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将结束?!大家抄底了吗?

据新华社援引美国媒体9日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已就结束联邦政府“停摆”达成一致。周一亚市早盘,美股期货、加密货币、黄金白银全线走高,美债、日元等避险资产走低。【大家周五抄底了吗?你有关注哪些资产?】

avatar美股解毒师
30 minutes ago

科技周评:AI信仰崩了?别慌,放缓节奏,精挑细选,吃满价值!

$纳斯达克100指数(NDX)$ 拉了根大阴线,创了“解放日”以来最大的回调。市场一片哀嚎,都在问AI的局是不是要散了?“财报季第二周”的关键词:信心、拥挤、换挡。纳指100本周下跌300点,周跌幅约1.6%,创下自“解放日”Liberation Day以来的最大调整。但问题不只是下跌,而是“跌得没脾气”。宏观面不稳:就业数据偏弱、低端消费走软、政府停摆阴云未散;微观面挤压:AI板块仓位爆满、估值过高、资金杠杆结构单一。简单说,就是“完美风暴”。过去两周,市场上关于OpenAI的传闻层出不穷:融资传闻:消息称OpenAI的下一轮融资可能折价10-15%,部分投资人已要求延后入场;循环融资担忧: $微软(MSFT)$ 的资金回流结构被放大解读;供应链风险: $甲骨文(ORCL)$ 的云业务CDS飙升至近6个月高位,AI基础设施稳定性受到质疑;Altman“筹资言论”:他在旧金山一次公开访谈中提到“AI行业可能需要公众力量介入融资”,被市场理解为“资金链趋紧”。于是OpenAI CEO萨拉·弗雷尔(Sarah Frair)的一席话(大概意思就是要钱),一下就把市场的恐慌点爆了。这姐们儿真是“在错误的时间点说了不合适的话”。市场本来就担心你家烧钱续不上(比如甲骨文ORCL的CDS风险),还跑出来火上浇油。就像VitalKnowledge说的,你越是拼命公关,市场越觉得你心虚。不过大家都爱看AI圈的戏,但是最不能忽视的还是AI基建(AI Infra)的订单和增长。还是那句话,你很难靠嘴炮去撑估值;而真正卖铲子、卖电、卖存储的,吃着算力增长红利。AI
科技周评:AI信仰崩了?别慌,放缓节奏,精挑细选,吃满价值!
avatar价值投资为王
51 minutes ago

10月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台积电危已?

今日下午,台积电公布了10月收入数据,单月营收3675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6.9%。 相比此前30%左右的增速而言,台积电10月营收增速大幅放缓: 业绩失速的情况下,台积电今年股价大涨45%,不免让人心生忧虑。 $台积电(TSM)$ 从老虎夜盘来看,台积电涨超3%,月度经营数据公布后,一度有所拉升: 由此来看,市场并不担忧台积电业绩放缓,根据三季报指引,台积电预计四季度营收在322-334亿美元之间,考虑到台积电业绩指引偏保守,实际数据有望超过指引上限,据此推算,四季度营收增速或在25%左右: 因此,台积电11月和12月营收增速有望回升,10月16.9%的增速只是个别现象。 但是,即使按照四季度指引上限来算,台积电的营收增速也呈现出放缓的态势,主要是此前基数升高,业绩放缓是大概率事件。 从市净率估值上看,台积电当前为7.7倍,没有2021年半导体牛市高点时高,但也处于近10年来相对较高位置: 展望2026年,分析师预期台积电营收增速在22%左右,从目前AI趋势来看,台积电明年业绩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从生产工艺上看,今年四季度,台积电最先进的2纳米工艺量产,明年收入贡献度有望大幅提升。届时,7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贡献的收入会更高: 一般而言,工艺越先进,台积电的盈利能力也越高,今年三季度,台积电毛利率为59.5%,净利率为45.6%,明显高于2021年时的水平: 盈利能力越高,市场给到台积电的市净率估值也越高,因此,从最近10年的估值走势来看,台积电是越来越高的! 因此,只要AI叙事逻辑不破,英伟达、AMD等芯片设计公司股价再创新高,台积电也有机会突破历史极值,股价再创新高。 我手里的台积电打算再拿一阵子看看,毕竟黄仁勋说未来几个季度的收入有望达到5000亿美元,还是很有想象力的!
10月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台积电危已?
avatar一路走来cd
16 minutes ago
虽然进入美股不多,这种事也经历多了。 影响不大,对于好公司是机会,上车机会
美国政府停摆将结束,快点公布非农数据吧,让市场震起来。
11月份,看着办吧 $英伟达(NVDA)$ 好像财报没有公布,它肯定牵扯到大盘的走势,减仓看到12月再说吧
avatar谋定后动
11-08 14:05

