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小市值淘金
专注小市值的中概股研究
IP属地:北京
+关注
帖子 · 43
帖子 · 43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07-16
宗庆后“非婚生三子”现身,娃哈哈的家事变公案
每当中国商界巨人倒下,总要上演几幕“人走茶未凉,家事成谜团”的狗血连续剧。这次轮到娃哈哈了,而且剧情不止狗血,还上头。 你以为宗庆后是“专一民族企业家”?对不起,现实打脸来得很快。继承人宗馥莉刚稳住CEO宝座没几天,突然冒出三位美国籍弟妹,一纸诉状送到了香港法院,说自己是宗庆后非婚生子女,要分遗产、查信托、还要冻结18亿美元的资产。 熟悉家族企业剧本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兄妹阋墙,这是实打实的权力与财富博弈。 先科普一下:宗庆后生前设立了一个离岸信托,传说中总金额高达21亿美元。这个信托在法律上和娃哈哈集团是隔离的,但问题在于——你设个信托,不告诉人家有亲爹的人,人家当然要闹。 三位美国籍弟妹声称宗庆后在2003年就承诺了设立信托,每人7亿美元,并提交了出生证明,要求DNA鉴定,这不是随便撕两张纸那么简单,这是有备而来。企业家设离岸信托是常规操作,合理避税、财富传承、资产隔离,能做的他们都做。但问题来了:你信托设得规范吗?你家族沟通到位了吗?你下半身自律了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 说白了,娃哈哈的问题并不新鲜,但典型得吓人。宗庆后没搞清“个人-公司-家庭”的三角关系,股权和治理权混杂;娃哈哈虽然未上市,但品牌影响力大,等同于公共资产;宗馥莉虽已上位,但内部治理结构依旧缺乏透明,资本化路径困难重重。 这三位弟妹来抢遗产,说是兄妹夺产,其实是揭开了家族企业继承机制的病灶——一方面高举家族控制的大旗,另一方面却又在继承安排上草率武断,想靠信托锁定控制权,但没锁住骨肉亲情的地雷。 宗庆后生前树人设“只有一个乖乖女儿”,结果晚节不保,狠狠给自己树的牌坊来了一记回旋镖。 很多人问:“这不是家事吗?和公司没啥关系啊?” 错。大错特错 娃哈哈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它未来有极大可能推动宏胜饮料资本化(大家想想今麦郎代工、关厂转型的那些操作),而宗馥莉就是那个在为资本市场搭戏台的人。 她现
看
8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宗庆后“非婚生三子”现身,娃哈哈的家事变公案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06-11
美团股东大会成“读稿大会”?小股东真正担心的,其实不是骑手社保
6月9日,北京恒电大厦,美团2025年股东大会如期举行。CEO王兴和几位高管一一“朗诵”发言稿,直面股东关切的沟通会,成了“朗读者”。 股东到底想听什么?不是“发展战略”,是“我们的钱还保不保得住” 我说句可能不太zzzq的话:大部分小股东没那么关心骑手社保。你说得再好听,“用制度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那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我们关心的是啥?一句话:美团还能不能赚钱?我们还能不能分到蛋糕? 过去几年,美团靠着本地生活服务一路狂飙,外卖+到店,干翻无数对手。但今年不一样了,京东外卖突然杀进来,且来势汹汹,带着“流量、低价和福利”三板斧,一出手就是王炸。 美团怎么看?装没看见。说不怕竞争,但就是不还手。更尴尬的是,这时候美团开股东会,股东一脸焦虑地提问“我们怎么办”,高管们一脸镇定地念讲稿,“我们有信心”。你让股东怎么信? 现在看下来,美团的态度是:“我知道这个事重要,所以我们在推进,但我们要分阶段来。” 可是你回头看京东,虽然它起步晚,但直接一句话:“我们买社保、送保障、给福利!”虽然具体落地还待观察,但气势上已经压了美团一头。 美团Q1财报很亮眼,营收增长25%,即时零售订单破1800万,但问题是,这成绩是京东大军杀入之前的数据。现在Q2已经快过完了,京东来势如虹,用户、商家、骑手多线蚕食,美团还没亮出底牌。 换位思考一下,小股东们能不慌吗?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京东继续这么打下去,股价还能站得住? 我的一点看法:现在不是讲大道理的时候,是讲方法论的时候,应对京东,哪怕不是长期措施,但你得在舆论和市场上,先拉一波信心回来。股东是你得争取的人心。他们焦虑、他们骂你,是因为他们还没跑。他们不说话那天,才是真的危险。
$美团-W(03690)$
看
2,357
回复
2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团股东大会成“读稿大会”?小股东真正担心的,其实不是骑手社保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05-06
当“美团骑手供货商”不想再只是送外卖了
最近看趣活发布了2024年财报,有个地方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满足于当个“骑手中介”,开始和牛肉企业合作搞供应链。这一动作,在眼下即时配送“拐点已至”的背景下,有点意思。 先说说大环境。今年美团和京东正在正面刚——京东上线“小时达”,准备端走本来属于美团的蛋糕,美团自然要死守地盘。战火烧起来之后,市场上的骑手需求、履约效率、成本结构都会发生质变。 而趣活是干嘛的?它是美团和饿了么骑手的“供应商”。你在街头看到的骑手,有不少其实是“趣活的员工”,平台付钱给趣活,趣活再搞定骑手。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平台省心、趣活赚钱。但问题是,这类“赚差价”的模式天花板很低,平台价格一压,趣活毛利立刻吃紧。 趣活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于是搞了个新方向——跟“牛世界”合作,想在食品供应链上撕开一个口子。 看起来像是跨界,其实逻辑顺得很。配送已经是它的基本盘了,为什么不能从“接单送外卖”升级成“送肉供餐”?这就从履约服务商往“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迈了一步。 而且这个新方向最大优势是,趣活自建的SaaS系统、自配运力,搭上了牛世界的牛肉供应链,搞的是“按需屠宰+冷链配送”。简单说,从订单生成到肉到店,全链条它都能“包圆儿”。这个在当前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确实比单靠平台赏口饭吃更主动。 不过理性讲,这还只是个试点,规模尚小。你不能因为听说它送牛肉了,就幻想它能变成下一个京东物流。这只是个苗头,是趣活在现有模式边缘的“破圈尝试”。 趣活现在的核心业务,比如单车运维、网约车、保洁、民宿这些,收入占比还不够大。新业务方向是在寻求“自我造血”。尤其出海和食材配送这两块,反映了公司管理层有一定前瞻性。目前尚在投入期,但值得期待。 趣活不是热门股,也不是大多数投资者眼中的“机会之选”。但我始终觉得,它被市场低估了。不是说它马上能起飞,也不是说它现在的基本面有多漂亮,而是它在做结构优化,在主动破局,在小心试水新的商业路径。
看
92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当“美团骑手供货商”不想再只是送外卖了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03-04
蜜雪冰城首日暴涨40%,能否撑起港股消费新星?
3月3日,蜜雪冰城终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开盘即暴涨29.38%,收盘更是最高涨幅突破40%,市值突破1100亿港元。这一表现,不仅远超奈雪、茶百道等同类新茶饮的首日破发,甚至刷新了港股市场的散户认购纪录:1.84万亿港元的认购金额,超购倍数高达5257倍,富途证券单渠道认购额突破1万亿港元,毫无疑问,这是2025年最受瞩目的消费类IPO。
$蜜雪集团(02097)$
从数据来看,蜜雪冰城的规模无可忽视: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已经拥有46479家门店,年终零售额突破583亿元,出杯量达90亿杯,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单纯从规模上看,蜜雪冰城无疑是全球现制饮品的巨头,尤其是在中国的县域市场,其门店数量已经超越了奈雪和茶百道。而且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已经从国内扩展到东南亚,未来潜在的开店空间超过12000家,这无疑是个庞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蜜雪冰城的供应链能力更是其最强大的竞争力所在。99%的门店为加盟店,但其收入的97%并非来自抽成,而是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和设备。这意味着,蜜雪冰城不仅是奶茶店,实际上它是一家超级供应链公司。其自建的生产基地年产能高达165万吨,物流网络覆盖了90%的县级行政区,海外扩展也在稳步推进中。 但蜜雪冰城真的没有隐忧吗?首先,虽然它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无可厚非,但单店的疲软也是个大问题。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蜜雪冰城2024年前九个月的单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3%,出杯量减少了3.7%。这意味着,即使它的门店数量庞大,但单店的盈利能力却在下降,这对于后期的持续增长是个隐患。另外,加盟商的内卷问题也在逐渐显现。随着门店密度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利润分摊,加盟商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蜜雪冰城的股价?蜜雪冰城目前
看
1,89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蜜雪冰城首日暴涨40%,能否撑起港股消费新星?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01-26
刷着视频就把车打了?抖音上线打车功能
最近,抖音悄然上线了打车服务,打车服务的入口不明显,隐藏在“我的钱包”里,且目前仅接入了高德打车,这似乎没有让人觉得“惊艳”。但大家可以注意到,抖音显然并不是单纯为了提供出行服务,而是想要在网约车的商业生态中抢占一席之地。未来,抖音可能会衍生出更多出行服务,甚至把“汽车+互联网”的战略进一步深化。 去年12月,抖音就和长城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内容、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汽车行业的巨头们早已把互联网当作增长的动力源泉,抖音能通过强大的流量池与精准的算法,提供个性化的出行体验,这对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蓝海。 说到网约车的市场规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市场还在不断扩展,滴滴、曹操出行等平台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然而,这并没有让其他互联网大厂止步。抖音的“打车”服务其实是采取了聚合模式,通过将多个出行服务商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可以预见,未来不仅是打车,还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等其他出行方式可能会一同进驻。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抖音能够将滴滴等平台的运力与高德的出行技术相结合,推出更具创新的出行产品。例如,抖音的流量和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帮助出行平台更精准地分配运力,并通过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提升订单转化率。 抖音作为全球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日活跃用户数已破亿,用户基础极为庞大。再加上其精准的算法推荐能力,抖音能够对用户的出行需求做出个性化推送,达到精准匹配,这对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平台粘性来说,优势巨大。而且,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可以让用户边刷视频边打车,打破了传统的打车平台使用场景。 但,问题也在于,抖音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确保服务体验。如今,抖音的打车功能相较于高德App内打车,在功能性和服务体验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拼车、顺风车等便捷服务。网约车行业在经历了不少负面事件之后,监管的严格性也逐渐提升,抖音作为后起之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看
1,42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刷着视频就把车打了?抖音上线打车功能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01-10
特斯拉中国推新款 Model Y,雷军的回复亮了
特斯拉中国在1月10日推出了焕新版的Model Y,起售价为26.35万元。不同于以往那种未来感十足、颠覆性设计的突破,新款Model Y明显迎合了国内的审美。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那种曾经标志性的独特怀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消费者熟悉的座椅通风、后排屏幕等配置,虽然说这些配置挺实用,但也让人感觉特斯拉的“独特性”正逐步消失。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新款Model Y的价格调涨了2万元,而在外观和内饰的变化上,虽然增强了操控性能、提升了车厢静谧性,但这些变化更多是以“小步快跑”的形式呈现。对比一下,外观设计的变化其实并不大,甚至不难看出一些国产品牌的影子,难免让人产生一种“特斯拉也在追求国产化”的错觉。这一转变,让人不禁怀疑,特斯拉的品牌魅力会不会因此逐渐稀释? 有趣的是,特斯拉新款Model Y推文发布“尽管对比”后,雷军回复了一个“好的”。要知道,小米的YU7将在2025年6月前后上市,定位中大型SUV,和Model Y直面竞争。雷军的这个“好的”不仅仅是在简单地表示关注,更像是向市场释放一个信号:小米有底气与特斯拉竞争,YU7将和Model Y一较高下。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能窥探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一方面,雷军自信满满,似乎对未来与特斯拉的较量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特斯拉方面的反应,也暴露出它对于国内市场的战略调整。特斯拉虽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面对本土的强力竞争者,是否还能保持以往的优势,这就是个问号。 不过,老实说,我认为特斯拉此次的焕新版Model Y其实并没有太多“黑点”,它的升级更多是常规的技术优化,无疑会吸引到对性能有需求的消费者。过去,Model Y的销量并不是单靠内饰来驱动的,它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来自于操控性、品牌影响力等等。如果说外观上Model Y和国内品牌越来越接近,那是因为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但核心竞争力依旧是它的“硬实力”,比如超长续航和
看
3,278
回复
3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特斯拉中国推新款 Model Y,雷军的回复亮了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2024-12-18
美团骑手强制休息,零工行业的规则被重写了吗?
