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IPO

汇聚美港股、科创板、创业板等热门科技上市动态。

IP属地:未知
    • 直通IPO直通IPO
      ·11-04

      腾讯红杉押注,港股数字人第一股要来了

      腾讯合计持股16.59%,系第一大外部股东。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港股数字人第一股,要来了。 10月31日,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南京硅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硅基智能)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招银国际、星展亚洲为其联席保荐人。 此次IPO,硅基智能拟将募资用于持续加强研发能力;营销及推广;全球范围内的收购及生态系统的合作等。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底,南京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增至164家。今年以来,南京新上市公司包括‌药捷安康(港交所)‌、‌汉桑科技(深交所创业板)‌和‌司凯奇国际有限公司(纳斯达克)‌,分别聚焦创新药研发、高端音频产品及汽车科技领域。 未来,伴随硅基智能顺利赴港IPO,不仅将助推该市上市企业总数接近170家,更是将上市公司覆盖范围增至人工智能领域。 80后连续创业者,获腾讯多次重注,最新估值超30亿 资料显示,硅基智能创始人司马华鹏,现年43岁,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位连续创业者。 从2000年开始,司马华鹏就在宿舍里创立了工作室,将自己研发的软件卖到全世界,2002年以联合创始人和技术总监身份加入Lanseal,从事企业安全软件的研发。2007年,他在俄罗斯创立Returnil杀毒软件,获得俄罗斯VTB银行数千万的投资。2012年,他又创立Toolwiz,前后获得和君资本和好望角资本数千万元投资。 丰富的创业经历,自然在2017年8月创立硅基智能顺利于次月推出硅基智能语音平台后,继续获得投资机构青睐。在当年底的首轮融资中,司马华鹏与好望角资本便“再续前缘”。 此后,自2017年12月至2025年6月,该公司顺利完成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招银基金、国新基金、海松资本、中财奇虎、红杉智盛、澎湃资本、陆建锋、和君资本、浦信资本、深圳共赢等。 其中在2018年,凭借在金融业应用硅基智能语音平台展现自身价值,硅基智能密
      448评论
      举报
      腾讯红杉押注,港股数字人第一股要来了
    • 直通IPO直通IPO
      ·10-31

      刚融资15亿,这家具身智能公司筹备IPO

      具身智能三巨头,即将完成二级市场聚首。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具身智能IPO大潮,再添一员大将。 10月30日,具身智能企业乐聚智能化(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聚机器人)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东方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相关文件签署于10月28日,而这距离乐聚机器人官宣15亿元Pre-IPO轮融资,仅隔5天。 智元机器人并购上纬新材已于10月28日完成,今年7月开启上市辅导的宇树科技也在上周提交了“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第一期)”,至此,具身智能头部企业中,除智元“曲线上市”略显不同外,宇树、乐聚,均已完成从“融资轮次递进”到“IPO冲刺落地”的阶段式跨越。 此外,梅卡曼德、天链机器人同样在积极筹备IPO,微亿智造、斯坦德、卧安机器人、乐动机器人、仙工智能、优艾智合、珞石机器人等已然在港交所门口“排队”,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加速向二级市场迈进。 哈工大博士带队,获腾讯深创投重注,总融资超18亿 作为猎云网最早关注的机器人企业之一,在2016年的沟通交流中,乐聚机器人CEO常琳曾向猎云网透露,团队早在2013年就已形成,专注于机器人结构和运动能力的研发。这一节点,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的成立时间,极为接近。 公开资料显示,乐聚机器人董事长&CTO冷晓琨,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任哈工大研究员,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主持各类研发项目共36项,主持编写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相关教材5本,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30余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6项。 常琳则于2005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任智能机器人俱乐部队长,获全国机器人锦标赛(FIRA)一等奖,并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中美青年高峰论坛。 此外,乐聚机器人联合创始人&COO安子威,同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专业,负责乐聚
      292评论
      举报
      刚融资15亿,这家具身智能公司筹备IPO
    • 直通IPO直通IPO
      ·10-30

