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WEMONEY研究室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1,242
帖子 · 1,242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28 21:12
林朝晖拟任广发银行行长
文|王彦强 9月28日下午,广发银行召开干部任命大会,宣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拟任行长,待走完相关流程及获监管核准后,正式担任广发银行行长。王凯因集团分工调整,不再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林朝晖出生于1974年,拥有法学硕士学位与高级经济师职称,长期深耕金融领域,曾任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建行总行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2024年1月被调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后,林朝晖成为该集团领导班子最年轻成员,同年3月、8 月获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核准副总裁及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 原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凯为1972年生人,其担任广发银行行长期间,同时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王凯亦有丰富银行从业经历,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营运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中心主任、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后担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次人事调整后,广发银行高管团队确定为:新任行长林朝晖(待监管核准),党委副书记、职工监事、监事长罗玉冰,党委委员、副行长林德明,党委委员、副行长、风险责任人李小水,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杨林,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恺,首席信息官李怀根和金茜。 广发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行之一,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广东发展银行,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是国内首批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2016年8月,广发银行成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 据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2.37亿元,同比下滑0.63%;实现归母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下滑4.58%。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从资
看
1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林朝晖拟任广发银行行长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28 18:07
光大银行丹东分行被罚款50万元,业务部经理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年
文|王彦强 9月28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丹东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因贷款“三查”严重不到位,被罚款50万元。同时,时任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兼丹东分行营业部经理隋晓明,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年。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净息差为1.4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大增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回正的重要原因。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 509.1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3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比上年末下降 8.12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72,385.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0,8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存款余额42,531.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9%。
看
9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光大银行丹东分行被罚款50万元,业务部经理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年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26 19:39
成立不足4年,邮惠万家被邮储银行吸收!2024年不良率飙升至6.66%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近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下称邮惠万家银行)。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公告 公告表示,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后,将达成三大核心目标:一是战略整合,将邮惠万家银行的线上运营经验纳入邮储银行体系,补充线上业务实力;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整合子公司业务资源与人才队伍,为全行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将资源集中投向互补性更强的领域,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根据合并方案,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将由邮储银行全额承继。邮惠万家银行客户的相关权利义务不受任何影响,已合法签署的合同、协议将继续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前,国内共有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另一家为中信百信银行。原本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有望“三足鼎立”,但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拓扑银行最终未能正式成立。 三年半亏掉9.58亿,2024年坏账率飙升至6.66%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注册资本为50亿元,是国有大行中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该行以“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为使命初心,致力于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创新平台。目前,已累计注册用户数超2000万人,资产规模达到120亿元。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邮惠万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3.55亿元、2.43亿元和1.50亿元,实现净利润-1.62亿元、-2.63亿元、-4.15亿元和-1.18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达9.58亿元。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2年—2024年,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0%、2.28%、6.66%。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邮惠万家银行的资产总额120.05亿元,净资产40.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7月,
看
7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成立不足4年,邮惠万家被邮储银行吸收!2024年不良率飙升至6.66%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26
AI重构金融IT格局生变,神州信息、宇信科技激战正酣
文|文心 八月下旬,金融IT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面对银行业信息化投入增速放缓的挑战,主要金融IT服务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神州信息、润和软件、高伟达、宇信科技等公司业绩显示,AI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与此同时,不同公司的战略定位与业务模式差异正越发明显:神州信息凭借大客户战略在国有大行市场取得增长;润和软件则通过全栈式技术布局维持领先地位;宇信科技在营收微降背景下实现利润高增长;高伟达正聚焦AI转型以求突破。 1.业绩表现:营收稳健但利润分化,战略选择是关键 2025年上半年,金融IT上市公司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但利润表现呈现分化态势。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各公司业务结构的差异,更揭示了不同战略选择下的发展路径。 神州信息作为行业龙头,上半年实现营收44.23亿元,同比增长7.98%。其中,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10.57%,高于整体营收增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金融软服业务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26.28%,签约金额同比增长36.06%。 润和软件上半年营收17.47亿元,同比增长10.55%;扣非净利润5217万元,同比增长47.33%,展现出盈利能力提升的良好势头。金融科技业务贡献收入8.9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50.93%。 宇信科技在营收微降5.01%的情况下,实现了净利润35.26%的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达49.45%。公司第二季度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0.1%,已显现回暖迹象。这一业绩体现了宇信科技向高质量业务转型的战略成效。 相比之下,高伟达规模相对较小,上半年营收5.20亿元,同比增长2.74%;净利润1382.63万元,同比增长60.3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缩减低毛利系统集成业务,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8.70%。 利润端的分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公司不同的战略阶
看
11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AI重构金融IT格局生变,神州信息、宇信科技激战正酣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25
因并购重组服务收费质价不符等,浦发银行台州分行被罚120万元
文|王彦强 9月25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浦发银行台州分行,因并购重组服务收费质价不符;超借款人实际融资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被罚款人民币120万元。同时,对相关责任人王雪萍警告。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浦发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于1993年1月开业,1999年11月,登陆上交所。目前,在境内外设立42家一级分行、1700家营业机构,覆盖境内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并开设香港、新加坡、伦敦三家境外分行。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86.22亿元、1734.34亿元、1707.48亿元和905.59亿元,同比增长-1.24%、-8.05%、-1.55%和2.62%;实现归母净利润511.71亿元、367.02亿元、452.57亿元和297.37亿元,同比增长-3.46%、-28.28%、23.31%和10.19%。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3.97%,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为96,457.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其中,贷款总额56,349.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
看
10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因并购重组服务收费质价不符等,浦发银行台州分行被罚120万元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24
中报解读|7.24万亿光大银行上半年利润微增:靠投资赚了103.77亿元,零售金融业务收入继续承压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前段时间,光大银行收到一个大单,一个430万的大罚单。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等事项,被罚款430万元。而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从年初至今(截至9月23日),该行已累计被罚3330.25万元。 反映到业绩来看,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净息差为1.4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大增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回正的重要原因。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 509.1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3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比上年末下降 8.12个百分点。 截至9月24日收盘,光大银行报收于3.47元/股,较近期高点下挫21.49%,市值为1992亿元。 光大银行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图 营收增速连降,净息差承压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2022年—2024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16.32亿元、1456.85亿元、1354.15亿元,同比增长-0.73%、-3.92%、-7.05%;实现归母净利润448.07亿元、407.92亿元、416.96亿元,同比增长3.23%、-8.96%、2.22%。 光大银行近三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长情况 同期,该行的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27%、8.38%、7.93%,净利差分别为1.93%、1.68
看
12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报解读|7.24万亿光大银行上半年利润微增:靠投资赚了103.77亿元,零售金融业务收入继续承压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19
年化利率最高超120%!多款借贷APP被指高息陷阱,背后竟是同一家?
