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报

国内专业财经新媒体平台

IP属地:未知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12 15:01

      汇聚善意 一起做好事

      “翻箱倒柜的时候到了!”近日,一则“闲置召集令”在工作群内引起广泛讨论,稠州银行一楼大厅“捐赠点”旁,逐渐摆满各类清洁完好的物品。书籍、文具、工艺品……每一件承载着故事,更承载着善意。 9月7日起,浙江省妇女儿童公益慈善周正式启动,稠州银行把目光投向那些被闲置却依然美好的物件,也把心意,传递给那些正在求学路上默默奋斗的孩子们。这些物品将参与慈善周西湖公益市集义卖活动,义卖所得将全部汇入“圆梦助学”基金,陪伴学子逐梦前行。 今年,是稠州银行参与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圆梦助学”项目的第七个年头,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捐赠款项300余万元,资助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的孩子,为他们提供助学金及物质、文化支持。 滴水之力也能汇聚江海,联动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与腾讯公益,9月起,稠州银行浙江省内各分支网点还多了一朵“小红花”。采用“扫码”形式,每位来到网点的爱心人士,都能点亮地图上的“小红花地图”,一同参与助学项目。在此之前,稠州银行依托腾讯99公益平台设置了1:1配捐比例,社会公众捐1元,稠州银行配捐1元,累计带动2400余爱心人士参与捐赠。今年起,“小红花码”计划长期开放,“99公益日”也升级为“久久公益节”,把好事久久做下去。 作为扎根义乌、依托地方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金融机构,稠州银行通过稳健经营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回馈社会信任。该行坚定不移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五年来,在赈灾慰问、扶贫帮困、尊老敬老、新农村建设、集资办学、环境治理等公共领域累计投入慈善款近4000万元,获评义乌市2024年度市慈善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资助助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帮助更多孩子走好向学求学路,是稠州银行深深根植于发展脉络的“金融向善”担当。每一笔善款、每一本书,都是一次温暖的传递,“助学圆梦”让爱与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让更多梦想抵达远方。
      21评论
      举报
      汇聚善意 一起做好事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12 14:22

      养元饮品中长期发展底气十足,六个核桃产品破局与渠道革新初显成效

      导语:养元饮品多元产品布局、差异化渠道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文/每日财报 南黎 9月10日上午,养元饮品召开2025年中报业绩说明会。面对当前消费分层化、理性化与存量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养元饮品系统阐述了公司的应对策略与上半年业绩成果。 尽管行业普遍承压,养元饮品仍展现出强大经营韧性。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归母净利润7.44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现金流大幅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涨1358.23%,达到3.77亿元。在维持稳健经营的同时,公司宣布每10股派现5元(含税),合计派发约6.3亿元,分红比例高达净利润的84.7%,持续传递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产品:多元产品矩阵,精准切入分层化市场 针对当前消费市场分层化、分级化和存量竞争的特点,养元饮品持续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在“精品”和“养生”系列的基础上,通过精准细分消费场景和人群需求,打造不同产品系列。 上半年,公司完善“无糖+”产品系列,满足中老年和控糖人群需求,比如面向中老年人群推出低糖益生元配方,为高端市场开发蛋白质含量超出国标45%的无糖系列,积极响应健康趋势,推出无糖高钙核桃乳。针对节庆消费场景,打造“六六大顺”产品,持续丰富节日礼盒、便携装。研发红枣、燕麦等风味产品,覆盖日常饮用、礼品消费和早餐代餐等多重场景。顺应消费理性化趋势,持续打造“利乐新鲜装”“易智优选”等高性价比产品。公司构建了覆盖多价格带的产品体系,全面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与场景需求。 在说明会上,养元饮品再次表达:公司始终坚持“稳存量·创增量”的发展原则,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紧密跟随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动产品优化与矩阵多元化,强化对市场竞争的响应能力与产品生命力。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养元饮品不仅着眼于产品创新,还注重后端供应链的坚实保障。在布局上,养元饮品已拥有36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达152万吨,在河北、安徽、江
      125评论
      举报
      养元饮品中长期发展底气十足,六个核桃产品破局与渠道革新初显成效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12 14:01