日前,网传有骑手接到美团通知,若过度跑单将被平台强制下线,目的在于防止骑手过度劳累,保障骑手的健康和安全。饿了么也紧随其后,推出类似的“疲劳提醒”和“小休”机制。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理性角度分析,平台推出这些措施,最直接的出发点当然是保护骑手的安全。毕竟,长时间不间断的配送,无论是对骑手的身体,还是对交通安全来说,都不是好事。想想看,一天跑十几个小时单,体力消耗巨大的同时,身心的疲惫也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换句话说,这个“强制休息令”,表面上看是“平台关爱骑手”,但实际上也能为平台免除不少负面新闻的麻烦,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品牌和“骑手倒地”这类血淋淋的事件捆绑在一起。 不过,问题也就在这里了。如果生活可以稍微宽裕一点,谁会愿意拼命跑单?谁的身体没有极限?从平台的角度来看,骑手是工具,工具要有生产力,不能松懈。但从骑手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过度跑单”很大程度上是由收入的压力推动的。谁不想多挣点钱,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家庭开销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骑手们为了生计拼命工作,哪有心思顾及健康? 换句话说,美团和饿了么推出的这些政策,虽然是为了防止骑手过度劳累,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会过度劳累?很大程度上,这是平台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迫使骑手提高效率的副作用。平台利用了骑手的生存焦虑,倒逼他们去拼命“跑单”,最终形成了一个“收入驱动”的恶性循环。 尽管如此,我们也得看到,这些“休息令”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还是一件好事。毕竟,平台为了增加骑手的收入,拼命压缩骑手的工作时间,最终只会导致“卷王”横行,过度竞争,不仅骑手会受伤,平台也会面临巨大的人力成本压力。 试想一下,当这个机制逐渐普及,会出现一段阵痛期。总收入虽然减少了,但这个市场调节机制在长远来看,有助于骑手收入的合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愿意留下来的骑手会更加专业,收入和市场需求也会更加契合,最终形成一种更加稳定的供
看
1,79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美团骑手强制休息,零工行业的规则被重写了吗?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2024-11-29
快手取消“退款不退货”服务:消费降级下的勇敢创新还是自寻死路?
11月28日,快手电商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平台将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并计划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对于已开通该服务的商家,平台将在12月2日终止该服务,商家可以在此之前选择解约,未解约的商家合约将自动终止。对于存量订单,系统仍会按原有配置执行。 说到快手,我们不能不提其与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的竞争态势。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曾一度成为了许多商家吸引流量、提升销量的利器。虽然这一策略曾被质疑为“降低消费者购物体验”,但在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中,简便快捷的退货退款流程无疑提升了商家的成交率和消费者的购物便捷性。而快手此次宣布取消这一服务,显然是为了与拼多多、淘宝拉开差距,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从经济大环境来看,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滑,消费降级趋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这种背景下,“仅退款”政策成为了电商平台吸引低价敏感型消费者的常见手段。快手突然放弃这一策略,是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它或许希望通过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吸引一些被拼多多“仅退款”策略挤压的商家。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做出选择不仅仅是考虑流量或销量,更要看成本和运营效率。假设快手能够在流量和曝光方面给商家带来极大的红利,那么商家或许会愿意接受这一新政策。但如果“退款不退货”政策的撤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转化率,那这些商家未必愿意为此冒险。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仅退款”的便利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快手此举如果未能提供更好的替代方案,消费者恐怕不会买账。毕竟,在电商平台上,价格和服务的竞争已经变得异常激烈,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大得很。 综上所述,快手取消“退款不退货”服务的决策,更像是其特定商业模式的调整,而非行业趋势的指引。当前的消费环境、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整体电商市场的竞争态势,都不支持这种做法成为行业主流。消费降级的大环境,决定了“仅退款”这一政策在电商平台中的地位还不会轻易
看
2,39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快手取消“退款不退货”服务:消费降级下的勇敢创新还是自寻死路?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2024-11-14
腾讯Q3财报:26岁的腾讯,依旧抗老
腾讯刚发布了2024年Q3财报,数据看上去相当不错:营业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8%,毛利和经营利润分别增长16%和19%,这已经是连续第八季实现核心经营利润跑赢营收增速。这样的成绩在宏观经济压力下实属不易。 首先,微信小店作为本季的亮点之一,标志着腾讯在电商领域的进一步深耕。它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电商平台,更是一个深度整合微信公私域流量的交易生态。通过“视频号小店”和全生态联动,腾讯的目标显然是创造一个更加可信赖的交易环境,这一点有望突破传统电商模式,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再谈腾讯的广告业务,最近正式更名为“营销服务”,这一变化背后隐含着AI技术和全域营销战略的深度融合。从财报来看,腾讯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7%,这显示出它在广告投放方面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利用AI提升精准投放和转化率方面,腾讯已不再单纯依赖流量,而是通过技术提高广告的效益,这种转型对于未来的增值潜力极为关键。 最后,腾讯的游戏业务依然表现强劲。除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等经典游戏稳定增长外,《三角洲行动》也在短期内就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展更是增强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竞争力。 整体来看,腾讯不仅在稳步推进现有业务的同时,还在不断孕育新机遇。无论是从微信小店的电商布局,还是广告与游戏的创新发展,腾讯都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今年腾讯已经迈入26岁,在互联网公司里算是长寿,现在依然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公司,具备较强的市场潜力和创新动力。
$腾讯控股ADR(TCEHY)$
看
1,70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腾讯Q3财报:26岁的腾讯,依旧抗老
小市值淘金
小市值淘金
·
2024-10-17
阿斯麦股价暴跌16%,跟随制裁中国,砸了自己的饭碗?
