。其经营范围明确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外包服务”等内容。 另一家安心金服则成立于2016年,法人代表为姜延峰。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银行贷款方案定制服务,涵盖个人信贷、企业贷、房抵、车抵等多种贷款类型。在业内,安心金服是不折不扣的贷款中介机构。 WEMONEY研究室以客户身份联系中关村银行客服咨询“惠E贷”申请流程时,银行的官方客服告知以第三方的链接申请流程为准。 贷款中介行业长期存在诸多问题:准入门槛低、监管规则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严重。这些隐患可能给合作银行带来声誉风险。作为持牌银行机构,中关村银行需要对合作机构加强管理,把控合作风险。 最令人担忧的是,合作中介可能出现虚假宣传、高额收费、诱骗贷款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即使银行在协议中明确披露了合作关系,也难逃消费者
看
1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贷款中介成“隐形主角”,中关村银行线上表单贷款的双面博弈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8-02
上海银行领2874.8万元罚单:涉8大违规,15名责任人一同被罚
文|王彦强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公示显示,上海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6.95195万元,罚款2874.8万元。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同时,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许某斌,被警告,并罚款8.5万元。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助理童某,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被罚款14.2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被罚款14.2万元。时任上海银行总行营业部零售业务部主管陈某,被罚款10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市南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曹某霞,被罚款10万元。时任上海银行浦东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周某,被罚款4.1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海外业务部总经理助理殷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杨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郑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兼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袁某,被罚款4.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金融同业部副总经理姚某,被罚款3.5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薛某东,被罚款3万元。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赵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曹某智,被罚款3.5万元。 15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108.5万元,其中,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和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被罚最多,分别被罚14.2万元。 年报显示,2024年,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实现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 一季报显示
看
13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上海银行领2874.8万元罚单:涉8大违规,15名责任人一同被罚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8-01
青岛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ROE达到15.75%
文|王彦强 7月31日晚,青岛银行(002948.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 业绩快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实现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ROE)15.75%,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银行是目前已披露中期业绩快报的5家银行中,ROE最高的一家。 图片来源:青岛银行公告 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资产总额为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其中,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负债总额6959.44亿元,较上年末长7.89%,其中,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0%。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52.80%,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
看
9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青岛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ROE达到15.75%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8-01
“立秋奶茶大战”前,外卖平台集体官宣规范促销补贴
8月1日上午,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先后在官方网站等发布了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 淘宝在App的规则中心中悄悄上线了这则声明。声明中承诺,将持续提升服务,推动良性竞争。而美团则在企业官网、官微推送了该声明,标题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 本次三家平台同时发声,或源自于上一轮约谈的政策延续。同时,下周将迎来立秋,也是传统外卖奶茶的促销重要周期。在“立秋大战”前三家外卖平台集体发声,也有一定的行业示范引导效应。 目前,各平台的“立秋大战”活动已开始陆续上线,淘宝闪购于7月31日宣布邀请金晨作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代言人。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经多家媒体报道,约谈之后三家平台的营销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体仍在持续进行,且商家需要仍然需要承担70%左右的补贴成本。 新华社、人民日报近期均对外卖大额补贴现象发表了相关评论。 7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两度约谈为何仍止不住外卖“价格战”》,文章表示,这一轮外卖价格大战是“存量博弈”,并没有产生消费增量,“同质化的低价格竞争让平台企业与相关外卖商家陷入利润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两天后,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称,“价格战没有赢家”“容易让整个行业陷入花钱买吆喝、有量无价的困境”。 下周8月7日将迎来立秋,自2020年开始,在立秋举办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已成为外卖行业的常设营销节点。 7月31日,微博等社交平台App首页广告显示,淘宝已率先开启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主打“新人2
看
16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立秋奶茶大战”前,外卖平台集体官宣规范促销补贴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7-31
行长空缺一年多,西安银行最资深副行长张成喆获提拔
文|王彦强 7月29日,西安银行发布《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副董事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选举张成喆为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自股东大会选举其为董事并经监管部门任职资格核准后生效履职。 同时,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行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聘任张成喆为行长,在任职资格经监管部门核准后开始履职。至此,西安银行行长职位在空缺一年多以后终于迎来补位。 图片来源:西安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张成喆,出生于1967年9月,曾历任西安银行钟楼支行办公室主任,城北支行副总经理,城东支行总经理,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碑林支行总经理,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异地分行筹建办公室主任,宝鸡分行行长。现任西安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履新前,张成喆已担任西安银行副行长超过8年,是三位副行长中资历最老的一位。 在张成喆就任后,西安银行的高管格局将变更为董事长梁邦海,副董事长、行长张成喆,副行长刘强、赫勇,董事会秘书魏海燕,行长助理曾光、计划财务部总经理陈军梅、首席信息官陈钦。 与之前“一正六副”的高管格局相比,目前西安银行仅有两位副行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西安银行可能会聘任新的副行长。 年报显示,2024年,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13.68%;实现归母净利润25.59亿元,同比增长3.91%。 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资产总额为4803.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72.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2%;存款总额为3220.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1%。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2%,较上年底增加了0.37个百分点。同期末,拨备覆盖率为184.06%,较上年底下降13.01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
看
4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行长空缺一年多,西安银行最资深副行长张成喆获提拔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7-30
首批银行业绩快报出炉!杭州银行利润增16.67%领跑,宁波银行ROE达13.8%
