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野马财经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3,521
帖子 · 3,521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07:35
医生+教师“王炸”组合IPO!海圣医疗为千家医院供货年入3亿
医生和教师的夫妻组合,能讲出怎样的新故事? 作者|卓玛 编辑|刘钦文 ICU病房里,全身麻醉的患者静静沉睡。手术中,除了主刀医生精湛的操作,整个手术的安危还系于一旁实时跳动的监护屏幕。确保这些“生命信号”被精准捕捉与传递的,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耗材:贴在胸前的电极片、蜿蜒连接设备的呼吸回路、以及精准监测血氧的指尖探头……在这些维系着手术安全的环节中,海圣医疗深耕的麻醉与监护类耗材,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1月7日,深耕麻醉和监护类医用耗材研发制造的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圣医疗,873794.NQ)将在北交所上会。 本次IPO,海圣医疗拟募资3.7亿元,将分别投入麻醉监护急救系列医疗器械升级扩产及自动化项目、研发检测中心项目和营销服务基地建设项目三大项。 图源:公司《招股书》 01 为上千家医院供货, 年入1.6亿冲刺IPO 公开资料显示,海圣医疗成立于2000年10月,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是主营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产品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麻醉科、ICU病房、急诊科等科室的终端临床需求。 海圣医疗的产品主要包括麻醉类医疗器械、监护类医疗器械和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三大类。 其中,麻醉类医疗器械是该公司的主要产品,近年来对营收的贡献度持续增长,收入从2022年的1.3亿元到2024年的1.6亿元,占比从48.51%增长至52.6%,超过一半。不过今年上半年麻醉类医疗器械的营收占比有所下降,为50.61%,实现收入7872.21万元。 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则是海圣医疗的另一大收入来源,近年来占营收的比例维持在38%左右,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043.16万元,占比为38.85%。 第三大收入来源则是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品。今年上半年营收占比为10.4%,实现收入1617.69万元。 图源:公司《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海圣医疗
看
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医生+教师“王炸”组合IPO!海圣医疗为千家医院供货年入3亿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1-04 20:37
造出“全球最大”156克拉的力量钻石,业绩为何失去力量?
培育钻石降温, 高端化能否拯救? 作者 |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经历了前两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颓势,力量钻石(301071.SZ)今年仍未踩中刹车板。 近日,力量钻石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约4.02亿元,同比减少25.36%;归母净利润约4627.26万元,同比减少73.84%。从扣非净利润看,前三季度力量钻石同比减少超九成。 力量钻石自成立以来专注人造金刚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已形成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三大核心产品体系。2021-2022年力量钻石业绩增幅显著,2021年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同比猛增103.5%、228.17%,2022年继续保持高增长,营收达到约9.06亿元,归母净利润约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85%、92.12%。 如此增幅此后两年再没能复刻, 2022年力量钻石全力推进新产能建设,募投项目陆续投产,产量快速增长,业绩亦实现较快增长,成为近几年业绩表现的高光时刻。 从2023年开始,力量钻石业绩结束“双增”。为何力量钻石在2025年显得力量不足?力量钻石2025年半年报中针对营收减少给出的答案是,主要系销售单价的下降。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认为,主要是因其产品以工业用途为主,工业需求下降,衰退影响到相应供应商导致。 截至11月4日收盘,报收于38.19元/股,跌幅2.75%,总市值99.4亿元。 01 前三季度利润减少9成 力量钻石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营收约1.6亿元,同比仅增1.31%;归母净利润约2035.84万元,同比减少28.97%;扣非净利润约556.54万元,同比减少66.15%。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非净利润约1026.49万元,同比减少92.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2.88亿元,同比减少26.24%。 图源:力量钻石2025年三季报 业绩虽不尽如人意,力量钻石在研发
看
5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造出“全球最大”156克拉的力量钻石,业绩为何失去力量?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1-03 21:10
一年卖出24亿粒,“鱼油之王”禹王生物要上市了!
鲁商家族“上阵父子兵”。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过了30岁就开始研究内服,经常被朋友夸状态好。”小红书博主“略略略”在分享自己的保健品清单时写道。 图源:小红书 当养生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场养生热潮中,一个山东家族企业已悄然成为隐形冠军。 “吃了忘不了,学习会更好”——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让主打健脑功能的“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成了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如今,这个品牌的母公司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下称“禹王生物”),正以“全球最大食品级精制鱼油供应商”的身份叩响港交所大门,于近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图源:罐头图库 背后执掌企业的,是一个典型的“鲁商”家族——创始人刘锡潜与儿子刘汝萃、女儿刘丕谨共同掌控着这个鱼油帝国。 01 鱼油巨头的四十六年: 一年卖出24亿粒鱼油胶囊 禹王生物的故事始于46年前。 1979年,刚凭借“502”胶粘剂获得国家发明奖的刘锡潜,注意到吉林省某学院研发的植物蛋白肉技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产品的市场潜力,随即创办禹城县城关镇蛋白质厂——这就是后来禹王集团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的雏形。 1994年成为关键转折年。面对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刘锡潜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低温豆粕,使国产大豆蛋白达到出口标准,这让他被称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之父”。 同年,他做出另一个重要决定:将1989年成立的禹城县制药厂与美国天然药物公司合资,成立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禹王制药”),正式进入鱼油保健品领域。彼时,刘锡潜家族及美国天然药物公司分别持75%、25%的股份。 图源:罐头图库 新公司展现出独特的市场开拓能力。成立仅两个月就推出“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并开创性地将营销深入校园。根据江苏卫视早期报道,有家长称班级开家长会时,考到前几名的学生,会被奖励“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的保
看
8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一年卖出24亿粒,“鱼油之王”禹王生物要上市了!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1-03 20:52
5600亿寒武纪被前高管索赔43亿!天价诉讼欲掏空公司三季利润?
寒武纪前CTO的“最后一搏”能赢吗? 作者 | 虞灏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中国“AI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688256.SH)正卷入一场备受关注的劳动争议诉讼。 根据公司10月31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原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梁军以“劳动争议”为由起诉寒武纪,索赔股权激励损失高达42.87亿元。 这一数字创下了中国上市公司劳动争议索赔金额的新纪录。 目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对该案立案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点在于,梁军间接持有的寒武纪股票是否应按照《持股计划》约定被回购,还是按其主张的根据股票市场价值计算股权激励损失。 面对这起突如其来的天价诉讼,寒武纪的反应迅速而强硬。公司在公告中称,已聘请律师团队对梁军的诉讼请求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将“积极应诉、答辩,全力应对离职高管对公司的不当诉求”。同时,寒武纪也强调该案件对公司“日常研发及经营不存在影响”,且预计对公司“本期利润没有影响”。 尽管如此,资本市场还是做出了直接反应。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截至11月3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跌2.07%,报收于1346.6元/股,总市值5678亿元。 01 劳动纠纷“罗生门” 一场持续三年的股权战争 这笔惊天索赔的构成极为特殊,根据起诉状,梁军的诉讼请求主要有三项,一是确认其与寒武纪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二是最核心的,要求寒武纪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三是要求寒武纪承担诉讼费用。 寒武纪最近52周最高价曾达到了1595.88元,即便按照最新1346.6元的收盘价计算,这1152.32万股的当前市值约为155亿元。梁军为何舍弃了百亿的当前总价,转而索赔一个基于“过去最高价”计算出的42.87亿元? 答案隐藏在梁军的诉讼理由中,梁军称,其股票在2024年1月2日解禁后,他曾提出减持申请,但“寒武纪不配合减持”。这
看
15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5600亿寒武纪被前高管索赔43亿!天价诉讼欲掏空公司三季利润?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1-03 16:44
药明康德业绩增速“励志反弹”,“上市鬼才”李革秀没秀财技?
