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财经

IP属地:未知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10:11

      净利润翻倍,九号公司“赢麻了”

      上半年研发投入5.22亿元,同比增长49.5%。 作者 | 钱 锋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卖电动两轮车的明星企业,已经“杀疯了”。 8月1日,九号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九号公司(689009.SH)实现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2.42亿元,同比大增108.45%。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6.94%至36.53亿元。 公司提质增效明显,整体上保持了高速、高质量增长。 01 电动两轮车带头 多项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近年来,九号公司围绕“智能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两大业务主线,培育出了5大业务,分别为电动滑板车、智能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和E-bike。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的多项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 分业务来看,公司目前营收的第一大支柱为电动两轮车业务。今年上半年,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中国区销量达239万台,同比增长99.5%,接近翻倍。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9.5%,在几大头部品牌中,九号电动车销量增速排名第一。反映在财报上,九号电动两轮车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23亿元,同比增长101.7%,占到公司营收的约58%。 随着2019年“新国标”后电动两轮车行业趋于规范化,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水平的上升,行业早期发展中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以“价格战”为手段抢占市场的情况,已经逐渐让位于产品高端化、更加注重安全与智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新入局的九号公司、小牛电动以高端产品切入市场,另一方面,雅迪、爱玛等传统头部企业,也在通过推出高端产品来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也是在此背景下,以“真智能”著称的九号公司迎来发展机遇,成功将电动两轮车培育为新的重要增长极。 政策利好还在继续。自2024年8月商务部等五部门制定《推动电动自行
      110评论
      举报
      净利润翻倍,九号公司“赢麻了”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8-03 17:10

      万亿宁德时代与百亿海辰储能恩仇录:2年打4个官司

      宁德时代向海辰储能索赔1.5亿。  作者 | 刘钦文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一场从恩到仇的“储能圈”商战大戏正在上演! 近日,据新媒体“晚点LatePost”报道,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工程部负责人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于上周被福建宁德市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而此次事件的报案方,正是行业龙头企业宁德时代。 刑事报案之前,宁德时代的民事维权早已开始。 天眼查显示,今年6月,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其实控人吴祖钰,以及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天津安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市海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诚博旺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和林某8名被告,该案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 而在2023年9月,宁德时代就曾以违反竞业协议为由起诉吴祖钰,最终由吴祖钰老婆林秀华代为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2023年11月,宁德时代起诉另一位员工张敏违反竞业协议,再次涉及到海辰储能。2021年底,张敏从宁德时代离职,加入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但宁德时代方面在2023年拍摄到张敏曾多次佩戴海辰储能工牌进出海辰储能厂区,认为张敏在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期间,实际上服务于海辰储能,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支付违约金100万元。 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被抓这一消息迅速在业内引发震动,也让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之间的恩怨再次成为焦点。从核心人才的频繁流动,到商业秘密的激烈争夺,再到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法庭对峙,两家企业的矛盾不断升级。对于正处在IPO关键阶段的海辰储能而言,这一系列风波无疑让其上市之路再添阻碍。 不过,有接近海辰储能的知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案件还在调查中,公安有调查、核实的流程,是否有问题、是否判刑等尚无定论。具体商业秘密指什么也不太清楚,尚在保密阶段。”该知情人士认为,上述事件对于海辰储能公司经营没有影响。 截至8月1日,宁德时代A
      127评论
      举报
      万亿宁德时代与百亿海辰储能恩仇录:2年打4个官司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8-02 17:32

      中诚咨询IPO:丈夫给妻子打工?当了6年董事长“0”持股!