$阿斯麦(ASML)$
,光刻机巨头股价暴跌16.26%,收报730.43美元,市值瞬间缩水到2873.7亿美元。据统计,这是阿斯麦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位芯片设备界的“王者”如此狼狈? 事情要从阿斯麦的财报说起。原定于周三公布的财报,因为“技术故障”意外提前了。结果一看,第三季度订单额仅为26.3亿欧元,只有市场预期53.9亿欧元的一半!这订单量直线跳水,投资者能不慌吗?更糟糕的是,阿斯麦还下调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细细一想,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阿斯麦作为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垄断了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和生产国,对光刻机的需求量那是杠杠的。然而,阿斯麦跟随美国的脚步,对中国出口限制越来越严,不卖EUV光刻机,甚至连DUV也要卡脖子。这可真是有点儿“自毁长城”的味道。
$英伟达(NVDA)$
即使不往中国卖高端芯片,人家照样赚得盆满钵满,毕竟AI算力需求全球都在涨。但阿斯麦不一样,不卖光刻机给中国,这订单量直接砍半。中国的芯片产业虽然还在追赶阶段,但人家可真是在出货,对光刻机的需求是真金白银的。一旦中国在DUV光刻机上实现突破,或者找到替代方案,阿斯麦失去的可不仅仅是订单,还有未来的市场地位。 这次阿斯麦的股价大跌,也拖累了整个半导体板块。毕竟,作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公司,阿斯麦的业绩被视为芯片行业的风向标。如果连他们的业绩都开始下滑,其他芯片企业还能好到哪儿去? 所以说,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阿斯麦跟着制裁中国,看似顺应了某些势力的意愿,但最后砸的却是自己的饭碗。中国市场真不是说放
看
1.22万
回复
5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阿斯麦股价暴跌16%,跟随制裁中国,砸了自己的饭碗?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162525084048182","uuid":"4162525084048182","gmtCreate":1699421960722,"gmtModify":1699522411651,"name":"小市值淘金","pinyin":"xsztjxiaoshizhitaojin","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signature":"专注小市值的中概股研究","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8,"headSize":0,"tweetSize":43,"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1,"level":{"id":0,"name":"","nameTw":"","represent":"","factor":"","iconColor":"","bgColor":""},"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1","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出道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e4d0ca1da0456dc7894c946d44bf9a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f2f65e8ce4cfaae8db2bea9b127f58b","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c5948a31b6edf154422335b265235809","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3.23","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12.04","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北京","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57103952699592,"gmtCreate":1752635069211,"gmtModify":1752635374831,"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宗庆后“非婚生三子”现身,娃哈哈的家事变公案","htmlText":"每当中国商界巨人倒下,总要上演几幕“人走茶未凉,家事成谜团”的狗血连续剧。这次轮到娃哈哈了,而且剧情不止狗血,还上头。 你以为宗庆后是“专一民族企业家”?对不起,现实打脸来得很快。继承人宗馥莉刚稳住CEO宝座没几天,突然冒出三位美国籍弟妹,一纸诉状送到了香港法院,说自己是宗庆后非婚生子女,要分遗产、查信托、还要冻结18亿美元的资产。 熟悉家族企业剧本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兄妹阋墙,这是实打实的权力与财富博弈。 先科普一下:宗庆后生前设立了一个离岸信托,传说中总金额高达21亿美元。这个信托在法律上和娃哈哈集团是隔离的,但问题在于——你设个信托,不告诉人家有亲爹的人,人家当然要闹。 三位美国籍弟妹声称宗庆后在2003年就承诺了设立信托,每人7亿美元,并提交了出生证明,要求DNA鉴定,这不是随便撕两张纸那么简单,这是有备而来。企业家设离岸信托是常规操作,合理避税、财富传承、资产隔离,能做的他们都做。但问题来了:你信托设得规范吗?你家族沟通到位了吗?你下半身自律了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 说白了,娃哈哈的问题并不新鲜,但典型得吓人。宗庆后没搞清“个人-公司-家庭”的三角关系,股权和治理权混杂;娃哈哈虽然未上市,但品牌影响力大,等同于公共资产;宗馥莉虽已上位,但内部治理结构依旧缺乏透明,资本化路径困难重重。 这三位弟妹来抢遗产,说是兄妹夺产,其实是揭开了家族企业继承机制的病灶——一方面高举家族控制的大旗,另一方面却又在继承安排上草率武断,想靠信托锁定控制权,但没锁住骨肉亲情的地雷。 宗庆后生前树人设“只有一个乖乖女儿”,结果晚节不保,狠狠给自己树的牌坊来了一记回旋镖。 很多人问:“这不是家事吗?和公司没啥关系啊?” 错。大错特错 娃哈哈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它未来有极大可能推动宏胜饮料资本化(大家想想今麦郎代工、关厂转型的那些操作),而宗馥莉就是那个在为资本市场搭戏台的人。 她现","listText":"每当中国商界巨人倒下,总要上演几幕“人走茶未凉,家事成谜团”的狗血连续剧。这次轮到娃哈哈了,而且剧情不止狗血,还上头。 你以为宗庆后是“专一民族企业家”?对不起,现实打脸来得很快。继承人宗馥莉刚稳住CEO宝座没几天,突然冒出三位美国籍弟妹,一纸诉状送到了香港法院,说自己是宗庆后非婚生子女,要分遗产、查信托、还要冻结18亿美元的资产。 熟悉家族企业剧本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兄妹阋墙,这是实打实的权力与财富博弈。 先科普一下:宗庆后生前设立了一个离岸信托,传说中总金额高达21亿美元。这个信托在法律上和娃哈哈集团是隔离的,但问题在于——你设个信托,不告诉人家有亲爹的人,人家当然要闹。 三位美国籍弟妹声称宗庆后在2003年就承诺了设立信托,每人7亿美元,并提交了出生证明,要求DNA鉴定,这不是随便撕两张纸那么简单,这是有备而来。企业家设离岸信托是常规操作,合理避税、财富传承、资产隔离,能做的他们都做。但问题来了:你信托设得规范吗?你家族沟通到位了吗?你下半身自律了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 说白了,娃哈哈的问题并不新鲜,但典型得吓人。宗庆后没搞清“个人-公司-家庭”的三角关系,股权和治理权混杂;娃哈哈虽然未上市,但品牌影响力大,等同于公共资产;宗馥莉虽已上位,但内部治理结构依旧缺乏透明,资本化路径困难重重。 这三位弟妹来抢遗产,说是兄妹夺产,其实是揭开了家族企业继承机制的病灶——一方面高举家族控制的大旗,另一方面却又在继承安排上草率武断,想靠信托锁定控制权,但没锁住骨肉亲情的地雷。 宗庆后生前树人设“只有一个乖乖女儿”,结果晚节不保,狠狠给自己树的牌坊来了一记回旋镖。 很多人问:“这不是家事吗?和公司没啥关系啊?” 错。大错特错 娃哈哈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它未来有极大可能推动宏胜饮料资本化(大家想想今麦郎代工、关厂转型的那些操作),而宗馥莉就是那个在为资本市场搭戏台的人。 她现","text":"每当中国商界巨人倒下,总要上演几幕“人走茶未凉,家事成谜团”的狗血连续剧。这次轮到娃哈哈了,而且剧情不止狗血,还上头。 你以为宗庆后是“专一民族企业家”?对不起,现实打脸来得很快。继承人宗馥莉刚稳住CEO宝座没几天,突然冒出三位美国籍弟妹,一纸诉状送到了香港法院,说自己是宗庆后非婚生子女,要分遗产、查信托、还要冻结18亿美元的资产。 熟悉家族企业剧本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兄妹阋墙,这是实打实的权力与财富博弈。 先科普一下:宗庆后生前设立了一个离岸信托,传说中总金额高达21亿美元。这个信托在法律上和娃哈哈集团是隔离的,但问题在于——你设个信托,不告诉人家有亲爹的人,人家当然要闹。 三位美国籍弟妹声称宗庆后在2003年就承诺了设立信托,每人7亿美元,并提交了出生证明,要求DNA鉴定,这不是随便撕两张纸那么简单,这是有备而来。企业家设离岸信托是常规操作,合理避税、财富传承、资产隔离,能做的他们都做。但问题来了:你信托设得规范吗?你家族沟通到位了吗?你下半身自律了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 说白了,娃哈哈的问题并不新鲜,但典型得吓人。宗庆后没搞清“个人-公司-家庭”的三角关系,股权和治理权混杂;娃哈哈虽然未上市,但品牌影响力大,等同于公共资产;宗馥莉虽已上位,但内部治理结构依旧缺乏透明,资本化路径困难重重。 这三位弟妹来抢遗产,说是兄妹夺产,其实是揭开了家族企业继承机制的病灶——一方面高举家族控制的大旗,另一方面却又在继承安排上草率武断,想靠信托锁定控制权,但没锁住骨肉亲情的地雷。 宗庆后生前树人设“只有一个乖乖女儿”,结果晚节不保,狠狠给自己树的牌坊来了一记回旋镖。 很多人问:“这不是家事吗?和公司没啥关系啊?” 错。大错特错 娃哈哈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它未来有极大可能推动宏胜饮料资本化(大家想想今麦郎代工、关厂转型的那些操作),而宗馥莉就是那个在为资本市场搭戏台的人。 她现","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90f6c8fa94b68cbc4453de424cbf6a","width":"1080","height":"92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71039526995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4788908597424,"gmtCreate":1749612340938,"gmtModify":1749612510109,"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美团股东大会成“读稿大会”?小股东真正担心的,其实不是骑手社保","htmlText":"6月9日,北京恒电大厦,美团2025年股东大会如期举行。CEO王兴和几位高管一一“朗诵”发言稿,直面股东关切的沟通会,成了“朗读者”。 股东到底想听什么?不是“发展战略”,是“我们的钱还保不保得住” 我说句可能不太zzzq的话:大部分小股东没那么关心骑手社保。你说得再好听,“用制度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那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我们关心的是啥?一句话:美团还能不能赚钱?我们还能不能分到蛋糕? 过去几年,美团靠着本地生活服务一路狂飙,外卖+到店,干翻无数对手。但今年不一样了,京东外卖突然杀进来,且来势汹汹,带着“流量、低价和福利”三板斧,一出手就是王炸。 美团怎么看?装没看见。说不怕竞争,但就是不还手。更尴尬的是,这时候美团开股东会,股东一脸焦虑地提问“我们怎么办”,高管们一脸镇定地念讲稿,“我们有信心”。你让股东怎么信? 现在看下来,美团的态度是:“我知道这个事重要,所以我们在推进,但我们要分阶段来。” 可是你回头看京东,虽然它起步晚,但直接一句话:“我们买社保、送保障、给福利!”虽然具体落地还待观察,但气势上已经压了美团一头。 美团Q1财报很亮眼,营收增长25%,即时零售订单破1800万,但问题是,这成绩是京东大军杀入之前的数据。现在Q2已经快过完了,京东来势如虹,用户、商家、骑手多线蚕食,美团还没亮出底牌。 换位思考一下,小股东们能不慌吗?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京东继续这么打下去,股价还能站得住? 我的一点看法:现在不是讲大道理的时候,是讲方法论的时候,应对京东,哪怕不是长期措施,但你得在舆论和市场上,先拉一波信心回来。股东是你得争取的人心。他们焦虑、他们骂你,是因为他们还没跑。他们不说话那天,才是真的危险。 <a href=\"https://laohu8.com/S/03690\">$美团-W(03690)$</a>","listText":"6月9日,北京恒电大厦,美团2025年股东大会如期举行。CEO王兴和几位高管一一“朗诵”发言稿,直面股东关切的沟通会,成了“朗读者”。 股东到底想听什么?不是“发展战略”,是“我们的钱还保不保得住” 我说句可能不太zzzq的话:大部分小股东没那么关心骑手社保。你说得再好听,“用制度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那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我们关心的是啥?一句话:美团还能不能赚钱?我们还能不能分到蛋糕? 过去几年,美团靠着本地生活服务一路狂飙,外卖+到店,干翻无数对手。但今年不一样了,京东外卖突然杀进来,且来势汹汹,带着“流量、低价和福利”三板斧,一出手就是王炸。 美团怎么看?装没看见。说不怕竞争,但就是不还手。更尴尬的是,这时候美团开股东会,股东一脸焦虑地提问“我们怎么办”,高管们一脸镇定地念讲稿,“我们有信心”。你让股东怎么信? 现在看下来,美团的态度是:“我知道这个事重要,所以我们在推进,但我们要分阶段来。” 可是你回头看京东,虽然它起步晚,但直接一句话:“我们买社保、送保障、给福利!”虽然具体落地还待观察,但气势上已经压了美团一头。 美团Q1财报很亮眼,营收增长25%,即时零售订单破1800万,但问题是,这成绩是京东大军杀入之前的数据。现在Q2已经快过完了,京东来势如虹,用户、商家、骑手多线蚕食,美团还没亮出底牌。 换位思考一下,小股东们能不慌吗?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京东继续这么打下去,股价还能站得住? 