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WAVE

融入时代巨潮,发现商业决策

IP属地:未知
    • 巨潮WAVE巨潮WAVE
      ·11-10 18:54

      赞助英雄联盟7年,是OPPO长期主义的一瞬

      文 | 侯恬 编辑 | 杨旭然 11月9日,202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5)在成都东安湖体育馆落下帷幕。1.8万名观众坐满现场,在灯光与呐喊声中见证了这场巅峰对决。最终,T1与KT鏖战五局,后以3:2险胜,捧起队史的第六座召唤师奖杯。 比赛结束当晚的社媒直接“刷屏”,“T1 vs KT决赛”、“Faker第六冠”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列。电竞圈的巅峰赛事一夜之间席卷全网。 其实,英雄联盟赛事的热度一向很高。去年英雄联盟总决赛的全球在线峰值观众就达到5000万人,其中中国内地贡献了4330万观众。次日知乎站内热榜的前十中,有四条与总决赛相关。可以看出,电竞赛事早已从娱乐活动,升级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在一片喧嚣热闹的英雄联盟赛场内外,我们所熟悉的OPPO品牌有相当强的存在感。 2019年起,OPPO就已成为英雄联盟全球电竞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杭州等上百座城市里,OPPO线下体验店直接化身电竞观赛场。观众们在巨幕前紧张观战,每一次击杀,每一次团战都引发震动和欢呼。 粉丝在OPPO线下体验店观看英雄联盟赛事 不止英雄联盟和电竞领域,OPPO还深度参与多个国际重大赛事。在年轻人为热爱欢呼、为突破喝彩的每个重要时刻,这个手机品牌都以陪伴者的身份见证。长期价值的投入莫过于此。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合作 如果把体育赛事视为全球品牌最关键的竞技场,OPPO就是其中跑得最久、站得最稳的中国品牌之一。 早在2008年,中国科技品牌还鲜少踏入国际体育版图时,OPPO就与NBA中国达成了合作,成为“NBA官方指定手机”。OPPO通过联手世界级赛事,完成了在年轻人中的品牌塑造。 近年来,OPPO和各类国际赛事的合作愈加密切: 2019年成为英雄联盟全球电竞赛事的合作伙伴。同年,宣布与法
      48评论
      举报
      赞助英雄联盟7年,是OPPO长期主义的一瞬
    • 巨潮WAVE巨潮WAVE
      ·11-07

