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潮
芯潮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半导体行业观察
IP属地:北京
0关注
3299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芯潮
09-24

业绩炸裂、股价暴涨、估值高企,美光未来怎么走?

昨晚,存储巨头美光公布了2025财年四季报,对应截止今年8月28日的三个月业绩。与分析师预期相比,美光第四财季全面超预期:预计指引方面,美光预计26财年一季度营收约125亿美元,同比增长43.5%,大超分析师预期的119亿。虽然当期业绩及指引炸裂,但美光盘后股价波澜不惊,仅略微上涨0.43%: $美光科技(MU)$ 业绩火爆VS股价反应冷淡,美光未来何去何从?在第四财季公布前,美光股价相当凶猛,直接从62美元拉到了170,创下历史新高:巨大的涨幅已经暗含投资者对本次财报的乐观预期,因此,当实际数据摆在资本市场面前的时候,多数人的反应较为平静。短期走势受到预期兑现影响,未来会不会重拾升势?美光是存储芯片巨头,原本产品主要用于PC和手机,但AI爆发后,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极具飙升,尤其是HBM(高带宽内存),作为GPU和ASIC(定制化芯片)必备的关键零部件,美光从AI中受益匪浅。因此,从第四财季来看,美光的收入达到了113.2亿美元,同比大增46%,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11.5亿,营收创历史记录:营收大增的关键原因在于HBM供不应求,同时挤压了传统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产能,导致价格上升。第四财季,美光DRAM出货量环比增长约12%左右,NAND(闪存)同比下降约5%。价格方面,DRAM环比增长低两位数,NAND环比上涨高个位数:存储芯片价格变动历来较为剧烈,而销量方面的波动略小,因此,当价格上涨时,美光业绩暴增、股价暴涨。反过来,当产品售价下降,美光业绩降幅会非常明显,股价暴跌。有此特性,美光等存储芯片被誉为最强半导体周期股。在价格上涨带动下,美光第四财季的盈利能力爆表,毛利率达到了44.7%,远超管理层给出的40%-42%的指引。更炸裂的是,美光预计26财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在50.5
业绩炸裂、股价暴涨、估值高企,美光未来怎么走?
avatar芯潮
09-23

阿斯麦为何大涨?

最近,阿斯麦连续大涨,股价重回900美元上方,逼近历史最高点的1110美元: $阿斯麦(ASML)$ 这波大涨令人颇感意外,毕竟此前的二季报不及市场预期,管理层因关税及地缘政治原因,对2026年的增长表达了不确定性。受此影响,阿斯麦二季报后股价暴跌8.3%,最大回调超16%,与美股及半导体龙头迭创新高的走势截然相反。既如此,为何过了不足2个月,投资者对阿斯麦的预期就彻底反转了呢?阿斯麦连续大涨的原因是什么?从时间上看,阿斯麦涨幅较大的三个交易日分别是9月5日、9月15日和9月18日,涨幅分别为3.75%、6.56%和6.37%。9月5日发生了什么?当日博通公布了财报,业绩及订单超预期,股价当日大涨9.4%。在业绩会上,博通称获得某大客户的定制化AI芯片巨额订单,金额高达100亿美元,预计明年年中交付。市场猜测此名客户是OpenAI。受此影响,投资者担忧定制化芯片会抢夺英伟达GPU市场,因此,英伟达9月5日股价下跌2.7%。虽然博通欲挑战英伟达AI芯片霸主地位,但对于半导体上游公司而言,无论谁胜出,它们都将受益。如博通、英伟达的芯片都需要台积电代工,而台积电则只能向阿斯麦购买光刻机,向应用材料购买刻蚀设备,向拉姆研究(泛林集团)购买薄膜沉积设备,向爱德万购买测试设备,向美光、SK海力士、三星电子购买存储芯片。因此,OpenAI等科技巨头加大资本开支,将利好芯片制造及设备公司。从半导体公司9月涨幅来看,领涨的公司主要是半导体设备类,像阿斯麦涨超27%、应用材料涨超24%、东京电子涨超31%:除了博通外,OpenAI还与甲骨文签署了一份3000亿美元的合同,将在未来五年内向甲骨文购买巨额算力,大超市场预期。而昨日,英伟达更是计划向OpenAI投资千亿美元,共建数据中心,打消了市场对OpenAI资金紧张
阿斯麦为何大涨?
avatar芯潮
09-16

英伟达之外:存储和AI硬件正在悄悄改写半导体胜负手!