文|文心 编|刘双霞 “借8000元12个月一共还款10874.61元,年化IRR高达105%。”2024年7月,一位借款人在“稳融花”平台借款后,通过投诉平台揭示了其惊人的借款成本。 这不是孤例。WEMONEY研究室了解到,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花花有米”、“稳融花”等高息贷款的投诉量近期持续攀升,用户反映这些产品存在高额隐性收费、合同信息模糊、暴力催收等问题。 1 .隐蔽收费与合同猫腻:用户实际利率远超宣传,还款明细成“糊涂账” 多名借款人发现,在“花花有米”“稳融花”平台借款,实际利率远高于平台宣传的利率。 有用户在“花花有米”借款6000元分12期,前三期每期需还1046.32元,后九期每期557.52元,总还款8156.64元。多出的1400多元被算成“咨询费担保费”,但当用户要求开具发票时,平台却拒绝提供,以IRR计算这笔贷款利率为72%。 更有用户通过“花花有米”借款2万元,分12期还款,前3期每期需还3487.74元,剩余9期每期1858.41元,累计总还款27188.91元,年化利率高达60.9%。 这笔借款中包含2040.03元“撮合服务费”和1080元“担保费”,两项费用占借款总额的15.6%,但在借款时并未明确告知。 “稳融花”的高息问题更为突出。有用户反映在“稳融花”借款1万元分12期,每期需还1472元,提前结清找不到入口,按此计算年化利率高达120.36%,相当于借1万元一年要还近1.2万元利息。 除了高额费用,合同信息不透明也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有用户投诉称,在“花花有米”借款8000元,放款账户是“商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但平台不直接提供完整合同,隐藏了乙方、丙方的真实名称。 还有用户表示,借款后看不到具体的还款本金与利息拆分,仅能看到每期需还的总金额,“连自己还的钱里多少是本金、多少是利息都不知道,感觉被蒙在鼓里”。 2.
看
18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年化利率最高超120%!多款借贷APP被指高息陷阱,背后竟是同一家?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18
客户集中度之困:暖哇科技如何破解"大客户依赖症"?
文|文心 编|刘双霞 近日,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暖哇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大通和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以2024年处理的保险案件数量计,暖哇科技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这家众安在线持股超31%的保险科技企业,呈现高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的态势。其招股书揭示了保险科技行业的发展潜力与挑战。 1.高增长与亏损并存 暖哇科技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45亿元增长至9.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5.5%。收入构成中,AI承保解决方案占比从2022年的62.5%上升到2024年的77.6%,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而AI理赔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则从37.5%降至22.4%。 尽管收入表现亮眼,公司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23亿元、2.4亿元和1.55亿元,但亏损收窄趋势明显。2024年净亏损较2023年减少约35%,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5亿元进一步收窄。 经过调整后,暖哇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0.58亿元的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率达6.1%,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已开始展现盈利潜力。毛利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7.7%、58.3%和49.8%,2024年的下滑可能与业务扩张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 2.双轮驱动保险全周期 暖哇科技致力于为保险交易全生命周期提供AI解决方案,核心业务集中在AI承保和AI理赔两大板块。AI承保解决方案以"阿拉莫斯系统"为核心,集成智能模块,结合外部大语言模型与垂直模型,实现承保流程自动化。 该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客户触达率与转化率,2025年上半年达成97.5%的保单续保率,协助客户实现63.0%的交叉销售率,远高于15%-25%的行业平均水平。 AI理赔解决方案依托覆盖全国的医疗数据网络与"罗布泊"理赔决策模型,帮助保险企
看
11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客户集中度之困:暖哇科技如何破解"大客户依赖症"?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18
浦发银行382亿可转债将到期兑付,巨额现金支出恐加剧资本充足率压力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9月17日,浦发银行再次发布了关于“浦发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提示性公告。 根据公告显示,浦发银行将以可转债票面面值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浦发转债到期合计兑付人民币110元/张(含税)。 图片来源:浦发银行公告 资料显示,浦发银行在2019年公开发行了5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浦发转债”),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总额人民币500亿元,期限6年,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债券代码为“110059”。 股价显著低于强赎价格 382亿可转债将到期兑付 据了解,浦发转债在2020年5月6日开始转股,但转股数量一直不多。直到今年6月27日,信达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17.85亿元浦发转债(占发行总量的23.57%)转换为9.12亿普通股,占浦发银行总股本的3.01%。 而据最新公告显示,目前仍有382.11亿元浦发转债尚未转股,约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76.42%。 对于剩余的浦发转债,市场曾一度猜测会走强赎的路线转股,但由于股价提升不及预期,到期兑付成了唯一的选择。 按照浦发转债的《募集说明书》规定,有条件赎回的必要条件是,公司普通股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 130%(含 130%)。 而最新(7月16日)的浦发转债转股价格是12.51元,因此,浦发银行股价必须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至少15个交易日股价不低于16.263元。而截至9月18日收盘,浦发银行股价为12.75元/股,近期最高价为14.36元/股,明显低于约定赎回价格。 因此,浦发银行剩余的可转债大概以到期兑付的方式退出市场。 浦发银行公告称,浦发转债的最后交易日为10月22日,摘牌日为10月28日,最后转股日为10月27日(仍可在10月23日—27日转股),兑
看
16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浦发银行382亿可转债将到期兑付,巨额现金支出恐加剧资本充足率压力
WEMONEY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
09-18
中关村银行140万罚单背后:业绩复苏与合规挑战并存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北京中关村银行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处以140万元罚款。这已是该行近三年内第三次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 中关村银行此次被罚的主要原因包括:通过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存贷挂钩,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数据管理不到位。 其中“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这一行为在银行业罚单中较为少见。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变相的高息揽储,通过支付中介费用手段绕过存款利率自律机制。 此外,该行近期第二次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相关问题受罚。2023年9月,该行就曾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区域不符合监管规定等问题,被处以130万元罚款。 更早的2022年8月,该行还因个人贷款管理不善被处50万元罚款;2020年其还曾因资产转让不合规遭受处罚。连续多次的违规事件,折射出中关村银行在快速发展中内控与治理体系未能同步跟上。 尽管罚单不断,中关村银行近期业绩却呈现出回升态势。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关村银行资产规模为793.54亿元。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7.5%。 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降1.36%;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1.29%。中关村银行业务发展对第三方合作存在较高依赖性。2024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关村银行贷款余额为439.31亿元,其中自营贷款余额118.34亿元,仅占总贷款比重26.94%。据了解,该行互联网贷款主要是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的助贷业务,客户需求由第三方平台推介,自身获客能力存在一定制约和挑战。 此外,中关村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虽有所回升,但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已低于民营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1%、11.45%。同期,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
看
23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关村银行140万罚单背后:业绩复苏与合规挑战并存
加载更多
暂无关注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61605225859858","uuid":"3561605225859858","gmtCreate":1598511203477,"gmtModify":1650528553789,"name":"WEMONEY研究室","pinyin":"wemoneyyjswemoneyyanjiushi","introduction":"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339,"headSize":3,"tweetSize":1242,"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1,"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1.1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83478052774016,"gmtCreate":1759065178611,"gmtModify":1759109252892,"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林朝晖拟任广发银行行长","htmlText":"文|王彦强 9月28日下午,广发银行召开干部任命大会,宣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拟任行长,待走完相关流程及获监管核准后,正式担任广发银行行长。