文|王彦强 在二级市场上,率先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往往也是业绩表现较好的那一批。 截至目前,银行板块已经有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发布了业绩快报。从业绩表现来看,四家银行是既增收又增利,其中,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0.10%;而杭州银行利润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7.67%;宁波银行盈利能力最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3.8%。 从资产质量来看,四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呈现下降或持平的状态。拨备覆盖率都在30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常熟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而宁波银行的存贷款实现双位数增长。 此外,今年上半年以来,银行板块继续表现强势,年初至今(截至7月30日A股)涨幅超20%的个股有10只,涨幅超10%至20%的有21只。而上述四家银行的涨幅都在10%以上,其中,宁波银行涨幅最高,达到20%以上。 据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仓显示,主动型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明显增加。 杭州银行利润增速最高 宁波银行存贷款增速第一 从营收来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60.62亿元、371.60亿元和67.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9%、10.10%、7.91%和5.76%。其中,常熟银行增速最快,其次为宁波银行。 从净利润来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19.69亿元、147.72亿元和27.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7%、13.55%、8.23%和16.48%。其中,杭州银行增速最高,其次齐鲁银行。 从盈利能力来看,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50%、13.33%、13.8%和12.8%。其中,宁波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达到13.8%。
看
5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首批银行业绩快报出炉!杭州银行利润增16.67%领跑,宁波银行ROE达13.8%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7-28
上半年为投资者创收3896亿!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超30万亿,32家理财公司占据近九成份额
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编辑|林见微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勾勒出上半年理财市场的清晰轮廓。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幅7.53%。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 万只,募集资金36.72万亿 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 亿元;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达21万亿元。 分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继续担当市场主力军,32家机构管理规模27.48万亿元,占据近九成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98%。与此同时,194家银行机构管理规模收缩至3.19万亿元,同比缩水24.04%,行业格局深度调整。 WEMONEY研究室观察到,在强监管、治理重压与市场竞争三重挤压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正驶入“深水区”。2025年上半年,罚单金额直逼去年全年,多家高管岗位密集更迭,费率战悄然打响,从收益对比转为精细化运营角力。种种迹象表明,行业进入从“表层增长”向“底层重构”过渡的关键期。 上半年理财市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长期资金配置特征凸显。上半年新发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达377-489天,一年以上封闭产品占比攀升至72.86%,较年初提升5.71个百分点。固定收益类产品以97.20% 的占比保持绝对主导,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降至25.79%。风险控制方面,中低风险产品(二级及以下)规模占比达95.89%,反映市场稳健运行基调。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理财资金的核心使命。上半年理财产品通过多元渠道输送资金约21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其中绿色债券投资超3200亿元,“一带一路”等专项债券投资超1000亿元,中小微企业获支持资金逾5万亿元。主题产品创新活跃,ESG主题理财存续规模突破3000亿元,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特色产品规模超千亿。
看
13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上半年为投资者创收3896亿!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超30万亿,32家理财公司占据近九成份额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61605225859858","uuid":"3561605225859858","gmtCreate":1598511203477,"gmtModify":1650528553789,"name":"WEMONEY研究室","pinyin":"wemoneyyjswemoneyyanjiushi","introduction":"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338,"headSize":3,"tweetSize":1158,"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1,"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1.1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64225046225120,"gmtCreate":1754361392700,"gmtModify":1754361545932,"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兴业消金的“翻身仗”:2025上半年净利润8.68亿,同比暴涨213%","htmlText":"文|姜林燕 编|刘双霞 近日,兴业消费金融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其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暴涨213.4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21.05亿元,不良率2.61%,相比2024年末的24亿元不良余额和2.93%的不良率有所改善,但仍有资产质量压力。 与2024年全年业绩相比,兴业消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24年兴业消费金融全年净利润暴跌76.82%至4.3亿元,成为头部机构中下滑最显著的一家。 1.业绩过山车:从暴跌到暴涨的突围 兴业消金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戏剧性反转。在2024年净利润暴跌76.82% 的阴影下,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3.43%。 兴业消费金融利润暴增背后,与其密集处置不良资产相关。2025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15家持牌消金公司通过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不良贷款资产包110期,未偿本息总额超300亿元,同比增幅达217%。 在这场不良资产处置大战中,兴业消金以48.62亿元转让规模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的85.32亿元。仅2025年1月,兴业消金就密集发布两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涉及2834户贷款。 不良资产转让已成为兴业消金优化资产负债表的核心策略。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从11.04亿元攀升至21.49亿元,不良率从1.90%升至2.49%,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加大。 兴业消金目前坚持 “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比69.43%,线上业务仅占30.57%。 这种模式依托母行兴业银行的网点优势,通过“母子联动,试点融合”拓展客户。兴业消金董事长戴叙贤将其视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筹码。线下团队覆盖了传统金融服务不足的区域和客群,但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暴露。 当经","listText":"文|姜林燕 编|刘双霞 近日,兴业消费金融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其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暴涨213.4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21.05亿元,不良率2.61%,相比2024年末的24亿元不良余额和2.93%的不良率有所改善,但仍有资产质量压力。 与2024年全年业绩相比,兴业消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24年兴业消费金融全年净利润暴跌76.82%至4.3亿元,成为头部机构中下滑最显著的一家。 1.业绩过山车:从暴跌到暴涨的突围 兴业消金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戏剧性反转。在2024年净利润暴跌76.82% 的阴影下,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3.43%。 兴业消费金融利润暴增背后,与其密集处置不良资产相关。2025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15家持牌消金公司通过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不良贷款资产包110期,未偿本息总额超300亿元,同比增幅达217%。 在这场不良资产处置大战中,兴业消金以48.62亿元转让规模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的85.32亿元。仅2025年1月,兴业消金就密集发布两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涉及2834户贷款。 不良资产转让已成为兴业消金优化资产负债表的核心策略。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从11.04亿元攀升至21.49亿元,不良率从1.90%升至2.49%,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加大。 兴业消金目前坚持 “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比69.43%,线上业务仅占30.57%。 这种模式依托母行兴业银行的网点优势,通过“母子联动,试点融合”拓展客户。兴业消金董事长戴叙贤将其视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筹码。线下团队覆盖了传统金融服务不足的区域和客群,但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暴露。 