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豹变
深度影响未来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1,746
帖子 · 1,746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豹变
豹变
·
11-04 08:38
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
「核心提示」 作为深圳新晋最神秘独角兽,拓竹到底是谁?它又是如何复制大疆来时路,在五年时间中快速搅动市场的? 作者 | 张经纬 编辑 | 邢昀 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 成立仅四年,就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它的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评其为年度最佳发明。 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 这家公司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 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 此时的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 改变发生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1亿美元,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 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被忽视的“隐秘巨头”。关于拓竹成长的故事,我们试图还原。 1、百亿估值,深圳神秘独角兽 “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 陶冶在与海外创客大V Stefan的视频播客中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 2020年11月,陶冶与同样来自大疆的高修峰、刘怀宇、陈子涵和吴伟一起创立了拓竹科技,英文名命名
看
66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
豹变
豹变
·
11-03 17:10
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
“核心提示”作为深圳新晋最神秘独角兽,拓竹到底是谁?它又是如何复制大疆来时路,在五年时间中快速搅动市场的?作者 | 张经纬编辑 | 邢昀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成立仅四年,就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它的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评其为年度最佳发明。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这家公司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此时的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改变发生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1亿美元,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被忽视的“隐秘巨头”。关于拓竹成长的故事,我们试图还原。百亿估值,深圳神秘独角兽“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陶冶在与海外创客大V Stefan的视频播客中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2020年11月,陶冶与同样来自大疆的高修峰、刘怀宇、陈子涵和吴伟一起创立了拓竹科技,英文名命名为“Bambu”,源于竹子的英文“
看
18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
豹变
豹变
·
11-03 17:10
暴涨暴跌下的白银市场:有商家日销500万,有人0成交
作者 | 王琳当99黄金价格连续攀升至1000元/克,近乎疯狂时,购入风险和门槛增高后,另一个曾经被忽视的投资标的,正逐渐成为不少人热捧的香饽饽。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伦敦现货白银价格达53.20美元/盎司(约合13.元/克,年初至今已涨超84%,超过同期金价60%左右的涨幅。和黄金一样,白银价格也打破了45年以来的记录。在“最后一次暴富机会”的营销下,错失黄金投资机会的人再也不想错过白银,深圳水贝交易市场的大克重银条甚至一度断货,有时候还需要加价购买。在一些人看来,白银远远比黄金更具投资属性。他们的逻辑是1万元只能购买10克黄金,每克黄金涨1元,投资1万块也就只能赚10块。但足银1万元可以购买1000克,涨1元就可以赚1000元。只不过,相比黄金,白银看起来投资门槛更低,但实际上储存起来更麻烦,其波动性也更大。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在高点顺利抛出,这是冒险者的游戏,但并非投资者的天堂。商家搬银砖到深夜12点经营了20年珠宝生意的老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行情。白银价格从8月开始一路狂飙,从约38美元/盎司涨至54.47美元/盎司,即从8.75元/克飙升至12.41元/克,看上去并没有要熄火的趋势,一些人预言15元/克的白银指日可待。眼看着白银价格蹭蹭上涨,涨幅甚至超过了黄金,不少人嗅到了商机。“几乎每天都没有现货”,一位水贝商家称。每天他都可以卖出至少200条银条,而一条重量为1000克,这意味着他至少入账300万元。这还不够。上述商家表示,15公斤的银条自己每天也要卖出五六条。这样算下来,一天的流水有500万左右。白银并非稀缺贵金属,从全球来看,其产量约为黄金的10倍,它更多用于工业生产。消费者购买白银大多是作为首饰,而并非投资价值。因此,没有人预料到白银行情会涨得如此之快,它迅速取代黄金、铂金,成为了珠宝市场最畅销的单品。“两年前我入行的时候才4元/克
看
4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暴涨暴跌下的白银市场:有商家日销500万,有人0成交
豹变
豹变
·
11-02
承诺兑现!荣昌生物前三季营收增42%,盈亏平衡在望
来源 | 健识局 作者 | 方涛之 荣昌生物,说到做到。 今年年初,荣昌生物管理层曾经向市场做出过承诺:今年销售收入要增长30%以上。10月30日三季报发布后,荣昌生物达成全年承诺几无悬念:前三季度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3%。 荣昌生物正在加速迈向盈亏平衡。前三个季度公司分别亏损2.54亿元、1.95亿元、1.01亿元,前三季度亏损额同比收窄48.6%,第三季度减亏力度更是超出市场预期。 荣昌生物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都在下降,毛利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照此趋势运营下去,荣昌生物仅凭借产品销售就有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亏损。这还没算上今年达成的两笔BD交易首付款共计约5.5亿元。公司承诺的2025年大幅减亏、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2027年步入盈利可能都保守了。 围绕核心产品持续开发,挖掘商业化潜力,上一家走这条路走通的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应该会成为第二家。 1、下一个自免大药浮现 荣昌生物的两款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起点都很高:一个是全球首个BLyS/APRIL双靶点治疗一系列B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疾病的点生物制剂,一个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国产ADC药物。但“第一”只是块招牌,市场表现还是要靠实打实的业绩说话。 泰它西普已经获批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MG)、类风湿性关节炎(RA)3项适应症,其中重症肌无力是5月刚刚获批的。这个适应症虽然算罕见病,却是“最常见的罕见病”,国内患者22万人,对应的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Argenx公司的艾加莫德就是在重症肌无力上找到了突破点。2021年12月艾加莫德在美国获批上市,今年根据Argenx公司最新数据,艾加莫德前三季度已经大卖28.7亿美元。再鼎引进艾加莫德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很可观,2024年接近7亿元人民币。 艾加莫德作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下游,无法清除抗体产生环节,存在疾病波动或停药
看
8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承诺兑现!荣昌生物前三季营收增42%,盈亏平衡在望
豹变
豹变
·
11-02
荣昌生物的“稳与进”:盈利能力本质性提升,创新药价值加速释放
来源 | 医药投资部落 无论这轮创新药牛市给市场带来了多大的情绪价值和想象空间,最终能够穿越行业周期的那些创新药企业,归根结底还是要以扎实的销售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商业化价值。 2025年10月30日,在本轮创新药牛市中表现颇为突出的荣昌生物,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 高速增长的业绩、持续优化的运营效率、以及不断加速转化落地的研发成果,都证明了资本市场选择这家公司作为本轮创新药牛市的“旗手”之一绝非偶然,而是具备深刻的底层逻辑。 从三季度的数据以及背后体现的趋势来看,创新药“牛市旗手”的含金量,还在不断增加。 1、不断刷新高度的季报 一款创新药的获批上市,从来不是胜利的终点,而是更大挑战的开始,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源头创新的价值兑现为可观的商业化价值,把“好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好业绩”,才是检验一家创新药企业含金量的最高标准。 从这个角度而言,2025年的三季报,是荣昌生物向全市场交出的又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答卷。 在2024年同期的高基数基础上,荣昌生物的三季报继续超越预期。 数据显示,公司于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7.2亿元,这一数字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42.3%,其中2025年三季度的单季收入为6.2亿元,环比增长8.7%,创下历史最高的单季度产品销售纪录。 今年初,荣昌生物给出的业绩指引是全年收入增长30%以上,目前来看,这个任务最终超额完成是大概率事件。 从财报披露信息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的高营收数据非常纯粹:完全来自于已上市产品销售的增长,并没有将BD交易首付款包含在内。 从2023年4季度到目前为止,荣昌生物已经保持了连续7个季度的销售环比增长趋势,单季度的收入已经接近翻倍。 在当下的医药市场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公司卓越的商业化能力最好的证明。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销售收入高速增长的大趋势背后,是各项关键运营指标的长期持续改善。 以最为关