“非经常性损益”易制造“业绩幻觉”。 作者 | 姚悦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业绩增速走出“深U”,“非经常性损益”大起大落,药明康德(603259.SH)有没有秀财技? 近日,药明康德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延续了前两季的增长态势,而整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更达84.84%。 若连着前三年业绩一起看,药明康德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则走出一个“深U”——2022-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72.91%、9%、-1.63%、84.84%。 图源:Wind金融终端 这个“深U”形成的背后,一个剧烈波动的重要指标值得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公司每年的“意外之财或损失”。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5.38亿元、25.53亿元,而且这两个金额也分别是公司2014年以来的非经常性损失之最、非经常性收益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三季报发布的同时,药明康德又宣布拟以28亿元出售两家全资子公司。但经计算,此次出售资产的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药明康德是国内CXO(生物医药外包)龙头企业,其主要客户都在美国,近几年伴随下游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药明康德的业绩股价都面临一定上升挑战,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提出,还曾一度让药明康德股价遭受冲击。不过,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药明康德股价整体又呈上升趋势。 药明康德灵魂中的灵魂人物是李革——不仅是公司创始人,还是“一肩挑”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这位昔日的北大学霸、美国海归博士、成功的医药行业科创家,推动药明康德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纽交所的生物技术及医疗保健研发公司,而公司从美股退市回A后经历"一拆三”,“药明系”又在短短3年内完成4次敲钟,上交所、新三板、港交所都走了个遍。因此,李革也一度被人戏称为“募资小能手”“上市鬼才”。 截至11月3日收盘,药明康德股价报9
看
19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药明康德业绩增速“励志反弹”,“上市鬼才”李革秀没秀财技?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1-02 20:40
从产品出海到能力出海 三七互娱“精耕细作”引领游戏出海价值赛道
精品化破局,游戏行业估值再重塑 作者 | 吴勇 来源 | 野马财经 历经2021-2023 年的版号调控、流量红利消退等行业低潮后,自2024年来,中国游戏行业正告别流量依赖的粗放增长阶段,迈入以全球化深耕、技术创新与精品化运营为核心的黄金发展周期。 根据《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今年,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与拓展,使中国自研游戏海外收入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出现较大增幅。 伽马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游戏市场总收入达1970.84亿元,同比增长12.58%。即便在5月高基数背景下,6-7月市场收入仍实现4.7%、6.87%的环比增长,复苏动能持续增强。 据媒体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5款游戏进入《出海潜力常青榜》,数量较上半年增加1款、较一季度增加3款。其中,世纪华通旗下Century Games表现亮眼,有3款游戏入围;米哈游旗下有2款游戏入围;腾讯、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叠纸游戏、库洛游戏、江娱互动、Florere Game、柠檬微趣、Joy Net Games等厂商各有1款游戏入围。 行业人士表示,在全球游戏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游戏企业正以全球化收入为锚点,打破此前“强周期、低估值” 的桎梏,推动行业价值向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高估值赛道迁移。 01 版号常态化发放,政策引领游戏消费扩容 当前,游戏版号核发已进入“每月定期、数量稳定” 的标准化阶段。2025 年 1-9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累计发放游戏版号 1275 个,其中 8 月单月发放 166 款国产版号,创 2022 年 4 月版号重启以来新高,审批周期从 2023 年的 “每两月一批” 缩短至 “每月一批”,最快可控制在 3 个月内。 政策层面已明确游戏作为数字文化出口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
看
3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产品出海到能力出海 三七互娱“精耕细作”引领游戏出海价值赛道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1-02 17:53
创始人被“毒杀”5年后,游族网络10亿跨界押注AI寻转机
不困于阴霾, 运营长青游戏、投AI, 业绩却“精准”盈亏交替? 作者 |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5年前深冬,游族网络(002174.SZ)创始人林奇被人毒杀身亡,各界哗然。发生在这家上市公司的惊天噩梦,即便已过去数年,仍令公众记忆心痛唏嘘。 如今,在新领导团队的带领下,游族网络正走出阴霾,2025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0.19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7635.52万元,同比增长1374.6%。 与此同时,游族网络还试图通过押注AI来谋求长远发展。据公司近日公告显示,游族网络全资子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总规模不超过66.73亿元的无锡市新吴区云星智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无锡云星智算”),其中游族方面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10.01亿元,首期合计出资2亿元。 这家多年来被“内斗”“投毒”标签缠绕的游戏公司,正向AI和智算领域发起一场突围。截至10月31日收盘,游族网络报收于12.89元/股,增幅0.7%,总市值126.7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游族网络在经历一系列动荡之后,近日大手笔参投人工智能、智算领域,此举能为游族网络迎来多大转机? 01 业绩盈亏交替, 游族走出“噩梦阴霾”了吗? 2020年12月,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因身体不适住院,很快因病救治无效逝世。后据上海警方通报,林奇疑似中毒,其同事许垚有重大作案嫌疑。林奇生前持游族网络约2.197亿股,占总股本23.99%,为公司实控人。 2023年10月31日,林奇被毒杀的关联案件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迎来开庭审理,庭审一直持续至深夜,并未当庭宣判。相关公告显示,原告为与游族关系密切的赵骥龙、赵宇尧,被告为游族前首席风控官许垚,案由为故意杀人罪。 许垚生于1981年,与林奇同龄。他因工作原因与被害人赵骥龙、赵宇尧产生矛盾,经预谋后在俩人办公室内饮品等物品中投毒,致四人中毒。 2
看
2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创始人被“毒杀”5年后,游族网络10亿跨界押注AI寻转机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1-01
抱紧中海油“大腿”,祺龙海洋靠一根海下隔水导管IPO
来自中海油的收入占比达93% 作者|杨果果 编辑|刘钦文 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深海作业中,一根看似普通的钢管却扮演着“生命屏障”的关键角色——它便是海洋钻井隔水导管。作为海洋油气钻探与开发的核心部件,隔水导管不仅要隔离海水、承受海浪与海冰的侧向载荷,更需构建钻井液循环通道,支撑井口生产设备,是保障深海油气开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一细分领域中,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祺龙海洋)凭借技术突破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今这家企业正冲刺北交所,将于11月3日迎来上会“大考”。 不过,祺龙海洋在IPO进程中面临客户高度集中、股权结构分散及内控不规范等多重挑战:其超90%营收依赖中海油,且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曾发生资金拆借、转贷等行为,加之控股股东负债率高企及公司经营现金流转为负值。带着诸多问题,祺龙海洋的IPO之旅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01 与中海油深度绑定, 年收入超2亿元 祺龙海洋成立于2008年12月,最初以直缝焊管生产为主,产品聚焦陆地油气输送领域。2010年前后,公司将目光投向深海隔水导管这一技术空白领域。2017年,祺龙海洋开始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大批量供货,并与中海油深度绑定,成为其隔水导管的重要供应商。 如今,祺龙海洋核心业务为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涵盖油气长输管线生产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从产品结构看,隔水导管是绝对的业绩支柱,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隔水导管销售收入为2.06亿元、1.81亿元、2.43亿元、1.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79%、89.77%、99.63%、87.15%,最高时近九成收入依赖隔水导管。尽管公司业务包含油气长输管线与试验技术服务,但两者几乎沦为边缘业务。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祺龙海洋营业收入分别为 2
看
6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抱紧中海油“大腿”,祺龙海洋靠一根海下隔水导管IPO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1-01
百万Up主的公司3个月曲线上市,“妖股”上纬新材暴涨13倍!
“稚晖君”三步走拿下400亿上市公司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历时3个月,“**天才少年”彭志辉所在的智元机器人团队,终于把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收入囊中。 10月30日,上纬新材复牌,公告显示,智元机器人旗下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智元恒岳”)要约收购公司股份期限届满,要约收购完成后,智元恒岳持有公司58.62%股份,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公司63.62%股份。 复牌当日上纬新材股价大涨7.11%,但次日又大跌9.14%,10月31日报收于105.31元/股,总市值4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纬新材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已经突破百元,但智元恒岳对其9月29日-10月28日要约收购的价格只有7.78元/股,与当前股价相差13倍。 巨大价格反差背后,智元机器人精密的资本棋局浮出水面。 01 3步走的控制权转移 这场资本运作始于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采取了精心设计的“三步走”策略夺取上纬新材控制权。 具体来看,第一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智元机器人旗下的智元恒岳(成立于2025年6月25日)拟受让上纬新材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公司1.0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99%;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受让总股本的5%。两家公司共同受让29.99%股份,巧妙避开30%的要约收购触发线。 第二步,虽然暂时只拿到了29.99%的股权,但过户完成后,今年9月,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一方不可撤销地承诺,放弃行使所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表决权,智元机器人正式拿下控制权。 第三步,则是在协议转让完成的基础上,智元恒岳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要约收购数量为1.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待交易顺利推进,智元机器人将以约21亿元的总代价,实现对A股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至少63.62
看
26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百万Up主的公司3个月曲线上市,“妖股”上纬新材暴涨13倍!