当经","text":"文|姜林燕 编|刘双霞 近日,兴业消费金融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其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暴涨213.4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21.05亿元,不良率2.61%,相比2024年末的24亿元不良余额和2.93%的不良率有所改善,但仍有资产质量压力。 与2024年全年业绩相比,兴业消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24年兴业消费金融全年净利润暴跌76.82%至4.3亿元,成为头部机构中下滑最显著的一家。 1.业绩过山车:从暴跌到暴涨的突围 兴业消金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戏剧性反转。在2024年净利润暴跌76.82% 的阴影下,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3.43%。 兴业消费金融利润暴增背后,与其密集处置不良资产相关。2025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15家持牌消金公司通过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不良贷款资产包110期,未偿本息总额超300亿元,同比增幅达217%。 在这场不良资产处置大战中,兴业消金以48.62亿元转让规模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的85.32亿元。仅2025年1月,兴业消金就密集发布两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涉及2834户贷款。 不良资产转让已成为兴业消金优化资产负债表的核心策略。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从11.04亿元攀升至21.49亿元,不良率从1.90%升至2.49%,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加大。 兴业消金目前坚持 “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比69.43%,线上业务仅占30.57%。 这种模式依托母行兴业银行的网点优势,通过“母子联动,试点融合”拓展客户。兴业消金董事长戴叙贤将其视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筹码。线下团队覆盖了传统金融服务不足的区域和客群,但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暴露。 当经","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4225046225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3985294205368,"gmtCreate":1754303287733,"gmtModify":1754311000362,"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因工作原因,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小青辞任","htmlText":"文|王彦强 8月4日,招商银行(600036.SH)公告称,副行长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去副行长职务,辞任自2025年8月4日起生效。 招商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王小青,1971年10月出生,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2020年3月加入招商银行,曾先后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行长助理,深圳分行行长。2023年7月起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兼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至此,招商银行的高管结构为,董事长缪建民,行长王良。副行长彭家文(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王颖、雷财华、许明杰,首席风险官钟德胜,公司秘书何咏紫,首席信息官周天虹。 招商银行高管及其重要人员 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滑0.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9%。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招商银行资产总额为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12万亿元,增幅10.19%;负债总额为10.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57.71亿元,增幅9.81%。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0.9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411.98%,较上年末下降25.7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3.92%,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 2025年1-3月,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37.51亿元,同比下降3.09%;实现归母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13%。","listText":"文|王彦强 8月4日,招商银行(600036.SH)公告称,副行长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去副行长职务,辞任自2025年8月4日起生效。 招商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王小青,1971年10月出生,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2020年3月加入招商银行,曾先后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行长助理,深圳分行行长。2023年7月起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兼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至此,招商银行的高管结构为,董事长缪建民,行长王良。副行长彭家文(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王颖、雷财华、许明杰,首席风险官钟德胜,公司秘书何咏紫,首席信息官周天虹。 招商银行高管及其重要人员 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滑0.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9%。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招商银行资产总额为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12万亿元,增幅10.19%;负债总额为10.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57.71亿元,增幅9.81%。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0.9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411.98%,较上年末下降25.7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3.92%,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 2025年1-3月,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37.51亿元,同比下降3.09%;实现归母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13%。","text":"文|王彦强 8月4日,招商银行(600036.SH)公告称,副行长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去副行长职务,辞任自2025年8月4日起生效。 招商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王小青,1971年10月出生,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2020年3月加入招商银行,曾先后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行长助理,深圳分行行长。2023年7月起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兼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至此,招商银行的高管结构为,董事长缪建民,行长王良。副行长彭家文(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王颖、雷财华、许明杰,首席风险官钟德胜,公司秘书何咏紫,首席信息官周天虹。 招商银行高管及其重要人员 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滑0.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9%。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招商银行资产总额为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12万亿元,增幅10.19%;负债总额为10.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57.71亿元,增幅9.81%。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0.9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411.98%,较上年末下降25.7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3.92%,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 2025年1-3月,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37.51亿元,同比下降3.09%;实现归母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13%。","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0feebce8d9b43b1645133900e1bdd93","width":"1200","height":"93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39852942053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3975364624800,"gmtCreate":1754300856988,"gmtModify":1754301504967,"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从WAIC说起,银行AI从展台走入主流程,难点与新变量并存","html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林见微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银行AI应用争奇斗艳:数字分身无缝服务、智能助手对答如流、审单风控效率倍增。 然而,热闹的展会背后,银行AI的真实发展正面临三重关键考题:技术应用走到了哪一步?在核心场景落地时卡在了哪里?以及未来的决胜方向又在何方?热闹的展示只是序章,银行AI的深层挑战与价值重构,才刚刚浮出水面。 01 走到哪? 从“数字员工”到“智能体”,银行AI场景加速渗透 从这次WAIC 2025上不少银行的展示来看,能看出一些银行AI布局的最新风向。比如交通银行在远程服务这块下了不少功夫,用数字分身做金融服务,结合音视频和AI技术,搭起了一套远程视频服务系统。简单说,就是把远程坐席、数字员工、客户经理这些角色都打通,做到“人+AI”一起上,让服务更顺畅。 上海银行也有新动作,发布了一款AI手机银行,主打“对话即服务”,意思是和它对话,就跟与银行顾问聊天一样,既能问问题又能直接操作,速度快、响应也比较准。 展会之外,我们也观察到各大银行在AI布局上的动作越来越多。