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投资者网
促进信息透明。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610
帖子 · 610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6 19:23
更全面的硬科技指数,这只科创板增强基金看点满满
《投资者网》吕子禾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而硬科技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红利。 自2019年7月开市以来,科创板已成为汇聚半导体、医疗器械、新能源等优质硬科技企业的核心市场,成为投资者分享中国新兴经济成长的关键赛道。 202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八条”),明确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同期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则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指标门槛,强化了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在此背景下,招商基金推出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A类024634/C类024635)将于2025年11月10日起正式发行。该基金凭借全面的标的指数覆盖、成熟的量化增强策略,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提供了便捷工具。 科创板硬科技:政策赋能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科创板硬科技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4年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将研发投入累计门槛从6000万元提升至8000万元,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要求不低于10%,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数量从5项增至7项,进一步筛选出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 “科八条”则针对新质生产力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提升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这些政策不仅夯实了科创板的“硬科技”底色,也为板块长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基本面来看,科创板企业的成长能力与创新活力突出。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成份股总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23.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8.8%,显著高于传统行业增速。同期研发支出年化复合增速更高达27.3%,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为企业技术突破与
看
2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更全面的硬科技指数,这只科创板增强基金看点满满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5 21:13
莱普科技IPO:半导体赛道里的财富腾挪
《投资者网》张伟 近几年,国内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顺便带动了上游的壮大,激光热处理设备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激光热处理(LHT)是一种半导体存储芯片的晶圆制造工艺。传统快速热处理(RTP)需要将整片晶圆升温,热扩散时间较长。激光热处理则通过“点对点”的局部加热,降低晶圆热循环次数,提升产品良率。 今年9月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成都莱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莱普科技”或“公司”)就是一家主要依托精密激光技术面向半导体制造工艺需求开发激光热处理设备和专用激光加工设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莱普科技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先进封装产线。莱普科技表示,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为半导体前、后道工序提供激光工艺设备的厂商。 10月26日,莱普科技的上市(IPO)动态进入“已问询”阶段。公司最终能否在上交所的科创板上市,还有待观察。 背后集团高管成了公司实控人 据成都当地媒体报道,2023年10月,莱普科技全国总部暨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6.5万平米,预计将于2026年5月全面达产。 企查查股权信息显示,莱普科技的前三大股东依次为东骏投资、东莞莱普、东莞聚慧,均为东莞企业。东莞企业到成都投资,这中间有哪些故事呢? 《招股书》显示,莱普科技的前身莱普有限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500万元,由成都东骏激光、曾滔勇出资450万元、50万元,分别持股90%、10%。 股权穿透显示,成都东骏激光是东骏集团的下属公司,曾滔勇为东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东骏集团的业务涵盖钢材、金属材料、五金交电、房地开发、对外投资等,成都东骏激光主营的激光装备制造就是其投资领域之一
看
17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莱普科技IPO:半导体赛道里的财富腾挪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5 21:07
中银三星人寿换帅,业绩反转是否持续?
《投资者网》方见微 10月30日,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三星人寿”)迎来重要人事变动。董事长马超龙到龄退休,总经理邱智坤拟接任董事长一职。 这距离邱智坤正式出任总经理仅过去一年有余——2024年8月,邱智坤才获得监管核准担任该公司总经理。此次人事调整后,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职位将再度空缺,是内部提拔还是中行体系委派,已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在高层换帅的同时,中银三星人寿的经营业绩也引发市场关注。据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43亿元,成为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亏损机构;但仅三个月后,其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已转为6.94亿元。 邱智坤接棒,管理层再迎“内生式”更替 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中银三星人寿进入新一轮治理周期。 公开信息显示,新任拟任董事长邱智坤是一位“老中行人”,在中行体系内服务多年。1992年7月,邱智坤加入中国银行,曾任中国银行总行海外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其间挂职湖北省宜昌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邱智坤的国际业务经验丰富,曾担任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中银香港副总裁、中银集团保险执行总裁、执行董事。2024年3月起,担任中银三星人寿党委副书记,同年8月起任公司总经理。 退休的董事长马超龙同样出身中行体系。他出生于1965年8月,今年刚满60周岁。马超龙于1987年7月加入中国银行,历任重庆市分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等职。 马超龙在2023年3月8日才获得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至今任职约两年半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邱智坤升任董事长,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一职再度空缺,是选择内部提拔副手接棒,还是继续“空降”职业经理人,目前尚未有明
看
4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银三星人寿换帅,业绩反转是否持续?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4 20:51
面膜巨头:一天烧掉200万营销,净利下跌45%
《投资者网》引力 | 韩宜珈 “医美面膜第一股”敷尔佳(301371)正经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单季净利润暴跌44.96%,扣非净利润几近腰斩——这一跌幅创下近三年新高。 曾经市值高达约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如今总市值已缩水至128.93亿元。 从面膜发家再到困于单一面膜业务,敷尔佳正在面临转型的阵痛期。 业绩暗藏隐忧 从资本市场宠儿到业绩大幅下滑,敷尔佳的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令人担忧。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4.34亿元,同比下滑17.58%。更令人担忧的是净利润表现——单季净利润仅为0.95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3亿元,跌幅高达44.96%。 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敷尔佳的盈利能力不断减弱:2024年年报显示,敷尔佳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减少11.77%;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97亿元,同比下跌11.54%;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大跌36.73%。 值得关注的是,敷尔佳2025年前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下降48.20%,几近腰斩,这背后是核心业务下滑叠加费用激增、毛利率下降。 除此之外,敷尔佳的现金流情况也不容乐观,是企业的生命线,三季报显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跌48.52%,企业“造血”能力明显减弱。 从2023年8月上市至今,敷尔佳经历了从增速放缓到增收不增利,再到如今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恶化周期。 在惨淡的业绩背后,是敷尔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隐忧。 品牌与产品矩阵单一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敷尔佳过度依赖主品牌及贴片类产品,未能建立起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8.63亿元,其中主品牌“敷尔佳”下的医疗器械类与化妆品类产品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尽管公司声称在子品牌孵化上有所布局,但财报中未披露任何子品牌的具体营收数据,表明子品牌
看
2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面膜巨头:一天烧掉200万营销,净利下跌45%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4 20:42
IPO新常态:当“硬科技”成为A股的通行证
《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首发也逐渐重回正规。截止11月初,包括北交所在内,已有88家企业完成了招股,80家企业顺利发行。除了发行数量与此前相比大幅下降外,一批高技术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过审核并完成发行,这一现象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上交所网站显示,沐曦集成、红板科技等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企业从受理到过会仅用了一百多天;联合动力(301656.SZ)、西安奕材(688783.SH)等业务已成熟的企业,甚至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受理到发行的全过程。 这些快速过会或发行的企业,几乎全部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且普遍具有高研发投入、技术壁垒高的特点。与此同时,截至10月底,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仍有35家企业处于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状态,等待发行时间最长的是2022年7月过会的通美晶体,过会至今已超过3年,却仍未完成发行上市。IPO企业发行周期冷暖鲜明对比的背后,折射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领域的深刻变革。 冰火两重天:发行周期的明显分化 在A股首发市场逐渐重回正规的时候,2025年的IPO市场,与此前的超发截然不同,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显著特征。一边是部分企业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完成审核、注册及发行等工作,另一边则是多数企业需要排队等待多年,以走完整个上市流程。 截至2025年11月初,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共有35家企业处于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状态。这些企业的过会时间跨度极大,最早的是2022年7月12日过会的通美晶体,历时已超过3年,却迟迟未能发行;而最新的是2025年10月底才过会的沐曦集成、红板科技等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沐曦集成、红板科技这类企业,从交易所受理其首发申请到最终过会,仅用了100多天,他们也因此成
看
5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IPO新常态:当“硬科技”成为A股的通行证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4 20:32
三季报“溃败”,老白干酒如何“回血”?