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10-31
江西生物IPO背后,敬氏伯伯、姑姑、侄女有望各掌一家上市公司
“敬氏三兄妹”在资本市场“大会师”。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当医院急诊科医生为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当户外探险者在急救包中备好应急防护药品,这些日常医疗与特殊场景下的 “刚需”,背后都离不开一家江西本土企业的身影——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江西生物”)。 近日,江西生物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这已是该公司在今年4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失效后的再次冲刺。中金公司与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就在江西生物冲刺港交所之际,其背后的敬氏家族资本版图浮出水面。实控人父亲敬伟曾是“东欧系”悍将,其兄弟敬宏已掌控一家A股上市公司佳云科技,其妹敬兵亦在推动至信股份冲刺上市。三兄妹并未联手经营,却即将在资本市场“会师”。手握三家上市公司,他们是否会开创一个新的资本故事? 01 一年卖出1320万支破伤风疫苗, 三年研发开支5430万元 作为国内破伤风抗毒素领域的 “隐形冠军”,江西生物的核心产品人用破伤风抗毒素(人用 TAT),早已深度融入各类医疗防护场景。 在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创伤科、急诊科,该产品是处理开放性伤口时的常规用药;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高性价比特性成为基础医疗防护的重要选择;甚至在野外救援、工业外伤应急处理等场景中,便携包装的人用TAT也常被纳入急救物资清单。 《招股书》显示,江西生物2024年在中国销售人用 TAT 1320万支。按2024年销量计算,江西生物的人用 TAT 在中国市场以 65.8% 的份额稳居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亦达36.6%,且连续18年保持中国市场50%以上的份额优势,几乎覆盖了国内绝大多数需要破伤风防护的核心场景。 场景端的强需求,直接转化为业绩端的增长动力。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总收入从1.42亿元增长至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4.7%;净利润更是从2646.8万元激增至7514万元
看
33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江西生物IPO背后,敬氏伯伯、姑姑、侄女有望各掌一家上市公司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580875730323394","uuid":"3580875730323394","gmtCreate":1617781706148,"gmtModify":1660810863679,"name":"野马财经","pinyin":"ymcjyemacaijing","introduction":"关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新经济发展和商业创新。","introductionEn":"野马财经","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327,"headSize":0,"tweetSize":3521,"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8.21","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6746388766768,"gmtCreate":1762299300409,"gmtModify":1762307476599,"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医生+教师“王炸”组合IPO!海圣医疗为千家医院供货年入3亿","htmlText":"医生和教师的夫妻组合,能讲出怎样的新故事? 作者|卓玛 编辑|刘钦文 ICU病房里,全身麻醉的患者静静沉睡。手术中,除了主刀医生精湛的操作,整个手术的安危还系于一旁实时跳动的监护屏幕。确保这些“生命信号”被精准捕捉与传递的,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耗材:贴在胸前的电极片、蜿蜒连接设备的呼吸回路、以及精准监测血氧的指尖探头……在这些维系着手术安全的环节中,海圣医疗深耕的麻醉与监护类耗材,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1月7日,深耕麻醉和监护类医用耗材研发制造的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圣医疗,873794.NQ)将在北交所上会。 本次IPO,海圣医疗拟募资3.7亿元,将分别投入麻醉监护急救系列医疗器械升级扩产及自动化项目、研发检测中心项目和营销服务基地建设项目三大项。 图源:公司《招股书》 01 为上千家医院供货, 年入1.6亿冲刺IPO 公开资料显示,海圣医疗成立于2000年10月,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是主营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产品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麻醉科、ICU病房、急诊科等科室的终端临床需求。 海圣医疗的产品主要包括麻醉类医疗器械、监护类医疗器械和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三大类。 其中,麻醉类医疗器械是该公司的主要产品,近年来对营收的贡献度持续增长,收入从2022年的1.3亿元到2024年的1.6亿元,占比从48.51%增长至52.6%,超过一半。不过今年上半年麻醉类医疗器械的营收占比有所下降,为50.61%,实现收入7872.21万元。 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则是海圣医疗的另一大收入来源,近年来占营收的比例维持在38%左右,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043.16万元,占比为38.85%。 第三大收入来源则是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品。今年上半年营收占比为10.4%,实现收入1617.69万元。 图源:公司《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海圣医疗","listText":"医生和教师的夫妻组合,能讲出怎样的新故事? 作者|卓玛 编辑|刘钦文 ICU病房里,全身麻醉的患者静静沉睡。手术中,除了主刀医生精湛的操作,整个手术的安危还系于一旁实时跳动的监护屏幕。确保这些“生命信号”被精准捕捉与传递的,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耗材:贴在胸前的电极片、蜿蜒连接设备的呼吸回路、以及精准监测血氧的指尖探头……在这些维系着手术安全的环节中,海圣医疗深耕的麻醉与监护类耗材,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1月7日,深耕麻醉和监护类医用耗材研发制造的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圣医疗,873794.NQ)将在北交所上会。 本次IPO,海圣医疗拟募资3.7亿元,将分别投入麻醉监护急救系列医疗器械升级扩产及自动化项目、研发检测中心项目和营销服务基地建设项目三大项。 图源:公司《招股书》 01 为上千家医院供货, 年入1.6亿冲刺IPO 公开资料显示,海圣医疗成立于2000年10月,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是主营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产品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麻醉科、ICU病房、急诊科等科室的终端临床需求。 海圣医疗的产品主要包括麻醉类医疗器械、监护类医疗器械和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三大类。 其中,麻醉类医疗器械是该公司的主要产品,近年来对营收的贡献度持续增长,收入从2022年的1.3亿元到2024年的1.6亿元,占比从48.51%增长至52.6%,超过一半。不过今年上半年麻醉类医疗器械的营收占比有所下降,为50.61%,实现收入7872.21万元。 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则是海圣医疗的另一大收入来源,近年来占营收的比例维持在38%左右,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043.16万元,占比为38.85%。 第三大收入来源则是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品。今年上半年营收占比为10.4%,实现收入1617.69万元。 图源:公司《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海圣医疗","text":"医生和教师的夫妻组合,能讲出怎样的新故事? 作者|卓玛 编辑|刘钦文 ICU病房里,全身麻醉的患者静静沉睡。手术中,除了主刀医生精湛的操作,整个手术的安危还系于一旁实时跳动的监护屏幕。确保这些“生命信号”被精准捕捉与传递的,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耗材:贴在胸前的电极片、蜿蜒连接设备的呼吸回路、以及精准监测血氧的指尖探头……在这些维系着手术安全的环节中,海圣医疗深耕的麻醉与监护类耗材,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1月7日,深耕麻醉和监护类医用耗材研发制造的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圣医疗,873794.NQ)将在北交所上会。 本次IPO,海圣医疗拟募资3.7亿元,将分别投入麻醉监护急救系列医疗器械升级扩产及自动化项目、研发检测中心项目和营销服务基地建设项目三大项。 图源:公司《招股书》 01 为上千家医院供货, 年入1.6亿冲刺IPO 公开资料显示,海圣医疗成立于2000年10月,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是主营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产品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麻醉科、ICU病房、急诊科等科室的终端临床需求。 海圣医疗的产品主要包括麻醉类医疗器械、监护类医疗器械和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三大类。 其中,麻醉类医疗器械是该公司的主要产品,近年来对营收的贡献度持续增长,收入从2022年的1.3亿元到2024年的1.6亿元,占比从48.51%增长至52.6%,超过一半。不过今年上半年麻醉类医疗器械的营收占比有所下降,为50.61%,实现收入7872.21万元。 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则是海圣医疗的另一大收入来源,近年来占营收的比例维持在38%左右,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043.16万元,占比为38.85%。 第三大收入来源则是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品。今年上半年营收占比为10.4%,实现收入1617.69万元。 图源:公司《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海圣医疗","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7e6d130b9374973f3e9b969dc407f1a","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5119ed789e663431716fc77054d020b","width":"640","height":"21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3f5d5dd7c0df35b62f8901498a0d89b","width":"640","height":"45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7463887667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586316907264,"gmtCreate":1762259843410,"gmtModify":1762261643283,"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造出“全球最大”156克拉的力量钻石,业绩为何失去力量?","htmlText":"培育钻石降温, 高端化能否拯救? 作者 |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经历了前两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颓势,力量钻石(301071.SZ)今年仍未踩中刹车板。 近日,力量钻石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约4.02亿元,同比减少25.36%;归母净利润约4627.26万元,同比减少73.84%。从扣非净利润看,前三季度力量钻石同比减少超九成。 力量钻石自成立以来专注人造金刚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已形成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三大核心产品体系。2021-2022年力量钻石业绩增幅显著,2021年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同比猛增103.5%、228.17%,2022年继续保持高增长,营收达到约9.06亿元,归母净利润约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85%、92.12%。 如此增幅此后两年再没能复刻, 2022年力量钻石全力推进新产能建设,募投项目陆续投产,产量快速增长,业绩亦实现较快增长,成为近几年业绩表现的高光时刻。 从2023年开始,力量钻石业绩结束“双增”。为何力量钻石在2025年显得力量不足?力量钻石2025年半年报中针对营收减少给出的答案是,主要系销售单价的下降。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认为,主要是因其产品以工业用途为主,工业需求下降,衰退影响到相应供应商导致。 截至11月4日收盘,报收于38.19元/股,跌幅2.75%,总市值99.4亿元。 01 前三季度利润减少9成 力量钻石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营收约1.6亿元,同比仅增1.31%;归母净利润约2035.84万元,同比减少28.97%;扣非净利润约556.54万元,同比减少66.15%。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非净利润约1026.49万元,同比减少92.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2.88亿元,同比减少26.24%。 图源:力量钻石2025年三季报 业绩虽不尽如人意,力量钻石在研发","listText":"培育钻石降温, 高端化能否拯救? 