看
8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荣昌生物的“稳与进”:盈利能力本质性提升,创新药价值加速释放
豹变
豹变
·
11-02
荣昌生物三季报:长跑选手的加速
来源 | 氨基观察 作者 | 蔡九 市场关于荣昌生物的争议,在进入2024年下半年已经彻底扭转——每一次财报的发布,都让市场清晰地看到,公司发展的确定性和想象力在多一分积累。 当下披露的三季报亦是如此。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亏损持续收窄。高效的运营体系叠加过硬的产品实力,正推动公司财务模型不断向好。 不少人曾觉得荣昌生物并不出众,但实际上,它更像一位长跑型选手:前期慢慢发力,却能越跑越快。最新的三季报佐证了这一点,也预示了其积蓄力量、逐步发力的故事,将在时光中持续演绎,且愈发精彩。 01 、财务模型继续向好 积极的财务模型,是市场对荣昌生物信心增强的核心来源。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3%;若聚焦季度维度,营收更始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其中,第三季度营收6.2亿元,环比增长8.7%——这一持续增长的节奏,让市场清晰看到其业绩的可持续性。 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依托高效的运营体系,公司盈利能力同步持续增强,核心体现在“毛利率提升”与“费用率优化”的双向发力。 一方面,公司毛利率持续走高。第三季度毛利率达84.6%,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产品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连续季度下降,第三季度为47.7%,较第二季度的48.1%继续收窄;从全年维度看,今年前三季度综合销售费用率降至47.8%,较去年同期的51.5%下降3.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受益于BD合作推进,泰它西普海外临床试验费用及相关支出优化,研发费用实现环比下降;管理费用也同步收缩,今年前三季度为2.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5亿元减少近0.2亿元。 收入端增长叠加费用端严控,直接推动亏损额季度逐步收窄。第三季度净亏损已降至1.01亿元,意味着公司距离单季度盈利已越来越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公司完成的两笔BD,因为会计准则原因,并未计入收入和利润。在三季
看
16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荣昌生物三季报:长跑选手的加速
豹变
豹变
·
11-02
以行践言,以终为始,朱江明「没画饼」
「核心提示」 “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OPPO的陈明永、拼多多的黄峥、DeepSeek的梁文锋,到零跑的朱江明,这几位浙大系企业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创业路径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节奏感:从“性价比”切入,先站住脚,再向上寻找突破壮大。 比如OPPO,早期做高性价比的MP3等产品,后来靠音乐手机和深入县乡的渠道网站稳脚跟。进入智能机时代,OPPO转向精品化战略,聚焦设计、影像与生态,成功实现品牌上行与市场拓展。 再比如拼多多,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用极致低价吸引主流平台忽视的庞大下沉用户,激活一个巨量市场,然后再通过“百亿补贴”带动平台升级。 DeepSeek V2大模型最开始被市场注意,除了出色的性能,正是极高的“性价比”,梁文锋将推理成本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块钱。 这些浙大系企业家商业思想的底层,有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精髓,也与校友段永平所倡导的“本分”理念一脉相承:“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跟身为段永平门徒的陈明永、黄铮不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虽然与段永平没有直接交集,但零跑崛起的路径,也与前面几个案例相似。 不同于高调营销的同行,零跑一直低调得像“小透明”,但是朱江明长期坚持全域自研,依靠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以C11、C10等车型精准切入主流市场,零跑逐渐跑到新势力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10月,零跑销量达7.03万辆,同比增长超84%,再次刷新了“新势力”月销纪录;今年前十月,零跑累计销量已超46万辆。 当众多对手沉迷于营销概念时,零跑为何能凭借这种看似“迟缓”的节奏实现断层领先?市场正试图解开这只“乌龟”超越“兔子们”的独特密码。 1、不搞营销,何以领跑? 10月,零跑销量断层式领先“新势力”,在新能源排在零跑前面的只剩比亚迪、吉利银河、上汽五菱等大厂
看
4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以行践言,以终为始,朱江明「没画饼」
豹变
豹变
·
11-02
以行践言,以终为始,朱江明“没画饼”
“核心提示” “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OPPO的陈明永、拼多多的黄峥、DeepSeek的梁文锋,到零跑的朱江明,这几位浙大系企业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创业路径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节奏感:从“性价比”切入,先站住脚,再向上寻找突破壮大。 比如OPPO,早期做高性价比的MP3等产品,后来靠音乐手机和深入县乡的渠道网站稳脚跟。进入智能机时代,OPPO转向精品化战略,聚焦设计、影像与生态,成功实现品牌上行与市场拓展。 再比如拼多多,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用极致低价吸引主流平台忽视的庞大下沉用户,激活一个巨量市场,然后再通过“百亿补贴”带动平台升级。 DeepSeek V2大模型最开始被市场注意,除了出色的性能,正是极高的“性价比”,梁文锋将推理成本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块钱。 这些浙大系企业家商业思想的底层,有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精髓,也与校友段永平所倡导的“本分”理念一脉相承:“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跟身为段永平门徒的陈明永、黄铮不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虽然与段永平没有直接交集,但零跑崛起的路径,也与前面几个案例相似。 不同于高调营销的同行,零跑一直低调得像“小透明”,但是朱江明长期坚持全域自研,依靠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以C11、C10等车型精准切入主流市场,零跑逐渐跑到新势力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10月,零跑销量达7.03万辆,同比增长超84%,再次刷新了“新势力”月销纪录;今年前十月,零跑累计销量已超46万辆。 当众多对手沉迷于营销概念时,零跑为何能凭借这种看似“迟缓”的节奏实现断层领先?市场正试图解开这只“乌龟”超越“兔子们”的独特密码。 不搞营销,何以领跑? 10月,零跑销量断层式领先“新势力”,在新能源排在零跑前面的
看
6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以行践言,以终为始,朱江明“没画饼”
豹变
豹变
·
11-01
山姆加上阿里味,会员们会买单吗?
「核心提示」 品控失守,山姆的护城河开始“漏水”了吗? 作者 | 詹方歌 编辑 | 邢昀 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对外公布了新任山姆会员店总裁的人选——在阿里待了近10年的刘鹏。一些网友表示不理解山姆为什么需要一位来自互联网大厂的总裁。也有山姆会员调侃:“这下普通会员写周报,卓越会员要写日报。” 《商业观察家》报道称,10月中旬,沃尔玛全球CEO董明伦曾低调到访中国,任命刘鹏的决定很可能是当时作出的。事实上,刘鹏不是这波管理层变动中唯一被换上的大厂人。有媒体报道称,曾辗转于京东、阿里和字节跳动的杨小梅目前回归沃尔玛中国,任山姆采购运营副总裁。 显然,沃尔玛高层希望这些深耕中国电商产业的管理者,为山姆带来新的改变。 一手精选产品,实现规模化和性价比,一手收会员费用,山姆的商业模式一直是诸多商超品牌学也学不来的典范。 今年以来,山姆的确面临着前任CEO退休后的阵痛。选品问题被诟病、质量问题频发,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今年不想再续卡。另一边,山姆以前置仓为根基的电商业务占比逐渐升高,但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山姆的老问题,能用新思路来解吗? 1、选品争议 卖产品和收会员费,一直是山姆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开发精选产品,放弃一部分市场来实现规模化,打出性价比。另一方面,依托这种强大的选品能力和面对品牌的议价能力,山姆每年向用户收取260元或680元的会员费。这其实是一种用户筛选,也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某种程度上,人们花钱办山姆的会员,就是不想花时间精力挑选商品,“随便选也能买到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这才是山姆最强的用户心智。 强大的选品和供应链能力是山姆商业模式成立的根基。而在这波从年初蔓延至今的负面舆情中,山姆最受人诟病的恰恰是选品能力的下降。山姆花费近30年在中国用户心中构建起的、有关品质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山姆所售卖的食品正在偷偷“降级”
看
15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山姆加上阿里味,会员们会买单吗?
