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

全心致力于公司价值的传播和实现。

IP属地:广东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8 13:57

      港股首例H股吸并私有化+介绍上市,东阳光药(6887.HK)正式登陆港交所

      8月7日,东阳光药(1828.HK)以介绍上市方式正式登陆港交所,这也是港股市场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的案例。 港股首例H股吸并私有化+介绍上市,东阳光药(6887.HK)正式登陆港交所 作为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的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的H股股东以0.263614的换股比率换取112,712,832股东阳光药H股,并以介绍形式将之上市。此过程不涉及新股发行及募资。 此外,在吸并私有化成功的基础上,东阳光长江药业的H股股东(不包括大股东)还可获得每股1.50港元的特别股息。这是大股东为顺利推进私有化合并事宜而选择的让利举措,也为未来类似案例的实施提供了不错的思路。 按照时间线看,公司此次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总共历时约8个月: 2024年12月11日,东阳光药首次递表港交所,申请吸并私有化后介绍上市; 2025年6月11日,东阳光药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2025年6月16日,东阳光药通过境外上市备案,取得香港上市前置条件; 2025年6月29日,东阳光药及东阳光长江药业联合公告吸并私有化+介绍上市方案; 2025年7月21日,东阳光长江药业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及H股类别股东大会,并投票通过了吸收合并方案; 2025年7月29日,东阳光长江药业在港股市场截止交易; 2025年8月5日,东阳光长江药业正式在港股退市; 2025年8月7日,新上市主体东阳光药正式登陆港交所。 上市首日,公司开盘股价报57.50港元,盘中于58至62港元之间持续震荡,最终收于59.90港元,最新市值约345.42亿港元,H股市值67.52亿港元。全天成交244.71万股,成交额约1.46亿港元。 港股首例H股吸并私有化+介绍上市,东阳光药(6887.HK)正式登陆港交所 经纪商方面,首日净买入最多的是巴克莱、摩根大通、海通国际,分别净买入26.44万股、21.65万股、8.63
      3,269评论
      举报
      港股首例H股吸并私有化+介绍上市,东阳光药(6887.HK)正式登陆港交所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8 09:56

      行业首家!曹操出行探索RWA代币化与稳定币支付,加速Robotaxi生态建设

      8月6日,国内领先的科技出行平台曹操出行(股份代号:2643.HK)与香港持牌金融机构胜利证券(股份代号:8540.HK) 正式签署虚拟资产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稳定币支付应用及合规数字货币发行三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不仅是国内出行行业首次系统性探索RWA与稳定币等前沿数字金融工具的融合,更是曹操出行以金融科技创新盘活核心资产、加速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战略布局及释放绿色出行资产价值的关键一步。 (左二:曹操出行执行董事兼CEO龚昕;右二:胜利证券执行董事Kennix Chan;左一:曹操出行资本市场负责人Leo Liu;右一:胜利证券董事总经理Daphne Shao) 曹操出行执行董事兼CEO龚昕在签约仪式上表示:“科技创新始终是驱动曹操出行发展的核心引擎。此次与胜利证券的战略合作,是我们拥抱数字经济、为未来Robotaxi规模化运营筑基、并释放绿色出行资产价值的重要举措。通过RWA将实体资产连接数字金融,我们不仅能优化资本效率、提升流动性,更能为未来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出行服务网络构建创新的支付和价值流通基础设施,创造多维价值。” 目前曹操出行正稳步扩大Robotaxi车队规模,已于今年2月在苏州、杭州两地试点开启 Robotaxi服务,并计划推出专为自动驾驶设计的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同时构建覆盖车辆维保、能源补给等全场景的自动化运营系统。曹操出行Robotaxi业务具备稳定、长时间、可预测的运营特性,正是极具潜力的前沿RWA标的物。通过区块链技术及Web3.0创新模式,将加速推动Robotaxi产业的资产代币化进程,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作为吉利孵化的共享出行品牌,曹操出行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曹操出行平台完成5.98亿笔网约车订单,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51.8%。在智能换电网络方面
      1,878评论
      举报
      行业首家!曹操出行探索RWA代币化与稳定币支付,加速Robotaxi生态建设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7 15:10

