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鲨消费

深度研究消费产业,记录陪伴新消费品牌成长

IP属地:北京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36分钟前

      饿了么提前发起“夏天攻势”,接管外卖大战

      本文共计 4165 字 | 阅读需要 8 分钟 作者 | 张二河 编辑 | 卢旭成 今年4月,外卖行业纷争再起,你来我往热闹不断,到了月底竟然"来了一波大的"——从"两强争霸"变成了"三国杀"。 五一前夕,饿了么宣布进一步加大平台补贴力度,正式开启平台"饿补超百亿"大促,并表示:不打竞争口水仗,"只发真福利"。 而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晒出了近期在饿了么的订单:"茶百道的鲜紫苏多肉普通,中杯只需5元""一只酸奶牛的牛油果酸奶紫米露,一杯只需1.4元"……一些消费者表示,"两个平台打来打去,还不如饿了么的羊毛薅的实在!","芜湖,这个价格是认真的吗?"…… 一时间,"饿了么点餐便宜"等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受到网友热议。这个时候放大招,饿了么是要接管外卖大战吗? 流量,接得住 外卖行业走到如今,已经不是最初"烧钱补贴"唤醒用户认知的时刻。在互联网支付、一人食场景渗透、商家纷纷加码外卖业务的情况下,外卖平台想要造流量并不困难。此前,抖音、快手等试水外卖业务,在极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庞大的舆论声势,京东进军外卖业务亦然。 然而,相比制造流量,最关键的是能够平台承接流量。此前,很多平台都曾经试水"送外卖",但很多"无疾而终",要么缺乏运力,要么算法不灵,归根结底在于难以在短期内构建与平台适配的即时配送基础设施。 作为中国第一个外卖平台,饿了么在"千团大战"中,从开头一直打到结束,最终奠定了如今的市场地位。历经10多年时间的积淀和磨砺,饿了么构建的即时配送基础建设日益完善,并在AI等技术辅助下,大大提升了对于需求端、供给端以及骑手侧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使流量能够真正转化为切实的业务收益。 去年10月,饿了么新管理团队首次对外公布了"1+2"长期战略。其中,"1"代表饿了么要做健康增长、更懂消费者的到家餐饮平台,"2"则代表专注建设好"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以及"面向市
      56评论
      举报
      饿了么提前发起“夏天攻势”,接管外卖大战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9 18:42

      年营收47.6亿,签了贾乃亮、黄子韬等巨星的遥望科技为何巨亏10亿?

      4月29日,港股上市公司遥望科技发布2024年财报,   营收47.63亿元,直播电商相关的社交电商业务实现收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49.40%,经营性现金流净值1.32亿元。但遥望科技出现了高达10亿元级的年度亏损。 据公开信息,遥望科技拥有贾乃亮、黄圣依等明星主播,以及瑜大公子的达人主播,其合作的黄子韬夫妇影响力也很强大。按理讲,这些明星有知名度、有流量,能带来巨大的收入,怎么会巨额亏损呢? 遥望科技旗下明星主播: ‌贾乃亮‌:粉丝1.15亿+,头部主播,618单场GMV超4.25亿 ‌王祖蓝‌:粉丝1亿+,擅长母婴亲子类带货 ‌张柏芝‌:粉丝4691W+,高人气明星主播 ‌黄圣依 & 杨子‌:粉丝5605W+/4481W+,曾创专场GMV1096万 ‌娄艺潇‌:粉丝4782W+,代表明星主播之一 ‌赵雅芝‌:粉丝2503W+,经典艺人转型直播 ‌黄奕‌:粉丝1385W+,参与美妆专场 ‌辰亦儒‌:粉丝1771W+,明星主播梯队成员 遥望科技旗下达人主播: ‌瑜大公子‌:粉丝4100W+,头部达人主播 ‌李宣卓‌:粉丝1242W+,酒水垂类知名主播 ‌雪宝‌:粉丝307W+,美妆类达人 遥望科技合作机构旗下艺人 ‌望望龙网络科技‌(与龙韬娱乐合作): 黄子韬(粉丝1.35亿+,任董事长) 徐艺洋(粉丝1293W+) 蓝鲨消费了解到,遥望科技的亏损点在于—— 遥望 X27 PARK带来的巨亏。遥望 X27 PARK在杭州临平区,被誉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标杆,获浙江省商务厅的 2024 年度浙江省数字消费创新案例,成为公司直播、综艺、短剧等业务重要场景,但X27 的租金与运营费用、人员投入等费用依旧较高。遥望科技计提了杭州遥望1.3亿元的损失。 布局海外直播电商业务,合作海外达人超百位,在海外建立了直播带货基地,这些目前都处于投入期,难以产生
      66评论
      举报
      年营收47.6亿,签了贾乃亮、黄子韬等巨星的遥望科技为何巨亏10亿?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9 13:56

