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Sight

关注互联网前沿生态和新兴商业。

IP属地:未知
    • 源Sight源Sight
      ·08-15 18:53

      昂跑真的要好好学一学安踏了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乘着中产跑步热潮持续升温的昂跑On终于略显疲态。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二季度,昂跑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2%至7.49亿瑞士法郎,按不变汇率增长38.2%。 昂跑对此次业绩表现相当满意,其在财报中表示,得益于品牌在全球的强劲势头以及战略重点的成功执行,品牌再次实现净销售额创纪录的季度增长,同时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来源:昂跑财报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今年的数据看,昂跑的盈利能力不比从前。2025年二季度,在净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昂跑净利润却大跌232.7%,由去年同期的盈利3080万瑞士法郎转为亏损4090万瑞士法郎;净利率直接由正转负,从5.4%下滑至-5.5%。 2025年上半年,昂跑净销售额为14.76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37.2%;净利润为1580万瑞士法郎,下滑87.1%;净利率为1.1%,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11.4%。 虽然昂跑将亏损归因于瑞士法郎升值造成的外汇损失等外部原因,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份增收不增利的财报,已经暴露出昂跑在渠道调整、业务扩张等方面的多个问题。 01 多点开花 表面看,昂跑二季度不论是在各个市场的销售表现,还是品类多元化方面,都称得上可圈可点。 报告期内,昂跑在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净销售额分别增长了42.9%至1.98亿瑞士法郎、16.8%至4.32亿瑞士法郎和101.3%至1.19亿瑞士法郎。 此外,昂跑鞋类、服装和配饰的净销售额分别增长了29.9%至7.05亿瑞士法郎、67.5%至3670万瑞士法郎和133.3%至770万瑞士法郎。 来源:昂跑财报 然而,在高速增长的背后,隐忧同样存在。 来源:昂跑财报 一方面,在美洲这一重点市场,昂跑销售额的增长幅度从去年同期的21.8%下滑至16.8%,在近年来关税政策以及美国国内通胀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其在当地市场的经营成本
      142评论
      举报
      昂跑真的要好好学一学安踏了
    • 源Sight源Sight
      ·08-15 18:45

      不打外卖补贴消耗战,“反内卷”的京东反而赢得高增长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安然 7月的外卖市场依旧硝烟弥漫,美团、饿了么掀起新一轮补贴大战,京东却悄然减少参战频次,引发外界对其“外卖业务熄火”的猜测。然而,京东集团8月14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却展露其投身外卖市场的真正战略意图,即将外卖业务与用户增长、核心零售业务增长形成联动,为增长提供新动能。 截图来源于京东集团财报 数据显示,京东第二季度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2.4%至3567亿元(约498亿美元),刷新近三年增速纪录;其中,核心零售同比增长20.6%,新业务同比激增199%。尤值一提的是,期内京东活跃用户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速都超过了40%。这一超预期“反转”表现的背后,是京东用供应链“慢功夫”熬出的增长韧性,更是其“以退为进”战略智慧的集中体现。 01 “供应链为本”商业模式的胜利 根据财报,二季度,京东收入刷新近三年来同比增速的纪录;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公司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当同行沉迷单量数字时,京东选择用效率、协同与合规,筑起难以复制的增长护城河,以“供应链为本”实现对“补贴换流量”战役的胜利。 首先,效率驱动的低价逻辑,是打破内卷的关键。不同于同行“无限补贴”的短期刺激,京东坚持通过规模化采购与智能分仓压缩成本。例如,京东超市依托自营供应链优势,推出211毫升装、618毫升装的大品牌牛奶、酸奶、白酒等一系列京东“标签”商品,依托反向定制与全国仓网调度,实现“低价不低质”。数据显示,二季度,京东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16.4%,商超品类连续6季双位数增长,证实效率才是低价的可持续根基。 其次,高频带低频的生态协同,让增长形成“滚雪球”效应。二季度,京东活跃用户数与购物频次同比均超40%,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7个季度的同比双位数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外卖业务带来的粘性提升。京东外卖日均2500万单的高频交易,成为撬动整体用户增长的“流
      12评论
      举报
      不打外卖补贴消耗战,“反内卷”的京东反而赢得高增长
    • 源Sight源Sight
      ·08-14

