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坊

前路透社、华尔街日报记者组成的专业团队,专注分析中概企业

IP属地:未知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21

      防晒龙头蕉下争上市 高昂推广开支换生意

      重点:1、蕉下控股营收增长迅速,但背后依赖的是占总收入高达45.9%的营销开支,以换取品牌及产品知名度2、该公司试图拓展城市户外鞋服及用品市场,以突破防晒这类季节性生意的瓶颈金秋10月,防晒产品的销售旺季已经过去,今年春天已递表的防晒用品市场头部企业蕉下控股有限公司,却未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在销售淡季到来之时,该公司上周一再度入表,凭借上半年扭亏为盈的财务突破,争取成为“户外防晒第一股”。蕉下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主推太阳伞、防晒服的消费品牌。公司自我定位为“中国城市户外鞋服公司”,提供兼具美学设计的户外功能产品。据初步招股文件引述的研究报告,以2021年总零售额及在线零售额计,蕉下是中国第一大防晒服饰品牌,分别拥有5%及12.9%的市场份额。随着社交媒体和直播带货的兴起,蕉下凭借明星代言,以及与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上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合作带货,把产品塑造成为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时尚、具有科技元素的防晒用品。例如,蕉下的明星产品“双层防晒小黑伞”,主打高科技防紫外线面料,外观时尚,售价则高达两百至三百元,是传统太阳伞的四至六倍。不过,防晒只是季节性生意,即使蕉下在小黑伞之后又推出防晒帽、防晒衣等相关产品,市场空间仍然有限。为此,公司从2019年开始推出其他城市户外产品,例如轻型马丁靴、厚底帆布鞋等非防晒类鞋服产品。该策略有效提升了公司营收,公司过去两年的收入分别为7.94亿元和24.07亿元,年增长率分别高达106%与202%。其中伞具收入的占比从2019年的86.9%,大降至2021年的20.8%;同期服装类的收入占比,则从0.8%大幅上升至29.5%,成为贡献最大的产品,反映多元化策略取得成功。营销开支高昂今年上半年,中国多地爆发新冠变异病毒株疫情,制约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7%。然而,蕉下却逆势录得增长,上半年收入大升81.3%至22.
      4,492评论
      举报
      防晒龙头蕉下争上市 高昂推广开支换生意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21

      新能源车市场减速 金力永磁增长放缓

      重点:1、金力永磁称,今年前三季度利润增长90%至100%,相当于第三季度利润增长约70%2、这家稀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售增长放缓,但它可能从中国最近延长一项即将到期的税收优惠中获得提振 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绿色轿车、卡车和巴士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是否终于达到顶峰?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至少从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最新的盈利预告来看是这样。金力永磁是全球领先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这种材料被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风力涡轮机,以及某些类型的空调。按照惯例,该公司发布了一份表面上看起来相当乐观的报告,称其今年前三个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了70%至90%。与此同时,根据周四市场收盘后发布的公告,其利润增长幅度更大,达到90%至100%。报告中没有提到的是,利润预测表明,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出现了放缓。收入数字有点更加模棱两可,虽然给出的区间仍然意味着这一指标的增长可能也在放缓。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磁性材料销售,则毫无疑问急剧减速。投资者似乎感到,在乐观的标题数据之外,这份报告可能需要更仔细的解读。其股票周五盘前交易先是上涨了逾4%,随后回吐了大部分涨幅,开盘小幅上涨1.3%。早盘晚些时候,该股票仍然上涨了约2%。金力永磁基本上是一家大宗商品公司,虽然它因为与新能源汽车的关联而处在热门领域。因此,它的命运与一个正在经历大幅增长的领域紧密相连,但该领域可能也会在上半年的爆炸式增长之后出现调整——尤其是在中国,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广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占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8月份增长108%,至63.2万辆,首次突破60万大关。但这一增速低于今年前8个月的119%,表明市场可能在降温,可能是因为政府对买家的激励措施即将到期。在这方面,北京上月底宣布将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期一年之后,市场在未来几个月可能恢复一
      4,699评论
      举报
      新能源车市场减速 金力永磁增长放缓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20

