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海投研

IP属地:北京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15:22

      吉视传媒︱传统广电,转型之路阻且长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今年多部抗战题材影片推上屏幕,《731》就是其中之一。自8月初《731》官宣定档以来,作为影片出品方之一的吉视传媒(601929)受到了资金的热捧,股价持续走高。 近五年股价变动来看,#吉视传媒 曾在去年上半年股价跌破1元红线。近期,在市场利好的影响下,公司股价扬眉吐气,达到最近五年的最高值。 来源:亿牛网 对此,公司虽多次发布风险提示,澄清公司核心业务并无重大变化,公司参股《731》比例极低,预计对公司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但似乎也未改变市场的预期。基本面来看,公司的传统业务持续下滑,转型困难,业绩连续三年亏损且负债累累。 一、传统业务缩水,转型艰难 公开资料显示,吉视传媒2012年上市,是吉林省区域内唯一统一运营管理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公司主营业务为有线电视服务业务,具体包括面对公众客户的智慧广电业务、面向政企客户的数据服务业务以及面向垂直领域的数字化创新服务业务三大板块。从2023年的收入构成来看(2024年未披露具体收入构成),有线电视运营服务创收占比高达85%左右,是公司收入的重中之重。 来源:同花顺iFinD-历年营业收入 然而,随着#房地产 行业进入寒冬期,新建住宅小区数量减少。房子建的少了,配套的有线电视新增订单自然较少;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深入推进,IPTV、互联网电视和移动视频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他们的节目资源丰富且播放灵活,用户可以按需选择观看的时间和内容,吸引了大量的受众。受此影响,存量的有线电视基础用户流失严重,缴费率持续走低。 综合影响下,近年吉视传媒的收入要么下跌要么“微速”波动。 来源:同花顺iFinD-历年营业收入 面对传统业务的缩水,公司积极布局转型。 具体来看,#传媒业务 方面,公司一方面在广电5G业务方
      13评论
      举报
      吉视传媒︱传统广电,转型之路阻且长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15 15:56

      PCB涨停潮起!鹏鼎控股VS沪电股份,悄然拉开差距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近一年来,#PCB板块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迎来一波爆发。近日,PCB生产企业又开始轮番上涨,千亿大龙头如鹏鼎控股(002938)、沪电股份(002463)都加入了涨停之列。 PCB板块大涨背后,确实存在较强的基本面支撑。2025年上半年,#沪电股份 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56.59%、47.50%;鹏鼎控股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24.75%、57.22%。 来源:同花顺,沪电股份(左)鹏鼎控股(右) 乍一看,二者业绩都一片大好,但横向对比,沪电股份和#鹏鼎控股 的发展逻辑实则存在明显差异。#果链 上的鹏鼎控股,规模相当于两个沪电股份,然而利润严重偏低。 现如今,PCB产品结构分化愈加明显,果链已经不再是万能钥匙,甚至可能反过来制约企业长远发展。 一、行业风口之下,错失先机 #印制电路板 是承载电子元器件并连接电路的桥梁,素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下游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领域。 而今,企业聚焦的应用市场不同,处境也大不相同。 沪电股份PCB产品以人工智能(AI)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汽车电子、通信通讯设备为核心应用领域,辅以工业设备、半导体芯片测试等应用领域。从业务结构来看,企业通讯市场板、汽车板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分别占总营收76.90%、16.75%。 来源:iFinD-沪电股份 鹏鼎控股的收入结构也是以通讯用板为主,2025年上半年占总营收62.7%。不过,鹏鼎控股的通讯用板与沪电股份有所不同。 沪电股份的通讯用板包括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高速网络的交换机及其配套路由相关PCB产品等,2025年上半年这两类产品收入分别占其通讯用板收入的25.34%、53.00%。 而鹏鼎控股,虽然也主要生产通讯用板,但其产品主要包括应用于手机、路由器和交
      300评论
      举报
      PCB涨停潮起!鹏鼎控股VS沪电股份,悄然拉开差距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14 19:29

      奇瑞苦等20多年,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来了!