当市场还在讨论“谁能跑赢 $英伟达(NVDA)$ ”的时候,真正悄然变动的是另一条链条——存储(HDD/SSD/NAND/DRAM)+AI服务器配套+设备端,正在被一波由超大模型与数据中心扩容共同驱动的刚性需求推上风口。今天的信号不是孤立的新闻,而是“价格→供给紧张→机构上调预期→资金跟进”的四连击:SanDisk/NAND首发涨价、Micron/DRAM/NAND跳价/惜售与机构上调、Western Digital 与Seagate跟进HDD涨价、以及设备龙头ASML出现内部买盘。这一串动作都在同步发生,说明行情有“基本面验证”的味道,而非纯概念炒作。9月15日Semi复盘存储方向出现短期涨价+中期需求持续的“Price & Volume”双重催化: $SanDisk Corp.(SNDK)$ 已宣布 NAND 涨价,Micron/业内也出现“暂停报价/惜售”信号,Western Digital 当天通知客户上调 HDD 价格,市场对存储景气回升的预期被迅速放大机构开始把“AI驱动的存储需求”量化入估值:UBS、Citi 等纷纷上调 Micron 目标价(UBS 把 MU 拉到 185 美元区间),并给出未来几个季度 DRAM/NAND 平均售价上行的预测,说明券商已把超大模型带来的长期存储需求写进模型半导体设备(尤其光刻)作为周期传导口,确定性更强:ASML 的内部人买入、并且长期资本开支若因内存涨价而回暖,ASML 将直接受益,成为板块里“压舱且确定性高”的配置板块分化将加剧:从“有账面业绩/价格话语权”的存储龙头,到“业务模式依赖外部大客户且缺壁垒”的GPU租赁/算力外包类企业,市场会显著区分估值溢价
英伟达之外:存储和AI硬件正在悄悄改写半导体胜负手!
avatar芯潮
09-10

EDA巨头暴跌,能抄底吗?

昨晚,美股盘后,EDA软件巨头新思科技公布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今年7月31日的三个月业绩,收入和利润悉数不及分析师预期:受此影响,新思科技盘后股价暴跌19.26%: $新思科技(SNPS)$ 具体来看,新思科技第三财季营收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7.7亿:分业务看,设计自动化业务营收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1.8亿;IP业务营收4.28亿美元,同比下滑7.66%,大幅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52亿:新思科技的设计自动化业务是利用软件工具自动化芯片和电子系统设计的过程,缩短芯片设计时间,节省成本,提高可靠性。IP业务则包括接口IP、高速SerDes IP、内存接口IP安全与加密IP等。AI时代来临导致芯片复杂度提升,新思科技从该趋势中受益。从第三财季业绩来看,芯片自动化设计业务符合预期,而IP业务则扑街。IP业务的下滑让市场颇为意外,管理层的解释有三点:一是新的出口限制扰乱了中国的设计启动,加剧了中国市场的疲软;二是一家大型代工客户面临的挑战也对今年业绩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三是制定的某些路线图和资源调配决策未产生想要的效果。由于IP业务的下降,新思科技的利润受到很大影响,第三财季的毛利率为78.1%,较去年同期低了近3个百分点。调整后净利率更夸张,从去年同期的29.54%下降至18.54%,导致第三财季净利润同比下滑28.4%:利润降幅高于收入不难理解,主要是IP收入下降的同时,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仍在增长,如第三财季销售费用2.6亿,同比增长22.7%;管理费用2.8亿,同比增长86.5%;研发费用6.3亿,同比增长23%。费用端的高增也与第三季度完成对仿真软件公司Ansys的收购有关。受IP业务不及预期的影响,管理层对第四财季持保守
EDA巨头暴跌,能抄底吗?
avatar芯潮
09-10

继续狂飙的AI龙头股!

