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璞笔记

IP属地:未知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10-28

      郑智化:一个时代过去了

      歌手郑智化的情绪化吐槽,引发舆论海啸般争议。 不奇怪。时间太巧了。 新华社北京2025年10月24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 郑智化的情绪化吐槽发布时间是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5日14:59。他吐槽的机场,是深圳国际机场。深圳的地位不言而喻。 诸多巧合,是郑智化深圳机场事件最大背景。 当然,抛开这个敏感背景,从更具体的舆论风向来看,郑智化情绪化吐槽引来更为澎湃的情绪化吐槽,实属正常,再正常不过了——郑智化老了,并且,掌握舆论场主流人群并不买他的账。 郑智化的吐槽有他的道理,同样,吐槽郑智化也有他们的道理。春风杨柳千万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大家都有理,意见不统一。 郑智化生于1961年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他在大陆打开知名度的是在1992年登陆中央电视台圣火晚会,演唱了《水手》,也在这一年推出了专辑《星星点灯》。两首歌是成名曲,那时候流行的还是磁带和VCD,《星星点灯》这专辑已经是33年前了。 对90后,95后,00后来说,郑智化太陌生了,两首歌也陌生——甚至是爹味十足,“登儿味”满满。 对90后、95后、00后来说,《水手》、《星星点灯》爹味十足,“登儿味”满满,因为他们肯定见过那些60,70,80后的父辈、长辈、领导、同事在KTV里唱过,老人喜欢的东西,天然带着油腻感。 《水手》、《星星点灯》的爹味和登儿味,不止是“老人传唱”,也因为歌词的内容和情绪,也是新生代无法理解的。《水手》、《星星点灯》都是励志歌,讲述的都是乡下人、农村人进城谋生奋斗的故事。比如,“渐渐的忽略了父亲母亲和故乡的消息”,比如,“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比如“突然之间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闪烁”,比如“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两首歌歌词背后的景象、情感,是
      99评论
      举报
      郑智化:一个时代过去了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10-26

      当京东开始罚商家,说明它真的慌了

      2025年的双十一,波澜不惊,平台的较量在水面之下。 有媒体爆料称:京东在双十一期间,向诸多商家发出了一道“铁令”,要求商家在抖音、天猫等其他平台,不得出现比京东更低的价格。 为此京东还组建了巡查小组,专人专岗,一查到底。爆料说京东还给商家发了针对其他平台的运营要求,明确不让搞直播抽奖、不让发优惠券,连价格优势都不许提。一旦违规,商家将面临货款冻结,甚至巨额罚款。一个商品罚款竟高达500万。 电商平台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商家也普遍采取了多平台的经营策略,“价格管控”和限制商家的雷霆手段颇有“霸道总裁”味道,实际效果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变相的“二选一”。 变相“二选一”的决策让行业颇为震惊,也倍感唏嘘,毕竟京东也曾经是“二选一”的受害者。跳出单一事件,深入思考时,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浮出水面:一家本应追求开放和效率的电商巨头,为何会采取如此强硬甚至带有一丝“焦躁”的手段?这背后,折射的又是什么样的商业困境? 是双十一激烈竞争中的报复反弹,还是竞争失势后的慌不择路? 一、低价困局,国补续命 2023年,刘强东回归京东。这是一次被迫的回归。原因吧,很简单,形势逼人强。 京东在过去的行业周期,每一次都踩中了行业风口,却总是铩羽而归:2014年,腾讯入股京东,给了京东微信入口,却在后续的竞争中,败给了同是腾讯系的拼多多;2020年,阿里反垄断,“二选一”调查,却不想迎来了直播电商浪潮,电商平台多元化趋势,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内容平台电商也迅速崛起。 从消费者购物体验来说,京东所秉持的“多快好省”,诸多优势都被蚕食。刘强东也反思说过——“很遗憾,最近五年,京东没有任何新东西,老实说,最近的五年可以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走下坡路的五年,可以毫不留情地这么说,应该算是我创业史上没有成长、没有进步、没有创新、最没有特色、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 刘强东回归京东后动
      151评论
      举报
      当京东开始罚商家,说明它真的慌了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09-26

      为什么苹果小米连续在美团闪购首发新机?