      骚扰电话,一场无尽的地下战争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您需要贷款吗”“考虑一下我们楼盘的优惠”“为您推荐一款理财产品……”从清晨到夜晚,这些不请自来的营销电话,不知疲倦地入侵着亿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谢谢,不需要”“暂时不考虑”“你不要再打来了”……不论用客气或者不客气的语气回答实际上都毫无意义,甚至可能会因为接听电话而确认了号码有效,之后的电话越来越多。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自2019年9月底,“来电免打扰”服务在全国正式上线,以及2024年6月底,“短信免打扰”服务在全国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025年6月底,“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用户已达10.8亿,累计为用户提供防护1047亿次。 成绩单固然光鲜,可硬币的另一面,是营销电话更为恐怖的拨打次数,以及绝大多数人完全无法被改变的生活现实。 甚至,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各国针对中国人的各种电诈套路,其“业务”的起点,都是这些数以亿计的营销电话——看似不起眼的骚扰电话,对于人们的伤害没有下限,也没有上限。 技术的进步与骚扰的升级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在通信领域上演着你追我赶的戏码。而最终的受害者必然不会是各种各样的通讯公司,永远只能是每个普通人。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进化 骚扰电话的历史,几乎与电话的普及史完全同步。 在电话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营销者们都会拿着厚厚的电话黄页,挨个拨打潜在客户的号码。 那时人们对此并不会感觉十分冒犯。一方面当时营销电话的数量毕竟较少;第二,在信息较为闭塞的时期,电话营销也给了人们带来了接触新产品和新信息的机会。那时的营销电话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功能性。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信息获取渠道日益丰富,电话的营销功能逐渐减弱,冒犯性日益凸显。当人们不再需要这种信息传递方式,“营销电话”就开始退化为“骚扰电话”,甚至是诈骗电话。 纵观其历史演进,骚扰电
      77评论
      举报
      骚扰电话,一场无尽的地下战争
    • 巨潮WAVE巨潮WAVE
      ·11-06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文|小卢鱼 编辑|杨旭然 上证指数已经在挑战4000点,但整个市场仍处于高度分化的状态——尤其是以白酒为代表的“传统高端消费”板块,处于长期趴窝状态。 市场上有限的资金,看起来似乎完全放弃了从科技股向传统消费股的回流。 但也仍有不少投资者敢于下注,试图在这些白酒股身上博弈出一个光明未来。10月31日,五粮液历史级别的利空爆出之后,白酒板块反而逆势大涨,颇有一种利空出尽就是利好、业绩底部正式确立的“投资乐观主义精神”。 另一个传统高端消费赛道也传来了好消息:为上市折腾了好多年、各种八卦消息不断的八马茶业终于登陆港股,而且上市当天市场给足了面子,涨了86.7%。 时间到了2025年年底,不仅是资本市场上,基本上整个世界的老登和小登们都已经无法互相理解。爹味仍然很冲的中老年人和丧感已经十足年轻人,已经在实质上成为了生存环境、话语体系、价值判断上都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 反映在投资上,更多年轻人将希望寄托于新兴产业,不惜将代表个股炒到几百倍的市盈率。可以看出,有些人为了搏取发展空间,已经近乎于不计代价。 更多中老年投资者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王道乐土,买了寒武纪会“睡不着觉”。 那些敢于在科技股最高峰上一掷千金的狂热小登,最后大概率会以失败告终。但那高耸入云的股价和足以写入史册的行情,却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敢于在“嘴巴股”的低谷中重金杀入的老股民,也有很大机会抄底成功,但这些老登们高消费、社交货币代表品牌如今的颓废和失败,也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上关于老登与小登最著名的言论,可能就是那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也许可以成为如今人们进行社会观察,乃至于选择人生站位的最终准绳。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白酒 白酒行业刚刚公布了堪称史上最惨的三季度报。 板块内18家白酒上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
      202评论
      举报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 巨潮WAVE巨潮WAVE
      ·11-06

      当AI重塑企业,用友网络卡位“AI+企业软件”

      文|老鱼儿 编辑|杨旭然 沙利文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级市场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达10.2万亿Tokens,较2024年下半年激增363%。这不仅是一个数量级的跃升,更揭示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AI在中国企业中已从探索期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技术迭代的背后,是一场商业逻辑的重塑。企业必须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如何真正让AI在企业中落地生根,为业务和管理创造可持续、可衡量的价值。而资本市场则在重新评估,谁将成为这场价值重估浪潮中的核心标的。 美国知名人工智能专家、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皮埃罗·斯加鲁菲曾指出,“流程、数据、模型”是企业落地AI应用的三大基石。而这三大基石的构建与融合,关键不在硬件,而是依赖企业软件的赋能。 作为中国企业软件的龙头,用友网络已率先发力,成为“AI+企业软件”的引领者。   01 AI先行者 20世纪80年代,企业软件在中国开始萌芽,诞生了用友网络等一批企业软件厂商。近四十年的行业变迁中,这些软件企业不仅没有掉队,反而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以及对前沿科技的提前卡位,牢牢占据着行业C位。 以头部企业用友网络为例,其早在1988年就已创立,成为国内最早涉足财务领域的软件公司。数年后,用友开始率先向ERP厂商全面转型,又推动中国企业服务迈向ERP时代。在AI浪潮来临之际,用友网络再次展现出敏锐的市场嗅觉,率先布局“AI+企业软件”,通过持续创新已成为获得AI订单量最大的中国企业软件厂商。 回望用友的AI布局之路,不仅起步早,更重要的是精准把握了企业应用AI的趋势,快速实现了智能产品的落地。 2017年左右,用友网络就在行业内提出“数智化”概念。融合当时最先进的AI能力,启动用友BIP的研发。这一战略决策体现了头部企业对AI价值的前沿认知,也为行业后续的全面AI升级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产品方向。 2023年7月,用友网络依托用友BIP,推出业界首个企
      121评论
      举报
      当AI重塑企业,用友网络卡位“AI+企业软件”
    • 巨潮WAVE巨潮WAVE
      ·11-03