      五粮液深度参与服贸会,以“和美”文化叩响全球市场之门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办。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综合性展会之一,本届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近2000家企业线下亮相。 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典型代表,再次深度参与服贸会。五粮液展台设计以“文化体验”为主线,构建起一个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品牌互动空间。 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崭露头角,到服贸会等国际平台高频亮相,五粮液不断以酒为媒,推动中国白酒从产品出海迈向文化出圈,向世界讲述中国品牌的文化故事。 中国名酒香飘世界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白酒品牌出海大多依赖产品出口、渠道铺货,文化表达相对薄弱。而五粮液较早就有了品牌文化输出意识,注重在价值观方面与世界产生共鸣。 “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1909年五粮液正式得名。同年,第一代五粮液以独特陶瓶、五粮酒标的经典符号横空出世。 在1915年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第一代五粮液大放异彩,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开启了全球化的新征程。此后,并通过上海“利川东”货栈,远销美国旧金山、檀香山等地,获得“名震全球”牌匾,成为白酒出海的先行者。 历经超过百年的全球化探索,五粮液的品牌叙事早已完成深层转向,持续以中国酒会世界友,向世界展示着“和美”文化的独特魅力。 “和美”是五粮液一直秉持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始终指引着五粮液国际化征程。其包含两层核心内涵:“和”是尊重差异、寻求共性;“美”是各展所长、共生共荣,充分展现了五粮液极具包容性和共鸣感的文化叙事。 这一理念在本届服贸会便有具体落地。五粮液展位位于二号馆核心区块,左邻茅台,形成中国名酒“双核格局”。五粮液的展厅设计是四面开放、内外贯通,既突显独立识别度,又传递包容并济的姿态。同时,其门头以中国红与鎏金为主色,庄重典雅,奠定“大国浓香”的品牌格调,凸显品牌文
      111评论
      举报
      五粮液深度参与服贸会,以“和美”文化叩响全球市场之门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12 11:32

      逾期率下降核销可控,苏州银行风控逻辑释放了哪些信号?

      当银行业风控面临资产质量承压、风险识别难度加大的挑战时,苏州银行交出了一份“逾期降、核销稳、防线固”的答卷。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优于同业,逾期贷款占比收缩,全年核销预算显著低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其“指标稳、机制全、效能高、技术强”的风控逻辑全面落地,也为城商行风控转型释放了清晰信号。 多项核心指标向好:效益与安全的动态平衡 “风控不是慢刹车,而是精准控速——既要守住安全底线,也要为业务发展留足空间。”苏州银行相关负责人道出了该行“效益与安全并重”的核心逻辑。 最新数据印证了这一平衡的成效: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3%,拨备覆盖率437.91 %,主要风险指标位居上市银行第一梯队,较上年末,“风险缓冲垫”厚度持续夯实;拨贷比3.63%,处于同业合理区间,既未因过度计提影响盈利,也未因计提不足埋下隐患。更关键的是,作为不良贷款“前瞻性指标”的关注类贷款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0.13%,这类贷款是未来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池”,其占比下降直接降低了后续资产质量劣化的压力,为不良率的长期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风险“前端改善”与“末端可控”的双重表现。上半年,该行逾期贷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风险分类准确性进一步提升。而在核销端,尽管各项核销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但核销预算依然显著低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以最小代价化解风险”的特征凸显。 “这组数据说明,苏州银行的风险不是‘捂出来的低’,而是‘管出来的稳’。”一位长期跟踪城商行的分析师指出,在该行信贷规模同比增长9.04%的背景下,资产质量仍能持续保持在稳定水平,印证了其风控体系对业务扩张的支撑能力。 疏堵机制织密防线:从源头到末端的全流程管控 风险就像水流,只堵不疏容易溃堤,只疏不堵又会失控。苏州银行的解法是构建“全
      59评论
      举报
      逾期率下降核销可控,苏州银行风控逻辑释放了哪些信号?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11 11:29