      独家 | 小米已在摩洛哥开设直营店,将在非洲加码AIoT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小米正在不断加码非洲市场。 近日,有媒体消息,小米集团对非洲市场进行了人事调整,任命刘社全担任非洲地区部总经理,内部直接向国际销售部总经理林恩汇报,同时任命邹承宗为东非战区负责人,黄进**肯尼亚国家经理,吴春晖为市场部负责人,刘业齐为售后服务部负责人,以上四人均向刘社全汇报。 上述消息的真实性虽然未得到确认,但近年来,小米寻求国际化扩张,特别是在非洲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源Sight了解到,小米目前在非洲市场的人员扩充、业务布局方面已经有了新进展,其已在摩洛哥开设直营店,并启动店长招聘工作。此外,小米计划未来3-5年培养1000名AIoT业务的海外人才。 而在非洲这个曾经的处女地,随着小米等厂商的快速扩张,市场格局发生改变,早早在这里吃到红利的掘金者,其优势地位开始面临挑战。 01 招兵买马 外界对小米进军非洲的关注,主要开始于一年前雷军公布的非洲市场战略规划。 2024年9月,在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在中非合作的系列举措下,小米已经在埃及、南非、尼日利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等16个非洲国家开展业务,下一步将加大在非洲大陆的投入。 当时,雷军透露,小米的产品已经进入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是小米国际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2017年,小米就开始进入了非洲市场,积极参与非洲大陆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 想要实现迅速扩张,就需要在当地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有小米内部人士告诉源Sight,目前,小米手机业务在非洲市场的招聘中,倾向于吸纳具备非洲工作经验的手机行业从业者,比如曾任职于传音、OPPO、vivo、荣耀等厂商的人员。 相比之下,AIoT业务板块就有所不同,“可能更倾向招聘有着大疆、安克这类厂商工作经历的人”。 此外,源Sight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招聘平台,小米正在招聘国家
      226评论
      举报
      独家 | 小米已在摩洛哥开设直营店,将在非洲加码AIoT
    • 源Sight源Sight
      ·08-13

      看来斯凯奇真把自己当成老人鞋了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安然 几乎所有品牌都朝着年轻化的方向一往无前时,斯凯奇似乎打算当一回行业“逆行者”,坐实“中老年足力健鞋王”称号。 8月11日,斯凯奇官宣国际影帝梁朝伟为其亚太区品牌代言人,同步发布围绕“舒适”核心的主题宣传片,推介闪穿健步鞋、云感鞋、缓震跑鞋等明星同款产品。 截图来源于微博 消息一出,品牌官号评论区与其他社媒平台纷纷出现父慈子孝场景。“居然请到Tony!高低也买双给我爸”“斯凯奇的鞋很适合中老年人,我给爸妈都买的斯凯奇”“我有3双斯凯奇的鞋,还顺便给爸妈买了,鞋底软舒适”…… 以“中穿不中看”鞋子闻名的斯凯奇本就被坊间戏称“老人鞋”多年,此次邀请梁朝伟坐镇亚太,在大众看来,或是品牌主动进攻亚太尤其中国中老年市场的关键信号。而这或与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异常遇冷有关。 日前,斯凯奇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该季度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13.1%至24.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1.5%至1.71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 在美洲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亚太地区均取得不同程度销售增长的同时,斯凯奇中国市场的季度收入却同比下滑8.2%至2.87亿美元。2025上半年,斯凯奇中国市场收入下滑幅度扩大至12.1%,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7640万美元。 然而,尽管在以争夺年轻消费者为主流的运动市场上,斯凯奇面临折戟;但若全力以赴以“众望所归”的中老年路线突出重围,斯凯奇中国未尝没有一线转机。 01 年轻人的世界太拥挤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群狼环伺,大部分品牌们选择先围猎广大的年轻消费群体。 首先由名人代言打头,广泛吸引年轻消费者注意力。 今年7月,耐克官宣韩国女团aespa队长柳智敏(Karina)加入耐克大家庭。官宣当日耐克韩国官网上的柳智敏同款工装夹克半天内全面售罄;去年年底,耐克也高调签约王嘉尔为耐克与Jordan品牌全球合作伙伴,并
      37评论
      举报
      看来斯凯奇真把自己当成老人鞋了
    • 源Sight源Sight
      ·08-13