作者 |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经历了前两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颓势,力量钻石(301071.SZ)今年仍未踩中刹车板。 近日,力量钻石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约4.02亿元,同比减少25.36%;归母净利润约4627.26万元,同比减少73.84%。从扣非净利润看,前三季度力量钻石同比减少超九成。 力量钻石自成立以来专注人造金刚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已形成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三大核心产品体系。2021-2022年力量钻石业绩增幅显著,2021年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同比猛增103.5%、228.17%,2022年继续保持高增长,营收达到约9.06亿元,归母净利润约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85%、92.12%。 如此增幅此后两年再没能复刻, 2022年力量钻石全力推进新产能建设,募投项目陆续投产,产量快速增长,业绩亦实现较快增长,成为近几年业绩表现的高光时刻。 从2023年开始,力量钻石业绩结束“双增”。为何力量钻石在2025年显得力量不足?力量钻石2025年半年报中针对营收减少给出的答案是,主要系销售单价的下降。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认为,主要是因其产品以工业用途为主,工业需求下降,衰退影响到相应供应商导致。 截至11月4日收盘,报收于38.19元/股,跌幅2.75%,总市值99.4亿元。 01 前三季度利润减少9成 力量钻石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营收约1.6亿元,同比仅增1.31%;归母净利润约2035.84万元,同比减少28.97%;扣非净利润约556.54万元,同比减少66.15%。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非净利润约1026.49万元,同比减少92.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2.88亿元,同比减少26.24%。 图源:力量钻石2025年三季报 业绩虽不尽如人意,力量钻石在研发","text":"培育钻石降温, 高端化能否拯救? 作者 |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经历了前两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颓势,力量钻石(301071.SZ)今年仍未踩中刹车板。 近日,力量钻石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约4.02亿元,同比减少25.36%;归母净利润约4627.26万元,同比减少73.84%。从扣非净利润看,前三季度力量钻石同比减少超九成。 力量钻石自成立以来专注人造金刚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已形成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培育钻石三大核心产品体系。2021-2022年力量钻石业绩增幅显著,2021年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同比猛增103.5%、228.17%,2022年继续保持高增长,营收达到约9.06亿元,归母净利润约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85%、92.12%。 如此增幅此后两年再没能复刻, 2022年力量钻石全力推进新产能建设,募投项目陆续投产,产量快速增长,业绩亦实现较快增长,成为近几年业绩表现的高光时刻。 从2023年开始,力量钻石业绩结束“双增”。为何力量钻石在2025年显得力量不足?力量钻石2025年半年报中针对营收减少给出的答案是,主要系销售单价的下降。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认为,主要是因其产品以工业用途为主,工业需求下降,衰退影响到相应供应商导致。 截至11月4日收盘,报收于38.19元/股,跌幅2.75%,总市值99.4亿元。 01 前三季度利润减少9成 力量钻石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营收约1.6亿元,同比仅增1.31%;归母净利润约2035.84万元,同比减少28.97%;扣非净利润约556.54万元,同比减少66.15%。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非净利润约1026.49万元,同比减少92.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2.88亿元,同比减少26.24%。 图源:力量钻石2025年三季报 业绩虽不尽如人意,力量钻石在研发","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f6d8393e67cb5a767935cf2936f9bfc","width":"640","height":"93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e8fa91eec96788947e97c7de285f340","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969ea4e04f1b1f3083694c69e5fbce7","width":"640","height":"31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5863169072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241074880600,"gmtCreate":1762175428896,"gmtModify":1762176114020,"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一年卖出24亿粒,“鱼油之王”禹王生物要上市了!","htmlText":"鲁商家族“上阵父子兵”。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过了30岁就开始研究内服,经常被朋友夸状态好。”小红书博主“略略略”在分享自己的保健品清单时写道。 图源:小红书 当养生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场养生热潮中,一个山东家族企业已悄然成为隐形冠军。 “吃了忘不了,学习会更好”——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让主打健脑功能的“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成了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如今,这个品牌的母公司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下称“禹王生物”),正以“全球最大食品级精制鱼油供应商”的身份叩响港交所大门,于近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图源:罐头图库 背后执掌企业的,是一个典型的“鲁商”家族——创始人刘锡潜与儿子刘汝萃、女儿刘丕谨共同掌控着这个鱼油帝国。 01 鱼油巨头的四十六年: 一年卖出24亿粒鱼油胶囊 禹王生物的故事始于46年前。 1979年,刚凭借“502”胶粘剂获得国家发明奖的刘锡潜,注意到吉林省某学院研发的植物蛋白肉技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产品的市场潜力,随即创办禹城县城关镇蛋白质厂——这就是后来禹王集团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的雏形。 1994年成为关键转折年。面对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刘锡潜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低温豆粕,使国产大豆蛋白达到出口标准,这让他被称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之父”。 同年,他做出另一个重要决定:将1989年成立的禹城县制药厂与美国天然药物公司合资,成立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禹王制药”),正式进入鱼油保健品领域。彼时,刘锡潜家族及美国天然药物公司分别持75%、25%的股份。 图源:罐头图库 新公司展现出独特的市场开拓能力。成立仅两个月就推出“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并开创性地将营销深入校园。根据江苏卫视早期报道,有家长称班级开家长会时,考到前几名的学生,会被奖励“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的保","listText":"鲁商家族“上阵父子兵”。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过了30岁就开始研究内服,经常被朋友夸状态好。”小红书博主“略略略”在分享自己的保健品清单时写道。 图源:小红书 当养生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场养生热潮中,一个山东家族企业已悄然成为隐形冠军。 “吃了忘不了,学习会更好”——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让主打健脑功能的“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成了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如今,这个品牌的母公司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下称“禹王生物”),正以“全球最大食品级精制鱼油供应商”的身份叩响港交所大门,于近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图源:罐头图库 背后执掌企业的,是一个典型的“鲁商”家族——创始人刘锡潜与儿子刘汝萃、女儿刘丕谨共同掌控着这个鱼油帝国。 01 鱼油巨头的四十六年: 一年卖出24亿粒鱼油胶囊 禹王生物的故事始于46年前。 1979年,刚凭借“502”胶粘剂获得国家发明奖的刘锡潜,注意到吉林省某学院研发的植物蛋白肉技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产品的市场潜力,随即创办禹城县城关镇蛋白质厂——这就是后来禹王集团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的雏形。 1994年成为关键转折年。面对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刘锡潜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低温豆粕,使国产大豆蛋白达到出口标准,这让他被称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之父”。 同年,他做出另一个重要决定:将1989年成立的禹城县制药厂与美国天然药物公司合资,成立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禹王制药”),正式进入鱼油保健品领域。彼时,刘锡潜家族及美国天然药物公司分别持75%、25%的股份。 图源:罐头图库 新公司展现出独特的市场开拓能力。成立仅两个月就推出“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并开创性地将营销深入校园。根据江苏卫视早期报道,有家长称班级开家长会时,考到前几名的学生,会被奖励“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的保","text":"鲁商家族“上阵父子兵”。 作者|刘俊群 编辑|刘钦文 “过了30岁就开始研究内服,经常被朋友夸状态好。”小红书博主“略略略”在分享自己的保健品清单时写道。 图源:小红书 当养生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场养生热潮中,一个山东家族企业已悄然成为隐形冠军。 “吃了忘不了,学习会更好”——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让主打健脑功能的“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成了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如今,这个品牌的母公司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下称“禹王生物”),正以“全球最大食品级精制鱼油供应商”的身份叩响港交所大门,于近日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图源:罐头图库 背后执掌企业的,是一个典型的“鲁商”家族——创始人刘锡潜与儿子刘汝萃、女儿刘丕谨共同掌控着这个鱼油帝国。 01 鱼油巨头的四十六年: 一年卖出24亿粒鱼油胶囊 禹王生物的故事始于46年前。 1979年,刚凭借“502”胶粘剂获得国家发明奖的刘锡潜,注意到吉林省某学院研发的植物蛋白肉技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产品的市场潜力,随即创办禹城县城关镇蛋白质厂——这就是后来禹王集团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的雏形。 1994年成为关键转折年。面对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刘锡潜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低温豆粕,使国产大豆蛋白达到出口标准,这让他被称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之父”。 同年,他做出另一个重要决定:将1989年成立的禹城县制药厂与美国天然药物公司合资,成立山东禹王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禹王制药”),正式进入鱼油保健品领域。彼时,刘锡潜家族及美国天然药物公司分别持75%、25%的股份。 图源:罐头图库 新公司展现出独特的市场开拓能力。成立仅两个月就推出“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并开创性地将营销深入校园。根据江苏卫视早期报道,有家长称班级开家长会时,考到前几名的学生,会被奖励“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的保","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5d9f69d5f77a8bebccd3e046987b675","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c1bace52d49522e9eacda2b963610f5","width":"640","height":"101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5d9f69d5f77a8bebccd3e046987b675","width":"640","height":"27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2410748806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236257079376,"gmtCreate":1762174363805,"gmtModify":1762175122237,"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5600亿寒武纪被前高管索赔43亿!