王凯因集团分工调整,不再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林朝晖出生于1974年,拥有法学硕士学位与高级经济师职称,长期深耕金融领域,曾任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建行总行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2024年1月被调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后,林朝晖成为该集团领导班子最年轻成员,同年3月、8 月获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核准副总裁及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 原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凯为1972年生人,其担任广发银行行长期间,同时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王凯亦有丰富银行从业经历,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营运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中心主任、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后担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次人事调整后,广发银行高管团队确定为:新任行长林朝晖(待监管核准),党委副书记、职工监事、监事长罗玉冰,党委委员、副行长林德明,党委委员、副行长、风险责任人李小水,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杨林,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恺,首席信息官李怀根和金茜。 广发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行之一,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广东发展银行,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是国内首批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2016年8月,广发银行成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 据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2.37亿元,同比下滑0.63%;实现归母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下滑4.58%。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从资","listText":"文|王彦强 9月28日下午,广发银行召开干部任命大会,宣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拟任行长,待走完相关流程及获监管核准后,正式担任广发银行行长。王凯因集团分工调整,不再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林朝晖出生于1974年,拥有法学硕士学位与高级经济师职称,长期深耕金融领域,曾任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建行总行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2024年1月被调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后,林朝晖成为该集团领导班子最年轻成员,同年3月、8 月获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核准副总裁及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 原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凯为1972年生人,其担任广发银行行长期间,同时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王凯亦有丰富银行从业经历,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营运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中心主任、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后担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次人事调整后,广发银行高管团队确定为:新任行长林朝晖(待监管核准),党委副书记、职工监事、监事长罗玉冰,党委委员、副行长林德明,党委委员、副行长、风险责任人李小水,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杨林,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恺,首席信息官李怀根和金茜。 广发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行之一,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广东发展银行,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是国内首批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2016年8月,广发银行成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 据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2.37亿元,同比下滑0.63%;实现归母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下滑4.58%。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从资","text":"文|王彦强 9月28日下午,广发银行召开干部任命大会,宣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拟任行长,待走完相关流程及获监管核准后,正式担任广发银行行长。王凯因集团分工调整,不再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林朝晖出生于1974年,拥有法学硕士学位与高级经济师职称,长期深耕金融领域,曾任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建行总行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2024年1月被调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后,林朝晖成为该集团领导班子最年轻成员,同年3月、8 月获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核准副总裁及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 原广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凯为1972年生人,其担任广发银行行长期间,同时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王凯亦有丰富银行从业经历,曾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营运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中心主任、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后担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兼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次人事调整后,广发银行高管团队确定为:新任行长林朝晖(待监管核准),党委副书记、职工监事、监事长罗玉冰,党委委员、副行长林德明,党委委员、副行长、风险责任人李小水,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杨林,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恺,首席信息官李怀根和金茜。 广发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行之一,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广东发展银行,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是国内首批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2016年8月,广发银行成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 据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2.37亿元,同比下滑0.63%;实现归母净利润152.84亿元,同比下滑4.58%。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从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faa60a39596c5b3f6a33e9498791136","width":"1200","height":"67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34780527740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3430017364088,"gmtCreate":1759054032206,"gmtModify":1759054786085,"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光大银行丹东分行被罚款50万元,业务部经理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年","htmlText":"文|王彦强 9月28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丹东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因贷款“三查”严重不到位,被罚款50万元。同时,时任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兼丹东分行营业部经理隋晓明,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年。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净息差为1.4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大增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回正的重要原因。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 509.1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3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比上年末下降 8.12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72,385.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0,8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存款余额42,531.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9%。","listText":"文|王彦强 9月28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丹东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因贷款“三查”严重不到位,被罚款50万元。同时,时任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兼丹东分行营业部经理隋晓明,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年。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净息差为1.4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大增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回正的重要原因。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 509.1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3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比上年末下降 8.12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72,385.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0,8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存款余额42,531.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9%。","text":"文|王彦强 9月28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丹东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因贷款“三查”严重不到位,被罚款50万元。同时,时任中国光大银行丹东分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兼丹东分行营业部经理隋晓明,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年。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净息差为1.4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大增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回正的重要原因。