先以六大行为例,现在已经把AI用在客户服务、风险判断、流程处理这些日常工作里,大家都在边做边看,想办法让它真正能用得上。 而人和AI怎么搭着来用,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有的银行试着让AI先干一部分,再由人来判断、把关。目前来看,这种方式还在摸索中,效果到底怎么样,还得再观察。 总的来说,六大行在AI上都有在动手做事,方向也挺接近,都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先把事情做起来,再看后面能不能继续深入。 信息来源:各大银行2024年年报等公开信息 相比六大行更系统的方式,部分股份制银行也都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结合。不少银行在做云、AI、平台打包推进的方案,已将这些技术用在日常的服务、知识整理和流程处理上。 进一步看,部分股份行更讲究哪个地方有用就往哪放,","list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林见微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银行AI应用争奇斗艳:数字分身无缝服务、智能助手对答如流、审单风控效率倍增。 然而,热闹的展会背后,银行AI的真实发展正面临三重关键考题:技术应用走到了哪一步?在核心场景落地时卡在了哪里?以及未来的决胜方向又在何方?热闹的展示只是序章,银行AI的深层挑战与价值重构,才刚刚浮出水面。 01 走到哪? 从“数字员工”到“智能体”,银行AI场景加速渗透 从这次WAIC 2025上不少银行的展示来看,能看出一些银行AI布局的最新风向。比如交通银行在远程服务这块下了不少功夫,用数字分身做金融服务,结合音视频和AI技术,搭起了一套远程视频服务系统。简单说,就是把远程坐席、数字员工、客户经理这些角色都打通,做到“人+AI”一起上,让服务更顺畅。 上海银行也有新动作,发布了一款AI手机银行,主打“对话即服务”,意思是和它对话,就跟与银行顾问聊天一样,既能问问题又能直接操作,速度快、响应也比较准。 展会之外,我们也观察到各大银行在AI布局上的动作越来越多。先以六大行为例,现在已经把AI用在客户服务、风险判断、流程处理这些日常工作里,大家都在边做边看,想办法让它真正能用得上。 而人和AI怎么搭着来用,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有的银行试着让AI先干一部分,再由人来判断、把关。目前来看,这种方式还在摸索中,效果到底怎么样,还得再观察。 总的来说,六大行在AI上都有在动手做事,方向也挺接近,都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先把事情做起来,再看后面能不能继续深入。 信息来源:各大银行2024年年报等公开信息 相比六大行更系统的方式,部分股份制银行也都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结合。不少银行在做云、AI、平台打包推进的方案,已将这些技术用在日常的服务、知识整理和流程处理上。 进一步看,部分股份行更讲究哪个地方有用就往哪放,","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林见微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银行AI应用争奇斗艳:数字分身无缝服务、智能助手对答如流、审单风控效率倍增。 然而,热闹的展会背后,银行AI的真实发展正面临三重关键考题:技术应用走到了哪一步?在核心场景落地时卡在了哪里?以及未来的决胜方向又在何方?热闹的展示只是序章,银行AI的深层挑战与价值重构,才刚刚浮出水面。 01 走到哪? 从“数字员工”到“智能体”,银行AI场景加速渗透 从这次WAIC 2025上不少银行的展示来看,能看出一些银行AI布局的最新风向。比如交通银行在远程服务这块下了不少功夫,用数字分身做金融服务,结合音视频和AI技术,搭起了一套远程视频服务系统。简单说,就是把远程坐席、数字员工、客户经理这些角色都打通,做到“人+AI”一起上,让服务更顺畅。 上海银行也有新动作,发布了一款AI手机银行,主打“对话即服务”,意思是和它对话,就跟与银行顾问聊天一样,既能问问题又能直接操作,速度快、响应也比较准。 展会之外,我们也观察到各大银行在AI布局上的动作越来越多。先以六大行为例,现在已经把AI用在客户服务、风险判断、流程处理这些日常工作里,大家都在边做边看,想办法让它真正能用得上。 而人和AI怎么搭着来用,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有的银行试着让AI先干一部分,再由人来判断、把关。目前来看,这种方式还在摸索中,效果到底怎么样,还得再观察。 总的来说,六大行在AI上都有在动手做事,方向也挺接近,都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先把事情做起来,再看后面能不能继续深入。 信息来源:各大银行2024年年报等公开信息 相比六大行更系统的方式,部分股份制银行也都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结合。不少银行在做云、AI、平台打包推进的方案,已将这些技术用在日常的服务、知识整理和流程处理上。 进一步看,部分股份行更讲究哪个地方有用就往哪放,","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b63ffcfec3c70b43a9565b76ae997c3","width":"636","height":"73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643525e176ef6ab9753c741f4c701d3","width":"847","height":"6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54e2960c0c63cc27797722acd705a47","width":"844","height":"44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39753646248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3983443472648,"gmtCreate":1754283395974,"gmtModify":1754285139021,"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贷款中介成“隐形主角”,中关村银行线上表单贷款的双面博弈","htmlText":"文|文心 近日,北京中关村银行在短视频平台上推广的“惠E贷”广告引人注目,据该条广告介绍,惠E贷申请条件包括公积金个人月缴纳500元以上以及公积金连续缴纳满6个月以上。该产品最高额度20万元,最长可分60期,年化利率(单利)3.95%-24%。 点击广告链接,用户进入一个简洁的表单页面,需要提交姓名、手机号和城市等基本信息。但页面下方的小字揭示了合作关系——广告推广由北京都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运营支持。更深入的《用户服务协议》中,中关村银行明确披露了与两家机构的合作,除都有科技外,还有一家名为安心相助金融服务外包(北京)有限公司的贷款中介。 近期金融行业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各地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声明,撇清与贷款中介的合作关系。这种行业背景下,中关村银行公开与贷款中介合作推广贷款产品,显得格外突出。 1.贷款中介的台前幕后 在用户服务协议中披露的两家合作机构各具特色。都有科技成立于2019年,公开信息显示其管理团队来自行业头部机构,历史助力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百亿元。其经营范围明确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外包服务”等内容。 另一家安心金服则成立于2016年,法人代表为姜延峰。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银行贷款方案定制服务,涵盖个人信贷、企业贷、房抵、车抵等多种贷款类型。在业内,安心金服是不折不扣的贷款中介机构。 WEMONEY研究室以客户身份联系中关村银行客服咨询“惠E贷”申请流程时,银行的官方客服告知以第三方的链接申请流程为准。 贷款中介行业长期存在诸多问题:准入门槛低、监管规则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严重。这些隐患可能给合作银行带来声誉风险。作为持牌银行机构,中关村银行需要对合作机构加强管理,把控合作风险。 最令人担忧的是,合作中介可能出现虚假宣传、高额收费、诱骗贷款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即使银行在协议中明确披露了合作关系,也难逃消费者","listText":"文|文心 近日,北京中关村银行在短视频平台上推广的“惠E贷”广告引人注目,据该条广告介绍,惠E贷申请条件包括公积金个人月缴纳500元以上以及公积金连续缴纳满6个月以上。该产品最高额度20万元,最长可分60期,年化利率(单利)3.95%-24%。 点击广告链接,用户进入一个简洁的表单页面,需要提交姓名、手机号和城市等基本信息。但页面下方的小字揭示了合作关系——广告推广由北京都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运营支持。更深入的《用户服务协议》中,中关村银行明确披露了与两家机构的合作,除都有科技外,还有一家名为安心相助金融服务外包(北京)有限公司的贷款中介。 近期金融行业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各地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声明,撇清与贷款中介的合作关系。这种行业背景下,中关村银行公开与贷款中介合作推广贷款产品,显得格外突出。 1.贷款中介的台前幕后 在用户服务协议中披露的两家合作机构各具特色。都有科技成立于2019年,公开信息显示其管理团队来自行业头部机构,历史助力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百亿元。其经营范围明确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外包服务”等内容。 另一家安心金服则成立于2016年,法人代表为姜延峰。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银行贷款方案定制服务,涵盖个人信贷、企业贷、房抵、车抵等多种贷款类型。在业内,安心金服是不折不扣的贷款中介机构。 WEMONEY研究室以客户身份联系中关村银行客服咨询“惠E贷”申请流程时,银行的官方客服告知以第三方的链接申请流程为准。 贷款中介行业长期存在诸多问题:准入门槛低、监管规则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严重。这些隐患可能给合作银行带来声誉风险。作为持牌银行机构,中关村银行需要对合作机构加强管理,把控合作风险。 最令人担忧的是,合作中介可能出现虚假宣传、高额收费、诱骗贷款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即使银行在协议中明确披露了合作关系,也难逃消费者","text":"文|文心 近日,北京中关村银行在短视频平台上推广的“惠E贷”广告引人注目,据该条广告介绍,惠E贷申请条件包括公积金个人月缴纳500元以上以及公积金连续缴纳满6个月以上。该产品最高额度20万元,最长可分60期,年化利率(单利)3.95%-24%。 点击广告链接,用户进入一个简洁的表单页面,需要提交姓名、手机号和城市等基本信息。但页面下方的小字揭示了合作关系——广告推广由北京都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运营支持。更深入的《用户服务协议》中,中关村银行明确披露了与两家机构的合作,除都有科技外,还有一家名为安心相助金融服务外包(北京)有限公司的贷款中介。 近期金融行业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各地多家银行纷纷发布声明,撇清与贷款中介的合作关系。这种行业背景下,中关村银行公开与贷款中介合作推广贷款产品,显得格外突出。 1.贷款中介的台前幕后 在用户服务协议中披露的两家合作机构各具特色。都有科技成立于2019年,公开信息显示其管理团队来自行业头部机构,历史助力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百亿元。其经营范围明确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外包服务”等内容。 另一家安心金服则成立于2016年,法人代表为姜延峰。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银行贷款方案定制服务,涵盖个人信贷、企业贷、房抵、车抵等多种贷款类型。在业内,安心金服是不折不扣的贷款中介机构。 WEMONEY研究室以客户身份联系中关村银行客服咨询“惠E贷”申请流程时,银行的官方客服告知以第三方的链接申请流程为准。 贷款中介行业长期存在诸多问题:准入门槛低、监管规则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严重。这些隐患可能给合作银行带来声誉风险。作为持牌银行机构,中关村银行需要对合作机构加强管理,把控合作风险。 