《投资者网》张伟 限酒令下,让业绩逐年高升的老白干酒(下称“公司”,600559.SH)也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下称“报告期内”),老白干酒的营收、净利润“双降”,分别同比下降19%、28%。老白干酒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白酒消费需求较弱,出库减少导致收入下降。 目前,老白干酒在(河北)省内市场的营收占比超过60%。报告期内,省内营收同比下降14%。同时,作为省外重点市场的湖南、安徽、山东等地的营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老白干酒在第四季度如何冲刺,引人关注。 上市20多年业绩稳增 作为河北省唯一一家白酒上市公司,老白干酒自2002年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一路向上。 资料显示,老白干酒的历史悠久,可溯源至明代。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河北衡水的德源涌酒坊颇有名气。工匠在建造衡水木桥时常到此聚饮,饮后赞曰:“真洁,好干!”,遂取名为老白干。近代老白干酒则始于衡水老白干酒厂。 1946年,衡水解放后,当地18家私营酒坊统一收归国有,组建了冀南行署地方国营衡水制酒厂,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白酒厂。1993年,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成立,并在199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2002年,老白干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第六家在A股上市的白酒企业,也是到目前为止河北省内唯一一家。 据悉,老白干酒旗下有衡水老白干、文王贡酒、板城烧锅酒、武陵酒、孔府家酒等五大品牌,涵盖老白干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等三大香型,形成“一树三香、五花齐放”格局,开创了国内白酒上市公司中多香型、多品牌、多渠道的先河。 业绩方面,据Wind数据,老白干酒上市当年营收只有2.63亿元,到2024年,已达53.58亿元,期间净利润从2000多万元增至接近8亿元。
看
4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三季报“溃败”,老白干酒如何“回血”?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4 20:25
黄金分属性收税,谁受益谁承压?
《投资者网》吕子禾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正式落地,政策核心直指黄金的双重属性,首次以官方文件明确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并配套差异化增值税规则。 这是中国黄金市场自2002年以来最重大的税收改革,标志着行业税收治理从“笼统监管”迈入“精细分类”的新阶段。 短短数日,市场便产生了连锁反应。老庙黄金、周大福等品牌金饰单日每克涨价超60元,菜百首饰涨幅更是达6%;港股周大福、老铺黄金股价单日跌幅超7%,A股潮宏基一度跌停。 这场“一政激起千层浪”的变革,不仅重构了个人与企业的购金、经营成本,更将深刻影响中国黄金市场的生态格局与国际话语权。 为何要给黄金贴上“属性标签”?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后,黄金市场虽逐步市场化,但“投资”与“消费”属性的模糊始终是税收征管的痛点。部分企业利用增值税抵扣链条漏洞,将投资性黄金伪装成消费用途套利,既造成税收流失,也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此次新政的核心,正是通过“清晰界定+差异税制”,破解这一长期难题。 新政首先以“纯度+功能”双重标准,为两类黄金划定明确边界。 投资性黄金涵盖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以及加工后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锭,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法定金质货币。非投资性黄金则以黄金饰品、工业用金为代表,即除投资用途外的所有场景。 过去,市场上存在交易所黄金虚报投资用途、实际流向消费领域的套利现象,新政的划分恰好针对性解决了这一乱象。 税制设计上,新政延续了场内交易的优惠基础,同时在交割环节实现“精细化管控”。 对于未实物交割的场内交易,卖出方仍免征增值税,保障了期货、电子盘等市场的流动性。 实物交割时则按用途分化,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可享增值税即征即退,但销售时只能开普通发票,阻断“抵扣套利”;非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购入时免
看
13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黄金分属性收税,谁受益谁承压?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3
当“中华老字号”开始卷饮料,年轻人会买单吗?
《投资者网》引力丨张静懿 2025年深秋,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899)推出了“铁皮石斛文旦汁(气泡植物饮料)”——这是一款以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为基底、加入文旦风味的气泡饮品,包装风格走向年轻潮感。 这背后是一家拥有11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在灵芝孢子粉等核心产品收入占比高、但营收与净利润持续下滑、客群逐渐老龄化的背景下,尝试向Z世代发起一次“破圈”冲锋。操盘这场转型的是娃哈哈前全国销售总经理沈建刚,他曾负责娃哈哈全国销售体系,2025年受聘加入寿仙谷,亲自负责饮料业务的渠道与运营。 市场对此反应两极:有观点认为,老字号借助“药食同源”概念切入轻养生快消赛道,是顺应消费趋势的明智之举;也有声音质疑,以高毛利灵芝孢子粉起家的中药企业,能否在低毛利、高周转、渠道为王的快消饮料市场实现盈利? 从灵芝到气泡水:寿仙谷的百年根基与增长焦虑 寿仙谷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深耕名贵中药材领域,尤其在灵芝与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有机栽培及深加工上构建了全产业链闭环。其核心产品“寿仙谷”牌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系列,凭借高技术壁垒(如第三代去壁灵芝孢子粉技术)和“有机国药”定位,在高端滋补保健品市场拥有稳定客群和高达81%以上的毛利率(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 公司采取“名医、名药、名店”模式,在浙江拥有数十家直营门店,并逐步向省外拓展。这种重服务、重信任的销售逻辑,使其在过去十年稳扎稳打,但也逐渐显露出局限:核心用户多为40岁以上人群,品牌调性偏传统,年轻消费者认知度低。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后。随着宏观经济承压、保健品市场竞争加剧,寿仙谷主营业务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30亿元,同比下降10.23%;归母净利润7634万元,同比下滑超33%。尽管毛利率仍维持高位,但“利润断崖”
看
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当“中华老字号”开始卷饮料,年轻人会买单吗?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3
半导体并购的“冰与火”:当资本狂热撞上产业理性
《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俗称"并购六条")后,A股并购重组市场迅速掀起了热潮。在自力自主、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对半导体标的的并购格外引人注目。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9月至2025年10月底,A股披露的半导体资产并购事项超40起,其中半数以上集中于"并购六条"发布后的短短数月内,这些案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以长电科技(600584.SH)、纳芯微(688052.SH)为代表的产业整合,以汇顶科技(603160.SH)尝试收购云英谷科技为代表的上下游拓展,以及双成药业(002693.SZ)、光智科技(300489.SZ)等企业为主的跨界"蛇吞象"式并购。 然而,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结构性分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高估值泡沫、整合难度大、业绩承诺难兑现等风险增加了这些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值得投资者警惕。当资本热潮与产业理性碰撞,这场半导体并购盛宴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机遇与陷阱呢? 政策东风:并购六条引爆并购热潮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标志着监管层对并购重组市场支持力度的升级。该政策核心目标在于支持上市公司围绕国家战略,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展开高质量并购重组活动。半导体作为国家战略核心,自然成为政策扶持重点,与市场关注的焦点。 "并购六条"通过优化融资制度、鼓励产业整合等方式,为半导体行业并购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并购六条"发布后,A股半导体并购活动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9月政策发布至2025年10月底,A股市场披露的半导体资产并购案例已达40余起,其中超过半数集中在政策发布后的两个月内。仅2024年9月至
看
46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半导体并购的“冰与火”:当资本狂热撞上产业理性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
·
11-03
两次管理层更迭,哈药股份是否迷茫?
