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

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却又吸引力的A股投资线索、投资机会和投资心得。

IP属地:未知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21:36

      港股增强版以太坊金库公司横空出世,华检医疗(01931.HK)能否复制微策略神话

      华尔街在买什么?答案写在贝莱德的持仓里。 7月第四周,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斥资超12亿美元抢购ETH,对比同期BTC购买金额仅有2.67亿美元——ETH的买入规模达到BTC的四倍以上。这一举动在传统金融圈掀起巨浪。 当贝莱德的以太坊ETF(ETHA)在短短10天内规模从50亿美元突破100亿美元时,投资者发现华尔街的资本风向已经改变:从大饼的“数字黄金”叙事,转向以太坊的“数字石油”价值逻辑。 一、战略突进:港股首现增强版以太坊金库,三箭齐发重塑估值逻辑 8月8日,华检医疗(01931.HK)以三则相互咬合的公告,向资本市场宣告其转型为港股首家增强版以太坊金库公司的战略突进。 第一箭:启动“具备下行保护机制的全球增强版以太坊金库”战略 该战略具备两大差异化机制:多层次“下行保护”,包括ATM融资机制、RWA价格回购承诺及衍生品对冲等七重防护网;主动型“收益增强”则通过质押再投资循环及期权策略提升资产效率。其目标直指“全球最大以太坊金库上市公司”,构建“定投式增持—质押生息—生态反哺”的闭环。 华检医疗8月8日公告 第二箭:牵手HashKey构建合规通道 华检医疗与亚洲顶级合规数字资产集团HashKey Group签订战略协议,后者将为其提供以太坊(ETH)的大宗交易执行与成本优化、全球市场流动性支持,以及探索加密资产储备与实体经济资产(特别是医疗创新药知识产权RWA)的融合路径。HashKey业务覆盖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持牌交易所及资产管理,其全栈式生态成为华检医疗以太坊金库战略落地的关键基建。 第三箭:真金白银买入5190枚ETH 经华检医疗董事会决议批准,可最多动用8.8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买ETH作为储备资产。截至8月8日,公司首批合共买入5190枚ETH,平均价格为28,798.21 港元,总交易对价1.49亿港元。此举不仅是对金库战略的实质性启动,更是向市场宣告其转型
      400评论
      举报
      港股增强版以太坊金库公司横空出世,华检医疗(01931.HK)能否复制微策略神话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17:31

      锅圈(02517.HK)何以成为“寒冬”里的逆势增长样本?

      从当前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消费企业俨然迎来了大面积寒冬,一众龙头企业的中期财报“亮红灯”,高端与大众消费品牌龙头同时失速。餐饮领域也是整体承压,面临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等挑战,不乏老牌餐饮闭店。 种种现象共同指向一个清晰的现实:上半年餐饮企业的增长之路更为艰难,也更显珍贵。  在这样的背景下,锅圈交出的增长答卷尤为值得关注。逆势之下,其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升,并且均实现上市以来最大幅度增长,展现出强劲的破局力和新的增长范式。  也由此值得探讨,锅圈都做对了什么?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我们不妨结合财报和业绩交流会上透露的关键线索来试着解码这些问题。 1、以老店带动业绩高增长,锻造更优的价值内核 从财务数据具体来看,上半年锅圈实现营业收入32.40亿元,同比增长21.6%;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增长122.5%,在规模较快扩张的同时显著提升盈利能力。相应的,锅圈的净利润率也提升至5.9%,较去年同期的3.2%增长2.7个百分点。 这份亮眼表现的背后,亦蕴藏着三大深层亮点: 其一,锅圈在客单价“天然下滑”的情况下,通过老店业绩的提升推动了整体业绩高增长。  回望来看,过去两年锅圈面对客单价天然下降的挑战主动踩下扩张刹车,将精力向老店运营倾斜。到今年上半年,锅圈新店增长仍相对较慢,全国门店总数为10,400家,较去年同期净增740家,而其业绩高增长,恰恰印证了老店运营的显著突破。 同样,这也意味着,锅圈找到了这一挑战下的有效破局方案,有能力开启门店扩张的新篇章——在提升老店运营能力、筑牢效率根基后,快速推动高质量门店的扩张。 其二,锅圈的管理成本、经营成本及营销成本占比集体下降,规模效应显现,为夯实成本优势和提升盈利能力带来了更多空间。  在规模效应上,锅圈在覆盖固定成本后边际成本持续摊薄,新增营收向利润的转化效率大幅提升。这也是为
      89评论
      举报
      锅圈(02517.HK)何以成为“寒冬”里的逆势增长样本?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17:30