      从李庄到世界 论道长江美酒河的文明密码与国际坐标

      9月9日9点,一场以“酒”为主题的文化大会,在“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古镇,拉开序幕。 一边,江水浩荡,汤汤万年,裹挟华夏文明基因奔流不息。 一边,酒香绵长,醇馥千年,承载民族精神烙印历久弥新。 “万里长江水,世界美酒河”“江河自古是文明与美酒的 ‘双生摇篮’”“背靠三条江,喝酒当喝汤”“长江五粮,誉满全球”……围绕“长江美酒河”主题,来自农业、文化、地理、经济等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精彩观点频出,智慧思维碰撞,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互动问答等形式,用翔实数据、严谨思辨,系统诠释了大江大河与美酒文明的共生关系。 长江酒脉 万年文明孕育“世界美酒河”‌ “万里长江水,世界美酒河”——诗意开篇,揭开了长江作为的文明密码。 “长江不是一条普通的江,它是文明与美酒的‘双生摇篮’。”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李后强的话,道出了长江与酒文明的深层羁绊。 从地理维度看,四川盆地堪称“地球天然发酵池”——封闭的地形使盆地内部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紫色土壤富含矿物质,长江及其支流带来的水源含锶、锂等元素超普通水体3倍,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让长江流域成为酿酒的“天选之地”。 从历史维度看,考古发现更印证了长江酒文明的悠久。李后强在主题演讲中提及,良渚文化时期约141公斤/亩的稻谷产量,为酿酒技术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到了唐宋,川江沿岸“酒坊林立,糟香满岸”,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热烈,陆游“未尝举箸忘吾蜀”的感伤,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豁达,皆与长江酒文化交织。 “世界上没有哪条江河像长江这样,集中了约80%的中国优质白酒、约70%的白酒产量。”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兼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邓宏兵,现场展示了一张中国酿酒业分布图,长江流域的酒产业格外醒目——从五粮液到赤水河核心区,再到江南
      61评论
      举报
      从李庄到世界 论道长江美酒河的文明密码与国际坐标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10

      深耕“智能制造大脑”,领跑高端装备国产替代

      近日,由博时基金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深交所走进创业板综指数成份股”系列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2025年9月2日,券商、媒体及机构投资者代表共同走进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三道9号香港科技大学产学研大楼5楼的固高科技(301510),实地探访这家专注运动控制与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综ETF博时(159287)基金经理万琼与固高科技相关人士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高端装备产业链的国产化机遇与投资机会。 高端装备“大脑”国产化先锋 在调研活动中,固高科技相关人士带领投资者参观了固高科技研究院,进行公司介绍,并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据了解,自设立以来,固高科技始终聚焦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已构建起运动控制、伺服驱动、多维感知、工业现场网络、工业软件等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打造出“装备制造核心技术平台”,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底层基础支撑。 作为高端装备的“大脑”供应商,固高科技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形成了覆盖核心部件、系统、整机的完善产品体系。截至2024年,控制系统累计部署近70万套。截至2025年8月,实际部署超80万套,助力客户打造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工业装备,践行“协助客户成为成功的企业”的使命。(数据来源:固高科技) 技术实力是固高科技的核心壁垒。公司由李泽湘、高秉强、吴宏三位在机器人、微电子和运动控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共同创立。根据固高科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6项,先后主编9项国家标准,参编国家标准10项、地方标准2项,还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及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重量级科研奖项。研发团队正持续推动技术迭代,让公司在高端装备核心部件领域站稳国产替代前沿。 国产替代与AI赋能双轮驱动 智能制造赛道迎黄金期 创业板综ETF博时的基金经理万琼表示,固高科技所
      55评论
      举报
      深耕“智能制造大脑”,领跑高端装备国产替代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10