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 509.1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3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比上年末下降 8.12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72,385.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0,8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2%;存款余额42,531.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9%。","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8c9c86f655afa39b551e5abf780f986","width":"1200","height":"71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34300173640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658443305096,"gmtCreate":1758886756393,"gmtModify":1758892090201,"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成立不足4年,邮惠万家被邮储银行吸收!2024年不良率飙升至6.66%","html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近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下称邮惠万家银行)。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公告 公告表示,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后,将达成三大核心目标:一是战略整合,将邮惠万家银行的线上运营经验纳入邮储银行体系,补充线上业务实力;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整合子公司业务资源与人才队伍,为全行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将资源集中投向互补性更强的领域,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根据合并方案,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将由邮储银行全额承继。邮惠万家银行客户的相关权利义务不受任何影响,已合法签署的合同、协议将继续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前,国内共有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另一家为中信百信银行。原本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有望“三足鼎立”,但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拓扑银行最终未能正式成立。 三年半亏掉9.58亿,2024年坏账率飙升至6.66%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注册资本为50亿元,是国有大行中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该行以“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为使命初心,致力于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创新平台。目前,已累计注册用户数超2000万人,资产规模达到120亿元。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邮惠万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3.55亿元、2.43亿元和1.50亿元,实现净利润-1.62亿元、-2.63亿元、-4.15亿元和-1.18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达9.58亿元。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2年—2024年,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0%、2.28%、6.66%。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邮惠万家银行的资产总额120.05亿元,净资产40.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7月,","list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近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下称邮惠万家银行)。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公告 公告表示,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后,将达成三大核心目标:一是战略整合,将邮惠万家银行的线上运营经验纳入邮储银行体系,补充线上业务实力;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整合子公司业务资源与人才队伍,为全行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将资源集中投向互补性更强的领域,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根据合并方案,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将由邮储银行全额承继。邮惠万家银行客户的相关权利义务不受任何影响,已合法签署的合同、协议将继续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前,国内共有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另一家为中信百信银行。原本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有望“三足鼎立”,但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拓扑银行最终未能正式成立。 三年半亏掉9.58亿,2024年坏账率飙升至6.66%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注册资本为50亿元,是国有大行中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该行以“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为使命初心,致力于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创新平台。目前,已累计注册用户数超2000万人,资产规模达到120亿元。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邮惠万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3.55亿元、2.43亿元和1.50亿元,实现净利润-1.62亿元、-2.63亿元、-4.15亿元和-1.18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达9.58亿元。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2年—2024年,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0%、2.28%、6.66%。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邮惠万家银行的资产总额120.05亿元,净资产40.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7月,","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近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下称邮惠万家银行)。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公告 公告表示,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后,将达成三大核心目标:一是战略整合,将邮惠万家银行的线上运营经验纳入邮储银行体系,补充线上业务实力;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整合子公司业务资源与人才队伍,为全行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将资源集中投向互补性更强的领域,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根据合并方案,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将由邮储银行全额承继。邮惠万家银行客户的相关权利义务不受任何影响,已合法签署的合同、协议将继续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前,国内共有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另一家为中信百信银行。原本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有望“三足鼎立”,但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拓扑银行最终未能正式成立。 三年半亏掉9.58亿,2024年坏账率飙升至6.66%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注册资本为50亿元,是国有大行中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该行以“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为使命初心,致力于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创新平台。目前,已累计注册用户数超2000万人,资产规模达到120亿元。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邮惠万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3.55亿元、2.43亿元和1.50亿元,实现净利润-1.62亿元、-2.63亿元、-4.15亿元和-1.18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达9.58亿元。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2年—2024年,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0%、2.28%、6.66%。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邮惠万家银行的资产总额120.05亿元,净资产40.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7月,","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ccf79cada084e3a4f164aba5b584a53","width":"1200","height":"94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6584433050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628151656784,"gmtCreate":1758857839775,"gmtModify":1758860378950,"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AI重构金融IT格局生变,神州信息、宇信科技激战正酣","htmlText":"文|文心 八月下旬,金融IT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面对银行业信息化投入增速放缓的挑战,主要金融IT服务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神州信息、润和软件、高伟达、宇信科技等公司业绩显示,AI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与此同时,不同公司的战略定位与业务模式差异正越发明显:神州信息凭借大客户战略在国有大行市场取得增长;润和软件则通过全栈式技术布局维持领先地位;宇信科技在营收微降背景下实现利润高增长;高伟达正聚焦AI转型以求突破。 1.业绩表现:营收稳健但利润分化,战略选择是关键 2025年上半年,金融IT上市公司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但利润表现呈现分化态势。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各公司业务结构的差异,更揭示了不同战略选择下的发展路径。 神州信息作为行业龙头,上半年实现营收44.23亿元,同比增长7.98%。其中,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10.57%,高于整体营收增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金融软服业务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26.28%,签约金额同比增长36.06%。 