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IP属地:未知
    • DoNewsDoNews
      ·10-14 18:12

      人人都能做导演?Sora 2的幻象与真相

      撰文 | 程书书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豆包AI 国庆假期,全球AI圈被一枚“重磅炸弹”炸醒。 OpenAI发布新一代AI视频模型 Sora 2 及其配套应用 Sora App,即使需要填写邀请码才能使用,也没有减弱网友的热情,社交平台上充满了寻求邀请码的信息。短短四天内,这款App便空降美区App Store免费榜榜首,力压ChatGPT、Google Gemini等一众头部AI产品,迅速成为海外创作者、内容营销人和TikTok卖家的新宠。 社交平台瞬间被AI生成的“同人宇宙”刷屏:动漫角色穿越现实街道,游戏角色在都市中穿行,甚至连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也被网友“玩出花”——他出现在东北炕头吃饭、在阿里会议室讲“闭环”“赋能”,甚至化身外卖骑手穿梭于城市街头。 奥尔特曼本人将Sora 2称为“创意领域的ChatGPT 3.5时刻”。从官方演示到网上用户实测,Sora 2在物理逻辑、画面连贯性、真实感和音画同步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被多家媒体誉为“将AI视频生成推向新高度”。 DoNews在进行了体验后认为:Sora 2确实强大,但距离“现实不存在了”的预言,还是有一定距离。 01、创造力炸裂,细节仍存“AI感” Sora App以Sora 2为技术基础,Sora 2直接内置了对话、音效和背景音乐的自动生成能力,可以实现音频和视频同步生成,改变了以往AI视频生成工具没有声音的状况。 进入 Sora App 后,主页底部设有功能栏,从左到右依次为「视频推荐」「灵感广场」「生成器」「消息」「个人主页」。很多人将其称为 “AI版抖音”,正是因为界面及首页推荐逻辑与之相似 ——App 主页为垂直视频流,用户可上下滑动浏览其他用户发布的内容。 其中,灵感广场用于展示热门作品。由于 Sora App 生成视频后,提示词会默认成为视频配文,因此热
      30评论
      举报
      人人都能做导演?Sora 2的幻象与真相
    • DoNewsDoNews
      ·10-13 19:05

      藏在智能锁里的AI革命:萤石如何让科技“利万物而不争”?

      撰文:曹双涛 2025年,如何跨越AI大模型从原型到大规模商用的鸿沟,让“AI重构产业”从共识走向实践,已成为全球产业界的核心议题。 麦肯锡报告揭示了当前企业AI应用的两大现状:一方面,应用范围正从单点走向多点,企业平均应用的业务职能已增至3个;但另一方面,超80%的企业坦言,AI尚未对利润产生实质贡献。这清晰地指向了从概念验证到规模价值的“最后一公里”困境。 图源:麦肯锡《The state of AI: How organizations are rewiring to capture value》 当行业困于落地难题,萤石网络以“产品+标准”的双轮驱动,为破局提供了全新范本。在产品侧,在首届AI智能锁行业发展峰会上,萤石启明AI视频锁Y5000FVX Ultra,凭借领先实力斩获首批AI智能锁引领产品等权威认证,展现了技术硬实力。 图源:萤石官微 图源:萤石官微 在标准侧,萤石以重要起草单位身份参与《AI智能锁团体标准》制定,以全域自研推动行业规范升级。这不仅彰显了其深厚的技术积淀,更将引领整个智能锁行业走向标准化与成熟。 一、AI再进阶:萤石夯实AI智能锁引领地位 从引领产品落地实践到主导技术标准制定,萤石的全链条领导力并非偶然,其核心逻辑在于:以强大AI视觉/视频能力为技术底座,以创新为破局之刃,以用户需求为锚点,通过“技术突破→产品落地→口碑传播→行业引领”的闭环链路,持续完成自我价值跃迁。 从古至今,门锁形态虽历经迭代,但“守护家庭安全”始终是用户心底不变的核心需求。萤石正是紧扣这一本质,将“优化体验、提升品质、坚持创新”贯穿研发全流程,围绕安全痛点持续迭代,推动智能锁安全体系不断进阶,为行业注入持续动力。 2021年,当行业普遍处于技术摸索阶段时,萤石敏锐察觉到用户对“精准身份认证”的迫切需求,自主研发AI智能识别模组,推出搭载双目+结构光3D人脸识别技术的
      11评论
      举报
      藏在智能锁里的AI革命:萤石如何让科技“利万物而不争”?
    • DoNewsDoNews
      ·10-13 18:20