最令人担忧的是,合作中介可能出现虚假宣传、高额收费、诱骗贷款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即使银行在协议中明确披露了合作关系,也难逃消费者","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39834434726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3440004521984,"gmtCreate":1754121624211,"gmtModify":1754121634090,"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上海银行领2874.8万元罚单:涉8大违规,15名责任人一同被罚","htmlText":"文|王彦强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公示显示,上海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6.95195万元,罚款2874.8万元。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同时,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许某斌,被警告,并罚款8.5万元。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助理童某,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被罚款14.2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被罚款14.2万元。时任上海银行总行营业部零售业务部主管陈某,被罚款10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市南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曹某霞,被罚款10万元。时任上海银行浦东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周某,被罚款4.1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海外业务部总经理助理殷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杨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郑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兼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袁某,被罚款4.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金融同业部副总经理姚某,被罚款3.5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薛某东,被罚款3万元。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赵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曹某智,被罚款3.5万元。 15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108.5万元,其中,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和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被罚最多,分别被罚14.2万元。 年报显示,2024年,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实现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 一季报显示","listText":"文|王彦强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公示显示,上海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6.95195万元,罚款2874.8万元。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同时,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许某斌,被警告,并罚款8.5万元。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助理童某,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被罚款14.2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被罚款14.2万元。时任上海银行总行营业部零售业务部主管陈某,被罚款10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市南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曹某霞,被罚款10万元。时任上海银行浦东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周某,被罚款4.1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海外业务部总经理助理殷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杨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郑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兼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袁某,被罚款4.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金融同业部副总经理姚某,被罚款3.5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薛某东,被罚款3万元。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赵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曹某智,被罚款3.5万元。 15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108.5万元,其中,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和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被罚最多,分别被罚14.2万元。 年报显示,2024年,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实现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 一季报显示","text":"文|王彦强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公示显示,上海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6.95195万元,罚款2874.8万元。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同时,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许某斌,被警告,并罚款8.5万元。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助理童某,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被罚款14.2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被罚款14.2万元。时任上海银行总行营业部零售业务部主管陈某,被罚款10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市南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曹某霞,被罚款10万元。时任上海银行浦东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周某,被罚款4.1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海外业务部总经理助理殷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杨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郑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兼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袁某,被罚款4.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金融同业部副总经理姚某,被罚款3.5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薛某东,被罚款3万元。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赵某,被罚款7万元。时任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曹某智,被罚款3.5万元。 15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108.5万元,其中,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和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被罚最多,分别被罚14.2万元。 年报显示,2024年,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实现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 一季报显示","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4625cd5b31dda63416ebde5732b3af7","width":"1200","height":"83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34400045219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930237444520,"gmtCreate":1754025805390,"gmtModify":1754026738057,"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青岛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ROE达到15.75%","htmlText":"文|王彦强 7月31日晚,青岛银行(002948.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 业绩快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实现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ROE)15.75%,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银行是目前已披露中期业绩快报的5家银行中,ROE最高的一家。 图片来源:青岛银行公告 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资产总额为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其中,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负债总额6959.44亿元,较上年末长7.89%,其中,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0%。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52.80%,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listText":"文|王彦强 7月31日晚,青岛银行(002948.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 业绩快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实现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ROE)15.75%,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银行是目前已披露中期业绩快报的5家银行中,ROE最高的一家。 