      风险指标全线改善,低估值高回报,具备“安全垫”的乐信(LX.US)值得继续看好

      8月7日,乐信(LX.US)发布了最新的财报。 公司的盈利能力继续保持强劲。二季度营收35.9亿元,环比上升15.6%;GAAP净利润5.11亿元,环比上升19%,同比上升126%,创下14个季度以来最高,连续5个季度环比增长。 从财务比率看,二季度利润率(年化净利润/在贷余额)相比一季度提升34个基点,连续多个季度环比增长20个基点以上。 就在乐信再次交出优异财报之际,国际知名投行ubs发布乐信研报,并给出了13.6美元的目标价格,以及维持“买入”的评级。 国际投行认可、连续多个季度业绩稳健,乐信为何能一直做到稳定发挥? 风险持续改善,驱动盈利质量攀升 驱动盈利质量提升主要在于核心业务,体现在乐信财报中,首先看金融净收入,其从上季度18.18亿元增加到20亿元,增长10%。 金融净收入可以理解为重资产收入(credit facilitation service income)和科技赋能收入(tech-empowered service income)这两项加总,再扣除融资成本、信贷成本(包括三个拨备项与融资担保衍生工具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化Change in fair value of financial guarantee derivatives and loans at fair value)后的结果。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二季度,“融资担保衍生工具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化”这个影响利润的最大因子,继续为正(即价值上升),且环比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个净损益项,它实际是风险收入和风险拨备相减后的净值。这个拨备可以理解为一个“蓄水池”,金融机构往往根据实际风险的边际变化,计算出一个合理的拨备水平。那么上述净值为正,可能因为拨备这个“蓄水池”释放出来反哺了报表利润,或者这个“蓄水池”已经不需要再补充更多,所以原原本本地成为报表利润。这反映出乐信的风险水平改善。 公司的各项风险
      164评论
      举报
      风险指标全线改善,低估值高回报,具备“安全垫”的乐信(LX.US)值得继续看好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15:51

      科净源(301372.SZ)成功中标几内亚力拓西芒杜港口项目!夯实“出海”硬实力

      近日,北京科净源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科净源)成功中标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几内亚力拓西芒杜港口项目 EPC1/2/3 包机电工程水处理站采购施工项目,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科净源(301372)$ 作为全球最大未开发铁矿的关键配套工程,几内亚力拓西芒杜港口项目建成后将加速矿区开发,推动几内亚融入全球市场,并有助于稳定国际铁矿石供应链。而科净源此次中标的水处理站采购施工项目,是保障港口工程顺利投产与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公司将为该项目提供高标准、可持续的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锚定水处理新高地,业务、技术与品牌三重战略进阶 于科净源而言,此次中标的意义不止于新增一份海外订单,更在于其背后传递出的多重战略信号。 首先在业务拓展层面,尽管公司此前已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落地多个项目,但此次中标西芒杜港口水处理工程,标志着其海外布局实现从区域性项目向高规格、资源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突破。该项目由国际矿业巨头联合央企主导,参与其中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融入全球工程产业链,深化与关键利益方的协作关系,并积累面向资源型重资产项目的交付经验,为其在更大范围内拓展海外水处理市场份额夯实基础。 其次在技术层面,项目所处西非沿海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对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严苛的交付标准,公司势必将在水处理工艺与系统集成上持续攻坚,在积累复杂工况实战经验的同时,锤炼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团队,实现技术能力与人才储备的双重跃升,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 此外在品牌层面,成功中标大型国际工程,相当于获得一张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实力背书”,印证了公司在技术、工程与交付能力上已达到国际项目标准,具有强示范效应。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有望转化为更广泛的客户信任和业务机会。 综上所述
      49评论
      举报
      科净源(301372.SZ)成功中标几内亚力拓西芒杜港口项目!夯实“出海”硬实力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13:45

      多重催化剂下无惧调整!超5000万资金抄底机器人ETF(159770),昨日“吸金”2243万,居同指数第一

      格隆汇8月8日|今日人形机器人板块飘绿,深市规模最大机器人ETF(159770)盘中获资金净申购5302万,昨日净流入2243万元,居同指数第一,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9.6%,同样居同指数第一。 机器人ETF(159770)最新规模为66.47亿元,年内份额增长50.55亿份至68.16亿份,飙涨287.04%,再次稳居同标的产品第一,场外可关注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机器人AI(159770)$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计算机ETF(159998),“硬科技含量”也高,近五个交易日有四日迎来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规模高达7160万元。该 ETF 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 类:001629/C 类:001630),方便场外投资者通过定投等方式参与。 资金大肆流入背后得益于机器人产业迎来多重催化剂: ①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今日正式开幕,将有200余家企业参展,1500余件展品中100余款新品机器人首发。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 月 14-17 日)将开幕; ②上海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北京启动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个人购买机器人最高补贴1500元; ③智元、宇树、优必选等公司中标大单,智元机器人宣布又获国际集团战略入股、零次方机器人宣布完成亿元级融资等资本运作不断,反映出产业景气度旺盛。目前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193评论
      举报
      多重催化剂下无惧调整!超5000万资金抄底机器人ETF(159770),昨日“吸金”2243万,居同指数第一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13:22

