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场

IP属地:未知
    • 新立场新立场
      ·09-22 19:06

      大疆vs影石:汪滔的“壁垒”,正是刘靖康的“靶心”

      在科技圈,当一家公司在自己的赛道把业务做到极致,它就成了赛道的代名词。 百度可以是“搜索”,淘宝可以是“购物”,苹果是一种审美与消费身份,大疆(DJI)则成了一种关于“天上能做什么”的想象概念。它的成功在于把一项曾经属于科研和专业影视的空中影像,以可被普通人掌握的形式交还给大众,使“会飞的相机”成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品牌即范式”的力量在把市场拓宽成蓝海的同时,也指引后来者把全部箭矢射向同一目标。 于是,任何触碰到大疆领域的企业都会被迅速分为两类:要么复制其供应链、工程化思维与价格策略,试图以更高性价比抢占肉眼可见的市场份额;要么绕道而行,用差异化的用户体验与软件能力开辟侧翼,做“不同的飞行”。 影石选择了后者。 学生时代的刘靖康,曾凭借一段按键音破译了红衣教主的手机号,一战成名。毕业之后,又带着几个校园伙伴搞出了影石,仅用10年时间就走到上交所去敲钟,并成为全景相机领域的绝对王者,这确实是一段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故事。 当两条绝对领先的曲线开始相互靠拢,市场上便出现了互为攻守的戏码:大疆把无人机的硬件、飞控和影像技术向地面延伸,进军全景相机;影石则把“先拍摄、后取景”的全景逻辑嫁接到飞行平台,推出能够一次性采集完整球形视野的全景无人机。 这种你来我往,除了产品的较量,也有工程思维与场景化思维两种思维模式的路线分歧。 大疆内部推崇 “工程师文化”,鼓励对产品本身的极致追求,这在大疆系创业者的产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拓竹科技将大疆在无人机上应用的陀螺仪防抖、激光雷达检测等技术移植到3D打印机上;物种起源的创始人林源,则发现无人机技术经验可以应用到吹风机上。 影石创新则更强调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和需求出发,Ace Pro 2运动相机街拍套装,其设计灵感就直接源自很多摄影爱好者自行3D打印外壳和手柄。而与徕卡的合作滤镜,以及通过软件更新为摩托车骑行爱好者新增“车牌打码”
      66评论
      举报
      大疆vs影石:汪滔的“壁垒”,正是刘靖康的“靶心”
    • 新立场新立场
      ·09-21 18:04

      实测“小美”APP:美团发力AI,先解决“今天中午吃什么”

      美团首款 AI Agent 产品“小美” App 近日在主流应用商店上架,定位在“小而美的 AI 生活小秘书”,用户获取专属邀请码后可参与公测。 《新立场》在实测后发现,用户能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交互,获得 AI 提供的外卖、堂食、酒旅等本地生活消费推荐。 大厂投注 AI 已经算是一种标配。结合美团近期先是宣布自研模型 LongCat-Flash-Chat (小美 AI 基于此模型)正式发布,在Github、Hugging Face 平台开源;以及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也提到会通过 B 端自研大模型优化服务,这都提示了进度稍慢的美团 AI 布局在逐渐铺开。 本轮外卖大战初期,社媒有过一句戏言,以为会 All in AI,后来发现是 All in 外卖,原来 WAIMAI 里有两个AI。外卖和即时零售的确分走了许多注意力,但其实 AI 这条线索从没有“下桌”,随着竞争逐渐深入,技术性军备正在被一件一件搬上前线。 把视角放大一点,围绕 AI 功能嵌入 App,淘宝近期也是动作不断。8 月已上线一款基于大模型的 AI 问答产品“AI 万能搜”,媒体报道另有一款电商搜索产品“AI 助手”也在灰测。这些 AI 产品的实用方向都很一致,整合平台供应,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协助或引导消费者做选择。 而若按照这个标准,会发现高德日前上线扫街榜,通过用户的“行为+信用”构建一套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本质也是“辅助决策”,目标也是用户心智。 用户心智的构成非常复杂,补贴、服务、供应、营销都是影响因素,而心智又是一种相对“高维”的竞争力,一但形成,对业务的反哺效应极其明显。基于此,发力 AI 辅助功能所折射的用户心智抢夺,会是观察企业底层竞争力的绝佳切口。 01、美团的真假护城河? 淘宝闪购的攻势,以及美团近期财报的利润表现,让市场出现了对“外卖护城河”这个概念的质疑之声。 这基于以下逻辑。
      54评论
      举报
      实测“小美”APP:美团发力AI,先解决“今天中午吃什么”
    • 新立场新立场
      ·09-21 17:49

