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

猎云网

IP属地:未知
    • 猎云网猎云网
      ·07-21 15:44

      接连陷裁员、“跑路”争议后,Manus联创发文深度复盘

      公开产品细节,总结教训。 来源:猎云网 距3月6日惊艳亮相仅100余天,Manus接连陷入大规模裁员传闻和“删博跑路”争议。 近日,Manus联创季逸超通过一篇技术博客,对公司发展进行了深度复盘,他在文中坦诚地总结了团队在构建Manus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 1.不再只是训练模型,而是押注上下文。放弃“从头开始为开放信息提取和语义搜索训练模型”,Manus将押注于上下文工程,“在几小时内而非几周内推出改进,并使产品与底层模型保持正交”。 2.KV-cache命中率是生产阶段AI Agent最重要的单一指标,它直接影响延迟和成本。从上下文工程的角度来看,提高KV-缓存命中率涉及几个关键实践:保持提示前缀稳定、使上下文仅追加、在需要时明确标记缓存断点。 3.除非绝对必要,避免在迭代过程中动态添加或移除工具。Manus使用遮蔽 token logits的方法,让模型看不见不应调用的工具。 4.使用文件系统作为上下文。Manus让模型把长期记忆写入虚拟文件系统,按需读写,实现外部记忆,规避信息丢失。 5.通过复述操控注意力。模型容易中途忘记目标,Manus会不断用自然语言更新并重述todo.md 文件,把全局目标拉回注意力焦点,防止任务跑偏。 6.保留错误的内容。Manus发现,“改善Agent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出奇地简单:将错误尝试保留在上下文中。当模型看到失败的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观察结果或堆栈跟踪——它会隐式地更新其内部信念。这会使其先验远离类似的行动,减少重复相同错误的可能性”。 7.不要被少样本提示所困。语言模型会模仿上下文中的行为模式,解决方法是增加多样性,Manus选择在行动和观察中引入少量的结构化变化——不同的序列化模板、替代措辞、顺序或格式的微小噪声,这种受控的随机性有助于打破模式并调整模型的注意力。 Manus此前曾在业界大火,官方介绍是
      10评论
      举报
      接连陷裁员、“跑路”争议后,Manus联创发文深度复盘
    • 猎云网猎云网
      ·07-21 15:41

      商汤新布局,融资10亿

      徐冰挥旗,商汤大芯片重新出发。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今年6月,商汤联合创始人徐冰发起成立了一家GPU芯片公司曦望,而在不久后,商汤2025 年股东大会,徐冰正式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秘书职务,亲自下场入局芯片事业。 这是商汤在去年底推动“1+X”组织架构重组后,“X”阵营迎来的最新板块。据曦望方面对猎云网透露:曦望是一家全新的芯片公司,从组织到目标都是重新开始,商汤的大芯片团队已经成建制加入曦望。此外,曦望官网、官微近期也已经正式开启运营。 如徐冰所说:“算力自主权,是AGI时代的呼吸权。”这也是战略调整后的商汤需要面对的事情,作为当前大模型产业的深度参与者,商汤对于算力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AI芯片已经是算力生态的根基,曦望,则延续了商汤在AI时代的新使命。 在中国市场上,GPU“烧钱快,赚钱难”,但热情却没有衰减。7月份,曦望公布了首轮近10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三一集团旗下华胥基金、第四范式、游族网络、北京利尔、松禾资本和海通开元等。 曦望,将自己定位商汤生态中的算力底座,但其独立性,也让其开始谋划在中国AI市场中的生态地位。商汤AI芯片已经做了多年,这次借曦望重新出发,又将驶向多远的星辰大海? 徐冰挥旗,商汤大芯片重新出发 “徐冰是曦望的发起人,也是曦望的董事长,是曦望重新出发的旗手。” 来源:曦望微信公众号 图注:曦望董事长徐冰 在商汤,徐冰是功臣,是汤晓鸥教授的学生,是商汤科技的联合创始人。2014年,汤晓鸥带领着他的几个学生徐立、徐冰和王晓刚,共同创立商汤科技,开启计算机视觉时代的创业之旅。 在汤晓鸥这三个学生里,徐冰年纪最小,主要负责投融资事宜,任董事会秘书,他于2015年12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并于2021年8月23日调任为执行董事,他主导商汤的融资工作,上市前,商汤一度是全球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 直到今年5月30日,商汤科技发布一份6页董事会公告,
      22评论
      举报
      商汤新布局,融资10亿
    • 猎云网猎云网
      ·07-21 10:40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王兴兴持股34.76%