《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内部动作不断的哈药股份(600664.SH,下称“公司”)发布三季报。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20.21亿元、3.29亿元,各自同比下降1.92%、35.35%。 实际上,2021年以来公司从管理层人员任命到内部组织架构,均做出重大改变,释放出向泛健康领域转型的信号。承压之下,公司能否找到合适自身的路径,有待观察。 管理层的两次变动 作为黑龙江首家上市公司,哈药股份的发展走过几轮周期,从辉煌到重找路径,如今正处于转型期。 2011年前,公司通过混改实现业绩连年攀升。此后,抗生素限制和基药招标政策一度令公司受挫。2017年,公司尝试二次混改以及参股美国保健品巨头GNC,但伴随2020年GNC面临破产,此番尝试陷入进退维谷。 由此,公司开启更加深刻的新一轮变革。2021年,中信资本董事长兼CEO张懿宸出任公司董事长。早前,中信资本通过对公司控股方哈药集团多次增资,持有后者超60%股权。次年,公司管理层换届,林国人出任总裁,姜海涛、夏继成、李邦东等担任副总裁。 新的管理层落位,公司的战略路径开启调整,围绕数字化转型、产品线建设、业务结构优化以及大健康布局,明确聚焦OTC、保健品、中药和处方药等核心领域。延续这条路径,2023年公司高层再度变化,胡晓萍、芦传有分别出任新一任的董事长、总裁,接替张懿宸、林国人。 根据履历,胡晓萍出身哈尔滨国资体系,与张懿宸的交接被视为公司股东层面的安排。真正令市场感兴趣的是林国人的离任,其早前履历宝洁、葛兰素史克、君乐宝等企业,快消色彩更浓。因此,当时林国人的就任被解读为公司向泛健康赛道转型。 其实,长期以来公司业务包括工业、商业等两大板块。工业板块共有五大产品类别,化学制剂和保健品是
看
16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两次管理层更迭,哈药股份是否迷茫?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158296069847260","uuid":"4158296069847260","gmtCreate":1695192952421,"gmtModify":1709003823441,"name":"投资者网","pinyin":"tzzwtouzizhewang","introduction":"促进信息透明。","introductionEn":"投资者网 Official Account:INVESTOR CHINA","signature":"促进信息透明。","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6,"status":2,"fanSize":16,"headSize":0,"tweetSize":610,"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1,"level":{"id":0,"name":"","nameTw":"","represent":"","factor":"","iconColor":"","bgColor":""},"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success","userBadges":[],"userBadgeCount":0,"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7274581676920,"gmtCreate":1762428232695,"gmtModify":1762434029412,"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更全面的硬科技指数,这只科创板增强基金看点满满","htmlText":"《投资者网》吕子禾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而硬科技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红利。 自2019年7月开市以来,科创板已成为汇聚半导体、医疗器械、新能源等优质硬科技企业的核心市场,成为投资者分享中国新兴经济成长的关键赛道。 202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八条”),明确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同期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则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指标门槛,强化了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在此背景下,招商基金推出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A类024634/C类024635)将于2025年11月10日起正式发行。该基金凭借全面的标的指数覆盖、成熟的量化增强策略,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提供了便捷工具。 科创板硬科技:政策赋能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科创板硬科技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4年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将研发投入累计门槛从6000万元提升至8000万元,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要求不低于10%,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数量从5项增至7项,进一步筛选出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 “科八条”则针对新质生产力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提升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这些政策不仅夯实了科创板的“硬科技”底色,也为板块长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基本面来看,科创板企业的成长能力与创新活力突出。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成份股总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23.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8.8%,显著高于传统行业增速。同期研发支出年化复合增速更高达27.3%,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为企业技术突破与","listText":"《投资者网》吕子禾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而硬科技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红利。 自2019年7月开市以来,科创板已成为汇聚半导体、医疗器械、新能源等优质硬科技企业的核心市场,成为投资者分享中国新兴经济成长的关键赛道。 202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八条”),明确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同期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则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指标门槛,强化了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在此背景下,招商基金推出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A类024634/C类024635)将于2025年11月10日起正式发行。该基金凭借全面的标的指数覆盖、成熟的量化增强策略,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提供了便捷工具。 科创板硬科技:政策赋能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科创板硬科技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4年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将研发投入累计门槛从6000万元提升至8000万元,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要求不低于10%,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数量从5项增至7项,进一步筛选出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 “科八条”则针对新质生产力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提升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这些政策不仅夯实了科创板的“硬科技”底色,也为板块长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基本面来看,科创板企业的成长能力与创新活力突出。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成份股总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23.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8.8%,显著高于传统行业增速。同期研发支出年化复合增速更高达27.3%,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为企业技术突破与","text":"《投资者网》吕子禾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而硬科技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红利。 自2019年7月开市以来,科创板已成为汇聚半导体、医疗器械、新能源等优质硬科技企业的核心市场,成为投资者分享中国新兴经济成长的关键赛道。 2024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八条”),明确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同期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则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指标门槛,强化了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在此背景下,招商基金推出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A类024634/C类024635)将于2025年11月10日起正式发行。该基金凭借全面的标的指数覆盖、成熟的量化增强策略,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提供了便捷工具。 科创板硬科技:政策赋能与基本面双轮驱动 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科创板硬科技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4年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将研发投入累计门槛从6000万元提升至8000万元,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要求不低于10%,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数量从5项增至7项,进一步筛选出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 “科八条”则针对新质生产力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提升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这些政策不仅夯实了科创板的“硬科技”底色,也为板块长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基本面来看,科创板企业的成长能力与创新活力突出。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成份股总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23.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8.8%,显著高于传统行业增速。同期研发支出年化复合增速更高达27.3%,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为企业技术突破与","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cff7374a94a0e857d6b01e30bef9823","width":"900","height":"38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72745816769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950089401072,"gmtCreate":1762348383568,"gmtModify":1762349845578,"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莱普科技IPO:半导体赛道里的财富腾挪","htmlText":"《投资者网》张伟 近几年,国内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顺便带动了上游的壮大,激光热处理设备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激光热处理(LHT)是一种半导体存储芯片的晶圆制造工艺。