      把牙膏挤爆的iPhone 17,宣布了自己的王者归来,同时也给同行们久违地上了一波压力。小米16紧急改名小米17应战,vivo X300宣布要硬刚iPhone视频能力,其他各路品牌也在加紧推出新品。沉寂了好一段时间的数码圈,终于迎来又一个“数码大年”。 而在这一触即发的全面大战中,有一个新看点,那就是各品牌对即时零售的持续加码投入。9月19日,iPhone 17国行上新,便已第一时间登陆美团闪购等即时零售平台,不少用户半小时内就能收到新机。美团闪购超万家小米门店,将同步首发小米17。更早之前,**新款的三折叠Mate XTs,也同时在美团闪购首发。 在其他人还在苦恼怎么也抢不到最新苹果的时候,这些用户已经用朋友圈的小尾巴,完成了一次低调凡尔赛。同样,vivo、OPPO等品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纷纷将即时零售纳入渠道重点。 有3C企业高管表示:“2024年,很多品牌和品类还在观望即时零售这件事,但今年,大家都意识到这是必答题。”对品牌而言,如果说产品力是从无到有的“1”,那渠道力就是决定从有到多的“0”,能够发掘多大的渠道,就能在1后面加上多少个0。 今年上半年,多家企业纷纷成立或扩充了即时零售的负责团队,在直播带货渐冷之后,品牌方正将即时零售看作未来为数不多,也是最重要的业绩增量渠道。 消费电子品牌集中加码即时零售,是我们观察零售业发展趋势的一扇窗口。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红利逐步消退,人人都想要知道零售行业的下一步在哪里。 即时零售本质上是电商购物体验的又一次迭代,用比传统电商更新的购物体验,和供应链的改造,做到量变引发质变,从而重构用户消费习惯,拓展市场格局。 某种程度上,这就类似于网络长视频时代向短视频时代的转变。后者并非替代前者,但因为短视频俘获了用户更多注意力,带来了使用时长与频次的显著增长,因此也就必然带来更大的市场增量,塑造全新的商业生态。 而这正是目前零售行业
      689评论
      举报
      为什么苹果小米连续在美团闪购首发新机?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09-16

      罗永浩输了,贾国龙也输了,我们输得更彻底

      罗永浩和西贝、贾国龙的“纠纷”终于告一段落。 这一次应该是彻底剧终,不会有反转,大概率也不会有后续。在这个信奉除恶务尽的时代,吃瓜群众总希望有一个满意的,令人信服的,一锤定音的审判或通报,要不然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得劲。 很遗憾,这件事不会有。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这是一场没有胜者的舆论战,罗永浩输了,西贝、贾国龙更输了,消费者或者说我们输得更彻底。罗永浩昨晚声明无非是摆出胜利者姿态落荒而逃,原因很简单,场面的即将失控,再彪悍的人生总归是需要有敬畏。 这场纠纷,开始得稀里糊涂,过程热烈非凡,然后戛然而止。大家参与很积极,情绪和压力也得到了充分释放,就是结果是什么?是西贝降价吗? 子不语怪力乱神,合格的网红也不要碰转基因、中医、预制菜…等等。中医和预制菜是同样一件事的一体两面。走钢丝太久,即便精明如罗永浩,从概率上来说,总有一天也一定会摔下去的,结局是注定的,毕竟庄闲有别,再高明的赌徒也只是赌徒闲家一个。 若是在美国,罗永浩有机会PK,甚至KO特朗普,舍得一身剐,敢把马斯克拉下马。一位优秀的话题炒作者,从BBS时代开始就见证过无数网红相继退网的“人瑞级”网红罗永浩,说起来跟贾国龙同志一样,还是在自己的舒适圈太久,有自己的路径依赖,习惯了往日的尺度却不了解当下的边界。 西贝没有人能够拦住贾国龙,“交个朋友”就有人能拦住罗永浩吗?或许不只是罗永浩,我们都站在各自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或者往前其实都不重要,地球是圆的,总会回到原点,重要的还是走,不停留。 这场较量就一句话:西贝贵,贾国龙傲,罗永浩坏。 至于人民群众,主要分为三派:有人弹冠相庆,敲锣打鼓蹭流量,或发泄下压抑许多的不满和怨言,顺便再教教贾国龙和西贝怎么做公关;也有人看到恐惧,从蚂蚁金服马云、农夫山泉钟睒睒,还有娃哈哈宗庆后,西贝贾国龙,物伤其类,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感叹一句世风日下,何以为家
      389评论
      举报
      罗永浩输了,贾国龙也输了,我们输得更彻底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08-27