润和软件上半年营收17.47亿元,同比增长10.55%;扣非净利润5217万元,同比增长47.33%,展现出盈利能力提升的良好势头。金融科技业务贡献收入8.9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50.93%。 宇信科技在营收微降5.01%的情况下,实现了净利润35.26%的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达49.45%。公司第二季度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0.1%,已显现回暖迹象。这一业绩体现了宇信科技向高质量业务转型的战略成效。 相比之下,高伟达规模相对较小,上半年营收5.20亿元,同比增长2.74%;净利润1382.63万元,同比增长60.3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缩减低毛利系统集成业务,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8.70%。 利润端的分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公司不同的战略阶","listText":"文|文心 八月下旬,金融IT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面对银行业信息化投入增速放缓的挑战,主要金融IT服务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神州信息、润和软件、高伟达、宇信科技等公司业绩显示,AI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与此同时,不同公司的战略定位与业务模式差异正越发明显:神州信息凭借大客户战略在国有大行市场取得增长;润和软件则通过全栈式技术布局维持领先地位;宇信科技在营收微降背景下实现利润高增长;高伟达正聚焦AI转型以求突破。 1.业绩表现:营收稳健但利润分化,战略选择是关键 2025年上半年,金融IT上市公司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但利润表现呈现分化态势。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各公司业务结构的差异,更揭示了不同战略选择下的发展路径。 神州信息作为行业龙头,上半年实现营收44.23亿元,同比增长7.98%。其中,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10.57%,高于整体营收增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金融软服业务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26.28%,签约金额同比增长36.06%。 润和软件上半年营收17.47亿元,同比增长10.55%;扣非净利润5217万元,同比增长47.33%,展现出盈利能力提升的良好势头。金融科技业务贡献收入8.9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50.93%。 宇信科技在营收微降5.01%的情况下,实现了净利润35.26%的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达49.45%。公司第二季度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0.1%,已显现回暖迹象。这一业绩体现了宇信科技向高质量业务转型的战略成效。 相比之下,高伟达规模相对较小,上半年营收5.20亿元,同比增长2.74%;净利润1382.63万元,同比增长60.3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缩减低毛利系统集成业务,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8.70%。 利润端的分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公司不同的战略阶","text":"文|文心 八月下旬,金融IT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面对银行业信息化投入增速放缓的挑战,主要金融IT服务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神州信息、润和软件、高伟达、宇信科技等公司业绩显示,AI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与此同时,不同公司的战略定位与业务模式差异正越发明显:神州信息凭借大客户战略在国有大行市场取得增长;润和软件则通过全栈式技术布局维持领先地位;宇信科技在营收微降背景下实现利润高增长;高伟达正聚焦AI转型以求突破。 1.业绩表现:营收稳健但利润分化,战略选择是关键 2025年上半年,金融IT上市公司营收保持稳健增长,但利润表现呈现分化态势。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各公司业务结构的差异,更揭示了不同战略选择下的发展路径。 神州信息作为行业龙头,上半年实现营收44.23亿元,同比增长7.98%。其中,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10.57%,高于整体营收增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金融软服业务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26.28%,签约金额同比增长36.06%。 润和软件上半年营收17.47亿元,同比增长10.55%;扣非净利润5217万元,同比增长47.33%,展现出盈利能力提升的良好势头。金融科技业务贡献收入8.9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50.93%。 宇信科技在营收微降5.01%的情况下,实现了净利润35.26%的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达49.45%。公司第二季度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0.1%,已显现回暖迹象。这一业绩体现了宇信科技向高质量业务转型的战略成效。 相比之下,高伟达规模相对较小,上半年营收5.20亿元,同比增长2.74%;净利润1382.63万元,同比增长60.3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缩减低毛利系统集成业务,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8.70%。 利润端的分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公司不同的战略阶","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6281516567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392679137312,"gmtCreate":1758800687070,"gmtModify":175880565706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因并购重组服务收费质价不符等,浦发银行台州分行被罚120万元","htmlText":"文|王彦强 9月25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浦发银行台州分行,因并购重组服务收费质价不符;超借款人实际融资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被罚款人民币120万元。同时,对相关责任人王雪萍警告。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浦发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于1993年1月开业,1999年11月,登陆上交所。目前,在境内外设立42家一级分行、1700家营业机构,覆盖境内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并开设香港、新加坡、伦敦三家境外分行。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86.22亿元、1734.34亿元、1707.48亿元和905.59亿元,同比增长-1.24%、-8.05%、-1.55%和2.62%;实现归母净利润511.71亿元、367.02亿元、452.57亿元和297.37亿元,同比增长-3.46%、-28.28%、23.31%和10.19%。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3.97%,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为96,457.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其中,贷款总额56,349.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listText":"文|王彦强 9月25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浦发银行台州分行,因并购重组服务收费质价不符;超借款人实际融资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被罚款人民币120万元。同时,对相关责任人王雪萍警告。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浦发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于1993年1月开业,1999年11月,登陆上交所。目前,在境内外设立42家一级分行、1700家营业机构,覆盖境内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并开设香港、新加坡、伦敦三家境外分行。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86.22亿元、1734.34亿元、1707.48亿元和905.59亿元,同比增长-1.24%、-8.05%、-1.55%和2.62%;实现归母净利润511.71亿元、367.02亿元、452.57亿元和297.37亿元,同比增长-3.46%、-28.28%、23.31%和10.19%。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3.97%,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为96,457.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其中,贷款总额56,349.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text":"文|王彦强 9月25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浦发银行台州分行,因并购重组服务收费质价不符;超借款人实际融资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被罚款人民币120万元。同时,对相关责任人王雪萍警告。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浦发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于1993年1月开业,1999年11月,登陆上交所。目前,在境内外设立42家一级分行、1700家营业机构,覆盖境内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并开设香港、新加坡、伦敦三家境外分行。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86.22亿元、1734.34亿元、1707.48亿元和905.59亿元,同比增长-1.24%、-8.05%、-1.55%和2.62%;实现归母净利润511.71亿元、367.02亿元、452.57亿元和297.37亿元,同比增长-3.46%、-28.28%、23.31%和10.19%。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3.97%,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为96,457.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其中,贷款总额56,349.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94d2953090c1e3f1959f27b3fdf5e26","width":"1200","height":"61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3926791373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037105726032,"gmtCreate":1758713532465,"gmtModify":175871869309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中报解读|7.24万亿光大银行上半年利润微增:靠投资赚了103.77亿元,零售金融业务收入继续承压","html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前段时间,光大银行收到一个大单,一个430万的大罚单。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等事项,被罚款430万元。而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从年初至今(截至9月23日),该行已累计被罚3330.25万元。 反映到业绩来看,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净息差为1.4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大增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回正的重要原因。