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比肩”英伟达!你更想买哪个?

A股大牛股寒武纪股价持续走强,本月涨幅超100%,2023年至今累计涨幅超2500%,总市值超6000亿。正好高盛周末唱多寒武纪,上调寒武纪目标价到1835,认为乐观情况下可达3934 元!【国产AI芯片VS美国芯片,大家接下来更看好寒武纪,还是英伟达?谁近期更有上涨潜力?】

寒武纪目前来看情绪非常的激昂,没错。确实好像很牛逼,但是这个牛逼是已经透支了10年的算力。中国机构做事就是直接把一支票干透掉,然后慢慢再来修复估值,从市盈率来看的话,已经是10年之后的市盈率了,也就是说在2035年的时候,寒武纪的票才是这个价,如果现在买入,短期不说,起码深套三年以上,机构没关系,散户千万别介入,机构拿着钱去接盘用的,反正是基民,管理费照收,套你10年,锁定你的十年现金流,这个想一想都是非常可怕的,散户就更不用说了,以卵击石。
avatarLydia758
09-01 20:32
avatar大天外菩提
09-01 20:22

寒武纪叫板英伟达:算力霸权和国产突围的终极赌局,我选择All in______

昨夜盯着 $寒武纪(688256)$ 的MLUarch白皮书和 $英伟达(NVDA)$ H100的Tensor Core架构图直到凌晨三点,咖啡杯在桌角冷透。朋友圈刷屏的“国产之光比肩巨头”让我坐不住了——技术人必须撕开这层浪漫主义滤镜。 真相?一个在垂直领域亮剑的刺客,和一个掌控全球算力命脉的帝国,根本没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英伟达 vs 寒武纪 一、 技术底牌:寒武纪的“致命诱惑”与“阿喀琉斯之踵” •NPU 架构的暴力美学: 寒武纪思元370的 INT8 算力密度确实恐怖,特定AI推理场景(如推荐系统、CV)能硬刚A100。其 MLUarch 指令集针对稀疏计算、低精度优化的刀法精准,功耗比优秀。在国产替代的封闭沙盒里(比如某央企AI平台),它就是性价比之王。 •生态黑洞: 这才是致命伤!英伟达的 CUDA 生态是20年筑起的万里长城。寒武纪的 Cambricon BANG?开发者社区规模差两个数量级。当你的客户为部署一个 PyTorch 模型需要重写算子、调试兼容性到崩溃时(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去年在深圳超算中心debug到想砸机器),所谓的“性能优势”瞬间被迁移成本吞噬。没有CUDA,就是没有空气。 二、 英伟达:你以为在买芯片?不,你在买“算力石油”的定价权 •CUDA:全球AI的“操作系统”:这早已超越硬件层面。从学术界到工业界,万亿行代码构建在CUDA之上。黄仁勋卖的不是GPU,是AI时代的入场券。寒武纪想颠覆?先让全球PhD重写毕设代码再说! •全栈护城河:从Grace CPU到DGX SuperPod:英伟达正在用CPU+GPU+DPU+网络+软件的超级组合拳,把对手锁死在单一芯片维度。寒武纪
寒武纪叫板英伟达:算力霸权和国产突围的终极赌局,我选择All in______
avatar浩海投研
09-01 16:51

无人物流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最近一段时间,#无人驾驶 这个领域仿佛是被打开了“任督二脉”,逐渐站上资本的风口。而这背后的重要推手之一,并不是“送人”,而是“拉货”。 毕竟,相较于载人落地的难度,#商用载货场景(即#无人物流车),正在成为相关企业今年重要的突破方向之一。 资本市场上也在用真金白银砸向无人物流车。比如就在前不久L4级自动驾驶企业白犀牛宣布成B+轮融资,B轮总额近5亿元。今年4月新石器和九识智能也都完成了融资,合计融资规模超过30亿元。 近期资本频繁加注,也让无人物流车行业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那么,无人物流车真的进入商业化阶段了吗?相较于几年前,行业本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今天笔者就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政策放开,成本下降 无人物流车今年能够迎来爆发,其实在笔者看来,技术本身的进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政策的逐步放开。 无人物流车相关政策(来源:光大证券整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官方允许全国20个城市因地制宜开展包括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试点。截至目前全国发放了测试示范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了1.2亿公里。赛道上的企业之一新石器就已经获得了100多个地市公开道路路权。 无人物流车应用场景(来源:九识智能) 所以可以说,路权的开放为无人配送车构建了合法运行的制度基础。三个月前,官方更是提到了要加快推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云仓在行业规模化应用,可见政策的支持力度。 除此之外,这个行业的另一大变化就是成本的逐步下探,这两年无人物流车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成本下降的背后是技术路线优化、硬件国产化与规模化生产的共同的结果。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无人物流车的价格已下探至2万元区间。要知道,六年前新石器初代单车成本还有20万元。 数据最能说明一切,截至去年年末,投入规模化应用的快递物流无人车已超6000台。虽然在城配市场的
无人物流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avatarzhanglingli
09-01 12:08
必须英伟达,寒武纪炒作之后一地鸡毛
avatar浩海投研
08-31 19:21