传统快速热处理(RTP)需要将整片晶圆升温,热扩散时间较长。激光热处理则通过“点对点”的局部加热,降低晶圆热循环次数,提升产品良率。 今年9月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成都莱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莱普科技”或“公司”)就是一家主要依托精密激光技术面向半导体制造工艺需求开发激光热处理设备和专用激光加工设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莱普科技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先进封装产线。莱普科技表示,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为半导体前、后道工序提供激光工艺设备的厂商。 10月26日,莱普科技的上市(IPO)动态进入“已问询”阶段。公司最终能否在上交所的科创板上市,还有待观察。 背后集团高管成了公司实控人 据成都当地媒体报道,2023年10月,莱普科技全国总部暨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6.5万平米,预计将于2026年5月全面达产。 企查查股权信息显示,莱普科技的前三大股东依次为东骏投资、东莞莱普、东莞聚慧,均为东莞企业。东莞企业到成都投资,这中间有哪些故事呢? 《招股书》显示,莱普科技的前身莱普有限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500万元,由成都东骏激光、曾滔勇出资450万元、50万元,分别持股90%、10%。 股权穿透显示,成都东骏激光是东骏集团的下属公司,曾滔勇为东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东骏集团的业务涵盖钢材、金属材料、五金交电、房地开发、对外投资等,成都东骏激光主营的激光装备制造就是其投资领域之一","listText":"《投资者网》张伟 近几年,国内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顺便带动了上游的壮大,激光热处理设备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激光热处理(LHT)是一种半导体存储芯片的晶圆制造工艺。传统快速热处理(RTP)需要将整片晶圆升温,热扩散时间较长。激光热处理则通过“点对点”的局部加热,降低晶圆热循环次数,提升产品良率。 今年9月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成都莱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莱普科技”或“公司”)就是一家主要依托精密激光技术面向半导体制造工艺需求开发激光热处理设备和专用激光加工设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莱普科技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先进封装产线。莱普科技表示,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为半导体前、后道工序提供激光工艺设备的厂商。 10月26日,莱普科技的上市(IPO)动态进入“已问询”阶段。公司最终能否在上交所的科创板上市,还有待观察。 背后集团高管成了公司实控人 据成都当地媒体报道,2023年10月,莱普科技全国总部暨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6.5万平米,预计将于2026年5月全面达产。 企查查股权信息显示,莱普科技的前三大股东依次为东骏投资、东莞莱普、东莞聚慧,均为东莞企业。东莞企业到成都投资,这中间有哪些故事呢? 《招股书》显示,莱普科技的前身莱普有限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500万元,由成都东骏激光、曾滔勇出资450万元、50万元,分别持股90%、10%。 股权穿透显示,成都东骏激光是东骏集团的下属公司,曾滔勇为东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东骏集团的业务涵盖钢材、金属材料、五金交电、房地开发、对外投资等,成都东骏激光主营的激光装备制造就是其投资领域之一","text":"《投资者网》张伟 近几年,国内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顺便带动了上游的壮大,激光热处理设备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激光热处理(LHT)是一种半导体存储芯片的晶圆制造工艺。传统快速热处理(RTP)需要将整片晶圆升温,热扩散时间较长。激光热处理则通过“点对点”的局部加热,降低晶圆热循环次数,提升产品良率。 今年9月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的成都莱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莱普科技”或“公司”)就是一家主要依托精密激光技术面向半导体制造工艺需求开发激光热处理设备和专用激光加工设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莱普科技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12英寸集成电路产线、先进封装产线。莱普科技表示,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为半导体前、后道工序提供激光工艺设备的厂商。 10月26日,莱普科技的上市(IPO)动态进入“已问询”阶段。公司最终能否在上交所的科创板上市,还有待观察。 背后集团高管成了公司实控人 据成都当地媒体报道,2023年10月,莱普科技全国总部暨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6.6亿元,占地面积39亩,建筑面积6.5万平米,预计将于2026年5月全面达产。 企查查股权信息显示,莱普科技的前三大股东依次为东骏投资、东莞莱普、东莞聚慧,均为东莞企业。东莞企业到成都投资,这中间有哪些故事呢? 《招股书》显示,莱普科技的前身莱普有限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资本500万元,由成都东骏激光、曾滔勇出资450万元、50万元,分别持股90%、10%。 股权穿透显示,成都东骏激光是东骏集团的下属公司,曾滔勇为东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东骏集团的业务涵盖钢材、金属材料、五金交电、房地开发、对外投资等,成都东骏激光主营的激光装备制造就是其投资领域之一","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39eac9bca538c5adb05ee8390f43773","width":"1500","height":"100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9500894010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948673381104,"gmtCreate":1762348037859,"gmtModify":1762349800132,"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中银三星人寿换帅,业绩反转是否持续?","htmlText":"《投资者网》方见微 10月30日,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三星人寿”)迎来重要人事变动。董事长马超龙到龄退休,总经理邱智坤拟接任董事长一职。 这距离邱智坤正式出任总经理仅过去一年有余——2024年8月,邱智坤才获得监管核准担任该公司总经理。此次人事调整后,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职位将再度空缺,是内部提拔还是中行体系委派,已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在高层换帅的同时,中银三星人寿的经营业绩也引发市场关注。据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43亿元,成为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亏损机构;但仅三个月后,其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已转为6.94亿元。 邱智坤接棒,管理层再迎“内生式”更替 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中银三星人寿进入新一轮治理周期。 公开信息显示,新任拟任董事长邱智坤是一位“老中行人”,在中行体系内服务多年。1992年7月,邱智坤加入中国银行,曾任中国银行总行海外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其间挂职湖北省宜昌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邱智坤的国际业务经验丰富,曾担任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中银香港副总裁、中银集团保险执行总裁、执行董事。2024年3月起,担任中银三星人寿党委副书记,同年8月起任公司总经理。 退休的董事长马超龙同样出身中行体系。他出生于1965年8月,今年刚满60周岁。马超龙于1987年7月加入中国银行,历任重庆市分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等职。 马超龙在2023年3月8日才获得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至今任职约两年半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邱智坤升任董事长,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一职再度空缺,是选择内部提拔副手接棒,还是继续“空降”职业经理人,目前尚未有明","listText":"《投资者网》方见微 10月30日,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三星人寿”)迎来重要人事变动。董事长马超龙到龄退休,总经理邱智坤拟接任董事长一职。 这距离邱智坤正式出任总经理仅过去一年有余——2024年8月,邱智坤才获得监管核准担任该公司总经理。此次人事调整后,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职位将再度空缺,是内部提拔还是中行体系委派,已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在高层换帅的同时,中银三星人寿的经营业绩也引发市场关注。据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43亿元,成为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亏损机构;但仅三个月后,其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已转为6.94亿元。 邱智坤接棒,管理层再迎“内生式”更替 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中银三星人寿进入新一轮治理周期。 公开信息显示,新任拟任董事长邱智坤是一位“老中行人”,在中行体系内服务多年。1992年7月,邱智坤加入中国银行,曾任中国银行总行海外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其间挂职湖北省宜昌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邱智坤的国际业务经验丰富,曾担任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中银香港副总裁、中银集团保险执行总裁、执行董事。2024年3月起,担任中银三星人寿党委副书记,同年8月起任公司总经理。 退休的董事长马超龙同样出身中行体系。他出生于1965年8月,今年刚满60周岁。马超龙于1987年7月加入中国银行,历任重庆市分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等职。 马超龙在2023年3月8日才获得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至今任职约两年半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邱智坤升任董事长,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一职再度空缺,是选择内部提拔副手接棒,还是继续“空降”职业经理人,目前尚未有明","text":"《投资者网》方见微 10月30日,中银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三星人寿”)迎来重要人事变动。董事长马超龙到龄退休,总经理邱智坤拟接任董事长一职。 这距离邱智坤正式出任总经理仅过去一年有余——2024年8月,邱智坤才获得监管核准担任该公司总经理。此次人事调整后,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职位将再度空缺,是内部提拔还是中行体系委派,已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在高层换帅的同时,中银三星人寿的经营业绩也引发市场关注。据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43亿元,成为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亏损机构;但仅三个月后,其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已转为6.94亿元。 邱智坤接棒,管理层再迎“内生式”更替 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中银三星人寿进入新一轮治理周期。 公开信息显示,新任拟任董事长邱智坤是一位“老中行人”,在中行体系内服务多年。1992年7月,邱智坤加入中国银行,曾任中国银行总行海外机构管理部副总经理,其间挂职湖北省宜昌市市委常委、副市长。 邱智坤的国际业务经验丰富,曾担任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行长、新加坡分行行长、中银香港副总裁、中银集团保险执行总裁、执行董事。2024年3月起,担任中银三星人寿党委副书记,同年8月起任公司总经理。 