【谋周报】中国美元债敲醒美债的神经(2025年第45周|总第247期)

上周大家都被美股的过山车吸走了注意力,有条新闻被埋了:中国财政部在香港发了40亿美元(3年期 、5年期分别20亿美元)的美元主权债,认购率高达30倍,收益率几乎贴着同期限美债。投资者结构上看:地区上亚洲投资者53%、欧洲25%、中东16%、美国6%。在港交所挂牌。承销团包含德意志银行、汇丰等国际行。这意味着在中美关系缓和的大背景下,国际资金愿意按一线主权的价格来买单,说明对中国主权信用、对这批债的流动性,都不缺信心。 不是说好了要“去美元化”吗?怎么发行美元计价的中国国债呢?这对美国自身的国债发行有什么影响?美国国债的中长期又怎么看? 借船出海,岸上观风 对中国而言,去美元化是方向,是慢慢把贸易、清算、资产定价里对美元的依赖降下来;在美元市场发债是手段,是先把最深、最便宜、买家最多的水道借来用。这次发美元债主要有三个好处: 在离岸市场把中国的美元定价尺子立起来,让不同期限都有清晰的参照价; 把海外长期资金拉进来,让央行、主权基金、保险这些“长钱”成为稳定买家; 给香港加温,把交易和结算都放在一个国际化的码头上,省心省力。 同期美债季度再融资的合计发行规模约 1250亿美元,而中国本次仅 40亿美元,量级不到其 3.2%。美国国债日均成交量常年在 ~9000亿美元 以上,40亿美元连 0.5% 都不到,因此这样规模的供给只是滴水入海,无法对美债资金面形成持续挤压。 但这样的发债也给美财政部长贝森特提了一个醒,你们要是这么政府关门磨叽下去,市场的需求就被人家一点点的抽走了。 12月份是否降息成疑问 CME FedWatch 显示,12月降息 25bp 的押注从一个月前的 ~82%,降到现在大约 66–67%,已经不到“基本确定”的 70%门槛了。接下来本应由 CPI / PPI 来定性,但麻烦来了:联邦政府关门从10月1日 一直拖到现在,BLS 等机构停摆,很多数据该出出不来,
【谋周报】中国美元债敲醒美债的神经(2025年第45周|总第247期)
avatar小虎周报
11-07 18:09

【一周科技动态】为何谷歌连涨数周?苹果再度成为大盘基石?

涨跌纷纭——一周大科技表现本周宏观主线:本周期,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已成“记录最久”之一。政策环境目前是 “宽松预期 + 实际数据疲弱 +制度风险攀升” 三重夹击。美联储虽有降息空间,但路径并不明朗。整体来看,美国经济处于一个 “结构性警戒” 状态。就业疲弱、裁员上升但服务业活动尚有韧性;政府停摆导致数据盲区,政策判断难度加大;同时,贸易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依然是外部风险源。对于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而言,这样的中期环境意味着:增长放缓但通胀未见彻底回落,制度与政策风险不可忽视。大盘在本周继续高位回调,股市当前表现出“上涨引擎减弱、等待拐点确认”的特征。科技板块作为过去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力量,本周期出现拐点迹象。科技行业仍然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板块,但其未来将更注重“质”而非“量”。投资者应关注盈利稳健、商业模式清晰、估值合理的公司,而非盲目追随AI概念。短期来看,科技股的回调可能是结构性洗礼而非终结,但收益预期需调整。大科技本周在财报后继续走出分化行情,芯片回调,而GOOGL则连涨数周。至11月6日收盘,过去一周 $苹果(AAPL)$ -0.6%, $微软(MSFT)$ -5.45%, $英伟达(NVDA)$ -7.3%, $亚马逊(AMZN)$ +9.06%, $谷歌(GOOG)$ $谷歌A(GOOGL)$
【一周科技动态】为何谷歌连涨数周?苹果再度成为大盘基石?
avatar富哥only
11-07 19:19