      带用户看星空,追觅的手机瞭望

      “创新是区分领袖与追随者的准则。”史蒂夫·乔布斯曾断言。 2007年,他站在旧金山Moscone中心的舞台上,用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这是一场人与产品界面被彻底重构的历史时刻。从此,手机不再只是通讯设备,而是人类与科技全新交互方式的起点。 手机的发展史,是一部由颠覆性创新书写的史诗。 从摩托罗拉大哥大对移动通信的启蒙,到诺基亚功能机时代的辉煌,再到乔布斯用第一代iPhone重新“发明”了手机,开创了智能触屏时代。每一次跃迁,都结合了对旧范式的打破和对新体验的构想。 创新无疑是刻在这个行业骨子里的基因。 然而,在iPhone开启的智能手机框架成为全球标准后,行业的创新节奏似乎逐渐从“革命”转向了“改良”。 当前旗舰机的竞争焦点,日益聚焦于芯片制程的纳米跃进、影像传感器的尺寸竞赛、散热材料的升级等已有维度的升级。 这种“挤牙膏”式的微创新,本质还是在同一技术架构下的内卷,哪怕苹果自己都未能再带来如初代iPhone那般击中人心的体验革命。 行业的下一次跃迁,需要在原有内卷硬件指标的思维之外,开启一种全新的打破边界、开辟新航道的可能。这个创新需要参与者不仅具备过硬的技术实力,更具备精微的产品定义能力和极大胆的创新勇气。 追觅,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玩家在此时现身。9月19日,追觅正式宣布将进军手机领域,推出名为“Dreame Space”的旗舰级产品。 在《新立场》看来,追觅的入局像是一场恰逢其时的“登场”,在手机行业演进至当前高度内卷阶段,像追觅这样具备全新视角的参与者,反而能打破原有产业的内部惯性和创新路径依赖,以多元思维缔造新物种。 01、追觅入场,以仰望星空的姿态做手机 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是高度成熟的物种,行业已经脱离了基础硬件性能的单一维度竞争,全面迈向体验竞争的时代。 用户已经不再满足在原有功能上修修补补的升级,三、四年前的手机仍然使用成为常态,用户渴望
      47评论
      举报
      带用户看星空,追觅的手机瞭望
    • 新立场新立场
      ·09-17

      名创优品做 IP,“活”在泡泡玛特的影子里

      叶国富一直热衷于模式创新。 哎呀呀的平价连锁在 2005 年已属新异,到 2013 年的名创优品,再到今年的“胖改永辉”,叶国富永远走在寻找新故事的路上。如同他十年前在一个商业模式峰会上的发言,“今天中国 99% 的企业,商业模式都要淘汰,都要重构。” 名创优品在当年也属“标新立异”的一类,其创造性的“带店加盟、零库存、甩手掌柜、天天分钱”的直营托管模式,得到了加盟商认可,也迎来过飞速开店扩张的上升期。 市场需要持续不断的给到新刺激,尤其是走在消费前沿的零售行业,而时过境迁之后,名创优品过去的那套故事多少有些“不够新”。 当前大部分传统消费的终端需求不如“新消费”赛道表现突出,尤其今年上半年,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企业市值增速跑赢不少互联网企业。因此,向“新消费”所映射的概念集靠拢成为一门显学。 2023 年的名创优品全球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上,这种创新诉求被整理为新的品牌定位和符号,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宣布要做“以 IP 设计为特色的生活好物集合店”,也是与“十元店”的标签切割。 今年 7 月初亦有媒体报道,寄托了名创优品渠道升级期望的 MINISO LAND 全球壹号店开业 9 个月后实现单店销售额突破 1 亿元,其中 IP 系列产品贡献了 79.6% 的销售占比。 但从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来看,名创优品上半年实现收入 93.93 亿元,同比增长 21.1%;期内利润则下降至 9.06 亿元,同比减少 23.1%。其中一方面是受投资永辉超市的影响,另一方面,IP 战略能否撑起长期发展也还在证道之途中。 情绪消费多有崛起之像,名创优品似乎站在了脱胎换骨以适应代际更迭的前夜。不过无论是做 IP 还是拓渠道,这一轮名创优品的创新并没有“质变”,既没有脱离“十元店”的实用逻辑,也没有偏移“渠道为王”的路径依赖。 01、“经济适用型”泡泡玛特 好莱坞电影《侏罗纪世界:重生》7 月
      1,117评论
      举报
      名创优品做 IP,“活”在泡泡玛特的影子里
    • 新立场新立场
      ·09-16