      上美化妆品再冲港股 营销开支占收入近半

      重点:1、上海上美化妆品第二次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但其销售推广开支占整体收入近半,削弱公司财务表现2、该公司近年致力拓展多品牌路线,但新品牌未能担大旗,依靠单一旧品牌撑起“半壁江山”女为悦己者容,但女士们愿意投资这家化妆品生产商吗?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曾筹备于A股上市,至今年1月改变主意,转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但招股书在7月失效。三个月后,公司更新了今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在10月5日再度递表,如能顺利通过聆讯,有望成为“国产美妆第一股”。上美是一个多品牌化妆品集团,专注于护肤品及母婴护理产品的开发、制造及销售,旗下拥有韩束、一叶子及红色小象三个知名品牌。自2002年成立至今,该公司一直扎根三四线城市,主打大众化妆品市场。据初步招股文件引述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按2021年零售额计算,上美在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的市占率仅1.6%,但已足够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连续7年稳占国产化妆品公司前5名,可见市场相当分散。三大知名品牌中,2003年面世的韩束是首个自创品牌,凭一款多功能“bb霜”走红,曾创下“40天销售一个亿”的战绩;2014年推出的一叶子是主打草本护肤的品牌,翌年创立的红色小象则专注于母婴护理产品,是化妆品行业近年增长快速的范畴。三个品牌收入过去两年占总营收比率均约92%。在竞争激烈的国产化妆品牌中,上美称得上是老大哥,同期的珀莱雅(603605.SH)、丸美股份(603983.SH)已登陆A股;后起的网红品牌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YSG.US)、专注敏感肌的护肤品牌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300957.SZ也成功在美国及深圳创业板上市。上美至今才申请来港上市,已是迟来的春天。斥巨资投放广告初步招股文件显示,上美过去两年收入增速减慢,在2020及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录得17.6%与7%的同比增幅,但今年上半年则大跌31.1%至12.6亿元,主要是反映新
      4,826评论
      举报
      上美化妆品再冲港股 营销开支占收入近半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20

      美团拟拓国际业务 或选址香港作跳板

      重点:1、美团今年7月从快手挖角其国际业务主管邱光宇,为海外拓展作好准备,而香港则是投资国际业务最合适的跳板2、星展预计美团今年录经调整后净利润约30亿元,惟投资者需关注新冠防疫政策对第三季业绩的影响再有科网头部企业计划“走出去”。中国外卖餐饮配送行业巨企美团(3690.HK)因面对垄断市场的监管风险,据外媒披露,正计划开辟境外市场以扩大收入来源。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报道, 基于国内业务增长放缓,美团正研究向香港和国际市场扩张。报道称,该公司今年7月从快手科技(1024.HK)挖角的国际业务部主管邱光宇,将负责美团拓展国际市场的重大任务。报道提到,有关构思仅属初步阶段,最终可能有变,而美团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回应。香港属开放型经济,中外餐饮外卖巨头云集。根据市场调查机构Statista截至去年8月的数据,75%受访者会将总部位于德国的富胖达(Food Panda),列为订购外卖的首选应用程序。香港于新冠疫情期间,政府推出限制堂食的措施,曾经推动外卖生意,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美资巨头Uber Eats去年底便宣布停运香港业务,美团此时传出有意设立业务据点,相信“醉翁之意不在港”。由于香港没有资本控制,在调动国际资本方面较内地存在优势,通过香港作为进军海外市场的跳板,看来更合乎逻辑。为响应中央“共同富裕”政策,多家大型科网平台近都将相当一部分利润改善员工福利,或是向商户降费纾困,例如腾讯控股(70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均推出专项计划,以促进“共富”愿景,涉及资金约在1,000亿元规模,而小米(1810.HK)及京东(JD.US; 9618.HK)也有类似回馈社会的举措。新业务“拖后腿”为符合政府新的指导方针,美团去年5月进行佣金改革,今年3月因应防疫封控影响,公司削减商户收费,让餐饮商的外卖生意能薄利多销,弥补堂食被限制的损失。美团于2022年第一季度
      3,508评论
      举报
      美团拟拓国际业务 或选址香港作跳板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19