      年营收已超10亿。 来源:猎云网 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来源:证监会官网截图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宇树科技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 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近期,市场已经传出关于宇树科技即将IPO的计划。今年5月,宇树科技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发展需要,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即日起名称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宇树科技回应,“这是公司运营方面的常规变更”。但彼时外界就认为此举或许是为了IPO铺路。 此外,有消息称,宇树科技已于近期完成了去年底开启的 C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宇树的绝大部分老股东参与了跟投,投前估值目前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 宇树科技创立于2016年,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面向消费者和工业级的高性能通用型腿足机器人和类人形机器人、六轴机械臂等。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王兴兴曾表示,2016年公司成立时只有自己一个人,目前公司有约一千人,年度营收达十来亿元。
      315评论
      举报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王兴兴持股34.76%
    • 猎云网猎云网
      ·07-21 10:36

      良品铺子,易主

      武汉国资“接手”。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多次变革未果,良品铺子最终选择易主求变——公司创始人杨红春等人控制的宁波汉意,正在出售控制权。 7月17日晚,良品铺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江国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此外,今日资本旗下的达永有限,也向长江国贸转让了部分股份。 该笔交易总额为14.86亿元,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持有良品铺子的股份达到29.99%,良品铺子的股东将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自2023年底换帅并启动大规模降价以来,良品铺子 “降价不降质” 战略尚未筑起有效壁垒,叠加核心股东持续套现,这场股权转让成了昔日 “高端零食第一股” 的最终抉择。 国资力量的介入或将为公司带来资源支持与经营调整空间,但能否借此摆脱发展困境、重塑市场竞争力,仍有待时间检验。这场 “卖身” 式的股权变更,也折射出零食行业竞争加剧下企业转型的艰难。 武汉国资“接手” 良品铺子的创始人团队,正在大笔出售公司的控制权。 公告显示,宁波汉意、良品投资同意将标的股份以12.42元/股的价格转让给长江国贸,股份转让总价款为10.46亿元人民币。 其中,持有良品铺子35.23%股份的宁波汉意,背后正是良品铺子实际控制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这四人皆为良品铺子的联合创始人。而良品投资是也良品铺子的股东之一,与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为一致行动人。 具体来看,宁波汉意拟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持有的良品铺子7223988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8.01%;良品投资拟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持有的良品铺子1197012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99%。 本次股权转让前,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合计持有良品铺子股份总数的38.22%。转让后,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合计持有良品
      17评论
      举报
      良品铺子,易主
    • 猎云网猎云网
      ·07-18