      AI降本提效,值得买近两季度赚得多了

      4月29日,值得买科技披露了2024年财报和2025年Q1财报。 值得买2024年营业收入为15.18亿元,同比增长4.55%;归母净利润为7524.05万元,同比增长0.62%。2025年Q1的营收为2.68亿元(降9.41%),利润为-0.09亿元(增62.16%)。 2024年值得买的电商客户占总收入比重有所缩减,同比下降15.11%至38.57%,收入为5.85亿元。品牌客户占比增加至61.43%,收入为9.32亿元。 2025年值得买将“聚焦AI”和“全面提效”,在“小值”的基础上,推出一款独立智能体产品(智慧购物伙伴),深度融合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为用户提供消费决策智能化服务。AI战略的推进也加速值得买的国际化进程,在落地泰国站的基础上,拓展向更多国家落地。 其实拆开了看,可以看到值得买科技的内在变化: 近两个季度赚得多了。跟2023年比,值得买2024年的利润几乎没有增长,都是0.75亿元,但拆开到每个季度,则有不同的变化。2023年Q3,值得买的利润为0.14亿元,到Q4飙升到0.75亿元,增加了0.61亿元。而2024年Q3,值得买的利润为0.04,到Q4为0.75,增加了0.71亿元,比2023年Q4多了1000万元。而2024年Q1,值得买亏损0.23亿元,2025年Q1则只亏了0.09亿元,少亏了1400万元。连续两个季度,多赚+少亏,相当于值得买近两个季度多赚了2400万元。 AI降本提效明显。作为一个兴趣消费导购平台,如何高效率地产出和审核好的导购图文、视频内容,原来靠堆小编,有了大模型(砸了1.8亿做研发)之后,值得买的人效明显提高——内容发布量提高19.31%,原创内容审核时间却压缩了75%,需人工参与审核的内容量降低57%。 服务品牌客户能力提高了。从2024年财报看,值得买电商客户收入下降了15%,而品牌客户收入占比增加到61.43%,成
      18评论
      举报
      AI降本提效,值得买近两季度赚得多了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9 13:42

      当泡泡玛特市值超越海尔智家

      4月29日,两家公司的市值变化让人震惊。 上午10点,海尔智家市值为2341.98亿元(实时数据10点09分降到了2330.72亿元),而泡泡玛特则一路上攻到2613.37亿港元(约合2453,17亿元),泡泡玛特市值超越海尔智家100多亿元。而泡泡玛特股价上攻的势头没有停下来,有可能超越格力电器的2607亿元市值。 泡泡玛特这轮股票暴涨得益于其靓丽的2024年财报和2025年Q1财报。 2024年,泡泡玛特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海外总收入为50.7亿元,占总收入比为38.9%,增速达375.2%。4月22日,泡泡玛特2025年第一季度收益(未经审核)同比增长165%至170%,中国收入同比增长95%至10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至480%。中国市场线下渠道同比增长85%-90%,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40%-145%;亚太(指中国以外的其他亚洲及大洋洲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345%至350%,欧洲同比增长600%至605%,美洲同比增长达895%至900%。 而海尔智家2024年的营收是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净利润为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营收、利润分别是同期泡泡玛特的21.93倍,5.51倍。海尔智家无疑代表了中国制造和智造的实力,营收、利润也远超泡泡玛特,为何市值却被反超了呢? 不是中国制造不好,而是IP更香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4年海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这已是海尔第16次蝉联全球第一,其中,冰箱、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多年连续第一,但其利润率是6.55%,泡泡玛特卖各种IP衍生品,盲盒,利润率却高达23%,是海尔智家的3.5倍。 海尔智家“老了”,泡泡玛特还在蒙眼狂奔 海尔智家2024年营收增速只有4.29%,泡泡玛特是106.9%,泡泡玛特是海尔智家
      117评论
      举报
      当泡泡玛特市值超越海尔智家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8