      在广州卖低配香水的若羽臣,盯上贵妇的钱包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周艺 近几年家清赛道中最令人惊喜的一个品牌恐怕就是“绽家”了。 它在立白、蓝月亮等一众老牌竞争对手的围猎下,借助香氛市场的爆发增长,用香水平替的思路做出了一款洗衣液中的“贵替”。 绽家的成功也让其背后的上市公司若羽臣看到了新的希望,当宝尊电商、丽人丽妆等电商运营公司还陷在传统业务的瓶颈中时,若羽臣的业绩不断增高,二级市场的股价在一年内上涨了5倍。 趁热打铁,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和国际化的品牌形象,若羽臣近期公开了将于香港上市的消息,以国际化的资本布局,打通海外融资渠道。 随着自有品牌业务的收入不断增高,若羽臣身上“代运营”的色彩慢慢褪去,保健产品“斐萃”和洗衣液“绽家”成为公司新的标签。 而它的成功也为目前行业中的电商代运营公司提了个醒,如果没有找到第二条业绩增长曲线,极有可能失去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01 低配香水里的高端生意 家庭护理品是日化产品中一个大的板块,近几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调研数据,从2015年到2019年底,中国家清护理市场零售总额从900亿增长至11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其中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占比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虽然市场上已有立白、蓝月亮等更为知名的品牌占据了消费者心智,但若羽臣还是找到了撬动市场的机要所在。因为当时的报告也显示,由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中高效、优质、精细的产品增速更快。 2019年,起家于广州的若羽臣收购了新西兰主打纯天然、自然植萃精华的品牌LYCOCELLE。2020年,LYCOCELLE被若羽臣以“绽家”作为品牌名引入国内,其开发出的第一个爆品就是内衣洗衣液。2021年财报中,若羽臣提到,该品牌全渠道GMV一年时间突破了8000万元。 截图来源于若羽臣官网 此后,绽家立足家清个护领域,向更高品质、个性化的方向拓展品类,通过香氛护衣喷雾到精油洗衣凝珠、留香
      116评论
      举报
      在广州卖低配香水的若羽臣,盯上贵妇的钱包
    • 源Sight源Sight
      ·08-12

      茅台开始换着法子搞促销了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茅台正在想着各种法子提升产品动销。 近日,有消息称,茅台将新增53度500ml飞天茅台酒(1×4)整箱规格,即每箱四瓶茅台酒,目前已有部分经销商收到新规格货物。 另外,有经销商表示,茅台也将取消12瓶装飞天茅台的投放。这意味着,未来500ml飞天茅台酒整箱产品主要规格为每箱6瓶和每箱4瓶。 飞天茅台12瓶装箱规格,是品牌在数年前茅台酒市场热度高涨、供需失衡时推出的新包装规格。彼时,茅台同步实施“拆箱令”,希望通过这一规格调整与政策举措的协同,实现对酒价的调控。 历经多年,市场供需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即便是飞天茅台,其价格较拆箱令推出时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茅台持续打出新的组合拳,既着力稳住飞天茅台的价格体系,又积极推动产品动销,力求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01 产品上做文章 相比12瓶和6瓶装的飞天茅台,4瓶装产品的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其产品形态更为灵活,能够适配多样化的消费场景。 一方面,在一些聚会场景中,4瓶装飞天茅台相对6瓶装更便于携带和饮用。同时,对于个人消费者的日常饮用、送礼等场景来说,4瓶装飞天茅台可以按需购买,降低购买成本和储存压力。 另一方面,很多年来,原箱装飞天茅台的收藏、送礼价值一般都要高于单瓶产品,新规格产品可能会引发新的热度,从而带动该规格产品在收藏市场的交易。不过,其收藏价值还需综合市场供需、产品稀缺性等因素进一步观察。 在4瓶装飞天茅台推出之时,12瓶装箱规格也的确到了退场的节点。 在此前市场热度过高时,由于拆箱销售往往不便于监控与管理,且炒作价格空间较大。这种大箱装茅台一直是当时市场上散瓶飞天茅台酒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在目前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茅台通过调整包装规格,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供需变化,找到更为细分的消费场景,同时,这一策略也能配合价格稳定和市场秩序维护的调控目标,避免大箱装可能带来
      164评论
      举报
      茅台开始换着法子搞促销了
    • 源Sight源Sight
      ·08-11