      作者/星空下的番茄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蛋黄酥 车圈老将的资本长跑还没抵达终点,新能源的赛道已挤满各路选手。就在市场激战正酣之时,一个从安徽芜湖起步的“技术男”又一次整装出发,并通过上市聆讯。这家车企便是曾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出口第一的#奇瑞汽车。消息称,奇瑞可能最早于本周起预路演,计划募资约15亿至20亿美元(约117亿至156亿港元)。 这家老牌国产汽车巨头在IPO这条路上已经拼了20多年。从A股到港股,从科创板到港交所,奇瑞已经多次冲击IPO。尽管海外销量节节攀升、新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但其背后仍面临毛利率下滑、负债率高企、研发投入不足等质疑,让这位“国产造车老兵”离上市梦圆总是差最终一步,创始人尹同跃对此非常愤懑:“奇瑞十年前就该上市”。 2024年,芜湖国资委以21.17%持股成为奇瑞最大股东,为其扫清上市的最后障碍。 一、营收三年翻两倍,利润增长背后的隐忧 奇瑞汽车的上市之路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剧本。从1997年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蹒跚起步,历经多次股权更迭与增资,于2008年完成改制。市场虽屡屡传出其上市风声,却因复杂的股权结构、业绩起伏等因素,让资本大门始终未能真正敞开。 如今,手握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备案通知,计划发行不超过6.99亿股普通股,此次港股IPO对奇瑞而言,远非一次简单的融资行为,更承载着向市场展示其转型决心与未来潜力的重托。 支撑这份期待的,是奇瑞亮眼的市场地位与增长数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将其定位于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其精心构建的五大品牌矩阵,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覆盖了从大众到豪华、从燃油到新能源的广阔细分市场,为增长提供了多元支点。 业务亮点 摘自《招股说明书》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至2024年,营收从926.18亿元飙升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
      685评论
      举报
      奇瑞苦等20多年,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来了!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13 18:12

      对外授权持续爆发!中国ADC药物迈向星辰大海?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蛋黄酥 经历多年技术迭代,全球ADC(#抗体偶联药物)赛道逐渐迎来了收获期,在肿瘤等领域大放异彩,2024全球总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 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研发的HER2 ADC药物德曲妥珠单抗(ENHERTU)是第三代ADC药物的代表,目前已经在全球超过六十个国家获批,2024年全球销售额高达38亿美元,荣膺ADC“药王”。国内企业方面,这也是最热门的#创新药 赛道之一,今年上半年国内药企总计披露了9笔ADC海外授权事件,潜在交易金额累计172.72亿美元,占到了整体出海潜在交易金额的1/3,战绩同样不俗。 德曲妥珠单抗销售持续保持强劲增长 来源:第一三共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相关公司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并直接反映在了股价上。今年做成12亿美元授权生意的#映恩生物(09606)自4月份以94.6港元的发行价登陆联交所后股价持续飙升,截至8月份已攻破380港元点位,是今年第一只涨幅超过300%的ADC公司,而#科伦博泰(06990)、#百利天恒(688506)等同行也在高歌猛进,上市至今涨幅近10倍。 这波大潮和前几年PD-1出海的繁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标志着中国ADC药物研发能力受到了广泛认可,也为中国创新药产业在从巨头跟随者大步转向全球定义者的历史性大潮又填新注角。 一、行业蓬勃兴起背后的驱动力 中国ADC赛道的爆发绝非偶然,这正是政策悉心扶持、行业技术积累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需求爆发等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 过去几年,国内创新药大环境在不断健全完善,为行业成长提供了深厚土壤。8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京调研时也进一步强调,会加大政策支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具体到ADC赛道来看,首先是评审标准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并与国际接轨。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在2023年发布了《抗肿瘤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给相关
      303评论
      举报
      对外授权持续爆发!中国ADC药物迈向星辰大海?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12

      金属锑:供给收缩,价格狂飙!

      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最近一段时间,一种小金属的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那就是金属锑。99.65%纯度锑锭最近半年报价一直保持在18万元/吨以上。该赛道上的企业比如#华锡有色(600301)、#湖南黄金(002155)的股价也都稳步上涨。 锑锭的价格(来源:同花顺) 简单来说,锑素有“#工业味精 ”之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锑常作为“添加剂”参与到工业制造中,同时也会用到军事领域。 其实,去年下半年,#锑 就已经有了一波行情。主要是因为我国对锑实行了出口管制,锑价格一年之内暴涨2倍。毕竟,我国是最大的锑储备国和出口国,国内的政策走向对于全球锑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锑目前的基本面到底如何?企业们的业绩是否会因为锑价飞涨而起飞呢?笔者今天就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供应端紧俏 如果我们把锑的产业链拆开,你会发现锑的上游是锑矿石,而从下游的应用来看,锑金属主要用于制造合金,其中阻燃剂是锑的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占比超过了55%,接下来铅酸蓄电池和聚酯催化剂的应用各占了15%。 锑金属产业链情况(来源:百川盈孚) 从锑的供给情况来看,锑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截至去年年底,全球锑储量大约仅有200万吨,我国的储量有67万吨,稳居全球第一,这也是跟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非常不同的一点从,我国的锑资源相对丰富。而从产量看,去年我国的锑产量有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0%。除此之外,去年我国还进口锑矿累计进口量超过了5.2万吨,同比增长了56%。 全球锑产量情况(来源:USGS) 基于稀缺性及重要战略用途,很多国家也将锑纳入了关键矿产清单,可见其重要性。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安全环保政策日益收紧,以及资源贫化现象,其实锑的产量正在稳步下滑,十多年来产量呈现负增长的情形。从今年1-7月的情况看,锑锭产量4.03万
      220评论
      举报
      金属锑:供给收缩,价格狂飙!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11

