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财闻网
财闻网是专业分析资本市场变化的综合性财经研究平台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992
帖子 · 992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财闻网
财闻网
·
07-18
美国IPO市场上半年强劲复苏,SPAC模式成企业上市重要渠道
据多家机构统计,美国资本市场在经历2024年回暖后,上半年IPO市场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198家企业成功登陆美股,累计募资总额达2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3.68%和33.72%。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与金融领域成为IPO核心赛道。198家新股中,信息技术与服务、制造业、零售与贸易行业分别以30%、16%、14%的占比位居前三。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企业表现突出,例如AI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以15亿美元募资额跻身前三,显示市场对高成长性科技标的强烈追捧。 SPAC模式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共有52家SPAC完成IPO,募资总额达94亿美元,同比激增338.60%。这一数据占美股IPO总规模的36.3%,成为企业快速上市的重要渠道。例如,专注沉浸式娱乐产业的K&F Growth Acquisition Corp. II以2.875亿美元募资额完成上市,为后续De-SPAC交易奠定基础。 中国企业在美股IPO市场中表现活跃。上半年共有47家中概股企业成功上市,同比增长62.07%,占美股IPO总数的23.7%。其中,38家通过传统IPO方式募资8.07亿美元,9家通过SPAC模式募资11.5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呈现“数量激增、募资分化”特征:仅霸王茶姬(4.11亿美元)和亚盛医药(1.26亿美元)两家企业募资额超1亿美元,其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平均募资额仅4180万美元。 行业分布上,中概股覆盖应用软件、制药、建筑与工程等领域。例如,LZ Technology Holdings凭借智慧社区广告与本地化电商模式,募资720万美元后股价涨幅超300%;而医疗健康企业派格生物医药-B在港交所上市时获743倍认购,凸显市场对“小而美”科技标的的高度关注。 市场回暖背后是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202
看
12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国IPO市场上半年强劲复苏,SPAC模式成企业上市重要渠道
财闻网
财闻网
·
07-15
仅因下架好丽友派的山姆会员店,为何成为2025年最大危机?
7月15日,全球知名会员制零售品牌山姆会员店陷入选品争议漩涡。当日,大量消费者发现山姆APP及小程序中多款争议商品被悄然下架,其中以“低糖好丽友派”为核心焦点。据山姆官方客服确认,该产品已在全国线上渠道全面下架,但未公布具体原因,仅表示“未接到相关通知”。 此次下架的“低糖好丽友派”于2025年6月上架,主打“减糖80%”“可可含量增30%”的健康概念,48枚装售价49.9元。然而,商品评论区超300条差评直指其“实际过甜”,与宣传的减糖效果严重不符。更引发争议的是,配料表中含有的起酥油成分被消费者质疑存在反式脂肪风险,与山姆一贯强调的“健康严选”定位相悖。 尽管该产品目前拥有9000余条评价且好评率达93.6%,但负面反馈集中于口感与健康属性的矛盾。有消费者直言:“看到低糖才买,结果甜到齁嗓,山姆的选品标准是不是该重新审核了?” 据多方核实,此次下架并非孤立事件。除好丽友派外,卫龙牛肝菌魔芋等争议新品也同步从山姆APP消失。部分门店店员透露,公司内部已通知下架,但未明确重新上架时间。线下门店中,好丽友派仍被摆放在收银台显眼位置,工作人员称“销量不错,消费者有从众心理”。然而,社交媒体上已有会员表示将退卡,质疑“在普通超市就能买到的品牌,为何要支付260元年费?” 面对舆论压力,山姆会员商店全国客服热线及官方声明均强调“一贯遵循品质优先原则”,并表示“会员意见已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对于退卡咨询,客服未透露具体人数,但承认“确有消费者致电询问”。 山姆管理层在近期供应商峰会上重申,将“强化品质、强化差异化、强化稳定供应”,但此次事件暴露出其选品逻辑与会员预期的偏差。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指出:“会员制商店的生命线是差异化,若商品与普通渠道无异,会员的圈层价值将大幅削弱。” 会员制零售的差异化之困 此次风波折射出会员制零售在中国市场的深层挑战。一方面,山姆需通过独家商品维持会员
看
34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仅因下架好丽友派的山姆会员店,为何成为2025年最大危机?
财闻网
财闻网
·
07-14
娃哈哈宗馥莉“豪门争夺”,“同父异母弟妹”起诉涉百亿遗产
从古以来,“功、名、利、禄”这四个字宛如一幅色彩浓烈却暗藏玄机的画卷,被视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为之痴狂、为之挣扎。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正深陷一场遗产纷争漩涡而在此成为焦点话题。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7月,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三人,将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起诉至香港法庭。这三位原告被他们的律师确认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他们正寻求一项禁令,阻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账户内的资产,并追讨其父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信托权益。 原告的律师透露,三人同时向杭州一家法院提起了诉讼,目的在于确保各自能获得每笔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权利。原告方表示,宗庆后生前曾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在信托运营过程中,当资金出现不足时,宗庆后还要求其助手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以补充资金。截至2024年初,该汇丰银行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然而,一份法律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5月,已有约110万美元从该账户中被转出。 基于这些情况,三位原告请求法庭冻结该汇丰银行账户,同时要求宗馥莉尊重其父亲的遗嘱,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利息,并赔偿他们因资金转移而产生的损失。但宗馥莉的律师团队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宗馥莉的律师称,宗馥莉不接受这些证据,而且明确表示宗庆后并没有向她发出相关指示。 “宗氏家族”商业版图与复杂关系 在公众的过往印象中,“布鞋首富”宗庆后的家庭关系较为简单,妻子施幼珍、独女宗馥莉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宗氏家族的商业版图和人际关系远比想象中复杂。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在2024年12月,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在香港被起诉。原告为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原告律师确认,这三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弟妹”。三名原告主张他
看
14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娃哈哈宗馥莉“豪门争夺”,“同父异母弟妹”起诉涉百亿遗产
财闻网
财闻网
·
07-11
从卖游戏显卡到AI生产力,英伟达市值接近英法两国GDP总量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股市场见证了历史性时刻——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在盘中交易中一度飙升至每股164.50美元,总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壮举的上市公司。 英伟达的市值飞跃,与全球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作为GPU(图形处理器)技术的全球领导者,英伟达的产品已成为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支撑云计算平台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英伟达在全球高性能AI加速器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其A100、H100及Blackwell系列芯片成为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的“标配”。 最新财报显示,英伟达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39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0%,占总营收的89%。市场分析师指出,生成式AI的“黄金浪潮”正推动全球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而英伟达凭借技术壁垒和生态优势,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超越发达国家GDP,科技巨头改写经济格局 4万亿美元市值是什么概念?这一数字已接近法国、英国2024年的GDP总量,甚至超过德国、巴西等国的股票市场总市值。英伟达的崛起,不仅重塑了科技行业的竞争版图,更凸显了单一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市场坚信人工智能就是未来,而英伟达无疑是最有可能在此番‘淘金热’中受益的企业。”美国盈透证券首席市场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如此评价。自2022年底ChatGPT引爆AI浪潮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1000%,2025年年内涨幅达22%,成为标普500指数中权重最高的成分股之一。 尽管风光无限,英伟达的未来并非坦途。2025年初,受中国AI公司DeepSeek推出低价模型影响,市场一度担忧AI基础设施投入放缓,英伟达股价短暂承压。此外,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政策也对其中国业务造成冲击——此前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的四分之一,2024年销售额达170亿美元。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生态内部。近期,
看
11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卖游戏显卡到AI生产力,英伟达市值接近英法两国GDP总量
财闻网
财闻网
·
07-09
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第一股诞生
7月9日,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领军企业极智嘉(股票代码:02590.HK)在港交所主板鸣锣上市,成为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成立于2015年,以“让物流更智能”为使命,专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 据招股书披露,极智嘉2024年营收达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净利润5.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提升至38.6%。其核心优势在于全场景覆盖能力:从“货到人”拣选系统到四向穿梭车密集存储,从无人叉车搬运到复合机器人协同作业,极智嘉已构建全球最完整的AMR产品矩阵,并拥有超1500项专利技术。 在全球化战略驱动下,极智嘉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4年,极智嘉以155亿人民币估值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并连续三年蝉联全球AMR市场占有率第一 。公司客户包括沃尔玛、丰田、西门子等全球知名企业,关键客户复购率约90%。极智嘉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通过物流机器人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节能减排。 全栈自研构筑行业护城河 极智嘉率先将激光雷达(LiDAR)与RGBD相机深度融合,开发出行业领先的激光视觉融合SLAM技术。该技术通过多传感器数据实时校准,实现动态环境下±10mm定位精度与±1°角度控制,远超传统激光SLAM的±50mm误差范围。 在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的千台级机器人仓中,该技术成功应对高密度货架调整、高频次货物移动等复杂场景,使仓库运营效率提升40%。 “传统仓储机器人常因环境变化‘迷路’,而极智嘉的融合SLAM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自适应导航’能力。”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专家评价称,这项技术已通过欧盟CE认证,成为全球高端市场的准入门槛。 极智嘉自主研发的Hyper+算法平台,涵盖路径规划、任务分配、预测性分析等25种仓储专用算法,构成AMR市场的“技术天花板”。其核心突破在于单仓可同步调度超5000台机器人,任务
看
2,52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第一股诞生
财闻网
财闻网
·
07-04
追加押注超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计划成美国AI时代豪赌?