      营收下滑、跨界遇挫,卤味“三巨头”跌落神坛?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豆包AI 2025年9月,因披露的年报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让卤味“一哥”绝味食品深陷泥沼。 根据湖南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透露的细节,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和1.64%。 经过测算,绝味食品在涉事期间少计营业收入合计约7.23亿元。湖南证监局认为,绝味食品上述行为涉嫌违反《证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因此绝味食品及绝味食品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等人合计被处以850万元罚款。 9月23日,绝味食品正式戴上“ST”的帽子,A股股票简称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 绝味”,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尽管外界对于绝味食品隐瞒营收的原因众说纷纭,令该事件变得扑朔迷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隐瞒营收不仅暴露出绝味食品内部控制体系形同虚设以及资金管理混乱不堪等乱象,也侧面反映出卤味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局。 2025年上半年,卤味“三巨头”(绝味食品、煌上煌、周黑鸭)集体遭遇营收下滑压力,虽然通过收缩门店、控制成本等方式暂时稳住净利润表现,但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01、业绩集体承压 卤味行业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期”。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卤味品类市场规模为1573亿元,同比增速仅3.7%,预计2025年微增至1620亿元,增速进一步放缓。寒意持续渗透之下,卤味“三巨头”的业绩也随之陷入高度承压的窘境。 2025年上半年,绝味食品的营收为28.20亿元,同比下降15.57%;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其中,绝味食品的主营业务卤制食品销售业务同比下降16.67%至23.40亿元,是导致营收大幅下滑的直接原因。 图源:绝味食品财报 同
      38评论
      举报
      营收下滑、跨界遇挫,卤味“三巨头”跌落神坛?
    • DoNewsDoNews
      ·10-13 18:14

      “**八杰”之一营销悍将告别极氪,下一站去哪?

      近日,极氪科技集团首席业务官(CBO)关海涛通过朋友圈正式公布离职消息。他以“青山绿水,江湖再见”八字作为告别,这位被称为“汽车业**八杰之一”的营销悍将,结束了两年多的极氪生涯,留下了一段行业佳话。 图源:关海涛朋友圈 01、跨界传奇,破局车圈 关海涛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跨界传奇”。可以说,他跨界而来,带着荣耀的光环破局车圈。 据悉,关海涛早年横跨3C数码、互联网、快消三大行业,历任荣耀中国区CMO、中国区副总裁,他带领荣耀登顶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宝座。在荣耀期间,他系统化重塑营销团队,打赢30余场关键战役,将品牌认知度提升至90%以上,斩获国内外营销大奖80余项。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率先搭建行业DSP平台,实现营销费用高效管控;在电商领域重构“营销服”一体化体系,贡献了全渠道八成以上的利润。 02、书写“极氪速度”神话 2023年,关海涛加盟极氪,全面执掌极氪品牌全球营销工作。 这是一场堪称教科书级的“跨界转型”。他以互联网思维重构汽车营销体系,仅用一年时间,就助力极氪登顶20万元以上纯电品牌销量冠军。在四座超豪华细分市场中,每卖出两台MPV,就有一台是极氪009光辉,极氪品牌在豪华车阵营站稳脚跟。 数字见证奇迹: 2023年交付11.8万辆,同比增长65% 2024年销量突破22万辆,同比激增87% 2024年,每10辆猎装车有7辆是极氪001,成为最快突破25万台交付的中国纯电车型 单车均价近30万元,最高售价达90万元 24 年极氪成为20 万以上纯电第一品牌 四座超豪华市场,每卖出两台MPV,就有一台是极氪009光辉 03、营销哲学:“守正出奇”的制胜之道 关海涛为极氪注入了独特的营销基因——“守正出奇”。 在产品端,他坚持“产品营销为第一位”,推动001FR、007、009光辉等明星车型上市,树立了多个细分市场的标杆。其中极氪001超越奔驰、宝马主力车型,成为
      154评论
      举报
      “**八杰”之一营销悍将告别极氪,下一站去哪?
    • DoNewsDoNews
      ·10-13 12:06

      奥乐齐中国换帅,能打破“水土不服”的魔咒?