      宁波东力︱机器人赛道光环抢镜,业绩短板却成硬伤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凭借在#机器人领域 的布局,#宁波东力(002164)股价大涨。截至撰稿,宁波东力市盈率120多倍。这在一方面彰显了二级市场的认可度,但另一方面结合企业业绩来看,却早已偏离了基本面。 来源:同花顺,截至2025年9月10日 宁波东力是中国齿轮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但发展至今,比起传动市场头部的#双环传动(002472),差距可不只是一星半点。而截至撰稿,双环传动市盈率还不到30倍,相比之下,不知宁波东力如何才能支撑起市场的期待? 一、机器人业务:研发试制,落地尚早 宁波东力是中国#齿轮行业 首家A股上市公司,同时参与了多项减速器领域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是国内#减速机行业 的龙头企业之一。 基于在减速机方面的积累,宁波东力顺势切入了机器人市场,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机器人精密关节减速器产品的研发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产品正处于试制、试验阶段,投资以及产业化进程等项目进度按计划稳步推进中。 试验、试制,换言之,也就是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产业化落地。 回到主业来看,宁波东力主要从事减速机、电机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减速机、电机、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自动化门控系统等。2025年上半年,传动设备收入占总营收84.6%,门控系统占13.2%。 来源:宁波东力2025年半年报 虽然同样深耕于传动领域,但宁波东力与双环传动明显不同。 双环传动长期专注于长期专注于机械传动齿轮制造,下游以乘用车作为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依托于头部客户积累,2025年上半年,双环传动总营收42.29亿。2024年全年营收超87亿。 来源:双环传动2025年半年报 而宁波东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海工装备、水利水电、医疗、起重、橡塑、环保、冶金、物流、建材、化工、矿山、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等行业。 只是下游市场范
      226评论
      举报
      宁波东力︱机器人赛道光环抢镜,业绩短板却成硬伤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10

      苹果下场抢蛋糕!折叠屏手机,加速渗透

      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蛋黄酥 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上有一个概念突然迎来了大涨,那就是手机折叠屏。比如#宜安科技(300328)、#精研科技(300709)、#蓝思科技(300433)等企业的股价都全线飘红。 宜安科技股价变化(来源:百度) 折叠屏的大涨,有重磅消息作为支撑。根据知名产业分析师郭明的披露,手机行业的大佬#苹果公司(AAPL US) 近期上调了折叠屏iPhone出货量,明年和后年分别提升至800-1000万,以及2000-2500万。要知道此前,苹果公司就频繁申请折叠屏相关专利,加速布局折叠屏产品。 除了iPhone,折叠屏iPad预估将在2028年出货,苹果目前预估首年的出货量为50-100万台。此前迟迟没有入局的苹果公司,感觉终于坐不住了。而且苹果敢给出一年出货千万台的预期,显示公司相信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主流消费产品。 那么,折叠屏目前的竞争态势如何?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否都分得一杯羹呢?笔者今天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手机厂商,开始血拼 其实,不光是苹果看上了这条赛道的发展潜力,就在近日,**也正式发布了新款三折叠手机,这款手机在影像系统上进行了重点升级,而且搭载麒麟芯片,成为手机重要的看点之一。 而从折叠屏手机的整体情况来看,今年第二季度,折叠屏市场有着45%的同比高速增长,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和美国市场。其中,**在第二季度赢得了45%的市场份额,要知道去年同期**的市场份额才刚刚超过30%。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摩托罗拉拿下了折叠屏市场份额第二,市场份额从14%提升到了28%,主要出货地在美国,公司Razr 60系列翻盖手机主打低价策略。由此一来,三星被挤到了第三的地位。 折叠屏手机竞争格局 (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而如果聚焦国内,手机厂商们则在血拼折叠屏,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比如就在两个月前,
      396评论
      举报
      苹果下场抢蛋糕!折叠屏手机,加速渗透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09