      上汽孵化、阿里“宁王”押注,享道出行冲刺港股IPO

      港股将齐聚三大车企旗下的出行品牌。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官宣启动港股IPO半年后,这家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 10月28日,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享道出行)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今年5月,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的同时,就宣布已启动港股IPO计划。此次IPO,该公司拟将募资用于自动驾驶研发及Robotaxi运营服务;出行服务的研发;扩大用户及司机基础、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增加市场份额;购置车辆以扩大车队及营运规模等。 网约车领域,广汽集团旗下如祺出行已于2024年7月在港股上市;由吉利集团孵化的曹操出行则于今年6月登陆港股。未来,伴随享道出行顺利IPO,港股将齐聚三大车企旗下的出行品牌。由长安、一汽、东风等联合投资的T3出行则仍在传闻阶段,尚未正式开启IPO动作。 此外,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这两家Robotaxi服务提供商也正在冲刺港股IPO。已于2024年10月登陆纳斯达克的文远知行,更是将于今年11月6日完成港股双重上市。 上汽孵化、阿里“宁王”押注,累计融资26.3亿元 招股书显示,享道出行的前身(上海赛可出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由上汽总公司设立,于2018年4月成立为有限责任公司。今年9月,该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靠上汽总公司,享道出行于2018年成立伊始在上海启动运营,2019年便开始在长三角开展业务、全国化迈进。 短短两年,享道出行专车业务注册用户突破2000万,用户满意度达97%,覆盖上海、南京、杭州、郑州、合肥等20座城市,完成长三角地区“一核五圈”城市布局。旗下聚焦企业级出行的子品牌享道租车业务已经覆盖国内154个城市,服务超过2000家企业用户,其中包括超过300家五百强企业。 2020年12月,享道出行整合享道租
      380评论
      举报
      上汽孵化、阿里“宁王”押注,享道出行冲刺港股IPO
    • 直通IPO直通IPO
      ·10-27

      为无人机“造心脏”,半年营收近6亿,这家公司冲刺IPO

      无人机领域再掀上市热潮。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无人机领域,上市潮再起。 10月23日,无人机动力系统制造商深圳市好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好盈科技)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国联民生证券。 此次IPO,好盈科技计划募资19.6亿元,将用于高端动力系统智能产业园项目(一期)、好盈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等。 来源:上交所官网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短短两年半时间里,亿航智能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全球无人机第一股”、纵横股份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无人机第一股”、中航无人机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时隔三年,无人机领域再掀上市热潮:除好盈科技外,今年5月,三瑞智能深交所创业板IPO获受理;7月,腾盾科创进行上市辅导备案;9月,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好盈科技成立于2005年7月(2022年10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捷出生于1970年8月,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曾任职于深圳深大电话有限公司、深圳电信局新技术开发中心;董事、副总经理刘友辉出生于1982年11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曾任职于九合电子有限公司。 IPO前,张捷直接持有好盈科技32.19%股份,作为好盈共赢一号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公司5.31%表决权,作为好盈共赢二号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公司2.19%表决权;刘友辉直接持有公司31.26%股份。张捷、刘友辉二人合计控制70.95%表决权,共同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IPO后,张捷直接持有好盈科技24.15%股份,刘友辉持股23.44%。此外,成都基金持股2.13%,高新投创投(SS)持股1.88%。 来源:好盈科技招股书 好盈科技主要从事无人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体产品包括一体化动力系统、电控、电机和螺旋桨等,并大力布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
      311评论
      举报
      为无人机“造心脏”,半年营收近6亿,这家公司冲刺IPO
    • 直通IPO直通IPO
      ·10-24

      市值超300亿!特斯拉供应商上交所鸣锣

      是湖北首家台资上市公司,也是黄石市第8家A股上市公司。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国内PCB企业,上市公司再加一。 10月24日,电子电路制造商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超颖电子)正式在上交所主板鸣锣上市,发行价为17.08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8.64倍。 值得一提的是,超颖电子是湖北首家台资上市公司,也是黄石市第8家A股上市公司。 开盘,超颖电子暴涨310.42%报70.1元/股,总市值306.4亿元。截至午间休市,超颖电子涨395.61%报84.65元/股,总市值369.95亿元,盘中最高达99.77元/股。 来源:百度股市通 IPO进程显示,超颖电子于2023年12月获受理,次月进入问询阶段,今年7月上会获得通过,间隔一周提交注册。 此次IPO,超颖电子计划募资6.6亿元,募资净额约8.03亿元,京东方、深圳高投等参与战略配售。资金将投向高多层及HDI项目第二阶段建设等,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公司突破产能瓶颈,提升高多层PCB、高阶HDI制程能力和技术水平,并提升公司在高多层服务器、汽车电子、储存领域的市场地位。 中国台湾企业定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定颖电子)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台湾省桃园市龟山区,是一家专业从事印刷电路板(PCB)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于2009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跻身全球PCB行业前50强。其业务涵盖汽车电子、服务器、消费电子等领域。 此次上交所上市的超颖电子,即是定颖电子在大陆分拆上市的主体,也是其于2015年11月在湖北黄石建立的生产基地。IPO后,Dynamic Holding持股83.18%,必颖有限持股约0.64%,超铭有限持股约0.58%,黄石巨颖持股约0.26%,黄石巨宏持股约0.17%,黄石精准制程持股约0.17%。 招股书显示,超颖电子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双面板至二十
      215评论
      举报
      市值超300亿!特斯拉供应商上交所鸣锣
    • 直通IPO直通IPO
      ·10-20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冲刺“美+港”双重上市