      “并购女王”刘晓丹,有了新动作

      一笔现象级交易,她花1.36亿“入场”。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一则公告,透露出了“并购女王”新动向。 近日,德固特称,7月11日控股股东、实控人魏振文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德固特5.00%股份转让给杭州晨启。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的股份转让价格为17.82元/股,是协议签署日期前德固特收盘价的八折,合计价款近1.36亿元。 一旦交易完成,杭州晨启将位列公司第三大股东。 来源:德固特公告 而杭州晨启背后是晨壹基金,其掌舵者正是有着中国投行界“并购女王”之称的刘晓丹。 她早年曾是华泰联合的灵魂人物,操刀不少经典案例,并在2019年自立门户,率队晨壹基金、聚焦并购投资,首期基金一举募资68亿元,去年阿里前CEO张勇、阿里战投负责人胡晓亦相继加盟。 在其身后,并购标杆案例不胜枚举。 她曾主导药明康德从美股私有化,创造“一拆三”资本运作典范,去年她还携手“器械一哥”迈瑞医疗,以66亿元并购惠泰医疗,创下了科创板首单“A控A”的历史记录。 这些过往,都预示着她此时现身德固特,意义非凡。 A股正上演:跨界“蛇吞象” 事实上,就在这份协议转让公告发布的同时,德固特刚发布重组预案。 德固特表示,拟收购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鲸科技”)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重组后实控人不变。交易完成后,浩鲸科技将成为德固特的全资子公司。 而此次交易可谓是A股一桩现象级的跨界“蛇吞象”事件。 来源:德固特公告 首先,行业跨度之大令人咋舌。 德固特是一家高科技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面向化工、能源、冶金、固废处理等领域,提供清洁燃烧与传热节能解决方案,主营产品为节能换热装备、粉体及其他环保装备和专用定制装备。 浩鲸科技则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面向全球电信运营商、云基础设施服务商及政企客户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 从领域到技术体系,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相干。 其次,规模体量上,
      257评论
      举报
      “并购女王”刘晓丹,有了新动作
    • 猎云网猎云网
      ·07-17

      茶颜出海,不卖奶茶

      以 “无实体店”形式叩开海外大门。 来源:猎云精选,文/韩文静 在新茶饮品牌集体奔赴海外市场的浪潮中,茶颜悦色终于按下了出海启动键。 7月9日,茶颜悦色官微宣布将以线上电商的形式出海,海外首站为北美,成为首个以 “无实体店”形式叩开海外大门的头部茶饮品牌。 与新茶饮同行的海外门店扩张路径不同,茶颜悦色的出海首秀带着鲜明的“轻资产”标签:首批上线了近40款产品,涵盖零食、茶具及文创周边,全部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触达消费者。 在茶颜悦色看来,公司对跨境业务经验不足,而海外市场需要更严谨深入的了解,用零售产品试水出海,不失为一种更为稳健的选择。 茶颜“闯美”,不开线下店 “海外第一站,茶颜将以线上电商的形式,先到北美看看。” 与其他奶茶品牌的出海相比,茶颜悦色的出海却不卖奶茶——茶颜悦色在“官宣”的文章中提到,此次出海将会以线上的形式开设6个店,包括Shopify独立站店铺,以及亚马逊、TikTok、沃尔玛、weee、亚米上的品牌自营店铺,在华盛顿时间7月9日0点之后陆续上线。 首批上线的近40款产品,包括茉气脆脆条、干脆面包丁、黄油曲奇饼干、薯片、海盐苏打饼干、玉米膨化脆脆等零食,以及陶瓷杯、手冲壶、帆布包、冰箱贴、毛绒挂件等周边。 这些出海的产品,也正是茶颜近些年来,口碑还不错的零售产品。 来源:茶颜悦色 几年前,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谈到茶饮品牌的出海时提到,“真正的品牌还需要很长时间沉淀,有些品牌练内功也练了很久,但现在说很亢奋的话是违背商业逻辑的,还是要多做准备,要等基础设施更好和工具更强大,该蛰伏多少年就还是需要那么长时间。” 如今以线上电商的模式出海,也展现出茶颜悦色一如既往的谨慎态度。 茶颜悦色表示,把门店开到国外去,对公司服务、产品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相比国内的熟悉程度,海外市场需要更严谨的深入了解。“茶颜在国内也是一个新城一个新城,一步一脚印地开,确实是没有那么大的口
      1,439评论
      举报
      茶颜出海,不卖奶茶
    • 猎云网猎云网
      ·07-15