豹变
豹变
·
10-31
杭州网红大撤退
作者 | 刘小土编辑 | 李春晖大面宽,短进深,自然光线是免费滤镜。三米挑空,全落地窗,钱塘江景尽收眼底。全屋至少8个氛围感机位,奶油风装修自带柔光效果,是美妆、服装、时尚等直播短视频创作者的绝佳“影棚”。放在2019年的杭州,这种房源完全不愁租。急租的人为了插队看房,甚至愿意预付更多租金。但现在是2025年,房屋中介李意成(化名)把房子挂出来三周了,整天在朋友圈、租房群吆喝,没用。他把出租信息发上抖音、小红书,也只引来几位短剧客户询价,“看上去随时会跑路。”他暗忖。行情太差,房东急得主动提出首月免租、接受月付,只求能在双11之前出手,错过这波时机不知又要等多久。李意成对市场的寒意早深有体会,倒劝对方放平心态、接受现实,“降价可能也租不出去。”其实从三年前,李意成就发现杭州热门房源开始出现空租情况。各大租房群的人数只降不增,处处释放着杭州租房市场转凉的信号。早几年,一批批年轻人被网红逆袭的故事吸引来到杭州,梦想着自己也能地灵人杰、一战成名。然而,随着直播、短视频行业增速放缓,遍地捞金的好日子一去不返。追梦无望的人们也力竭而返,告别杭州这座“网红梦工厂”。越来越多网红搬到成都、长沙、甚至更低线城市,连辛巴、向太这些家底雄厚的网红,也纷纷以业务调整为由撤离。当“入杭”的斗志散去,最浮华的行业也要打务实的算盘。网红租房,不谈风水了“混乱”,是李意成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因为你永远想不到客户为什么退租。2022年前后,大批外地网红为寻求长远发展,与杭州的MCN机构签约长期合作,也由此成为拉升杭州租房市场的中流砥柱。但几年后,他们感觉这座“网红之都”并没能让自己得到成长,商业价值反而被不断消耗,创作者索性带上团队撤离。短短三年时间,从组团租房到集体退租,李意成经历了行业的大起大落。租房合同到期不续,这是最常见也最正常的理由。李意成告诉硬糖君,有些做直租的房东才叫苦不堪
看
10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杭州网红大撤退
加载更多
暂无关注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099613893856400","uuid":"4099613893856400","gmtCreate":1636511089626,"gmtModify":1636546795664,"name":"豹变","pinyin":"bbbaobian","introduction":"深度影响未来","introductionEn":"","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6,"status":2,"fanSize":278,"headSize":1,"tweetSize":1746,"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12.12","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6411011772552,"gmtCreate":1762216720011,"gmtModify":1762220846261,"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htmlText":"「核心提示」 作为深圳新晋最神秘独角兽,拓竹到底是谁?它又是如何复制大疆来时路,在五年时间中快速搅动市场的? 作者 | 张经纬 编辑 | 邢昀 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 成立仅四年,就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它的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评其为年度最佳发明。 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 这家公司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 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 此时的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 改变发生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1亿美元,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 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被忽视的“隐秘巨头”。关于拓竹成长的故事,我们试图还原。 1、百亿估值,深圳神秘独角兽 “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 陶冶在与海外创客大V Stefan的视频播客中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 2020年11月,陶冶与同样来自大疆的高修峰、刘怀宇、陈子涵和吴伟一起创立了拓竹科技,英文名命名","listText":"「核心提示」 作为深圳新晋最神秘独角兽,拓竹到底是谁?它又是如何复制大疆来时路,在五年时间中快速搅动市场的? 作者 | 张经纬 编辑 | 邢昀 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 成立仅四年,就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它的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评其为年度最佳发明。 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 这家公司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 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 此时的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 改变发生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1亿美元,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 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被忽视的“隐秘巨头”。关于拓竹成长的故事,我们试图还原。 1、百亿估值,深圳神秘独角兽 “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 陶冶在与海外创客大V Stefan的视频播客中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 2020年11月,陶冶与同样来自大疆的高修峰、刘怀宇、陈子涵和吴伟一起创立了拓竹科技,英文名命名","text":"「核心提示」 作为深圳新晋最神秘独角兽,拓竹到底是谁?它又是如何复制大疆来时路,在五年时间中快速搅动市场的? 作者 | 张经纬 编辑 | 邢昀 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 成立仅四年,就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它的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评其为年度最佳发明。 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 这家公司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 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 此时的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 改变发生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1亿美元,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 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被忽视的“隐秘巨头”。关于拓竹成长的故事,我们试图还原。 1、百亿估值,深圳神秘独角兽 “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 陶冶在与海外创客大V Stefan的视频播客中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 2020年11月,陶冶与同样来自大疆的高修峰、刘怀宇、陈子涵和吴伟一起创立了拓竹科技,英文名命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563451454607808082469c651db3545","width":"1280","height":"104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4110117725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6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304778735880,"gmtCreate":1762161000000,"gmtModify":1762177931948,"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htmlText":"“核心提示”作为深圳新晋最神秘独角兽,拓竹到底是谁?它又是如何复制大疆来时路,在五年时间中快速搅动市场的?作者 | 张经纬编辑 | 邢昀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成立仅四年,就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它的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评其为年度最佳发明。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这家公司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此时的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改变发生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1亿美元,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被忽视的“隐秘巨头”。关于拓竹成长的故事,我们试图还原。百亿估值,深圳神秘独角兽“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陶冶在与海外创客大V Stefan的视频播客中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2020年11月,陶冶与同样来自大疆的高修峰、刘怀宇、陈子涵和吴伟一起创立了拓竹科技,英文名命名为“Bambu”,源于竹子的英文“","listText":"“核心提示”作为深圳新晋最神秘独角兽,拓竹到底是谁?它又是如何复制大疆来时路,在五年时间中快速搅动市场的?作者 | 张经纬编辑 | 邢昀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成立仅四年,就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它的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评其为年度最佳发明。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这家公司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此时的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改变发生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1亿美元,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被忽视的“隐秘巨头”。关于拓竹成长的故事,我们试图还原。百亿估值,深圳神秘独角兽“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陶冶在与海外创客大V Stefan的视频播客中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2020年11月,陶冶与同样来自大疆的高修峰、刘怀宇、陈子涵和吴伟一起创立了拓竹科技,英文名命名为“Bambu”,源于竹子的英文“","text":"“核心提示”作为深圳新晋最神秘独角兽,拓竹到底是谁?它又是如何复制大疆来时路,在五年时间中快速搅动市场的?作者 | 张经纬编辑 | 邢昀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成立仅四年,就切走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它的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评其为年度最佳发明。