      待我入关,自有大儒为我辨经

      有件事我没搞清楚,区块链币圈大佬或骗子近期怎么频繁且高调的出镜? 首先是陈伟星。某自媒体大咖写了他连续几篇长文,再又搞起直播,喊话张一鸣,喊话马云。看客觉得荒唐,戏台上演员却如痴如醉。媒体老师写陈伟星,开篇标题是“神魔之战”,鸿篇巨制,接下来便是鸿儒对话,谈笑风生,由当事人细说他的成长、创业、痛苦与救赎,最后再来一篇“千亿大佬的爱情故事”,盖棺定论,完美收官。 陈伟星三部曲就三句话: 我很成功;我成功,因为我努力;我很成功也是普通人。 其次是孙宇晨。仪态万千的女记者正经端坐孙宇晨对面,摄影师永远只给了她半张脸,犹抱琵琶,笑颜若有似无。这应该是孙宇晨人生中最享受也是最放松的一次对话了,倒不是棋逢对手,还是搭台唱戏配合默契。女记者有颜值,有笑容,有智慧,也有情商,问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给足了孙宇晨表演空间,还知道什么时机接住话题,含蓄优雅、欲拒还迎、恰当好处。透过访谈间的大玻璃穿,香港维多利亚港夜色一览无余,繁华若梦,坐而论道,还想什么狗屁区块链骗局啊,谈钱得多俗啊。 一位朋友说,几近谄媚的一幕幕中最让他震惊的还是这个问题——“你羡慕赵长鹏有何一这样既是生活又是事业伴侣?你有了吗”?这个提问堪称顶级智慧,食色性也,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吃瓜八卦的热切好奇,也呵护了孙宇晨。毕竟孙是大佬,身价百亿级别甚至千亿级,年轻有为,北大毕业的青年才俊,爱情是多么美好的呀。 香港富豪刘銮雄就与娱乐记者甘比共结连理枝,金融大鳄爱美人,也是流传香港的一段佳话。用八卦解构金融大鳄,属于基本操作。媒体慕强,因为读者偏好,市场如此,与其说是记者谄媚,不如说是人性和人性集合即如此。 从传播效果来看,陈伟星还是差孙宇晨一大截的,图文影响力、穿透力还是不及视频,同样八卦,陈伟星包装的“千亿大佬的爱情故事”,有一种“乡村爱情”既视感,乡土气息挥之不去,这孙晨宇却能借着女记者给人一种名利场时尚感,国际范。论审美啊,9
      449评论
      举报
      待我入关,自有大儒为我辨经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08-26

      段永平当然不认识胡志标了

      经常刷到胡志标的短视频,了解胡志标故事的人,平均年龄应该在40岁以上。胡志标出生于1969年,与雷军、余承东同岁,“中山三剑客”里他是最年轻的,何伯权、段永平分别是1960年、1961年,胡志标还在“知天命”,何伯权、段永平已是“耳顺”。 胡志标的简介写着,家电行业先行者、爱多VCD创始人、27岁27个亿、央视标王。这些标签,高度精炼,有穿透力。胡志标不愧是深谙传播的当年“标王”,很会打广告,但同时,这些也都故去了,属于上一个时代。胡志标的介绍,简而言之都是反复强调——我当年很是英雄。 现在最热的一个是AI,一个就是怀旧了。大概是因大家都彷徨,也没有可以借鉴参考的模版吧,以前的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并不害怕,因为彼岸有存在,确信渡河就有新的天地,以前各行各业不是学欧美,就是看日韩,现在应该学谁呢?这种彷徨,是怀旧情绪盛行的原因,胡志标的流行就是一种怀旧。我们怀念那个英雄不问出处,人人都有机会的大时代,更美好的是,那时候我们都年轻,只是,时代风驰,先行者成了先驱先烈,家电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这样,多少当年一时英雄,风吹雨打去,孤零飘落起,繁华处即英雄冢,时势使然。 美人最怕迟暮,英雄最怕的是老骥伏枥——有千里之志,困守病残老身,环境已然巨变,时移势易。 巨变的,除了各自人生,应该还包括彼此的“友谊”。如题所说,段永平当然不认识胡志标了——段永平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段永平,胡志标却还是原来那个胡志标。 胡志标提段永平,经历了两个阶段,以前称他是“阿段”,后来直呼其名“段永平”。 “阿段”这种名字中取一个字前面再加个“阿”的方式,是两广地区的传统,“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南下打工蔚然成风,《外来妹》等影视作品的热播推波助澜,也曾风靡一时。“阿段”称谓在OPPO、VIVO等步步高系公司还经常这么称呼段永平,以显得亲近,平等,跟京东称东哥不称刘总一样。但这种方式在广东也已经不流行了,现在广
      771评论
      举报
      段永平当然不认识胡志标了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08-04