退休的董事长马超龙同样出身中行体系。他出生于1965年8月,今年刚满60周岁。马超龙于1987年7月加入中国银行,历任重庆市分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等职。 马超龙在2023年3月8日才获得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至今任职约两年半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邱智坤升任董事长,中银三星人寿总经理一职再度空缺,是选择内部提拔副手接棒,还是继续“空降”职业经理人,目前尚未有明","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94e2cbaf4bd6f00617196d291cdbe49","width":"1000","height":"66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9486733811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588234035248,"gmtCreate":1762260688414,"gmtModify":1762261663185,"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面膜巨头:一天烧掉200万营销,净利下跌45%","htmlText":"《投资者网》引力 | 韩宜珈 “医美面膜第一股”敷尔佳(301371)正经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单季净利润暴跌44.96%,扣非净利润几近腰斩——这一跌幅创下近三年新高。 曾经市值高达约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如今总市值已缩水至128.93亿元。 从面膜发家再到困于单一面膜业务,敷尔佳正在面临转型的阵痛期。 业绩暗藏隐忧 从资本市场宠儿到业绩大幅下滑,敷尔佳的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令人担忧。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4.34亿元,同比下滑17.58%。更令人担忧的是净利润表现——单季净利润仅为0.95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3亿元,跌幅高达44.96%。 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敷尔佳的盈利能力不断减弱:2024年年报显示,敷尔佳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减少11.77%;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97亿元,同比下跌11.54%;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大跌36.73%。 值得关注的是,敷尔佳2025年前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下降48.20%,几近腰斩,这背后是核心业务下滑叠加费用激增、毛利率下降。 除此之外,敷尔佳的现金流情况也不容乐观,是企业的生命线,三季报显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跌48.52%,企业“造血”能力明显减弱。 从2023年8月上市至今,敷尔佳经历了从增速放缓到增收不增利,再到如今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恶化周期。 在惨淡的业绩背后,是敷尔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隐忧。 品牌与产品矩阵单一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敷尔佳过度依赖主品牌及贴片类产品,未能建立起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8.63亿元,其中主品牌“敷尔佳”下的医疗器械类与化妆品类产品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尽管公司声称在子品牌孵化上有所布局,但财报中未披露任何子品牌的具体营收数据,表明子品牌","listText":"《投资者网》引力 | 韩宜珈 “医美面膜第一股”敷尔佳(301371)正经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单季净利润暴跌44.96%,扣非净利润几近腰斩——这一跌幅创下近三年新高。 曾经市值高达约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如今总市值已缩水至128.93亿元。 从面膜发家再到困于单一面膜业务,敷尔佳正在面临转型的阵痛期。 业绩暗藏隐忧 从资本市场宠儿到业绩大幅下滑,敷尔佳的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令人担忧。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4.34亿元,同比下滑17.58%。更令人担忧的是净利润表现——单季净利润仅为0.95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3亿元,跌幅高达44.96%。 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敷尔佳的盈利能力不断减弱:2024年年报显示,敷尔佳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减少11.77%;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97亿元,同比下跌11.54%;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大跌36.73%。 值得关注的是,敷尔佳2025年前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下降48.20%,几近腰斩,这背后是核心业务下滑叠加费用激增、毛利率下降。 除此之外,敷尔佳的现金流情况也不容乐观,是企业的生命线,三季报显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跌48.52%,企业“造血”能力明显减弱。 从2023年8月上市至今,敷尔佳经历了从增速放缓到增收不增利,再到如今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恶化周期。 在惨淡的业绩背后,是敷尔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隐忧。 品牌与产品矩阵单一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敷尔佳过度依赖主品牌及贴片类产品,未能建立起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8.63亿元,其中主品牌“敷尔佳”下的医疗器械类与化妆品类产品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尽管公司声称在子品牌孵化上有所布局,但财报中未披露任何子品牌的具体营收数据,表明子品牌","text":"《投资者网》引力 | 韩宜珈 “医美面膜第一股”敷尔佳(301371)正经历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单季净利润暴跌44.96%,扣非净利润几近腰斩——这一跌幅创下近三年新高。 曾经市值高达约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如今总市值已缩水至128.93亿元。 从面膜发家再到困于单一面膜业务,敷尔佳正在面临转型的阵痛期。 业绩暗藏隐忧 从资本市场宠儿到业绩大幅下滑,敷尔佳的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令人担忧。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4.34亿元,同比下滑17.58%。更令人担忧的是净利润表现——单季净利润仅为0.95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3亿元,跌幅高达44.96%。 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敷尔佳的盈利能力不断减弱:2024年年报显示,敷尔佳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减少11.77%;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97亿元,同比下跌11.54%;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大跌36.73%。 值得关注的是,敷尔佳2025年前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下降48.20%,几近腰斩,这背后是核心业务下滑叠加费用激增、毛利率下降。 除此之外,敷尔佳的现金流情况也不容乐观,是企业的生命线,三季报显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跌48.52%,企业“造血”能力明显减弱。 从2023年8月上市至今,敷尔佳经历了从增速放缓到增收不增利,再到如今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恶化周期。 在惨淡的业绩背后,是敷尔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隐忧。 品牌与产品矩阵单一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敷尔佳过度依赖主品牌及贴片类产品,未能建立起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8.63亿元,其中主品牌“敷尔佳”下的医疗器械类与化妆品类产品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尽管公司声称在子品牌孵化上有所布局,但财报中未披露任何子品牌的具体营收数据,表明子品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6d8bc0c31f0782d63788ae7873ae13","width":"2364","height":"177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5882340352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586761478352,"gmtCreate":1762260159956,"gmtModify":1762261647042,"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IPO新常态:当“硬科技”成为A股的通行证","htmlText":"《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首发也逐渐重回正规。截止11月初,包括北交所在内,已有88家企业完成了招股,80家企业顺利发行。除了发行数量与此前相比大幅下降外,一批高技术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过审核并完成发行,这一现象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上交所网站显示,沐曦集成、红板科技等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企业从受理到过会仅用了一百多天;联合动力(301656.SZ)、西安奕材(688783.SH)等业务已成熟的企业,甚至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受理到发行的全过程。 这些快速过会或发行的企业,几乎全部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且普遍具有高研发投入、技术壁垒高的特点。与此同时,截至10月底,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仍有35家企业处于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状态,等待发行时间最长的是2022年7月过会的通美晶体,过会至今已超过3年,却仍未完成发行上市。IPO企业发行周期冷暖鲜明对比的背后,折射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领域的深刻变革。 冰火两重天:发行周期的明显分化 在A股首发市场逐渐重回正规的时候,2025年的IPO市场,与此前的超发截然不同,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显著特征。一边是部分企业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完成审核、注册及发行等工作,另一边则是多数企业需要排队等待多年,以走完整个上市流程。 截至2025年11月初,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共有35家企业处于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状态。这些企业的过会时间跨度极大,最早的是2022年7月12日过会的通美晶体,历时已超过3年,却迟迟未能发行;而最新的是2025年10月底才过会的沐曦集成、红板科技等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沐曦集成、红板科技这类企业,从交易所受理其首发申请到最终过会,仅用了100多天,他们也因此成","listText":"《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首发也逐渐重回正规。截止11月初,包括北交所在内,已有88家企业完成了招股,80家企业顺利发行。除了发行数量与此前相比大幅下降外,一批高技术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过审核并完成发行,这一现象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上交所网站显示,沐曦集成、红板科技等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企业从受理到过会仅用了一百多天;联合动力(301656.SZ)、西安奕材(688783.SH)等业务已成熟的企业,甚至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受理到发行的全过程。 