天价诉讼欲掏空公司三季利润?","htmlText":"寒武纪前CTO的“最后一搏”能赢吗? 作者 | 虞灏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中国“AI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688256.SH)正卷入一场备受关注的劳动争议诉讼。 根据公司10月31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原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梁军以“劳动争议”为由起诉寒武纪,索赔股权激励损失高达42.87亿元。 这一数字创下了中国上市公司劳动争议索赔金额的新纪录。 目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对该案立案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点在于,梁军间接持有的寒武纪股票是否应按照《持股计划》约定被回购,还是按其主张的根据股票市场价值计算股权激励损失。 面对这起突如其来的天价诉讼,寒武纪的反应迅速而强硬。公司在公告中称,已聘请律师团队对梁军的诉讼请求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将“积极应诉、答辩,全力应对离职高管对公司的不当诉求”。同时,寒武纪也强调该案件对公司“日常研发及经营不存在影响”,且预计对公司“本期利润没有影响”。 尽管如此,资本市场还是做出了直接反应。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截至11月3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跌2.07%,报收于1346.6元/股,总市值5678亿元。 01 劳动纠纷“罗生门” 一场持续三年的股权战争 这笔惊天索赔的构成极为特殊,根据起诉状,梁军的诉讼请求主要有三项,一是确认其与寒武纪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二是最核心的,要求寒武纪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三是要求寒武纪承担诉讼费用。 寒武纪最近52周最高价曾达到了1595.88元,即便按照最新1346.6元的收盘价计算,这1152.32万股的当前市值约为155亿元。梁军为何舍弃了百亿的当前总价,转而索赔一个基于“过去最高价”计算出的42.87亿元? 答案隐藏在梁军的诉讼理由中,梁军称,其股票在2024年1月2日解禁后,他曾提出减持申请,但“寒武纪不配合减持”。这","listText":"寒武纪前CTO的“最后一搏”能赢吗? 作者 | 虞灏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中国“AI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688256.SH)正卷入一场备受关注的劳动争议诉讼。 根据公司10月31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原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梁军以“劳动争议”为由起诉寒武纪,索赔股权激励损失高达42.87亿元。 这一数字创下了中国上市公司劳动争议索赔金额的新纪录。 目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对该案立案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点在于,梁军间接持有的寒武纪股票是否应按照《持股计划》约定被回购,还是按其主张的根据股票市场价值计算股权激励损失。 面对这起突如其来的天价诉讼,寒武纪的反应迅速而强硬。公司在公告中称,已聘请律师团队对梁军的诉讼请求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将“积极应诉、答辩,全力应对离职高管对公司的不当诉求”。同时,寒武纪也强调该案件对公司“日常研发及经营不存在影响”,且预计对公司“本期利润没有影响”。 尽管如此,资本市场还是做出了直接反应。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截至11月3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跌2.07%,报收于1346.6元/股,总市值5678亿元。 01 劳动纠纷“罗生门” 一场持续三年的股权战争 这笔惊天索赔的构成极为特殊,根据起诉状,梁军的诉讼请求主要有三项,一是确认其与寒武纪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二是最核心的,要求寒武纪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三是要求寒武纪承担诉讼费用。 寒武纪最近52周最高价曾达到了1595.88元,即便按照最新1346.6元的收盘价计算,这1152.32万股的当前市值约为155亿元。梁军为何舍弃了百亿的当前总价,转而索赔一个基于“过去最高价”计算出的42.87亿元? 答案隐藏在梁军的诉讼理由中,梁军称,其股票在2024年1月2日解禁后,他曾提出减持申请,但“寒武纪不配合减持”。这","text":"寒武纪前CTO的“最后一搏”能赢吗? 作者 | 虞灏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中国“AI芯片第一股” 寒武纪(688256.SH)正卷入一场备受关注的劳动争议诉讼。 根据公司10月31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原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梁军以“劳动争议”为由起诉寒武纪,索赔股权激励损失高达42.87亿元。 这一数字创下了中国上市公司劳动争议索赔金额的新纪录。 目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已对该案立案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点在于,梁军间接持有的寒武纪股票是否应按照《持股计划》约定被回购,还是按其主张的根据股票市场价值计算股权激励损失。 面对这起突如其来的天价诉讼,寒武纪的反应迅速而强硬。公司在公告中称,已聘请律师团队对梁军的诉讼请求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将“积极应诉、答辩,全力应对离职高管对公司的不当诉求”。同时,寒武纪也强调该案件对公司“日常研发及经营不存在影响”,且预计对公司“本期利润没有影响”。 尽管如此,资本市场还是做出了直接反应。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截至11月3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跌2.07%,报收于1346.6元/股,总市值5678亿元。 01 劳动纠纷“罗生门” 一场持续三年的股权战争 这笔惊天索赔的构成极为特殊,根据起诉状,梁军的诉讼请求主要有三项,一是确认其与寒武纪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二是最核心的,要求寒武纪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三是要求寒武纪承担诉讼费用。 寒武纪最近52周最高价曾达到了1595.88元,即便按照最新1346.6元的收盘价计算,这1152.32万股的当前市值约为155亿元。梁军为何舍弃了百亿的当前总价,转而索赔一个基于“过去最高价”计算出的42.87亿元? 答案隐藏在梁军的诉讼理由中,梁军称,其股票在2024年1月2日解禁后,他曾提出减持申请,但“寒武纪不配合减持”。这","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59b117ea7c66b0f4e99dbaaacbb32b0","width":"640","height":"93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155586fb765140d4faacab8736e0beb","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79b44df688bf8e64a09602029e936d7","width":"640","height":"4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23625707937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175551095240,"gmtCreate":1762159447966,"gmtModify":1762159963429,"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药明康德业绩增速“励志反弹”,“上市鬼才”李革秀没秀财技?","htmlText":"“非经常性损益”易制造“业绩幻觉”。 作者 | 姚悦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业绩增速走出“深U”,“非经常性损益”大起大落,药明康德(603259.SH)有没有秀财技? 近日,药明康德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延续了前两季的增长态势,而整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更达84.84%。 若连着前三年业绩一起看,药明康德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则走出一个“深U”——2022-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72.91%、9%、-1.63%、84.84%。 图源:Wind金融终端 这个“深U”形成的背后,一个剧烈波动的重要指标值得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公司每年的“意外之财或损失”。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5.38亿元、25.53亿元,而且这两个金额也分别是公司2014年以来的非经常性损失之最、非经常性收益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三季报发布的同时,药明康德又宣布拟以28亿元出售两家全资子公司。但经计算,此次出售资产的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药明康德是国内CXO(生物医药外包)龙头企业,其主要客户都在美国,近几年伴随下游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药明康德的业绩股价都面临一定上升挑战,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提出,还曾一度让药明康德股价遭受冲击。不过,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药明康德股价整体又呈上升趋势。 药明康德灵魂中的灵魂人物是李革——不仅是公司创始人,还是“一肩挑”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这位昔日的北大学霸、美国海归博士、成功的医药行业科创家,推动药明康德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纽交所的生物技术及医疗保健研发公司,而公司从美股退市回A后经历\"一拆三”,“药明系”又在短短3年内完成4次敲钟,上交所、新三板、港交所都走了个遍。因此,李革也一度被人戏称为“募资小能手”“上市鬼才”。 截至11月3日收盘,药明康德股价报9","listText":"“非经常性损益”易制造“业绩幻觉”。 作者 | 姚悦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业绩增速走出“深U”,“非经常性损益”大起大落,药明康德(603259.SH)有没有秀财技? 近日,药明康德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延续了前两季的增长态势,而整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更达84.84%。 若连着前三年业绩一起看,药明康德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则走出一个“深U”——2022-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72.91%、9%、-1.63%、84.84%。 图源:Wind金融终端 这个“深U”形成的背后,一个剧烈波动的重要指标值得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公司每年的“意外之财或损失”。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5.38亿元、25.53亿元,而且这两个金额也分别是公司2014年以来的非经常性损失之最、非经常性收益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三季报发布的同时,药明康德又宣布拟以28亿元出售两家全资子公司。但经计算,此次出售资产的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药明康德是国内CXO(生物医药外包)龙头企业,其主要客户都在美国,近几年伴随下游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药明康德的业绩股价都面临一定上升挑战,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提出,还曾一度让药明康德股价遭受冲击。不过,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药明康德股价整体又呈上升趋势。 药明康德灵魂中的灵魂人物是李革——不仅是公司创始人,还是“一肩挑”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这位昔日的北大学霸、美国海归博士、成功的医药行业科创家,推动药明康德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纽交所的生物技术及医疗保健研发公司,而公司从美股退市回A后经历\"一拆三”,“药明系”又在短短3年内完成4次敲钟,上交所、新三板、港交所都走了个遍。因此,李革也一度被人戏称为“募资小能手”“上市鬼才”。 截至11月3日收盘,药明康德股价报9","text":"“非经常性损益”易制造“业绩幻觉”。 作者 | 姚悦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业绩增速走出“深U”,“非经常性损益”大起大落,药明康德(603259.SH)有没有秀财技? 近日,药明康德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延续了前两季的增长态势,而整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更达84.84%。 若连着前三年业绩一起看,药明康德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则走出一个“深U”——2022-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72.91%、9%、-1.63%、84.84%。 图源:Wind金融终端 这个“深U”形成的背后,一个剧烈波动的重要指标值得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公司每年的“意外之财或损失”。2024年、2025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5.38亿元、25.53亿元,而且这两个金额也分别是公司2014年以来的非经常性损失之最、非经常性收益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三季报发布的同时,药明康德又宣布拟以28亿元出售两家全资子公司。