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经济奇景:宾客狂吃预制菜,厨师却都失业了
这两天有个数据很有意思,知名投行摩根大通发现,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支出实现了11%的年化增长,与此同时呢,就业市场却像一潭死水,发达市场的新增就业几乎没有增长……
过去60年的经济扩张周期中,这种资本支出加速与就业增长停滞并存的局面,从未出现过。
这场景,就好比宴席上宾客狂吃海喝预制菜,做饭厨子却集体失业了。
钱去哪了呢?
全涌向了AI数据中心这类“资本饕餮”。
一个数据中心耗资数十亿,但建成后大概只需少量碳基监工——运维员盯着屏幕,就像预制菜工厂用微波炉替代大厨,阵仗唬人,却创造不了饭碗。
做个对比,同样金额的投资,AI基建的就业贡献只有制造业的10%,科技巨头们烧钱建“算力厨房”,端出的GDP大餐香气四溢,但打工人连筷子都摸不到。
当然,这在AI基础的初期并不罕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并不会在意你是否被在轮下下面。
乐观派说这是“生产力革命”,AI能让经济实现“无就业复苏”。
不过截止当下,真相或许是:95%的AI投入在打水漂,企业烧钱买了个寂寞。
更残酷的是,AI这哥们也挺逗的,它专挑软柿子捏——重复性白领工作先被算法“优化”,毕业生还没进门,岗位已显示“已售罄”。
拿美国数据看看,劳动参与率跌至59.6%,宽口径失业率高达8.1%,不少人在职场边缘啃着“数字面包”充饥了。
这场盛宴的规则早已内定:你的工资上限,可能还不如运行替代你的AI所需的电费。
说句不好听的,未来GDP哪怕翻十倍,财富也会被算力寡头收割,多数工作可替代性强的劳动者,基本可以算做“AI佃农”了,只能租用AI工具谋生。
预制菜催生经济数据的同时,人与人建立的社会信任也许会慢慢消融——就像消费者质疑预制菜缺“锅气”,就业数据里的“不足就业”指标,揭露了繁荣下的失业危机。
红杉资本就警告过,当前AI热潮可能只是狭窄的科技泡沫,破灭时连餐桌都要掀翻,放任不管的后果,大概就是进入「就业差→收入降→消费萎→企业崩……」的死亡螺旋。
当硅基文明用算力霸占厨房,碳基生命必须夺回灶台——要么对算力征税补贴职业培训,把教育转向AI无法复制的创造力领域;要么坐视预制菜经济腐蚀根基,让多数人活成算法的附庸。
一句话,宴席终局时,要么共享火锅热气,要么独吞冷炙残羹。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上山抓牛股·10-02GPT-4o的爆火、nanobanana的爆火、Sora2的爆火,都在提醒我们正迈向一个算力需求无限的未来。如果你认为英伟达的护城河足够深,那么投资英伟达无疑是好的投资。点赞举报
- 秘密你·10-02黄金涨到3900美元,英伟达股价才188,一对比起来英伟达还蛮便宜。点赞举报
- 快到碗里来pjm·09-30这趋势值得关注,未来的就业真的堪忧点赞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