      创新聚力 绿色领航 哈尔滨银行谱写绿色金融服务新篇章

      在“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连续五年位居全球首位。“两山”理念的丰富内涵,不仅为各地区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转化指明了方向,更为区域性法人金融机构践行新发展理念、深耕绿色金融领域提供了根本遵循。 哈尔滨银行积极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以制度引领为根基、产品创新为引擎、项目落地为抓手,将绿色金融理念贯穿经营发展全流程。在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金标杆—绿色银行榜”初榜中,该行凭借扎实的绿色实践与突出成效脱颖而出,位列总榜第六,居城商行首位,绿色金融综合实力获权威平台高度认可。 据悉,该评价体系以“双碳”目标为核心导向,涵盖绿色投融资、碳减排及节能降耗三大维度共30项指标,对60家商业银行的绿色行动成效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价结果兼具专业性与公信力,成为衡量银行绿色金融实力的重要参考。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持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集中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低碳领域发展,为区域产业升级及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关键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在人民银行统计口径下的绿色贷款余额近18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60%,绿色贷款增量位列黑龙江省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新发放额度排名第二,新发放户数及余额总量等多项指标亦稳居全省前列,实现绿色信贷规模与增速的“双领跑”。 为确保绿色金融工作系统化推进,该行在制度层面先行先试,先后出台《哈尔滨银行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哈尔滨银行绿色金融工作推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文件,构建起覆盖战略规划、执行落地、考核激励的全链条绿色金融工作体系,为业务开展筑牢制度保障。产品创新上,该行创新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等关键要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及关键绩效指标(KPI)相挂钩,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低碳转型,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与此同时,该行积极推动多项创新项目落地,包括全国首
      120评论
      举报
      创新聚力 绿色领航 哈尔滨银行谱写绿色金融服务新篇章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10

      “宇宙行”争夺战:农业银行与工商银行的现实与预期

      农业银行与工商银行的规模差距,在不断缩小。 文/每日财报 张恒 9月4日,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的一幕。当日收盘,农业银行以2.55万亿元总市值,超越工商银行的2.49万亿元,成为新一任的“宇宙行”。不过遗憾的是,农业银行这个“宇宙行”的位置只维持了一天,随后被工商银行的总市值反超。 复盘来看,今年以来,农业银行A股累计上涨超35%,相比之下,工商银行仅录得7.5%的涨幅;拉长维度来看,从银行板块触底回升的2023年算起,农业银行至今上涨约1.5倍,大幅跑赢工商银行的约70%涨幅。 价值投资鼻祖,本·格雷厄姆曾说:“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就当前的基本面来看,工商银行规模指标高于农业银行,就这两年颇受资本青睐的红利型策略而言,工商银行目前的股息回报率也高于农业银行(按照中报口径,工商银行税前年化约3.8%,农业银行约3.28%)。 在工商银行具有现实优势下,资本对农业银行有什么预期,农业银行是否能争得这个宝座? 差距,在不断缩小 截至2025年6月末,作为上一任的“宇宙行”,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为52.32万亿元,继续领跑银行业;而农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为46.86万亿元,约为工商银行的89.56%。 2025年上半年,工商银行的总营收为4270.92亿元,净利润为1677.16亿元;而农业银行同期的业绩,分别为工商银行的86.62%和83.11%。 快照只能说明当下,但从后视镜来看,农业银行与工商银行的规模差距,在不断缩小。 从2020年开始算起,至2025年上半年,农业银行相比工商银行,资产规模比例从81.59%提升至89.56%,营业收入比例从74.54%提升至86.62%,净利润比例从68.92%提升至83.11%。 那么,农业银行是怎么追上来的呢? 两家银行的定位不同,工商银行定位于“工”和“商”,农业银行定位于“农”。并且,因为定位不同,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执
      380评论
      举报
      “宇宙行”争夺战:农业银行与工商银行的现实与预期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09