海西新药:二闯IPO!仿创双轨的艰难跋涉

作者/星空下的番茄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医药赛道 的硝烟从未散去,在强手林立的格局中,来自福建的“海西新药”却显得格外抢眼。它凭借差异化的技术路线与扎实的仿创布局,频频触动行业神经。 如今,这家地方国资背景的“研发新锐”再次向港股发起冲刺。亮眼的营销和国家级“小巨人”光环,能否真正驱散萦绕其身的财务警报与集采续约风险?在创新药的漫长征途前,登陆港交所是它续命的关键一步,还是真正的资本大考? 一、短期增长的幻象与财务警报 #海西新药 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仿制药+创新药”双轨模式为核心的制药企业。其股权结构体现了地方国资的支持,福建国资委通过间接持股持有13.87%,同时展鸿达投资持股11.3%,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背书。当前公司已获批14款仿制药,覆盖消化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等治疗领域,并布局4款在研创新药。 凭借着入选国家集采的4款主力产品,公司在中国仿制药市场占据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其中消化系统领域的拳头产品海慧通®市场份额高达59.3%,独占鳌头;心血管领域的安必力®则以25.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这些核心产品构成了其当前业绩的基石。2024年,公司更是获得了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已商业化产品情况 摘自《招股说明书》 海西新药近年的财务数据描绘出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2.12亿元攀升至4.67亿元,净利润也从0.69亿元增至1.36亿元。然而,亮眼增长的表象在2024年被撕开一道裂缝。净利率从上一年的37.09%骤降至29.16%。深入探究,销售费用激增是核心推手。2024年该项支出飙升至1.66亿元,同比增长78%,占营收比例高达35.5%。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国家集采带来的销量红利正在消退,企业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以求维持市场地位,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经营业绩情况
海西新药:二闯IPO!仿创双轨的艰难跋涉
寒武纪, 英伟达算啥, 在大a面前也是小弟。
寒武纪和茅台亲了个嘴, 然后把茅台压在身下。 下一个就是英伟达 [捂脸]  [捂脸]  

【中国资产精选】06 分红稳如山:高分红ETF实用指南

当前中国资产市场热点,就在你身边热起来啦!A股火力全开,上证指数创下十年新高 —— 8月22日,上证综指一度突破3800点,创下2015年以来收盘新高,市场热度直线上升。A股总市值破了 100 万亿元大关 —— 同天,整个 A 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这一天文数字,达到历史新高,背后是融资两融余额创新高和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资金蜂拥而入,“股债跷跷板”再现 —— 当天市场成交额飙升至约 2.8 万亿元,机构与散户齐上阵,推动市场流动性继续释放。这些信号告诉我们:投资氛围活跃、资金偏爱权益资产、红利股 ETF 的吸引力也跟着水涨船高。如果你对“分红”三个字毫无抵抗力,喜欢那种“买了ETF,每年还能稳稳收钱”的感觉,那么你绝对不能错过——红利股 ETF。在市场波动起伏的时候,红利就像一块“坚实的基石”,虽然不显眼,却牢牢支撑着整体投资组合。本篇文章带你一步学会红利 ETF 为什么值得长期关注。一、什么是红利股 ETF?跟普通 ETF 有啥区别?通俗地说,红利股 ETF 就是打包“喜欢分红”的公司股票,做成一个可买卖的基金。不同于普通 ETF 那种“追最快涨幅”,红利型 ETF 更看重稳定现金流。想让投资作品质升级,“买得稳、拿得稳”的红利 ETF,不妨是你的主力选项。二、适合投红利 ETF 的人是谁?三、聪明投资策略:帮你配置红利 ETF 更高效如果你想配置中国资产,其实完全可以把它想象成“搭配套餐”。比如,A股的红利ETF 就像是稳扎稳打的主食,能给你持续的分红;而 港股的红利ETF 就像是小菜,既能补充收益,又能帮你分散市场和汇率的波动。两者放在一起,组合就不会太单一。当然啦,有些人会担心:“ETF本身也会涨跌啊,会不会不够稳?” 这时候你可以考虑再加点 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基金 进来,就像在饭里加点“清淡配菜”,整体口感会更温和,风险也会降下来。一个比较实用的做法是 底仓+增强。
【中国资产精选】06 分红稳如山:高分红ETF实用指南