但经计算,此次出售资产的估值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药明康德是国内CXO(生物医药外包)龙头企业,其主要客户都在美国,近几年伴随下游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药明康德的业绩股价都面临一定上升挑战,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提出,还曾一度让药明康德股价遭受冲击。不过,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药明康德股价整体又呈上升趋势。 药明康德灵魂中的灵魂人物是李革——不仅是公司创始人,还是“一肩挑”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这位昔日的北大学霸、美国海归博士、成功的医药行业科创家,推动药明康德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纽交所的生物技术及医疗保健研发公司,而公司从美股退市回A后经历\"一拆三”,“药明系”又在短短3年内完成4次敲钟,上交所、新三板、港交所都走了个遍。因此,李革也一度被人戏称为“募资小能手”“上市鬼才”。 截至11月3日收盘,药明康德股价报9","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47b141a8fce8d2b37e8f94cef29ac1f","width":"640","height":"93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661c14a2433b12f1164c1f47548a93e","width":"640","height":"23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d9da72a9416d4a12fc7e648b885e7be","width":"640","height":"27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1755510952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9,"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847289766240,"gmtCreate":1762087251396,"gmtModify":1762091500726,"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从产品出海到能力出海 三七互娱“精耕细作”引领游戏出海价值赛道","htmlText":"精品化破局,游戏行业估值再重塑 作者 | 吴勇 来源 | 野马财经 历经2021-2023 年的版号调控、流量红利消退等行业低潮后,自2024年来,中国游戏行业正告别流量依赖的粗放增长阶段,迈入以全球化深耕、技术创新与精品化运营为核心的黄金发展周期。 根据《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今年,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与拓展,使中国自研游戏海外收入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出现较大增幅。 伽马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游戏市场总收入达1970.84亿元,同比增长12.58%。即便在5月高基数背景下,6-7月市场收入仍实现4.7%、6.87%的环比增长,复苏动能持续增强。 据媒体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5款游戏进入《出海潜力常青榜》,数量较上半年增加1款、较一季度增加3款。其中,世纪华通旗下Century Games表现亮眼,有3款游戏入围;米哈游旗下有2款游戏入围;腾讯、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叠纸游戏、库洛游戏、江娱互动、Florere Game、柠檬微趣、Joy Net Games等厂商各有1款游戏入围。 行业人士表示,在全球游戏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游戏企业正以全球化收入为锚点,打破此前“强周期、低估值” 的桎梏,推动行业价值向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高估值赛道迁移。 01 版号常态化发放,政策引领游戏消费扩容 当前,游戏版号核发已进入“每月定期、数量稳定” 的标准化阶段。2025 年 1-9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累计发放游戏版号 1275 个,其中 8 月单月发放 166 款国产版号,创 2022 年 4 月版号重启以来新高,审批周期从 2023 年的 “每两月一批” 缩短至 “每月一批”,最快可控制在 3 个月内。 政策层面已明确游戏作为数字文化出口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listText":"精品化破局,游戏行业估值再重塑 作者 | 吴勇 来源 | 野马财经 历经2021-2023 年的版号调控、流量红利消退等行业低潮后,自2024年来,中国游戏行业正告别流量依赖的粗放增长阶段,迈入以全球化深耕、技术创新与精品化运营为核心的黄金发展周期。 根据《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今年,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与拓展,使中国自研游戏海外收入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出现较大增幅。 伽马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游戏市场总收入达1970.84亿元,同比增长12.58%。即便在5月高基数背景下,6-7月市场收入仍实现4.7%、6.87%的环比增长,复苏动能持续增强。 据媒体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5款游戏进入《出海潜力常青榜》,数量较上半年增加1款、较一季度增加3款。其中,世纪华通旗下Century Games表现亮眼,有3款游戏入围;米哈游旗下有2款游戏入围;腾讯、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叠纸游戏、库洛游戏、江娱互动、Florere Game、柠檬微趣、Joy Net Games等厂商各有1款游戏入围。 行业人士表示,在全球游戏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游戏企业正以全球化收入为锚点,打破此前“强周期、低估值” 的桎梏,推动行业价值向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高估值赛道迁移。 01 版号常态化发放,政策引领游戏消费扩容 当前,游戏版号核发已进入“每月定期、数量稳定” 的标准化阶段。2025 年 1-9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累计发放游戏版号 1275 个,其中 8 月单月发放 166 款国产版号,创 2022 年 4 月版号重启以来新高,审批周期从 2023 年的 “每两月一批” 缩短至 “每月一批”,最快可控制在 3 个月内。 政策层面已明确游戏作为数字文化出口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text":"精品化破局,游戏行业估值再重塑 作者 | 吴勇 来源 | 野马财经 历经2021-2023 年的版号调控、流量红利消退等行业低潮后,自2024年来,中国游戏行业正告别流量依赖的粗放增长阶段,迈入以全球化深耕、技术创新与精品化运营为核心的黄金发展周期。 根据《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今年,中国游戏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与拓展,使中国自研游戏海外收入在连续两年下降后出现较大增幅。 伽马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游戏市场总收入达1970.84亿元,同比增长12.58%。即便在5月高基数背景下,6-7月市场收入仍实现4.7%、6.87%的环比增长,复苏动能持续增强。 据媒体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5款游戏进入《出海潜力常青榜》,数量较上半年增加1款、较一季度增加3款。其中,世纪华通旗下Century Games表现亮眼,有3款游戏入围;米哈游旗下有2款游戏入围;腾讯、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叠纸游戏、库洛游戏、江娱互动、Florere Game、柠檬微趣、Joy Net Games等厂商各有1款游戏入围。 行业人士表示,在全球游戏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游戏企业正以全球化收入为锚点,打破此前“强周期、低估值” 的桎梏,推动行业价值向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高估值赛道迁移。 01 版号常态化发放,政策引领游戏消费扩容 当前,游戏版号核发已进入“每月定期、数量稳定” 的标准化阶段。2025 年 1-9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累计发放游戏版号 1275 个,其中 8 月单月发放 166 款国产版号,创 2022 年 4 月版号重启以来新高,审批周期从 2023 年的 “每两月一批” 缩短至 “每月一批”,最快可控制在 3 个月内。 政策层面已明确游戏作为数字文化出口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87eb90921f020c0a19d93f8954d7f69","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96829dbc89e4a518d7bd9d9789ec829","width":"640","height":"64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eca9d1e88184e4ac83435081c92805","width":"640","height":"64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8472897662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807222686000,"gmtCreate":1762077232593,"gmtModify":1762078741966,"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创始人被“毒杀”5年后,游族网络10亿跨界押注AI寻转机","htmlText":"不困于阴霾, 运营长青游戏、投AI, 业绩却“精准”盈亏交替? 作者 |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5年前深冬,游族网络(002174.SZ)创始人林奇被人毒杀身亡,各界哗然。发生在这家上市公司的惊天噩梦,即便已过去数年,仍令公众记忆心痛唏嘘。 如今,在新领导团队的带领下,游族网络正走出阴霾,2025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0.19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7635.52万元,同比增长1374.6%。 与此同时,游族网络还试图通过押注AI来谋求长远发展。据公司近日公告显示,游族网络全资子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总规模不超过66.73亿元的无锡市新吴区云星智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无锡云星智算”),其中游族方面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10.01亿元,首期合计出资2亿元。 这家多年来被“内斗”“投毒”标签缠绕的游戏公司,正向AI和智算领域发起一场突围。截至10月31日收盘,游族网络报收于12.89元/股,增幅0.7%,总市值126.7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游族网络在经历一系列动荡之后,近日大手笔参投人工智能、智算领域,此举能为游族网络迎来多大转机? 01 业绩盈亏交替, 游族走出“噩梦阴霾”了吗? 2020年12月,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因身体不适住院,很快因病救治无效逝世。后据上海警方通报,林奇疑似中毒,其同事许垚有重大作案嫌疑。林奇生前持游族网络约2.197亿股,占总股本23.99%,为公司实控人。 2023年10月31日,林奇被毒杀的关联案件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迎来开庭审理,庭审一直持续至深夜,并未当庭宣判。相关公告显示,原告为与游族关系密切的赵骥龙、赵宇尧,被告为游族前首席风控官许垚,案由为故意杀人罪。 许垚生于1981年,与林奇同龄。他因工作原因与被害人赵骥龙、赵宇尧产生矛盾,经预谋后在俩人办公室内饮品等物品中投毒,致四人中毒。 2","listText":"不困于阴霾, 运营长青游戏、投AI, 业绩却“精准”盈亏交替? 作者 |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5年前深冬,游族网络(002174.SZ)创始人林奇被人毒杀身亡,各界哗然。发生在这家上市公司的惊天噩梦,即便已过去数年,仍令公众记忆心痛唏嘘。 如今,在新领导团队的带领下,游族网络正走出阴霾,2025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0.19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7635.52万元,同比增长1374.6%。 与此同时,游族网络还试图通过押注AI来谋求长远发展。据公司近日公告显示,游族网络全资子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总规模不超过66.73亿元的无锡市新吴区云星智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无锡云星智算”),其中游族方面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10.01亿元,首期合计出资2亿元。 这家多年来被“内斗”“投毒”标签缠绕的游戏公司,正向AI和智算领域发起一场突围。截至10月31日收盘,游族网络报收于12.89元/股,增幅0.7%,总市值126.7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游族网络在经历一系列动荡之后,近日大手笔参投人工智能、智算领域,此举能为游族网络迎来多大转机? 01 业绩盈亏交替, 游族走出“噩梦阴霾”了吗? 2020年12月,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因身体不适住院,很快因病救治无效逝世。后据上海警方通报,林奇疑似中毒,其同事许垚有重大作案嫌疑。林奇生前持游族网络约2.197亿股,占总股本23.99%,为公司实控人。 2023年10月31日,林奇被毒杀的关联案件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迎来开庭审理,庭审一直持续至深夜,并未当庭宣判。相关公告显示,原告为与游族关系密切的赵骥龙、赵宇尧,被告为游族前首席风控官许垚,案由为故意杀人罪。 许垚生于1981年,与林奇同龄。他因工作原因与被害人赵骥龙、赵宇尧产生矛盾,经预谋后在俩人办公室内饮品等物品中投毒,致四人中毒。 