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开门红!大家入手了哪一只?

贸易局势压制美股涨势,三大美股指盘中曾齐跌,标普和纳指惊险反弹,道指止步两连涨;银行财报季开门红:财报优异的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分别收涨近5%和逾4%。【银行股开门红,大家有入手哪些个股?接下来这个季度你看好吗?】

降准降息共振下恒指重返两万三:短期脉冲还是趋势拐点?

央行、金管局、证监会联合释放的“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组合拳落地,恒生指数应声重上23000点关口,开盘即大涨2.24%,地产、互联网等权重板块集体冲高。这场政策驱动的反弹,既印证了港股对流动性宽松的敏感,也引发市场核心追问:在内外复杂环境交织下,恒指的回升能持续吗?答案藏在政策力度、基本面支撑与外部变量的三重博弈中。 政策强心针:流动性与信心的双重注入 此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的核心特征是“总量宽松+结构精准+跨部门协同”,为港股提供了直接的流动性托底。总量层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4%,叠加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形成“量价齐松”的宽松格局。这种力度虽不及2024年9月的全面宽松,但精准性显著提升——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直接对接恒指成分股集中的科技、消费板块。 更关键的是跨部门协同形成的信心共振。证监会明确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金融监管总局则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并再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这种“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维稳”的组合,有效缓解了此前市场对“流动性空转”的担忧。历史数据显示,当政策形成跨部门合力时,港股反弹的持续性会显著增强:2024年9月类似政策组合推出后,恒指在20个交易日内涨幅达17.55% 。 从市场反应看,资金已出现快速响应。政策落地当日,快手、龙湖集团等权重股高开超5%,互联网金融、消费电子板块领涨,港股通资金虽未出现单日爆发式流入,但已连续多日维持净流入态势,与此前缩量观望形成鲜明对比。成交量数据显示,恒指在反弹期间成交量回升至1800亿港元以上,较4月低位的940亿港元显著放大,印证市场活跃度正在修复。 持续性之辩:支撑因素与隐忧并存 恒指能否站稳两万三并向更高位突破,取决于政策红利能否转化为基本面改善,这需要审
降准降息共振下恒指重返两万三:短期脉冲还是趋势拐点?

华尔街六大行的共同信号:降息临近,银行业回到增长轨道

2025 年第三季度,美国六大银行几乎同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营收、利润、资本回报率全面提升,管理层语气也从上季度的谨慎防守,明显转向对未来的乐观。六大行在财报电话会上传递出一个共同主题:降息在即,增长回归。降息成为共识,但谨慎仍是主调在银行股财报后的电话会议里里,从高盛到美国银行,几乎所有高层都在谈论同一件事——利率可能要降了。过去两年,美国维持高利率来压抑通胀。高利率意味着贷款更贵、融资成本更高,也让部分借款人吃不消。对银行而言,高利率的好处是可以赚取更多利差(也就是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的差额),但当经济活动放缓,贷款需求减少时,银行的业务增长就会遇到瓶颈。因此,当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降息时,银行反而松了一口气。降息意味着融资与交易活动将重新活跃,企业会更愿意发债、上市或并购,这些都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高盛最为积极。CEO David Solomon 认为,利率下行将重振并购与融资市场,公司在 FICC 利率业务上已经看到领先优势,并预计今年另类资产募资将突破 1,000 亿美元。摩根大通则显得更为务实。CFO Jeremy Barnum 承认,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推动了净利息收入(NII)的增长,但利率下滑正在部分抵消这项利好。他提醒市场,降息的节奏比幅度更关键。花旗集团预期全年 NII 将增长约 5.5%,得益于美元利差与汇率变化。相较之下,富国银行显然更保守。管理层认为,2025 年 NII 将与今年大致持平,息差压力依然存在。摩根士丹利的表态中性,认为利率影响有限,真正的驱动力来自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与业务结构的优化。而美国银行是六大行中最乐观的一个,明确指出第四季度 NII 将达到预期区间的高端,预计 2026 年仍能保持 5%–7% 的增长。总体来看,银行界对利率的共识十分清晰:降息几乎已成定局,但在决策者眼中,“慢降息”比“快转向”更现实。经济比想象更强,银行信
华尔街六大行的共同信号:降息临近,银行业回到增长轨道

棒约翰:年化可超100%的私有化套利案,好消息将近?

$棒约翰(PZZA)$ 最近再起的收购邀约让我眼前一亮,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APOS)$ 抛出了每股64美元要约(但仍比历史最高的130美元左右折价一半),如果交易顺利落地,回报潜力巨大。目前股价收于2025年10月13日的45.62美元,价差这么大,简直是套利玩家的天堂——不过风险也不小。作为有一定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这应该是个值得高仓位押注的case。起因:特许经营巨头面临的国内压力Papa John's目前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运营6019家门店,截至2025年3月30日的数据显示,北美3516家门店中,有2977家是特许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稳定的特许费收入,国际扩张(如最近重返印度,在班加罗尔新开4家店)正抵消国内的通胀和劳动力成本压力。今年以来,PZZA股价涨幅达15%,远超竞争对手 $达美乐比萨(DPZ)$ 的平盘表现,部分得益于收购传闻的催化。财务上,公司市值约14.94亿美元,2025年Q2营收稳定在5亿美元左右,尽管同店销售最近几个季度下滑1-2%。市场共识预计未来12个月营收增长平平,比过去5年的5.6%年化增速慢,但EBITDA利润率保持在12-15%,主要得益于供应链优化和 $优步(UBER)$ Uber Direct等外卖合作。PZZA EBITDA交易上,PZZA的个
棒约翰:年化可超100%的私有化套利案,好消息将近?
avatar锵说
10-17

港股硬伤配售股解禁何时休,连连数字的短期承压该怪公司还是机构?