      品牌数字化管理公司「若羽臣」拟A+H上市,去年净利翻倍增长

      2025年8月6日,全球消费品牌数字化管理公司若羽臣(003010.SZ)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公司依据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若羽臣于2020年9月登陆A股,成为深交所主板电商代运营公司上市第一股,最新市值约100亿人民币。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涨近1.5倍。 公司于2011年在广州创立,是一家品牌数字化管理公司,致力于为品牌提供包括全渠道精细化运营、数字营销、用户运营、IT技术、客服管理及供应链管理在内的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约17.66亿元,同比增长29.26%;归母净利润约1.07亿元,同比增长94.58%。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约6300万元~7800万元,同比增长61.81%~100.33%。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王玉持股29.20%。此外,郎姿股份(002612.SZ)持股9.35%,天津雅艺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持股8.19%,王文慧持股4.15%。 据**大数据统计,目前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A股公司已有约45家,其中天岳先进已通过聆讯,或很快上市。 此外,还有超40家公司已公告将赴港上市或可能考虑赴港上市,包括立讯精密等巨头。 (本文首发于活报告公众号,ID:**)
      1,416评论
      举报
      品牌数字化管理公司「若羽臣」拟A+H上市,去年净利翻倍增长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7 15:05

      又一家中概股计划回港?连锁酒店「亚朵」传考虑在港二次上市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连锁酒店亚朵(ATAT.US)考虑在香港二次上市,正在与顾问合作出售股票,可能集资数亿美元。这是最新一家因担心在美国退市风险而考虑回港的在美上市中国公司。 知情人士补充说,审议仍在进行中,交易规模等细节尚未确定。 亚朵方面没有对此回应置评请求。 亚朵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最大的中高档酒店连锁集团,在中国200多个城市拥有约1600家酒店网络。公司于2022年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以来股价已累涨超两倍,目前市值达46亿美元。 财报显示,亚朵2024年营收达7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3%;净利润1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达72.2%。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8%。 2020年,特朗普首届总统任期内美国通过一项法律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如果其连续两年未能检查中国公司的审计情况,可以下令将之摘牌,由此开启了中美之间的审计调查争端。 而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宫以来,中概股退市威胁再次浮现。今年四月份,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威胁可能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除名。 美国财长威胁“将中概股除名”,头部中概股多已在港双重上市 另一方面,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也已启动应对预案,主动接洽潜在回流企业,提供在港上市的政策支持,市值门槛和双重股权架构限制等也有望放宽。由此,不少大中型中概股公司纷纷探寻回港上市可能性,以应对美股退市风险。 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门槛,或有望进一步放宽 宁德时代H股溢价扩大,陈翊庭:香港新股集资排名第二,为中概股回流准备就绪 泼天的富贵来了! 陈茂波:必须让香港成为中概股回流首选地 自2018年香港联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已有33家中概股到香港上市。而据**大数据统计,目前仅在美上市、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中概股尚有约38家,其中不少或有望回港上市。 此前,市场传闻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HSAI.U
      1,208评论
      举报
      又一家中概股计划回港?连锁酒店「亚朵」传考虑在港二次上市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7 14:58

      放内地资金去香港买楼?“购房通”吓坏梁振英:为谁辛苦为谁忙?

      继港股通、债券通之后,或许还会有购房通,未来或许会允许内地的资金去香港买楼。   人大代表提议设“购房资金通”,陈茂波回应:正和中央研究中 今年3月,港区人大代表、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倡议设立“购房资金通”,便利内地人才来港置业,容许两地居民以汇款方式,直接将资金用在香港或内地购买物业,且建议以国家外汇储备0.5%至0.6%为基础,资金池约100亿至200亿美元,有限制地放宽外汇管制,让两地人才用于购买物业。 7月30日,在《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发布会上,财政司长陈茂波指出:“一些内地来的朋友如果要买楼,会需要资金,内地的资金是否能够调动出来,目前来说可调出来的资金相对还有一些限制”。陈茂波透露:“我们正努力跟相关的中央部委研究是否可以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就这方面有所放宽,让内地朋友更便利地将资金调过来,又不会因此造成资本外流。” 香港楼价已跌回2016年,“购房通”可造就3630亿买卖 根据差响物业估价属发布的香港物业售价指数,香港私人住宅平均售价已连续跌三年,跌到了2016年的水平。 港府在此期间提出多项政策提振楼市,包括2024年2月港府提出“全面撤辣”以及同年10月放宽按揭贷款条件等。 《2025年物业报告》指出,全面撤辣使住宅销售市场在2024年第二季度得到短暂的喘息。然而,在外围经济前景不明朗和资金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市场气氛审慎,住宅售价及后重拾跌势。 来源:差饷物业估价署  从需求端看,陈茂波表示,港府推出的人才计划带来了33万宗申请,来了约22万人,相比于房价下跌,租金反而背道而驰,这些相对年轻且收入较高的“新香港人”或将成为楼市下一段的购买力。 来源:2025年香港物业报告 然而,长期以来外汇管制(每人每年5万美元)是内地人才在港置业的障碍,而他们买楼的需求增加可能有助纾缓香港楼价及库存压力。  瑞银报告
      862评论
      举报
      放内地资金去香港买楼?“购房通”吓坏梁振英:为谁辛苦为谁忙?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5

      腾讯、高瓴等十几家公司,加入「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争夺战!