2","text":"不困于阴霾, 运营长青游戏、投AI, 业绩却“精准”盈亏交替? 作者 | 方璐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5年前深冬,游族网络(002174.SZ)创始人林奇被人毒杀身亡,各界哗然。发生在这家上市公司的惊天噩梦,即便已过去数年,仍令公众记忆心痛唏嘘。 如今,在新领导团队的带领下,游族网络正走出阴霾,2025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0.19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7635.52万元,同比增长1374.6%。 与此同时,游族网络还试图通过押注AI来谋求长远发展。据公司近日公告显示,游族网络全资子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总规模不超过66.73亿元的无锡市新吴区云星智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无锡云星智算”),其中游族方面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10.01亿元,首期合计出资2亿元。 这家多年来被“内斗”“投毒”标签缠绕的游戏公司,正向AI和智算领域发起一场突围。截至10月31日收盘,游族网络报收于12.89元/股,增幅0.7%,总市值126.7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游族网络在经历一系列动荡之后,近日大手笔参投人工智能、智算领域,此举能为游族网络迎来多大转机? 01 业绩盈亏交替, 游族走出“噩梦阴霾”了吗? 2020年12月,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因身体不适住院,很快因病救治无效逝世。后据上海警方通报,林奇疑似中毒,其同事许垚有重大作案嫌疑。林奇生前持游族网络约2.197亿股,占总股本23.99%,为公司实控人。 2023年10月31日,林奇被毒杀的关联案件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迎来开庭审理,庭审一直持续至深夜,并未当庭宣判。相关公告显示,原告为与游族关系密切的赵骥龙、赵宇尧,被告为游族前首席风控官许垚,案由为故意杀人罪。 许垚生于1981年,与林奇同龄。他因工作原因与被害人赵骥龙、赵宇尧产生矛盾,经预谋后在俩人办公室内饮品等物品中投毒,致四人中毒。 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11d70413b63ddffbb91ec65596827ec","width":"640","height":"93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e36c7bc8f8db046296bf4a2fe851d37","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734e5ac86fb8449c109b68d2030e49d","width":"640","height":"47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8072226860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472031048496,"gmtCreate":1761995533242,"gmtModify":1762001303301,"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抱紧中海油“大腿”,祺龙海洋靠一根海下隔水导管IPO","htmlText":"来自中海油的收入占比达93% 作者|杨果果 编辑|刘钦文 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深海作业中,一根看似普通的钢管却扮演着“生命屏障”的关键角色——它便是海洋钻井隔水导管。作为海洋油气钻探与开发的核心部件,隔水导管不仅要隔离海水、承受海浪与海冰的侧向载荷,更需构建钻井液循环通道,支撑井口生产设备,是保障深海油气开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一细分领域中,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祺龙海洋)凭借技术突破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今这家企业正冲刺北交所,将于11月3日迎来上会“大考”。 不过,祺龙海洋在IPO进程中面临客户高度集中、股权结构分散及内控不规范等多重挑战:其超90%营收依赖中海油,且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曾发生资金拆借、转贷等行为,加之控股股东负债率高企及公司经营现金流转为负值。带着诸多问题,祺龙海洋的IPO之旅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01 与中海油深度绑定, 年收入超2亿元 祺龙海洋成立于2008年12月,最初以直缝焊管生产为主,产品聚焦陆地油气输送领域。2010年前后,公司将目光投向深海隔水导管这一技术空白领域。2017年,祺龙海洋开始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大批量供货,并与中海油深度绑定,成为其隔水导管的重要供应商。 如今,祺龙海洋核心业务为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涵盖油气长输管线生产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从产品结构看,隔水导管是绝对的业绩支柱,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隔水导管销售收入为2.06亿元、1.81亿元、2.43亿元、1.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79%、89.77%、99.63%、87.15%,最高时近九成收入依赖隔水导管。尽管公司业务包含油气长输管线与试验技术服务,但两者几乎沦为边缘业务。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祺龙海洋营业收入分别为 2","listText":"来自中海油的收入占比达93% 作者|杨果果 编辑|刘钦文 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深海作业中,一根看似普通的钢管却扮演着“生命屏障”的关键角色——它便是海洋钻井隔水导管。作为海洋油气钻探与开发的核心部件,隔水导管不仅要隔离海水、承受海浪与海冰的侧向载荷,更需构建钻井液循环通道,支撑井口生产设备,是保障深海油气开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一细分领域中,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祺龙海洋)凭借技术突破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今这家企业正冲刺北交所,将于11月3日迎来上会“大考”。 不过,祺龙海洋在IPO进程中面临客户高度集中、股权结构分散及内控不规范等多重挑战:其超90%营收依赖中海油,且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曾发生资金拆借、转贷等行为,加之控股股东负债率高企及公司经营现金流转为负值。带着诸多问题,祺龙海洋的IPO之旅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01 与中海油深度绑定, 年收入超2亿元 祺龙海洋成立于2008年12月,最初以直缝焊管生产为主,产品聚焦陆地油气输送领域。2010年前后,公司将目光投向深海隔水导管这一技术空白领域。2017年,祺龙海洋开始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大批量供货,并与中海油深度绑定,成为其隔水导管的重要供应商。 如今,祺龙海洋核心业务为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涵盖油气长输管线生产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从产品结构看,隔水导管是绝对的业绩支柱,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隔水导管销售收入为2.06亿元、1.81亿元、2.43亿元、1.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79%、89.77%、99.63%、87.15%,最高时近九成收入依赖隔水导管。尽管公司业务包含油气长输管线与试验技术服务,但两者几乎沦为边缘业务。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祺龙海洋营业收入分别为 2","text":"来自中海油的收入占比达93% 作者|杨果果 编辑|刘钦文 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深海作业中,一根看似普通的钢管却扮演着“生命屏障”的关键角色——它便是海洋钻井隔水导管。作为海洋油气钻探与开发的核心部件,隔水导管不仅要隔离海水、承受海浪与海冰的侧向载荷,更需构建钻井液循环通道,支撑井口生产设备,是保障深海油气开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这一细分领域中,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祺龙海洋)凭借技术突破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今这家企业正冲刺北交所,将于11月3日迎来上会“大考”。 不过,祺龙海洋在IPO进程中面临客户高度集中、股权结构分散及内控不规范等多重挑战:其超90%营收依赖中海油,且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曾发生资金拆借、转贷等行为,加之控股股东负债率高企及公司经营现金流转为负值。带着诸多问题,祺龙海洋的IPO之旅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01 与中海油深度绑定, 年收入超2亿元 祺龙海洋成立于2008年12月,最初以直缝焊管生产为主,产品聚焦陆地油气输送领域。2010年前后,公司将目光投向深海隔水导管这一技术空白领域。2017年,祺龙海洋开始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大批量供货,并与中海油深度绑定,成为其隔水导管的重要供应商。 如今,祺龙海洋核心业务为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涵盖油气长输管线生产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从产品结构看,隔水导管是绝对的业绩支柱,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隔水导管销售收入为2.06亿元、1.81亿元、2.43亿元、1.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79%、89.77%、99.63%、87.15%,最高时近九成收入依赖隔水导管。尽管公司业务包含油气长输管线与试验技术服务,但两者几乎沦为边缘业务。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祺龙海洋营业收入分别为 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6a1cff6db6dd07efc7152e0b551d452","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8321c6e9a200a79d7d14e1be8900763","width":"640","height":"48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b9bbf4082ed9c924245b3abf4311759","width":"640","height":"57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4720310484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407390466120,"gmtCreate":1761979882951,"gmtModify":1761980895166,"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百万Up主的公司3个月曲线上市,“妖股”上纬新材暴涨13倍!","htmlText":"“稚晖君”三步走拿下400亿上市公司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历时3个月,“**天才少年”彭志辉所在的智元机器人团队,终于把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收入囊中。 10月30日,上纬新材复牌,公告显示,智元机器人旗下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智元恒岳”)要约收购公司股份期限届满,要约收购完成后,智元恒岳持有公司58.62%股份,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公司63.62%股份。 复牌当日上纬新材股价大涨7.11%,但次日又大跌9.14%,10月31日报收于105.31元/股,总市值4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纬新材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已经突破百元,但智元恒岳对其9月29日-10月28日要约收购的价格只有7.78元/股,与当前股价相差13倍。 巨大价格反差背后,智元机器人精密的资本棋局浮出水面。 01 3步走的控制权转移 这场资本运作始于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采取了精心设计的“三步走”策略夺取上纬新材控制权。 具体来看,第一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智元机器人旗下的智元恒岳(成立于2025年6月25日)拟受让上纬新材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公司1.0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99%;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受让总股本的5%。两家公司共同受让29.99%股份,巧妙避开30%的要约收购触发线。 第二步,虽然暂时只拿到了29.99%的股权,但过户完成后,今年9月,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一方不可撤销地承诺,放弃行使所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表决权,智元机器人正式拿下控制权。 第三步,则是在协议转让完成的基础上,智元恒岳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要约收购数量为1.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待交易顺利推进,智元机器人将以约21亿元的总代价,实现对A股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至少63.62","listText":"“稚晖君”三步走拿下400亿上市公司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历时3个月,“**天才少年”彭志辉所在的智元机器人团队,终于把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收入囊中。 