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这家公司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此时的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改变发生在2024年,这一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1亿美元,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被忽视的“隐秘巨头”。关于拓竹成长的故事,我们试图还原。百亿估值,深圳神秘独角兽“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陶冶在与海外创客大V Stefan的视频播客中这样解释公司名称的由来。2020年11月,陶冶与同样来自大疆的高修峰、刘怀宇、陈子涵和吴伟一起创立了拓竹科技,英文名命名为“Bambu”,源于竹子的英文“","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9d7e9fb558f42ceb7d7780d391c69ef"},{"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b5f8587329e4f168da3c5e05dde99bc"},{"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6f75309d16e4755a4ba6726cccba69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3047787358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305088819592,"gmtCreate":1762161000000,"gmtModify":1762177933075,"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暴涨暴跌下的白银市场:有商家日销500万,有人0成交","htmlText":"作者 | 王琳当99黄金价格连续攀升至1000元/克,近乎疯狂时,购入风险和门槛增高后,另一个曾经被忽视的投资标的,正逐渐成为不少人热捧的香饽饽。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伦敦现货白银价格达53.20美元/盎司(约合13.元/克,年初至今已涨超84%,超过同期金价60%左右的涨幅。和黄金一样,白银价格也打破了45年以来的记录。在“最后一次暴富机会”的营销下,错失黄金投资机会的人再也不想错过白银,深圳水贝交易市场的大克重银条甚至一度断货,有时候还需要加价购买。在一些人看来,白银远远比黄金更具投资属性。他们的逻辑是1万元只能购买10克黄金,每克黄金涨1元,投资1万块也就只能赚10块。但足银1万元可以购买1000克,涨1元就可以赚1000元。只不过,相比黄金,白银看起来投资门槛更低,但实际上储存起来更麻烦,其波动性也更大。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在高点顺利抛出,这是冒险者的游戏,但并非投资者的天堂。商家搬银砖到深夜12点经营了20年珠宝生意的老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行情。白银价格从8月开始一路狂飙,从约38美元/盎司涨至54.47美元/盎司,即从8.75元/克飙升至12.41元/克,看上去并没有要熄火的趋势,一些人预言15元/克的白银指日可待。眼看着白银价格蹭蹭上涨,涨幅甚至超过了黄金,不少人嗅到了商机。“几乎每天都没有现货”,一位水贝商家称。每天他都可以卖出至少200条银条,而一条重量为1000克,这意味着他至少入账300万元。这还不够。上述商家表示,15公斤的银条自己每天也要卖出五六条。这样算下来,一天的流水有500万左右。白银并非稀缺贵金属,从全球来看,其产量约为黄金的10倍,它更多用于工业生产。消费者购买白银大多是作为首饰,而并非投资价值。因此,没有人预料到白银行情会涨得如此之快,它迅速取代黄金、铂金,成为了珠宝市场最畅销的单品。“两年前我入行的时候才4元/克","listText":"作者 | 王琳当99黄金价格连续攀升至1000元/克,近乎疯狂时,购入风险和门槛增高后,另一个曾经被忽视的投资标的,正逐渐成为不少人热捧的香饽饽。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伦敦现货白银价格达53.20美元/盎司(约合13.元/克,年初至今已涨超84%,超过同期金价60%左右的涨幅。和黄金一样,白银价格也打破了45年以来的记录。在“最后一次暴富机会”的营销下,错失黄金投资机会的人再也不想错过白银,深圳水贝交易市场的大克重银条甚至一度断货,有时候还需要加价购买。在一些人看来,白银远远比黄金更具投资属性。他们的逻辑是1万元只能购买10克黄金,每克黄金涨1元,投资1万块也就只能赚10块。但足银1万元可以购买1000克,涨1元就可以赚1000元。只不过,相比黄金,白银看起来投资门槛更低,但实际上储存起来更麻烦,其波动性也更大。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在高点顺利抛出,这是冒险者的游戏,但并非投资者的天堂。商家搬银砖到深夜12点经营了20年珠宝生意的老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行情。白银价格从8月开始一路狂飙,从约38美元/盎司涨至54.47美元/盎司,即从8.75元/克飙升至12.41元/克,看上去并没有要熄火的趋势,一些人预言15元/克的白银指日可待。眼看着白银价格蹭蹭上涨,涨幅甚至超过了黄金,不少人嗅到了商机。“几乎每天都没有现货”,一位水贝商家称。每天他都可以卖出至少200条银条,而一条重量为1000克,这意味着他至少入账300万元。这还不够。上述商家表示,15公斤的银条自己每天也要卖出五六条。这样算下来,一天的流水有500万左右。白银并非稀缺贵金属,从全球来看,其产量约为黄金的10倍,它更多用于工业生产。消费者购买白银大多是作为首饰,而并非投资价值。因此,没有人预料到白银行情会涨得如此之快,它迅速取代黄金、铂金,成为了珠宝市场最畅销的单品。“两年前我入行的时候才4元/克","text":"作者 | 王琳当99黄金价格连续攀升至1000元/克,近乎疯狂时,购入风险和门槛增高后,另一个曾经被忽视的投资标的,正逐渐成为不少人热捧的香饽饽。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伦敦现货白银价格达53.20美元/盎司(约合13.元/克,年初至今已涨超84%,超过同期金价60%左右的涨幅。和黄金一样,白银价格也打破了45年以来的记录。在“最后一次暴富机会”的营销下,错失黄金投资机会的人再也不想错过白银,深圳水贝交易市场的大克重银条甚至一度断货,有时候还需要加价购买。在一些人看来,白银远远比黄金更具投资属性。他们的逻辑是1万元只能购买10克黄金,每克黄金涨1元,投资1万块也就只能赚10块。但足银1万元可以购买1000克,涨1元就可以赚1000元。只不过,相比黄金,白银看起来投资门槛更低,但实际上储存起来更麻烦,其波动性也更大。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在高点顺利抛出,这是冒险者的游戏,但并非投资者的天堂。商家搬银砖到深夜12点经营了20年珠宝生意的老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行情。白银价格从8月开始一路狂飙,从约38美元/盎司涨至54.47美元/盎司,即从8.75元/克飙升至12.41元/克,看上去并没有要熄火的趋势,一些人预言15元/克的白银指日可待。眼看着白银价格蹭蹭上涨,涨幅甚至超过了黄金,不少人嗅到了商机。“几乎每天都没有现货”,一位水贝商家称。每天他都可以卖出至少200条银条,而一条重量为1000克,这意味着他至少入账300万元。这还不够。上述商家表示,15公斤的银条自己每天也要卖出五六条。这样算下来,一天的流水有500万左右。白银并非稀缺贵金属,从全球来看,其产量约为黄金的10倍,它更多用于工业生产。消费者购买白银大多是作为首饰,而并非投资价值。因此,没有人预料到白银行情会涨得如此之快,它迅速取代黄金、铂金,成为了珠宝市场最畅销的单品。“两年前我入行的时候才4元/克","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9be3b440f604c94904231b0471efacc"},{"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54a72168a8f431e9857d7624634f44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6f75309d16e4755a4ba6726cccba69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3050888195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855908261992,"gmtCreate":1762089279095,"gmtModify":1762091524071,"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承诺兑现!荣昌生物前三季营收增42%,盈亏平衡在望","htmlText":"来源 | 健识局 作者 | 方涛之 荣昌生物,说到做到。 今年年初,荣昌生物管理层曾经向市场做出过承诺:今年销售收入要增长30%以上。10月30日三季报发布后,荣昌生物达成全年承诺几无悬念:前三季度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3%。 荣昌生物正在加速迈向盈亏平衡。前三个季度公司分别亏损2.54亿元、1.95亿元、1.01亿元,前三季度亏损额同比收窄48.6%,第三季度减亏力度更是超出市场预期。 荣昌生物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都在下降,毛利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照此趋势运营下去,荣昌生物仅凭借产品销售就有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亏损。这还没算上今年达成的两笔BD交易首付款共计约5.5亿元。公司承诺的2025年大幅减亏、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2027年步入盈利可能都保守了。 围绕核心产品持续开发,挖掘商业化潜力,上一家走这条路走通的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应该会成为第二家。 1、下一个自免大药浮现 荣昌生物的两款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起点都很高:一个是全球首个BLyS/APRIL双靶点治疗一系列B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疾病的点生物制剂,一个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国产ADC药物。但“第一”只是块招牌,市场表现还是要靠实打实的业绩说话。 泰它西普已经获批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MG)、类风湿性关节炎(RA)3项适应症,其中重症肌无力是5月刚刚获批的。这个适应症虽然算罕见病,却是“最常见的罕见病”,国内患者22万人,对应的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Argenx公司的艾加莫德就是在重症肌无力上找到了突破点。2021年12月艾加莫德在美国获批上市,今年根据Argenx公司最新数据,艾加莫德前三季度已经大卖28.7亿美元。再鼎引进艾加莫德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很可观,2024年接近7亿元人民币。 艾加莫德作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下游,无法清除抗体产生环节,存在疾病波动或停药","listText":"来源 | 健识局 作者 | 方涛之 荣昌生物,说到做到。 今年年初,荣昌生物管理层曾经向市场做出过承诺:今年销售收入要增长30%以上。10月30日三季报发布后,荣昌生物达成全年承诺几无悬念:前三季度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3%。 荣昌生物正在加速迈向盈亏平衡。前三个季度公司分别亏损2.54亿元、1.95亿元、1.01亿元,前三季度亏损额同比收窄48.6%,第三季度减亏力度更是超出市场预期。 荣昌生物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都在下降,毛利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照此趋势运营下去,荣昌生物仅凭借产品销售就有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亏损。这还没算上今年达成的两笔BD交易首付款共计约5.5亿元。