      8月1日,据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星巴克(SBUX.US)已将包括私募股权公司和科技公司在内的十几家公司列入其中国业务第二轮投资名单。 受邀参与的私募股权公司包括博裕资本、凯雷集团、殷拓资本EQT、方源资本、KKR、高瓴资本和春华资本,此外还有科技巨头腾讯(0700.HK)以及京东(9618.HK/JD.US)等。 知情人士表示,入围的公司将获得该咖啡连锁店在中国的财务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几个月内评估和准备投标。 新的支持和更多的本地专业知识可能有助于星巴克扩大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和进一步发展其供应链,并增强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移动平台和品牌战略。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在7月29日与分析师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并非为了资金”,而是“我们关注的是如何确保星巴克品牌在未来拥有更好的发展。” 此前Niccol曾表示,星巴克中国业务可能会从约7800家门店增至20000家。 中国市场是星巴克仅次于美国市场的第二大市场,但其目前已落后于瑞幸咖啡等本土竞争对手,后者凭借更便宜的替代品和频繁的新品发布而迅速崛起。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Q2,瑞幸咖啡的门店总数已达26206家,二季度单季净新开2109家。 而现在星巴克已开始效仿,在其中国菜单中加入了更低价格、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例如水果茶和无糖饮品。星巴克本周表示,情况已出现一些改善迹象,最新季度的同店销售额自2023年底以来首次实现增长。 Niccol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在中国引入新支持者的过程中总共吸引了20多家潜在投资者。其表示,星巴克希望保留相当部分比例的股份(meaningful stake)。 此前,彭博于5月份首次报道了星巴克正在审查其中国业务,并希望出售部分股权的事情。7月初,星巴克已收到其中国业务潜在投资者的提案,其中大多数都希望获得该业务的控股权。但星巴克方面并不考虑
      2,474评论
      举报
      腾讯、高瓴等十几家公司,加入「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争夺战!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5

      晶圆代工巨头「晶合集成」拟A+H上市,此前华勤技术24亿折价入股

      2025年8月1日,中国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晶合集成(688249.SH)披露,为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及国际品牌形象,同时充分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与机制优势,优化资本结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公司正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5月,专注于半导体晶圆生产代工服务,为客户提供150-40纳米不同制程工,是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公司于2023年5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IPO募资99.6亿元,最新总市值达436亿元。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显示驱动芯片(DDIC)、CMOS图像传感器(CIS)、微控制器(MCU)、电源管理(PMIC)、逻辑应用(Logic)等,产品应用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安防、工控、车用电子等领域。 年报显示,2023年、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72.44亿、92.49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7.69%;净利分别约为1.19亿、4.8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304.65%。 值得注意的是,在筹划赴港上市几天前,晶合集成还敲定了一笔战略投资。 7月29日,全球智能产品ODM龙头华勤技术(603296.SH)发布公告,受让力晶创投持有的晶合集成约6%股份,转让价格为每股19.88元(较其前一日收盘价折价11.68%),转让总价为23.9亿元人民币。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目前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A股公司已有约45家,其中天岳先进已通过聆讯,或很快上市。此外,还有约40家公司已公告将赴港上市或可能考虑赴港上市,包括立讯精密等巨头。 今年以来,多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计划或已经赴港上市。在晶合集成之前,芯海科技、澜起科技、豪威集团、兆易创新等一批A股半导体龙头企业均已披露赴港IPO的相关进展。 (本文首发于活报告公众号,ID:livereport)
      1,444评论
      举报
      晶圆代工巨头「晶合集成」拟A+H上市,此前华勤技术24亿折价入股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5