日前有报道称,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全球企业级云服务领军者甲骨文(Oracle)宣布深化“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追加投资超5000亿美元,旨在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 “星际之门”计划最早由OpenAI、软银集团及甲骨文于2025年1月联合发起,初始投资1000亿美元,目标是在四年内扩容至5000亿美元。项目核心逻辑直指AI时代的“基础设施焦虑”。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曾公开抱怨,微软Azure云服务无法满足其训练GPT-5等超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导致模型迭代滞后于谷歌等竞争对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该项目定位为“AI时代的曼哈顿计划”,旨在通过巨额投资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创造10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项目选址覆盖得克萨斯州、密歇根州等16个州,部分数据中心毗邻军事基地,被视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关键支点。 “星际之门”计划目标构建全球AI算力霸权 随着OpenAI与甲骨文宣布将“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总投资规模提升至5000亿美元,这一史诗级项目的核心目标通过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不仅要垄断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制高点,更要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经济与地缘政治秩序。 “星际之门”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由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定制化AI芯片和量子计算模拟技术构成的算力网络,其规模与战略意义堪比二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项目规划建设25座超算中心,其中首座得州奥斯汀园区已部署超100万块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算力密度达传统数据中心15倍。到2026年,全网算力将占全球AI算力市场的35%,形成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 “星际之门”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一场经济革命。其目标是通过算力垄断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项目强制要求60%以上设备采购自美国本土厂商,直接拉动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英特尔俄亥
看
15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追加押注超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计划成美国AI时代豪赌?
财闻网
财闻网
·
07-01
上半年港股IPO“量价齐升”,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分化与重构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以“井喷”增长交出亮眼成绩单。据港交所及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港交所已完成40宗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同比激增688.54%,不仅超越2024年全年募资规模,更以绝对优势登顶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Wind数据显示,40宗IPO项目平均募资额达26.68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家A股龙头企业的募资规模均超百亿港元,合计贡献超718亿港元,占总额的67%。宁德时代以约410亿港元的募资额刷新港股纪录,成为全球最大IPO项目;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分别募资113.73亿港元和101.28亿港元,跻身全球IPO融资额前十。 德勤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资额大幅领先纳斯达克(713亿港元)和纽交所,全球占比达24%,与A股合计占比33%,凸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地位。安永进一步预测,全年港股IPO募资额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新上市公司或达80家。 本轮IPO热潮中,“A+H”双平台模式成为显著趋势。除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外,三花智控、蜜雪集团、赤峰黄金等40家A股公司正在港交所排队上市,覆盖新能源、医药、消费、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科技与消费行业企业占比超六成,成为募资主力。 从行业分类看,硬科技企业备受资本追捧。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英诺赛科等已上市科技企业股价表现稳健,市值随技术落地持续攀升;天域半导体、峰岹科技、天岳先进等企业已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新消费领域同样掀起上市潮,古茗、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品牌相继挂牌,老乡鸡、三只松鼠等中式快餐与休闲食品企业也递交申请。 业内专家分析,硬科技与新消费企业的崛起,折射出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随着人工智能、5G商用、智能汽车等技术突破,中国科技企业
看
29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上半年港股IPO“量价齐升”,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分化与重构
财闻网
财闻网
·
06-30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公布真实案例,A股多家概念股全线走强
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于近日发布多例真实临床案例,展示其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BCI)在医疗康复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从帮助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到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这些案例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更揭示了脑机接口重塑人类与机器交互方式的潜力。 其一,渐冻症患者用AI“补全”语言,实现脑信号到语音的闭环。全球第三例Neuralink植入患者、亚利桑那州作家布拉德福德·史密斯(Bradford Smith)因渐冻症(ALS)失去行动和说话能力。2025年初,他植入了Neuralink的“心灵感应”(Telepathy)设备,该装置通过64根比发丝还细的电极丝接入大脑运动皮层,实时捕捉神经信号。 史密斯团队利用马斯克旗下xAI公司的Grok模型,结合其患病前录制的音视频素材,训练出个性化AI语音模型。当史密斯通过脑机接口输入文字时,AI可即时生成其原声语音,实现“脑信号→文字→语音”的完整闭环。目前,史密斯已能顺畅控制电脑进行视频剪辑、写作,并借助AI语音与外界交流。他表示:“这让我重新获得了表达权,甚至比患病前打字更快。” 其二,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重获生活自主权。首例Neuralink植入患者诺兰·阿巴赫(Noland Arbaugh)的故事持续引发关注。这位因潜水事故导致肩部以下瘫痪的男子,在2024年1月植入设备后,通过意念控制光标、玩《马里奥赛车》等游戏,甚至在国际象棋对战中击败对手。 在最新案例中,阿巴赫成功用意念控制特斯拉机械臂完成“石头剪刀布”游戏,标志着神经假肢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阿巴赫透露,他过去14个月的阅读量超过此前11年总和,并计划重返社区大学完成学业。此外,他通过脑机接口找到工作,甚至参与家庭房屋重建计划,彻底摆脱“累赘感”。 其三:猴子实验验证“盲视”技术,人类视力恢复指日可待。Neuralink同步披露了其“盲视”(B
看
31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公布真实案例,A股多家概念股全线走强
财闻网
财闻网
·
06-27
超级主播为何都“消失了”,“618”崛起AI数字人与虚拟主播
长达37天的“史上最长618”大促刚刚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今年618期间,曾经叱咤风云的超级主播们集体“隐身”。 在今年的618大促中,李佳琦、董宇辉、辛巴、小杨哥等超级主播几乎是集体消失了。李佳琦作为“淘宝一哥”,虽然依旧参与了618大促,但仅重点押注预售日和开卖日,其余时间则交由助播接替。 据第三方机构青眼情报的数据,今年618活动首日,李佳琦美妆品类GMV约为25亿元,不及2023年同期近50亿元的一半。从三年趋势看,李佳琦618直播GMV从2023年的49.77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26.75亿元,再降至今年的25亿元,呈持续下行态势。 董宇辉作为“抖音一哥”,虽然618首日创下单场1.76亿元销售额的成绩,刷新了2024年开播以来的单日销售纪录,但他本人出现在直播间的频率和时长并不算高。今年5月13日至6月6日期间,董宇辉仅参与6场直播,总时长13.5小时,平均每场约2.25小时。 辛巴的直播场次同样有所减少,他本人也表示以后直播会越来越少,要让辛选习惯没有辛巴。而小杨哥则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转而投身短剧制作,其新剧《替嫁新娘是大佬》已开机。 超级主播们的集体“隐身”,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直播电商行业变革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平台和品牌逐渐意识到过度依赖超级主播的风险。从平台角度来看,超级主播一旦“翻车”,将对平台流量和销售额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平台开始主动调整策略,扶持中腰部主播和品牌自播。抖音、淘宝等平台纷纷调整算法、给流量,力捧中腰部主播。淘宝就先后推出新领航计划、引光者联盟等政策,扶持腰部主播。据数据显示,抖音电商头部达人直播GMV占比已压缩至9%,店播和中小达人直播贡献的GMV比例不断走高。 从品牌角度来看,与超级主播合作需要支付高额的坑位费和佣金,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过度依赖超级主播也存在风险,一旦主播出现问题,将对品
看
37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超级主播为何都“消失了”,“618”崛起AI数字人与虚拟主播
财闻网
财闻网
·
06-26
飞天茅台单日价格大跳水,史上最严“禁酒令”将重塑白酒市场
日前,飞天茅台价格再度下探。据“今日酒价”公众号披露的批发参考价,2025年飞天茅台(53度/500ml,下同)原箱报价从前一日的1915元/瓶跌至1830元/瓶,单瓶下跌85元;散瓶报价也从1850元/瓶跌至1780元/瓶,单瓶下跌70元。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随着高端白酒市场需求持续走弱,飞天茅台零售价格呈单边下行态势。1月1日散飞与原箱批发价分别为2220元/瓶、2315元/瓶,截至当前,散瓶价格已累计下跌440元,跌幅达19.82%;原箱价格跌幅20.95%,累计下探485元。 与此同时,飞天茅台在部分电商平台上的零售价也“跳水”。6月25日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拼多多部分店铺飞天散瓶单瓶售价低至1760元,两瓶装的价格低至3490元,算下来一瓶只需1750元。 此外,茅台现在跌得很凶,6月25日飞天茅台单瓶回收价为1650元,相较昨日下跌接近一百元,如果数量多只能给到1600元,原箱回收价为10200元(折合1700元/瓶),不同年份飞天价格相差不大。部分烟酒商行表示,近期茅台酒价格跌幅较大,回收将面临亏损,已暂停茅台酒回收业务。 茅台“去金融化”将重塑市场 自2025年以来,飞天茅台价格持续走低。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2025年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一度降至1990元/瓶,原箱批发价下探到2080元/瓶,相较于年初,散瓶与原箱批价分别下滑9.01%和10.15%。这一价格“破位”现象,是茅台去金融化的直观体现。 过去,茅台酒因其稀缺性和品牌价值,被不少投资者视为保值增值的工具,金融属性逐渐显现。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茅台去金融化进程加速。 一方面,供应量不断增加。2024年茅台酒基酒产能达到了6.5万吨,市场投放量也随之同比增长12%,进入2025年,供应增加的趋势仍在延续。另一方面,需求端却出现疲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传统消费
看