      科技与PE投资背景的“局外人”,重塑香港眼科医疗品牌

      导语: 清华IT理工男、阿里移动支付创始团队高管、PE投资人——蒋波的履历看似与眼科医疗风马牛不相及。但正如巴菲特所言,“当一家优秀企业遇到一次巨大且可解决的问题时,就是最佳投资机会。” 2024年中,他带领一支同样“超配”背景的跨界团队接手陷入亏损的清晰医疗(01406.HK),用资本视角、科技思维与结构性改革,推动这家香港眼科机构重回正轨,并在大湾区医疗融合的浪潮中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编者按 当眼科医疗驶入技术迭代与区域融合的十字路口,香港市场正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一面是全球前沿技术落地的“时间差”优势,一面是大湾区医疗资源互通带来的竞争与机遇;一面是部分机构因模式粗放陷入经营困局,一面是技术驱动型玩家在细分赛道加速构建壁垒。 $清晰医疗(01406)$ 清晰医疗(01406.HK)或许会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典型样本。2022 年上市后,公司曾因依赖个别医生、扩张冒进等问题陷入连续亏损,现金持续失血。2024 年中,以蒋波为核心的新管理团队接手,通过关停低效门店、强化现金流管理、聚焦技术壁垒等一系列调整,推动公司逐步走出低谷。 蒋波并非“科班出身”——清华理工男、科技行业高管、PE投资人。他的履历与香港眼科医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正如巴菲特在1989年致股东信中所言:“A great investment opportunity occurs when a marvelous business encounters a one-time huge, but solvable problem.”(“当一家优秀企业遇到一次巨大且可解决的问题时,就是最佳投资机会。”) 蒋波眼中的清晰医疗,正是这样一个拥有技术与市场潜力,却亟需重构模式的机会。 01  一个局外CEO
      192评论
      举报
      科技与PE投资背景的“局外人”,重塑香港眼科医疗品牌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13:22

      理想i8“7天改配”:一次价值重构,一场战略突围

      近日,理想汽车宣布重大调整,理想i8取消Pro/Max/Ultra版本,统一以理想i8 Max作为标准配置,售价从34.98万元调整到33.98万元,并且赠送价值10000元的铂金音响,后舱娱乐屏套装也能选装。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讨论。 $理想汽车(LI)$ 在笔者看来,这一行业罕见的操作,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理想汽车基于市场反馈与战略考量做出的深思熟虑之举。“改配”的背后,并非是理想汽车的被动妥协,而是一次回归理想ONE时代“顶配即标配”爆款逻辑的主动出击,有望重塑30-40万纯电市场的价值标杆。 一、闪电改配:从用户心声到决策落地的价值重构 数据显示,自理想i8上市以来,超过98%的用户选择了理想i8 Max和Ultra车型,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用户对高端配置的强烈偏好。与此同时,用户反馈中,车型版本复杂、选配规则繁琐,以及部分高端配置(如冰箱、二排娱乐屏)无法灵活选装等问题,也成为消费者的高频吐槽点。 理想汽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信号,果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产品配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李想本人更是在微博直言,这次改版,是要对齐理想ONE的价值定义。 回想当年,理想ONE之所以迅速打开市场收获大量用户青睐,靠的就是除轮毂、颜色等少量选装项外,核心功能全系标配。对于用户而言,这种单版本+0项/1项选装的配置模式极大地简化了购车抉择过程,让用户无需再在复杂的配置选项中纠结,真正实现了“冰箱音响沙发一步到位”。 从这个层面来看,如今理想i8的改配方案,有望复刻理想ONE“少即是多”的爆款路径,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 从公司角度来看,精简SKU也能为自身带来诸多益处。一方面,降低了生产复杂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因配置过多而导致的生产管理成本。
      135评论
      举报
      理想i8“7天改配”:一次价值重构,一场战略突围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13:21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今日开幕!叠加GPT-5模型发布,新一轮AI浪潮催化可期!