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 509.1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3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比上年末下降 8.12个百分点。 截至9月24日收盘,光大银行报收于3.47元/股,较近期高点下挫21.49%,市值为1992亿元。 光大银行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图 营收增速连降,净息差承压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2022年—2024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16.32亿元、1456.85亿元、1354.15亿元,同比增长-0.73%、-3.92%、-7.05%;实现归母净利润448.07亿元、407.92亿元、416.96亿元,同比增长3.23%、-8.96%、2.22%。 光大银行近三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长情况 同期,该行的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27%、8.38%、7.93%,净利差分别为1.93%、1.68","list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前段时间,光大银行收到一个大单,一个430万的大罚单。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等事项,被罚款430万元。而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从年初至今(截至9月23日),该行已累计被罚3330.25万元。 反映到业绩来看,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净息差为1.4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大增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回正的重要原因。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 509.1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3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比上年末下降 8.12个百分点。 截至9月24日收盘,光大银行报收于3.47元/股,较近期高点下挫21.49%,市值为1992亿元。 光大银行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图 营收增速连降,净息差承压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2022年—2024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16.32亿元、1456.85亿元、1354.15亿元,同比增长-0.73%、-3.92%、-7.05%;实现归母净利润448.07亿元、407.92亿元、416.96亿元,同比增长3.23%、-8.96%、2.22%。 光大银行近三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长情况 同期,该行的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27%、8.38%、7.93%,净利差分别为1.93%、1.68","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前段时间,光大银行收到一个大单,一个430万的大罚单。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国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存在不足、监管数据错报等事项,被罚款430万元。而WEMONEY研究室注意到,从年初至今(截至9月23日),该行已累计被罚3330.25万元。 反映到业绩来看,2025年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9.18亿元,同比下降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47.41亿元,同比增长0.53%。净息差为1.40%,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益103.77亿元,同比大增33.41%,成为拉动净利润回正的重要原因。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 509.1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63 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72.47%,比上年末下降 8.12个百分点。 截至9月24日收盘,光大银行报收于3.47元/股,较近期高点下挫21.49%,市值为1992亿元。 光大银行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图 营收增速连降,净息差承压 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于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 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2022年—2024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16.32亿元、1456.85亿元、1354.15亿元,同比增长-0.73%、-3.92%、-7.05%;实现归母净利润448.07亿元、407.92亿元、416.96亿元,同比增长3.23%、-8.96%、2.22%。 光大银行近三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长情况 同期,该行的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27%、8.38%、7.93%,净利差分别为1.93%、1.68","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a35ed7bed507ed38741a6f9a6b13c7f","width":"1200","height":"55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06968c9cc43222775974396ec8173ab","width":"1200","height":"70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faa4b667bd125e1609cceb3b94f858f","width":"1200","height":"70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0371057260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0226015330840,"gmtCreate":1758266591106,"gmtModify":1758268425656,"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年化利率最高超120%!多款借贷APP被指高息陷阱,背后竟是同一家?","htmlText":"文|文心 编|刘双霞 “借8000元12个月一共还款10874.61元,年化IRR高达105%。”2024年7月,一位借款人在“稳融花”平台借款后,通过投诉平台揭示了其惊人的借款成本。 这不是孤例。WEMONEY研究室了解到,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花花有米”、“稳融花”等高息贷款的投诉量近期持续攀升,用户反映这些产品存在高额隐性收费、合同信息模糊、暴力催收等问题。 1 .隐蔽收费与合同猫腻:用户实际利率远超宣传,还款明细成“糊涂账” 多名借款人发现,在“花花有米”“稳融花”平台借款,实际利率远高于平台宣传的利率。 有用户在“花花有米”借款6000元分12期,前三期每期需还1046.32元,后九期每期557.52元,总还款8156.64元。多出的1400多元被算成“咨询费担保费”,但当用户要求开具发票时,平台却拒绝提供,以IRR计算这笔贷款利率为72%。 更有用户通过“花花有米”借款2万元,分12期还款,前3期每期需还3487.74元,剩余9期每期1858.41元,累计总还款27188.91元,年化利率高达60.9%。 这笔借款中包含2040.03元“撮合服务费”和1080元“担保费”,两项费用占借款总额的15.6%,但在借款时并未明确告知。 “稳融花”的高息问题更为突出。有用户反映在“稳融花”借款1万元分12期,每期需还1472元,提前结清找不到入口,按此计算年化利率高达120.36%,相当于借1万元一年要还近1.2万元利息。 除了高额费用,合同信息不透明也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有用户投诉称,在“花花有米”借款8000元,放款账户是“商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但平台不直接提供完整合同,隐藏了乙方、丙方的真实名称。 还有用户表示,借款后看不到具体的还款本金与利息拆分,仅能看到每期需还的总金额,“连自己还的钱里多少是本金、多少是利息都不知道,感觉被蒙在鼓里”。 2. ","listText":"文|文心 编|刘双霞 “借8000元12个月一共还款10874.61元,年化IRR高达105%。”2024年7月,一位借款人在“稳融花”平台借款后,通过投诉平台揭示了其惊人的借款成本。 这不是孤例。WEMONEY研究室了解到,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花花有米”、“稳融花”等高息贷款的投诉量近期持续攀升,用户反映这些产品存在高额隐性收费、合同信息模糊、暴力催收等问题。 1 .隐蔽收费与合同猫腻:用户实际利率远超宣传,还款明细成“糊涂账” 多名借款人发现,在“花花有米”“稳融花”平台借款,实际利率远高于平台宣传的利率。 有用户在“花花有米”借款6000元分12期,前三期每期需还1046.32元,后九期每期557.52元,总还款8156.64元。多出的1400多元被算成“咨询费担保费”,但当用户要求开具发票时,平台却拒绝提供,以IRR计算这笔贷款利率为72%。 更有用户通过“花花有米”借款2万元,分12期还款,前3期每期需还3487.74元,剩余9期每期1858.41元,累计总还款27188.91元,年化利率高达60.9%。 这笔借款中包含2040.03元“撮合服务费”和1080元“担保费”,两项费用占借款总额的15.6%,但在借款时并未明确告知。 “稳融花”的高息问题更为突出。有用户反映在“稳融花”借款1万元分12期,每期需还1472元,提前结清找不到入口,按此计算年化利率高达120.36%,相当于借1万元一年要还近1.2万元利息。 除了高额费用,合同信息不透明也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有用户投诉称,在“花花有米”借款8000元,放款账户是“商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但平台不直接提供完整合同,隐藏了乙方、丙方的真实名称。 还有用户表示,借款后看不到具体的还款本金与利息拆分,仅能看到每期需还的总金额,“连自己还的钱里多少是本金、多少是利息都不知道,感觉被蒙在鼓里”。 2. ","text":"文|文心 编|刘双霞 “借8000元12个月一共还款10874.61元,年化IRR高达105%。”2024年7月,一位借款人在“稳融花”平台借款后,通过投诉平台揭示了其惊人的借款成本。 这不是孤例。WEMONEY研究室了解到,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花花有米”、“稳融花”等高息贷款的投诉量近期持续攀升,用户反映这些产品存在高额隐性收费、合同信息模糊、暴力催收等问题。 1 .隐蔽收费与合同猫腻:用户实际利率远超宣传,还款明细成“糊涂账” 多名借款人发现,在“花花有米”“稳融花”平台借款,实际利率远高于平台宣传的利率。 有用户在“花花有米”借款6000元分12期,前三期每期需还1046.32元,后九期每期557.52元,总还款8156.64元。多出的1400多元被算成“咨询费担保费”,但当用户要求开具发票时,平台却拒绝提供,以IRR计算这笔贷款利率为72%。 更有用户通过“花花有米”借款2万元,分12期还款,前3期每期需还3487.74元,剩余9期每期1858.41元,累计总还款27188.91元,年化利率高达60.9%。 这笔借款中包含2040.03元“撮合服务费”和1080元“担保费”,两项费用占借款总额的15.6%,但在借款时并未明确告知。 “稳融花”的高息问题更为突出。有用户反映在“稳融花”借款1万元分12期,每期需还1472元,提前结清找不到入口,按此计算年化利率高达120.36%,相当于借1万元一年要还近1.2万元利息。 除了高额费用,合同信息不透明也成为用户投诉的重灾区。有用户投诉称,在“花花有米”借款8000元,放款账户是“商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但平台不直接提供完整合同,隐藏了乙方、丙方的真实名称。 还有用户表示,借款后看不到具体的还款本金与利息拆分,仅能看到每期需还的总金额,“连自己还的钱里多少是本金、多少是利息都不知道,感觉被蒙在鼓里”。 