公司承诺的2025年大幅减亏、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2027年步入盈利可能都保守了。 围绕核心产品持续开发,挖掘商业化潜力,上一家走这条路走通的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应该会成为第二家。 1、下一个自免大药浮现 荣昌生物的两款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起点都很高:一个是全球首个BLyS/APRIL双靶点治疗一系列B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疾病的点生物制剂,一个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国产ADC药物。但“第一”只是块招牌,市场表现还是要靠实打实的业绩说话。 泰它西普已经获批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MG)、类风湿性关节炎(RA)3项适应症,其中重症肌无力是5月刚刚获批的。这个适应症虽然算罕见病,却是“最常见的罕见病”,国内患者22万人,对应的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Argenx公司的艾加莫德就是在重症肌无力上找到了突破点。2021年12月艾加莫德在美国获批上市,今年根据Argenx公司最新数据,艾加莫德前三季度已经大卖28.7亿美元。再鼎引进艾加莫德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很可观,2024年接近7亿元人民币。 艾加莫德作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下游,无法清除抗体产生环节,存在疾病波动或停药","text":"来源 | 健识局 作者 | 方涛之 荣昌生物,说到做到。 今年年初,荣昌生物管理层曾经向市场做出过承诺:今年销售收入要增长30%以上。10月30日三季报发布后,荣昌生物达成全年承诺几无悬念:前三季度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3%。 荣昌生物正在加速迈向盈亏平衡。前三个季度公司分别亏损2.54亿元、1.95亿元、1.01亿元,前三季度亏损额同比收窄48.6%,第三季度减亏力度更是超出市场预期。 荣昌生物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都在下降,毛利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照此趋势运营下去,荣昌生物仅凭借产品销售就有可能在短期内扭转亏损。这还没算上今年达成的两笔BD交易首付款共计约5.5亿元。公司承诺的2025年大幅减亏、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2027年步入盈利可能都保守了。 围绕核心产品持续开发,挖掘商业化潜力,上一家走这条路走通的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应该会成为第二家。 1、下一个自免大药浮现 荣昌生物的两款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起点都很高:一个是全球首个BLyS/APRIL双靶点治疗一系列B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疾病的点生物制剂,一个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国产ADC药物。但“第一”只是块招牌,市场表现还是要靠实打实的业绩说话。 泰它西普已经获批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肌无力(MG)、类风湿性关节炎(RA)3项适应症,其中重症肌无力是5月刚刚获批的。这个适应症虽然算罕见病,却是“最常见的罕见病”,国内患者22万人,对应的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Argenx公司的艾加莫德就是在重症肌无力上找到了突破点。2021年12月艾加莫德在美国获批上市,今年根据Argenx公司最新数据,艾加莫德前三季度已经大卖28.7亿美元。再鼎引进艾加莫德在中国的销售额也很可观,2024年接近7亿元人民币。 艾加莫德作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下游,无法清除抗体产生环节,存在疾病波动或停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dc6c39d4547320a6b752a41f1ad490","width":"784","height":"50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8559082619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852580376656,"gmtCreate":1762088672664,"gmtModify":1762091529809,"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荣昌生物的“稳与进”:盈利能力本质性提升,创新药价值加速释放","htmlText":"来源 | 医药投资部落 无论这轮创新药牛市给市场带来了多大的情绪价值和想象空间,最终能够穿越行业周期的那些创新药企业,归根结底还是要以扎实的销售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商业化价值。 2025年10月30日,在本轮创新药牛市中表现颇为突出的荣昌生物,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 高速增长的业绩、持续优化的运营效率、以及不断加速转化落地的研发成果,都证明了资本市场选择这家公司作为本轮创新药牛市的“旗手”之一绝非偶然,而是具备深刻的底层逻辑。 从三季度的数据以及背后体现的趋势来看,创新药“牛市旗手”的含金量,还在不断增加。 1、不断刷新高度的季报 一款创新药的获批上市,从来不是胜利的终点,而是更大挑战的开始,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源头创新的价值兑现为可观的商业化价值,把“好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好业绩”,才是检验一家创新药企业含金量的最高标准。 从这个角度而言,2025年的三季报,是荣昌生物向全市场交出的又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答卷。 在2024年同期的高基数基础上,荣昌生物的三季报继续超越预期。 数据显示,公司于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7.2亿元,这一数字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42.3%,其中2025年三季度的单季收入为6.2亿元,环比增长8.7%,创下历史最高的单季度产品销售纪录。 今年初,荣昌生物给出的业绩指引是全年收入增长30%以上,目前来看,这个任务最终超额完成是大概率事件。 从财报披露信息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的高营收数据非常纯粹:完全来自于已上市产品销售的增长,并没有将BD交易首付款包含在内。 从2023年4季度到目前为止,荣昌生物已经保持了连续7个季度的销售环比增长趋势,单季度的收入已经接近翻倍。 在当下的医药市场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公司卓越的商业化能力最好的证明。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销售收入高速增长的大趋势背后,是各项关键运营指标的长期持续改善。 以最为关","listText":"来源 | 医药投资部落 无论这轮创新药牛市给市场带来了多大的情绪价值和想象空间,最终能够穿越行业周期的那些创新药企业,归根结底还是要以扎实的销售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商业化价值。 2025年10月30日,在本轮创新药牛市中表现颇为突出的荣昌生物,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 高速增长的业绩、持续优化的运营效率、以及不断加速转化落地的研发成果,都证明了资本市场选择这家公司作为本轮创新药牛市的“旗手”之一绝非偶然,而是具备深刻的底层逻辑。 从三季度的数据以及背后体现的趋势来看,创新药“牛市旗手”的含金量,还在不断增加。 1、不断刷新高度的季报 一款创新药的获批上市,从来不是胜利的终点,而是更大挑战的开始,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源头创新的价值兑现为可观的商业化价值,把“好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好业绩”,才是检验一家创新药企业含金量的最高标准。 从这个角度而言,2025年的三季报,是荣昌生物向全市场交出的又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答卷。 在2024年同期的高基数基础上,荣昌生物的三季报继续超越预期。 数据显示,公司于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7.2亿元,这一数字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42.3%,其中2025年三季度的单季收入为6.2亿元,环比增长8.7%,创下历史最高的单季度产品销售纪录。 今年初,荣昌生物给出的业绩指引是全年收入增长30%以上,目前来看,这个任务最终超额完成是大概率事件。 从财报披露信息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的高营收数据非常纯粹:完全来自于已上市产品销售的增长,并没有将BD交易首付款包含在内。 从2023年4季度到目前为止,荣昌生物已经保持了连续7个季度的销售环比增长趋势,单季度的收入已经接近翻倍。 在当下的医药市场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公司卓越的商业化能力最好的证明。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销售收入高速增长的大趋势背后,是各项关键运营指标的长期持续改善。 以最为关","text":"来源 | 医药投资部落 无论这轮创新药牛市给市场带来了多大的情绪价值和想象空间,最终能够穿越行业周期的那些创新药企业,归根结底还是要以扎实的销售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商业化价值。 2025年10月30日,在本轮创新药牛市中表现颇为突出的荣昌生物,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 高速增长的业绩、持续优化的运营效率、以及不断加速转化落地的研发成果,都证明了资本市场选择这家公司作为本轮创新药牛市的“旗手”之一绝非偶然,而是具备深刻的底层逻辑。 从三季度的数据以及背后体现的趋势来看,创新药“牛市旗手”的含金量,还在不断增加。 1、不断刷新高度的季报 一款创新药的获批上市,从来不是胜利的终点,而是更大挑战的开始,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源头创新的价值兑现为可观的商业化价值,把“好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好业绩”,才是检验一家创新药企业含金量的最高标准。 从这个角度而言,2025年的三季报,是荣昌生物向全市场交出的又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答卷。 在2024年同期的高基数基础上,荣昌生物的三季报继续超越预期。 数据显示,公司于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7.2亿元,这一数字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42.3%,其中2025年三季度的单季收入为6.2亿元,环比增长8.7%,创下历史最高的单季度产品销售纪录。 今年初,荣昌生物给出的业绩指引是全年收入增长30%以上,目前来看,这个任务最终超额完成是大概率事件。 从财报披露信息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的高营收数据非常纯粹:完全来自于已上市产品销售的增长,并没有将BD交易首付款包含在内。 从2023年4季度到目前为止,荣昌生物已经保持了连续7个季度的销售环比增长趋势,单季度的收入已经接近翻倍。 在当下的医药市场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公司卓越的商业化能力最好的证明。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销售收入高速增长的大趋势背后,是各项关键运营指标的长期持续改善。 