      欧亚集团︱业绩低迷,股价狂欢成昙花一现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两天大涨,把#欧亚集团(600697)推到了聚光灯下。 来源:同花顺-欧亚集团,截至2025年9月8日 作为一家老牌百货龙头,欧亚集团在二级市场的地位实在堪忧。截至撰稿(2025年9月8日),欧亚集团市值只有20多亿,还不足偏居新疆的#汇嘉时代(603101)的一半。 其实论业务规模,欧亚集团绝不逊色于汇嘉时代,但奈何利润微薄。欧亚集团的经营版图已拓展至11省23市近150家门店,然而却在盈亏边缘反复横跳。 一、规模碾压,盈利反被区域型企业吊打 欧亚集团和汇嘉时代,都是做#实体零售经营 的,经营业态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连锁超市等。 具体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营,顾名思义,就是在商场里自己开店;二是联营,通常是和供应商合作经营,按照约定比例分账;三是租赁,简单来说就是招商户赚租金。 欧亚集团在行业内已经从事了40余年,大本营在吉林长春,不过截至目前,已拓展至11省23市近150家门店,形成了坐拥39个购物中心(百货店)、3个大型综合卖场、77个连锁超市、30个其他经营部门的经营规模。其中经营面积的80%都是自有物业,家底颇厚。 与之相比,汇嘉时代则明显更偏向于区域经营。汇嘉时代在新疆市场深耕20余年,在新疆地区拥有6家百货商场、5家购物中心及11家独立超市,受托管理2家购物中心及1家百货商场。 结合财务数据来看,汇嘉时代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71亿,基本都来自于新疆,其中超市占57.14%、百货占24.17%。 来源:同花顺-汇嘉时代2025年上半年数据 而欧亚集团的业务规模,明显比偏安一隅的汇嘉时代大得多。2025年上半年,欧亚集团实现营收36.65亿,其中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大型综合卖场分别占48.08%、31.66%、26.30%(分部抵消前)。 来源:同花顺-欧亚集团2025年上半年数据 至
      275评论
      举报
      欧亚集团︱业绩低迷,股价狂欢成昙花一现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08

      岩山科技︱转型AI,能否渡劫?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8月,是各家上市公司中期报告披露的高峰期,随之而来的便是股价的波动。 8月26日,#岩山科技(002195)半年报正式披露。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虽然公司收入仍处下降状态,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均呈增长趋势,增幅分别为 81.51%和159.06%。 业绩增长,公司股价也迎来最近一年内的高峰。其实,2025年以来,岩山的股价就像坐过山车,时而冲高,时而下探,让投资者又爱又恨。股价波动的原因,主要是: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面对互联网行业的激烈竞争,岩山一方面在旧时代里挣扎,一方面也在“AI+”的新时代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换句话说,公司正在经历业务转型的阵痛阶段。 来源:东方财富官网-岩山科技 (截至2025年9月5日) 那么,我们从公司最新财报中扒一扒,岩山的转型有何新的进展? 一、收入主力军,持续没落 现在的岩山科技,就是曾经的二三四五,其发展是我国众多中小互联网企业的一个缩影。 2005年,岩山科技成立,作为一家软件企业,成立之后即推出了“2345网址导航”。凭借简洁易用的特征,迅速积累用户,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流量。后续几年,公司又相继上线了2345好压(压缩软件)、2345浏览器和2345看图王等一系列PC端工具软件,用户规模持续攀升,成为国内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导航平台。 2014年,公司上市。 上市之后,公司开始进行流量变现。历史数据来看,2014-2016年间,公司主要的变现方式是网络推广及营销,也就是互联网广告。2016年,公司开始切入互联网金融业务。此后两年,#互联网金融 业务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18年,公司收入超37亿。 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行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2018年开始,众多P2P平台开始频繁暴雷,互联网金融业务迈入强监管阶段。岩山科技的压舱石业务,也开始逐渐滑坡。
      575评论
      举报
      岩山科技︱转型AI,能否渡劫?
    • 浩海投研浩海投研
      ·09-07

      卧龙电驱赴港IPO:防爆电机龙头的进击与隐忧

      作者/星空下的番茄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蛋黄酥 全球#工业电机 赛道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卧龙电驱(600580)作为行业龙头,十余年,凭借着年均超千万台电机产能和全球9大生产基地强势布局海内外。 公司手握逾1500项授权专利,为行业巨头巨头提供“动力心脏”,更是凭借高效节能的电机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引领产业变革。如今这家百亿市值A股公司正式递表港股,卧龙能否借A+H资本之力突破外资垄断,重塑全球电机竞争格局,继续谱写中国高端制造的“出海故事”? 一、全球防爆霸主的技术与布局 卧龙电驱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多元高增长下游领域先进电驱动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目前围绕着五大板块构建业务,包括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 主营业务场景 摘自《招股说明书》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按照2024年的收入核算,卧龙电驱是全球最大的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约4.5%;同时卧龙电驱还分别以2.8%和2.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四大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提供商和全球第五大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整体市场地位的确不俗。客户网络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稳定的订单基础。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至2025年6月底(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2.66亿元、155.67亿元、162.47亿元和80.3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8.32元亿和5.48亿元。 经营业绩 摘自《招股说明书》 卧龙电驱的核心优势深植于其全球化研发网络与规模化制造能力。通过十余年“买买买”战略,公司相继将欧洲ATB集团、意大利SIR机器人公司、美国通用电气中低压电机业务收入囊中,
      692评论
      举报
      卧龙电驱赴港IPO:防爆电机龙头的进击与隐忧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