      高端失语、下沉承压,雅迪的“规模红利”正在失效

      电动两轮车行业正经历一场无声却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高端市场的竞争焦点,已从续航、速度等基础性能参数,逐步转向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生态化体验的系统构建。作为长期占据销量榜首的雅迪,此时正站在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向上,需突破九号以智能化与文化认同构建起的品牌护城河;向下,则面临小牛借助“普惠智能”策略加速蚕食大众市场的现实。 雅迪所面临的,已不仅是单一产品迭代的任务,更是一场关乎未来路径的战略重塑。 2018年,雅迪推出“冠能”系列,以“一次充电,超200公里”的长续航能力切中当时普遍存在的续航焦虑,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小牛与九号开始定义自己的高端市场的竞争维度——小牛N-GT搭载的GPS防盗系统和九号E200P实现的OTA在线升级,标志着电动两轮车的高端话语权正从“续航能力”向“智能体验”迁移。 可以说,当雅迪仍在强化硬件性能赛道之时,竞争对手已率先完成了从参数叙事到体验叙事的转变。 据艾瑞咨询最新报告,在7000元以上高端电动两轮车市场,九号公司占据51.7%的份额,小牛电动则以43.8%的占有率紧随其后,两者共同垄断超过95%的市场。雅迪在这一细分领域表现黯淡,其高端产品虽在续航上表现出色,却未能清晰回应“为什么必须是雅迪”这一品牌命题。 与此同时,大众市场的竞争逻辑也在悄然生变,“性价比”正在从参数对比走向体验衡量。小牛凭借“智能标配+内容运营”策略,年销量突破260万辆,通过构建高粘性的硬件体验与用户社区,实现了从产品到生态的闭环运营。 但雅迪高度纵向整合的供应链体系意味着,其任何技术迭代都会受制于“规模不经济”的创新困境。统一硬件接口与低代码生态本应加速智能技术普及,却因庞大的存量产品矩阵和渠道惯性,陷入“船大难掉头”的转型困局。 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21%的现实,无疑为雅迪敲响了警钟——再坚固的规模壁垒,也难以抵御用户体验升级的时代洪流。向
      194评论
      举报
      高端失语、下沉承压,雅迪的“规模红利”正在失效
    • 新立场新立场
      ·09-15

      行业连跌三年,极米还能独善其身多久?

      2025 年上半年的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态势。 一边是电视行业在大屏化与高端化驱动下实现量额双增,75英寸及以上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近两成,85英寸以上增速超过三成,高端市场成为增长主力;另一边,不含激光电视的智能投影市场却遭遇寒流,销量同比下降3.9%,销额下滑 2.9%,两条反向运行的曲线,勾勒出如今家庭影音设备市场的结构性调整。 调整背后,是多重压力的叠加效应。宏观消费环境让非刚需类电子产品首当其冲,消费者在预算分配上更趋理性,投影产品自然成为削减开支时的优先选项。而电视厂商对大屏市场的持续深耕,使得75英寸产品价格正不断下探,与中高端投影形成直接竞争,进一步压缩了投影产品的市场空间。 更关键的是,在政策层面,投影行业未能进入消费补贴的核心品类清单,缺乏外部环境的助力导致整个投影行业不得不独自应对市场调整的压力。 作为连续七年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极米科技在行业下行期还能保持三成左右的市占率更显难得。但与此同时,上半年1.63%的营收微增又暴露出增长乏力的现实,高份额与低增长的并存,构成了极米当前阶段最突出的经营特征。 很明显,当整个市场的增长引擎减速,即便是头部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极米的困境,是整个投影行业过渡期的缩影:前方要探索新技术,后方还要应对成熟品类的价格战,腹背受敌。在这样的转型阶段,企业的战略选择往往受制于行业整体环境,所谓水涨船高时的顺势而为易,水落石出后的逆势突围难,极米的现状正是这种市场规律的真实写照。 01、褶皱里的随波逐流 2025年的国内投影市场,正陷入一轮由多重因素叠加形成的调整周期。 从消费端看,这两年宏观环境里的消费理性回归,对投影这类非刚需的可选消费品影响尤其明显。按照洛图科技的监测数据里,智能投影市场在整个消费电子板块里,属于家庭预算削减时优先被考虑的品类,很多用户会把换机计划往后推,或者转向更基础的影音设备。 供给端
      203评论
      举报
      行业连跌三年,极米还能独善其身多久?
    • 新立场新立场
      ·09-12

      饿了么入淘,高德再创业,盒马成了阿里本地生活的“二等公民”?

