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乐信(LX.US)发布了最新的财报。 公司的盈利能力继续保持强劲。二季度营收35.9亿元,环比上升15.6%;GAAP净利润5.11亿元,环比上升19%,同比上升126%,创下14个季度以来最高,连续5个季度环比增长。 从财务比率看,二季度利润率(年化净利润/在贷余额)相比一季度提升34个基点,连续多个季度环比增长20个基点以上。 就在乐信再次交出优异财报之际,国际知名投行ubs发布乐信研报,并给出了13.6美元的目标价格,以及维持“买入”的评级。 国际投行认可、连续多个季度业绩稳健,乐信为何能一直做到稳定发挥? 风险持续改善,驱动盈利质量攀升 驱动盈利质量提升主要在于核心业务,体现在乐信财报中,首先看金融净收入,其从上季度18.18亿元增加到20亿元,增长10%。 金融净收入可以理解为重资产收入(credit facilitation service income)和科技赋能收入(tech-empowered service income)这两项加总,再扣除融资成本、信贷成本(包括三个拨备项与融资担保衍生工具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化Change in fair value of financial guarantee derivatives and loans at fair value)后的结果。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二季度,“融资担保衍生工具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化”这个影响利润的最大因子,继续为正(即价值上升),且环比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个净损益项,它实际是风险收入和风险拨备相减后的净值。这个拨备可以理解为一个“蓄水池”,金融机构往往根据实际风险的边际变化,计算出一个合理的拨备水平。那么上述净值为正,可能因为拨备这个“蓄水池”释放出来反哺了报表利润,或者这个“蓄水池”已经不需要再补充更多,所以原原本本地成为报表利润。这反映出乐信的风险水平改善。 公司的各项风险
导语: 清华IT理工男、阿里移动支付创始团队高管、PE投资人——蒋波的履历看似与眼科医疗风马牛不相及。但正如巴菲特所言,“当一家优秀企业遇到一次巨大且可解决的问题时,就是最佳投资机会。” 2024年中,他带领一支同样“超配”背景的跨界团队接手陷入亏损的清晰医疗(01406.HK),用资本视角、科技思维与结构性改革,推动这家香港眼科机构重回正轨,并在大湾区医疗融合的浪潮中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编者按 当眼科医疗驶入技术迭代与区域融合的十字路口,香港市场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一面是全球前沿技术落地的“时间差”优势,一面是大湾区医疗资源互通带来的竞争与机遇;一面是部分机构因模式粗放陷入经营困局,一面是技术驱动型玩家在细分赛道加速构建壁垒。 $清晰医疗(01406)$ 清晰医疗(01406.HK)或许会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典型样本。2022 年上市后,公司曾因依赖个别医生、扩张冒进等问题陷入连续亏损,现金持续失血。2024 年中,以蒋波为核心的新管理团队接手,通过关停低效门店、强化现金流管理、聚焦技术壁垒等一系列调整,推动公司逐步走出低谷。 蒋波并非“科班出身”——清华理工男、科技行业高管、PE投资人。他的履历与香港眼科医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正如巴菲特在1989年致股东信中所言:“A great investment opportunity occurs when a marvelous business encounters a one-time huge, but solvable problem.”(“当一家优秀企业遇到一次巨大且可解决的问题时,就是最佳投资机会。”) 蒋波眼中的清晰医疗,正是这样一个拥有技术与市场潜力,却亟需重构模式的机会。 01 一个局外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