以最为关","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4642db262e8b53b807a384319ab5f99","width":"1080","height":"58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8525803766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849061384280,"gmtCreate":1762088096592,"gmtModify":1762091513683,"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荣昌生物三季报:长跑选手的加速","htmlText":"来源 | 氨基观察 作者 | 蔡九 市场关于荣昌生物的争议,在进入2024年下半年已经彻底扭转——每一次财报的发布,都让市场清晰地看到,公司发展的确定性和想象力在多一分积累。 当下披露的三季报亦是如此。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亏损持续收窄。高效的运营体系叠加过硬的产品实力,正推动公司财务模型不断向好。 不少人曾觉得荣昌生物并不出众,但实际上,它更像一位长跑型选手:前期慢慢发力,却能越跑越快。最新的三季报佐证了这一点,也预示了其积蓄力量、逐步发力的故事,将在时光中持续演绎,且愈发精彩。 01 、财务模型继续向好 积极的财务模型,是市场对荣昌生物信心增强的核心来源。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3%;若聚焦季度维度,营收更始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其中,第三季度营收6.2亿元,环比增长8.7%——这一持续增长的节奏,让市场清晰看到其业绩的可持续性。 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依托高效的运营体系,公司盈利能力同步持续增强,核心体现在“毛利率提升”与“费用率优化”的双向发力。 一方面,公司毛利率持续走高。第三季度毛利率达84.6%,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产品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连续季度下降,第三季度为47.7%,较第二季度的48.1%继续收窄;从全年维度看,今年前三季度综合销售费用率降至47.8%,较去年同期的51.5%下降3.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受益于BD合作推进,泰它西普海外临床试验费用及相关支出优化,研发费用实现环比下降;管理费用也同步收缩,今年前三季度为2.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5亿元减少近0.2亿元。 收入端增长叠加费用端严控,直接推动亏损额季度逐步收窄。第三季度净亏损已降至1.01亿元,意味着公司距离单季度盈利已越来越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公司完成的两笔BD,因为会计准则原因,并未计入收入和利润。在三季","listText":"来源 | 氨基观察 作者 | 蔡九 市场关于荣昌生物的争议,在进入2024年下半年已经彻底扭转——每一次财报的发布,都让市场清晰地看到,公司发展的确定性和想象力在多一分积累。 当下披露的三季报亦是如此。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亏损持续收窄。高效的运营体系叠加过硬的产品实力,正推动公司财务模型不断向好。 不少人曾觉得荣昌生物并不出众,但实际上,它更像一位长跑型选手:前期慢慢发力,却能越跑越快。最新的三季报佐证了这一点,也预示了其积蓄力量、逐步发力的故事,将在时光中持续演绎,且愈发精彩。 01 、财务模型继续向好 积极的财务模型,是市场对荣昌生物信心增强的核心来源。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3%;若聚焦季度维度,营收更始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其中,第三季度营收6.2亿元,环比增长8.7%——这一持续增长的节奏,让市场清晰看到其业绩的可持续性。 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依托高效的运营体系,公司盈利能力同步持续增强,核心体现在“毛利率提升”与“费用率优化”的双向发力。 一方面,公司毛利率持续走高。第三季度毛利率达84.6%,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产品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连续季度下降,第三季度为47.7%,较第二季度的48.1%继续收窄;从全年维度看,今年前三季度综合销售费用率降至47.8%,较去年同期的51.5%下降3.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受益于BD合作推进,泰它西普海外临床试验费用及相关支出优化,研发费用实现环比下降;管理费用也同步收缩,今年前三季度为2.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5亿元减少近0.2亿元。 收入端增长叠加费用端严控,直接推动亏损额季度逐步收窄。第三季度净亏损已降至1.01亿元,意味着公司距离单季度盈利已越来越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公司完成的两笔BD,因为会计准则原因,并未计入收入和利润。在三季","text":"来源 | 氨基观察 作者 | 蔡九 市场关于荣昌生物的争议,在进入2024年下半年已经彻底扭转——每一次财报的发布,都让市场清晰地看到,公司发展的确定性和想象力在多一分积累。 当下披露的三季报亦是如此。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亏损持续收窄。高效的运营体系叠加过硬的产品实力,正推动公司财务模型不断向好。 不少人曾觉得荣昌生物并不出众,但实际上,它更像一位长跑型选手:前期慢慢发力,却能越跑越快。最新的三季报佐证了这一点,也预示了其积蓄力量、逐步发力的故事,将在时光中持续演绎,且愈发精彩。 01 、财务模型继续向好 积极的财务模型,是市场对荣昌生物信心增强的核心来源。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42.3%;若聚焦季度维度,营收更始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其中,第三季度营收6.2亿元,环比增长8.7%——这一持续增长的节奏,让市场清晰看到其业绩的可持续性。 在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依托高效的运营体系,公司盈利能力同步持续增强,核心体现在“毛利率提升”与“费用率优化”的双向发力。 一方面,公司毛利率持续走高。第三季度毛利率达84.6%,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产品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连续季度下降,第三季度为47.7%,较第二季度的48.1%继续收窄;从全年维度看,今年前三季度综合销售费用率降至47.8%,较去年同期的51.5%下降3.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受益于BD合作推进,泰它西普海外临床试验费用及相关支出优化,研发费用实现环比下降;管理费用也同步收缩,今年前三季度为2.1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5亿元减少近0.2亿元。 收入端增长叠加费用端严控,直接推动亏损额季度逐步收窄。第三季度净亏损已降至1.01亿元,意味着公司距离单季度盈利已越来越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公司完成的两笔BD,因为会计准则原因,并未计入收入和利润。在三季","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73f098f18ac63950628b1a531e8e3c8","width":"1040","height":"83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8490613842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847864337096,"gmtCreate":1762087433761,"gmtModify":1762091507937,"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以行践言,以终为始,朱江明「没画饼」","htmlText":"「核心提示」 “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OPPO的陈明永、拼多多的黄峥、DeepSeek的梁文锋,到零跑的朱江明,这几位浙大系企业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创业路径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节奏感:从“性价比”切入,先站住脚,再向上寻找突破壮大。 比如OPPO,早期做高性价比的MP3等产品,后来靠音乐手机和深入县乡的渠道网站稳脚跟。进入智能机时代,OPPO转向精品化战略,聚焦设计、影像与生态,成功实现品牌上行与市场拓展。 再比如拼多多,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用极致低价吸引主流平台忽视的庞大下沉用户,激活一个巨量市场,然后再通过“百亿补贴”带动平台升级。 DeepSeek V2大模型最开始被市场注意,除了出色的性能,正是极高的“性价比”,梁文锋将推理成本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块钱。 这些浙大系企业家商业思想的底层,有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精髓,也与校友段永平所倡导的“本分”理念一脉相承:“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跟身为段永平门徒的陈明永、黄铮不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虽然与段永平没有直接交集,但零跑崛起的路径,也与前面几个案例相似。 不同于高调营销的同行,零跑一直低调得像“小透明”,但是朱江明长期坚持全域自研,依靠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以C11、C10等车型精准切入主流市场,零跑逐渐跑到新势力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10月,零跑销量达7.03万辆,同比增长超84%,再次刷新了“新势力”月销纪录;今年前十月,零跑累计销量已超46万辆。 当众多对手沉迷于营销概念时,零跑为何能凭借这种看似“迟缓”的节奏实现断层领先?市场正试图解开这只“乌龟”超越“兔子们”的独特密码。 1、不搞营销,何以领跑? 10月,零跑销量断层式领先“新势力”,在新能源排在零跑前面的只剩比亚迪、吉利银河、上汽五菱等大厂","listText":"「核心提示」 “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OPPO的陈明永、拼多多的黄峥、DeepSeek的梁文锋,到零跑的朱江明,这几位浙大系企业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创业路径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节奏感:从“性价比”切入,先站住脚,再向上寻找突破壮大。 比如OPPO,早期做高性价比的MP3等产品,后来靠音乐手机和深入县乡的渠道网站稳脚跟。进入智能机时代,OPPO转向精品化战略,聚焦设计、影像与生态,成功实现品牌上行与市场拓展。 再比如拼多多,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用极致低价吸引主流平台忽视的庞大下沉用户,激活一个巨量市场,然后再通过“百亿补贴”带动平台升级。 DeepSeek V2大模型最开始被市场注意,除了出色的性能,正是极高的“性价比”,梁文锋将推理成本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块钱。 这些浙大系企业家商业思想的底层,有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精髓,也与校友段永平所倡导的“本分”理念一脉相承:“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跟身为段永平门徒的陈明永、黄铮不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虽然与段永平没有直接交集,但零跑崛起的路径,也与前面几个案例相似。 不同于高调营销的同行,零跑一直低调得像“小透明”,但是朱江明长期坚持全域自研,依靠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以C11、C10等车型精准切入主流市场,零跑逐渐跑到新势力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10月,零跑销量达7.03万辆,同比增长超84%,再次刷新了“新势力”月销纪录;今年前十月,零跑累计销量已超46万辆。 