      缓过一口气后,盒马又走在了证道新业态的路上,只不过这次从遍地撒网,变成了重点捞“鱼”。 8 月 31 日,最后一家盒马 X 会员店上海森兰商都店结束运营。9 月 4 日,部分上海盒马邻里用户收到公告,盒马邻里业务将于 10 月 4 日停止运营,盒马表示,邻里自提业务的用户需求将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 NB”承接。 结合 CEO 严筱磊此前内部信的表述,成熟店型盒马鲜生和孵化业态超合算 NB (由原盒马 NB 更名)将成为未来的两大核心。 这基于两个背景。 其一是此前两年盒马经历过一段动荡期。2023 年初阿里执行 1+6+N 改革时,盒马一度被视为最有可能率先上市的业务公司之一,但当年 5 月透露出的上市计划于 11 月宣布暂缓。同期盒马推出“移山价”显化了与山姆的竞争。进入 2024 年先有被传出售的留言,后是创始人侯毅卸任 CEO,由 CFO 严筱磊接任。 但经过一年的业务结构优化后,阿里年报显示,2025 财年盒马 GMV 超 750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 EBITA 盈利。找回了一些场子,又有了“折腾”的本钱。 其二,阿里今年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外卖大战与即时零售之争,盒马亦是军械库里的弹药储备。零售竞争的深水区都会涉及到供应链竞争,结合月初有媒体报道,超盒算也将全线接入淘宝闪购,自身和集团的发展需求,都在催促盒马去更高频、更低价的竞争场域里证明自己。 新零售的宏大叙事已然退潮,留下的是必须精打细算的算盘。 01、从遍地撒网,到重点捞“鱼” 盒马的定位经历过一个随消费环境迭代而失焦的过程。 应该有很多人记得盒马诞生之初和“新中产”这个标签深度绑定,当时整个新零售构想都离不开对“消费升级”的信心。于是我们看到了马云在盒马门店手举帝王蟹的照片广泛传播,“盒区房”(门店 3 公里配送圈)概念出现,并时刻提醒盒马已成为中产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但构想中的“消费升级”,实际上更多
      254评论
      举报
      饿了么入淘,高德再创业,盒马成了阿里本地生活的“二等公民”?
    • 新立场新立场
      ·09-10

      从高频打到高利,高德给蒋凡“掠阵”?

      在蒋凡带领“淘宝闪购”进入即时零售战场133天后,阿里巴巴再次展开布局。9月10日,公司周年庆之际,高德地图上线“高德扫街榜”,标志着阿里重返到店业务领域。 高德地图CEO郭宁在发布会上表示,该榜单将结合AI算法与芝麻信用体系,致力于筛选虚假信息,提升信息可信度,并承诺“永不商业化”。这一动作被视为阿里以技术驱动方式进入本地生活市场的新尝试。 从行业格局来看,美团在到店业务中已经建立起领先优势,其完善的商户覆盖、成熟的评价体系和强大的地面运营能力构成了较高的竞争壁垒。高德此次推出的“扫街榜”虽然在数据真实性和算法推荐上具有一定新意,但仍需面对用户习惯培养、商户端协同和跨场景引流等多重挑战。 因此对美团而言,高德的此次尝试更多是战略层面的提醒,其长期建立的商户关系、用户心智和服务体验,仍是不小的优势。 另一方面,“高德扫街榜”目前由高德独立运营,尚未与饿了么、淘宝闪购打通。但据了解,阿里在到店业务的长期规划中,将会参考该产品的数据表现。可以确定的是,阿里巴巴正在加大对本地市场的投入力度,意图构建完整的服务生态。 《新立场》观察到,当前市场对即时零售的关注仍较多集中在订单量增长,而低估了其“以会员体系重构消费入口”的长期价值。截至最新数据,88VIP会员数已突破5300万,保持双位数增长。新推出的“大会员体系”实现多业态积分互通,使高频外卖消费能够导向高毛利品类,提升整体变现效率。 蒋凡在近期财报中明确表示“UE亏损有望缩减一半”。该目标的实现依托于三大支撑:非餐订单占比提升带动客单价上涨,物流规模效应降低单均成本,以及广告协同拉动CMR增长。 战略节奏还算清晰:第一阶段以规模扩张为核心,第二阶段重心转向UE改善与供应链深化。过去半年,淘宝闪购日均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峰值达1.2亿,月交易用户超3亿。这些数据推动阿里即时零售战略实施的同时,也为蒋凡赢得了内部更多信任与授权。
      219评论
      举报
      从高频打到高利,高德给蒋凡“掠阵”?
    • 新立场新立场
      ·09-09