      丈夫上市前夕追加身份被处罚。 作者|文 东 编辑|刘钦文 提及中诚智信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诚咨询”),很多人会被它的股权和控制权所吸引。 中诚咨询的实控人为陆俊和许学雷夫妇,其中丈夫陆俊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但却“0”持股,妻子许学雷持股86.98%,为实际上的控股股东。 丈夫“0”持股,妻子握住实权,这是怎样的操作?更关键的是,《招股书》显示,陆俊曾在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苏高新集团”)下属公司有过工作经历,且担任副总、书记等要职。现在,中诚咨询的第一大客户便是苏高新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且在2022年,又变身为中诚咨询第三大股东。 2016年12月,中诚咨询在新三板挂牌,2023年5月,中诚咨询冲击北交所,上市申请在同年12月被受理。最新进度显示,中诚咨询将在8月4日上会。 01 董事长“空降”6年“0”持股, 追加身份却被处罚 中诚咨询创办于2002年,前身为中诚造价,由许学雷及其母亲姚其妹共同出资设立,3年后,姚其妹将手中股权作价25万元转让给了汤仁和等人,并退出股东之列。汤仁和是中诚咨询原总经理。 在此之后,中诚咨询经过多次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方式搭建起股东框架,并于2016年7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制公司。 2019年1月,中诚咨询聘任陆俊为总经理,在此之前,陆俊并未在中诚咨询的公告中出现过,颇有点“空降”总裁的意思。对于陆俊的到任,中诚咨询当时给出的理由是汤仁和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一职,职位空缺,拟聘任陆俊担任此职。 “空降”的陆俊很快一路高升,实现从总裁到董事长的跨度。2019年2月26日,许学雷将董事长之位也交于陆俊,这与其担任总经理的间隔时间不足一个月。 如果说妻子将一把手位置交给丈夫是情理之中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显然有失常理。2023年8月30日,中诚咨询突然追加认定陆俊自2019年1月31日起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 中诚咨询上述行为违反了
      25评论
      举报
      中诚咨询IPO:丈夫给妻子打工?当了6年董事长“0”持股!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8-02 17:20

      徐翔母亲持股遭124份拆售,“私募一哥”110亿罚金处置进行时

      徐翔家族在资本市场还剩多少布局?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一代“私募枭雄”徐翔的资本版图清零在即。 7月28日晚间,文峰股份(601010.SH)一则公告宣告徐翔家族在A股市场的退出进入最终章。公告显示,徐翔母亲郑素贞持有的文峰股份最后1.2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7%,将被拆分为124个标的,司法变卖时间为2025年8月11日10时至2025年10月10日10时止(延时除外)。若此次变卖完成,郑素贞在文峰股份的持股将彻底归零,徐翔家族在A股的核心版图再失一城。 截至8月1日,文峰股份报收2.57元/股,总市值47亿元。 这并非徐翔家族近期唯一的资产处置动作。就在此次公告的四天前,郑素贞作为实控人的大恒科技(600288.SH)29.75%股权司法拍卖竞价结束,结果尚未公布。而自2024年底以来,青岛中院对徐翔家族所持上市公司股权的处置已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启动,覆盖华丽家族(600503.SH)、宁波中百(600857.SH)等多家企业。 徐翔家族的股权的清盘行动,正逼近终局。 文峰股份最后持股变卖 郑素贞在文峰股份的持股处置已历经数月。根据文峰股份4月1日公告,郑素贞持有的公司2.75亿股股份由青岛中院在京东司法拍卖平台进行公开拍卖。 第一轮拍卖于2025年4月30日截止,仅成交1185万股,高达2.63亿股流拍。过户登记完成后,郑素贞持股比例由14.88%下降为14.24%。 第二轮拍卖于6月21日截止,拍卖股份数为2.63亿股,成交1.39亿股,仍有1.24亿股流拍。此次拍卖后,郑素贞持股比例骤降至6.7%。 经过两轮拍卖,郑素贞的持股数量已由最初的2.75亿股降至1.24亿股,持股比例从14.88%降至6.7%,其在文峰股份的股东排名也从第三大股东滑落。 而此次司法变卖源于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拍卖通知书(变卖)》,是青岛中院对徐翔家
      58评论
      举报
      徐翔母亲持股遭124份拆售,“私募一哥”110亿罚金处置进行时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8-01 20:19

      宗氏三兄妹首战告捷,350亿娃哈哈遗产争夺战鏖战杭州!