      Firm Tied to Jay Chou Serves Up IPO of Rockstars and Diet Coffee

      Key takeaways:1、Star Plus Legend, with close associates of pop king Jay Chou as major shareholders and diet coffee as its main revenue source, has filed to list in Hong Kong2、Despite having rights to the pop star’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seller of hip ‘Modong’ products still lacks consistent revenue and profitsIt was brewed for success when a drink called “Modong Coffee” became a hit by drawing on its association with Jay Chou, one of Greater China’s most popular singers known for his pouting looks and playful style. Now, backers of the coffee’s producer, which is closely tied to Chou and his associates, are hoping to parlay that success to a Hong Kong IPO.The “Modong” moniker became a hit in its own right in 2020 after the diet coffee was featured in Chou’s show “J-Style Trip”, t
      1,637评论
      举报
      Firm Tied to Jay Chou Serves Up IPO of Rockstars and Diet Coffee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19

      Rising Lithium Prices Lift Ganfeng and Tianqi – But Not Equally

      Key takeaways: 1、Tianqi and Ganfeng have issued major upside profit alerts, both boosted by surging prices for lithium that is their core product 2、Despite the big profit gains, investors are more bullish on Tianqi as the company bounces back from a debt crisis two years ago A rising tide lifts all ships, but it may lift some more than others. That seems to be the key takeaway, judging from recent trends for two of China’s top lithium producers, which have benefited hugely over the last year from soaring prices for the metal that’s a key component in new energy vehicle batteries. Lithium prices have jumped about fivefold this year alone, providing a huge boost for all producers. But as we said at the outset, some producers seem to be getting a bigger lift than others from this rising tide.
      1,156评论
      举报
      Rising Lithium Prices Lift Ganfeng and Tianqi – But Not Equally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11

      亚朵集团申请美国上市 大投行承销商试水回归

      重点:1、亚朵集团最新的上市申请计划融资逾3亿美元,可能成为一年多以来规模最大的中企在美IPO2、这家高端酒店运营商上市计划的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其保荐人包括花旗集团和美银证券,这表明中国公司在美国的大型上市交易可能很快恢复居然有花旗?这个问题可能来自任何关注中企在纽约上市的人,因为一年多以来,在北京和华盛顿的长期冲突得到解决之前,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大型投资银行都在回避此类上市。但花旗和美银证券集团的名字都出现在一份最新的IPO申请文件中,而这次上市可能成为一年多以来中国公司在纽约规模最大的一次,这个最新信号表明,中美争端可能接近解决。上周提交的文件来自专注于中国高端物业的酒店运营商中国亚朵集团,它可能募集超过3亿美元(21.4亿元)。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有一个有趣的零售部分,是通过向住店客人出售客房里的产品来获取可观收入。我们稍后将仔细看看它的商业模式,从更广泛的角度审视亚朵的财务状况。但首先,让我们来关注这次上市的更大影响,它可能意味着,在暂停一年多之后,大型投资银行现在已经足够放心,愿意恢复承销中企在美国的大型IPO。过去一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受到太平洋两岸的双重夹击。在中国方面,北京出于数据安全方面的担忧,叫停了大多数大型中企赴美IPO,要求所有用户数量超过100万的中国平台运营商在美国上市之前,接受网络安全审查。与此同时,因无法获得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财务记录而备感挫折多年之后,美国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这部法案威胁要让逾200家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退市,除非北京修改禁止这些公司及其审计方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及其附属审计机构提供财务数据的法律。这两个问题现在似乎都接近解决。在网络安全方面,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已经完成了对上市公司的几番审查。在最新的文件中,亚朵集团指出,已经“申请并完成网络安全审查”。与此同时,中美证券监管机构在8月下旬达成了里程碑式
      4,140评论
      举报
      亚朵集团申请美国上市 大投行承销商试水回归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11