      很惭愧,吴声的年度演讲我就没看懂过

      说起来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作为圈内一年一度的盛会,吴声老师“场景实验室”、“吴声造物”的年度演讲,我没有看懂过,是一次都没有看懂。很惭愧。 看吴声老师的演讲,总觉得自己太浅薄,没有学识也就罢了,也不懂商业,更不懂传播,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会归纳总结,不会抽象想象,更不善修辞。吴声、刘润、吴晓波、罗振宇这些年度演讲,大抵都是成功学,各家定位还是略有不同,要论演讲稿文字之优美,语句之抽象,引经据典,学贯中西,非吴声莫属。 吴声老师的文本,让我想起一个人——马歇尔·麦克卢汉。学传媒的人应该都读过他那本《理解媒介》,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些文章里引用“媒介即讯息”这句话,或是用他的冷媒介、热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些框架来诠释或解构发生的互联网的这些事。前几年科技互联网大火的凯文·凯利,被很多人推向“先知”一般的位置,凯文·凯利的《失控》等书,框架或行文中也有很深的麦克卢汉的影子。 麦克卢汉的学术基础是文学,却以“媒介理论家”、“思想家”著称。他的第一本著作是专栏文集《机器新娘》,接着才是大众熟知的《理解媒介》。前者,是碎片化的专栏,后者,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框架。吴声的演讲,十年如一日围绕“场景”,除了鸡汤还有各种广告和案例,以及看不懂又似是而非的经典句式。这确实像《机器新娘》,吴声还差一本像《理解媒介》这样的总结,将“场景”贯穿始终的理论总结书籍,希望能少一点广告,再多一点真诚。 我跟吴声老师沟通甚少,也就知道有彼此这个人。吴声的年度演讲,乃至其他几位的年度演讲,都是上个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企业需要宣传,需要总结,职场人一个个天天向上,需要开拓眼界,也需要心灵抚慰和励志激励。潮气蓬勃的大时代,需要潮气蓬勃的大演讲。现在的经济状况不言而喻,前景是光明的,现实是残酷的,我倒没有卖炭翁那般“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也是还是希望诸君的演讲能够继续的。这起码说明市场还是愿意为传播,为知识总结
      638评论
      举报
      很惭愧,吴声的年度演讲我就没看懂过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07-30

      小仙女杨景媛配享太庙,武汉大学配不上雷军、陈东升!

      2023年11月29日,武汉大学迎来130岁生日,东湖之畔、珞珈山下皆是祥和喜庆。这天上午,一场简朴但隆重的捐赠签约仪式在武汉大学行政楼一会议室举行,雷军向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 雷军表示,此次捐赠主要聚焦三个方向:支持数理化文史哲六大学科基础研究、支持计算机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大学生培养。 校庆几个月前,武汉大学图书馆发生了“性骚扰”事件——经过警察和双方提供证据,反复确认,这是一次误判,不存在性骚扰。即便闹到法院,法律裁定不存在性骚扰行为。 警察、法院确认的事实并未改变当事女生杨景媛女士的一些行为和看法,根据另一方当事人肖同学母亲韩东言的讲述——时值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给出了(肖同学)“记过处分”。尽管韩东言女士数次追问武汉大学给予处分的理由,学校明确表示确实不是性骚扰。 也正是这份仓促的处分决定,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谩骂、攻击和谣言。事情经过,如下: 这桩事件后,杨景媛女士去了香港浸会大学。关于性骚扰,我们相信证据,相信司法。 这件事,最应该追问的,可能还是武汉大学!这是中国大学的耻辱!甚至比大连工业大学公开处罚女学生事件还要恶劣。 首先,武汉大学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员工——肖同学辅导员因处理这桩纠纷,个人信息被曝光,导致被网暴。 其次,武汉大学没有保护好学生——为什么不存在性骚扰的前提下,给了学生“记过处分”?这很显然是不对的。这就是和稀泥。这就是武汉话“蒜鸟,蒜鸟,都不容易”?这是大学所为吗? 武汉大学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这种息事宁人胡搅蛮缠的方式,就是对武汉大学校训最重的嘲讽! 难道为了130周年校庆的宣传,就可以随随便便毁了一个学生的一辈子吗?武汉大学颜面何在?声誉何在?尊严何在?!这绝对是对雷军,对陈东升等等活跃在社会各界武汉大学校友们最大的侮辱。 最后,武汉大学学术水平堪忧!涉嫌在当事人杨景媛女士硕士论文上,存在“补偿”,试图通过蒙混过关,
      1,333评论
      举报
      小仙女杨景媛配享太庙,武汉大学配不上雷军、陈东升!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07-29