      宗馥莉先输一局? 作者 | 郑理 于婞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8月1日下午4点,香港高等法院对宗馥莉及其三个“弟妹”的“信托案”宣布决定。据腾讯新闻《潜望》从核心人士处独家获悉,根据此案判决,被告方宗馥莉败诉。 今年7月,香港法院成为一场中国商业帝国遗产争夺战的战场。三位自称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向法庭递交诉状,他们正寻求一项禁令,阻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账户内的资产,并追讨其父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信托权益。 据“凤凰卫视”报道,判决确认建浩创投有限公司名下在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银行账户中的资产,是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位原告享有受益权的信托财产。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英属维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查询得知,娃哈哈争产案第二被告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建浩创投有限公司)的唯一董事为宗馥莉。 “凤凰卫视”报道称,法官还下令被告宗馥莉不得从相关账户中提款或转账任何资产,禁制令持续有效至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有最终裁决为止,被告还需就信托财产对原告负有受信责任,需就信托财产的去向作出解释。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利息收益,以21亿美元为基数,同时被告向原告赔偿擅自转移的信托财产损失,暂计为108.5万美元。信托过渡期结束后,甲方不再参与信托的任何管理,全部由乙方管理。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香港高等法院获悉,宗庆后遗产纠纷案判案书出炉,一人到场领取。现场法官并未出庭,只是由双方律师签署文件,而双方当事人也并未出现,超50人等待结果。报道还显示,根据信托纠纷案判案书等文件,被告作为设立人在境外设立了3个境外信托而并非此前所传的1个。 判决书显示,宗庆后与宗
      172评论
      举报
      宗氏三兄妹首战告捷,350亿娃哈哈遗产争夺战鏖战杭州!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8-01 15:27

      “立秋奶茶大战”前,外卖平台集体官宣规范促销补贴

      8月1日上午,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先后在官方网站等发布了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 淘宝在App的规则中心中悄悄上线了这则声明。声明中承诺,将持续提升服务,推动良性竞争。而美团则在企业官网、官微推送了该声明,标题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 本次多家平台同时发声,或源自于上一轮约谈的政策延续。同时,下周将迎来立秋,也是传统外卖奶茶的促销重要周期。在“立秋大战”前外卖平台集体发声,也有一定的行业示范引导效应。 目前,各平台的“立秋大战”活动已开始陆续上线,淘宝闪购于7月31日宣布邀请金晨作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代言人。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经多家媒体报道,约谈之后各平台的营销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包括零元购、1分购、免单券等大额补贴的变体仍在持续进行,且商家需要仍然需要承担70%左右的补贴成本。 新华社、人民日报近期均对外卖大额补贴现象发表了相关评论。 7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两度约谈为何仍止不住外卖“价格战”》,文章表示,这一轮外卖价格大战是“存量博弈”,并没有产生消费增量,“同质化的低价格竞争让平台企业与相关外卖商家陷入利润困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两天后,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称,“价格战没有赢家”“容易让整个行业陷入花钱买吆喝、有量无价的困境”。 下周8月7日将迎来立秋,自2020年开始,在立秋举办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已成为外卖行业的常设营销节点。 7月31日,微博等社交平台App首页广告显示,淘宝已率先开启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主打“新人22元红
      90评论
      举报
      “立秋奶茶大战”前,外卖平台集体官宣规范促销补贴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7-31

      “妖股”上纬新材半月涨10倍,谁在推动资本狂欢?