对目前市场的思考

历史告诉我们,世界总能营造出平静的时期,让人们误以为这种平静会永远持续。 人们忘记了大海有潮汐,忘记了风暴并非异常,而是不可避免的规律,我们开始相信这种平静是事物的新常态。 但是不要忘记还有60年代的投机狂热、70年代恶性通货膨胀、1987年的股市崩盘、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这些事件名称不同、出发点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发生之前,人们普遍开始相信……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和平时期,就目前而言,我认为世界面临的不是单一事件,而是四股强大潮流的交汇,正将我们推向危险的激流 许多人正奋力划桨,却浑然不觉地冲向险境。 首先,大部分时间里,股市尽管日日波动,终与现实经济保持某种联系。 它与生产商品的工厂、运输货物的铁路以及销售产品的企业相连,股票的价格理应反映其背后企业的价值。”然而,到目前,这种联系如今已薄弱到几乎断裂。美国创造并推崇了一个全球金融体系,但是在这个体系中,金融经济几乎完全脱离了生产经济,这是不对的, 股市从资本分配给生产性企业的场所,蜕变为一个全球化的巨大赌场,筹码流动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情况令人震惊:有人交易几小时后就到期的期权。 有人购买毫无实际价值、毫无生产能力的数字代币 还有一些毫无盈利甚至没有盈利前景的公司,却被估值数十亿美元。 这是什么?这不是投资,而是纯粹的赌博。 这种赌场心态已从边缘走向金融生活的核心。 一整代人被灌输了一种观念:致富之道不是通过建立企业或投资于生产性资产,而是猜测下周哪张彩票会成为热门。但是同学们——因为一个建立在投机之上的体系,就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它创造了财富的幻象,却没有产生任何实际价值。 当你购买加密货币的份额,经济并未因此变得更具生产力,没有新产品被创造,没有新服务被提供,仅仅是金钱从一个口袋流到另一个口袋,而赌场从中抽取了丰厚的佣金。 相比之下,比如投资铁路,这笔资本会被用于铺设新轨
对目前市场的思考