最近,AI概念股出现分化,英伟达、AMD出现调整,博通、台积电创下历史新高。 $英伟达(NVDA)$ $美国超微公司(AMD)$ $博通(AVGO)$ $台积电(TSM)$ 分化的背后是GPU和ASIC之间的竞争孰更胜一筹。从英伟达的角度来说,GPU更通用,性能强大。从博通的角度来说,ASIC更专用,待大模型稳定后,市场份额将超GPU。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相持不下时,有一类AI概念股在持续狂飙,即高速互联,如credo。 $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 Ltd(CRDO)$ Credo是一家高速互连芯片与系统公司,主要产品有3种,一是AEC(有源电缆),二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三是PCIe重定时器。Credo也有IP授权业务,不过收入规模较小,过去一个季度的营收为602万美元,虽同比增长152%,但占收入的比重只有2.7%,且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AEC(有源电缆)是在铜缆的两头加上了retimer芯片,用于提高信号传输能力。实现 GPU 与 GPU、GPU 与交换机之间的高速连接(比如 400G、800G 甚至未来1.6T的互联)。Retimer芯片是AEC组件的关键门槛,其核心技术基于SerDes。在数据中心、AI服务器、5G等高速互联场景下,信号通过电缆或PCB走线时会出现衰减、抖动、失真,导致无法可靠传输。Retimer芯片可以有效解决
继续狂飙的AI龙头股!
avatar芯潮
09-09

博通大战英伟达,最后的赢家却是它?

上周四盘后,博通公布了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8月3日的季度业绩,略超分析师的预期。最炸裂的是,博通宣布拿下第四个ASIC(定制化芯片)大客户,订单金额高达100亿美元,将于2026财年三季度前后完成交付。据知情人士介绍,该名大客户为OpenAI。受此影响,博通上调了2026财年AI半导体营收增速,虽未给出具体比例,但分析师普遍预期将同比增长94%,远高于此前管理层给出的50%-60%的增速指引。这份财报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博通上周五股价大涨9.4%,周一再涨3.2%。 $博通(AVGO)$ 与之相比,另一家AI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就有些落寞了,上周五股价下跌2.7%,周一涨幅也只有0.77%,不敌台积电、阿斯麦等其他半导体公司。 $英伟达(NVDA)$ $台积电(TSM)$ $阿斯麦(ASML)$ 俗话说,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对手的成功更令人难受。不同于博通财报披露后,股价上涨,分析师上调目标价,英伟达财报后的表现则有些不堪,不仅股价连续下跌,花旗分析师还罕见下调了目标价,理由是博通XPU正对GPU构成实质性威胁!在博通的业绩会上,管理层认为,随着AI数据中心规模扩大,XPU在前四大客户中的份额将超过GPU!这四大客户是谷歌、Meta、字节跳动和OpenAI。博通给出的理由是XPU,或ASIC(定制化芯片)相比GPU,专用性更强,成本更低,当AI大模型的软件架构趋于稳定,底层库优化完成,并且实际部署效果良好后,他们会有越来越强的动力将更大比例的计算能力迁移至
博通大战英伟达,最后的赢家却是它?
avatar芯潮
09-05

XPU份额超GPU,博通是下一个英伟达?