2.","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02260153308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9932113993944,"gmtCreate":1758194609695,"gmtModify":1758200320775,"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客户集中度之困:暖哇科技如何破解\"大客户依赖症\"?","htmlText":"文|文心 编|刘双霞 近日,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暖哇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大通和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以2024年处理的保险案件数量计,暖哇科技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这家众安在线持股超31%的保险科技企业,呈现高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的态势。其招股书揭示了保险科技行业的发展潜力与挑战。 1.高增长与亏损并存 暖哇科技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45亿元增长至9.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5.5%。收入构成中,AI承保解决方案占比从2022年的62.5%上升到2024年的77.6%,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而AI理赔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则从37.5%降至22.4%。 尽管收入表现亮眼,公司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23亿元、2.4亿元和1.55亿元,但亏损收窄趋势明显。2024年净亏损较2023年减少约35%,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5亿元进一步收窄。 经过调整后,暖哇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0.58亿元的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率达6.1%,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已开始展现盈利潜力。毛利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7.7%、58.3%和49.8%,2024年的下滑可能与业务扩张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 2.双轮驱动保险全周期 暖哇科技致力于为保险交易全生命周期提供AI解决方案,核心业务集中在AI承保和AI理赔两大板块。AI承保解决方案以\"阿拉莫斯系统\"为核心,集成智能模块,结合外部大语言模型与垂直模型,实现承保流程自动化。 该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客户触达率与转化率,2025年上半年达成97.5%的保单续保率,协助客户实现63.0%的交叉销售率,远高于15%-25%的行业平均水平。 AI理赔解决方案依托覆盖全国的医疗数据网络与\"罗布泊\"理赔决策模型,帮助保险企","listText":"文|文心 编|刘双霞 近日,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暖哇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大通和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以2024年处理的保险案件数量计,暖哇科技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这家众安在线持股超31%的保险科技企业,呈现高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的态势。其招股书揭示了保险科技行业的发展潜力与挑战。 1.高增长与亏损并存 暖哇科技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45亿元增长至9.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5.5%。收入构成中,AI承保解决方案占比从2022年的62.5%上升到2024年的77.6%,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而AI理赔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则从37.5%降至22.4%。 尽管收入表现亮眼,公司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23亿元、2.4亿元和1.55亿元,但亏损收窄趋势明显。2024年净亏损较2023年减少约35%,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5亿元进一步收窄。 经过调整后,暖哇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0.58亿元的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率达6.1%,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已开始展现盈利潜力。毛利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7.7%、58.3%和49.8%,2024年的下滑可能与业务扩张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 2.双轮驱动保险全周期 暖哇科技致力于为保险交易全生命周期提供AI解决方案,核心业务集中在AI承保和AI理赔两大板块。AI承保解决方案以\"阿拉莫斯系统\"为核心,集成智能模块,结合外部大语言模型与垂直模型,实现承保流程自动化。 该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客户触达率与转化率,2025年上半年达成97.5%的保单续保率,协助客户实现63.0%的交叉销售率,远高于15%-25%的行业平均水平。 AI理赔解决方案依托覆盖全国的医疗数据网络与\"罗布泊\"理赔决策模型,帮助保险企","text":"文|文心 编|刘双霞 近日,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暖哇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大通和汇丰担任联席保荐人。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以2024年处理的保险案件数量计,暖哇科技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 这家众安在线持股超31%的保险科技企业,呈现高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的态势。其招股书揭示了保险科技行业的发展潜力与挑战。 1.高增长与亏损并存 暖哇科技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45亿元增长至9.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5.5%。收入构成中,AI承保解决方案占比从2022年的62.5%上升到2024年的77.6%,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而AI理赔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则从37.5%降至22.4%。 尽管收入表现亮眼,公司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23亿元、2.4亿元和1.55亿元,但亏损收窄趋势明显。2024年净亏损较2023年减少约35%,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5亿元进一步收窄。 经过调整后,暖哇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0.58亿元的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率达6.1%,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已开始展现盈利潜力。毛利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57.7%、58.3%和49.8%,2024年的下滑可能与业务扩张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 2.双轮驱动保险全周期 暖哇科技致力于为保险交易全生命周期提供AI解决方案,核心业务集中在AI承保和AI理赔两大板块。AI承保解决方案以\"阿拉莫斯系统\"为核心,集成智能模块,结合外部大语言模型与垂直模型,实现承保流程自动化。 该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客户触达率与转化率,2025年上半年达成97.5%的保单续保率,协助客户实现63.0%的交叉销售率,远高于15%-25%的行业平均水平。 AI理赔解决方案依托覆盖全国的医疗数据网络与\"罗布泊\"理赔决策模型,帮助保险企","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99321139939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9925708722904,"gmtCreate":1758193291065,"gmtModify":175820030973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浦发银行382亿可转债将到期兑付,巨额现金支出恐加剧资本充足率压力","html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9月17日,浦发银行再次发布了关于“浦发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提示性公告。 根据公告显示,浦发银行将以可转债票面面值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浦发转债到期合计兑付人民币110元/张(含税)。 图片来源:浦发银行公告 资料显示,浦发银行在2019年公开发行了5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浦发转债”),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总额人民币500亿元,期限6年,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债券代码为“110059”。 股价显著低于强赎价格 382亿可转债将到期兑付 据了解,浦发转债在2020年5月6日开始转股,但转股数量一直不多。直到今年6月27日,信达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17.85亿元浦发转债(占发行总量的23.57%)转换为9.12亿普通股,占浦发银行总股本的3.01%。 而据最新公告显示,目前仍有382.11亿元浦发转债尚未转股,约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76.42%。 对于剩余的浦发转债,市场曾一度猜测会走强赎的路线转股,但由于股价提升不及预期,到期兑付成了唯一的选择。 按照浦发转债的《募集说明书》规定,有条件赎回的必要条件是,公司普通股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 130%(含 130%)。 而最新(7月16日)的浦发转债转股价格是12.51元,因此,浦发银行股价必须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至少15个交易日股价不低于16.263元。而截至9月18日收盘,浦发银行股价为12.75元/股,近期最高价为14.36元/股,明显低于约定赎回价格。 因此,浦发银行剩余的可转债大概以到期兑付的方式退出市场。 浦发银行公告称,浦发转债的最后交易日为10月22日,摘牌日为10月28日,最后转股日为10月27日(仍可在10月23日—27日转股),兑","list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9月17日,浦发银行再次发布了关于“浦发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提示性公告。 根据公告显示,浦发银行将以可转债票面面值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浦发转债到期合计兑付人民币110元/张(含税)。 图片来源:浦发银行公告 资料显示,浦发银行在2019年公开发行了5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浦发转债”),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总额人民币500亿元,期限6年,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债券代码为“110059”。 股价显著低于强赎价格 382亿可转债将到期兑付 据了解,浦发转债在2020年5月6日开始转股,但转股数量一直不多。直到今年6月27日,信达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17.85亿元浦发转债(占发行总量的23.57%)转换为9.12亿普通股,占浦发银行总股本的3.01%。 而据最新公告显示,目前仍有382.11亿元浦发转债尚未转股,约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76.42%。 对于剩余的浦发转债,市场曾一度猜测会走强赎的路线转股,但由于股价提升不及预期,到期兑付成了唯一的选择。 按照浦发转债的《募集说明书》规定,有条件赎回的必要条件是,公司普通股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 130%(含 130%)。 而最新(7月16日)的浦发转债转股价格是12.51元,因此,浦发银行股价必须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至少15个交易日股价不低于16.263元。而截至9月18日收盘,浦发银行股价为12.75元/股,近期最高价为14.36元/股,明显低于约定赎回价格。 