      格隆汇8月8日|今日在北京召开为期5天的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将有200余家企业参展,英伟达公司将深度参与,1500件展品涵盖工业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后续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17 日)将展示人形机器人在复杂任务中的实际应用。 同时,OpenAI最强模型GPT-5来了,是OpenAI首次将o系列模型推理和GPT系列快速响应结合的产物;编码能力迄今最强,基准测试中准确率74.9%,免费可用。 如今A股再创年内新高,逼近去年10.8高点,板块的快速轮动下,机器人、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主题因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持续发酵,成为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如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562500)年内净流入规模高达104亿元。 $机器人ETF(562500)$ 西部证券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断升级优化,后续建议关注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 值得关注的产品: 具身智能爆发的应用终端:机器人ETF(562500),权重股包含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龙头)、绿的谐波(全球谐波减速器龙头)、拓普集团(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商)和石头科技(服务机器人龙头)等。 AI全产业链:人工智能AIETF(515070),覆盖AI芯片(寒武纪、豪威集团)、算力基础设施(中科曙光、新易盛、中际旭创)、算法应用(科大讯飞)等全产业链环节。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芯片行业ETF:芯片ETF(159995),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全产业链,如中芯国际、寒武纪、长电科技、北方华创等行业龙头股。
      355评论
      举报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今日开幕!叠加GPT-5模型发布,新一轮AI浪潮催化可期!
    • 格隆汇格隆汇
      ·08-08 13:20

      港股小幅盘整,资金逆势抢筹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机构看好港股行情继续向好

      格隆汇8月8日|今日港股小幅下挫,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盘中获资金逆势净申购1200万份,近10个交易日有7日迎资金净流入。 资金持续流入的背后得益于多个因素: ①截至8月7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8945.28亿港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买入额。 ②上周美国非农数据显示经济放缓迹象,强化市场对美联储将通过降息“稳增长”的押注,推动全球风险偏好修复。 ③经济学家洪灏近期表示如果上半年看到历史性的北水南下,预示着下半年港股应该还有新高,叠加下半年可能随着美联储同步降息,流动性将更加充沛。 ④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第一大权重股腾讯将于下周三(8月13日)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机构普遍看好其二季度业绩。 ⑤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跟踪的指数港股通科技最新PE(TTM)为23.84倍,位于近十年40.31%历史分位。 方正证券指出,驱动本轮港股走强的因素并未出现反转,我国经济基本面韧性强,当前处于盈利下行周期尾声阶段,叠加一系列政策利好出台,南下资金仍在持续加速流入港股市场,流动性环境整体较为友好,后续有望进一步流入推动港股行情向好前进。
      290评论
      举报
      港股小幅盘整,资金逆势抢筹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机构看好港股行情继续向好
    • 格隆汇格隆汇
      ·08-07 13:37

      锚定高质量发展:协合新能源(00182.HK)在行业调整期的破局之道

      2025年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在利率下行与清洁能源需求激增的双重驱动下保持强劲增长。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用于可再生能源、储能、电网等领域的投资将增长至2.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作为核心主战场,仅今年前四个月风光装机规模就突破15亿千瓦。 然而行业盛宴之下暗藏挑战: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导致弃风弃光现象加剧。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数据,1—5月西部风光富集区风光发电利用率持续走低,尤其光伏发电利用率除宁夏外均不足90%。凸显出绿电“产得出、消不掉”的现实困境。 这种“装机量攀升与利用率走低”的矛盾,成为新能源企业业绩承压的核心原因,即便是绩优生协合新能源,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均有所下滑。 此前公司发布的盈警公告让市场早有准备,因此在业绩正式公布后公司股价保持平稳运行。 短期业绩利空造成的脉冲式影响不会改变企业长期前进方向,相较于表层的财务数据,更应该看到协合新能源如何在行业承压之际实现高质量运营。与此同时,协合新能源董事会主席刘顺兴于8月5日增持200万股,持股比例由22.45%上升至22.78%,表达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一、高质量发电资产扩容 正如前文所述,新能源发电行业面临着消纳压力和电价中枢下移的现实压力,必然会给相关企业业绩带来压制,协合新能源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但伴随着行业供给侧出清与需求侧改革的双重催化,行业拐点逐渐临近,为了巩固自身基本盘,协合新能源聚焦深耕于优质区域开发项目,在质量的基础上寻求规模扩张。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协合新能源权益装机容量达到4778MW,同比增长18%。其中,光伏权益装机容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583MW,大幅提升60%至934MW,成为关键的增长引擎。这种结构性突破直接驱动光伏权益发电量同比增长28%至604GWh。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光伏电站净利润同比增长59.7%,在光伏产业链整体仍
      413评论
      举报
      锚定高质量发展:协合新能源(00182.HK)在行业调整期的破局之道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