792人研发团队,撑起寒武纪6600亿的梦

  8月21日,DeepSeek发布了V3.1版本,公布了一系列升级。这次常规升级并没有复刻年初的辉煌,但一句淡淡的评论,却引发了一场风暴。   在文章的评论区,DeepSeek留下一句话,“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核心在于,DeepSeek的精度标准专门为中国国产芯片量身定制。换句话说,这家大模型企业选择全面拥抱国产芯片。   这句话点燃了国产芯片概念,与之有合作的寒武纪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   最新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寒武纪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43.5倍,净利润大幅扭亏为盈。   财报发布后,寒武纪盘中股价触达1465元,超越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寒王”诞生   从寒武纪的身上,资本终于找到了久违的激情。这家公司,处于快速爆发的状态。   最典型的特征是,寒武纪的增长不是百分比,而是“倍”。二季度,寒武纪营收为17.7亿元,同比增长了44倍, 一个季度,寒武纪营收超出了去年全年。   增长可以改变很多问题。   优化利润:寒武纪净利润为6.83亿元,同比增长了3.24倍。不但是扭亏为盈,还是连续三个季度盈利,此前连亏8年的寒武纪,终于见到了正向盈利的曙光。     提升经营稳健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从净流出6.3亿变为净流入9.1亿,公司的造血能力有明显提升。研发投入占比随着营收增长来到合理的范围,从去年的691%,降到上半年的15.85%。   只看二季报,寒武纪与英伟达越来越像。   毛利率56%,接近英伟达的60.5%;净利润率39%,英伟达为42.6%。研发人员占比为78%,略高于英伟达的75%。     能够看出来,寒武纪较之英伟达
792人研发团队,撑起寒武纪6600亿的梦
脚后跟都知道买哪个 句号句号
实用贴心,超预期的用户体验! 非常感谢老虎证券精心准备的期权学习手册和笔记本。这份资料内容系统、讲解清晰,将复杂的期权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非常实用。笔记本质量也很好,方便我们随时记录学习心得和交易计划。 这份用心的礼物,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老虎证券不仅仅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更是在踏实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致力于帮助我们成长和提升。能这样为投资者着想的券商非常难得,细节处可见真诚。 为老虎证券的Calvin点赞,YYDS,为老虎证券的企业文化和贴心服务点赞!一定会向更多朋友推荐你们。祝老虎证券越来越好!
预计182盘后
赶紧逃啊,再不逃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英伟达的感觉还是更稳。寒武纪的钱不是人人都有胆量赚到的。
赶紧撤退

A股本轮牛市结束了吗?

今日,A股出现明显下跌,上证指数大跌1.76%,创业板从大涨3%到下跌0.7%,留下长长上影线。 这样的走势让人揪心,很多人都在问,本轮牛市结束了吗? 从技术分析角度看,创业板指数在连续大涨的情况下,出现冲高回落,上影线幅度高达3.7%,即使不是本轮牛市的顶点,也是短线行情结束的信号。 从估值上看,上证指数市盈率为16.3倍,逼近2021年小牛市时的17倍: 创业板市盈率为38.6倍,较2021年牛市高点时的70倍还有很大的空间: 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指数市盈率为37倍,逼近2021年小牛市时的41倍: 从指数点位上看,历史上,上证指数只有3.5%的时间高于3800点。 从估值及指数点位看,当前即使不是本轮牛市最高点,也是偏高位置。短线投资者今日卖出,再次突破3888.6点时再买入,或许会错过些许收益,但的确能回避牛市结束风险。 从今年二季度来看,已披露数据的3411家上市公司,所有收入9.38万亿,同比微增0.2%;净利润6040亿,同比微降0.1%。 虽然二季报还未披露完,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净利润没有明显改善,大致持平。 从本轮牛市领涨板块来看,主要是AI及相关的半导体公司、创新药、金融(银行和证券)、出口股、新能源(锂电池、光伏、风电)、有色金属(金、铜、锂、钴等)及其他细分小板块。 其中,最亮眼的当属AI及半导体产业链,像寒武纪,在短时间内市值翻倍,股价超过了茅台,市值超5000亿。 说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A股电子板块(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及元器件)的市值达到了12万亿,接近银行板块的14.7万亿。 特朗普恐怕没有想到,当年制裁**,搞半导体禁售,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国内的半导体企业迎来飞速发展,诞生了寒武纪、海光信息、中微公司等行业巨头。 如果不是EUV光刻机不卖给我们,恐怕整个半导体产业链都要被中国给颠覆了! 虽然半导体行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A股本轮牛市结束了吗?
港股这波上升估计是到顶了,接下来应该是进入调整期,创新高的股票可以考虑做空。