图片来源:青岛银行公告 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资产总额为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其中,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负债总额6959.44亿元,较上年末长7.89%,其中,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0%。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52.80%,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text":"文|王彦强 7月31日晚,青岛银行(002948.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 业绩快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实现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ROE)15.75%,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银行是目前已披露中期业绩快报的5家银行中,ROE最高的一家。 图片来源:青岛银行公告 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资产总额为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其中,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负债总额6959.44亿元,较上年末长7.89%,其中,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0%。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青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52.80%,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96d1544103363d004e9d078c90de334","width":"1200","height":"82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9302374445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899909763320,"gmtCreate":1754018606142,"gmtModify":1754020071392,"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立秋奶茶大战”前,外卖平台集体官宣规范促销补贴","htmlText":"8月1日上午,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先后在官方网站等发布了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 淘宝在App的规则中心中悄悄上线了这则声明。声明中承诺,将持续提升服务,推动良性竞争。而美团则在企业官网、官微推送了该声明,标题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 本次三家平台同时发声,或源自于上一轮约谈的政策延续。同时,下周将迎来立秋,也是传统外卖奶茶的促销重要周期。在“立秋大战”前三家外卖平台集体发声,也有一定的行业示范引导效应。 目前,各平台的“立秋大战”活动已开始陆续上线,淘宝闪购于7月31日宣布邀请金晨作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代言人。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经多家媒体报道,约谈之后三家平台的营销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体仍在持续进行,且商家需要仍然需要承担70%左右的补贴成本。 新华社、人民日报近期均对外卖大额补贴现象发表了相关评论。 7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两度约谈为何仍止不住外卖“价格战”》,文章表示,这一轮外卖价格大战是“存量博弈”,并没有产生消费增量,“同质化的低价格竞争让平台企业与相关外卖商家陷入利润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两天后,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称,“价格战没有赢家”“容易让整个行业陷入花钱买吆喝、有量无价的困境”。 下周8月7日将迎来立秋,自2020年开始,在立秋举办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已成为外卖行业的常设营销节点。 7月31日,微博等社交平台App首页广告显示,淘宝已率先开启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主打“新人2","listText":"8月1日上午,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先后在官方网站等发布了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 淘宝在App的规则中心中悄悄上线了这则声明。声明中承诺,将持续提升服务,推动良性竞争。而美团则在企业官网、官微推送了该声明,标题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 本次三家平台同时发声,或源自于上一轮约谈的政策延续。同时,下周将迎来立秋,也是传统外卖奶茶的促销重要周期。在“立秋大战”前三家外卖平台集体发声,也有一定的行业示范引导效应。 目前,各平台的“立秋大战”活动已开始陆续上线,淘宝闪购于7月31日宣布邀请金晨作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代言人。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经多家媒体报道,约谈之后三家平台的营销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体仍在持续进行,且商家需要仍然需要承担70%左右的补贴成本。 新华社、人民日报近期均对外卖大额补贴现象发表了相关评论。 7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两度约谈为何仍止不住外卖“价格战”》,文章表示,这一轮外卖价格大战是“存量博弈”,并没有产生消费增量,“同质化的低价格竞争让平台企业与相关外卖商家陷入利润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两天后,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称,“价格战没有赢家”“容易让整个行业陷入花钱买吆喝、有量无价的困境”。 下周8月7日将迎来立秋,自2020年开始,在立秋举办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已成为外卖行业的常设营销节点。 7月31日,微博等社交平台App首页广告显示,淘宝已率先开启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主打“新人2","text":"8月1日上午,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先后在官方网站等发布了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 淘宝在App的规则中心中悄悄上线了这则声明。声明中承诺,将持续提升服务,推动良性竞争。而美团则在企业官网、官微推送了该声明,标题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 本次三家平台同时发声,或源自于上一轮约谈的政策延续。同时,下周将迎来立秋,也是传统外卖奶茶的促销重要周期。在“立秋大战”前三家外卖平台集体发声,也有一定的行业示范引导效应。 目前,各平台的“立秋大战”活动已开始陆续上线,淘宝闪购于7月31日宣布邀请金晨作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代言人。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经多家媒体报道,约谈之后三家平台的营销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体仍在持续进行,且商家需要仍然需要承担70%左右的补贴成本。 新华社、人民日报近期均对外卖大额补贴现象发表了相关评论。 7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两度约谈为何仍止不住外卖“价格战”》,文章表示,这一轮外卖价格大战是“存量博弈”,并没有产生消费增量,“同质化的低价格竞争让平台企业与相关外卖商家陷入利润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两天后,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称,“价格战没有赢家”“容易让整个行业陷入花钱买吆喝、有量无价的困境”。 下周8月7日将迎来立秋,自2020年开始,在立秋举办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已成为外卖行业的常设营销节点。 7月31日,微博等社交平台App首页广告显示,淘宝已率先开启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主打“新人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76bddbd4217654e71dd070e55a2cc42","width":"816","height":"180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8999097633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642664309096,"gmtCreate":1753955546401,"gmtModify":1753957365117,"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行长空缺一年多,西安银行最资深副行长张成喆获提拔 ","htmlText":"文|王彦强 7月29日,西安银行发布《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副董事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选举张成喆为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自股东大会选举其为董事并经监管部门任职资格核准后生效履职。 同时,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行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聘任张成喆为行长,在任职资格经监管部门核准后开始履职。至此,西安银行行长职位在空缺一年多以后终于迎来补位。 图片来源:西安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张成喆,出生于1967年9月,曾历任西安银行钟楼支行办公室主任,城北支行副总经理,城东支行总经理,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碑林支行总经理,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异地分行筹建办公室主任,宝鸡分行行长。现任西安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履新前,张成喆已担任西安银行副行长超过8年,是三位副行长中资历最老的一位。 在张成喆就任后,西安银行的高管格局将变更为董事长梁邦海,副董事长、行长张成喆,副行长刘强、赫勇,董事会秘书魏海燕,行长助理曾光、计划财务部总经理陈军梅、首席信息官陈钦。 与之前“一正六副”的高管格局相比,目前西安银行仅有两位副行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西安银行可能会聘任新的副行长。 年报显示,2024年,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13.68%;实现归母净利润25.59亿元,同比增长3.91%。 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资产总额为4803.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72.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2%;存款总额为3220.