我的一点看法:现在不是讲大道理的时候,是讲方法论的时候,应对京东,哪怕不是长期措施,但你得在舆论和市场上,先拉一波信心回来。股东是你得争取的人心。他们焦虑、他们骂你,是因为他们还没跑。他们不说话那天,才是真的危险。 <a href=\"https://laohu8.com/S/03690\">$美团-W(03690)$</a>","text":"6月9日,北京恒电大厦,美团2025年股东大会如期举行。CEO王兴和几位高管一一“朗诵”发言稿,直面股东关切的沟通会,成了“朗读者”。 股东到底想听什么?不是“发展战略”,是“我们的钱还保不保得住” 我说句可能不太zzzq的话:大部分小股东没那么关心骑手社保。你说得再好听,“用制度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那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我们关心的是啥?一句话:美团还能不能赚钱?我们还能不能分到蛋糕? 过去几年,美团靠着本地生活服务一路狂飙,外卖+到店,干翻无数对手。但今年不一样了,京东外卖突然杀进来,且来势汹汹,带着“流量、低价和福利”三板斧,一出手就是王炸。 美团怎么看?装没看见。说不怕竞争,但就是不还手。更尴尬的是,这时候美团开股东会,股东一脸焦虑地提问“我们怎么办”,高管们一脸镇定地念讲稿,“我们有信心”。你让股东怎么信? 现在看下来,美团的态度是:“我知道这个事重要,所以我们在推进,但我们要分阶段来。” 可是你回头看京东,虽然它起步晚,但直接一句话:“我们买社保、送保障、给福利!”虽然具体落地还待观察,但气势上已经压了美团一头。 美团Q1财报很亮眼,营收增长25%,即时零售订单破1800万,但问题是,这成绩是京东大军杀入之前的数据。现在Q2已经快过完了,京东来势如虹,用户、商家、骑手多线蚕食,美团还没亮出底牌。 换位思考一下,小股东们能不慌吗?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京东继续这么打下去,股价还能站得住? 我的一点看法:现在不是讲大道理的时候,是讲方法论的时候,应对京东,哪怕不是长期措施,但你得在舆论和市场上,先拉一波信心回来。股东是你得争取的人心。他们焦虑、他们骂你,是因为他们还没跑。他们不说话那天,才是真的危险。 $美团-W(03690)$","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1c2cc20c196533ebb5ee06cc3996e7e","width":"1000","height":"90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2,"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447889085974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5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16405544482713","authorId":"3516405544482713","name":"雪飞扬2019","avatar":"https://static.laohu8.com/default-avatar.jpg","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516405544482713","authorIdStr":"3516405544482713"},"content":"面对挑战多了去了,去年抖音也要做外卖,今年怎么样了?美团的现在是一路血拼后的结果,其余不必多言","text":"面对挑战多了去了,去年抖音也要做外卖,今年怎么样了?美团的现在是一路血拼后的结果,其余不必多言","html":"面对挑战多了去了,去年抖音也要做外卖,今年怎么样了?美团的现在是一路血拼后的结果,其余不必多言"}],"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2044448464992,"gmtCreate":1746501168379,"gmtModify":1746501970154,"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当“美团骑手供货商”不想再只是送外卖了","htmlText":"最近看趣活发布了2024年财报,有个地方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满足于当个“骑手中介”,开始和牛肉企业合作搞供应链。这一动作,在眼下即时配送“拐点已至”的背景下,有点意思。 先说说大环境。今年美团和京东正在正面刚——京东上线“小时达”,准备端走本来属于美团的蛋糕,美团自然要死守地盘。战火烧起来之后,市场上的骑手需求、履约效率、成本结构都会发生质变。 而趣活是干嘛的?它是美团和饿了么骑手的“供应商”。你在街头看到的骑手,有不少其实是“趣活的员工”,平台付钱给趣活,趣活再搞定骑手。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平台省心、趣活赚钱。但问题是,这类“赚差价”的模式天花板很低,平台价格一压,趣活毛利立刻吃紧。 趣活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于是搞了个新方向——跟“牛世界”合作,想在食品供应链上撕开一个口子。 看起来像是跨界,其实逻辑顺得很。配送已经是它的基本盘了,为什么不能从“接单送外卖”升级成“送肉供餐”?这就从履约服务商往“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迈了一步。 而且这个新方向最大优势是,趣活自建的SaaS系统、自配运力,搭上了牛世界的牛肉供应链,搞的是“按需屠宰+冷链配送”。简单说,从订单生成到肉到店,全链条它都能“包圆儿”。这个在当前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确实比单靠平台赏口饭吃更主动。 不过理性讲,这还只是个试点,规模尚小。你不能因为听说它送牛肉了,就幻想它能变成下一个京东物流。这只是个苗头,是趣活在现有模式边缘的“破圈尝试”。 趣活现在的核心业务,比如单车运维、网约车、保洁、民宿这些,收入占比还不够大。新业务方向是在寻求“自我造血”。尤其出海和食材配送这两块,反映了公司管理层有一定前瞻性。目前尚在投入期,但值得期待。 趣活不是热门股,也不是大多数投资者眼中的“机会之选”。但我始终觉得,它被市场低估了。不是说它马上能起飞,也不是说它现在的基本面有多漂亮,而是它在做结构优化,在主动破局,在小心试水新的商业路径。","listText":"最近看趣活发布了2024年财报,有个地方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满足于当个“骑手中介”,开始和牛肉企业合作搞供应链。这一动作,在眼下即时配送“拐点已至”的背景下,有点意思。 先说说大环境。今年美团和京东正在正面刚——京东上线“小时达”,准备端走本来属于美团的蛋糕,美团自然要死守地盘。战火烧起来之后,市场上的骑手需求、履约效率、成本结构都会发生质变。 而趣活是干嘛的?它是美团和饿了么骑手的“供应商”。你在街头看到的骑手,有不少其实是“趣活的员工”,平台付钱给趣活,趣活再搞定骑手。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平台省心、趣活赚钱。但问题是,这类“赚差价”的模式天花板很低,平台价格一压,趣活毛利立刻吃紧。 趣活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于是搞了个新方向——跟“牛世界”合作,想在食品供应链上撕开一个口子。 看起来像是跨界,其实逻辑顺得很。配送已经是它的基本盘了,为什么不能从“接单送外卖”升级成“送肉供餐”?这就从履约服务商往“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迈了一步。 而且这个新方向最大优势是,趣活自建的SaaS系统、自配运力,搭上了牛世界的牛肉供应链,搞的是“按需屠宰+冷链配送”。简单说,从订单生成到肉到店,全链条它都能“包圆儿”。这个在当前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确实比单靠平台赏口饭吃更主动。 不过理性讲,这还只是个试点,规模尚小。你不能因为听说它送牛肉了,就幻想它能变成下一个京东物流。这只是个苗头,是趣活在现有模式边缘的“破圈尝试”。 趣活现在的核心业务,比如单车运维、网约车、保洁、民宿这些,收入占比还不够大。新业务方向是在寻求“自我造血”。尤其出海和食材配送这两块,反映了公司管理层有一定前瞻性。目前尚在投入期,但值得期待。 趣活不是热门股,也不是大多数投资者眼中的“机会之选”。但我始终觉得,它被市场低估了。不是说它马上能起飞,也不是说它现在的基本面有多漂亮,而是它在做结构优化,在主动破局,在小心试水新的商业路径。","text":"最近看趣活发布了2024年财报,有个地方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满足于当个“骑手中介”,开始和牛肉企业合作搞供应链。这一动作,在眼下即时配送“拐点已至”的背景下,有点意思。 先说说大环境。今年美团和京东正在正面刚——京东上线“小时达”,准备端走本来属于美团的蛋糕,美团自然要死守地盘。战火烧起来之后,市场上的骑手需求、履约效率、成本结构都会发生质变。 而趣活是干嘛的?它是美团和饿了么骑手的“供应商”。你在街头看到的骑手,有不少其实是“趣活的员工”,平台付钱给趣活,趣活再搞定骑手。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平台省心、趣活赚钱。但问题是,这类“赚差价”的模式天花板很低,平台价格一压,趣活毛利立刻吃紧。 趣活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于是搞了个新方向——跟“牛世界”合作,想在食品供应链上撕开一个口子。 看起来像是跨界,其实逻辑顺得很。配送已经是它的基本盘了,为什么不能从“接单送外卖”升级成“送肉供餐”?这就从履约服务商往“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迈了一步。 而且这个新方向最大优势是,趣活自建的SaaS系统、自配运力,搭上了牛世界的牛肉供应链,搞的是“按需屠宰+冷链配送”。简单说,从订单生成到肉到店,全链条它都能“包圆儿”。这个在当前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确实比单靠平台赏口饭吃更主动。 不过理性讲,这还只是个试点,规模尚小。你不能因为听说它送牛肉了,就幻想它能变成下一个京东物流。这只是个苗头,是趣活在现有模式边缘的“破圈尝试”。 趣活现在的核心业务,比如单车运维、网约车、保洁、民宿这些,收入占比还不够大。新业务方向是在寻求“自我造血”。尤其出海和食材配送这两块,反映了公司管理层有一定前瞻性。目前尚在投入期,但值得期待。 趣活不是热门股,也不是大多数投资者眼中的“机会之选”。但我始终觉得,它被市场低估了。不是说它马上能起飞,也不是说它现在的基本面有多漂亮,而是它在做结构优化,在主动破局,在小心试水新的商业路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fa05d908e3cf1a153964e3e23b53606","width":"1079","height":"71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20444484649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09843440845288,"gmtCreate":1741069263593,"gmtModify":1741070937984,"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蜜雪冰城首日暴涨40%,能否撑起港股消费新星?","htmlText":"3月3日,蜜雪冰城终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开盘即暴涨29.38%,收盘更是最高涨幅突破40%,市值突破1100亿港元。这一表现,不仅远超奈雪、茶百道等同类新茶饮的首日破发,甚至刷新了港股市场的散户认购纪录:1.84万亿港元的认购金额,超购倍数高达5257倍,富途证券单渠道认购额突破1万亿港元,毫无疑问,这是2025年最受瞩目的消费类IPO。 <a href=\"https://laohu8.com/S/02097\">$蜜雪集团(02097)$</a> 从数据来看,蜜雪冰城的规模无可忽视: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已经拥有46479家门店,年终零售额突破583亿元,出杯量达90亿杯,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单纯从规模上看,蜜雪冰城无疑是全球现制饮品的巨头,尤其是在中国的县域市场,其门店数量已经超越了奈雪和茶百道。而且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已经从国内扩展到东南亚,未来潜在的开店空间超过12000家,这无疑是个庞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蜜雪冰城的供应链能力更是其最强大的竞争力所在。99%的门店为加盟店,但其收入的97%并非来自抽成,而是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和设备。这意味着,蜜雪冰城不仅是奶茶店,实际上它是一家超级供应链公司。其自建的生产基地年产能高达165万吨,物流网络覆盖了90%的县级行政区,海外扩展也在稳步推进中。 但蜜雪冰城真的没有隐忧吗?首先,虽然它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无可厚非,但单店的疲软也是个大问题。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蜜雪冰城2024年前九个月的单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3%,出杯量减少了3.7%。这意味着,即使它的门店数量庞大,但单店的盈利能力却在下降,这对于后期的持续增长是个隐患。另外,加盟商的内卷问题也在逐渐显现。随着门店密度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利润分摊,加盟商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蜜雪冰城的股价?蜜雪冰城目前","listText":"3月3日,蜜雪冰城终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开盘即暴涨29.38%,收盘更是最高涨幅突破40%,市值突破1100亿港元。这一表现,不仅远超奈雪、茶百道等同类新茶饮的首日破发,甚至刷新了港股市场的散户认购纪录:1.84万亿港元的认购金额,超购倍数高达5257倍,富途证券单渠道认购额突破1万亿港元,毫无疑问,这是2025年最受瞩目的消费类IPO。 <a href=\"https://laohu8.com/S/02097\">$蜜雪集团(02097)$</a> 从数据来看,蜜雪冰城的规模无可忽视: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已经拥有46479家门店,年终零售额突破583亿元,出杯量达90亿杯,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单纯从规模上看,蜜雪冰城无疑是全球现制饮品的巨头,尤其是在中国的县域市场,其门店数量已经超越了奈雪和茶百道。