10月30日,上纬新材复牌,公告显示,智元机器人旗下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智元恒岳”)要约收购公司股份期限届满,要约收购完成后,智元恒岳持有公司58.62%股份,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公司63.62%股份。 复牌当日上纬新材股价大涨7.11%,但次日又大跌9.14%,10月31日报收于105.31元/股,总市值4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纬新材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已经突破百元,但智元恒岳对其9月29日-10月28日要约收购的价格只有7.78元/股,与当前股价相差13倍。 巨大价格反差背后,智元机器人精密的资本棋局浮出水面。 01 3步走的控制权转移 这场资本运作始于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采取了精心设计的“三步走”策略夺取上纬新材控制权。 具体来看,第一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智元机器人旗下的智元恒岳(成立于2025年6月25日)拟受让上纬新材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公司1.0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99%;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受让总股本的5%。两家公司共同受让29.99%股份,巧妙避开30%的要约收购触发线。 第二步,虽然暂时只拿到了29.99%的股权,但过户完成后,今年9月,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一方不可撤销地承诺,放弃行使所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表决权,智元机器人正式拿下控制权。 第三步,则是在协议转让完成的基础上,智元恒岳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要约收购数量为1.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待交易顺利推进,智元机器人将以约21亿元的总代价,实现对A股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至少63.62","text":"“稚晖君”三步走拿下400亿上市公司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历时3个月,“**天才少年”彭志辉所在的智元机器人团队,终于把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收入囊中。 10月30日,上纬新材复牌,公告显示,智元机器人旗下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智元恒岳”)要约收购公司股份期限届满,要约收购完成后,智元恒岳持有公司58.62%股份,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公司63.62%股份。 复牌当日上纬新材股价大涨7.11%,但次日又大跌9.14%,10月31日报收于105.31元/股,总市值4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纬新材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已经突破百元,但智元恒岳对其9月29日-10月28日要约收购的价格只有7.78元/股,与当前股价相差13倍。 巨大价格反差背后,智元机器人精密的资本棋局浮出水面。 01 3步走的控制权转移 这场资本运作始于今年7月,智元机器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采取了精心设计的“三步走”策略夺取上纬新材控制权。 具体来看,第一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智元机器人旗下的智元恒岳(成立于2025年6月25日)拟受让上纬新材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公司1.0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99%;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受让总股本的5%。两家公司共同受让29.99%股份,巧妙避开30%的要约收购触发线。 第二步,虽然暂时只拿到了29.99%的股权,但过户完成后,今年9月,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一方不可撤销地承诺,放弃行使所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表决权,智元机器人正式拿下控制权。 第三步,则是在协议转让完成的基础上,智元恒岳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要约收购数量为1.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待交易顺利推进,智元机器人将以约21亿元的总代价,实现对A股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至少63.6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1dd11caf2dd1143b23c19ef6f5089e4","width":"640","height":"93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2a4b42fd63acdce242110fe31af2fe8","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cbc848e7347ed1a4f3ccec44787b7d0","width":"640","height":"4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407390466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6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147156001224,"gmtCreate":1761916654515,"gmtModify":1761917747460,"author":{"id":"3580875730323394","authorId":"3580875730323394","name":"野马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dad0aabe76ab2158365224c9b5ebd87","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580875730323394","authorIdStr":"3580875730323394"},"themes":[],"title":"江西生物IPO背后,敬氏伯伯、姑姑、侄女有望各掌一家上市公司","htmlText":"“敬氏三兄妹”在资本市场“大会师”。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当医院急诊科医生为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当户外探险者在急救包中备好应急防护药品,这些日常医疗与特殊场景下的 “刚需”,背后都离不开一家江西本土企业的身影——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江西生物”)。 近日,江西生物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这已是该公司在今年4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失效后的再次冲刺。中金公司与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就在江西生物冲刺港交所之际,其背后的敬氏家族资本版图浮出水面。实控人父亲敬伟曾是“东欧系”悍将,其兄弟敬宏已掌控一家A股上市公司佳云科技,其妹敬兵亦在推动至信股份冲刺上市。三兄妹并未联手经营,却即将在资本市场“会师”。手握三家上市公司,他们是否会开创一个新的资本故事? 01 一年卖出1320万支破伤风疫苗, 三年研发开支5430万元 作为国内破伤风抗毒素领域的 “隐形冠军”,江西生物的核心产品人用破伤风抗毒素(人用 TAT),早已深度融入各类医疗防护场景。 在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创伤科、急诊科,该产品是处理开放性伤口时的常规用药;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高性价比特性成为基础医疗防护的重要选择;甚至在野外救援、工业外伤应急处理等场景中,便携包装的人用TAT也常被纳入急救物资清单。 《招股书》显示,江西生物2024年在中国销售人用 TAT 1320万支。按2024年销量计算,江西生物的人用 TAT 在中国市场以 65.8% 的份额稳居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亦达36.6%,且连续18年保持中国市场50%以上的份额优势,几乎覆盖了国内绝大多数需要破伤风防护的核心场景。 场景端的强需求,直接转化为业绩端的增长动力。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总收入从1.42亿元增长至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4.7%;净利润更是从2646.8万元激增至7514万元","listText":"“敬氏三兄妹”在资本市场“大会师”。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当医院急诊科医生为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当户外探险者在急救包中备好应急防护药品,这些日常医疗与特殊场景下的 “刚需”,背后都离不开一家江西本土企业的身影——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江西生物”)。 近日,江西生物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这已是该公司在今年4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失效后的再次冲刺。中金公司与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就在江西生物冲刺港交所之际,其背后的敬氏家族资本版图浮出水面。实控人父亲敬伟曾是“东欧系”悍将,其兄弟敬宏已掌控一家A股上市公司佳云科技,其妹敬兵亦在推动至信股份冲刺上市。三兄妹并未联手经营,却即将在资本市场“会师”。手握三家上市公司,他们是否会开创一个新的资本故事? 01 一年卖出1320万支破伤风疫苗, 三年研发开支5430万元 作为国内破伤风抗毒素领域的 “隐形冠军”,江西生物的核心产品人用破伤风抗毒素(人用 TAT),早已深度融入各类医疗防护场景。 在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创伤科、急诊科,该产品是处理开放性伤口时的常规用药;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高性价比特性成为基础医疗防护的重要选择;甚至在野外救援、工业外伤应急处理等场景中,便携包装的人用TAT也常被纳入急救物资清单。 《招股书》显示,江西生物2024年在中国销售人用 TAT 1320万支。按2024年销量计算,江西生物的人用 TAT 在中国市场以 65.8% 的份额稳居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亦达36.6%,且连续18年保持中国市场50%以上的份额优势,几乎覆盖了国内绝大多数需要破伤风防护的核心场景。 场景端的强需求,直接转化为业绩端的增长动力。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总收入从1.42亿元增长至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4.7%;净利润更是从2646.8万元激增至7514万元","text":"“敬氏三兄妹”在资本市场“大会师”。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当医院急诊科医生为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当户外探险者在急救包中备好应急防护药品,这些日常医疗与特殊场景下的 “刚需”,背后都离不开一家江西本土企业的身影——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江西生物”)。 近日,江西生物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这已是该公司在今年4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失效后的再次冲刺。中金公司与招商证券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就在江西生物冲刺港交所之际,其背后的敬氏家族资本版图浮出水面。实控人父亲敬伟曾是“东欧系”悍将,其兄弟敬宏已掌控一家A股上市公司佳云科技,其妹敬兵亦在推动至信股份冲刺上市。三兄妹并未联手经营,却即将在资本市场“会师”。手握三家上市公司,他们是否会开创一个新的资本故事? 01 一年卖出1320万支破伤风疫苗, 三年研发开支5430万元 作为国内破伤风抗毒素领域的 “隐形冠军”,江西生物的核心产品人用破伤风抗毒素(人用 TAT),早已深度融入各类医疗防护场景。 在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创伤科、急诊科,该产品是处理开放性伤口时的常规用药;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高性价比特性成为基础医疗防护的重要选择;甚至在野外救援、工业外伤应急处理等场景中,便携包装的人用TAT也常被纳入急救物资清单。 《招股书》显示,江西生物2024年在中国销售人用 TAT 1320万支。按2024年销量计算,江西生物的人用 TAT 在中国市场以 65.8% 的份额稳居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亦达36.6%,且连续18年保持中国市场50%以上的份额优势,几乎覆盖了国内绝大多数需要破伤风防护的核心场景。 场景端的强需求,直接转化为业绩端的增长动力。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总收入从1.42亿元增长至2.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4.7%;净利润更是从2646.8万元激增至7514万元","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cb49c9859e97bb95f2f0715f96d3464","width":"640","height":"27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b721ad48b1e0f42c3b0ce96c1aa0035","width":"640","height":"47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9a8af68332715ade0e13b6daf418977","width":"640","height":"48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1471560012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3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