      “中国第一程序员”,37年成正果

      文|谢泽锋 编辑|杨旭然 近期,用WPS替代Word、PDF的一纸公告,昭示了中国自主办公软件的彻底崛起。“中国第一程序员”求伯君和他的门徒雷军,前后鏖战37年,终于迎来了一个时代的转身。 PC时代,因无力对抗“Wintel”联盟(微软+英特尔),中国PC产业的心脏受制于人,无奈沦为组装厂。实际上,中国在软件层面甚至更加孱弱。 时至今日,能与微软正面硬刚30多年且存活下来的,WPS几乎是唯一一个。毫不夸张地说,金山漫长的发展历程,讲述的就是一段孤胆英雄的故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WPS在国内推出的时间其实要早于Office。但微软凭借狡黠的市场策略、技术优势、资本实力以及品牌影响力,以及盗版软件的肆虐,一度将WPS逼到了悬崖边。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知识产权、强化自主可控,在去IOE和重视安全的大语境下,金山办公作为WPS办公软件的主体成功上市,这款产品也绝地反击,成为了国产替代中的顶梁柱。   01 往事 WPS的诞生,源于一个传奇的商业故事。 1988年,深圳蔡屋围酒店501房间。24岁的求伯君将自己锁在屋内,每天工作18个小时,靠方便面果腹,凭借一台386电脑和汇编语言,一个人单枪匹马用了十四个月的时间,写下12.2万行代码。 次年5月,当他按下编译键,没有出现任何一个错误提示时,他把自己扔到床上,昏睡了三天三夜。这一刻,WPS 1.0横空出世。 WPS 1.0,来源:WPS社区 在这种“拼了命,豁出去”精神的支撑之下,求伯君填补了国产文字处理软件的空白。他也因此被冠以“中国第一程序员”之名。 当时微软Office还未进入中国,WPS作为国产中文处理软件几乎没有任何对手,一时间洛阳纸贵,一开售就卖出3万多套,销售额逾6600万,在巅峰时期占有整个市场95%的份额。 WPS最大的敌人Word最早于1984年被微软推出,然而进入中国市场后,早期适配DOS系统的W
      245评论
      举报
      “中国第一程序员”,37年成正果
    • 巨潮WAVE巨潮WAVE
      ·10-29

      “稀土抵抗联盟”难堪大用

      作者/谢泽锋 编辑/杨旭然 在欧美对中国发起各式各样技术封锁的关键时刻,稀土成为了我国展开反制的最有力武器,甚至可以不用“之一”来界定。 此前不久,外界认为中美贸易出现缓和的情况下,双方的纷争骤然再起。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实施301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经贸大战旋即升温,稀土管制在这种局面下再度升级。其规定之严苛,完全超过了此前中国给外界展示出的温和监管形象。 根据商务部2025第61号公告,凡是“境外产品只要含0.1%以上的中国稀土成分,出口都需获得中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证”,否则禁止出口。 而且,这一次不是单单的产品管制,而是系统性收紧,将17种稀土元素全部纳入监管,且覆盖从开采、冶炼、分离到设备制造,甚至二次回收技术的每一个环节。 这一举动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美国方面立刻放话要对中方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并迅速拉拢澳大利亚,与其签署稀土合作大单。 类似的威胁手段的问题在于,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在技术、成本、产业化等领域都有无可撼动的优势。中国之外的稀土资源储备虽然并非没有,但整体上看开采成本都非常高,更缺乏完整的产业应用体系。 在中国之外构筑所谓的稀土产业联盟,从一开始便漏洞百出,其最终结果,也必然会被时间所证伪。 本文是来自巨潮WEGO研究院的深度研究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WEGO研究院》,了解多极化时代的全球商业新趋势。 01 中国之外 1794年,芬兰化学家加多林从瑞典陆军中尉阿伦尼乌斯送来的样品中发现了“钇”,这种矿物在地壳中存量很少,因此得名“稀土”。加多林也因此声名鹊起,还因此被册封为骑士。 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漫长探索,到20世纪中叶,17种稀土元素才被陆续发现。如今,稀土成为搅动世界军事、经济格局的不可再生战略资源。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重点应用领域包括半导体、工业、航空航天
      326评论
      举报
      “稀土抵抗联盟”难堪大用
    • 巨潮WAVE巨潮WAVE
      ·10-29