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1%。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2%,较上年底增加了0.37个百分点。同期末,拨备覆盖率为184.06%,较上年底下降13.01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listText":"文|王彦强 7月29日,西安银行发布《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副董事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选举张成喆为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自股东大会选举其为董事并经监管部门任职资格核准后生效履职。 同时,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行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聘任张成喆为行长,在任职资格经监管部门核准后开始履职。至此,西安银行行长职位在空缺一年多以后终于迎来补位。 图片来源:西安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张成喆,出生于1967年9月,曾历任西安银行钟楼支行办公室主任,城北支行副总经理,城东支行总经理,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碑林支行总经理,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异地分行筹建办公室主任,宝鸡分行行长。现任西安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履新前,张成喆已担任西安银行副行长超过8年,是三位副行长中资历最老的一位。 在张成喆就任后,西安银行的高管格局将变更为董事长梁邦海,副董事长、行长张成喆,副行长刘强、赫勇,董事会秘书魏海燕,行长助理曾光、计划财务部总经理陈军梅、首席信息官陈钦。 与之前“一正六副”的高管格局相比,目前西安银行仅有两位副行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西安银行可能会聘任新的副行长。 年报显示,2024年,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13.68%;实现归母净利润25.59亿元,同比增长3.91%。 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资产总额为4803.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72.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2%;存款总额为3220.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1%。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2%,较上年底增加了0.37个百分点。同期末,拨备覆盖率为184.06%,较上年底下降13.01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text":"文|王彦强 7月29日,西安银行发布《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副董事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选举张成喆为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自股东大会选举其为董事并经监管部门任职资格核准后生效履职。 同时,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行长的议案》,该行董事会同意聘任张成喆为行长,在任职资格经监管部门核准后开始履职。至此,西安银行行长职位在空缺一年多以后终于迎来补位。 图片来源:西安银行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张成喆,出生于1967年9月,曾历任西安银行钟楼支行办公室主任,城北支行副总经理,城东支行总经理,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碑林支行总经理,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异地分行筹建办公室主任,宝鸡分行行长。现任西安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履新前,张成喆已担任西安银行副行长超过8年,是三位副行长中资历最老的一位。 在张成喆就任后,西安银行的高管格局将变更为董事长梁邦海,副董事长、行长张成喆,副行长刘强、赫勇,董事会秘书魏海燕,行长助理曾光、计划财务部总经理陈军梅、首席信息官陈钦。 与之前“一正六副”的高管格局相比,目前西安银行仅有两位副行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西安银行可能会聘任新的副行长。 年报显示,2024年,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13.68%;实现归母净利润25.59亿元,同比增长3.91%。 截至2024年末,该行的资产总额为4803.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贷款及垫款总额为2372.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2%;存款总额为3220.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1%。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2%,较上年底增加了0.37个百分点。同期末,拨备覆盖率为184.06%,较上年底下降13.01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f2b3a6e4d1a2d48fb22f4879271785d","width":"1200","height":"74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6426643090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285558403408,"gmtCreate":1753881390395,"gmtModify":1753881654935,"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首批银行业绩快报出炉!杭州银行利润增16.67%领跑,宁波银行ROE达13.8%","htmlText":"文|王彦强 在二级市场上,率先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往往也是业绩表现较好的那一批。 截至目前,银行板块已经有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发布了业绩快报。从业绩表现来看,四家银行是既增收又增利,其中,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0.10%;而杭州银行利润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7.67%;宁波银行盈利能力最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3.8%。 从资产质量来看,四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呈现下降或持平的状态。拨备覆盖率都在30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常熟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而宁波银行的存贷款实现双位数增长。 此外,今年上半年以来,银行板块继续表现强势,年初至今(截至7月30日A股)涨幅超20%的个股有10只,涨幅超10%至20%的有21只。而上述四家银行的涨幅都在10%以上,其中,宁波银行涨幅最高,达到20%以上。 据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仓显示,主动型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明显增加。 杭州银行利润增速最高 宁波银行存贷款增速第一 从营收来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60.62亿元、371.60亿元和67.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9%、10.10%、7.91%和5.76%。其中,常熟银行增速最快,其次为宁波银行。 从净利润来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19.69亿元、147.72亿元和27.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7%、13.55%、8.23%和16.48%。其中,杭州银行增速最高,其次齐鲁银行。 从盈利能力来看,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50%、13.33%、13.8%和12.8%。其中,宁波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达到13.8%。","listText":"文|王彦强 在二级市场上,率先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往往也是业绩表现较好的那一批。 截至目前,银行板块已经有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发布了业绩快报。从业绩表现来看,四家银行是既增收又增利,其中,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0.10%;而杭州银行利润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7.67%;宁波银行盈利能力最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3.8%。 从资产质量来看,四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呈现下降或持平的状态。拨备覆盖率都在30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常熟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而宁波银行的存贷款实现双位数增长。 此外,今年上半年以来,银行板块继续表现强势,年初至今(截至7月30日A股)涨幅超20%的个股有10只,涨幅超10%至20%的有21只。而上述四家银行的涨幅都在10%以上,其中,宁波银行涨幅最高,达到20%以上。 据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仓显示,主动型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明显增加。 杭州银行利润增速最高 宁波银行存贷款增速第一 从营收来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60.62亿元、371.60亿元和67.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9%、10.10%、7.91%和5.76%。其中,常熟银行增速最快,其次为宁波银行。 从净利润来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19.69亿元、147.72亿元和27.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7%、13.55%、8.23%和16.48%。其中,杭州银行增速最高,其次齐鲁银行。 从盈利能力来看,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50%、13.33%、13.8%和12.8%。其中,宁波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达到13.8%。","text":"文|王彦强 在二级市场上,率先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往往也是业绩表现较好的那一批。 截至目前,银行板块已经有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发布了业绩快报。从业绩表现来看,四家银行是既增收又增利,其中,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0.10%;而杭州银行利润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7.67%;宁波银行盈利能力最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3.8%。 