      今年上半年营收约2亿,归母净利润约-7.91亿元。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赴美IPO即将满一年,这家公司即将通过18C章程完成“美+港”双重上市。 近日,全球Robotaxi第一股、全球通用自动驾驶第一股WeRide Inc. – W(下称: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10月19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稍早前的10月14日,证监会官网显示,文远知行境外发行上市计划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公司拟发行不超过约1.02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这也意味着,文远知行有望今年内成为港股“Robotaxi第一股”,填补该赛道在港股的标的空白。 截至美东时间10月17日收盘,文远知行微跌4.08%报10.10美元/股,总市值31.59亿美元。 来源:雪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文远知行刚刚宣布,东南亚应用平台Grab将对其进行数千万美元的股权投资,该笔投资预计不晚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此次IPO前,创始人韩旭博士通过XHL及THL持有约4124.96万股B类普通股的权益,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40%,及公司投票权的53.64%;联合创始人李岩博士通过Humber Partners持有约2712.97万股A类普通股、1356.48万股B类普通股的权益,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3%,及公司投票权的18.5%;二人合计持有公司72.1%投票权。 此外,宇通实体持有文远知行7.1%股份;启明创投持股6.7%;Alliance Ventures持股6.8%。 根据最新招股书,目前文远知行业务布局覆盖11个国家、30+座城市,是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同时,其具备全球最大的L4自动驾驶车队之一,拥有1500+自动驾驶车辆,其中700+为Robotaxi,在中东拥有除中美外最大的Robotaxi车队
      995评论
      举报
      全球Robotaxi第一股,冲刺“美+港”双重上市
    • 直通IPO直通IPO
      ·10-16

      腾讯阿里联手收获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市值近百亿港元

      林芝腾讯持股8.18%,阿里旗下杭州灏月持股2.65%。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来了。 3月21日,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商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报142.8港元,较发行价95.6港元大涨49.37%,总市值约98.13亿港元。 截至发稿,云迹科技涨36.51%报130.5港元,总市值89.68亿港元,港股市值80.34亿港元。 来源:雪球 IPO进程显示,2022年2月,云迹科技曾完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今年3月,这家公司选择弃A转H,成为第六家以18C上市章程赴港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随后顺利于9月获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云迹科技的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阿里、联想、腾讯、启明创投以及携程;资深独立投资者则为安徽人工智能公司和河南科投。 凭借在酒店等场景下的大批量商业化,在阿里、腾讯等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之外,云迹科技此前就已收获中信证券、光控众盈、海银资本、沸点资本、中移创新产业基金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腾讯阿里等押注,三年前估值已超40亿 云迹科技创办于2014年1月,现年54岁的创始人支涛,拥有10余年的传感器和自动化工作经验,曾任北京英维思科技CEO、上海埃蒙特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她带领的团队在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室内定位导航等方面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运营经验;云迹科技总裁胡泉,则拥有逾20年的企业管理和战略发展工作经验,曾任RI国际中国区业务总监,尼尔森互联网中国区业务副总裁、VP,秒针系统首席运营官COO。 在支涛和胡泉等人的带领下,云迹科技整合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AI、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系统、人机交互、微电子和传感器技术。公司内部研发团队致力于扩展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量身定制以满足不同行业的特定需
      563评论
      举报
      腾讯阿里联手收获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市值近百亿港元
    • 直通IPO直通IPO
      ·10-14