      一家医院占94%收入 祈福医疗上市揭风险

      重点:1、祈福医疗近年财务表现波动,单一医院占整体营业额达94%,收入模式欠多元化2、公司负债率高,偿债压力庞大,主因是医院的发展往往离不开重资产投入一间医院,是否足以撑起一家公司的上市大计?继2022年3月23日递表,并于9月23日失效后,祈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随即于9月最后一日向港交所发起冲击,第二次申请在主板挂牌。这家在广东颇具影响力、收入模式单一的民营医疗企业,看来很有决心要在港股筹资上市。祈福医疗成立于2001年,在中国医疗保健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往绩记录,主要在广东省经营广东祈福医院及若干配套康养设施,包括一间月子中心、一间护老服务中心、一间口腔门诊部和5间零售药房。初步招股书显示,祈福医疗此次募资主要用于扩充祈福医院二期大楼的运营能力、在现有的主要专科下建立亚科室及康复中心、扩充祈福康养网络,以及一般运营资金和扩充业务等。祈福医疗过去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0.83亿元、8.65亿元和 12.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627万元、5,162万元和1.3亿元。今年前四个月,公司收入同比上升3.2%至3.8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大挫58.5%至1,468万元,主要因为行政开支大增近28%。由于新冠病毒于2020年于中国蔓延,在就诊人士减少的情况下,收入和盈利下降属意料中事。但在波动的财务资料背后,更令人担忧的是,祈福医疗的医院业务占整体收入逾九成,而且均来自单一机构祈福医院,其抗风险能力引人关注。祈福医院是祈福医疗的“王牌”。招股书介绍,该医院位于广东省省会广州市番禺区,拥有2,100个注册床位,是广东省最大的营利性民营综合医院。它在2001年成立不久后,就在2003年获得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认证,成为中国第一间、亚洲第二间获该认证的医院;JCI认证是全球知名的质量及安全医疗保健服务最高标准之一。据招股书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1年收入计算,广东祈福医院为广
      4,676评论
      举报
      一家医院占94%收入 祈福医疗上市揭风险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10

      ‘Sauerkraut Fish’ King Gets Lesson in Fishy Investments

      Jiumaojiu’s proposed $140 millio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which it quickly scrapped after an investor revolt, reflects how Chinese corporate chiefs often treat their companies as personal fiefdoms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construction of one of China’s newest mega-commercial complexes, the Guangzhou IFC Mall in the southern mega-city of Guangzhou.What started as a typical local corporate chief’s attempt to support the project – using money from the publicly traded company he founded – resulted in a shareholder revolt. But then things took a strange and unexpected turn when, instead of ignoring his shareholders, the chairman of the company actually listened.This particular tale involves Jiumaojiu International (9922.HK), operator of the popular Tai Er restaurant chain k
      1,229评论
      举报
      ‘Sauerkraut Fish’ King Gets Lesson in Fishy Investments
    • 咏竹坊咏竹坊
      ·2022-10-10

      股东向“奇怪投资”说不 九毛九创始人亡羊补牢

      九毛九建议的10亿元房地产投资,在投资者的激烈反对下很快就宣布取消,反映中国企业管理层经常把公司当作个人领地的弊病位于中国南方大城市、广东省省会广州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国金天地,在建设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起因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企业老板试图支持该项目,但方法是利用他所创建的上市公司向项目注资,引起股东激烈反对。后来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名决策人没有无视股东,而是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这个特别的故事发生在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922.HK)身上,它是以特色“酸菜鱼”著称、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太二连锁餐厅运营商。但是这个故事其实可以适用于数以百计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任何一家,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往往也是其控股股东。这些创始人经常把他们的公司当作个人领地,有时利用它们来服务其个人利益,即使这种行为对他们的小股东几乎没有好处。这一特点是投资者对境外上市中国公司持怀疑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基本上意识到,当他们投资时,已等同放弃了影响管理层的权利。但是这个最新的故事表明,也许至少有一些公司的创始人,开始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不被接受的,因为这对他们理论上应该服务的股东不负责任。正如九毛九创始人兼主席管毅宏刚发现的那样,这种做法的代价相当沉重。这个故事始于上周,当时九毛九宣布它将支付10亿元购买其家乡广州的广州国金天地项目开发公司26%股份。九毛九解释它计划将其总部迁入该建筑群,并声称有必要保持其作为领先和时尚的餐饮运营商的声誉。但投资者并不认同这个观点。第二天,他们通过抛售九毛九股票来表达不满,导致该股大跌20%。这意味着该公司的市值损失了约46亿港元(41.8亿元)。由于管毅宏持有41%九毛九股票,因此也导致17亿元的个人损失。这两个数字都远超本来计划的10亿元投资规模。也许是个人损失,才让管毅宏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不管是什么原因,该公司很快在本周一发布了另一则公告,称其已经改变主意
      2,804评论
      举报
      股东向“奇怪投资”说不 九毛九创始人亡羊补牢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