      马拉松被降温

      文|侯恬 编辑|杨旭然 警戒线拉起、赛旗飘扬、朋友圈全员打卡……马拉松火的那些年,一场又一场的赛事,吸引了无数跑友为之狂热。 曾经站在流量巅峰的马拉松赛事,如今却颇有一番被人为降温的意味。10月以来,全国已有百余场马拉松相继发布赛事变动通知,有的直接取消,有的缩减项目或延期举办。 如山西临汾、湖南株洲、北京延庆等地的马拉松赛事相继宣布取消,广西桂林、武汉光谷、安徽池州等地宣布取消健康跑或迷你跑项目,广西南宁等地缩减参赛规模,四川西昌等地调整奖项设置等。 多场马拉松相继发布赛事变动通知 尤其是县域级赛事,成为被叫停的“重灾区”。部分赛事筹备进度已达七八成,赞助、安保、物料都已就绪,却在开跑前一周突然按下暂停键。 这些变动的背后,是地方政府、主办方与市场三方的现实考量。 过去几年,马拉松被视为地方文旅和体育产业里面的“黄金赛道”,是最能撬动城市曝光度和消费力的IP。但如今热度褪去,赛事资金紧张、投入回报不成正比的问题开始显现。 实际上马拉松并没有被完全“叫停”,而是开始从野蛮成长回归到理性阶段。这其中既有对经济因素的考量,也关系到行业未来能否得到更加健康、长足的发展。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狂欢 在中国,马拉松曾是一个长期坐在冷板凳上的小众运动。 上世纪80年代,北京举办了国内首场国际马拉松,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职业选手参赛。那时跑步还是一件孤独的事,无论是参赛的人和赛事数量上看,都称不上是什么主流运动。 此后三十年的时间里,马拉松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5年后中国田径协会全面取消赛事审批制度,一场热潮才被正式掀起。 2014年全国仅举办57场马拉松,到2016年,这个数字飙升至328场,到巅峰时期2019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超过1800场,中国一度成为全球举办马拉松赛事最多的国家。 赛事增多的同时,
      257评论
      举报
      马拉松被降温
    • 巨潮WAVE巨潮WAVE
      ·10-28

      猪王肉王,已成对手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有句经典台词:“五万多人三天就垮了,就是五万多头猪,三天也抓不完。” 其实,“五万头猪”这个看起来不小的规模,还不够如今中国企业一天的屠宰量。 根据牧原股份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该公司上半年共计屠宰生猪1141.48万头,同比增长110.87%。这就意味着,该公司上半年每天的屠宰量就高达6.3万头。 而根据双汇发展年报,其去年一整年的屠宰量也不过1028万头。这个曾经的“屠宰一哥”,已被牧原彻底夺去了行业宝座。 两家同样发源于河南的企业,一位曾是中国的“猪王”,一位曾是中国的“肉王”,甚至曾有希望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 如今中国猪肉市场开始萎靡,两家的经营压力都在增加。“猪王”开始操刀卖肉,“肉王”也开始圈地养猪,双方狭路相逢。在郑州东站广场,牧原和双汇的大厦隔街相望,两位“河南老乡”的竞争从未如此直白。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难联手 1984年,44岁的万隆接过漯河肉联厂的指挥棒时,这个双汇的前身企业正深陷困境:账上挂着500万元亏损,仓库里堆积着200吨滞销冻肉,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万隆毫不犹豫地烧起了“三把火”:砍掉一半中层干部,彻底打破“大锅饭”;在全国率先做猪肉出口,硬是啃下了苏联和中东的冷门订单;再贷款1600万元引进火腿肠生产线。 1992年,双汇成功推出第一根“双汇”牌火腿肠。一段传奇之路就此起步。 双汇发展股价表现(自2021年1月至今) 就在同一年,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的秦英林,作出了一个让身边人惊讶的决定:辞去南阳食品公司的铁饭碗,带着中专兽医毕业的妻子钱瑛回到内乡县马山口镇。他们用借来的8000元买了22头仔猪,在自家麦田里砌起了第一栋猪舍。 2000年,双汇年收入突破30亿元,秦英林的牧原也注册成立。这两家同样扎根
      368评论
      举报
      猪王肉王,已成对手
    • 巨潮WAVE巨潮WAVE
      ·10-27