而且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已经从国内扩展到东南亚,未来潜在的开店空间超过12000家,这无疑是个庞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蜜雪冰城的供应链能力更是其最强大的竞争力所在。99%的门店为加盟店,但其收入的97%并非来自抽成,而是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和设备。这意味着,蜜雪冰城不仅是奶茶店,实际上它是一家超级供应链公司。其自建的生产基地年产能高达165万吨,物流网络覆盖了90%的县级行政区,海外扩展也在稳步推进中。 但蜜雪冰城真的没有隐忧吗?首先,虽然它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无可厚非,但单店的疲软也是个大问题。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蜜雪冰城2024年前九个月的单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3%,出杯量减少了3.7%。这意味着,即使它的门店数量庞大,但单店的盈利能力却在下降,这对于后期的持续增长是个隐患。另外,加盟商的内卷问题也在逐渐显现。随着门店密度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利润分摊,加盟商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蜜雪冰城的股价?蜜雪冰城目前","text":"3月3日,蜜雪冰城终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开盘即暴涨29.38%,收盘更是最高涨幅突破40%,市值突破1100亿港元。这一表现,不仅远超奈雪、茶百道等同类新茶饮的首日破发,甚至刷新了港股市场的散户认购纪录:1.84万亿港元的认购金额,超购倍数高达5257倍,富途证券单渠道认购额突破1万亿港元,毫无疑问,这是2025年最受瞩目的消费类IPO。 $蜜雪集团(02097)$ 从数据来看,蜜雪冰城的规模无可忽视: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已经拥有46479家门店,年终零售额突破583亿元,出杯量达90亿杯,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单纯从规模上看,蜜雪冰城无疑是全球现制饮品的巨头,尤其是在中国的县域市场,其门店数量已经超越了奈雪和茶百道。而且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已经从国内扩展到东南亚,未来潜在的开店空间超过12000家,这无疑是个庞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蜜雪冰城的供应链能力更是其最强大的竞争力所在。99%的门店为加盟店,但其收入的97%并非来自抽成,而是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和设备。这意味着,蜜雪冰城不仅是奶茶店,实际上它是一家超级供应链公司。其自建的生产基地年产能高达165万吨,物流网络覆盖了90%的县级行政区,海外扩展也在稳步推进中。 但蜜雪冰城真的没有隐忧吗?首先,虽然它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无可厚非,但单店的疲软也是个大问题。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蜜雪冰城2024年前九个月的单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3%,出杯量减少了3.7%。这意味着,即使它的门店数量庞大,但单店的盈利能力却在下降,这对于后期的持续增长是个隐患。另外,加盟商的内卷问题也在逐渐显现。随着门店密度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利润分摊,加盟商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蜜雪冰城的股价?蜜雪冰城目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6c76a9029314697d3da8ff127bb90ed","width":"480","height":"3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098434408452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9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96689261261472,"gmtCreate":1737870549740,"gmtModify":173787055697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刷着视频就把车打了?抖音上线打车功能","htmlText":"最近,抖音悄然上线了打车服务,打车服务的入口不明显,隐藏在“我的钱包”里,且目前仅接入了高德打车,这似乎没有让人觉得“惊艳”。但大家可以注意到,抖音显然并不是单纯为了提供出行服务,而是想要在网约车的商业生态中抢占一席之地。未来,抖音可能会衍生出更多出行服务,甚至把“汽车+互联网”的战略进一步深化。 去年12月,抖音就和长城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内容、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汽车行业的巨头们早已把互联网当作增长的动力源泉,抖音能通过强大的流量池与精准的算法,提供个性化的出行体验,这对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蓝海。 说到网约车的市场规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市场还在不断扩展,滴滴、曹操出行等平台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然而,这并没有让其他互联网大厂止步。抖音的“打车”服务其实是采取了聚合模式,通过将多个出行服务商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可以预见,未来不仅是打车,还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等其他出行方式可能会一同进驻。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抖音能够将滴滴等平台的运力与高德的出行技术相结合,推出更具创新的出行产品。例如,抖音的流量和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帮助出行平台更精准地分配运力,并通过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提升订单转化率。 抖音作为全球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日活跃用户数已破亿,用户基础极为庞大。再加上其精准的算法推荐能力,抖音能够对用户的出行需求做出个性化推送,达到精准匹配,这对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平台粘性来说,优势巨大。而且,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可以让用户边刷视频边打车,打破了传统的打车平台使用场景。 但,问题也在于,抖音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确保服务体验。如今,抖音的打车功能相较于高德App内打车,在功能性和服务体验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拼车、顺风车等便捷服务。网约车行业在经历了不少负面事件之后,监管的严格性也逐渐提升,抖音作为后起之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listText":"最近,抖音悄然上线了打车服务,打车服务的入口不明显,隐藏在“我的钱包”里,且目前仅接入了高德打车,这似乎没有让人觉得“惊艳”。但大家可以注意到,抖音显然并不是单纯为了提供出行服务,而是想要在网约车的商业生态中抢占一席之地。未来,抖音可能会衍生出更多出行服务,甚至把“汽车+互联网”的战略进一步深化。 去年12月,抖音就和长城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内容、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汽车行业的巨头们早已把互联网当作增长的动力源泉,抖音能通过强大的流量池与精准的算法,提供个性化的出行体验,这对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蓝海。 说到网约车的市场规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市场还在不断扩展,滴滴、曹操出行等平台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然而,这并没有让其他互联网大厂止步。抖音的“打车”服务其实是采取了聚合模式,通过将多个出行服务商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可以预见,未来不仅是打车,还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等其他出行方式可能会一同进驻。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抖音能够将滴滴等平台的运力与高德的出行技术相结合,推出更具创新的出行产品。例如,抖音的流量和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帮助出行平台更精准地分配运力,并通过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提升订单转化率。 抖音作为全球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日活跃用户数已破亿,用户基础极为庞大。再加上其精准的算法推荐能力,抖音能够对用户的出行需求做出个性化推送,达到精准匹配,这对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平台粘性来说,优势巨大。而且,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可以让用户边刷视频边打车,打破了传统的打车平台使用场景。 但,问题也在于,抖音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确保服务体验。如今,抖音的打车功能相较于高德App内打车,在功能性和服务体验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拼车、顺风车等便捷服务。网约车行业在经历了不少负面事件之后,监管的严格性也逐渐提升,抖音作为后起之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text":"最近,抖音悄然上线了打车服务,打车服务的入口不明显,隐藏在“我的钱包”里,且目前仅接入了高德打车,这似乎没有让人觉得“惊艳”。但大家可以注意到,抖音显然并不是单纯为了提供出行服务,而是想要在网约车的商业生态中抢占一席之地。未来,抖音可能会衍生出更多出行服务,甚至把“汽车+互联网”的战略进一步深化。 去年12月,抖音就和长城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内容、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汽车行业的巨头们早已把互联网当作增长的动力源泉,抖音能通过强大的流量池与精准的算法,提供个性化的出行体验,这对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蓝海。 说到网约车的市场规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市场还在不断扩展,滴滴、曹操出行等平台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然而,这并没有让其他互联网大厂止步。抖音的“打车”服务其实是采取了聚合模式,通过将多个出行服务商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可以预见,未来不仅是打车,还有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等其他出行方式可能会一同进驻。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抖音能够将滴滴等平台的运力与高德的出行技术相结合,推出更具创新的出行产品。例如,抖音的流量和用户行为数据可以帮助出行平台更精准地分配运力,并通过其庞大的用户基础,提升订单转化率。 抖音作为全球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日活跃用户数已破亿,用户基础极为庞大。再加上其精准的算法推荐能力,抖音能够对用户的出行需求做出个性化推送,达到精准匹配,这对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平台粘性来说,优势巨大。而且,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可以让用户边刷视频边打车,打破了传统的打车平台使用场景。 但,问题也在于,抖音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确保服务体验。如今,抖音的打车功能相较于高德App内打车,在功能性和服务体验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拼车、顺风车等便捷服务。网约车行业在经历了不少负面事件之后,监管的严格性也逐渐提升,抖音作为后起之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7e6a7b92204b12eb7af89e50af61381","width":"600","height":"40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966892612614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42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91111435100520,"gmtCreate":1736491936128,"gmtModify":1736491943160,"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特斯拉中国推新款 Model Y,雷军的回复亮了","htmlText":"特斯拉中国在1月10日推出了焕新版的Model Y,起售价为26.35万元。