      沪上阿姨启动全球招股,计划于5月8日挂牌上市

      4月28日,沪上阿姨正式发布全球发售公告,启动招股程序,宣布计划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灼识咨询,于2022年及2023年,以门店总数及GMV增长率计算,沪上阿姨是以门店总数计算的前五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快速增长的现制茶饮店品牌。公司的门店总数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5,307间增加46.8%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7,789间,并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7,789间增加17.8%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9,176间。 在商品交易总额(GMV)方面,公司表现亦持续稳健:2022年GMV为人民币60.68亿元,2023年增至97.32亿元,同比增长60.4%;2024年再升至107.36亿元,同比增长10.3%。 秉持与加盟商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有三成加盟商开设一间以上门店 据了解,沪上阿姨始终秉持与加盟商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持续通过系统化支持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从新品迭代、原材料成本控制,到门店选址策略优化、数字化平台赋能,沪上阿姨不断加强对加盟商的多维度支持,助力其提升抗风险能力与经营水平。 这一优势亦反映在加盟商的实际经营表现中。根据灼识咨询,沪上阿姨网络内的门店于2023年的毛利处于具吸引力的水平。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沪上阿姨的5.455名加盟商中,其中有30.0%或1.637名加盟商开设一间以上的门店,此外,现有加盟商开设新加盟店的比例由2022年的46.5%上升至2024年的48.8%。 持续走高的数据不仅反映出加盟商对品牌及盈利前景的高度认可,也进一步印证沪上阿姨在运营体系、营运效率及品牌信任度等方面的持续提升。公司通过系统性构筑品牌竞争力以吸引加盟商开设新店,从而推动形成以加盟增长促进品牌强化,进而反哺加盟商的良性循环。 持续产品创新年均推出百余款新品,募资加码筑牢增长根基 产品创新始终是现制
      191评论
      举报
      沪上阿姨启动全球招股,计划于5月8日挂牌上市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8

      外卖大战:重构餐饮生死局

      蓝鲨导读:外卖虽好,但不赚钱。 作者 | 王冲和 编辑 | 卢旭成 2024年,中国餐饮业收入55718亿元,同比增长5.3%。餐饮全年增长率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全年增长率1.8个百分点。似乎,餐饮行业正在走向正轨。 然而,从陆续发布的餐饮上市公司财报来看,餐饮龙头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亮眼。在激烈“内卷”下,众多餐饮品牌纷纷下调价格,但营收增长乏力,甚至一些企业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赚钱能力也是连连衰退。 一片哀嚎之下,2024年餐饮行业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2025年餐饮行业格局又将如何变化? 财务数据下滑,门店收缩调整 从已经发布财报的17家国内餐饮上市公司来看,9家营收同比下滑,11家没有跑赢餐饮行业收入大盘(5.3%)。9家净利同比下滑,仅有霸王茶姬等餐饮品牌净利增幅较大。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等少数餐饮品牌“营收利润双增”,九毛九“增收不增利”,煌上煌、呷哺呷哺周黑鸭、唐宫中国、海伦司、奈雪的茶等多个企业“营收净利双降”。 值得关注的是,营收下滑的餐饮上市企业中,海伦司、西安饮食、呷哺呷哺、茶百道的增速下滑至两位数,海伦司营收甚至同比下滑-37.76%。而净利下滑的幅度更是令人咋舌:呷哺呷哺、唐宫中国、海伦司、奈雪的茶净利下滑幅度超过100%,奈雪的茶甚至高达7036.53%。 值得关注的是,降价也换不来人流量的增长。呷哺呷哺2024年财报显示,客单价已经从2023年的62.2元降至54.8元,但依然没有改善核心翻座率的数据,2024年,这一数字从2023年的2.6次/天降至2.5次/天,同店销售额也下滑23.3%。 九毛九旗下太二自营门店2024年的人均消费同比减少了4元至71元,怂火锅减少了10元至103元;九毛九自营门店减少了3元至55元。太二自营门店的翻台率从4.1次/天下滑至3.5次/天,怂火锅从3.8次/天下滑至2.9次/天,九毛九自营
      112评论
      举报
      外卖大战:重构餐饮生死局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5