实盘+美港股解读 – 美股遇支撑反弹后的动向,港股继续走出拐头之势11/6

实盘: 标普纳指分析 美股,我们之前预期,美股在均线附近得到一定的支撑,目前初步显现,这里面有标普6连阴的诉求,也有靠近20日线得到的支撑,如果看期货的话,已经刺穿20日线,那么,支撑会更加明显,那么,随后会发生什么呢?从周线角度看,持续振荡上行,从短期角度看,处于下跌走势中,得到了初步的支撑。所以,现状就是,周线级别并没扭转,短线大盘拐头与否将决定是否走稳。这是我们要整体把握的。 港股分析 港股大盘,在A股的牵引之下,昨天探底回升,今日拐头上行,创出短期的收盘新高。看A股,即将创出新高,所以,港股强势大涨,扭转了底部振荡的局面。 日经225分析 日经,我们前面提到,日经走势极为强势,高市交易持续发酵,这是基本态势,遇到外围波动,日经经历了大幅振荡,也出现下探均线而大幅回升,所以,整体依然处于稳健状态,短期中期还是处于振荡上行的结构。 黄金分析 黄金,目前持续夯实短期振荡平台,所以,方向并不明确,很简单,符合预期,就可以介入,没有分出方向前等待即可。 $今海医疗$ 最近注意到今海医疗(02225.HK)这个票,走势挺强的,明显比板块活跃。技术面上看,今天已经突破了前期的箱体压力位,如果后面能稳住、回踩确认支撑有效,那这波行情大概率还有修复空间,目标区间大概在1.4到1.8附近。 技术面走得漂亮,背后其实有基本面支撑。公司最近动作挺多,从披露的信息来看,方向很清晰,从传统微创外科器械,往“导航+可视化+AI”这条路走。这个转型在医疗赛道里意义不小。以前做器械主要靠卖产品、拼出货;而AI化之后,逻辑变了,不只是卖硬件,还能卖算法、卖导航系统,甚至后续的数据服务。这就意味着它的估值逻辑在切换,从“制造业PE”往“科技股PS”方向走。 尤其在脊柱这块,手术精准度要求特别高,导航系统和AI识别能力一旦成熟,就是效率、风险、成本的全线优化。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会提前给估值溢价,因为大家看到
实盘+美港股解读 – 美股遇支撑反弹后的动向,港股继续走出拐头之势11/6
avatar花香满楼
11-09 10:45
跟着大盘调整,也是好事。找机会做t或者加仓
我估计暂时回落,过段时间会再上涨起来的
已经走过的路都是有轨迹的,不要幻想啥被打回原形。

【虎友投资说】“大空头”出手!11亿空单压向AI双雄,英伟达要见顶了?⚡

AI行情正热,偏偏“大空头”出手了——最新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大佬 Michael Burry(《大空头》原型)押下 11亿美元空单,瞄准 $英伟达(NVDA)$$Palantir(PLTR)$ 等AI龙头,引发市场热议!😨这一波AI狂潮以来,英伟达、Palantir股价屡创新高,市值暴涨数倍。但随着估值水涨船高,机构博弈也愈发激烈——🧩 有人认为这只是短期情绪波动,“AI革命”才刚开始;💣 也有人警告估值过热,AI泡沫或已初现端倪。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大空头”的警告,你怎么看?是坚定信仰AI、继续加仓,还是选择落袋为安、先避避风头?以下是各位虎友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财迷][你懂的][你懂的]@郭施亮“大空头”11亿空单瞄准英伟达和Palantir,AI泡沫真的来了吗?AI泡沫是否真的存在?主要观察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AI是否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形成大量产业的协同效应。假如AI的发展,只是带动极少数企业、极少数产业的发展,那么在估值迅速膨胀的背景下,极易容易形成泡沫。但是,当AI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协同效应,并且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规模性增长,那么就不是泡沫了。第二个问题,新兴事物是否颠覆原有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并且带来更高效的生产运作。如果无法起到颠覆性的影响,只是在原来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换一种说法,那么将可能形成泡沫,或者是概念性炒作。然而,当AI发展可以起到颠覆性的影响,并且会带来更高效率的生产,带来更大
【虎友投资说】“大空头”出手!11亿空单压向AI双雄,英伟达要见顶了?⚡
avatar释迦牟尼
11-09 00:12
已经走过的路都是有轨迹的,不要幻想啥被打回原形。