36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飞天茅台单日价格大跳水,史上最严“禁酒令”将重塑白酒市场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114262227265950","uuid":"4114262227265950","gmtCreate":1651159153034,"gmtModify":1667382559157,"name":"财闻网","pinyin":"cwwcaiwenwang","introduction":"财闻网是专业分析资本市场变化的综合性财经研究平台","introductionEn":"","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6,"status":2,"fanSize":118,"headSize":2,"tweetSize":992,"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11.2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57803747213736,"gmtCreate":1752805178417,"gmtModify":1752807367116,"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美国IPO市场上半年强劲复苏,SPAC模式成企业上市重要渠道","htmlText":"据多家机构统计,美国资本市场在经历2024年回暖后,上半年IPO市场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198家企业成功登陆美股,累计募资总额达2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3.68%和33.72%。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与金融领域成为IPO核心赛道。198家新股中,信息技术与服务、制造业、零售与贸易行业分别以30%、16%、14%的占比位居前三。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企业表现突出,例如AI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以15亿美元募资额跻身前三,显示市场对高成长性科技标的强烈追捧。 SPAC模式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共有52家SPAC完成IPO,募资总额达94亿美元,同比激增338.60%。这一数据占美股IPO总规模的36.3%,成为企业快速上市的重要渠道。例如,专注沉浸式娱乐产业的K&F Growth Acquisition Corp. II以2.875亿美元募资额完成上市,为后续De-SPAC交易奠定基础。 中国企业在美股IPO市场中表现活跃。上半年共有47家中概股企业成功上市,同比增长62.07%,占美股IPO总数的23.7%。其中,38家通过传统IPO方式募资8.07亿美元,9家通过SPAC模式募资11.5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呈现“数量激增、募资分化”特征:仅霸王茶姬(4.11亿美元)和亚盛医药(1.26亿美元)两家企业募资额超1亿美元,其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平均募资额仅4180万美元。 行业分布上,中概股覆盖应用软件、制药、建筑与工程等领域。例如,LZ Technology Holdings凭借智慧社区广告与本地化电商模式,募资720万美元后股价涨幅超300%;而医疗健康企业派格生物医药-B在港交所上市时获743倍认购,凸显市场对“小而美”科技标的的高度关注。 市场回暖背后是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202","listText":"据多家机构统计,美国资本市场在经历2024年回暖后,上半年IPO市场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198家企业成功登陆美股,累计募资总额达2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3.68%和33.72%。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与金融领域成为IPO核心赛道。198家新股中,信息技术与服务、制造业、零售与贸易行业分别以30%、16%、14%的占比位居前三。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企业表现突出,例如AI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以15亿美元募资额跻身前三,显示市场对高成长性科技标的强烈追捧。 SPAC模式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共有52家SPAC完成IPO,募资总额达94亿美元,同比激增338.60%。这一数据占美股IPO总规模的36.3%,成为企业快速上市的重要渠道。例如,专注沉浸式娱乐产业的K&F Growth Acquisition Corp. II以2.875亿美元募资额完成上市,为后续De-SPAC交易奠定基础。 中国企业在美股IPO市场中表现活跃。上半年共有47家中概股企业成功上市,同比增长62.07%,占美股IPO总数的23.7%。其中,38家通过传统IPO方式募资8.07亿美元,9家通过SPAC模式募资11.5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呈现“数量激增、募资分化”特征:仅霸王茶姬(4.11亿美元)和亚盛医药(1.26亿美元)两家企业募资额超1亿美元,其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平均募资额仅4180万美元。 行业分布上,中概股覆盖应用软件、制药、建筑与工程等领域。例如,LZ Technology Holdings凭借智慧社区广告与本地化电商模式,募资720万美元后股价涨幅超300%;而医疗健康企业派格生物医药-B在港交所上市时获743倍认购,凸显市场对“小而美”科技标的的高度关注。 市场回暖背后是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202","text":"据多家机构统计,美国资本市场在经历2024年回暖后,上半年IPO市场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198家企业成功登陆美股,累计募资总额达2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3.68%和33.72%。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与金融领域成为IPO核心赛道。198家新股中,信息技术与服务、制造业、零售与贸易行业分别以30%、16%、14%的占比位居前三。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企业表现突出,例如AI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以15亿美元募资额跻身前三,显示市场对高成长性科技标的强烈追捧。 SPAC模式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共有52家SPAC完成IPO,募资总额达94亿美元,同比激增338.60%。这一数据占美股IPO总规模的36.3%,成为企业快速上市的重要渠道。例如,专注沉浸式娱乐产业的K&F Growth Acquisition Corp. II以2.875亿美元募资额完成上市,为后续De-SPAC交易奠定基础。 中国企业在美股IPO市场中表现活跃。上半年共有47家中概股企业成功上市,同比增长62.07%,占美股IPO总数的23.7%。其中,38家通过传统IPO方式募资8.07亿美元,9家通过SPAC模式募资11.5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呈现“数量激增、募资分化”特征:仅霸王茶姬(4.11亿美元)和亚盛医药(1.26亿美元)两家企业募资额超1亿美元,其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平均募资额仅4180万美元。 行业分布上,中概股覆盖应用软件、制药、建筑与工程等领域。例如,LZ Technology Holdings凭借智慧社区广告与本地化电商模式,募资720万美元后股价涨幅超300%;而医疗健康企业派格生物医药-B在港交所上市时获743倍认购,凸显市场对“小而美”科技标的的高度关注。 市场回暖背后是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202","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dfb2ad699b3877e9940203a2a6cd727","width":"640","height":"43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78037472137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929259254592,"gmtCreate":1752591803268,"gmtModify":1752591893686,"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仅因下架好丽友派的山姆会员店,为何成为2025年最大危机?","htmlText":"7月15日,全球知名会员制零售品牌山姆会员店陷入选品争议漩涡。当日,大量消费者发现山姆APP及小程序中多款争议商品被悄然下架,其中以“低糖好丽友派”为核心焦点。据山姆官方客服确认,该产品已在全国线上渠道全面下架,但未公布具体原因,仅表示“未接到相关通知”。 此次下架的“低糖好丽友派”于2025年6月上架,主打“减糖80%”“可可含量增30%”的健康概念,48枚装售价49.9元。然而,商品评论区超300条差评直指其“实际过甜”,与宣传的减糖效果严重不符。更引发争议的是,配料表中含有的起酥油成分被消费者质疑存在反式脂肪风险,与山姆一贯强调的“健康严选”定位相悖。 尽管该产品目前拥有9000余条评价且好评率达93.6%,但负面反馈集中于口感与健康属性的矛盾。有消费者直言:“看到低糖才买,结果甜到齁嗓,山姆的选品标准是不是该重新审核了?” 据多方核实,此次下架并非孤立事件。除好丽友派外,卫龙牛肝菌魔芋等争议新品也同步从山姆APP消失。部分门店店员透露,公司内部已通知下架,但未明确重新上架时间。线下门店中,好丽友派仍被摆放在收银台显眼位置,工作人员称“销量不错,消费者有从众心理”。然而,社交媒体上已有会员表示将退卡,质疑“在普通超市就能买到的品牌,为何要支付260元年费?” 面对舆论压力,山姆会员商店全国客服热线及官方声明均强调“一贯遵循品质优先原则”,并表示“会员意见已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对于退卡咨询,客服未透露具体人数,但承认“确有消费者致电询问”。 山姆管理层在近期供应商峰会上重申,将“强化品质、强化差异化、强化稳定供应”,但此次事件暴露出其选品逻辑与会员预期的偏差。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指出:“会员制商店的生命线是差异化,若商品与普通渠道无异,会员的圈层价值将大幅削弱。” 会员制零售的差异化之困 此次风波折射出会员制零售在中国市场的深层挑战。一方面,山姆需通过独家商品维持会员","listText":"7月15日,全球知名会员制零售品牌山姆会员店陷入选品争议漩涡。当日,大量消费者发现山姆APP及小程序中多款争议商品被悄然下架,其中以“低糖好丽友派”为核心焦点。据山姆官方客服确认,该产品已在全国线上渠道全面下架,但未公布具体原因,仅表示“未接到相关通知”。 此次下架的“低糖好丽友派”于2025年6月上架,主打“减糖80%”“可可含量增30%”的健康概念,48枚装售价49.9元。然而,商品评论区超300条差评直指其“实际过甜”,与宣传的减糖效果严重不符。更引发争议的是,配料表中含有的起酥油成分被消费者质疑存在反式脂肪风险,与山姆一贯强调的“健康严选”定位相悖。 尽管该产品目前拥有9000余条评价且好评率达93.6%,但负面反馈集中于口感与健康属性的矛盾。有消费者直言:“看到低糖才买,结果甜到齁嗓,山姆的选品标准是不是该重新审核了?” 据多方核实,此次下架并非孤立事件。除好丽友派外,卫龙牛肝菌魔芋等争议新品也同步从山姆APP消失。部分门店店员透露,公司内部已通知下架,但未明确重新上架时间。线下门店中,好丽友派仍被摆放在收银台显眼位置,工作人员称“销量不错,消费者有从众心理”。然而,社交媒体上已有会员表示将退卡,质疑“在普通超市就能买到的品牌,为何要支付260元年费?” 面对舆论压力,山姆会员商店全国客服热线及官方声明均强调“一贯遵循品质优先原则”,并表示“会员意见已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对于退卡咨询,客服未透露具体人数,但承认“确有消费者致电询问”。 山姆管理层在近期供应商峰会上重申,将“强化品质、强化差异化、强化稳定供应”,但此次事件暴露出其选品逻辑与会员预期的偏差。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指出:“会员制商店的生命线是差异化,若商品与普通渠道无异,会员的圈层价值将大幅削弱。” 会员制零售的差异化之困 此次风波折射出会员制零售在中国市场的深层挑战。一方面,山姆需通过独家商品维持会员","text":"7月15日,全球知名会员制零售品牌山姆会员店陷入选品争议漩涡。当日,大量消费者发现山姆APP及小程序中多款争议商品被悄然下架,其中以“低糖好丽友派”为核心焦点。据山姆官方客服确认,该产品已在全国线上渠道全面下架,但未公布具体原因,仅表示“未接到相关通知”。 此次下架的“低糖好丽友派”于2025年6月上架,主打“减糖80%”“可可含量增30%”的健康概念,48枚装售价49.9元。然而,商品评论区超300条差评直指其“实际过甜”,与宣传的减糖效果严重不符。更引发争议的是,配料表中含有的起酥油成分被消费者质疑存在反式脂肪风险,与山姆一贯强调的“健康严选”定位相悖。 尽管该产品目前拥有9000余条评价且好评率达93.6%,但负面反馈集中于口感与健康属性的矛盾。有消费者直言:“看到低糖才买,结果甜到齁嗓,山姆的选品标准是不是该重新审核了?” 据多方核实,此次下架并非孤立事件。除好丽友派外,卫龙牛肝菌魔芋等争议新品也同步从山姆APP消失。部分门店店员透露,公司内部已通知下架,但未明确重新上架时间。线下门店中,好丽友派仍被摆放在收银台显眼位置,工作人员称“销量不错,消费者有从众心理”。然而,社交媒体上已有会员表示将退卡,质疑“在普通超市就能买到的品牌,为何要支付260元年费?” 面对舆论压力,山姆会员商店全国客服热线及官方声明均强调“一贯遵循品质优先原则”,并表示“会员意见已纳入后续选品策略考量”。对于退卡咨询,客服未透露具体人数,但承认“确有消费者致电询问”。 山姆管理层在近期供应商峰会上重申,将“强化品质、强化差异化、强化稳定供应”,但此次事件暴露出其选品逻辑与会员预期的偏差。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指出:“会员制商店的生命线是差异化,若商品与普通渠道无异,会员的圈层价值将大幅削弱。” 会员制零售的差异化之困 此次风波折射出会员制零售在中国市场的深层挑战。