      当心被割韭菜! 作者 | 黄晓仙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半个月上涨10倍的A股造富神话在上纬新材(688585.SH)身上上演。 在连续11板之后,上纬新材自7月31日停牌核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停牌前,公司股价定格在92.07元/股,总市值371亿元,16个交易日上涨了1083.42%。 上纬新材股价暴涨和核心驱动因素为,7月8日,上纬新材披露,具身智能企业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与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谋求公司控制权。 此后,上纬新材开启了“连板”之路。 外界猜测,智元机器人此举意为借壳上市,但是收购双方皆否认了这一点。上纬新材多次发布公告称,收购方不存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纬新材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计划,不存在关于上纬新材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需要注意的是,智元机器人创始人邓泰华曾公开表示“优先推进IPO”,也曾有媒体报道“智元机器人在拟收购上纬新材的同时,公司赴港上市目标不变。” 但7月10日,智元机器人回应消息不属实,公司暂无明确赴港IPO计划。由此,再度引发市场对于核心资产注入上纬新材的联想,引发暴涨。依据目前信息披露内容及交易规则,上纬新材想借此成为A股“具身智能第一股”起码还有一年的长路要走,而股价或已提前反应,投资者需要警惕风险,研究公司基本面,切不可盲目为预期埋单,以免追高利益受损。 图源:罐头图库 “**系”精英创办的独角兽 这场股价狂欢的起点是7月8日晚的一则公告。上纬新材披露,智元机器人运营主体及其核心团队将共同出资设立持股平台,拟收购上市公司63.62%的股份。此次股权交易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将成为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2月,致力以“AI+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构建了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为具身机
      191评论
      举报
      “妖股”上纬新材半月涨10倍,谁在推动资本狂欢?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7-31

      纯度锐度再攀升!港股创新药指数迎来新调整

      7月30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迎来重要调整,剔除CXO(医药外包服务)企业,并提升指数调样频率。此次修订将于 2025 年 8 月 12 日实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指数的投资价值,精准反映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信息来源:国证指数官网) 具体来看,一是选样空间修订为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生产等领域(不含医药外包服务)的港股通股票;二是样本股定期调整规则修订为季度定期调整,于每年 3 月、6 月、9 月和 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实施。(信息来源:国证指数官网) 对此,银华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创新药ETF基金经理马君认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CXO企业、聚焦创新药制药公司,“提纯”后锐度更高弹性更大,或更能作为产业领军者反映本轮国内创新药企升级“出海”的产业趋势。她表示,创新药制药公司作为创新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享有研发过程中BD,产品上市后销售全过程的收益,业绩弹性更大,产业先锋代表性更强。而近年来国产创新药板块估值重塑的一大核心驱动来源于创新制药企业研发实力增强后,对海外药企的授权交易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 此外,马君认为,指数高频调样或更能体现国产创新药行业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蜕变,或可更及时地反映我国优质创新药制药企业的产业龙头表现,有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弹性更高的布局工具。“作为新兴产业的一大代表,国产创新药行业处于蓬勃发展期,市场格局未定,任何一家优质创新药企或都有望通过产品升级获得资金青睐,进而提振资本市场市值。” 展望后市,从短期来看,创新药产业景气度基本面利好也在扩散。仿创药企也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逻辑。近日,仿创龙头落地的大额BD交易让市场意识到中国创新药不仅仅在ADC、PD(L)-1 Plus、减肥药等领域实现突破,在其他领域可能也有较大出海潜力。同时,仿制药集采也开始“反内卷”、兼顾质量与价格。在此背景下,兼具业绩和BD且估值相
      191评论
      举报
      纯度锐度再攀升!港股创新药指数迎来新调整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7-31