      微脉公司、海拍客、镁佳股份等9家备案,驭势科技等9家获反馈意见

      一、新增备案(10家) 最近一周,新增9家备案,分别是微脉公司、PPLabs、海拍客、镁佳股份、百力司康、麦济生物、澜起科技、河北资产、焦点国际、正链科技,9家赴港上市企业,1家赴美上市企业。 香港IPO 1、微脉公司 微脉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致力于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院的医疗服务价值链。 2024年收入为6.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1%;毛利为1.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65%,毛利率为19.87%;净亏损为1.93亿人民币,同比扩大29.11%。 全病程管理公司「微脉公司」首次递表,2024年收入6.53亿元,增长乏力 2、PPLabs PPLabs于2025年6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独立分布式云计算服务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计算节点数计,公司运营着中国最大的算力网络,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独立边缘云计算服务商中排名第一。2024年度收入约5.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71%,毛利约0.69亿人民币,毛利率约为12.34%;净亏损约为2.94亿人民币,同比亏损扩大54.99%。 云计算服务商「PPLabs」首次递表,2024年收入5.58亿元,净亏2.94亿元 3、海拍客 海拍客于2025年6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公司第1次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交易及服务平台,专注于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2024年收入为10.32亿,净亏损为0.79亿元。 阿里巴巴前高管创立的「海拍客」首次递表,顺为、高瓴、复星国际参投 4、镁佳股份 2025年6月30日,镁佳股份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花旗银行及德意志银行。 公司是一家创新驱动的领先汽车科技
      853评论
      举报
      微脉公司、海拍客、镁佳股份等9家备案,驭势科技等9家获反馈意见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5

      港股IPO市场:前7月募资额稳坐全球之首,港交所上市新规有望吸引更多优质新股

      2025年前7月,港股市场共有51只新股IPO上市,累计募资达1286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倍,并接近2023-2024年两年募资之和,令香港继续稳坐全球IPO融资第一宝座。 前7个月八成以上的新股有基石参与,基石投资总额合计达518亿港元,占募资额的40%以上。累计近400万人次参与港股打新,65%的新股实现首日上涨,年内已有9只新股实现翻倍,赚钱效应显著。 由于大量小型A股拟赴港挂牌,中国监管机构或考虑对赴港上市的A股增设最低200亿元市值要求限制; 与此同时,港交所《上市规则》的新规定已于2025年8月4日正式生效。为吸引更多中大型IPO项目,港交所已将A+H发行人最低公众持股比例将从15%下降至10%,并就是否将A+H最低流通股比例进一步降低至 5%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公开咨询。 而对于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的新规,则或提升小型IPO新股的发行难度。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新规下,锚定投资者的初始最低比例为40%,可以更好的保证机构投资者在热门新股上市过程中获得大部分股份。此规则旨在提升更有议价能力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定价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新股定价的效率。 另外,新股IPO可选择两种回拨机制,公开分配固定10%~60%,或按公开认购倍数分配从5%到35%不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散户可能会因配额减少而看似受损,但改革也保护他们免受需求过热引发的剧烈价格波动。 一、今年至今港股IPO发行情况 2025年前7月,港股市场共有51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长27.5%;合计募资1286亿港元,同比增幅达616%,接近2023-2024年两年募资之和。7月份有9只新股登陆港股,合计募资近194亿港元,其中包括3只A+H股。 同期,美股市场有132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长42%;合计募资19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9%。A股市场有59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长约18
      9,2532
      举报
      港股IPO市场:前7月募资额稳坐全球之首,港交所上市新规有望吸引更多优质新股
    • 侠之大者.侠之大者.
      ·08-04

      主营收来源于电解铝冶炼,「创新国际」再度冲刺递表

      来源丨LiveReport大数据 招股书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2025年7月31日,创新国际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及华泰国际。公司于2025年1月13日第一次递表港交所。 公司聚焦于铝产业链上游中的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冶炼。2024年收入0.15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0.0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8.20%,净利润达0.03亿元人民币。 LiveReport获悉,来自创新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Innovation Global Industries Holdings Limted(简称“创新国际”)于2025年7月31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该公司第2次递表。 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内蒙古,是一家聚焦于铝产业链上游中的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冶炼的企业。铝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铝生产和下游铝合金加工。上游铝生产主要包含三个阶段: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冶炼。 按2024年产量计,公司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电解铝冶炼厂是华北地区第四大电解铝生产基地。根据相同资料来源,按2024年产量计,是中国第十二大电解铝生产商。自2012年以来,公司战略性布局并深耕具有稀缺资源优势的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和山东省滨州市并专注业务发展。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创新国际已实现高自给率的氧化铝和电力供应,打造了高自给率且强互补性及协同性的电解铝产业链一体化生态系统,覆盖「能源-氧化铝精炼-电解铝冶炼」。 创新国际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并以实现业务绿色转型为长远目标。持续推动电解铝产业链一体化生态系统建设,致力于巩固成本优势并持续投入研发,以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及市场认可度。公司为实现绿色转型的长远目标,致力减少电解铝产业链的碳排放。 于往绩记录期,公司自销售(i)电解铝;(ii)氧化铝及其他相关产品;及(iii)其他,主要包括废料及其他材
      733评论
      举报
      主营收来源于电解铝冶炼,「创新国际」再度冲刺递表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