      作者|张宇 编辑|杨博丞 题图 | Christoph Schwaiger领英 10月10日,德国头部零售企业奥乐齐正式确认了一项关键性人事任命:奥乐齐中国原CEO Christoph Schwaiger卸任,董事总经理陈佳已于10月1日升任奥乐齐中国CEO,全面接管中国区业务并直接向奥乐齐全球CEO汇报。 公开资料显示,陈佳于2023年2月加入奥乐齐,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全面负责中国区的战略规划与业务运营。在此之前,她先后任职于沃尔玛、麦德龙,主要负责采购、供应链管理、采购、自有品牌建设及拓展等工作。 陈佳是奥乐齐中国第二任CEO,亦是奥乐齐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首位本土CEO,这意味着奥乐齐中国正式迈入深耕本土化的新阶段,试图通过任命兼具外资零售背景与本土实战经验的领导者,加速推动业务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 一、战略转向 2019年6月,奥乐齐中国在上海古美生活购物广场和静安体育中心同步开设了两家门店,正式开启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尽管奥乐齐在德国及海外市场以“硬折扣”“平价”而闻名,但其进入中国市场后却采取了差异化策略,比如门店选址位于中高端社区周边,并且提升了装修档次,商品大多以进口食品和高端日用品为主,定位“社区精品超市+社区食堂”,将客户群体锁定为中产阶级消费者。 对于该差异化战略,奥乐齐中国区主席陈有钢曾解释称,奥乐齐的特点是因地制宜,但低端不是奥乐齐的唯一标签。陈有钢认为,中国的零售市场本身就充斥着价格战,在中国市场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作为一家比较系统化的、合规成本也比较高的外资企业,奥乐齐在中国市场比拼价格并不是最好的途径。” 不过,奥乐齐中国并未固守这一差异化策略,而是迅速启动了战略转向。 2023年12月,奥乐齐中国将定位调整为“好品质,够低价”,对食品、日用品等多个品类的商品进行大幅降价,并且推出“超值”系列商品。2024年1月顺势开启
      174评论
      举报
      奥乐齐中国换帅,能打破“水土不服”的魔咒?
    • DoNewsDoNews
      ·10-11

      营收依赖伊对,米连科技上市步履维艰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9月29日,音视频恋爱社交APP伊对的母公司米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主板挂牌上市。 米连科技定位在线情感社交平台,旗下包括伊对、贴贴等国内应用产品,以及HiFami、Chatta及Seeta等海外应用产品。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收入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对位列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市场第一。 米连科技将主持人用户引导的三方互动模式视为基石,其认为真实社交体验的核心在于“用户主导”的互动,于是率先引入主持人用户作为关系建立的引导者,推动用户间的互动。截至2025年上半年,伊对主持人用户数量累计已超过18万名。 主持人用户引导的三方互动模式的确为米连科技带来了丰厚回报,成为其用户黏性的重要助力之一。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5年上半年,米连科技的旗舰应用产品伊对实现月活跃用户月均使用时长8.0小时及七日留存率72.1%的成绩,显著高于行业前十大参与者的平均值(3.2小时及53.3%)。 图源:米连科技招股书 不过,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之下,米连科技仍面临诸多危机,比如营收高度依赖伊对及贴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合规风险高悬等。如何有效破解这些危机,已成为米连科技推进上市进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 一、连续亏损两年后扭亏为盈 米连科技的营收几乎全部来自提供增值服务,包括虚拟物品、互动功能及会员订阅。用户可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Apple Store及其他第三方支付渠道购买用户代币。一旦付费用户购买用户代币,其账户将立即获得相应余额。用户随后可使用账户中的代币来启用互动功能,及购买虚拟物品并在文字、音频及视频聊天中赠送给其他用户或主持人用户。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米连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0.52亿元、10.34亿元和23.73亿元。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进一步增长至19.17亿
      63评论
      举报
      营收依赖伊对,米连科技上市步履维艰
    • DoNewsDoNews
      ·10-10