一方面,山姆需通过独家商品维持会员","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3811dcde9db462d9b8a4e51616e2fb","width":"588","height":"37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9292592545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4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406653550912,"gmtCreate":1752464664631,"gmtModify":1752467109454,"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娃哈哈宗馥莉“豪门争夺”,“同父异母弟妹”起诉涉百亿遗产","htmlText":"从古以来,“功、名、利、禄”这四个字宛如一幅色彩浓烈却暗藏玄机的画卷,被视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为之痴狂、为之挣扎。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正深陷一场遗产纷争漩涡而在此成为焦点话题。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7月,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三人,将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起诉至香港法庭。这三位原告被他们的律师确认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他们正寻求一项禁令,阻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账户内的资产,并追讨其父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信托权益。 原告的律师透露,三人同时向杭州一家法院提起了诉讼,目的在于确保各自能获得每笔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权利。原告方表示,宗庆后生前曾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在信托运营过程中,当资金出现不足时,宗庆后还要求其助手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以补充资金。截至2024年初,该汇丰银行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然而,一份法律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5月,已有约110万美元从该账户中被转出。 基于这些情况,三位原告请求法庭冻结该汇丰银行账户,同时要求宗馥莉尊重其父亲的遗嘱,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利息,并赔偿他们因资金转移而产生的损失。但宗馥莉的律师团队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宗馥莉的律师称,宗馥莉不接受这些证据,而且明确表示宗庆后并没有向她发出相关指示。 “宗氏家族”商业版图与复杂关系 在公众的过往印象中,“布鞋首富”宗庆后的家庭关系较为简单,妻子施幼珍、独女宗馥莉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宗氏家族的商业版图和人际关系远比想象中复杂。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在2024年12月,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在香港被起诉。原告为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原告律师确认,这三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弟妹”。三名原告主张他","listText":"从古以来,“功、名、利、禄”这四个字宛如一幅色彩浓烈却暗藏玄机的画卷,被视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为之痴狂、为之挣扎。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正深陷一场遗产纷争漩涡而在此成为焦点话题。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7月,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三人,将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起诉至香港法庭。这三位原告被他们的律师确认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他们正寻求一项禁令,阻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账户内的资产,并追讨其父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信托权益。 原告的律师透露,三人同时向杭州一家法院提起了诉讼,目的在于确保各自能获得每笔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权利。原告方表示,宗庆后生前曾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在信托运营过程中,当资金出现不足时,宗庆后还要求其助手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以补充资金。截至2024年初,该汇丰银行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然而,一份法律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5月,已有约110万美元从该账户中被转出。 基于这些情况,三位原告请求法庭冻结该汇丰银行账户,同时要求宗馥莉尊重其父亲的遗嘱,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利息,并赔偿他们因资金转移而产生的损失。但宗馥莉的律师团队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宗馥莉的律师称,宗馥莉不接受这些证据,而且明确表示宗庆后并没有向她发出相关指示。 “宗氏家族”商业版图与复杂关系 在公众的过往印象中,“布鞋首富”宗庆后的家庭关系较为简单,妻子施幼珍、独女宗馥莉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宗氏家族的商业版图和人际关系远比想象中复杂。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在2024年12月,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在香港被起诉。原告为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原告律师确认,这三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弟妹”。三名原告主张他","text":"从古以来,“功、名、利、禄”这四个字宛如一幅色彩浓烈却暗藏玄机的画卷,被视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为之痴狂、为之挣扎。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正深陷一场遗产纷争漩涡而在此成为焦点话题。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7月,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三人,将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起诉至香港法庭。这三位原告被他们的律师确认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他们正寻求一项禁令,阻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账户内的资产,并追讨其父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信托权益。 原告的律师透露,三人同时向杭州一家法院提起了诉讼,目的在于确保各自能获得每笔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权利。原告方表示,宗庆后生前曾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在信托运营过程中,当资金出现不足时,宗庆后还要求其助手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以补充资金。截至2024年初,该汇丰银行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然而,一份法律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5月,已有约110万美元从该账户中被转出。 基于这些情况,三位原告请求法庭冻结该汇丰银行账户,同时要求宗馥莉尊重其父亲的遗嘱,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利息,并赔偿他们因资金转移而产生的损失。但宗馥莉的律师团队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宗馥莉的律师称,宗馥莉不接受这些证据,而且明确表示宗庆后并没有向她发出相关指示。 “宗氏家族”商业版图与复杂关系 在公众的过往印象中,“布鞋首富”宗庆后的家庭关系较为简单,妻子施幼珍、独女宗馥莉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宗氏家族的商业版图和人际关系远比想象中复杂。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在2024年12月,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在香港被起诉。原告为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原告律师确认,这三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弟妹”。三名原告主张他","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aea697e648691780e21f218e5709107","width":"640","height":"40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7cbcfad17d88e570cd7d8ac12b2cd12","width":"640","height":"35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1919171db1780a10eaaa3aa81c5e355","width":"640","height":"19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4066535509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5389572280728,"gmtCreate":1752215780163,"gmtModify":175221704741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从卖游戏显卡到AI生产力,英伟达市值接近英法两国GDP总量","htmlText":"当地时间7月10日,美股市场见证了历史性时刻——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在盘中交易中一度飙升至每股164.50美元,总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壮举的上市公司。 英伟达的市值飞跃,与全球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作为GPU(图形处理器)技术的全球领导者,英伟达的产品已成为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支撑云计算平台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英伟达在全球高性能AI加速器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其A100、H100及Blackwell系列芯片成为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的“标配”。 最新财报显示,英伟达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39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0%,占总营收的89%。市场分析师指出,生成式AI的“黄金浪潮”正推动全球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而英伟达凭借技术壁垒和生态优势,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超越发达国家GDP,科技巨头改写经济格局 4万亿美元市值是什么概念?这一数字已接近法国、英国2024年的GDP总量,甚至超过德国、巴西等国的股票市场总市值。英伟达的崛起,不仅重塑了科技行业的竞争版图,更凸显了单一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市场坚信人工智能就是未来,而英伟达无疑是最有可能在此番‘淘金热’中受益的企业。”美国盈透证券首席市场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如此评价。自2022年底ChatGPT引爆AI浪潮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1000%,2025年年内涨幅达22%,成为标普500指数中权重最高的成分股之一。 尽管风光无限,英伟达的未来并非坦途。2025年初,受中国AI公司DeepSeek推出低价模型影响,市场一度担忧AI基础设施投入放缓,英伟达股价短暂承压。此外,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政策也对其中国业务造成冲击——此前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的四分之一,2024年销售额达170亿美元。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生态内部。近期,","listText":"当地时间7月10日,美股市场见证了历史性时刻——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在盘中交易中一度飙升至每股164.50美元,总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壮举的上市公司。 