不同于以往那种未来感十足、颠覆性设计的突破,新款Model Y明显迎合了国内的审美。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那种曾经标志性的独特怀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消费者熟悉的座椅通风、后排屏幕等配置,虽然说这些配置挺实用,但也让人感觉特斯拉的“独特性”正逐步消失。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新款Model Y的价格调涨了2万元,而在外观和内饰的变化上,虽然增强了操控性能、提升了车厢静谧性,但这些变化更多是以“小步快跑”的形式呈现。对比一下,外观设计的变化其实并不大,甚至不难看出一些国产品牌的影子,难免让人产生一种“特斯拉也在追求国产化”的错觉。这一转变,让人不禁怀疑,特斯拉的品牌魅力会不会因此逐渐稀释? 有趣的是,特斯拉新款Model Y推文发布“尽管对比”后,雷军回复了一个“好的”。要知道,小米的YU7将在2025年6月前后上市,定位中大型SUV,和Model Y直面竞争。雷军的这个“好的”不仅仅是在简单地表示关注,更像是向市场释放一个信号:小米有底气与特斯拉竞争,YU7将和Model Y一较高下。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能窥探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一方面,雷军自信满满,似乎对未来与特斯拉的较量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特斯拉方面的反应,也暴露出它对于国内市场的战略调整。特斯拉虽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面对本土的强力竞争者,是否还能保持以往的优势,这就是个问号。 不过,老实说,我认为特斯拉此次的焕新版Model Y其实并没有太多“黑点”,它的升级更多是常规的技术优化,无疑会吸引到对性能有需求的消费者。过去,Model Y的销量并不是单靠内饰来驱动的,它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来自于操控性、品牌影响力等等。如果说外观上Model Y和国内品牌越来越接近,那是因为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但核心竞争力依旧是它的“硬实力”,比如超长续航和","listText":"特斯拉中国在1月10日推出了焕新版的Model Y,起售价为26.35万元。不同于以往那种未来感十足、颠覆性设计的突破,新款Model Y明显迎合了国内的审美。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那种曾经标志性的独特怀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消费者熟悉的座椅通风、后排屏幕等配置,虽然说这些配置挺实用,但也让人感觉特斯拉的“独特性”正逐步消失。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新款Model Y的价格调涨了2万元,而在外观和内饰的变化上,虽然增强了操控性能、提升了车厢静谧性,但这些变化更多是以“小步快跑”的形式呈现。对比一下,外观设计的变化其实并不大,甚至不难看出一些国产品牌的影子,难免让人产生一种“特斯拉也在追求国产化”的错觉。这一转变,让人不禁怀疑,特斯拉的品牌魅力会不会因此逐渐稀释? 有趣的是,特斯拉新款Model Y推文发布“尽管对比”后,雷军回复了一个“好的”。要知道,小米的YU7将在2025年6月前后上市,定位中大型SUV,和Model Y直面竞争。雷军的这个“好的”不仅仅是在简单地表示关注,更像是向市场释放一个信号:小米有底气与特斯拉竞争,YU7将和Model Y一较高下。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能窥探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一方面,雷军自信满满,似乎对未来与特斯拉的较量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特斯拉方面的反应,也暴露出它对于国内市场的战略调整。特斯拉虽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面对本土的强力竞争者,是否还能保持以往的优势,这就是个问号。 不过,老实说,我认为特斯拉此次的焕新版Model Y其实并没有太多“黑点”,它的升级更多是常规的技术优化,无疑会吸引到对性能有需求的消费者。过去,Model Y的销量并不是单靠内饰来驱动的,它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来自于操控性、品牌影响力等等。如果说外观上Model Y和国内品牌越来越接近,那是因为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但核心竞争力依旧是它的“硬实力”,比如超长续航和","text":"特斯拉中国在1月10日推出了焕新版的Model Y,起售价为26.35万元。不同于以往那种未来感十足、颠覆性设计的突破,新款Model Y明显迎合了国内的审美。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那种曾经标志性的独特怀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消费者熟悉的座椅通风、后排屏幕等配置,虽然说这些配置挺实用,但也让人感觉特斯拉的“独特性”正逐步消失。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新款Model Y的价格调涨了2万元,而在外观和内饰的变化上,虽然增强了操控性能、提升了车厢静谧性,但这些变化更多是以“小步快跑”的形式呈现。对比一下,外观设计的变化其实并不大,甚至不难看出一些国产品牌的影子,难免让人产生一种“特斯拉也在追求国产化”的错觉。这一转变,让人不禁怀疑,特斯拉的品牌魅力会不会因此逐渐稀释? 有趣的是,特斯拉新款Model Y推文发布“尽管对比”后,雷军回复了一个“好的”。要知道,小米的YU7将在2025年6月前后上市,定位中大型SUV,和Model Y直面竞争。雷军的这个“好的”不仅仅是在简单地表示关注,更像是向市场释放一个信号:小米有底气与特斯拉竞争,YU7将和Model Y一较高下。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能窥探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一方面,雷军自信满满,似乎对未来与特斯拉的较量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特斯拉方面的反应,也暴露出它对于国内市场的战略调整。特斯拉虽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面对本土的强力竞争者,是否还能保持以往的优势,这就是个问号。 不过,老实说,我认为特斯拉此次的焕新版Model Y其实并没有太多“黑点”,它的升级更多是常规的技术优化,无疑会吸引到对性能有需求的消费者。过去,Model Y的销量并不是单靠内饰来驱动的,它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来自于操控性、品牌影响力等等。如果说外观上Model Y和国内品牌越来越接近,那是因为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但核心竞争力依旧是它的“硬实力”,比如超长续航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88c158afb704d8ad32e4ed0b4a76282","width":"565","height":"85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3,"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911114351005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27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4185342768207242","authorId":"4185342768207242","name":"苏苏喂苏苏","avatar":"https://community-static.tradeup.com/news/default-avatar.jpg","crmLevel":6,"crmLevelSwitch":1,"idStr":"4185342768207242","authorIdStr":"4185342768207242"},"content":"特斯拉十多年的质量口碑和品牌效应已经形成,新造车势力拿什么来说服客户?!靠模仿靠噱头吗?","text":"特斯拉十多年的质量口碑和品牌效应已经形成,新造车势力拿什么来说服客户?!靠模仿靠噱头吗?","html":"特斯拉十多年的质量口碑和品牌效应已经形成,新造车势力拿什么来说服客户?!靠模仿靠噱头吗?"}],"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82790951854248,"gmtCreate":1734489960198,"gmtModify":1734490630791,"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美团骑手强制休息,零工行业的规则被重写了吗?","htmlText":"日前,网传有骑手接到美团通知,若过度跑单将被平台强制下线,目的在于防止骑手过度劳累,保障骑手的健康和安全。饿了么也紧随其后,推出类似的“疲劳提醒”和“小休”机制。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理性角度分析,平台推出这些措施,最直接的出发点当然是保护骑手的安全。毕竟,长时间不间断的配送,无论是对骑手的身体,还是对交通安全来说,都不是好事。想想看,一天跑十几个小时单,体力消耗巨大的同时,身心的疲惫也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换句话说,这个“强制休息令”,表面上看是“平台关爱骑手”,但实际上也能为平台免除不少负面新闻的麻烦,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品牌和“骑手倒地”这类血淋淋的事件捆绑在一起。 不过,问题也就在这里了。如果生活可以稍微宽裕一点,谁会愿意拼命跑单?谁的身体没有极限?从平台的角度来看,骑手是工具,工具要有生产力,不能松懈。但从骑手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过度跑单”很大程度上是由收入的压力推动的。谁不想多挣点钱,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家庭开销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骑手们为了生计拼命工作,哪有心思顾及健康? 换句话说,美团和饿了么推出的这些政策,虽然是为了防止骑手过度劳累,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会过度劳累?很大程度上,这是平台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迫使骑手提高效率的副作用。平台利用了骑手的生存焦虑,倒逼他们去拼命“跑单”,最终形成了一个“收入驱动”的恶性循环。 尽管如此,我们也得看到,这些“休息令”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还是一件好事。毕竟,平台为了增加骑手的收入,拼命压缩骑手的工作时间,最终只会导致“卷王”横行,过度竞争,不仅骑手会受伤,平台也会面临巨大的人力成本压力。 试想一下,当这个机制逐渐普及,会出现一段阵痛期。总收入虽然减少了,但这个市场调节机制在长远来看,有助于骑手收入的合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愿意留下来的骑手会更加专业,收入和市场需求也会更加契合,最终形成一种更加稳定的供","listText":"日前,网传有骑手接到美团通知,若过度跑单将被平台强制下线,目的在于防止骑手过度劳累,保障骑手的健康和安全。饿了么也紧随其后,推出类似的“疲劳提醒”和“小休”机制。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理性角度分析,平台推出这些措施,最直接的出发点当然是保护骑手的安全。毕竟,长时间不间断的配送,无论是对骑手的身体,还是对交通安全来说,都不是好事。想想看,一天跑十几个小时单,体力消耗巨大的同时,身心的疲惫也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换句话说,这个“强制休息令”,表面上看是“平台关爱骑手”,但实际上也能为平台免除不少负面新闻的麻烦,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品牌和“骑手倒地”这类血淋淋的事件捆绑在一起。 不过,问题也就在这里了。如果生活可以稍微宽裕一点,谁会愿意拼命跑单?谁的身体没有极限?从平台的角度来看,骑手是工具,工具要有生产力,不能松懈。但从骑手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过度跑单”很大程度上是由收入的压力推动的。谁不想多挣点钱,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家庭开销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骑手们为了生计拼命工作,哪有心思顾及健康? 换句话说,美团和饿了么推出的这些政策,虽然是为了防止骑手过度劳累,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会过度劳累?很大程度上,这是平台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迫使骑手提高效率的副作用。平台利用了骑手的生存焦虑,倒逼他们去拼命“跑单”,最终形成了一个“收入驱动”的恶性循环。 尽管如此,我们也得看到,这些“休息令”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还是一件好事。毕竟,平台为了增加骑手的收入,拼命压缩骑手的工作时间,最终只会导致“卷王”横行,过度竞争,不仅骑手会受伤,平台也会面临巨大的人力成本压力。 试想一下,当这个机制逐渐普及,会出现一段阵痛期。总收入虽然减少了,但这个市场调节机制在长远来看,有助于骑手收入的合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愿意留下来的骑手会更加专业,收入和市场需求也会更加契合,最终形成一种更加稳定的供","text":"日前,网传有骑手接到美团通知,若过度跑单将被平台强制下线,目的在于防止骑手过度劳累,保障骑手的健康和安全。饿了么也紧随其后,推出类似的“疲劳提醒”和“小休”机制。