一脉阳光成功转型?从影像服务到AI生态,数据“石油”引爆价值重估

千亿AI医疗赛道爆发前夜,今天和大家聊聊一脉阳光。 一脉阳光今年的变化非常明显,在半年报的数据也可以发现,归母净利润1644.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28.65%,同时固定资产较2024年末减少6.5%,占总资产比重下降4.53个百分点,说明轻资产转型已经开始成效显现。 现在,一脉阳光在AI+医疗领域的战略性转型,已经使其不再是传统的医学影像服务商,而是进化为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数据+AI”平台型公司。这也是今天和大家讨论的重点,资本市场对其将会切换新的估值逻辑和投资看点。 首先说说资本市场的新变化,其转型带来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收入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多元化。个人认为,公司最核心的变化是找到了传统业务之外的新增长曲线。 数据变现实现“从0到1”:公司在2025年10月底实现首笔千万元级别的大模型训练服务合同,千万级标准化数据资产具备稀缺性,未来可通过数据交易、保险合作、药企研发分成等模式变现,形成“数据即服务”(DaaS)收入。这验证了其医学影像数据的市场价值,为未来持续通过数据交易获利打开了空间。 产品化能力得到验证:旗下影禾医脉发布的胸部CT平扫辅助诊断AIR产品,实现了从“单病种小模型”到“基座大模型驱动”的跨越,也将市面上眼花缭乱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的AI应用从“单病种”到“单部位多器官多病种”进行了颠覆性迭代。 2.资本市场反馈:从“风险折价”到“成长溢价”。目前资本市场看待一脉阳光的眼光已经改变。 机构评级与资金动向 :华创证券、中信证券、国信等机构基于其数据资产与AI布局,给予“强推”、“买入”或“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明显的上行空间。 估值指标对比:市场开始将其与美国医学影像AI龙头RadNet、医疗数据平台Tempus AI进行对标。这些公司因其平台属性和技术壁垒在海外享有高估值,一脉阳光的类似叙事有助于提升其估值天花
一脉阳光成功转型?从影像服务到AI生态,数据“石油”引爆价值重估
avatarMukden
11-08 06:39
酸美国-爆吹中国,可惜A股比纳指差太多
avatar小虎AV
11-07 17:21

甲骨文已被“打回原形”,市场正在酝酿更大程度的回调?

市场对芯片制造商盈利潜力和极高股价估值的担忧日益加剧,分析师表示:现在还不是抄底的时候。 $甲骨文(ORCL)$ 已经回到了9月初的水平, $标普500波动率指数(VIX)$ 来到了20附近,情景仍然不明朗。大家觉得,市场是否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程度的回调?现在能抄底吗?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赢取虎币奖励! $标普500(.SPX)$
甲骨文已被“打回原形”,市场正在酝酿更大程度的回调?

🔥2025软件股真相:AI正在淘汰谁?又在暴拉谁?

软件板块,尤其是SaaS、云计算、网络安全和AI集成平台等领域,在2025年表现较为分化,既有部分受益于AI的强韧增长的公司,也有不少因为AI代替反而需求敏感的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AI应用的普及,以及对高效工具的旺盛需求、宏观因素如政府关门和AI盈利疑虑,也让市场波动加剧,导致股价时而暴涨暴跌。不少股票对AI新闻过度敏感(也制造了不错的买入机会)。根据行研调查,高增长软件公司预计今年收入增长13-25%,生成式AI能力成了核心竞争力。重要公司近期趋势详解趋势数据基于截至2025年10月底/11月初的年内表现(YTD),重点看股价、收入和预测。AI需求是最大推手,但波动性让投资像过山车一样刺激。1. $Atlassian Corporation PLC(TEAM)$ :云业务超预期+AI赋能,评级重申买入。11月4日单日涨3.93% ,但长期存在波动,过去6个月累计下跌29.63% ,股价处于“短期反弹、中期修复”阶段。公司的核心逻辑是“云业务增长超预期+AI赋能客户付费扩张”。26财年第一季度云业务增长26% ,超过投资者预期(24%),驱动因素包括:付费席位扩张:使用AI代码生成工具的客户,其付费Jira席位扩张率比非用户高5% ,AI工具显著提升客户粘性;数据中心迁移:企业加速从本地部署转向云原生,带动云迁移相关收入增长;交叉销售:Teamwork Collection套件等产品推动客户ARPU(单用户收入)提升,不含迁移的云新增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同比增长35% 。财务指引与长期展望上调指引:2026财年云业务增速指引从21%上调至22.5% (+150基点),总收入增速从19%上调至20.8% (+180基点),非GAAP EBIT利润率从24%上调至25.5% (+150基
🔥2025软件股真相:AI正在淘汰谁?又在暴拉谁?
avatareffortless
11-07 23:08
是的
avatar大小摩
11-07 19:52
比4月份还恐怖,这周除了周三,其他4天中小盘股都在崩盘。4月份跌多了至少还能强力反弹一下 $纳斯达克(.IX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