英伟达的市值飞跃,与全球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作为GPU(图形处理器)技术的全球领导者,英伟达的产品已成为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支撑云计算平台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英伟达在全球高性能AI加速器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其A100、H100及Blackwell系列芯片成为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的“标配”。 最新财报显示,英伟达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39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0%,占总营收的89%。市场分析师指出,生成式AI的“黄金浪潮”正推动全球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而英伟达凭借技术壁垒和生态优势,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超越发达国家GDP,科技巨头改写经济格局 4万亿美元市值是什么概念?这一数字已接近法国、英国2024年的GDP总量,甚至超过德国、巴西等国的股票市场总市值。英伟达的崛起,不仅重塑了科技行业的竞争版图,更凸显了单一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市场坚信人工智能就是未来,而英伟达无疑是最有可能在此番‘淘金热’中受益的企业。”美国盈透证券首席市场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如此评价。自2022年底ChatGPT引爆AI浪潮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1000%,2025年年内涨幅达22%,成为标普500指数中权重最高的成分股之一。 尽管风光无限,英伟达的未来并非坦途。2025年初,受中国AI公司DeepSeek推出低价模型影响,市场一度担忧AI基础设施投入放缓,英伟达股价短暂承压。此外,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政策也对其中国业务造成冲击——此前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的四分之一,2024年销售额达170亿美元。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生态内部。近期,","text":"当地时间7月10日,美股市场见证了历史性时刻——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在盘中交易中一度飙升至每股164.50美元,总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壮举的上市公司。 英伟达的市值飞跃,与全球AI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作为GPU(图形处理器)技术的全球领导者,英伟达的产品已成为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支撑云计算平台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英伟达在全球高性能AI加速器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其A100、H100及Blackwell系列芯片成为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的“标配”。 最新财报显示,英伟达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39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0%,占总营收的89%。市场分析师指出,生成式AI的“黄金浪潮”正推动全球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而英伟达凭借技术壁垒和生态优势,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超越发达国家GDP,科技巨头改写经济格局 4万亿美元市值是什么概念?这一数字已接近法国、英国2024年的GDP总量,甚至超过德国、巴西等国的股票市场总市值。英伟达的崛起,不仅重塑了科技行业的竞争版图,更凸显了单一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市场坚信人工智能就是未来,而英伟达无疑是最有可能在此番‘淘金热’中受益的企业。”美国盈透证券首席市场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如此评价。自2022年底ChatGPT引爆AI浪潮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涨幅已超1000%,2025年年内涨幅达22%,成为标普500指数中权重最高的成分股之一。 尽管风光无限,英伟达的未来并非坦途。2025年初,受中国AI公司DeepSeek推出低价模型影响,市场一度担忧AI基础设施投入放缓,英伟达股价短暂承压。此外,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政策也对其中国业务造成冲击——此前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的四分之一,2024年销售额达170亿美元。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生态内部。近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2a8a09dd401c544a8efd17c40b5b73","width":"640","height":"42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53895722807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4809043231152,"gmtCreate":1752055039467,"gmtModify":1752055552897,"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极智嘉正式登陆港交所,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第一股诞生","htmlText":"7月9日,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领军企业极智嘉(股票代码:02590.HK)在港交所主板鸣锣上市,成为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成立于2015年,以“让物流更智能”为使命,专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 据招股书披露,极智嘉2024年营收达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净利润5.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提升至38.6%。其核心优势在于全场景覆盖能力:从“货到人”拣选系统到四向穿梭车密集存储,从无人叉车搬运到复合机器人协同作业,极智嘉已构建全球最完整的AMR产品矩阵,并拥有超1500项专利技术。 在全球化战略驱动下,极智嘉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4年,极智嘉以155亿人民币估值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并连续三年蝉联全球AMR市场占有率第一 。公司客户包括沃尔玛、丰田、西门子等全球知名企业,关键客户复购率约90%。极智嘉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通过物流机器人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节能减排。 全栈自研构筑行业护城河 极智嘉率先将激光雷达(LiDAR)与RGBD相机深度融合,开发出行业领先的激光视觉融合SLAM技术。该技术通过多传感器数据实时校准,实现动态环境下±10mm定位精度与±1°角度控制,远超传统激光SLAM的±50mm误差范围。 在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的千台级机器人仓中,该技术成功应对高密度货架调整、高频次货物移动等复杂场景,使仓库运营效率提升40%。 “传统仓储机器人常因环境变化‘迷路’,而极智嘉的融合SLAM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自适应导航’能力。”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专家评价称,这项技术已通过欧盟CE认证,成为全球高端市场的准入门槛。 极智嘉自主研发的Hyper+算法平台,涵盖路径规划、任务分配、预测性分析等25种仓储专用算法,构成AMR市场的“技术天花板”。其核心突破在于单仓可同步调度超5000台机器人,任务","listText":"7月9日,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领军企业极智嘉(股票代码:02590.HK)在港交所主板鸣锣上市,成为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成立于2015年,以“让物流更智能”为使命,专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 据招股书披露,极智嘉2024年营收达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净利润5.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提升至38.6%。其核心优势在于全场景覆盖能力:从“货到人”拣选系统到四向穿梭车密集存储,从无人叉车搬运到复合机器人协同作业,极智嘉已构建全球最完整的AMR产品矩阵,并拥有超1500项专利技术。 在全球化战略驱动下,极智嘉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4年,极智嘉以155亿人民币估值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并连续三年蝉联全球AMR市场占有率第一 。公司客户包括沃尔玛、丰田、西门子等全球知名企业,关键客户复购率约90%。极智嘉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通过物流机器人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节能减排。 全栈自研构筑行业护城河 极智嘉率先将激光雷达(LiDAR)与RGBD相机深度融合,开发出行业领先的激光视觉融合SLAM技术。该技术通过多传感器数据实时校准,实现动态环境下±10mm定位精度与±1°角度控制,远超传统激光SLAM的±50mm误差范围。 在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的千台级机器人仓中,该技术成功应对高密度货架调整、高频次货物移动等复杂场景,使仓库运营效率提升40%。 “传统仓储机器人常因环境变化‘迷路’,而极智嘉的融合SLAM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自适应导航’能力。”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专家评价称,这项技术已通过欧盟CE认证,成为全球高端市场的准入门槛。 极智嘉自主研发的Hyper+算法平台,涵盖路径规划、任务分配、预测性分析等25种仓储专用算法,构成AMR市场的“技术天花板”。其核心突破在于单仓可同步调度超5000台机器人,任务","text":"7月9日,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领军企业极智嘉(股票代码:02590.HK)在港交所主板鸣锣上市,成为全球“智慧物流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成立于2015年,以“让物流更智能”为使命,专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 据招股书披露,极智嘉2024年营收达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净利润5.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提升至38.6%。其核心优势在于全场景覆盖能力:从“货到人”拣选系统到四向穿梭车密集存储,从无人叉车搬运到复合机器人协同作业,极智嘉已构建全球最完整的AMR产品矩阵,并拥有超1500项专利技术。 在全球化战略驱动下,极智嘉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4年,极智嘉以155亿人民币估值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并连续三年蝉联全球AMR市场占有率第一 。公司客户包括沃尔玛、丰田、西门子等全球知名企业,关键客户复购率约90%。极智嘉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通过物流机器人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节能减排。 全栈自研构筑行业护城河 极智嘉率先将激光雷达(LiDAR)与RGBD相机深度融合,开发出行业领先的激光视觉融合SLAM技术。该技术通过多传感器数据实时校准,实现动态环境下±10mm定位精度与±1°角度控制,远超传统激光SLAM的±50mm误差范围。 在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的千台级机器人仓中,该技术成功应对高密度货架调整、高频次货物移动等复杂场景,使仓库运营效率提升40%。 “传统仓储机器人常因环境变化‘迷路’,而极智嘉的融合SLAM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自适应导航’能力。”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专家评价称,这项技术已通过欧盟CE认证,成为全球高端市场的准入门槛。 极智嘉自主研发的Hyper+算法平台,涵盖路径规划、任务分配、预测性分析等25种仓储专用算法,构成AMR市场的“技术天花板”。