      300亿帝国,重演家族集权

      职业经理人管理时代,于4年间落幕。 来源:猎云精选;文/孙媛 卫龙,正上演“家族化回潮”。 继3月,前CEO孙亦农因个人事务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后,7月,公司执行董事、CFO彭宏志也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官宣“出走”。 这意味着,仅四个月时间,“辣条一哥”高管就二度变阵。 而他们的离任,成为了卫龙最新权力交替的标志性画面。 卫龙执行董事不仅从6位压缩成4位,掌舵权更是重回刘氏兄弟手中。 剩下的四人中,董事长刘卫平,副董事长刘福平,二人互为亲兄弟,且通过信托及关联公司持股卫龙78.33%,为绝对控股股东;而执行董事刘忠思、余风,则分别为两位创始人的堂弟、表弟。 对比来看,孙亦农是卫龙此前六位执行董事中唯一非刘氏家族成员,而彭宏志虽是刘忠思的表兄,但相对创始人来说嫡亲关系更远一层。 如此一来,从创始人之一的刘福平于4月30日接任CEO,再到余风于9月1日继任CFO及授权代表一职,通过连换掌门跟财手,卫龙的家族企业色彩更为浓厚。 不过,对于这一步的循序递进,二级市场似乎并不买单。 与孙亦农任CEO的最后一周,卫龙股价在4月25日触顶17.783港元/股,市值创下432亿港元的新高不同,此次彭宏志离任,结合其密集套现的动作,加之半年报披露前夕的时间节点,让卫龙股价次日应声跌近13%,市值蒸发近46亿港元。 截至目前,卫龙股价为12.7港元/股,市值308亿港元,较最高点已下滑28.6%。 来源:百度股市通 业绩市值创新高,掌门财手“功成身退” 港股的反馈,从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两位高管的成绩。 他们都来头不小,且均在卫龙创下丰功伟绩。 孙亦农有20余年食品饮料行业经验,是一位快消行业老人。 他曾在可口可乐(中国)工作7年,历任营销总经理、区域总经理等职,主导过多个区域市场的渠道拓展与品牌运营,随后作为雀巢全资收购银鹭后首位中国本土CEO,他还曾主导了其八宝粥、花生牛奶等传统业务及即饮咖
      61评论
      举报
      300亿帝国,重演家族集权
    • 猎云网猎云网
      ·07-11

      创业牛人带队冲刺IPO,王小川申元庆都投了

      华科校友再聚首,向AI infra进发。 来源:猎云精选;文/邵延港 时隔多年,PPTV创始人以全新身份站在了港交所门前。 近日,独立分布式云计算服务商派欧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AI infra(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港股第一股”,也将背后的创始人姚欣推到聚光灯下。 姚欣是一位连续创业者,2004年曾在大学宿舍创办了PPTV,甚至比YouTube还早1年,姚欣也从此声名鹊起。而在2014年,PPTV卖给苏宁,姚欣赴硅谷访学,一度淡出公众视野。后来,姚欣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投资人历程。 2018年,姚欣和PPTV联创王闻宇再度会师,共同创立派欧云(PPIO),业务致⼒于为⼈⼯智能、⾳视频、元宇宙等新⼀代场景提供⾼性价⽐、超弹性、低延迟的⼀站式智算、模型及边缘计算服务。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计算节点数计,派欧云运营着中国最大的算力网络,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独立边缘云计算服务商中排名第一。 从PPTV到PPIO,这位以比尔盖茨为榜样的创业者,在经历多年沉淀后,能否收获属于自己的第一个IPO。 华科校友再聚首,姚欣冲刺首个IPO 姚欣在外边还有个名字,叫“比尔姚”,因为他从小把比尔·盖茨当成偶像。 学生时期的姚欣很聪明,初中时获得河南省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高中时连续两年获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河南省一等奖,并被保送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如果按照一般情况,姚欣之后可能会读书任教,或者进入一家大公司搞技术,但他不是一般人。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完研一,姚欣做出了和比尔盖茨一样的选择:休学并创业。 第一次创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在宿舍里看足球。于是他开始着手致力于研究P2P流媒体技术,休学后和学弟王闻宇创办了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不久后就有了中国第一个网络电视软件PPLive(后改为PPTV)。 PPTV很快成为互联网领域的热门
      142评论
      举报
      创业牛人带队冲刺IPO,王小川申元庆都投了
    • 猎云网猎云网
      ·07-10