因此,浦发银行剩余的可转债大概以到期兑付的方式退出市场。 浦发银行公告称,浦发转债的最后交易日为10月22日,摘牌日为10月28日,最后转股日为10月27日(仍可在10月23日—27日转股),兑","text":"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9月17日,浦发银行再次发布了关于“浦发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提示性公告。 根据公告显示,浦发银行将以可转债票面面值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浦发转债到期合计兑付人民币110元/张(含税)。 图片来源:浦发银行公告 资料显示,浦发银行在2019年公开发行了5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浦发转债”),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总额人民币500亿元,期限6年,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债券代码为“110059”。 股价显著低于强赎价格 382亿可转债将到期兑付 据了解,浦发转债在2020年5月6日开始转股,但转股数量一直不多。直到今年6月27日,信达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的117.85亿元浦发转债(占发行总量的23.57%)转换为9.12亿普通股,占浦发银行总股本的3.01%。 而据最新公告显示,目前仍有382.11亿元浦发转债尚未转股,约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76.42%。 对于剩余的浦发转债,市场曾一度猜测会走强赎的路线转股,但由于股价提升不及预期,到期兑付成了唯一的选择。 按照浦发转债的《募集说明书》规定,有条件赎回的必要条件是,公司普通股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 130%(含 130%)。 而最新(7月16日)的浦发转债转股价格是12.51元,因此,浦发银行股价必须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至少15个交易日股价不低于16.263元。而截至9月18日收盘,浦发银行股价为12.75元/股,近期最高价为14.36元/股,明显低于约定赎回价格。 因此,浦发银行剩余的可转债大概以到期兑付的方式退出市场。 浦发银行公告称,浦发转债的最后交易日为10月22日,摘牌日为10月28日,最后转股日为10月27日(仍可在10月23日—27日转股),兑","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f8acc1a0a7db3d5bfcc673d3a4e0d41","width":"1200","height":"828"},{"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fec96952c559ae2cdd5e2e8d7287df2","width":"1242","height":"73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dc88d05f9cd9232cf4b8ff0234ab28","width":"1238","height":"73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99257087229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9891805713264,"gmtCreate":1758185461545,"gmtModify":1758186059444,"author":{"id":"3561605225859858","authorId":"3561605225859858","name":"WEMONEY研究室","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74175fa8c1638451175d91ee8239ea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61605225859858","authorIdStr":"3561605225859858"},"themes":[],"title":"中关村银行140万罚单背后:业绩复苏与合规挑战并存","htmlText":"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北京中关村银行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处以140万元罚款。这已是该行近三年内第三次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 中关村银行此次被罚的主要原因包括:通过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存贷挂钩,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数据管理不到位。 其中“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这一行为在银行业罚单中较为少见。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变相的高息揽储,通过支付中介费用手段绕过存款利率自律机制。 此外,该行近期第二次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相关问题受罚。2023年9月,该行就曾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区域不符合监管规定等问题,被处以130万元罚款。 更早的2022年8月,该行还因个人贷款管理不善被处50万元罚款;2020年其还曾因资产转让不合规遭受处罚。连续多次的违规事件,折射出中关村银行在快速发展中内控与治理体系未能同步跟上。 尽管罚单不断,中关村银行近期业绩却呈现出回升态势。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关村银行资产规模为793.54亿元。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7.5%。 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降1.36%;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1.29%。中关村银行业务发展对第三方合作存在较高依赖性。2024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关村银行贷款余额为439.31亿元,其中自营贷款余额118.34亿元,仅占总贷款比重26.94%。据了解,该行互联网贷款主要是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的助贷业务,客户需求由第三方平台推介,自身获客能力存在一定制约和挑战。 此外,中关村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虽有所回升,但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已低于民营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1%、11.45%。同期,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listText":"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北京中关村银行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处以140万元罚款。这已是该行近三年内第三次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 中关村银行此次被罚的主要原因包括:通过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存贷挂钩,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数据管理不到位。 其中“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这一行为在银行业罚单中较为少见。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变相的高息揽储,通过支付中介费用手段绕过存款利率自律机制。 此外,该行近期第二次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相关问题受罚。2023年9月,该行就曾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区域不符合监管规定等问题,被处以130万元罚款。 更早的2022年8月,该行还因个人贷款管理不善被处50万元罚款;2020年其还曾因资产转让不合规遭受处罚。连续多次的违规事件,折射出中关村银行在快速发展中内控与治理体系未能同步跟上。 尽管罚单不断,中关村银行近期业绩却呈现出回升态势。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关村银行资产规模为793.54亿元。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7.5%。 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降1.36%;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1.29%。中关村银行业务发展对第三方合作存在较高依赖性。2024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关村银行贷款余额为439.31亿元,其中自营贷款余额118.34亿元,仅占总贷款比重26.94%。据了解,该行互联网贷款主要是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的助贷业务,客户需求由第三方平台推介,自身获客能力存在一定制约和挑战。 此外,中关村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虽有所回升,但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已低于民营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1%、11.45%。同期,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text":"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北京中关村银行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处以140万元罚款。这已是该行近三年内第三次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 中关村银行此次被罚的主要原因包括:通过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存贷挂钩,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数据管理不到位。 其中“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这一行为在银行业罚单中较为少见。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变相的高息揽储,通过支付中介费用手段绕过存款利率自律机制。 此外,该行近期第二次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相关问题受罚。2023年9月,该行就曾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区域不符合监管规定等问题,被处以130万元罚款。 更早的2022年8月,该行还因个人贷款管理不善被处50万元罚款;2020年其还曾因资产转让不合规遭受处罚。连续多次的违规事件,折射出中关村银行在快速发展中内控与治理体系未能同步跟上。 尽管罚单不断,中关村银行近期业绩却呈现出回升态势。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关村银行资产规模为793.54亿元。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7.5%。 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降1.36%;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1.29%。中关村银行业务发展对第三方合作存在较高依赖性。2024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关村银行贷款余额为439.31亿元,其中自营贷款余额118.34亿元,仅占总贷款比重26.94%。据了解,该行互联网贷款主要是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的助贷业务,客户需求由第三方平台推介,自身获客能力存在一定制约和挑战。 此外,中关村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虽有所回升,但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已低于民营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1%、11.45%。同期,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3f61fdd7714eae8d66b71d049f06cb6","width":"1200","height":"75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98918057132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ing","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