这些快速过会或发行的企业,几乎全部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且普遍具有高研发投入、技术壁垒高的特点。与此同时,截至10月底,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仍有35家企业处于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状态,等待发行时间最长的是2022年7月过会的通美晶体,过会至今已超过3年,却仍未完成发行上市。IPO企业发行周期冷暖鲜明对比的背后,折射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领域的深刻变革。 冰火两重天:发行周期的明显分化 在A股首发市场逐渐重回正规的时候,2025年的IPO市场,与此前的超发截然不同,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显著特征。一边是部分企业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完成审核、注册及发行等工作,另一边则是多数企业需要排队等待多年,以走完整个上市流程。 截至2025年11月初,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共有35家企业处于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状态。这些企业的过会时间跨度极大,最早的是2022年7月12日过会的通美晶体,历时已超过3年,却迟迟未能发行;而最新的是2025年10月底才过会的沐曦集成、红板科技等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沐曦集成、红板科技这类企业,从交易所受理其首发申请到最终过会,仅用了100多天,他们也因此成","text":"《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首发也逐渐重回正规。截止11月初,包括北交所在内,已有88家企业完成了招股,80家企业顺利发行。除了发行数量与此前相比大幅下降外,一批高技术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过审核并完成发行,这一现象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上交所网站显示,沐曦集成、红板科技等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企业从受理到过会仅用了一百多天;联合动力(301656.SZ)、西安奕材(688783.SH)等业务已成熟的企业,甚至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受理到发行的全过程。 这些快速过会或发行的企业,几乎全部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且普遍具有高研发投入、技术壁垒高的特点。与此同时,截至10月底,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仍有35家企业处于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状态,等待发行时间最长的是2022年7月过会的通美晶体,过会至今已超过3年,却仍未完成发行上市。IPO企业发行周期冷暖鲜明对比的背后,折射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领域的深刻变革。 冰火两重天:发行周期的明显分化 在A股首发市场逐渐重回正规的时候,2025年的IPO市场,与此前的超发截然不同,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显著特征。一边是部分企业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完成审核、注册及发行等工作,另一边则是多数企业需要排队等待多年,以走完整个上市流程。 截至2025年11月初,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共有35家企业处于审核通过但尚未发行的状态。这些企业的过会时间跨度极大,最早的是2022年7月12日过会的通美晶体,历时已超过3年,却迟迟未能发行;而最新的是2025年10月底才过会的沐曦集成、红板科技等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沐曦集成、红板科技这类企业,从交易所受理其首发申请到最终过会,仅用了100多天,他们也因此成","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d829c8ab77d6feb1d598dd8c9ec2f04","width":"1154","height":"111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5867614783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585450775392,"gmtCreate":1762259524396,"gmtModify":1762259547502,"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三季报“溃败”,老白干酒如何“回血”?","htmlText":"《投资者网》张伟 限酒令下,让业绩逐年高升的老白干酒(下称“公司”,600559.SH)也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下称“报告期内”),老白干酒的营收、净利润“双降”,分别同比下降19%、28%。老白干酒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白酒消费需求较弱,出库减少导致收入下降。 目前,老白干酒在(河北)省内市场的营收占比超过60%。报告期内,省内营收同比下降14%。同时,作为省外重点市场的湖南、安徽、山东等地的营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老白干酒在第四季度如何冲刺,引人关注。 上市20多年业绩稳增 作为河北省唯一一家白酒上市公司,老白干酒自2002年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一路向上。 资料显示,老白干酒的历史悠久,可溯源至明代。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河北衡水的德源涌酒坊颇有名气。工匠在建造衡水木桥时常到此聚饮,饮后赞曰:“真洁,好干!”,遂取名为老白干。近代老白干酒则始于衡水老白干酒厂。 1946年,衡水解放后,当地18家私营酒坊统一收归国有,组建了冀南行署地方国营衡水制酒厂,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白酒厂。1993年,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成立,并在199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2002年,老白干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第六家在A股上市的白酒企业,也是到目前为止河北省内唯一一家。 据悉,老白干酒旗下有衡水老白干、文王贡酒、板城烧锅酒、武陵酒、孔府家酒等五大品牌,涵盖老白干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等三大香型,形成“一树三香、五花齐放”格局,开创了国内白酒上市公司中多香型、多品牌、多渠道的先河。 业绩方面,据Wind数据,老白干酒上市当年营收只有2.63亿元,到2024年,已达53.58亿元,期间净利润从2000多万元增至接近8亿元。","listText":"《投资者网》张伟 限酒令下,让业绩逐年高升的老白干酒(下称“公司”,600559.SH)也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下称“报告期内”),老白干酒的营收、净利润“双降”,分别同比下降19%、28%。老白干酒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白酒消费需求较弱,出库减少导致收入下降。 目前,老白干酒在(河北)省内市场的营收占比超过60%。报告期内,省内营收同比下降14%。同时,作为省外重点市场的湖南、安徽、山东等地的营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老白干酒在第四季度如何冲刺,引人关注。 上市20多年业绩稳增 作为河北省唯一一家白酒上市公司,老白干酒自2002年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一路向上。 资料显示,老白干酒的历史悠久,可溯源至明代。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河北衡水的德源涌酒坊颇有名气。工匠在建造衡水木桥时常到此聚饮,饮后赞曰:“真洁,好干!”,遂取名为老白干。近代老白干酒则始于衡水老白干酒厂。 1946年,衡水解放后,当地18家私营酒坊统一收归国有,组建了冀南行署地方国营衡水制酒厂,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白酒厂。1993年,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成立,并在199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2002年,老白干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第六家在A股上市的白酒企业,也是到目前为止河北省内唯一一家。 据悉,老白干酒旗下有衡水老白干、文王贡酒、板城烧锅酒、武陵酒、孔府家酒等五大品牌,涵盖老白干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等三大香型,形成“一树三香、五花齐放”格局,开创了国内白酒上市公司中多香型、多品牌、多渠道的先河。 业绩方面,据Wind数据,老白干酒上市当年营收只有2.63亿元,到2024年,已达53.58亿元,期间净利润从2000多万元增至接近8亿元。","text":"《投资者网》张伟 限酒令下,让业绩逐年高升的老白干酒(下称“公司”,600559.SH)也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下称“报告期内”),老白干酒的营收、净利润“双降”,分别同比下降19%、28%。老白干酒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白酒消费需求较弱,出库减少导致收入下降。 目前,老白干酒在(河北)省内市场的营收占比超过60%。报告期内,省内营收同比下降14%。同时,作为省外重点市场的湖南、安徽、山东等地的营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老白干酒在第四季度如何冲刺,引人关注。 上市20多年业绩稳增 作为河北省唯一一家白酒上市公司,老白干酒自2002年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一路向上。 资料显示,老白干酒的历史悠久,可溯源至明代。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河北衡水的德源涌酒坊颇有名气。工匠在建造衡水木桥时常到此聚饮,饮后赞曰:“真洁,好干!”,遂取名为老白干。近代老白干酒则始于衡水老白干酒厂。 1946年,衡水解放后,当地18家私营酒坊统一收归国有,组建了冀南行署地方国营衡水制酒厂,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白酒厂。1993年,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成立,并在199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2002年,老白干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第六家在A股上市的白酒企业,也是到目前为止河北省内唯一一家。 据悉,老白干酒旗下有衡水老白干、文王贡酒、板城烧锅酒、武陵酒、孔府家酒等五大品牌,涵盖老白干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等三大香型,形成“一树三香、五花齐放”格局,开创了国内白酒上市公司中多香型、多品牌、多渠道的先河。 业绩方面,据Wind数据,老白干酒上市当年营收只有2.63亿元,到2024年,已达53.58亿元,期间净利润从2000多万元增至接近8亿元。","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d3a6a87f059e495017d6822109ce35c","width":"1000","height":"66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5854507753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583999275728,"gmtCreate":1762259117111,"gmtModify":1762261627018,"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黄金分属性收税,谁受益谁承压?","htmlText":"《投资者网》吕子禾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正式落地,政策核心直指黄金的双重属性,首次以官方文件明确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并配套差异化增值税规则。 这是中国黄金市场自2002年以来最重大的税收改革,标志着行业税收治理从“笼统监管”迈入“精细分类”的新阶段。 短短数日,市场便产生了连锁反应。老庙黄金、周大福等品牌金饰单日每克涨价超60元,菜百首饰涨幅更是达6%;港股周大福、老铺黄金股价单日跌幅超7%,A股潮宏基一度跌停。 这场“一政激起千层浪”的变革,不仅重构了个人与企业的购金、经营成本,更将深刻影响中国黄金市场的生态格局与国际话语权。 为何要给黄金贴上“属性标签”?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后,黄金市场虽逐步市场化,但“投资”与“消费”属性的模糊始终是税收征管的痛点。