当众多对手沉迷于营销概念时,零跑为何能凭借这种看似“迟缓”的节奏实现断层领先?市场正试图解开这只“乌龟”超越“兔子们”的独特密码。 1、不搞营销,何以领跑? 10月,零跑销量断层式领先“新势力”,在新能源排在零跑前面的只剩比亚迪、吉利银河、上汽五菱等大厂","text":"「核心提示」 “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OPPO的陈明永、拼多多的黄峥、DeepSeek的梁文锋,到零跑的朱江明,这几位浙大系企业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创业路径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节奏感:从“性价比”切入,先站住脚,再向上寻找突破壮大。 比如OPPO,早期做高性价比的MP3等产品,后来靠音乐手机和深入县乡的渠道网站稳脚跟。进入智能机时代,OPPO转向精品化战略,聚焦设计、影像与生态,成功实现品牌上行与市场拓展。 再比如拼多多,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用极致低价吸引主流平台忽视的庞大下沉用户,激活一个巨量市场,然后再通过“百亿补贴”带动平台升级。 DeepSeek V2大模型最开始被市场注意,除了出色的性能,正是极高的“性价比”,梁文锋将推理成本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块钱。 这些浙大系企业家商业思想的底层,有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精髓,也与校友段永平所倡导的“本分”理念一脉相承:“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跟身为段永平门徒的陈明永、黄铮不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虽然与段永平没有直接交集,但零跑崛起的路径,也与前面几个案例相似。 不同于高调营销的同行,零跑一直低调得像“小透明”,但是朱江明长期坚持全域自研,依靠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以C11、C10等车型精准切入主流市场,零跑逐渐跑到新势力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10月,零跑销量达7.03万辆,同比增长超84%,再次刷新了“新势力”月销纪录;今年前十月,零跑累计销量已超46万辆。 当众多对手沉迷于营销概念时,零跑为何能凭借这种看似“迟缓”的节奏实现断层领先?市场正试图解开这只“乌龟”超越“兔子们”的独特密码。 1、不搞营销,何以领跑? 10月,零跑销量断层式领先“新势力”,在新能源排在零跑前面的只剩比亚迪、吉利银河、上汽五菱等大厂","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d9af63b17844f5b1476b9c38877671c","width":"1080","height":"64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8478643370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970978939272,"gmtCreate":1762073580000,"gmtModify":1762135393201,"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以行践言,以终为始,朱江明“没画饼”","htmlText":"“核心提示” “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OPPO的陈明永、拼多多的黄峥、DeepSeek的梁文锋,到零跑的朱江明,这几位浙大系企业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创业路径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节奏感:从“性价比”切入,先站住脚,再向上寻找突破壮大。 比如OPPO,早期做高性价比的MP3等产品,后来靠音乐手机和深入县乡的渠道网站稳脚跟。进入智能机时代,OPPO转向精品化战略,聚焦设计、影像与生态,成功实现品牌上行与市场拓展。 再比如拼多多,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用极致低价吸引主流平台忽视的庞大下沉用户,激活一个巨量市场,然后再通过“百亿补贴”带动平台升级。 DeepSeek V2大模型最开始被市场注意,除了出色的性能,正是极高的“性价比”,梁文锋将推理成本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块钱。 这些浙大系企业家商业思想的底层,有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精髓,也与校友段永平所倡导的“本分”理念一脉相承:“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跟身为段永平门徒的陈明永、黄铮不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虽然与段永平没有直接交集,但零跑崛起的路径,也与前面几个案例相似。 不同于高调营销的同行,零跑一直低调得像“小透明”,但是朱江明长期坚持全域自研,依靠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以C11、C10等车型精准切入主流市场,零跑逐渐跑到新势力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10月,零跑销量达7.03万辆,同比增长超84%,再次刷新了“新势力”月销纪录;今年前十月,零跑累计销量已超46万辆。 当众多对手沉迷于营销概念时,零跑为何能凭借这种看似“迟缓”的节奏实现断层领先?市场正试图解开这只“乌龟”超越“兔子们”的独特密码。 不搞营销,何以领跑? 10月,零跑销量断层式领先“新势力”,在新能源排在零跑前面的","listText":"“核心提示” “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OPPO的陈明永、拼多多的黄峥、DeepSeek的梁文锋,到零跑的朱江明,这几位浙大系企业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创业路径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节奏感:从“性价比”切入,先站住脚,再向上寻找突破壮大。 比如OPPO,早期做高性价比的MP3等产品,后来靠音乐手机和深入县乡的渠道网站稳脚跟。进入智能机时代,OPPO转向精品化战略,聚焦设计、影像与生态,成功实现品牌上行与市场拓展。 再比如拼多多,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用极致低价吸引主流平台忽视的庞大下沉用户,激活一个巨量市场,然后再通过“百亿补贴”带动平台升级。 DeepSeek V2大模型最开始被市场注意,除了出色的性能,正是极高的“性价比”,梁文锋将推理成本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块钱。 这些浙大系企业家商业思想的底层,有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精髓,也与校友段永平所倡导的“本分”理念一脉相承:“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跟身为段永平门徒的陈明永、黄铮不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虽然与段永平没有直接交集,但零跑崛起的路径,也与前面几个案例相似。 不同于高调营销的同行,零跑一直低调得像“小透明”,但是朱江明长期坚持全域自研,依靠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以C11、C10等车型精准切入主流市场,零跑逐渐跑到新势力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10月,零跑销量达7.03万辆,同比增长超84%,再次刷新了“新势力”月销纪录;今年前十月,零跑累计销量已超46万辆。 当众多对手沉迷于营销概念时,零跑为何能凭借这种看似“迟缓”的节奏实现断层领先?市场正试图解开这只“乌龟”超越“兔子们”的独特密码。 不搞营销,何以领跑? 10月,零跑销量断层式领先“新势力”,在新能源排在零跑前面的","text":"“核心提示” “龟派”零跑,如何跑赢造车马拉松?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邢昀 说起浙大系创业者,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从OPPO的陈明永、拼多多的黄峥、DeepSeek的梁文锋,到零跑的朱江明,这几位浙大系企业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他们的创业路径都呈现出一种相似的节奏感:从“性价比”切入,先站住脚,再向上寻找突破壮大。 比如OPPO,早期做高性价比的MP3等产品,后来靠音乐手机和深入县乡的渠道网站稳脚跟。进入智能机时代,OPPO转向精品化战略,聚焦设计、影像与生态,成功实现品牌上行与市场拓展。 再比如拼多多,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巨头格局已定的情况下,用极致低价吸引主流平台忽视的庞大下沉用户,激活一个巨量市场,然后再通过“百亿补贴”带动平台升级。 DeepSeek V2大模型最开始被市场注意,除了出色的性能,正是极高的“性价比”,梁文锋将推理成本降到每百万token仅1块钱。 这些浙大系企业家商业思想的底层,有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精髓,也与校友段永平所倡导的“本分”理念一脉相承:“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跟身为段永平门徒的陈明永、黄铮不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虽然与段永平没有直接交集,但零跑崛起的路径,也与前面几个案例相似。 不同于高调营销的同行,零跑一直低调得像“小透明”,但是朱江明长期坚持全域自研,依靠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以C11、C10等车型精准切入主流市场,零跑逐渐跑到新势力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10月,零跑销量达7.03万辆,同比增长超84%,再次刷新了“新势力”月销纪录;今年前十月,零跑累计销量已超46万辆。 当众多对手沉迷于营销概念时,零跑为何能凭借这种看似“迟缓”的节奏实现断层领先?市场正试图解开这只“乌龟”超越“兔子们”的独特密码。 不搞营销,何以领跑? 10月,零跑销量断层式领先“新势力”,在新能源排在零跑前面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9d7e9fb558f42ceb7d7780d391c69ef"},{"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331fd3f6e6d435fa978988b316520a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6fe2a51722444c29195f8fcf0d1dcd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9709789392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323240321488,"gmtCreate":1761959379758,"gmtModify":1761964220381,"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山姆加上阿里味,会员们会买单吗?","htmlText":"「核心提示」 品控失守,山姆的护城河开始“漏水”了吗? 作者 | 詹方歌 编辑 | 邢昀 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对外公布了新任山姆会员店总裁的人选——在阿里待了近10年的刘鹏。一些网友表示不理解山姆为什么需要一位来自互联网大厂的总裁。也有山姆会员调侃:“这下普通会员写周报,卓越会员要写日报。” 《商业观察家》报道称,10月中旬,沃尔玛全球CEO董明伦曾低调到访中国,任命刘鹏的决定很可能是当时作出的。事实上,刘鹏不是这波管理层变动中唯一被换上的大厂人。有媒体报道称,曾辗转于京东、阿里和字节跳动的杨小梅目前回归沃尔玛中国,任山姆采购运营副总裁。 显然,沃尔玛高层希望这些深耕中国电商产业的管理者,为山姆带来新的改变。 一手精选产品,实现规模化和性价比,一手收会员费用,山姆的商业模式一直是诸多商超品牌学也学不来的典范。 今年以来,山姆的确面临着前任CEO退休后的阵痛。选品问题被诟病、质量问题频发,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今年不想再续卡。