其核心突破在于单仓可同步调度超5000台机器人,任务","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a0ee444e1e433e1b1f1c2269196f080","width":"640","height":"42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48090432311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2900466049256,"gmtCreate":1751596746237,"gmtModify":1751598695239,"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追加押注超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计划成美国AI时代豪赌?","htmlText":"日前有报道称,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全球企业级云服务领军者甲骨文(Oracle)宣布深化“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追加投资超5000亿美元,旨在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 “星际之门”计划最早由OpenAI、软银集团及甲骨文于2025年1月联合发起,初始投资1000亿美元,目标是在四年内扩容至5000亿美元。项目核心逻辑直指AI时代的“基础设施焦虑”。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曾公开抱怨,微软Azure云服务无法满足其训练GPT-5等超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导致模型迭代滞后于谷歌等竞争对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该项目定位为“AI时代的曼哈顿计划”,旨在通过巨额投资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创造10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项目选址覆盖得克萨斯州、密歇根州等16个州,部分数据中心毗邻军事基地,被视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关键支点。 “星际之门”计划目标构建全球AI算力霸权 随着OpenAI与甲骨文宣布将“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总投资规模提升至5000亿美元,这一史诗级项目的核心目标通过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不仅要垄断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制高点,更要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经济与地缘政治秩序。 “星际之门”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由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定制化AI芯片和量子计算模拟技术构成的算力网络,其规模与战略意义堪比二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项目规划建设25座超算中心,其中首座得州奥斯汀园区已部署超100万块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算力密度达传统数据中心15倍。到2026年,全网算力将占全球AI算力市场的35%,形成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 “星际之门”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一场经济革命。其目标是通过算力垄断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项目强制要求60%以上设备采购自美国本土厂商,直接拉动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英特尔俄亥","listText":"日前有报道称,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全球企业级云服务领军者甲骨文(Oracle)宣布深化“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追加投资超5000亿美元,旨在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 “星际之门”计划最早由OpenAI、软银集团及甲骨文于2025年1月联合发起,初始投资1000亿美元,目标是在四年内扩容至5000亿美元。项目核心逻辑直指AI时代的“基础设施焦虑”。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曾公开抱怨,微软Azure云服务无法满足其训练GPT-5等超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导致模型迭代滞后于谷歌等竞争对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该项目定位为“AI时代的曼哈顿计划”,旨在通过巨额投资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创造10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项目选址覆盖得克萨斯州、密歇根州等16个州,部分数据中心毗邻军事基地,被视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关键支点。 “星际之门”计划目标构建全球AI算力霸权 随着OpenAI与甲骨文宣布将“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总投资规模提升至5000亿美元,这一史诗级项目的核心目标通过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不仅要垄断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制高点,更要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经济与地缘政治秩序。 “星际之门”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由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定制化AI芯片和量子计算模拟技术构成的算力网络,其规模与战略意义堪比二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项目规划建设25座超算中心,其中首座得州奥斯汀园区已部署超100万块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算力密度达传统数据中心15倍。到2026年,全网算力将占全球AI算力市场的35%,形成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 “星际之门”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一场经济革命。其目标是通过算力垄断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项目强制要求60%以上设备采购自美国本土厂商,直接拉动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英特尔俄亥","text":"日前有报道称,人工智能巨头OpenAI与全球企业级云服务领军者甲骨文(Oracle)宣布深化“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追加投资超5000亿美元,旨在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 “星际之门”计划最早由OpenAI、软银集团及甲骨文于2025年1月联合发起,初始投资1000亿美元,目标是在四年内扩容至5000亿美元。项目核心逻辑直指AI时代的“基础设施焦虑”。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曾公开抱怨,微软Azure云服务无法满足其训练GPT-5等超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导致模型迭代滞后于谷歌等竞争对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该项目定位为“AI时代的曼哈顿计划”,旨在通过巨额投资巩固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创造10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项目选址覆盖得克萨斯州、密歇根州等16个州,部分数据中心毗邻军事基地,被视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关键支点。 “星际之门”计划目标构建全球AI算力霸权 随着OpenAI与甲骨文宣布将“星际之门”(Stargate)计划总投资规模提升至5000亿美元,这一史诗级项目的核心目标通过构建覆盖全美的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不仅要垄断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制高点,更要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经济与地缘政治秩序。 “星际之门”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由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定制化AI芯片和量子计算模拟技术构成的算力网络,其规模与战略意义堪比二战期间的“曼哈顿计划”。项目规划建设25座超算中心,其中首座得州奥斯汀园区已部署超100万块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算力密度达传统数据中心15倍。到2026年,全网算力将占全球AI算力市场的35%,形成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 “星际之门”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一场经济革命。其目标是通过算力垄断重塑全球产业链分工,项目强制要求60%以上设备采购自美国本土厂商,直接拉动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英特尔俄亥","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c25b042ba234b3d7f9b53b940e700cb","width":"640","height":"42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29004660492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5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928583033064,"gmtCreate":1751360188487,"gmtModify":175136113583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上半年港股IPO“量价齐升”,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分化与重构","htmlText":"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以“井喷”增长交出亮眼成绩单。据港交所及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港交所已完成40宗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同比激增688.54%,不仅超越2024年全年募资规模,更以绝对优势登顶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Wind数据显示,40宗IPO项目平均募资额达26.68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家A股龙头企业的募资规模均超百亿港元,合计贡献超718亿港元,占总额的67%。宁德时代以约410亿港元的募资额刷新港股纪录,成为全球最大IPO项目;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分别募资113.73亿港元和101.28亿港元,跻身全球IPO融资额前十。 德勤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资额大幅领先纳斯达克(713亿港元)和纽交所,全球占比达24%,与A股合计占比33%,凸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地位。安永进一步预测,全年港股IPO募资额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新上市公司或达80家。 本轮IPO热潮中,“A+H”双平台模式成为显著趋势。除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外,三花智控、蜜雪集团、赤峰黄金等40家A股公司正在港交所排队上市,覆盖新能源、医药、消费、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科技与消费行业企业占比超六成,成为募资主力。 从行业分类看,硬科技企业备受资本追捧。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英诺赛科等已上市科技企业股价表现稳健,市值随技术落地持续攀升;天域半导体、峰岹科技、天岳先进等企业已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新消费领域同样掀起上市潮,古茗、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品牌相继挂牌,老乡鸡、三只松鼠等中式快餐与休闲食品企业也递交申请。 业内专家分析,硬科技与新消费企业的崛起,折射出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随着人工智能、5G商用、智能汽车等技术突破,中国科技企业","listText":"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以“井喷”增长交出亮眼成绩单。据港交所及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港交所已完成40宗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同比激增688.54%,不仅超越2024年全年募资规模,更以绝对优势登顶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Wind数据显示,40宗IPO项目平均募资额达26.68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家A股龙头企业的募资规模均超百亿港元,合计贡献超718亿港元,占总额的67%。