      无人车大规模上路在即

      文|小卢鱼 编辑|杨旭然 全球最大的L4级无人城配解决方案提供商新石器公司,完成了一笔逾6亿美元的D轮融资,这是有史以来,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规模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 并且,这已是这家公司在10个月内的第二次大额融资。 新时期的同行们也在融资。其中九识智能在本月完成了1亿美元B4轮融资,白犀牛8月获得顺丰等老股东加码的B+轮融资。 数据显示,今年L4级无人车配赛道累计吸金已超过40亿元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上的风头已经超过了“智驾平权”。 比起某些还停留在炫技阶段的概念,无人车实际上已经走到了规模化、商业化验证的阶段。其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新石器公司预计今年的全年交付量将突破1.5万台,是公司去年交付量的10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1万台运营规模被视作无人车行业爆发的临界点。达到这一规模后,行业才会形成技术降本、场景验证、规模扩张的正向循环。 在2025年逐渐走向尾声的时候,无人车的商业大年似乎才刚刚开始。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技术成本 本质上讲,无人车就是一个装了轮子、能在复杂物理世界中自主移动的机器人。而今年整个机器人领域的叙事,都有明显的从技术可行向商业可行转向的趋势。 如今行业已经不再一味追求L4/L5级“一步到位”的完全自动驾驶,而是更务实地推动L2+/L3级辅助驾驶的大规模量产上车。这既能产生直接收入,又能通过百万辆级的真实路测数据反哺高阶技术迭代,促进商业技术闭环。 技术降本,则是以无人车为代表的机器人领域叙事逻辑转向商业可行性的最有力证明。 无人车身上最昂贵的部分,曾经是以传感器、计算单元为代表的硬件。如今这些硬件的价格普遍断崖式下滑,推动着无人车价格从20万向2万下探。 以激光雷达为例,2020-2024年行业平均价格从8.2万元降至3900元,五年累计降幅达95.2%。这两年更是价格下
      225评论
      举报
      无人车大规模上路在即
    • 巨潮WAVE巨潮WAVE
      ·10-23

      六年后,直销已是危城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10月18日,山西云丘山,直销企业“琪尔康”轰轰烈烈地召开了“1018生态全球启航发布会”,这是一个重启直销业务的明确信号。 实际上,琪尔康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9家企业试图重启直销业务。 行业的另一面,是截至2025年9月,商务部按下直销牌照审批的暂停键已长达六年。在这期间,公开信息显示已有5家持牌企业正式退出直销市场,另有13家许久未开展相关业务。 今年恰逢《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颁布20周年。在这两个十年间,直销行业经历过暴富的大喜,也见证了行业被速冻冷却的大悲。除了安利纽崔莱、无限极之外,中国市场上已经基本没有了知名直销公司的身影。 一边是企业声势浩大重启业务,一边是牌照注册冷却、持牌企业注销。直销这座“危城”中的企业,正在经历着外人难以感悟的挣扎。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剧变 中国直销行业的命运转折点发生在2001年。那一年,中国加入WTO,承诺3年后逐步放开无固定地点批发或者零售服务(包括直销)。 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出台,确立了直销企业的合法地位,也明确了传销的非法地位。从此,直销在法律上与传销正式区分开来,成为新的企业类型。 从此,直销行业在中国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期。 到十年后的2015年,全球直销业创造了1837亿美元收入,其中中国直销市场规模达到2207.84亿元,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相比2010年的593亿元增长近3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07%。 根据2015年商务部数据,十年来我国共给71家直销企业发放牌照,在册直销员人数超过280万人。在此期间,中国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直销企业。 1995年成立的安利(中国)一直是中国直销业中的领军企业。2009年销售过亿,2013年,销售额达到293亿元
      374评论
      举报
      六年后,直销已是危城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