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理性角度分析,平台推出这些措施,最直接的出发点当然是保护骑手的安全。毕竟,长时间不间断的配送,无论是对骑手的身体,还是对交通安全来说,都不是好事。想想看,一天跑十几个小时单,体力消耗巨大的同时,身心的疲惫也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换句话说,这个“强制休息令”,表面上看是“平台关爱骑手”,但实际上也能为平台免除不少负面新闻的麻烦,毕竟,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品牌和“骑手倒地”这类血淋淋的事件捆绑在一起。 不过,问题也就在这里了。如果生活可以稍微宽裕一点,谁会愿意拼命跑单?谁的身体没有极限?从平台的角度来看,骑手是工具,工具要有生产力,不能松懈。但从骑手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过度跑单”很大程度上是由收入的压力推动的。谁不想多挣点钱,特别是在物价上涨、家庭开销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骑手们为了生计拼命工作,哪有心思顾及健康? 换句话说,美团和饿了么推出的这些政策,虽然是为了防止骑手过度劳累,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会过度劳累?很大程度上,这是平台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迫使骑手提高效率的副作用。平台利用了骑手的生存焦虑,倒逼他们去拼命“跑单”,最终形成了一个“收入驱动”的恶性循环。 尽管如此,我们也得看到,这些“休息令”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还是一件好事。毕竟,平台为了增加骑手的收入,拼命压缩骑手的工作时间,最终只会导致“卷王”横行,过度竞争,不仅骑手会受伤,平台也会面临巨大的人力成本压力。 试想一下,当这个机制逐渐普及,会出现一段阵痛期。总收入虽然减少了,但这个市场调节机制在长远来看,有助于骑手收入的合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愿意留下来的骑手会更加专业,收入和市场需求也会更加契合,最终形成一种更加稳定的供","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4860dd590dd9f385857baeb91e84179","width":"3648","height":"243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827909518542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9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76212270195096,"gmtCreate":1732850503504,"gmtModify":1732850893543,"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快手取消“退款不退货”服务:消费降级下的勇敢创新还是自寻死路?","htmlText":"11月28日,快手电商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平台将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并计划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对于已开通该服务的商家,平台将在12月2日终止该服务,商家可以在此之前选择解约,未解约的商家合约将自动终止。对于存量订单,系统仍会按原有配置执行。 说到快手,我们不能不提其与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的竞争态势。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曾一度成为了许多商家吸引流量、提升销量的利器。虽然这一策略曾被质疑为“降低消费者购物体验”,但在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中,简便快捷的退货退款流程无疑提升了商家的成交率和消费者的购物便捷性。而快手此次宣布取消这一服务,显然是为了与拼多多、淘宝拉开差距,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从经济大环境来看,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滑,消费降级趋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这种背景下,“仅退款”政策成为了电商平台吸引低价敏感型消费者的常见手段。快手突然放弃这一策略,是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它或许希望通过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吸引一些被拼多多“仅退款”策略挤压的商家。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做出选择不仅仅是考虑流量或销量,更要看成本和运营效率。假设快手能够在流量和曝光方面给商家带来极大的红利,那么商家或许会愿意接受这一新政策。但如果“退款不退货”政策的撤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转化率,那这些商家未必愿意为此冒险。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仅退款”的便利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快手此举如果未能提供更好的替代方案,消费者恐怕不会买账。毕竟,在电商平台上,价格和服务的竞争已经变得异常激烈,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大得很。 综上所述,快手取消“退款不退货”服务的决策,更像是其特定商业模式的调整,而非行业趋势的指引。当前的消费环境、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整体电商市场的竞争态势,都不支持这种做法成为行业主流。消费降级的大环境,决定了“仅退款”这一政策在电商平台中的地位还不会轻易","listText":"11月28日,快手电商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平台将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并计划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对于已开通该服务的商家,平台将在12月2日终止该服务,商家可以在此之前选择解约,未解约的商家合约将自动终止。对于存量订单,系统仍会按原有配置执行。 说到快手,我们不能不提其与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的竞争态势。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曾一度成为了许多商家吸引流量、提升销量的利器。虽然这一策略曾被质疑为“降低消费者购物体验”,但在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中,简便快捷的退货退款流程无疑提升了商家的成交率和消费者的购物便捷性。而快手此次宣布取消这一服务,显然是为了与拼多多、淘宝拉开差距,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从经济大环境来看,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滑,消费降级趋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这种背景下,“仅退款”政策成为了电商平台吸引低价敏感型消费者的常见手段。快手突然放弃这一策略,是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它或许希望通过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吸引一些被拼多多“仅退款”策略挤压的商家。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做出选择不仅仅是考虑流量或销量,更要看成本和运营效率。假设快手能够在流量和曝光方面给商家带来极大的红利,那么商家或许会愿意接受这一新政策。但如果“退款不退货”政策的撤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转化率,那这些商家未必愿意为此冒险。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仅退款”的便利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快手此举如果未能提供更好的替代方案,消费者恐怕不会买账。毕竟,在电商平台上,价格和服务的竞争已经变得异常激烈,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大得很。 综上所述,快手取消“退款不退货”服务的决策,更像是其特定商业模式的调整,而非行业趋势的指引。当前的消费环境、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整体电商市场的竞争态势,都不支持这种做法成为行业主流。消费降级的大环境,决定了“仅退款”这一政策在电商平台中的地位还不会轻易","text":"11月28日,快手电商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平台将废止“退款不退货服务”,并计划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对于已开通该服务的商家,平台将在12月2日终止该服务,商家可以在此之前选择解约,未解约的商家合约将自动终止。对于存量订单,系统仍会按原有配置执行。 说到快手,我们不能不提其与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的竞争态势。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曾一度成为了许多商家吸引流量、提升销量的利器。虽然这一策略曾被质疑为“降低消费者购物体验”,但在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中,简便快捷的退货退款流程无疑提升了商家的成交率和消费者的购物便捷性。而快手此次宣布取消这一服务,显然是为了与拼多多、淘宝拉开差距,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从经济大环境来看,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滑,消费降级趋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这种背景下,“仅退款”政策成为了电商平台吸引低价敏感型消费者的常见手段。快手突然放弃这一策略,是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它或许希望通过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吸引一些被拼多多“仅退款”策略挤压的商家。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做出选择不仅仅是考虑流量或销量,更要看成本和运营效率。假设快手能够在流量和曝光方面给商家带来极大的红利,那么商家或许会愿意接受这一新政策。但如果“退款不退货”政策的撤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转化率,那这些商家未必愿意为此冒险。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仅退款”的便利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快手此举如果未能提供更好的替代方案,消费者恐怕不会买账。毕竟,在电商平台上,价格和服务的竞争已经变得异常激烈,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大得很。 综上所述,快手取消“退款不退货”服务的决策,更像是其特定商业模式的调整,而非行业趋势的指引。当前的消费环境、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整体电商市场的竞争态势,都不支持这种做法成为行业主流。消费降级的大环境,决定了“仅退款”这一政策在电商平台中的地位还不会轻易","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335d8ec621b2ecd64d9419d99caaf32","width":"800","height":"533"}],"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762122701950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39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70738832118048,"gmtCreate":1731551474316,"gmtModify":1731551954174,"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腾讯Q3财报:26岁的腾讯,依旧抗老","htmlText":"腾讯刚发布了2024年Q3财报,数据看上去相当不错:营业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8%,毛利和经营利润分别增长16%和19%,这已经是连续第八季实现核心经营利润跑赢营收增速。这样的成绩在宏观经济压力下实属不易。 首先,微信小店作为本季的亮点之一,标志着腾讯在电商领域的进一步深耕。它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电商平台,更是一个深度整合微信公私域流量的交易生态。通过“视频号小店”和全生态联动,腾讯的目标显然是创造一个更加可信赖的交易环境,这一点有望突破传统电商模式,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再谈腾讯的广告业务,最近正式更名为“营销服务”,这一变化背后隐含着AI技术和全域营销战略的深度融合。从财报来看,腾讯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7%,这显示出它在广告投放方面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利用AI提升精准投放和转化率方面,腾讯已不再单纯依赖流量,而是通过技术提高广告的效益,这种转型对于未来的增值潜力极为关键。 最后,腾讯的游戏业务依然表现强劲。