【虎友投资说】港&A 牛市已来?后续怎么操作?🔔📈

最近 A 股屡创新高、成交放量——上证/深证连续走强,单日成交已冲到历史高位;很多机构与对冲基金开始重配中国资产。外资流入、机构配置的变化,加上国内政策释放与流动性改善,是本轮上涨的重要因素,但牛市里也有风险(估值、政策突变、海外风险)——你怎么看?准备怎么操作?以下是各位虎友的观点,你是否认同[你懂的][你懂的][财迷]@陈达美股投资国内货币政策相对保守,不像欧美日那样极端宽松;但流动性放松周期(如2008、2014、2020),也确实常伴随股市阶段性牛市。时间不长寥寥二十几年,大概也能看到一个端倪:而我们的市场,对于长期低利率的共识,就像是一大块在逐步风干的混凝土,正变得越来越硬越夯实。我认为这就是这波牛市最大的基础,也是其能够长期发展的最大根基(加个之一吧,谨慎些)。总之如果通胀起不来而低利率甚至零负利率逐渐变成市场共识,则你相信“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真不如相信“股市是利率的晴雨表”,至少从历史实证而言,要靠谱的多。历史实证上各国GDP增长与股市的涨跌,点阵图的关系像用霰弹枪打出来的一样——就是看起来没啥关系。另外如果把久期思维极端化,我们可以想象,诸如艺术品、劳力士这样的东西,这种未来仅仅只会产生一次现金流(就是卖出的时候)的资产,久期其实是最高的。所以你猜为什么全球艺术品市场,从八十年代以后,大牛市走了那么多年。@价值投资为王港A半导体疯牛行情结束了吗?从本轮上涨原因来看,有三大因素推动:一是中国监管层对英伟达H20芯片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可能让其他人远程操作芯片的追踪器)提出担忧,指示国内公司在英伟达
【虎友投资说】港&A 牛市已来?后续怎么操作?🔔📈

寒武纪︱市值破5500亿!国产AI芯片,迈入盈利新阶段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近一个月,寒武纪(688256)可谓风光无限。 截至撰稿(2025年8月26日),#寒武纪 市值已经强势突破5500亿,甚至一度冲向5800亿。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不仅彰显了寒武纪自身的超强人气,更如同在整个#AI芯片 赛道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板块为之震动。 来源:亿牛网-寒武纪 在寒武纪掀起的AI芯片狂潮下,同属AI芯片赛道的云天励飞(688343),也强势闯入大众视野,狂拉20cm涨停。 二级市场上,国产AI芯片,简直势不可挡。 一、寒武纪:云端业务为主,智能整机助推收入 寒武纪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包括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其中云端产品线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实现收入11.66亿,占总营收99.3%。 来源:同花顺-寒武纪2024年度数据 云端产品线目前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其中,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是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进行人工智能处理的核心器件;智能整机是由公司自研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提供核心计算能力,且整机亦由公司自研的服务器产品。 简单来说,寒武纪主要通过向客户提供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等产品获取收入。2024年,这部分收入同比大涨1187.78%。 寒武纪业绩猛涨、市值飙升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AIGC 技术日益成熟,催生智能算力需求增长;云计算、大数据、5G、IoT等新兴产业也驱动智能芯片需求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从寒武纪自身的角度出发,思元系列芯片不断迭代,也逐渐打开了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寒武纪已掌握7nm等先进工艺下开展复杂芯片物理设计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已将其成功应用于思元100、思元220、思元270、思元290、思元370等多款芯片的物理设计中。 来源:寒武纪2024年年报 此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即国产
寒武纪︱市值破5500亿!国产AI芯片,迈入盈利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