宁德时代以约410亿港元的募资额刷新港股纪录,成为全球最大IPO项目;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分别募资113.73亿港元和101.28亿港元,跻身全球IPO融资额前十。 德勤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资额大幅领先纳斯达克(713亿港元)和纽交所,全球占比达24%,与A股合计占比33%,凸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地位。安永进一步预测,全年港股IPO募资额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新上市公司或达80家。 本轮IPO热潮中,“A+H”双平台模式成为显著趋势。除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外,三花智控、蜜雪集团、赤峰黄金等40家A股公司正在港交所排队上市,覆盖新能源、医药、消费、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科技与消费行业企业占比超六成,成为募资主力。 从行业分类看,硬科技企业备受资本追捧。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英诺赛科等已上市科技企业股价表现稳健,市值随技术落地持续攀升;天域半导体、峰岹科技、天岳先进等企业已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新消费领域同样掀起上市潮,古茗、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品牌相继挂牌,老乡鸡、三只松鼠等中式快餐与休闲食品企业也递交申请。 业内专家分析,硬科技与新消费企业的崛起,折射出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随着人工智能、5G商用、智能汽车等技术突破,中国科技企业","text":"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以“井喷”增长交出亮眼成绩单。据港交所及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港交所已完成40宗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同比激增688.54%,不仅超越2024年全年募资规模,更以绝对优势登顶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Wind数据显示,40宗IPO项目平均募资额达26.68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家A股龙头企业的募资规模均超百亿港元,合计贡献超718亿港元,占总额的67%。宁德时代以约410亿港元的募资额刷新港股纪录,成为全球最大IPO项目;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分别募资113.73亿港元和101.28亿港元,跻身全球IPO融资额前十。 德勤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资额大幅领先纳斯达克(713亿港元)和纽交所,全球占比达24%,与A股合计占比33%,凸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的核心地位。安永进一步预测,全年港股IPO募资额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新上市公司或达80家。 本轮IPO热潮中,“A+H”双平台模式成为显著趋势。除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外,三花智控、蜜雪集团、赤峰黄金等40家A股公司正在港交所排队上市,覆盖新能源、医药、消费、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科技与消费行业企业占比超六成,成为募资主力。 从行业分类看,硬科技企业备受资本追捧。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英诺赛科等已上市科技企业股价表现稳健,市值随技术落地持续攀升;天域半导体、峰岹科技、天岳先进等企业已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新消费领域同样掀起上市潮,古茗、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品牌相继挂牌,老乡鸡、三只松鼠等中式快餐与休闲食品企业也递交申请。 业内专家分析,硬科技与新消费企业的崛起,折射出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随着人工智能、5G商用、智能汽车等技术突破,中国科技企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3a09d532ce7b6eac4f16bfb20a8396e","width":"640","height":"41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9285830330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539685712560,"gmtCreate":1751264843214,"gmtModify":1751265163494,"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公布真实案例,A股多家概念股全线走强","htmlText":"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于近日发布多例真实临床案例,展示其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BCI)在医疗康复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从帮助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到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这些案例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更揭示了脑机接口重塑人类与机器交互方式的潜力。 其一,渐冻症患者用AI“补全”语言,实现脑信号到语音的闭环。全球第三例Neuralink植入患者、亚利桑那州作家布拉德福德·史密斯(Bradford Smith)因渐冻症(ALS)失去行动和说话能力。2025年初,他植入了Neuralink的“心灵感应”(Telepathy)设备,该装置通过64根比发丝还细的电极丝接入大脑运动皮层,实时捕捉神经信号。 史密斯团队利用马斯克旗下xAI公司的Grok模型,结合其患病前录制的音视频素材,训练出个性化AI语音模型。当史密斯通过脑机接口输入文字时,AI可即时生成其原声语音,实现“脑信号→文字→语音”的完整闭环。目前,史密斯已能顺畅控制电脑进行视频剪辑、写作,并借助AI语音与外界交流。他表示:“这让我重新获得了表达权,甚至比患病前打字更快。” 其二,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重获生活自主权。首例Neuralink植入患者诺兰·阿巴赫(Noland Arbaugh)的故事持续引发关注。这位因潜水事故导致肩部以下瘫痪的男子,在2024年1月植入设备后,通过意念控制光标、玩《马里奥赛车》等游戏,甚至在国际象棋对战中击败对手。 在最新案例中,阿巴赫成功用意念控制特斯拉机械臂完成“石头剪刀布”游戏,标志着神经假肢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阿巴赫透露,他过去14个月的阅读量超过此前11年总和,并计划重返社区大学完成学业。此外,他通过脑机接口找到工作,甚至参与家庭房屋重建计划,彻底摆脱“累赘感”。 其三:猴子实验验证“盲视”技术,人类视力恢复指日可待。Neuralink同步披露了其“盲视”(B","listText":"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于近日发布多例真实临床案例,展示其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BCI)在医疗康复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从帮助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到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这些案例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更揭示了脑机接口重塑人类与机器交互方式的潜力。 其一,渐冻症患者用AI“补全”语言,实现脑信号到语音的闭环。全球第三例Neuralink植入患者、亚利桑那州作家布拉德福德·史密斯(Bradford Smith)因渐冻症(ALS)失去行动和说话能力。2025年初,他植入了Neuralink的“心灵感应”(Telepathy)设备,该装置通过64根比发丝还细的电极丝接入大脑运动皮层,实时捕捉神经信号。 史密斯团队利用马斯克旗下xAI公司的Grok模型,结合其患病前录制的音视频素材,训练出个性化AI语音模型。当史密斯通过脑机接口输入文字时,AI可即时生成其原声语音,实现“脑信号→文字→语音”的完整闭环。目前,史密斯已能顺畅控制电脑进行视频剪辑、写作,并借助AI语音与外界交流。他表示:“这让我重新获得了表达权,甚至比患病前打字更快。” 其二,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重获生活自主权。首例Neuralink植入患者诺兰·阿巴赫(Noland Arbaugh)的故事持续引发关注。这位因潜水事故导致肩部以下瘫痪的男子,在2024年1月植入设备后,通过意念控制光标、玩《马里奥赛车》等游戏,甚至在国际象棋对战中击败对手。 在最新案例中,阿巴赫成功用意念控制特斯拉机械臂完成“石头剪刀布”游戏,标志着神经假肢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阿巴赫透露,他过去14个月的阅读量超过此前11年总和,并计划重返社区大学完成学业。此外,他通过脑机接口找到工作,甚至参与家庭房屋重建计划,彻底摆脱“累赘感”。 其三:猴子实验验证“盲视”技术,人类视力恢复指日可待。Neuralink同步披露了其“盲视”(B","text":"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于近日发布多例真实临床案例,展示其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BCI)在医疗康复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从帮助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到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这些案例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更揭示了脑机接口重塑人类与机器交互方式的潜力。 其一,渐冻症患者用AI“补全”语言,实现脑信号到语音的闭环。全球第三例Neuralink植入患者、亚利桑那州作家布拉德福德·史密斯(Bradford Smith)因渐冻症(ALS)失去行动和说话能力。2025年初,他植入了Neuralink的“心灵感应”(Telepathy)设备,该装置通过64根比发丝还细的电极丝接入大脑运动皮层,实时捕捉神经信号。 史密斯团队利用马斯克旗下xAI公司的Grok模型,结合其患病前录制的音视频素材,训练出个性化AI语音模型。当史密斯通过脑机接口输入文字时,AI可即时生成其原声语音,实现“脑信号→文字→语音”的完整闭环。目前,史密斯已能顺畅控制电脑进行视频剪辑、写作,并借助AI语音与外界交流。他表示:“这让我重新获得了表达权,甚至比患病前打字更快。” 其二,瘫痪者用意念操控机械臂,重获生活自主权。首例Neuralink植入患者诺兰·阿巴赫(Noland Arbaugh)的故事持续引发关注。这位因潜水事故导致肩部以下瘫痪的男子,在2024年1月植入设备后,通过意念控制光标、玩《马里奥赛车》等游戏,甚至在国际象棋对战中击败对手。 在最新案例中,阿巴赫成功用意念控制特斯拉机械臂完成“石头剪刀布”游戏,标志着神经假肢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阿巴赫透露,他过去14个月的阅读量超过此前11年总和,并计划重返社区大学完成学业。此外,他通过脑机接口找到工作,甚至参与家庭房屋重建计划,彻底摆脱“累赘感”。 其三:猴子实验验证“盲视”技术,人类视力恢复指日可待。Neuralink同步披露了其“盲视”(B","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d962029fbc4f907285f674bc03ebd0f","width":"640","height":"43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28e9f5abbb0f1e1b01e048b2c3f1759","width":"640","height":"447"},{"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210fc497ace2afcf8d137d0c372effc","width":"640","height":"46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5396857125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1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0508589559848,"gmtCreate":1751005190761,"gmtModify":1751006903853,"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超级主播为何都“消失了”,“618”崛起AI数字人与虚拟主播","htmlText":"长达37天的“史上最长618”大促刚刚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今年618期间,曾经叱咤风云的超级主播们集体“隐身”。 在今年的618大促中,李佳琦、董宇辉、辛巴、小杨哥等超级主播几乎是集体消失了。李佳琦作为“淘宝一哥”,虽然依旧参与了618大促,但仅重点押注预售日和开卖日,其余时间则交由助播接替。 据第三方机构青眼情报的数据,今年618活动首日,李佳琦美妆品类GMV约为25亿元,不及2023年同期近50亿元的一半。从三年趋势看,李佳琦618直播GMV从2023年的49.77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26.75亿元,再降至今年的25亿元,呈持续下行态势。 