      打折的洞洞鞋,全靠奥特莱斯清货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安然 “洞门信徒”抛弃Crocs洞洞鞋的言论甚嚣尘上,中国市场却扛起逆增大旗。 近日,洞洞鞋品牌Crocs的母公司卡骆驰集团发布2025年二季度业绩。尽管在集团首席执行官Andrew Rees(安德鲁·里斯)口中,公司经营尚属“稳健”,但在品牌旺季销售的基础上,表现仍不及预期。 报告期内,卡骆驰集团合并收入同比增长3.4%至11.49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7%。数据显示,2021-2024年,集团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66.9%、53.7%、11.5%、3.5%,日渐颓靡。 同日,卡骆驰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展望,预计营收将同比下降9%-11%,远低分析师预期。受此影响,卡骆驰当日收盘股价暴跌29.2%,创下自2011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来到近三年最低水平。 截图来源于卡骆驰集团财报 结合财报,Crocs北美市场和集团另一子品牌HEYDUDE的表现成为业绩萎靡与股价跳水的“罪魁祸首”。二季度,Crocs北美收入下降6.5%至4.57亿美元,HEYDUDE品牌收入下降3.9%至1.9亿美元。 幸运的是,Crocs国际市场则以一己之力艰难拉动集团实现微弱增长。数据显示,本季度,Crocs收入一半以上来自国际业务。 据Andrew Rees透露,“在中国,我们曾报告另一个季度的收入强劲增长超30%。本季度,Crocs品牌在节庆期间也表现出色。”集团首席财务官Susan Healy(苏珊·希利)也在财报会议上指出,本季度的国际业务中,由“中国和印度引领增长”。 在以Z世代喜爱的代言人打通内容与流量路径、加热互联网社群文化传播、加强电商渠道与折扣手段等组合营销推动下,Crocs在中国、印度等洞洞鞋需求相对更强烈的中低纬度国家取得难得的逆势增长。 但仍需注意的是,在北美尤其美国本土市场由于关税压迫成本抬升、通胀带来的低消费预期等多重因素带来的消
      49评论
      举报
      打折的洞洞鞋,全靠奥特莱斯清货
    • 源Sight源Sight
      ·08-11

      被嫌弃的百果园,今年又少了300多家店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最近,很多企业创始人都犯了“言多必失”的错误。 在一条视频中,百果园董事长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回应了外界对其水果价格的质疑。不过,他“不会去迎合消费者’‘在教育消费者熟’”的言论引发争议。 对此,百果园对外回复称,该视频截取了董事长发言最具争议的部分制造对立,“完整的内容有前因后果,并非文中断章取义”。 被百果园成为“断章取义”的言论,出自视频中余惠勇的这段话:“我认为商业就两种,第一个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个教育消费者成熟,像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他并不清楚的,所谓的便宜之类的,我们想告知消费者,最后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百果园创始人的言论争议,其实也是当下高端水果市场起伏的一个注脚,消费升级浪潮过后,行业震荡和起伏仍在持续。而作为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上市至今,市值距离最高点缩水80多亿,业绩也由盈转亏,门店规模大幅收缩。 01 水果消费升级的缩影 百果园的企业成长轨迹,算是国内水果零售乃至消费品行业消费的升级缩影。 2001年底,百果园于深圳起步,20年后营收正式突破百亿元大关,完成从区域连锁到行业头部的跨越。 2023年则是百果园规模与业绩的双重转折点——1月,百果园登陆港交所,当年年报披露,百果园稳居“中国最大水果零售经销商”之位,门店数量达到6093家。不过,也是在这一年,百果园业绩增速放缓。 百果园线下门店 2023年,百果园实现营收113.91亿元,同比增长0.7%;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11.9%。 第二年,百果园举办了“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称要在2024年要发力“三大战役”,包括在3个月内完成6000+门店全面焕新;招牌果采取产地直播等创新形式全面推广,终端进一步突出展示;与设计师联名发布高端礼盒等。 但之后的结果证明,这一战略转型不仅不奏效,反而抬高
      38评论
      举报
      被嫌弃的百果园,今年又少了300多家店
    • 源Sight源Sight
      ·08-08