部分企业利用增值税抵扣链条漏洞,将投资性黄金伪装成消费用途套利,既造成税收流失,也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此次新政的核心,正是通过“清晰界定+差异税制”,破解这一长期难题。 新政首先以“纯度+功能”双重标准,为两类黄金划定明确边界。 投资性黄金涵盖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以及加工后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锭,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法定金质货币。非投资性黄金则以黄金饰品、工业用金为代表,即除投资用途外的所有场景。 过去,市场上存在交易所黄金虚报投资用途、实际流向消费领域的套利现象,新政的划分恰好针对性解决了这一乱象。 税制设计上,新政延续了场内交易的优惠基础,同时在交割环节实现“精细化管控”。 对于未实物交割的场内交易,卖出方仍免征增值税,保障了期货、电子盘等市场的流动性。 实物交割时则按用途分化,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可享增值税即征即退,但销售时只能开普通发票,阻断“抵扣套利”;非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购入时免","listText":"《投资者网》吕子禾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正式落地,政策核心直指黄金的双重属性,首次以官方文件明确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并配套差异化增值税规则。 这是中国黄金市场自2002年以来最重大的税收改革,标志着行业税收治理从“笼统监管”迈入“精细分类”的新阶段。 短短数日,市场便产生了连锁反应。老庙黄金、周大福等品牌金饰单日每克涨价超60元,菜百首饰涨幅更是达6%;港股周大福、老铺黄金股价单日跌幅超7%,A股潮宏基一度跌停。 这场“一政激起千层浪”的变革,不仅重构了个人与企业的购金、经营成本,更将深刻影响中国黄金市场的生态格局与国际话语权。 为何要给黄金贴上“属性标签”?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后,黄金市场虽逐步市场化,但“投资”与“消费”属性的模糊始终是税收征管的痛点。部分企业利用增值税抵扣链条漏洞,将投资性黄金伪装成消费用途套利,既造成税收流失,也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此次新政的核心,正是通过“清晰界定+差异税制”,破解这一长期难题。 新政首先以“纯度+功能”双重标准,为两类黄金划定明确边界。 投资性黄金涵盖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以及加工后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锭,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法定金质货币。非投资性黄金则以黄金饰品、工业用金为代表,即除投资用途外的所有场景。 过去,市场上存在交易所黄金虚报投资用途、实际流向消费领域的套利现象,新政的划分恰好针对性解决了这一乱象。 税制设计上,新政延续了场内交易的优惠基础,同时在交割环节实现“精细化管控”。 对于未实物交割的场内交易,卖出方仍免征增值税,保障了期货、电子盘等市场的流动性。 实物交割时则按用途分化,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可享增值税即征即退,但销售时只能开普通发票,阻断“抵扣套利”;非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购入时免","text":"《投资者网》吕子禾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正式落地,政策核心直指黄金的双重属性,首次以官方文件明确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并配套差异化增值税规则。 这是中国黄金市场自2002年以来最重大的税收改革,标志着行业税收治理从“笼统监管”迈入“精细分类”的新阶段。 短短数日,市场便产生了连锁反应。老庙黄金、周大福等品牌金饰单日每克涨价超60元,菜百首饰涨幅更是达6%;港股周大福、老铺黄金股价单日跌幅超7%,A股潮宏基一度跌停。 这场“一政激起千层浪”的变革,不仅重构了个人与企业的购金、经营成本,更将深刻影响中国黄金市场的生态格局与国际话语权。 为何要给黄金贴上“属性标签”?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后,黄金市场虽逐步市场化,但“投资”与“消费”属性的模糊始终是税收征管的痛点。部分企业利用增值税抵扣链条漏洞,将投资性黄金伪装成消费用途套利,既造成税收流失,也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此次新政的核心,正是通过“清晰界定+差异税制”,破解这一长期难题。 新政首先以“纯度+功能”双重标准,为两类黄金划定明确边界。 投资性黄金涵盖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以及加工后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锭,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法定金质货币。非投资性黄金则以黄金饰品、工业用金为代表,即除投资用途外的所有场景。 过去,市场上存在交易所黄金虚报投资用途、实际流向消费领域的套利现象,新政的划分恰好针对性解决了这一乱象。 税制设计上,新政延续了场内交易的优惠基础,同时在交割环节实现“精细化管控”。 对于未实物交割的场内交易,卖出方仍免征增值税,保障了期货、电子盘等市场的流动性。 实物交割时则按用途分化,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可享增值税即征即退,但销售时只能开普通发票,阻断“抵扣套利”;非投资性黄金的会员单位购入时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5bc7ac50e89f243505d04a55d960bf3","width":"1000","height":"66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5839992757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240432103888,"gmtCreate":1762175631044,"gmtModify":1762176123215,"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当“中华老字号”开始卷饮料,年轻人会买单吗?","htmlText":"《投资者网》引力丨张静懿 2025年深秋,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899)推出了“铁皮石斛文旦汁(气泡植物饮料)”——这是一款以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为基底、加入文旦风味的气泡饮品,包装风格走向年轻潮感。 这背后是一家拥有11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在灵芝孢子粉等核心产品收入占比高、但营收与净利润持续下滑、客群逐渐老龄化的背景下,尝试向Z世代发起一次“破圈”冲锋。操盘这场转型的是娃哈哈前全国销售总经理沈建刚,他曾负责娃哈哈全国销售体系,2025年受聘加入寿仙谷,亲自负责饮料业务的渠道与运营。 市场对此反应两极:有观点认为,老字号借助“药食同源”概念切入轻养生快消赛道,是顺应消费趋势的明智之举;也有声音质疑,以高毛利灵芝孢子粉起家的中药企业,能否在低毛利、高周转、渠道为王的快消饮料市场实现盈利? 从灵芝到气泡水:寿仙谷的百年根基与增长焦虑 寿仙谷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深耕名贵中药材领域,尤其在灵芝与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有机栽培及深加工上构建了全产业链闭环。其核心产品“寿仙谷”牌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系列,凭借高技术壁垒(如第三代去壁灵芝孢子粉技术)和“有机国药”定位,在高端滋补保健品市场拥有稳定客群和高达81%以上的毛利率(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 公司采取“名医、名药、名店”模式,在浙江拥有数十家直营门店,并逐步向省外拓展。这种重服务、重信任的销售逻辑,使其在过去十年稳扎稳打,但也逐渐显露出局限:核心用户多为40岁以上人群,品牌调性偏传统,年轻消费者认知度低。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后。随着宏观经济承压、保健品市场竞争加剧,寿仙谷主营业务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30亿元,同比下降10.23%;归母净利润7634万元,同比下滑超33%。尽管毛利率仍维持高位,但“利润断崖”","listText":"《投资者网》引力丨张静懿 2025年深秋,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899)推出了“铁皮石斛文旦汁(气泡植物饮料)”——这是一款以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为基底、加入文旦风味的气泡饮品,包装风格走向年轻潮感。 这背后是一家拥有11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在灵芝孢子粉等核心产品收入占比高、但营收与净利润持续下滑、客群逐渐老龄化的背景下,尝试向Z世代发起一次“破圈”冲锋。操盘这场转型的是娃哈哈前全国销售总经理沈建刚,他曾负责娃哈哈全国销售体系,2025年受聘加入寿仙谷,亲自负责饮料业务的渠道与运营。 市场对此反应两极:有观点认为,老字号借助“药食同源”概念切入轻养生快消赛道,是顺应消费趋势的明智之举;也有声音质疑,以高毛利灵芝孢子粉起家的中药企业,能否在低毛利、高周转、渠道为王的快消饮料市场实现盈利? 从灵芝到气泡水:寿仙谷的百年根基与增长焦虑 寿仙谷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深耕名贵中药材领域,尤其在灵芝与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有机栽培及深加工上构建了全产业链闭环。其核心产品“寿仙谷”牌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系列,凭借高技术壁垒(如第三代去壁灵芝孢子粉技术)和“有机国药”定位,在高端滋补保健品市场拥有稳定客群和高达81%以上的毛利率(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 公司采取“名医、名药、名店”模式,在浙江拥有数十家直营门店,并逐步向省外拓展。这种重服务、重信任的销售逻辑,使其在过去十年稳扎稳打,但也逐渐显露出局限:核心用户多为40岁以上人群,品牌调性偏传统,年轻消费者认知度低。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后。随着宏观经济承压、保健品市场竞争加剧,寿仙谷主营业务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30亿元,同比下降10.23%;归母净利润7634万元,同比下滑超33%。尽管毛利率仍维持高位,但“利润断崖”","text":"《投资者网》引力丨张静懿 2025年深秋,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899)推出了“铁皮石斛文旦汁(气泡植物饮料)”——这是一款以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为基底、加入文旦风味的气泡饮品,包装风格走向年轻潮感。 这背后是一家拥有11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在灵芝孢子粉等核心产品收入占比高、但营收与净利润持续下滑、客群逐渐老龄化的背景下,尝试向Z世代发起一次“破圈”冲锋。操盘这场转型的是娃哈哈前全国销售总经理沈建刚,他曾负责娃哈哈全国销售体系,2025年受聘加入寿仙谷,亲自负责饮料业务的渠道与运营。 市场对此反应两极:有观点认为,老字号借助“药食同源”概念切入轻养生快消赛道,是顺应消费趋势的明智之举;也有声音质疑,以高毛利灵芝孢子粉起家的中药企业,能否在低毛利、高周转、渠道为王的快消饮料市场实现盈利? 从灵芝到气泡水:寿仙谷的百年根基与增长焦虑 寿仙谷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长期深耕名贵中药材领域,尤其在灵芝与铁皮石斛的品种选育、有机栽培及深加工上构建了全产业链闭环。其核心产品“寿仙谷”牌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系列,凭借高技术壁垒(如第三代去壁灵芝孢子粉技术)和“有机国药”定位,在高端滋补保健品市场拥有稳定客群和高达81%以上的毛利率(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 公司采取“名医、名药、名店”模式,在浙江拥有数十家直营门店,并逐步向省外拓展。这种重服务、重信任的销售逻辑,使其在过去十年稳扎稳打,但也逐渐显露出局限:核心用户多为40岁以上人群,品牌调性偏传统,年轻消费者认知度低。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后。随着宏观经济承压、保健品市场竞争加剧,寿仙谷主营业务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30亿元,同比下降10.23%;归母净利润7634万元,同比下滑超33%。尽管毛利率仍维持高位,但“利润断崖”","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a813cb897c2418178d408cca7b0dbad","width":"867","height":"65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2404321038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239388304216,"gmtCreate":1762175357330,"gmtModify":1762176107848,"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半导体并购的“冰与火”:当资本狂热撞上产业理性","htmlText":"《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俗称\"并购六条\")后,A股并购重组市场迅速掀起了热潮。