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盯着 $寒武纪(688256)$ 的MLUarch白皮书和 $英伟达(NVDA)$ H100的Tensor Core架构图直到凌晨三点,咖啡杯在桌角冷透。朋友圈刷屏的“国产之光比肩巨头”让我坐不住了——技术人必须撕开这层浪漫主义滤镜。 真相?一个在垂直领域亮剑的刺客,和一个掌控全球算力命脉的帝国,根本没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英伟达 vs 寒武纪 一、 技术底牌:寒武纪的“致命诱惑”与“阿喀琉斯之踵” •NPU 架构的暴力美学: 寒武纪思元370的 INT8 算力密度确实恐怖,特定AI推理场景(如推荐系统、CV)能硬刚A100。其 MLUarch 指令集针对稀疏计算、低精度优化的刀法精准,功耗比优秀。在国产替代的封闭沙盒里(比如某央企AI平台),它就是性价比之王。 •生态黑洞: 这才是致命伤!英伟达的 CUDA 生态是20年筑起的万里长城。寒武纪的 Cambricon BANG?开发者社区规模差两个数量级。当你的客户为部署一个 PyTorch 模型需要重写算子、调试兼容性到崩溃时(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去年在深圳超算中心debug到想砸机器),所谓的“性能优势”瞬间被迁移成本吞噬。没有CUDA,就是没有空气。 二、 英伟达:你以为在买芯片?不,你在买“算力石油”的定价权 •CUDA:全球AI的“操作系统”:这早已超越硬件层面。从学术界到工业界,万亿行代码构建在CUDA之上。黄仁勋卖的不是GPU,是AI时代的入场券。寒武纪想颠覆?先让全球PhD重写毕设代码再说! •全栈护城河:从Grace CPU到DGX SuperPod:英伟达正在用CPU+GPU+DPU+网络+软件的超级组合拳,把对手锁死在单一芯片维度。寒武纪
寒武纪“比肩”英伟达!你更想买哪个?
A股大牛股寒武纪股价持续走强,本月涨幅超100%,2023年至今累计涨幅超2500%,总市值超6000亿。正好高盛周末唱多寒武纪,上调寒武纪目标价到1835,认为乐观情况下可达3934 元!【国产AI芯片VS美国芯片,大家接下来更看好寒武纪,还是英伟达?谁近期更有上涨潜力?】
+ 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