另一边,山姆以前置仓为根基的电商业务占比逐渐升高,但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山姆的老问题,能用新思路来解吗? 1、选品争议 卖产品和收会员费,一直是山姆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开发精选产品,放弃一部分市场来实现规模化,打出性价比。另一方面,依托这种强大的选品能力和面对品牌的议价能力,山姆每年向用户收取260元或680元的会员费。这其实是一种用户筛选,也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某种程度上,人们花钱办山姆的会员,就是不想花时间精力挑选商品,“随便选也能买到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这才是山姆最强的用户心智。 强大的选品和供应链能力是山姆商业模式成立的根基。而在这波从年初蔓延至今的负面舆情中,山姆最受人诟病的恰恰是选品能力的下降。山姆花费近30年在中国用户心中构建起的、有关品质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山姆所售卖的食品正在偷偷“降级”","listText":"「核心提示」 品控失守,山姆的护城河开始“漏水”了吗? 作者 | 詹方歌 编辑 | 邢昀 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对外公布了新任山姆会员店总裁的人选——在阿里待了近10年的刘鹏。一些网友表示不理解山姆为什么需要一位来自互联网大厂的总裁。也有山姆会员调侃:“这下普通会员写周报,卓越会员要写日报。” 《商业观察家》报道称,10月中旬,沃尔玛全球CEO董明伦曾低调到访中国,任命刘鹏的决定很可能是当时作出的。事实上,刘鹏不是这波管理层变动中唯一被换上的大厂人。有媒体报道称,曾辗转于京东、阿里和字节跳动的杨小梅目前回归沃尔玛中国,任山姆采购运营副总裁。 显然,沃尔玛高层希望这些深耕中国电商产业的管理者,为山姆带来新的改变。 一手精选产品,实现规模化和性价比,一手收会员费用,山姆的商业模式一直是诸多商超品牌学也学不来的典范。 今年以来,山姆的确面临着前任CEO退休后的阵痛。选品问题被诟病、质量问题频发,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今年不想再续卡。另一边,山姆以前置仓为根基的电商业务占比逐渐升高,但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山姆的老问题,能用新思路来解吗? 1、选品争议 卖产品和收会员费,一直是山姆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开发精选产品,放弃一部分市场来实现规模化,打出性价比。另一方面,依托这种强大的选品能力和面对品牌的议价能力,山姆每年向用户收取260元或680元的会员费。这其实是一种用户筛选,也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某种程度上,人们花钱办山姆的会员,就是不想花时间精力挑选商品,“随便选也能买到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这才是山姆最强的用户心智。 强大的选品和供应链能力是山姆商业模式成立的根基。而在这波从年初蔓延至今的负面舆情中,山姆最受人诟病的恰恰是选品能力的下降。山姆花费近30年在中国用户心中构建起的、有关品质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山姆所售卖的食品正在偷偷“降级”","text":"「核心提示」 品控失守,山姆的护城河开始“漏水”了吗? 作者 | 詹方歌 编辑 | 邢昀 10月27日,沃尔玛中国对外公布了新任山姆会员店总裁的人选——在阿里待了近10年的刘鹏。一些网友表示不理解山姆为什么需要一位来自互联网大厂的总裁。也有山姆会员调侃:“这下普通会员写周报,卓越会员要写日报。” 《商业观察家》报道称,10月中旬,沃尔玛全球CEO董明伦曾低调到访中国,任命刘鹏的决定很可能是当时作出的。事实上,刘鹏不是这波管理层变动中唯一被换上的大厂人。有媒体报道称,曾辗转于京东、阿里和字节跳动的杨小梅目前回归沃尔玛中国,任山姆采购运营副总裁。 显然,沃尔玛高层希望这些深耕中国电商产业的管理者,为山姆带来新的改变。 一手精选产品,实现规模化和性价比,一手收会员费用,山姆的商业模式一直是诸多商超品牌学也学不来的典范。 今年以来,山姆的确面临着前任CEO退休后的阵痛。选品问题被诟病、质量问题频发,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今年不想再续卡。另一边,山姆以前置仓为根基的电商业务占比逐渐升高,但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山姆的老问题,能用新思路来解吗? 1、选品争议 卖产品和收会员费,一直是山姆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开发精选产品,放弃一部分市场来实现规模化,打出性价比。另一方面,依托这种强大的选品能力和面对品牌的议价能力,山姆每年向用户收取260元或680元的会员费。这其实是一种用户筛选,也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某种程度上,人们花钱办山姆的会员,就是不想花时间精力挑选商品,“随便选也能买到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这才是山姆最强的用户心智。 强大的选品和供应链能力是山姆商业模式成立的根基。而在这波从年初蔓延至今的负面舆情中,山姆最受人诟病的恰恰是选品能力的下降。山姆花费近30年在中国用户心中构建起的、有关品质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山姆所售卖的食品正在偷偷“降级”","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9f45f1d4bf3788682994d570e4961ec","width":"1024","height":"82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3232403214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5268046909832,"gmtCreate":1761903600000,"gmtModify":1761925506838,"author":{"id":"4099613893856400","authorId":"4099613893856400","name":"豹变","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c74eb4e4c8b535b8e4fa1ec22bb4b199","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9613893856400","authorIdStr":"4099613893856400"},"themes":[],"title":"杭州网红大撤退","htmlText":"作者 | 刘小土编辑 | 李春晖大面宽,短进深,自然光线是免费滤镜。三米挑空,全落地窗,钱塘江景尽收眼底。全屋至少8个氛围感机位,奶油风装修自带柔光效果,是美妆、服装、时尚等直播短视频创作者的绝佳“影棚”。放在2019年的杭州,这种房源完全不愁租。急租的人为了插队看房,甚至愿意预付更多租金。但现在是2025年,房屋中介李意成(化名)把房子挂出来三周了,整天在朋友圈、租房群吆喝,没用。他把出租信息发上抖音、小红书,也只引来几位短剧客户询价,“看上去随时会跑路。”他暗忖。行情太差,房东急得主动提出首月免租、接受月付,只求能在双11之前出手,错过这波时机不知又要等多久。李意成对市场的寒意早深有体会,倒劝对方放平心态、接受现实,“降价可能也租不出去。”其实从三年前,李意成就发现杭州热门房源开始出现空租情况。各大租房群的人数只降不增,处处释放着杭州租房市场转凉的信号。早几年,一批批年轻人被网红逆袭的故事吸引来到杭州,梦想着自己也能地灵人杰、一战成名。然而,随着直播、短视频行业增速放缓,遍地捞金的好日子一去不返。追梦无望的人们也力竭而返,告别杭州这座“网红梦工厂”。越来越多网红搬到成都、长沙、甚至更低线城市,连辛巴、向太这些家底雄厚的网红,也纷纷以业务调整为由撤离。当“入杭”的斗志散去,最浮华的行业也要打务实的算盘。网红租房,不谈风水了“混乱”,是李意成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因为你永远想不到客户为什么退租。2022年前后,大批外地网红为寻求长远发展,与杭州的MCN机构签约长期合作,也由此成为拉升杭州租房市场的中流砥柱。但几年后,他们感觉这座“网红之都”并没能让自己得到成长,商业价值反而被不断消耗,创作者索性带上团队撤离。短短三年时间,从组团租房到集体退租,李意成经历了行业的大起大落。租房合同到期不续,这是最常见也最正常的理由。李意成告诉硬糖君,有些做直租的房东才叫苦不堪","listText":"作者 | 刘小土编辑 | 李春晖大面宽,短进深,自然光线是免费滤镜。三米挑空,全落地窗,钱塘江景尽收眼底。全屋至少8个氛围感机位,奶油风装修自带柔光效果,是美妆、服装、时尚等直播短视频创作者的绝佳“影棚”。放在2019年的杭州,这种房源完全不愁租。急租的人为了插队看房,甚至愿意预付更多租金。但现在是2025年,房屋中介李意成(化名)把房子挂出来三周了,整天在朋友圈、租房群吆喝,没用。他把出租信息发上抖音、小红书,也只引来几位短剧客户询价,“看上去随时会跑路。”他暗忖。行情太差,房东急得主动提出首月免租、接受月付,只求能在双11之前出手,错过这波时机不知又要等多久。李意成对市场的寒意早深有体会,倒劝对方放平心态、接受现实,“降价可能也租不出去。”其实从三年前,李意成就发现杭州热门房源开始出现空租情况。各大租房群的人数只降不增,处处释放着杭州租房市场转凉的信号。早几年,一批批年轻人被网红逆袭的故事吸引来到杭州,梦想着自己也能地灵人杰、一战成名。然而,随着直播、短视频行业增速放缓,遍地捞金的好日子一去不返。追梦无望的人们也力竭而返,告别杭州这座“网红梦工厂”。越来越多网红搬到成都、长沙、甚至更低线城市,连辛巴、向太这些家底雄厚的网红,也纷纷以业务调整为由撤离。当“入杭”的斗志散去,最浮华的行业也要打务实的算盘。网红租房,不谈风水了“混乱”,是李意成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因为你永远想不到客户为什么退租。2022年前后,大批外地网红为寻求长远发展,与杭州的MCN机构签约长期合作,也由此成为拉升杭州租房市场的中流砥柱。但几年后,他们感觉这座“网红之都”并没能让自己得到成长,商业价值反而被不断消耗,创作者索性带上团队撤离。短短三年时间,从组团租房到集体退租,李意成经历了行业的大起大落。租房合同到期不续,这是最常见也最正常的理由。李意成告诉硬糖君,有些做直租的房东才叫苦不堪","text":"作者 | 刘小土编辑 | 李春晖大面宽,短进深,自然光线是免费滤镜。三米挑空,全落地窗,钱塘江景尽收眼底。全屋至少8个氛围感机位,奶油风装修自带柔光效果,是美妆、服装、时尚等直播短视频创作者的绝佳“影棚”。放在2019年的杭州,这种房源完全不愁租。急租的人为了插队看房,甚至愿意预付更多租金。但现在是2025年,房屋中介李意成(化名)把房子挂出来三周了,整天在朋友圈、租房群吆喝,没用。他把出租信息发上抖音、小红书,也只引来几位短剧客户询价,“看上去随时会跑路。”他暗忖。行情太差,房东急得主动提出首月免租、接受月付,只求能在双11之前出手,错过这波时机不知又要等多久。李意成对市场的寒意早深有体会,倒劝对方放平心态、接受现实,“降价可能也租不出去。”其实从三年前,李意成就发现杭州热门房源开始出现空租情况。各大租房群的人数只降不增,处处释放着杭州租房市场转凉的信号。早几年,一批批年轻人被网红逆袭的故事吸引来到杭州,梦想着自己也能地灵人杰、一战成名。然而,随着直播、短视频行业增速放缓,遍地捞金的好日子一去不返。追梦无望的人们也力竭而返,告别杭州这座“网红梦工厂”。越来越多网红搬到成都、长沙、甚至更低线城市,连辛巴、向太这些家底雄厚的网红,也纷纷以业务调整为由撤离。当“入杭”的斗志散去,最浮华的行业也要打务实的算盘。网红租房,不谈风水了“混乱”,是李意成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因为你永远想不到客户为什么退租。2022年前后,大批外地网红为寻求长远发展,与杭州的MCN机构签约长期合作,也由此成为拉升杭州租房市场的中流砥柱。但几年后,他们感觉这座“网红之都”并没能让自己得到成长,商业价值反而被不断消耗,创作者索性带上团队撤离。短短三年时间,从组团租房到集体退租,李意成经历了行业的大起大落。租房合同到期不续,这是最常见也最正常的理由。李意成告诉硬糖君,有些做直租的房东才叫苦不堪","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9be3b440f604c94904231b0471efacc"},{"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6e2cf2748d4418fba4333b8b4d2c04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0945b116e054dfd84efc35a8947b41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2680469098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ing","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