      企业利润率低于1%!京东高管炮轰行业低价恶卷,发誓重塑可持续商业生态

      “牛肉丸是用骨泥压制的,谁敢吃?男装退货率60%以上,还得砸钱投流投广告,好好的企业都做不下去了!” 4月25日,京东·京喜产业带发展大会在江苏宿迁举行,京喜自营负责人在大会上直击行业“低价恶卷”乱象,并以食品和男装行业举例,引发广大商家共鸣。 “当前部分电商平台陷入无底线的低价恶卷,卷出坑蒙拐骗,卷得越卖越亏。”京东京喜自营负责人祁婷表示,低价恶卷下不但消费者权益受损,还导致商家利润率低于1%,严重破坏了产业根基。 “我们一定要重塑产业带的健康增长!让制造业有质量地发展,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好。”针对低价恶卷、商家赔本赚吆喝等行业乱象,京喜自营在大会上发布2025年度战略,正式启动“厂货百补”计划,在以全链路服务能力驱动商家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每年投入100亿,用于用户体验、物流服务升级及工厂效率提升,为产业带商家提供破局之道,让生意简单可持续。 在“厂货百补”支持下,2025年京喜自营开启产业带爆品计划,将携手商家伙伴打造1000个百万单民生爆品、10000个十万单民生爆品,深挖下沉市场为京东一年获取1.5亿新用户。同时,京喜自营还将依托京东出口转内销2000亿计划,扶持10万个外贸工厂成功转内销。 行业低价恶卷乱象丛生:假劣产品坑蒙拐骗,经营成本高越卖越亏 在食品领域,某低价电商平台销量前十的牛肉丸1/3价格均低于15元/斤,促销装价格甚至低于原料鸡肉块批发价,但参照《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牛肉/牛筋总含量须达90%”的要求,原料价就不低于24元/斤。 调查显示,此类产品牛肉含量不足15%,大量掺杂了骨泥、淀粉及屠宰下脚料,导致钙磷比例失衡、重金属超标,严重违反了牛肉含量应≥80%的国家标准。低质低价背后,是对消费者健康的漠视与市场秩序的践踏。有网友在黑猫投诉上痛斥,直播间宣称牛肉含量93%以上,却吃出来毛发、骨头等异物。还有网友怀疑自己买的牛肉丸全部是科技和狠活,根本
      603评论
      举报
      企业利润率低于1%!京东高管炮轰行业低价恶卷,发誓重塑可持续商业生态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5

      从“内卷”到“破卷”,消费产业如何冲出重围?

      蓝鲨导读:将红海竞争转化为蓝海创造 作者 | 张二河 编辑 | 卢旭成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当“击穿底价”成为竞争的入场券,部分企业陷入“让利保流量、亏损换规模”的逆向生存逻辑。在这场激烈的“内卷”中,已经没有“躺平”选项,只能想方设法“破卷出新”。 2025年年初,第六届“草根知本合伙人之夜”在成都开幕,上百名来自食品消费、生物制造、AI智能等新消费领域新锐企业创始人、投资人、前沿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分享优秀的商业实战案例,从不同维度打开“破卷出新”的新视角。 其中,新希望味业控股总裁王铁军、鲜生活冷链-参盘科技总经理张祥阳、八马茶业联席总经理王焜恒、一然生物联合创始人齐世华等嘉宾从品牌升级、产业升维、科技突围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探索,这些观点为行业注入新思路,也为创业者带来新的启发。 “内卷式”竞争 “内卷”一词最早出现于1961年,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瑞奇·理查德斯提出,用于描述某些社会群体内部的进一步竞争和分裂现象。 在我国,“内卷”一词出现在2015年左右,当时用于描述高考和职场两个领域竞争激烈的现象,后来也延伸到商业竞争中。 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业陷入“内卷式”竞争中,卷价格、卷产品、卷成本……究其原因,从根本上来看是「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卖方市场”快速进入“买方市场”,部分企业还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无所适从。 比如,在“消费行为”加速变化的当下,部分消费企业显露出“需求洞察”的结构性短板——即“无法有效捕捉需求信号,也缺乏引领消费者情绪价值的能力”。 再比如,部分企业更倾向于追求“确定性”。“复制”已经被验证成功的产品和服务。长期以往,同质化加剧,企业“不敢创新、不愿创新”。 不仅如此,流量增长见顶,即便花费大量资源,由于没有构建起基于品牌长期发展的内生性增长,最终导致企业在商业生态位的地位
      235评论
      举报
      从“内卷”到“破卷”,消费产业如何冲出重围?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4