除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等经典游戏稳定增长外,《三角洲行动》也在短期内就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展更是增强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竞争力。 整体来看,腾讯不仅在稳步推进现有业务的同时,还在不断孕育新机遇。无论是从微信小店的电商布局,还是广告与游戏的创新发展,腾讯都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今年腾讯已经迈入26岁,在互联网公司里算是长寿,现在依然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公司,具备较强的市场潜力和创新动力。 <a href=\"https://laohu8.com/S/TCEHY\">$腾讯控股ADR(TCEHY)$</a>","listText":"腾讯刚发布了2024年Q3财报,数据看上去相当不错:营业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8%,毛利和经营利润分别增长16%和19%,这已经是连续第八季实现核心经营利润跑赢营收增速。这样的成绩在宏观经济压力下实属不易。 首先,微信小店作为本季的亮点之一,标志着腾讯在电商领域的进一步深耕。它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电商平台,更是一个深度整合微信公私域流量的交易生态。通过“视频号小店”和全生态联动,腾讯的目标显然是创造一个更加可信赖的交易环境,这一点有望突破传统电商模式,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再谈腾讯的广告业务,最近正式更名为“营销服务”,这一变化背后隐含着AI技术和全域营销战略的深度融合。从财报来看,腾讯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7%,这显示出它在广告投放方面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利用AI提升精准投放和转化率方面,腾讯已不再单纯依赖流量,而是通过技术提高广告的效益,这种转型对于未来的增值潜力极为关键。 最后,腾讯的游戏业务依然表现强劲。除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等经典游戏稳定增长外,《三角洲行动》也在短期内就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展更是增强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竞争力。 整体来看,腾讯不仅在稳步推进现有业务的同时,还在不断孕育新机遇。无论是从微信小店的电商布局,还是广告与游戏的创新发展,腾讯都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今年腾讯已经迈入26岁,在互联网公司里算是长寿,现在依然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公司,具备较强的市场潜力和创新动力。 <a href=\"https://laohu8.com/S/TCEHY\">$腾讯控股ADR(TCEHY)$</a>","text":"腾讯刚发布了2024年Q3财报,数据看上去相当不错:营业收入1672亿元,同比增长8%,毛利和经营利润分别增长16%和19%,这已经是连续第八季实现核心经营利润跑赢营收增速。这样的成绩在宏观经济压力下实属不易。 首先,微信小店作为本季的亮点之一,标志着腾讯在电商领域的进一步深耕。它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电商平台,更是一个深度整合微信公私域流量的交易生态。通过“视频号小店”和全生态联动,腾讯的目标显然是创造一个更加可信赖的交易环境,这一点有望突破传统电商模式,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再谈腾讯的广告业务,最近正式更名为“营销服务”,这一变化背后隐含着AI技术和全域营销战略的深度融合。从财报来看,腾讯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7%,这显示出它在广告投放方面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利用AI提升精准投放和转化率方面,腾讯已不再单纯依赖流量,而是通过技术提高广告的效益,这种转型对于未来的增值潜力极为关键。 最后,腾讯的游戏业务依然表现强劲。除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等经典游戏稳定增长外,《三角洲行动》也在短期内就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展更是增强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竞争力。 整体来看,腾讯不仅在稳步推进现有业务的同时,还在不断孕育新机遇。无论是从微信小店的电商布局,还是广告与游戏的创新发展,腾讯都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今年腾讯已经迈入26岁,在互联网公司里算是长寿,现在依然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公司,具备较强的市场潜力和创新动力。 $腾讯控股ADR(TCEHY)$","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c2c3fb8431b9fd5365d89867ecaf91f","width":"2560","height":"170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3707388321180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0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360892894109808,"gmtCreate":1729133947147,"gmtModify":1729142746871,"author":{"id":"4162525084048182","authorId":"4162525084048182","name":"小市值淘金","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fcca89c4d0301028cc80c0311b1352e","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62525084048182","authorIdStr":"4162525084048182"},"themes":[],"title":"阿斯麦股价暴跌16%,跟随制裁中国,砸了自己的饭碗?","html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ASML\">$阿斯麦(ASML)$</a> ,光刻机巨头股价暴跌16.26%,收报730.43美元,市值瞬间缩水到2873.7亿美元。据统计,这是阿斯麦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位芯片设备界的“王者”如此狼狈? 事情要从阿斯麦的财报说起。原定于周三公布的财报,因为“技术故障”意外提前了。结果一看,第三季度订单额仅为26.3亿欧元,只有市场预期53.9亿欧元的一半!这订单量直线跳水,投资者能不慌吗?更糟糕的是,阿斯麦还下调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细细一想,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阿斯麦作为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垄断了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和生产国,对光刻机的需求量那是杠杠的。然而,阿斯麦跟随美国的脚步,对中国出口限制越来越严,不卖EUV光刻机,甚至连DUV也要卡脖子。这可真是有点儿“自毁长城”的味道。 <a href=\"https://laohu8.com/S/NVDA\">$英伟达(NVDA)$</a> 即使不往中国卖高端芯片,人家照样赚得盆满钵满,毕竟AI算力需求全球都在涨。但阿斯麦不一样,不卖光刻机给中国,这订单量直接砍半。中国的芯片产业虽然还在追赶阶段,但人家可真是在出货,对光刻机的需求是真金白银的。一旦中国在DUV光刻机上实现突破,或者找到替代方案,阿斯麦失去的可不仅仅是订单,还有未来的市场地位。 这次阿斯麦的股价大跌,也拖累了整个半导体板块。毕竟,作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公司,阿斯麦的业绩被视为芯片行业的风向标。如果连他们的业绩都开始下滑,其他芯片企业还能好到哪儿去? 所以说,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阿斯麦跟着制裁中国,看似顺应了某些势力的意愿,但最后砸的却是自己的饭碗。中国市场真不是说放","listText":"<a href=\"https://laohu8.com/S/ASML\">$阿斯麦(ASML)$</a> ,光刻机巨头股价暴跌16.26%,收报730.43美元,市值瞬间缩水到2873.7亿美元。据统计,这是阿斯麦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位芯片设备界的“王者”如此狼狈? 事情要从阿斯麦的财报说起。原定于周三公布的财报,因为“技术故障”意外提前了。结果一看,第三季度订单额仅为26.3亿欧元,只有市场预期53.9亿欧元的一半!这订单量直线跳水,投资者能不慌吗?更糟糕的是,阿斯麦还下调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细细一想,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阿斯麦作为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垄断了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和生产国,对光刻机的需求量那是杠杠的。然而,阿斯麦跟随美国的脚步,对中国出口限制越来越严,不卖EUV光刻机,甚至连DUV也要卡脖子。这可真是有点儿“自毁长城”的味道。 <a href=\"https://laohu8.com/S/NVDA\">$英伟达(NVDA)$</a> 即使不往中国卖高端芯片,人家照样赚得盆满钵满,毕竟AI算力需求全球都在涨。但阿斯麦不一样,不卖光刻机给中国,这订单量直接砍半。中国的芯片产业虽然还在追赶阶段,但人家可真是在出货,对光刻机的需求是真金白银的。一旦中国在DUV光刻机上实现突破,或者找到替代方案,阿斯麦失去的可不仅仅是订单,还有未来的市场地位。 这次阿斯麦的股价大跌,也拖累了整个半导体板块。毕竟,作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公司,阿斯麦的业绩被视为芯片行业的风向标。如果连他们的业绩都开始下滑,其他芯片企业还能好到哪儿去? 所以说,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阿斯麦跟着制裁中国,看似顺应了某些势力的意愿,但最后砸的却是自己的饭碗。中国市场真不是说放","text":"$阿斯麦(ASML)$ ,光刻机巨头股价暴跌16.26%,收报730.43美元,市值瞬间缩水到2873.7亿美元。据统计,这是阿斯麦自1998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位芯片设备界的“王者”如此狼狈? 事情要从阿斯麦的财报说起。原定于周三公布的财报,因为“技术故障”意外提前了。结果一看,第三季度订单额仅为26.3亿欧元,只有市场预期53.9亿欧元的一半!这订单量直线跳水,投资者能不慌吗?更糟糕的是,阿斯麦还下调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细细一想,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阿斯麦作为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垄断了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和生产国,对光刻机的需求量那是杠杠的。然而,阿斯麦跟随美国的脚步,对中国出口限制越来越严,不卖EUV光刻机,甚至连DUV也要卡脖子。这可真是有点儿“自毁长城”的味道。 $英伟达(NVDA)$ 即使不往中国卖高端芯片,人家照样赚得盆满钵满,毕竟AI算力需求全球都在涨。但阿斯麦不一样,不卖光刻机给中国,这订单量直接砍半。中国的芯片产业虽然还在追赶阶段,但人家可真是在出货,对光刻机的需求是真金白银的。一旦中国在DUV光刻机上实现突破,或者找到替代方案,阿斯麦失去的可不仅仅是订单,还有未来的市场地位。 这次阿斯麦的股价大跌,也拖累了整个半导体板块。毕竟,作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公司,阿斯麦的业绩被视为芯片行业的风向标。如果连他们的业绩都开始下滑,其他芯片企业还能好到哪儿去? 所以说,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阿斯麦跟着制裁中国,看似顺应了某些势力的意愿,但最后砸的却是自己的饭碗。中国市场真不是说放","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c0867c05a20d5cb931050e803d145cc","width":"300","height":"16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5,"repostSize":2,"link":"https://laohu8.com/post/3608928941098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15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581653696024037","authorId":"3581653696024037","name":"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320c6ab905ec7502ee1c42ca8fbf0175","crmLevel":2,"crmLevelSwitch":0,"idStr":"3581653696024037","authorIdStr":"3581653696024037"},"content":"我不是不会做空吗,不然早就做空他了,没有中国的它还能卖给谁,印度,越南,这种干活的人也需要文化吧。","text":"我不是不会做空吗,不然早就做空他了,没有中国的它还能卖给谁,印度,越南,这种干活的人也需要文化吧。","html":"我不是不会做空吗,不然早就做空他了,没有中国的它还能卖给谁,印度,越南,这种干活的人也需要文化吧。"}],"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