从资产质量来看,四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呈现下降或持平的状态。拨备覆盖率都在30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常熟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元,而宁波银行的存贷款实现双位数增长。 此外,今年上半年以来,银行板块继续表现强势,年初至今(截至7月30日A股)涨幅超20%的个股有10只,涨幅超10%至20%的有21只。而上述四家银行的涨幅都在10%以上,其中,宁波银行涨幅最高,达到20%以上。 据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度末持仓显示,主动型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明显增加。 杭州银行利润增速最高 宁波银行存贷款增速第一 从营收来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60.62亿元、371.60亿元和67.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9%、10.10%、7.91%和5.76%。其中,常熟银行增速最快,其次为宁波银行。 从净利润来看,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分别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19.69亿元、147.72亿元和27.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7%、13.55%、8.23%和16.48%。其中,杭州银行增速最高,其次齐鲁银行。 从盈利能力来看,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齐鲁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50%、13.33%、13.8%和12.8%。其中,宁波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达到13.8%。","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779ab7d5d6a9605bd8fe89ea9df8893","width":"1200","height":"33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80f6da1f9cdefbf5697f853bd417fad","width":"1200","height":"26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df618c0963816a5de2cd4b31317be14","width":"1200","height":"31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2855584034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1542328713376,"gmtCreate":1753699651123,"gmtModify":1753707959470,"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上半年为投资者创收3896亿!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超30万亿,32家理财公司占据近九成份额","htmlText":"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编辑|林见微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勾勒出上半年理财市场的清晰轮廓。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幅7.53%。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 万只,募集资金36.72万亿 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 亿元;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达21万亿元。 分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继续担当市场主力军,32家机构管理规模27.48万亿元,占据近九成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98%。与此同时,194家银行机构管理规模收缩至3.19万亿元,同比缩水24.04%,行业格局深度调整。 WEMONEY研究室观察到,在强监管、治理重压与市场竞争三重挤压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正驶入“深水区”。2025年上半年,罚单金额直逼去年全年,多家高管岗位密集更迭,费率战悄然打响,从收益对比转为精细化运营角力。种种迹象表明,行业进入从“表层增长”向“底层重构”过渡的关键期。 上半年理财市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长期资金配置特征凸显。上半年新发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达377-489天,一年以上封闭产品占比攀升至72.86%,较年初提升5.71个百分点。固定收益类产品以97.20% 的占比保持绝对主导,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降至25.79%。风险控制方面,中低风险产品(二级及以下)规模占比达95.89%,反映市场稳健运行基调。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理财资金的核心使命。上半年理财产品通过多元渠道输送资金约21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其中绿色债券投资超3200亿元,“一带一路”等专项债券投资超1000亿元,中小微企业获支持资金逾5万亿元。主题产品创新活跃,ESG主题理财存续规模突破3000亿元,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特色产品规模超千亿。","listText":"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编辑|林见微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勾勒出上半年理财市场的清晰轮廓。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幅7.53%。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 万只,募集资金36.72万亿 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 亿元;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达21万亿元。 分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继续担当市场主力军,32家机构管理规模27.48万亿元,占据近九成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98%。与此同时,194家银行机构管理规模收缩至3.19万亿元,同比缩水24.04%,行业格局深度调整。 WEMONEY研究室观察到,在强监管、治理重压与市场竞争三重挤压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正驶入“深水区”。2025年上半年,罚单金额直逼去年全年,多家高管岗位密集更迭,费率战悄然打响,从收益对比转为精细化运营角力。种种迹象表明,行业进入从“表层增长”向“底层重构”过渡的关键期。 上半年理财市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长期资金配置特征凸显。上半年新发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达377-489天,一年以上封闭产品占比攀升至72.86%,较年初提升5.71个百分点。固定收益类产品以97.20% 的占比保持绝对主导,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降至25.79%。风险控制方面,中低风险产品(二级及以下)规模占比达95.89%,反映市场稳健运行基调。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理财资金的核心使命。上半年理财产品通过多元渠道输送资金约21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其中绿色债券投资超3200亿元,“一带一路”等专项债券投资超1000亿元,中小微企业获支持资金逾5万亿元。主题产品创新活跃,ESG主题理财存续规模突破3000亿元,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特色产品规模超千亿。","text":"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编辑|林见微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勾勒出上半年理财市场的清晰轮廓。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幅7.53%。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 万只,募集资金36.72万亿 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 亿元;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达21万亿元。 分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继续担当市场主力军,32家机构管理规模27.48万亿元,占据近九成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98%。与此同时,194家银行机构管理规模收缩至3.19万亿元,同比缩水24.04%,行业格局深度调整。 WEMONEY研究室观察到,在强监管、治理重压与市场竞争三重挤压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正驶入“深水区”。2025年上半年,罚单金额直逼去年全年,多家高管岗位密集更迭,费率战悄然打响,从收益对比转为精细化运营角力。种种迹象表明,行业进入从“表层增长”向“底层重构”过渡的关键期。 上半年理财市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长期资金配置特征凸显。上半年新发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达377-489天,一年以上封闭产品占比攀升至72.86%,较年初提升5.71个百分点。固定收益类产品以97.20% 的占比保持绝对主导,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降至25.79%。风险控制方面,中低风险产品(二级及以下)规模占比达95.89%,反映市场稳健运行基调。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理财资金的核心使命。上半年理财产品通过多元渠道输送资金约21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其中绿色债券投资超3200亿元,“一带一路”等专项债券投资超1000亿元,中小微企业获支持资金逾5万亿元。主题产品创新活跃,ESG主题理财存续规模突破3000亿元,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特色产品规模超千亿。","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947865e20077c5e87d5c26b91647955","width":"1102","height":"40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40243342e2e4e981e8b8ba8148fca5c","width":"1034","height":"186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8fc25cb3751d4942ccb85fb3dbb6273","width":"1012","height":"68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15423287133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