      大疆跨界搅局,科沃斯烦恼重重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8月16日,服务机器人研发与制造商科沃斯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根据财报,科沃斯在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为86.76亿元,同比增长24.37%;归母净利润为9.79亿元,同比增长60.84%。其中,科沃斯品牌收入为48.05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55.39%;添可品牌收入为36.61亿元人,占比为42.19%。科沃斯及添可两大自有品牌收入合计高达84.6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高达97.58%。 图源:科沃斯财报 这份财报的数据十分亮眼,似乎预示着科沃斯已经从此前的低迷状态中全面脱离出来,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然而在亮眼的数据背后,科沃斯正面临着销售费用大幅增长、依赖政策红利、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困境。 一、业绩增长依赖“国补” 科沃斯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俗,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国补”。 2025 年上半年,由于“国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带动了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行业规模加速扩张。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受益于政策助力与技术迭代的共同作用,扫地机器人行业规模加速扩张,2025年上半年零售额同比显著增长41.1%至98亿元,零售量同比增长40.7%至315万台。同一时期,洗地机行业也实现稳健增长,零售额同比增长30.3%至80亿元,零售量同比增长37.2%至390万台。 国补主要通过以旧换新等形式为符合条件的消费者提供资金补贴,直接降低购买成本并刺激市场需求,因而在国补的带动下,科沃斯的出货量也顺应行业趋势实现了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产品全球出货量为187.6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55.5%;添可品牌洗地机产品全球出货量为197.4万台,较2024年同期增长17.5%。 事实上,自2024年9月国补政策实施以来,对科沃斯业绩的提振效果十分显著。 2024年第三季度
      249评论
      举报
      大疆跨界搅局,科沃斯烦恼重重
    • DoNewsDoNews
      ·10-10

      比亚迪连续四季度力压特斯拉,全球电动车格局加速重塑

      2025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再度在全球纯电汽车市场上领先特斯拉。根据官方产销快报和特斯拉第三季度季报,比亚迪第三季度纯电车型销量达582522辆,而特斯拉交付量为497099辆,比亚迪单季度领先85423辆。 这意味着,比亚迪从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第三季度,已连续四个季度在全球纯电销量上领先特斯拉,奠定了其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领先地位。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NEV)整体销量达326万台,纯电车型贡献核心份额,占比49.26%,销量近160.6万台,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引擎。 最近,彭博社分析师预测,比亚迪今年将以较大优势超越特斯拉。比亚迪预计将交付约217万辆纯电动汽车,而对特斯拉的平均预估为161万辆。 比亚迪连续四季度纯电车型销量超过特斯拉 海外市场突飞猛进,全球化战略全面奏效 今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突破70万辆。据易车数据显示,2025年8月,比亚迪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销量均超过了特斯拉。 8月比亚迪品牌在全球多国销量超过特斯拉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亮眼成绩,有力印证了其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理念及全球化战略的正确性。一方面,其覆盖不同价位段的多元化车型矩阵,精准匹配了全球各地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从推进本地化生产,到适配各国政策,再到搭建完善的服务网络,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协同效应,共同为比亚迪品牌出海保驾护航。正是这些策略的有效落地,让比亚迪在海外的发展步伐愈发稳健。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足迹已遍布116 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电动车格局加速重塑 当下,全球电动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格局重塑,技术迭代提速、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升级,旧有行业秩序不断被打破,新的竞争逻辑与市场格局加速形成。 在这场关乎未来出行的变革浪潮中,比亚迪不再是跟随者,而是以扎实
      466评论
      举报
      比亚迪连续四季度力压特斯拉,全球电动车格局加速重塑
    • DoNewsDoNews
      ·09-30