      AI外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脑壳多了发型也就多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候,总有些奇谈怪论让人诧异,想起那句话: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些脑回路让我们无地自容。前几年互联网公司做社区团购,有人就说,有本事就去研发芯片,研发宇宙飞船,别惦记着小商小贩的几捆白菜。有公司开发布会,发新手机了,也会有人说,有本事就去研发芯片,研发宇宙飞船。今年京东、美团、饿了么搞起外卖大战,确切地说是,闪购之争的时候,依旧有人跳出来,义正言辞,大义凌然地说,真有本事就去All in AI,去做芯片,做个锤子外卖闪购,喝个锤子奶茶啊。     还有人郑重其事地写了段子:说好要AII in AI的科技公司,突然发现“外卖”的拼音是“wai mai”,有两个AI,是weman和man都要AI,科技公司于是果断选择了做了外卖。这段子包袱响亮,当然了,也有可取之处,毕竟也说出了部分真实:外卖也好,闪购也罢,跟现在的AI什么的高科技并不冲突,不矛盾。     AI需要芯片,需要带宽,需要数据,也需要电力,说一千道一万,研发AI的科学家、工程师,都是人,AI最后也要服务人的,是人就要吃饭。AI和外卖,不是熊掌和鱼,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高科技有芯片,有可控核聚变,有航天飞船和卫星,也要有种子,有化肥,有医疗,有基因工程,有超高压输电等等。老话说,民以食为天,你也一定听说过另外一句话——科技以人为本。制造原子弹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全国人民都能吃上茶叶蛋,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期的AI热潮,很大程度上是由ChatGPT点燃的。这个由OpenAI推出的“对话式AI”,以其惊人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瞬间席卷全球,引发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浪潮。ChatGPT的背后,除了英伟达,主要还是靠微软这家科技巨头“爱
      485评论
      举报
      AI外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谢璞笔记谢璞笔记
      ·07-17

      2.5亿外卖订单,代表不了任何胜利

      “我们不想卷,我觉得这样卷没意义。”7月16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晚点采访中,首次公开回应了“外卖大战”。 就在几天前的7月12日,美团刚刚创下了日即时零售订单1.5亿的新纪录,同一天全国订单则超过了2.5亿。 这被看作是持续半年的外卖大战的一个里程碑,但王莆中却给过热的市场浇了一盆冷水。他认为,这其中新增的订单量“绝大部分是泡沫”,因为尽管订单数量大幅增长,但单价太低,GMV增幅十分有限,几乎没有新增用户,也没有新增市场。 他还表示,美团不是主动发起了外卖大战,而是被迫反击。 王莆中的发言并非凡尔赛,美团创立15年,在外卖业务上也做了10年的龙头。行业领袖是不能认怂的,更不能被外界看作认怂。当阿里、京东走上擂台,并点名邀战,美团没有拒绝的自由。 于是我们看到,美团拿出了1.5亿的单日订单数,技惊四座。其实如果美团想做,不只是1.5亿,1.6亿、1.7亿,甚至是2亿都可以冲出来。但这样的数字对美团来说“没有意义”。 王莆中说:“我们本来不想卷,我们是被动卷入。既然被卷了,就要告诉行业冲单的真相——你想做多少单,我告诉你就可以做多少单,而且用更低成本做。我们不是非要做到多少单,而是我们要给行业看看,做订单是很容易的。” 真正的问题是,代价是什么? 一年多前,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表示要“all in AI”,但今天,巨头们却忙着“all in 外卖”。有人说,这是因为“wai mai”有两个“AI”。 网友的调侃固然幽默,但要是细想这背后的现实,我们却很难笑得出来。 今年2月,京东高调杀入外卖市场,4月,阿里整合旗下淘宝和饿了么全力投入外卖战场。压力之下,美团被迫迎战。三大巨头卷入外卖价格战,各种补贴满天飞,各种“0元购”订单如海啸般涌来。 清理战场,各家捷报频传,日均订单不断高攀,最终达到了2.5亿这个惊人数字。数据喜人,热闹非凡,半个中国似乎都参与到了这一场外卖狂
      806评论
      举报
      2.5亿外卖订单,代表不了任何胜利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