      乐刻运动的“蚂蚁”雄心

      蓝鲨导读:乐刻运动推多品牌剑指万店? 作者 | 魏强 编辑 | 卢旭成 4月14日,杭州,乐刻运动在创立10周年之际,推出了多场景品牌矩阵,这当然如官方所说的是为了构建和完善其运动健康生态,满足更多元化、细分化的用户需求。 但在蓝鲨消费看来,乐刻运动的多品牌战略,大力收编网红教练等健身行业的“核心产能”,首先是为万店目标服务,其次是做大业绩规模。 乐刻运动每年开2666家店? 乐刻运动目前有近2000家门店,全球排名第四(第一品牌的门店数7000家),如要冲刺全球第一,要做到万店。而距离乐刻运动2023年7月提出“百城万店”目标已过去近2年,要在未来3年多时间里开到万店,中间还差着8000家门店,相当于每年要开2666家,差距有点大。但乐刻联合创始人夏东表示,“百城万店”对乐刻而言并非KPI,而是目标和方向,我们没有具体规划一定要在哪一年增加多少,就是向着目标努力。 乐刻运动2024年4月允许私教馆带店加盟(相当于翻牌),也确实起到门店加速扩张的作用。2024年11月,乐刻运动总门店数只有1700+,到2025年4月已有近2000家,短短5个月增加了200-300家门店。 但是,仅靠乐刻健身(国民健身房),闪电熊猫(下沉市场健身空间),FEELINGME(私教馆,近400家),小瑜荚(瑜伽、普拉提馆)这些品牌做加盟,速度还是不够快。这次发布的品牌矩阵新增了体能训练社区“FitTribe飞踹运动”、专业铁馆“LOVEFITT拉飞”及新一代大型健身房“Recore无限核子健身”等,让乐刻运动可以涵盖从基础到进阶、从大众到细分的运动场景。甚至“乐刻健身”品牌内部也细分出了乐刻健身5.0升级馆、5.0精品馆、铁馆等馆型。 FEELINGME细分出黑金训练馆、乐刻私教馆、乐刻私教馆PRO、包月私教馆等多种形态,设有淋浴,提供私教次课1v1、包月私教1v1及包月私教
      50评论
      举报
      乐刻运动的“蚂蚁”雄心
    • 蓝鲨消费蓝鲨消费
      ·04-23

      奢侈品消费逻辑变了,Burberry、汤丽柏琦出手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整个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增速在放缓,甚至境内市场还出现了17%的暴跌,但折扣领域的生意却表现得不错。 先看组扎心的数据。要客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同比跌了3%,境内市场更是直接缩水到5044亿,线下实体店遭了25%的断崖式下跌。但有意思的是,线上渠道的韧性反而更强,虽然整体也在降,但占到了市场46%的份额。 更关键的是消费外流,境外消费占比从42%蹿到49%,日本韩国成了新购物天堂。这说明什么?消费者不是不买奢侈品了,而是变得更精明:哪里便宜去哪买,哪个渠道划算用哪个。 再看折扣市场的表现。最近唯品会搞汤丽柏琦专场,原价4290的黑金酒桶包直接砍到1999,这价格比免税店还香。巴宝莉女包更夸张,1.8折就能拿下经典款通勤包。 这种折扣力度直接引爆了新中产的需求,特别是中年女性和宝妈群体,消费占比超过36%和20%。这恰恰说明,消费者在高端消费中同样具备理性的消费意识, 既要品牌品质,也要价格优势。 毋庸置疑,这届消费者变聪明了。以前买奢侈品多少带点虚荣心,现在都要拿计算器算性价比。要客研究院给了个公式:(品牌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稀缺价值)/价格=性价比。 当这个公式里的分母(价格)被折扣砍掉一大块,分子里的价值将被无限放大,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更关键的是,线上购物占比已经逼近50%,预计2025年要超过60%,这意味着品牌方再不玩转线上,连汤都喝不到。 品牌方显然很懂行,爱马仕、LVMH这些巨头2023年还能保持双位数增长,能打出的王牌就是线上+折扣的组合拳。现在奢侈品牌都在推进“一城一店一网”新零售布局,连巴宝莉这种百年老牌都尝到了特卖甜头,说明市场规则早已改写,高端消费也得照顾顾客的实际体验。 说到底,奢侈品消费正在从“面子工程”变成“里子消费”。消费者要的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到高品质的商品,而不是为品牌属性盲目买单。这
      109评论
      举报
      奢侈品消费逻辑变了,Burberry、汤丽柏琦出手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