      探路者连始祖鸟的汤都没喝到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老牌户外巨头探路者,再次陷入业绩迷途。 8月8日,探路者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1-6月业绩大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0万至2200万元,同比下降74.27%至81.29%。 来源:探路者业绩预告 探路者称,业绩下降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户外业务受市场环境和新品迭代节奏等因素影响,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报告期收入下滑,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增加,拖累盈利表现;二是芯片业务发展整体向好,但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益大幅变动,对业绩形成反向拖累;综合导致本期业绩下降。 作为中国户外运动第一股,探路者可以称得上是把一副好牌打烂了的典型。它们一直没能把握住国内的户外热潮,甚至曾陷入连年的亏损。 近几年,在一番大刀阔斧的转型之下,探路者似乎仍未能扭转颓势,重回发展正轨。这个本可以与凯乐石、伯希和等国产户外品牌平起平坐,甚至冲击始祖鸟地位的品牌,还在寻求突围之路。 01 户外第一股 1999年,盛发强、王静夫妇创立了探路者。在夫妻二人的经营下,探路者逐步壮大,并于2009年登陆创业板,成为中国户外运动第一股。 2009年-2014年,探路者分别实现营收2.94亿元、4.34亿元、7.54亿元、11.06亿元、14.45亿元、17.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403.40万元、5389.54万元、1.07亿元、1.69亿元、2.49亿元和2.94亿元。 不过在当时,户外行业尚属小众市场,而盛发强、王静夫的野心也不止于此。在此情况下,探路者于2015年开启多元化扩张。时任董事长盛发强主导构建户外用户“生态圈”,涉足旅行、体育等多个领域,先后收购了新加坡在线旅游平台Asiatravel、户外平台绿野网、易游天下、北京行知探索旅行社等多家公司。 但这次资本运作效果并不算好,甚至让探路者陷入亏损困境。2015年,在多项战略投资叠加下,探路者实现
      186评论
      举报
      探路者连始祖鸟的汤都没喝到
    • 源Sight源Sight
      ·08-08

      不敢配货了,爱马仕开始偷偷降价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周艺 “全球奢侈品行业正在面临最具颠覆性的挑战,有可能遭遇至少15年来的最大挫折。” 专注于奢侈品市场观察的贝恩公司发出了新的悲观论调。不久之后,“日不落帝国”爱马仕的财报则向市场展示了王者特有的困境。 整体来看,相比开云集团和LVMH的明显衰落,爱马仕依旧在增长。按照固定汇率计算,爱马仕的营收增长8%达到80亿欧元;所有地理区域均实现增长;除了香水和美妆部门、腕表部门以外,皮革、成衣、丝绸等部门也均取得了增长。 但市场对爱马仕的期待显然更高,毕竟2024年上半年爱马仕的增长达到15%,同时各地区也录得双位数增长,七大业务中仅有钟表微跌。 从高增长回落到微增,与同行相比,爱马仕赢得很明显,但更难解决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它的身上。 越来越难培养的新客户、被二手市场扰乱的定价、无法恢复高增长的落后区域以及更加严峻的现象——对皮具的依赖越来越强。而在部分问题上,深陷泥潭的同行们却能向爱马仕展现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01 轮到爱马仕着急了 在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中,一位分析师询问爱马仕CEO Axel Dumas 如何看待近期爱马仕原版铂金包在苏富比线上拍卖中以1010万美元成交的新闻。 作为爱马仕的第一只铂金包,它被英国著名歌手、演员 Jane Birkin使用了长达十年。这只王牌包的诞生源于Jane Birkin 向爱马仕行政总裁 Jean-Louis Dumas 抱怨没有一款满足自己需求的手袋,当时 Dumas随手画出这只包型,并以 Jane的姓氏命名。 图片来源:苏富比官网 这只包对于爱马仕有重要的品牌纪念意义。分析师同时询问爱马仕是否有意参与到类似拍卖中。 Axel的解答十分微妙,他首先幽默地表示公司的财务官不会允许自己进入银行拿走这么多钱进行这样的消费,接着强调了Jane Birkin 当初是在慈善场景下送出了这只包。 之后,Axel 再次提
      4491
      举报
      不敢配货了,爱马仕开始偷偷降价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