估计长期持有或者被套在高位的人都知道,连连数字有一个持续卖空的压盘,这一压就是半年,逢涨必卖,甚至有股友说,这中金是连连数字股票中的第一大空方,压的散户透不过气,以至于不断有人骂连连数字这个上市和坚定看多的持股者,多方和被套的投资者水火不相容以至于将所有愤怒倾注到部分人中去! 很崩溃的告诉大家,10月19日,又将有新一轮的配售股解禁,那么这一波配售股来自哪里?为何会不断对连连数字造成冲击?大家该如何应对? $连连数字(02598)$ 首先,要明确一点,配售股解禁与公司无关,且以我了解,连连数字早些日子的公告回购就是为了这一波配售股解禁的支撑,应对这一波配售股解禁带来的利空影响。 1、中金为何一直在卖; 从2025年1月至今,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似乎一直在卖,但7月22日和8月27日,中金在减持后是又继续增持了,我们要明确的是,这是机构投资者的正常行为,也是战略投资者的正常行为,配售股就是财务投资者对某一只股票通过类似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承销来进行投资,在获得相关利润后,会即刻离场从不犹豫,电视剧繁花中的阿宝和乌医生就是这种人,其通过杠杆或者配资完成增持,再在股票上涨过程中获利离场。让人无奈,但又不是市场中所谓的庄家和空方,其只是通过经纪机构帮忙买卖而已,也可以称之为,大散户。 据相关软件提醒,10月19日也就是本周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将有限售期为90天的配售上市3840万股解禁,其占流通股比例为8.39%;相关信息显示,该解禁股东为(承配人),也就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所以!这就是连连数字为何在年报、半年报公告亮眼的时候,中金一直出货压盘的原因!看到这里,投资者更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解决? 2、承配人压盘,连连数字该怎么做,投资者该怎么做? 首先,有人开始疯狂唱空
港股硬伤配售股解禁何时休,连连数字的短期承压该怪公司还是机构?
今天全天宽幅震荡,早盘单边阴跌走弱,仍然靠银行拉升稳指数,下午出现消息面回暖,市场逐步拉起,但量能再次缩减,所以实际质量一般,由于指数调整始终没有一步到达,所以调仓动作也一再延缓,但毕竟量能缩了这么多,后续挖掘有独立逻辑,逆势且业绩向好的,聚焦低题材属性的弹性$和而泰(002402)$  $索菱股份(002766)$  $中贝通信(603220)$  $跃岭股份(002725)$  $国民技术(300077)$  
今天银行一直在托着,不然大盘不会只跌这么点,这轮下跌又是实际比表面弱太多了,给人一种随时可能会二波的起来的错觉,其实很多个股都已经破了,要警惕中期风险,后续有反弹也当做减仓机会,然后逐步切回到低的上去,回头看,做得最舒服的阶段,还是低的耐心潜伏$和而泰(002402)$  $跃岭股份(002725)$  $索菱股份(002766)$  $歌尔股份(002241)$  $长城军工(601606)$  
银行股差不多了,已经涨很多,后续可能降息,会影响到银行都业绩。
$高盛(GS)$纯赚利息差的吸血商业模式肯定会被淘汰,和券商合并转型向混业经营的模式是发展的必然,利用银行很强的资产负债表能力进行更高水平的金融业务会有出路的。看好高盛
$美国银行(BAC)$美国银行新高了,我这躲财报减了个寂寞哈哈哈,还好都是小减,这几天希望给个机会让俺买回来
大摩和小摩这周到现在周线都是阳线,高盛估计也不会差太远。现在在阴线买,性价比挺高的。 $高盛(GS)$
美国银行,准备去开户了
$美国银行(BAC)$ 新高了吗?巴菲特不是说美国银行要崩吗?
高盛这些机构都在说AI前景好,能撑起盈利预期。这类企业要是财报里CAPEX(资本开支)大幅增加,AI业务营收还超预期,那上涨逻辑就更稳了。要是财报前回调到20日均线附近,可以分批建仓;要是直接高开但业绩指引不行,就别追高了。 $高盛(GS)$
一只都没有,就这样静静的看着
$美国运通(AXP)$作为一个信用卡发卡商,美国运通的发卡量还赶不上万事达和VISA的十分之一。但它却价值2200亿美元,这么看它的价值并不在于银行和发卡,而是它能“定义有钱人”。这也算一种护城河
财报出来后,如果低开但核心数据还不错,可以轻仓试试。要是业绩超预期但股价提前涨了(比如财报前涨超5%),那还是先观望吧。$摩根大通(JPM)$
真是说,不知道。 国内的银行还差不多
估值不高,谨慎看好。小心买入
$花旗(C)$今年在我的持仓中,涨的最好的不是meta也不是谷歌也不是英伟达,而是花旗,强烈看好
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