      伴“军”如伴虎?小米又双叒叕一高管离开

      2025年9月8日晚间,一则小米集团的内部通报在科技圈掀起波澜。 任职长达九年、职级高达21级的高管,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公司辞退。这位曾在社交媒体上活跃、因频频抢先爆料而被网友戏称为“大帝之姿”、“小米太子”的“爆料大王”,最终因“泄密”而离开。 王腾本人在当晚微博回应中的“接受该有代价”、“感谢雷总与公司多年培养”,也为这场突发人事变动定下了官方认可的基调。 时间拉远来看,小米的高管甚至联合创始人退出也并不鲜见,黎万强、周光平、林斌、周受资等等。在外界看来,似乎这些帮小米完成了找人、找钱、找供应链,总的来说一手搭建起小米的重要人物们,都在奉献完价值后纷纷离开了这个平台。毕竟,“谋士”该如何自处从古至今都是一门学问。 当然,对身居高位的人而言,如何平衡好“情义”和“规矩”之间的尺度,如何体面的实现赏罚并不缺人情味,也决定着外界对其容人之量的评价。 像王腾这样,被“道德委员会”通报和辞退的案例,在任何企业中都堪称严厉了。“道德”一词在商业世界中,可轻于鸿毛、也可重于泰山,兢兢业业了几十年的雀巢CEO最近也是因为一段办公室恋情而葬送了职业生涯。阿里蒋凡当初如果是被冠以“道德”的名义处置,后续也没有机会上演出走海外业务、重回合伙人、重掌电商大权的戏码了。 当然,小米的动作也无可指摘。近年来,小米集团持续强调“廉洁公正”、“诚信经营”,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王腾触碰了“泄露机密”与“利益冲突”这两条任何科技企业都难以逾越的红线,对于一家“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来说,维护制度的刚性,远比保住单一将领的战功更为重要。 就在今年八月,小米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排名大幅跃升至297位,业务范围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从白色家电到AIoT生态,其产品覆盖之广、产业链条之长早已今非昔比,管理难度也
      859评论
      举报
      伴“军”如伴虎?小米又双叒叕一高管离开
    • 新立场新立场
      ·09-05

      安克创新,如何从“浅海”游向深海

      随着AI技术从“概念探索”迅速演变为“必备能力”,消费电子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且多层次的结构性分化。巨头如苹果、三星,凭借深度集成的AI生态(如Apple Intelligence与Galaxy AI),不断重塑体验边界,推动产品溢价与估值攀升,俨然成为这场技术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而在它们高歌猛进的另一面,仍依赖传统硬件路径的企业则普遍面临增长见顶、市场侵蚀的困境。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分化进程中,中国出海品牌安克创新(下文称安克)成为一个值得深入观察的样本。2025年上半年,安克交出了一份营收128.67亿元、同比增长33.36%,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提升33.8%的成绩,展现出其在品牌溢价与渠道运营上的独特禀赋。 只是,高速增长的曲线背后,也有着一些待解的课题。随着全球消费电子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产品大量涌现,以及海外电商平台政策逐步收紧,其倚重线上、“性价比+品牌”双轮驱动的出海模式,正显露出增长边界的痕迹。如何在高速成长期实现商业模式的适时迭代,成为公司当前阶段一道富有意味的命题。 安克长期采用轻资产模式,将资源聚焦于产品设计与研发,生产环节全面外包。该模式显著降低了固定资产投入与经营风险,也有效推高了利润率水平。当然,轻资产不意味着责任“轻量化”,不久前的充电宝大规模召回事件,便让这份考验变得具体:不仅让约 1.3 亿元质量保证金计入负债项,也为短期财务表现添了一层待消化的压力。 路透社于8月18日援引知情人士称,安克正与多家投行磋商,拟最早于2026年初赴港二次上市。而另一方面,该公司仍保持高额分红节奏。据Wind数据,自上市以来,其累计派现总额已达30.67亿元。 一边规划融资、一边持续分红,确实不算多见。 当然,这背后可能有着某些更深层的考量,毕竟安克在战略层面一直表现出前瞻意识。自2020年提出“浅海战略”以来,公司先后涉足音频设备、3D打印、割草机器人等
      382评论
      举报
      安克创新,如何从“浅海”游向深海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