董宇辉作为“抖音一哥”,虽然618首日创下单场1.76亿元销售额的成绩,刷新了2024年开播以来的单日销售纪录,但他本人出现在直播间的频率和时长并不算高。今年5月13日至6月6日期间,董宇辉仅参与6场直播,总时长13.5小时,平均每场约2.25小时。 辛巴的直播场次同样有所减少,他本人也表示以后直播会越来越少,要让辛选习惯没有辛巴。而小杨哥则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转而投身短剧制作,其新剧《替嫁新娘是大佬》已开机。 超级主播们的集体“隐身”,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直播电商行业变革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平台和品牌逐渐意识到过度依赖超级主播的风险。从平台角度来看,超级主播一旦“翻车”,将对平台流量和销售额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平台开始主动调整策略,扶持中腰部主播和品牌自播。抖音、淘宝等平台纷纷调整算法、给流量,力捧中腰部主播。淘宝就先后推出新领航计划、引光者联盟等政策,扶持腰部主播。据数据显示,抖音电商头部达人直播GMV占比已压缩至9%,店播和中小达人直播贡献的GMV比例不断走高。 从品牌角度来看,与超级主播合作需要支付高额的坑位费和佣金,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过度依赖超级主播也存在风险,一旦主播出现问题,将对品","listText":"长达37天的“史上最长618”大促刚刚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今年618期间,曾经叱咤风云的超级主播们集体“隐身”。 在今年的618大促中,李佳琦、董宇辉、辛巴、小杨哥等超级主播几乎是集体消失了。李佳琦作为“淘宝一哥”,虽然依旧参与了618大促,但仅重点押注预售日和开卖日,其余时间则交由助播接替。 据第三方机构青眼情报的数据,今年618活动首日,李佳琦美妆品类GMV约为25亿元,不及2023年同期近50亿元的一半。从三年趋势看,李佳琦618直播GMV从2023年的49.77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26.75亿元,再降至今年的25亿元,呈持续下行态势。 董宇辉作为“抖音一哥”,虽然618首日创下单场1.76亿元销售额的成绩,刷新了2024年开播以来的单日销售纪录,但他本人出现在直播间的频率和时长并不算高。今年5月13日至6月6日期间,董宇辉仅参与6场直播,总时长13.5小时,平均每场约2.25小时。 辛巴的直播场次同样有所减少,他本人也表示以后直播会越来越少,要让辛选习惯没有辛巴。而小杨哥则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转而投身短剧制作,其新剧《替嫁新娘是大佬》已开机。 超级主播们的集体“隐身”,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直播电商行业变革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平台和品牌逐渐意识到过度依赖超级主播的风险。从平台角度来看,超级主播一旦“翻车”,将对平台流量和销售额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平台开始主动调整策略,扶持中腰部主播和品牌自播。抖音、淘宝等平台纷纷调整算法、给流量,力捧中腰部主播。淘宝就先后推出新领航计划、引光者联盟等政策,扶持腰部主播。据数据显示,抖音电商头部达人直播GMV占比已压缩至9%,店播和中小达人直播贡献的GMV比例不断走高。 从品牌角度来看,与超级主播合作需要支付高额的坑位费和佣金,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过度依赖超级主播也存在风险,一旦主播出现问题,将对品","text":"长达37天的“史上最长618”大促刚刚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今年618期间,曾经叱咤风云的超级主播们集体“隐身”。 在今年的618大促中,李佳琦、董宇辉、辛巴、小杨哥等超级主播几乎是集体消失了。李佳琦作为“淘宝一哥”,虽然依旧参与了618大促,但仅重点押注预售日和开卖日,其余时间则交由助播接替。 据第三方机构青眼情报的数据,今年618活动首日,李佳琦美妆品类GMV约为25亿元,不及2023年同期近50亿元的一半。从三年趋势看,李佳琦618直播GMV从2023年的49.77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26.75亿元,再降至今年的25亿元,呈持续下行态势。 董宇辉作为“抖音一哥”,虽然618首日创下单场1.76亿元销售额的成绩,刷新了2024年开播以来的单日销售纪录,但他本人出现在直播间的频率和时长并不算高。今年5月13日至6月6日期间,董宇辉仅参与6场直播,总时长13.5小时,平均每场约2.25小时。 辛巴的直播场次同样有所减少,他本人也表示以后直播会越来越少,要让辛选习惯没有辛巴。而小杨哥则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转而投身短剧制作,其新剧《替嫁新娘是大佬》已开机。 超级主播们的集体“隐身”,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直播电商行业变革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平台和品牌逐渐意识到过度依赖超级主播的风险。从平台角度来看,超级主播一旦“翻车”,将对平台流量和销售额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平台开始主动调整策略,扶持中腰部主播和品牌自播。抖音、淘宝等平台纷纷调整算法、给流量,力捧中腰部主播。淘宝就先后推出新领航计划、引光者联盟等政策,扶持腰部主播。据数据显示,抖音电商头部达人直播GMV占比已压缩至9%,店播和中小达人直播贡献的GMV比例不断走高。 从品牌角度来看,与超级主播合作需要支付高额的坑位费和佣金,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过度依赖超级主播也存在风险,一旦主播出现问题,将对品","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0024dbb42b191fec5e12cd152591da4","width":"826","height":"50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05085895598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7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0086016422168,"gmtCreate":1750911129513,"gmtModify":1750915814734,"author":{"id":"4114262227265950","authorId":"4114262227265950","name":"财闻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39edfdd3ad7e314ac6b9f3ca27aab6c","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14262227265950","authorIdStr":"4114262227265950"},"themes":[],"title":"飞天茅台单日价格大跳水,史上最严“禁酒令”将重塑白酒市场","htmlText":"日前,飞天茅台价格再度下探。据“今日酒价”公众号披露的批发参考价,2025年飞天茅台(53度/500ml,下同)原箱报价从前一日的1915元/瓶跌至1830元/瓶,单瓶下跌85元;散瓶报价也从1850元/瓶跌至1780元/瓶,单瓶下跌70元。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随着高端白酒市场需求持续走弱,飞天茅台零售价格呈单边下行态势。1月1日散飞与原箱批发价分别为2220元/瓶、2315元/瓶,截至当前,散瓶价格已累计下跌440元,跌幅达19.82%;原箱价格跌幅20.95%,累计下探485元。 与此同时,飞天茅台在部分电商平台上的零售价也“跳水”。6月25日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拼多多部分店铺飞天散瓶单瓶售价低至1760元,两瓶装的价格低至3490元,算下来一瓶只需1750元。 此外,茅台现在跌得很凶,6月25日飞天茅台单瓶回收价为1650元,相较昨日下跌接近一百元,如果数量多只能给到1600元,原箱回收价为10200元(折合1700元/瓶),不同年份飞天价格相差不大。部分烟酒商行表示,近期茅台酒价格跌幅较大,回收将面临亏损,已暂停茅台酒回收业务。 茅台“去金融化”将重塑市场 自2025年以来,飞天茅台价格持续走低。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2025年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一度降至1990元/瓶,原箱批发价下探到2080元/瓶,相较于年初,散瓶与原箱批价分别下滑9.01%和10.15%。这一价格“破位”现象,是茅台去金融化的直观体现。 过去,茅台酒因其稀缺性和品牌价值,被不少投资者视为保值增值的工具,金融属性逐渐显现。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茅台去金融化进程加速。 一方面,供应量不断增加。2024年茅台酒基酒产能达到了6.5万吨,市场投放量也随之同比增长12%,进入2025年,供应增加的趋势仍在延续。另一方面,需求端却出现疲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传统消费","listText":"日前,飞天茅台价格再度下探。据“今日酒价”公众号披露的批发参考价,2025年飞天茅台(53度/500ml,下同)原箱报价从前一日的1915元/瓶跌至1830元/瓶,单瓶下跌85元;散瓶报价也从1850元/瓶跌至1780元/瓶,单瓶下跌70元。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随着高端白酒市场需求持续走弱,飞天茅台零售价格呈单边下行态势。1月1日散飞与原箱批发价分别为2220元/瓶、2315元/瓶,截至当前,散瓶价格已累计下跌440元,跌幅达19.82%;原箱价格跌幅20.95%,累计下探485元。 与此同时,飞天茅台在部分电商平台上的零售价也“跳水”。6月25日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拼多多部分店铺飞天散瓶单瓶售价低至1760元,两瓶装的价格低至3490元,算下来一瓶只需1750元。 此外,茅台现在跌得很凶,6月25日飞天茅台单瓶回收价为1650元,相较昨日下跌接近一百元,如果数量多只能给到1600元,原箱回收价为10200元(折合1700元/瓶),不同年份飞天价格相差不大。部分烟酒商行表示,近期茅台酒价格跌幅较大,回收将面临亏损,已暂停茅台酒回收业务。 茅台“去金融化”将重塑市场 自2025年以来,飞天茅台价格持续走低。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2025年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一度降至1990元/瓶,原箱批发价下探到2080元/瓶,相较于年初,散瓶与原箱批价分别下滑9.01%和10.15%。这一价格“破位”现象,是茅台去金融化的直观体现。 过去,茅台酒因其稀缺性和品牌价值,被不少投资者视为保值增值的工具,金融属性逐渐显现。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茅台去金融化进程加速。 一方面,供应量不断增加。2024年茅台酒基酒产能达到了6.5万吨,市场投放量也随之同比增长12%,进入2025年,供应增加的趋势仍在延续。另一方面,需求端却出现疲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传统消费","text":"日前,飞天茅台价格再度下探。据“今日酒价”公众号披露的批发参考价,2025年飞天茅台(53度/500ml,下同)原箱报价从前一日的1915元/瓶跌至1830元/瓶,单瓶下跌85元;散瓶报价也从1850元/瓶跌至1780元/瓶,单瓶下跌70元。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随着高端白酒市场需求持续走弱,飞天茅台零售价格呈单边下行态势。1月1日散飞与原箱批发价分别为2220元/瓶、2315元/瓶,截至当前,散瓶价格已累计下跌440元,跌幅达19.82%;原箱价格跌幅20.95%,累计下探485元。 与此同时,飞天茅台在部分电商平台上的零售价也“跳水”。6月25日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拼多多部分店铺飞天散瓶单瓶售价低至1760元,两瓶装的价格低至3490元,算下来一瓶只需1750元。 此外,茅台现在跌得很凶,6月25日飞天茅台单瓶回收价为1650元,相较昨日下跌接近一百元,如果数量多只能给到1600元,原箱回收价为10200元(折合1700元/瓶),不同年份飞天价格相差不大。部分烟酒商行表示,近期茅台酒价格跌幅较大,回收将面临亏损,已暂停茅台酒回收业务。 茅台“去金融化”将重塑市场 自2025年以来,飞天茅台价格持续走低。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2025年飞天茅台散瓶批发参考价一度降至1990元/瓶,原箱批发价下探到2080元/瓶,相较于年初,散瓶与原箱批价分别下滑9.01%和10.15%。这一价格“破位”现象,是茅台去金融化的直观体现。 过去,茅台酒因其稀缺性和品牌价值,被不少投资者视为保值增值的工具,金融属性逐渐显现。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茅台去金融化进程加速。 一方面,供应量不断增加。2024年茅台酒基酒产能达到了6.5万吨,市场投放量也随之同比增长12%,进入2025年,供应增加的趋势仍在延续。另一方面,需求端却出现疲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传统消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264d37678c77f0698eab0957d563139","width":"640","height":"461"},{"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27df512c0f9070f80bea88a0f401e2d","width":"546","height":"83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6a888176dc5f135860f202171a421ff","width":"640","height":"70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00860164221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6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