      中国广告协会痛批智能网联汽车无底线营销

      近日,中国广告协会发文指出要坚决对无底线的汽车广告营销踩下“刹车板”。 文章对当前汽车广告营销领域存在的种种乱象进行了痛批。如,一些汽车厂商在宣传中片面强调辅助驾驶功能,使人误解辅助驾驶就是自动驾驶;夸大自动驾驶功能,称可以在多种路况下实现自动变速,使用中却存在诸多限制;刻意掩盖导航系统存在技术缺陷甚至错误指引的汽车安全关键信息;宣传满电状态下续航935公里,实际在相同条件下只能达到600公里,更有甚者,完全罔顾事实和生活常识,编造虚假信息,比如某智能汽车品牌宣称“时速200公里瞬间刹停”;某品牌智能汽车的碰撞测试视频中,一辆家用汽车迎面撞上一辆八吨重的卡车,结果是卡车被撞得四轮离地,车厢弹起,虚假到“神剧”都不敢这样编。 文章认为汽车厂家、经销商和营销机构千万不能忽略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底线,要给正常的广告和营销传播系上法律和道德的“安全带”。 实际上,近阶段以来,智能网联汽车屡屡出现无底线营销,一些雷人雷语在互联网上引发广泛争议。夸大宣传和无底线营销背后是一些车祸事故的血色警示,正如文章指出的那样,智能网联汽车屡屡出现的无底线营销,是对各方都不利的“多输”,对汽车行业来说,是行业内卷的表现,破坏市场秩序;对于诚信合法经营的厂商来说,是不公平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侵害消费安全这一消费者的法定基本权利;对品牌自身来说,且不说因为违法受到处罚对品牌产生恶劣影响,单就社会的质疑而使品牌失去信任,是对品牌的毁灭式伤害。
      201评论
      举报
      中国广告协会痛批智能网联汽车无底线营销
    • 每日财报每日财报
      ·09-09

      博瑞医药中期利润大跌84%,BGM0504成翻盘最后希望?

      支柱业务失速、BGM0504待飞,博瑞医药如何破局? 文/每日财报 南黎 在创新药研发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博瑞医药近年业绩持续承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支柱业务奥司他韦系列产品遭遇需求与价格双重挑战,拖累整体表现。尽管免疫抑制、权益分成等板块仍保持增长,却难以抵消核心业务收缩的影响。 与此同时,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资金链亦显紧张。面对重重挑战,博瑞医药正通过多元融资、外部合作等方式积极应对,其重点产品BGM0504注射液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其他业务逆势增长,难抵核心业务收缩 8月28日晚间,博瑞医药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18.28%;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83.85%。 深入分析业绩下滑的原因,核心在于传统支柱业务的承压。博瑞医药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板块:产品销售收入、技术相关收入以及权益分成。其中,产品销售收入包括自产原料药和制剂类产品。 原料药业务作为公司长期以来的营收支柱,可进一步划分为抗病毒类、抗真菌类、免疫抑制类和其他细分品类。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为4.8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31%。原料药产品作为核心构成,实现收入4.07亿元,同比减少19.30%。 导致该板块承压的主要原因是抗病毒类产品――特别是奥司他韦原料药――市场需求持续疲软,销售价格亦同步走低。受流感流行趋势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博瑞医药抗病毒类产品线在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大幅下降66.18%。 与此同时,奥司他韦制剂终端需求不振及价格回落,也导致公司制剂产品收入同比下滑30.57%。这两大核心产品的同步走弱,是公司原料药整体收入出现19.3%同比降幅的直接原因。 尽管核心业务表现低迷,公司其他部分业务仍显示出积极态势。免疫抑制类产品、其他品类销
      187评论
      举报
      博瑞医药中期利润大跌84%,BGM0504成翻盘最后希望?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