在自力自主、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对半导体标的的并购格外引人注目。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9月至2025年10月底,A股披露的半导体资产并购事项超40起,其中半数以上集中于\"并购六条\"发布后的短短数月内,这些案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以长电科技(600584.SH)、纳芯微(688052.SH)为代表的产业整合,以汇顶科技(603160.SH)尝试收购云英谷科技为代表的上下游拓展,以及双成药业(002693.SZ)、光智科技(300489.SZ)等企业为主的跨界\"蛇吞象\"式并购。 然而,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结构性分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高估值泡沫、整合难度大、业绩承诺难兑现等风险增加了这些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值得投资者警惕。当资本热潮与产业理性碰撞,这场半导体并购盛宴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机遇与陷阱呢? 政策东风:并购六条引爆并购热潮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标志着监管层对并购重组市场支持力度的升级。该政策核心目标在于支持上市公司围绕国家战略,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展开高质量并购重组活动。半导体作为国家战略核心,自然成为政策扶持重点,与市场关注的焦点。 \"并购六条\"通过优化融资制度、鼓励产业整合等方式,为半导体行业并购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并购六条\"发布后,A股半导体并购活动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9月政策发布至2025年10月底,A股市场披露的半导体资产并购案例已达40余起,其中超过半数集中在政策发布后的两个月内。仅2024年9月至","listText":"《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俗称\"并购六条\")后,A股并购重组市场迅速掀起了热潮。在自力自主、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对半导体标的的并购格外引人注目。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9月至2025年10月底,A股披露的半导体资产并购事项超40起,其中半数以上集中于\"并购六条\"发布后的短短数月内,这些案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以长电科技(600584.SH)、纳芯微(688052.SH)为代表的产业整合,以汇顶科技(603160.SH)尝试收购云英谷科技为代表的上下游拓展,以及双成药业(002693.SZ)、光智科技(300489.SZ)等企业为主的跨界\"蛇吞象\"式并购。 然而,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结构性分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高估值泡沫、整合难度大、业绩承诺难兑现等风险增加了这些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值得投资者警惕。当资本热潮与产业理性碰撞,这场半导体并购盛宴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机遇与陷阱呢? 政策东风:并购六条引爆并购热潮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标志着监管层对并购重组市场支持力度的升级。该政策核心目标在于支持上市公司围绕国家战略,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展开高质量并购重组活动。半导体作为国家战略核心,自然成为政策扶持重点,与市场关注的焦点。 \"并购六条\"通过优化融资制度、鼓励产业整合等方式,为半导体行业并购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并购六条\"发布后,A股半导体并购活动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9月政策发布至2025年10月底,A股市场披露的半导体资产并购案例已达40余起,其中超过半数集中在政策发布后的两个月内。仅2024年9月至","text":"《投资者网》引线 | 吴微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俗称\"并购六条\")后,A股并购重组市场迅速掀起了热潮。在自力自主、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对半导体标的的并购格外引人注目。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9月至2025年10月底,A股披露的半导体资产并购事项超40起,其中半数以上集中于\"并购六条\"发布后的短短数月内,这些案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以长电科技(600584.SH)、纳芯微(688052.SH)为代表的产业整合,以汇顶科技(603160.SH)尝试收购云英谷科技为代表的上下游拓展,以及双成药业(002693.SZ)、光智科技(300489.SZ)等企业为主的跨界\"蛇吞象\"式并购。 然而,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结构性分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高估值泡沫、整合难度大、业绩承诺难兑现等风险增加了这些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值得投资者警惕。当资本热潮与产业理性碰撞,这场半导体并购盛宴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机遇与陷阱呢? 政策东风:并购六条引爆并购热潮 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标志着监管层对并购重组市场支持力度的升级。该政策核心目标在于支持上市公司围绕国家战略,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展开高质量并购重组活动。半导体作为国家战略核心,自然成为政策扶持重点,与市场关注的焦点。 \"并购六条\"通过优化融资制度、鼓励产业整合等方式,为半导体行业并购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并购六条\"发布后,A股半导体并购活动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9月政策发布至2025年10月底,A股市场披露的半导体资产并购案例已达40余起,其中超过半数集中在政策发布后的两个月内。仅2024年9月至","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74dae3de2411895180d488b761db107","width":"1185","height":"114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2393883042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6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6239721488512,"gmtCreate":1762174951954,"gmtModify":1762175175967,"author":{"id":"4158296069847260","authorId":"4158296069847260","name":"投资者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9a3bfa2ecea281d2f81230e42185582","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58296069847260","authorIdStr":"4158296069847260"},"themes":[],"title":"两次管理层更迭,哈药股份是否迷茫?","htmlText":"《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内部动作不断的哈药股份(600664.SH,下称“公司”)发布三季报。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20.21亿元、3.29亿元,各自同比下降1.92%、35.35%。 实际上,2021年以来公司从管理层人员任命到内部组织架构,均做出重大改变,释放出向泛健康领域转型的信号。承压之下,公司能否找到合适自身的路径,有待观察。 管理层的两次变动 作为黑龙江首家上市公司,哈药股份的发展走过几轮周期,从辉煌到重找路径,如今正处于转型期。 2011年前,公司通过混改实现业绩连年攀升。此后,抗生素限制和基药招标政策一度令公司受挫。2017年,公司尝试二次混改以及参股美国保健品巨头GNC,但伴随2020年GNC面临破产,此番尝试陷入进退维谷。 由此,公司开启更加深刻的新一轮变革。2021年,中信资本董事长兼CEO张懿宸出任公司董事长。早前,中信资本通过对公司控股方哈药集团多次增资,持有后者超60%股权。次年,公司管理层换届,林国人出任总裁,姜海涛、夏继成、李邦东等担任副总裁。 新的管理层落位,公司的战略路径开启调整,围绕数字化转型、产品线建设、业务结构优化以及大健康布局,明确聚焦OTC、保健品、中药和处方药等核心领域。延续这条路径,2023年公司高层再度变化,胡晓萍、芦传有分别出任新一任的董事长、总裁,接替张懿宸、林国人。 根据履历,胡晓萍出身哈尔滨国资体系,与张懿宸的交接被视为公司股东层面的安排。真正令市场感兴趣的是林国人的离任,其早前履历宝洁、葛兰素史克、君乐宝等企业,快消色彩更浓。因此,当时林国人的就任被解读为公司向泛健康赛道转型。 其实,长期以来公司业务包括工业、商业等两大板块。工业板块共有五大产品类别,化学制剂和保健品是","listText":"《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内部动作不断的哈药股份(600664.SH,下称“公司”)发布三季报。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20.21亿元、3.29亿元,各自同比下降1.92%、35.35%。 实际上,2021年以来公司从管理层人员任命到内部组织架构,均做出重大改变,释放出向泛健康领域转型的信号。承压之下,公司能否找到合适自身的路径,有待观察。 管理层的两次变动 作为黑龙江首家上市公司,哈药股份的发展走过几轮周期,从辉煌到重找路径,如今正处于转型期。 2011年前,公司通过混改实现业绩连年攀升。此后,抗生素限制和基药招标政策一度令公司受挫。2017年,公司尝试二次混改以及参股美国保健品巨头GNC,但伴随2020年GNC面临破产,此番尝试陷入进退维谷。 由此,公司开启更加深刻的新一轮变革。2021年,中信资本董事长兼CEO张懿宸出任公司董事长。早前,中信资本通过对公司控股方哈药集团多次增资,持有后者超60%股权。次年,公司管理层换届,林国人出任总裁,姜海涛、夏继成、李邦东等担任副总裁。 新的管理层落位,公司的战略路径开启调整,围绕数字化转型、产品线建设、业务结构优化以及大健康布局,明确聚焦OTC、保健品、中药和处方药等核心领域。延续这条路径,2023年公司高层再度变化,胡晓萍、芦传有分别出任新一任的董事长、总裁,接替张懿宸、林国人。 根据履历,胡晓萍出身哈尔滨国资体系,与张懿宸的交接被视为公司股东层面的安排。真正令市场感兴趣的是林国人的离任,其早前履历宝洁、葛兰素史克、君乐宝等企业,快消色彩更浓。因此,当时林国人的就任被解读为公司向泛健康赛道转型。 其实,长期以来公司业务包括工业、商业等两大板块。工业板块共有五大产品类别,化学制剂和保健品是","text":"《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内部动作不断的哈药股份(600664.SH,下称“公司”)发布三季报。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20.21亿元、3.29亿元,各自同比下降1.92%、35.35%。 实际上,2021年以来公司从管理层人员任命到内部组织架构,均做出重大改变,释放出向泛健康领域转型的信号。承压之下,公司能否找到合适自身的路径,有待观察。 管理层的两次变动 作为黑龙江首家上市公司,哈药股份的发展走过几轮周期,从辉煌到重找路径,如今正处于转型期。 2011年前,公司通过混改实现业绩连年攀升。此后,抗生素限制和基药招标政策一度令公司受挫。2017年,公司尝试二次混改以及参股美国保健品巨头GNC,但伴随2020年GNC面临破产,此番尝试陷入进退维谷。 由此,公司开启更加深刻的新一轮变革。2021年,中信资本董事长兼CEO张懿宸出任公司董事长。早前,中信资本通过对公司控股方哈药集团多次增资,持有后者超60%股权。次年,公司管理层换届,林国人出任总裁,姜海涛、夏继成、李邦东等担任副总裁。 新的管理层落位,公司的战略路径开启调整,围绕数字化转型、产品线建设、业务结构优化以及大健康布局,明确聚焦OTC、保健品、中药和处方药等核心领域。延续这条路径,2023年公司高层再度变化,胡晓萍、芦传有分别出任新一任的董事长、总裁,接替张懿宸、林国人。 根据履历,胡晓萍出身哈尔滨国资体系,与张懿宸的交接被视为公司股东层面的安排。真正令市场感兴趣的是林国人的离任,其早前履历宝洁、葛兰素史克、君乐宝等企业,快消色彩更浓。因此,当时林国人的就任被解读为公司向泛健康赛道转型。 其实,长期以来公司业务包括工业、商业等两大板块。工业板块共有五大产品类别,化学制剂和保健品是","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fa689fd6fad5c062d38c26cef510506","width":"1500","height":"84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62397214885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6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