      常州,即将收获一个工业具身智能IPO

      百度今年5月完成清仓,套现约3379.72万,获利约849.72万元。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短短四天内,三家中国机器人产业细分赛道公司递表港交所。 继9月26日优艾智合冲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后,9月28-29日,微亿智造和珞石机器人先后递表港交所,拟主板挂牌上市,前者冲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后者冲刺“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名头虽有细微差异,但无疑又是机器人热度的强力佐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初,已有15家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公开向港交所递表,申请赴港上市。伴随这三家略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密集递表,总数量也将来到20家左右。 至于哪一家机器人厂商能在竞逐IPO潮流中拔下头筹,目前尚难有定论。更为关键的是,走过上市这一里程碑,接下来实现盈利完成自我造血,才是重头戏。 值得一提的是,微亿智造由潘正颐于江苏常州创办,并在2022年战略收购同样来自常州,由前百度阿里高管张志琦创办的智云天工,两位创始人携手将公司做大做强,成为常州从“制造”向“智造”跃迁的又一样本案例。 近年来,常州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战略,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赛道深耕细作,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突破技术封锁,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双轮驱动,正把“专精特新”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截至2024年底,常州上市公司总数突破百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72家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6位,总市值5119亿元排名第31位。今年上半年,常州A股新增2家,美股新增1家。 微亿智造,即将为常州上市公司总数量再+1。 80后携手70后前百度阿里高管,“本立而智生” 目前担任微亿智造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兼总经理潘正颐,现年41岁,在财务及管理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在多年工作中敏锐感知到中国工业依旧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难题的他,在2018年积极与团队的核心成员相聚常州创业,成立微亿智造,目标是用ABC(人工智能、大数
      371评论
      举报
      常州,即将收获一个工业具身智能IPO
    • 直通IPO直通IPO
      ·10-10

      比亚迪“送钱送订单”,缔造港股“智能充电第一股”,市值破百亿

      去年收入近6亿亏损超2亿。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闯关三次,终成港股“智能充电第一股”。 10月10日,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挚达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其公开发售据悉录得超5000倍超额认购,金额超2500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新股新能源领域超购王,VanCapital、Symmetry等全球知名长线基金积极参与。 今日开盘,挚达科技较发行价66.92港元大涨183.92%,报190.0港元/股,市值113.60亿港元。截至午间休市,挚达科技涨183.02%报189.4港元/股,总市值113.24亿港元。 来源:雪球 IPO进程显示,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挚达科技2022年曾计划在新三板挂牌,但半年后决定转向港股市场。此后,该公司于2024年2月和11月以及今年7月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并于今年5月获证监会下发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 创始人出身同济汽车系,创业半程获邀返校“执教”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历来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黄埔军校”。 1988年,同济大学在机械工程系设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汽车方向),开创了中国第一个中外合作汽车专业办学的先河,是中国第一个五年制、德英双外语的汽车专业。2002年正式设立的同济汽车学院,首任院长则是由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之父”的万钢教授担任。 同济汽车学院走出的人才,也在各大车企持续发光发亮: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副总经济师王永清、岚图汽车CEO卢放、天际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挚达科技创始人黄志明,正是出身于同济大学汽车系。 资料显示,黄志明于1998年7月获得中国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士学位;于2005年12月获得香港大学颁发的工商管理(国际)硕士(IMBA)学位;于2013年5月获得中国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现年51岁的黄志明,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
      599评论
      举报
      比亚迪“送钱送订单”,缔造港股“智能充电第一股”,市值破百亿
    • 直通IPO直通IPO
      ·10-09

      估值超20亿,4名90后西交大校友冲刺港股IPO

      上半年收入1.27亿亏损1.40亿。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中国机器人产业,资本化大战开闸! 智元并购“曲线上市”,宇树、乐聚智能、梅卡曼德、天链机器人积极筹备IPO,微亿智造、斯坦德、卧安机器人、乐动机器人、仙工智能、云迹科技等已在港交所门口“排队”,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加速从“融资轮次递进”,迈向“IPO冲刺落地”。 9月26日,“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艾智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该公司计划通过18C章(特专科技企业上市规则)在主板挂牌上市,冲击“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三天后“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珞石机器人,也以上述方式在港交所递表,冲刺港股“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初,已有15家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公开向港交所递表,申请赴港上市。 在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验证的重要转折点,各家机器人厂商不仅仅是争抢“第一股”这个头衔。“更关键的是,谁能先上市,大概率谁就能拿到更多的钱”,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表示,“上市输血,企业就有机会拿更多钱、做更多事”。 当前,还不好判断哪家机器人厂商会先上市。况且,走过上市这一关,如何突破盈利瓶颈,才是一众机器人厂商面临的大考。 西交大校友创业,生于西安长于深圳,估值20亿 今年2月之前,优艾智合的注册名仍然是西安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这与其创始团队的西安交通大学背景不无关系。 优艾智合创始人、CEO兼董事长张朝辉出生于1992年,于2014年7月在西交大获得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士学位(目前在该校攻读机械工程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擅长软硬件设计,斩获数十个创新创业和智能硬件竞赛大奖。 联合创始人、CTO边旭出生于1993年,于2015年6月在西交大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于今年9月获得该校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擅长ROS机器人操作
      310评论
      举报
      估值超20亿,4名90后西交大校友冲刺港股IPO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