      涪陵榨菜陷瓶颈:乌江榨菜卖不动,拓新品难破局

      撰文 | 许  芸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坐拥知名品牌“乌江”的涪陵榨菜,增长故事讲不动了。 涪陵榨菜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13.13亿元,仅同比增长0.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1亿元,同比下滑1.66%。 涪陵榨菜用小生意撬动巨额财富的故事一向令人艳羡,但小生意往往意味着行业进入门槛低、同质化竞争严重以及客单价低需要高频消费支撑增长、市场规模受限。 虽然涪陵榨菜进行了加大营销力度、拓宽产品品类等诸多努力,但显然,其要突破增长面临的“天花板”难度不小。 一、增长陷入瓶颈期 涪陵榨菜的成长史,是一个逆风翻盘的励志故事。 涪陵榨菜曾一度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2000年,涪陵榨菜前董事长周斌全接手负债500万元的涪陵榨菜集团,靠在三峡移民搬迁中获得的1.8亿元拆迁补偿资金进行了工业化改革,用科技手段把作坊式生产带到了现代化生产上。次年,涪陵榨菜便实现扭亏为盈。 此后,靠着小小的榨菜生意,涪陵榨菜开始了腾飞之路,业绩、市场份额一路上涨,并成功上市对接资本市场,凭借在股市的良好表现一度被奉为“榨茅”。 然而,最近几年,涪陵榨菜的增长故事讲不动了。从最近三年的业绩来看,2022年-2024年,涪陵榨菜的营收分别为25.48亿元、24.5亿元、23.87亿元,增速分别为1.18%、-3.86%、-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99亿元、8.27亿元、7.99亿元,增速分别为21.14%、-8.04%、-3.29%。 为了推动业绩增长,涪陵榨菜在销售方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2025年上半年,涪陵榨菜的销售费用达到1.95亿元,同比增长22.94%。对此,涪陵榨菜解释称,主要为报告期内公司为强化存量市场竞争优势,在大商超、连锁便利店及生鲜渠道实施精准营销策略,提升产品上架率、优化终端陈列方案以及开展消费者促
      241评论
      举报
      涪陵榨菜陷瓶颈:乌江榨菜卖不动,拓新品难破局
    • DoNewsDoNews
      ·09-30

      打破传统豪华车壁垒,50万级SUV市场问界M9为何如此保值?

      撰文 | 许芸 题图 | 问界 9月23日,问界M9最新“战绩”出炉:上市18个月以来,销量稳居50万元以上级别首位,累计交付已突破24万台。 问界M9销量长红的背后,是持续不断地对产品的精细打磨、对技术的推陈出新。 据DoNews了解,本次问界M9 2025款除了推出新配色「银境紫」,还进行了超50项功能的全量升级,对智能化、安全性、驾乘体验等方面进行了焕新。这些更新,不仅能够带给用户更优质、更卓越、更豪华的驾乘体验,更实力诠释了“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为问界的销量增长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01、用户认可,才是真的好 问界M9在用户中有着不错的口碑,在相关统计报告中,问界M9用一个个登顶的客观评测指标展现用户喜爱。在杰兰路《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研究》中,问界M9蝉联新能源SUV车型净推荐值第一;在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评测中,问界M9获得混动大型SUV用户满意度第一;问界M9还曾获得J.D. Power魅力指数榜单位列豪华插电混动SUV No.1。 此外,截止到2025年8月,问界M9连续8个月蝉联大型SUV保值率No.1。保值率是衡量汽车市场价值保持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车主的换车成本和投资回报。如果保值率低,势必会对消费者购车意愿带来不良影响,而高保值率意味着车辆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车主转手时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 高口碑一定程度转化为了高销售量。问界M9推出不到两年交付已超24万台;问界品牌更是用不到4年达成超80万辆成就,创下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交付速度纪录,成功打破高端用户圈层壁垒、重塑豪华车市场竞争格局。 50万元以上售价的车型,曾经是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天下,如今问界M9却在其中站稳了脚跟。那么,问界M9为何会获得如此庞大的群体支持?原本是BBA拥趸的消费者为何
      221评论
      举报
      打破传统豪华车壁垒,50万级SUV市场问界M9为何如此保值?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