      从Q2财报看供应链管理:瑞幸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打造核心竞争力

      对于零售连锁品牌而言,供应链的强弱直接决定其长期竞争力。在咖啡行业从“规模竞速”向“质量竞争”转型的关键阶段,瑞幸咖啡交出了一份备受关注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瑞幸第二季度增长加速,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GAAP营业利润达1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二季度门店总数达26206家,门店规模继续保持国内连锁咖啡品牌第一的位置。 不过在亮眼成绩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瑞幸如何通过产能升级、全球布局与文化赋能的三维布局,以供应链为基石,打造立体化竞争生态的思考。 全国最大烘焙网络落地,产能与效率双提升 2025年二季度,瑞幸的供应链建设又取得重大进展。6月25日,瑞幸咖啡(厦门)创新产业园正式动工。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年烘焙产能达5.5万吨。未来,瑞幸将形成福建厦门、福建屏南、江苏昆山、山东青岛四地联动的咖啡豆供应网络,总烘焙产能跃升至15.5万吨。这一布局不仅显著提升了瑞幸的产能规模,更通过集中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优化成本效率与品质把控。 值得关注的是,瑞幸在绿色生产领域持续发力,也为其供应链的长期竞争力加分。2025年5月,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获得LEED BD+C铂金级认证,6月,瑞幸咖啡云南保山鲜果处理加工厂获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友好型工厂(示范)”认证。这种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不仅符合全球碳中和趋势,更通过低碳运营降低了长期成本,为供应链的长期竞争力筑牢根基。 全球原产地布局深化,文化赋能提升品牌溢价 瑞幸的供应链战略不仅聚焦产能提升,更通过全球原产地布局与文化赋能构建差异化优势。 在供应链布局方面,自瑞幸咖啡提出“要喝就喝原产地”的品牌理念以来,其全球优质原产地布局的步伐一直未停歇。从巴西的优质咖啡豆到印尼的天然毛椰子,从云南哀牢山的褚橙到广西横州的茉莉花,瑞幸持续拓展全球优质原材料供应链。这种多元化的
      272评论
      举报
      从Q2财报看供应链管理:瑞幸如何通过优化供应链打造核心竞争力
    • 野马财经野马财经
      ·07-31

      从歌尔股份到歌尔微,“山东首富”套现百亿后转战港股IPO

      左手推动子公司上市募资,右手斥近百亿收购。 作者|刘钦文 编辑|高远山 消费电子巨头歌尔股份(002241.SZ)、实控人“山东前首富”姜滨家族的资本运作再掀波澜。 近日,歌尔股份拆分的子公司歌尔微电子(以下简称“歌尔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冲刺“MEMS 港股第一股”。值得注意的是,歌尔微曾于2021年12月尝试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后主动撤回申请。又在2025年1月转向港交所,此次为失效后的再次递交。 就在拆分歌尔微到港交所的同一时期,7月22日晚间,歌尔股份(002241.SZ)宣布与香港联丰商业集团达成初步意向,拟以约104亿港元(约95亿元人民币)收购其全资子公司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如此密集且规模庞大的资本运作背后,实控人姜滨家族,已经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可转债、员工持股计划、分红等途径,累计套现超百亿元。这次歌尔股份左手斥巨资收购,右手推动子公司上市募资,又是下的什么棋、布的什么局? A股上市已花千万, 转港二次递交《招股书》 当你戴着AirPods Pro在地铁里开启降噪模式,耳机电容式MEMS麦克风正以每秒4.8万次的频率过滤铁轨轰鸣;运动时Apple Watch监测血氧的瞬间,光学MEMS模组正将红光穿透皮肤的微小波动转化为健康数据——这些苹果用户习以为常的交互体验,背后都嵌着歌尔微电子(下称"歌尔微")的技术基因。 图源:罐头图库 歌尔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2011年10月,在多年技术积累后,歌尔股份内部的一个研发部门独立出来,2017年10月,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9年 12 月,歌尔股份先是以微电子业务资产包对其全资子公司潍坊微电子进行增资,将微电子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转移至潍坊微电子,随后又以潍坊微电子100%股权及荣成微电子100%股权对歌尔微有限增资,由此完成了微电子业务的重组。 如今
      212评论
      举报
      从歌尔股份到歌尔微,“山东首富”套现百亿后转战港股IPO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