      美团,重注具身智能

      已组建一支“机器人军团”。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美团,最近两天在具身智能领域连连下注,再次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7月8日,创下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天使轮最大融资额纪录的它石智航(TARS),时隔三个多月又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至此,它石智航已完成2.42亿美元融资。 7月9日,美团系双资本美团龙珠、美团战投又作为领投方,参与了星海图A5轮融资。自2025年启动A轮系列融资以来,星海图已累计获得近15亿元融资,其中A4和A5两轮合计融资超1亿美元。 大手笔下注它石智航、星海图,也是继宇树科技、银河通用、自变量机器人后,美团再度在具身智能领域出手,且罕见迎来前后脚官宣。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投资它石智航,是美团首次以领投方身份出现。 事实上,美团如今于具身智能领域密集投资,是王兴早在2021年3月就定下的发展基调:“美团业务的发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硬件,机器人目前是美团投资的关键垂直领域之一。” 从前些年的清洁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到2022年7月成立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再到当下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美团早已结合自身到家、到店场景,在机器人领域展开了“投资+自研”的深度布局。 相继获美团领投,它石智航、星海图凭什么? 宇树科技,无疑是美团在具身智能领域,最为突出的成功案例。早在登上春晚爆火之前,美团及旗下龙珠资本就曾在2024年两次投资宇树科技。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多轮投资下,美团系合计持有宇树科技10.4582%股份,稳坐第二大股东位置,仅次于王兴兴本人持有的27.8094%。 美团,或许“不想错过下一个宇树科技”。于是在最近三个月内,美团密集完成对自变量机器人、它石智航、星海图的投资。这也是2025年至今,美团仅有的三次公开对外投资,且均投向具身智能领域。 来源:烯牛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正式启航于今年2月的它石智航,至今并未有产品公开亮相
      432评论
      举报
      美团,重注具身智能
    • 猎云网猎云网
      ·07-09

      京东,“造车”!

      再一次显露出四面出击、加速扩张的生长野心。 来源:猎云精选,文/王非 继外卖、酒旅后,京东又有新动作。 7月2日,京东物流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这也是继独狼无人车、飞狼无人机后,京东无人配送体系自“最后五公里”到“中转直发”的一次向上升级壮大。 “无人轻卡”的产品形态,叠加京东正在热招汽车制造相关人才,由此引发了外界对于“京东造车”的新一轮热议。 与此同时,今年5月,京东最新注册的“Joyrobotaxi”商标(快乐的机器人出租车),覆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等9大类目,更是引发了京东杀入自动驾驶出行的讨论。 B端+C端“两条腿”走路的竞速向前,均是2018年刘强东口中“汽车一定是京东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的“言出必行”,也再一次显露出京东四面出击、加速扩张的生长野心。 京东物流VAN“无人轻卡”,从末端配送向支线物流进击 根据行业统计,每年公路物流运费规模高达7万亿元,覆盖三轮车、面包车、卡车等海量车型,营运车辆多达2000万辆。 然而,货车空驶率超40%、人力成本占运营成本30%以上、夜间配送几乎停滞……无人物流行业蕴藏的机遇显而易见。 2007年便自建物流的京东,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国内首个物流无人车,开始进行“最后五公里”的无人化改造。经过近10年的积累升级,在自动驾驶爆发式发展的当下,“技术复用”下的场景扩展、产品创新迎来“窗口期”。 于是在7月2日,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定位为“新一代智能运输设备”的京东物流VAN完成首次亮相,进一步完善京东无人配送体系。 来源:京东物流黑板报 京东物流VAN无人轻卡具备24立方米超大载货空间,是物流行业内载货量最大的无人轻卡,可替代传统4.2米货车用于物流摆渡及传站等环节;具备最高400公里满载续航能力及L4级别公开道路自动驾驶跑行能力,可自主规划最优路线、精准识别并灵活避让障碍物,能够应对人车混行
      9851
      举报
      京东,“造车”!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