昨日,美股盘后,博通公布了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8月3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博通的营收和利润皆超预期:虽然业绩靓丽,但一如英伟达一样,博通在财报公布前,股价较四月低点暴涨近130%,投资者已将乐观预期计提在股价中。因此,小幅超预期的财报公布之后,博通股价一度下跌。但在业绩会上,管理层称AI相关的需求依旧旺盛,订单量极为强劲,且在上个季度,一家大客户向博通下达了100亿美元的生产订单,由此,博通预计2026年AI营收增速将高于此前预期的50%-60%!受此影响,博通盘后股价涨超4.5%,股价创历史新高: $博通(AVGO)$ 具体来看,博通三季度营收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58亿指引,亦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8.4亿:分业务看,半导体业务营收9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7.3%,略好于分析师预期的91亿;软件业务营收67.86亿,同比增长28.4%,略好于分析师预期的67.5亿:在半导体业务中,AI相关的收入为52亿美元,同比增长63%,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1亿,占半导体收入的比重提升至56.5%:非AI相关的半导体业务营收40亿美元,环比基本持平。其中,宽带业务实现了强劲的环比增长,但企业网络和服务器存储业务环比下滑;无线和工业业务则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符合预期.第三季度基础设施软件收入为68亿美元,同比增长17%,高于此前67亿美元的预期,主要是Vmware带动。受益于软件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半导体产品组合结构的优化,本季度毛利率达到了78.4%,高于管理层此前的指引。展望四季度,博通预计总收入约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0.5亿。其中,半导体业务收入预计约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AI半导体收入预计达到62亿美元,同比增
XPU份额超GPU,博通是下一个英伟达?
avatar芯潮
08-28

财报靓丽,股价不涨反跌,英伟达到头了?

昨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二季报,对应截止今年7月27日的三个月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英伟达二季度整体收入及利润皆超预期,且三季度指引同样超预期:但二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小幅不及预期,引发投资者业绩增速放缓的担忧,英伟达盘后股价下跌3%: $英伟达(NVDA)$ 明明业绩靓丽,英伟达却为何不涨反跌?这到底是市场错杀,还是背后暗藏隐忧?从二季度收入来看,英伟达总收入为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5.6%,略超分析师预期的462.3亿:分业务看,最核心的数据中心营收411亿,同比增长56.4%,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3亿;游戏业务营收43亿,同比增长49%,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8.2亿;汽车芯片营收5.86亿,同比增长69%,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93亿;专业可视化营收6亿,同比增长32%,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3亿;OEM及其他营收1.73亿,同比增长96.6%:于英伟达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收入是数据中心,游戏业务占比已经低于10%,汽车、专业可视化、OEM等业务占比更低,对股价的影响几乎为0。因此,二季度数据中心营收略低于分析师预期,还是令人有所担忧的。不过,英伟达预计三季度营收在529-551亿美元之间,中值540亿,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34.6亿,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引不包含H20的收入。而且,英伟达数据中心二季度营收不包括对华定制芯片H20,为此损失了40亿美元的收入。而今年8月,美国政府已经解除出口禁令,特朗普甚至表示,他会考虑批准一款基于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芯片,但要求其性能比该公司顶级产品差30%至50%。考虑到美国政府已经和英伟达达成协议,将从对华销售H20收入中提成15%,加上特朗普商人总统的特性,英伟达对华推出Blackwell架构的芯片完全有可能。Bl
财报靓丽,股价不涨反跌,英伟达到头了?
avatar芯潮
08-15

半导体设备巨头,崩了!

昨日,美股盘后,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公布了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今年7月27日的季度业绩。从三季报来看,应用材料表现亮眼,但预计四季度营收将由增转降,引发投资者踩踏,盘后股价暴跌14%: $应用材料(AMAT)$ 应用材料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巨头,年销售额媲美阿斯麦的光刻机,是半导体刻蚀设备领域的巨无霸!在2025财年三季度,应用材料总收入达到73亿美元,同比增长7.7%,超过管理层给出的72亿指引中值(67-77亿区间):分业务看,应用材料三大业务在过去的一个季度悉数实现增长,并超过管理层给出的指引。其中,半导体系统销售额为54.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超过管理层给出的54亿指引;应用材料全球服务(面向已经在晶圆厂、封装厂运行的半导体设备,提供维护、升级、优化、改造等服务)营收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过管理层给出的15.5亿指引;面向显示面板市场的收入为2.63亿,同比增长4.8%,超过管理层给出的2.5亿指引:从区域上看,应用材料25财年三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台湾市场,美国、韩国、欧洲等区域表现不佳。其中,美国区营收6.83亿,同比下滑35%;中国大陆营收25.5亿,同比增长18.3%;台湾地区营收18.4亿,同比增长60%;韩国营收11.6亿,同比略增5.3%;欧洲营收1.6亿,同比下滑53%:美国和欧洲市场收入下滑并不意外,主要是英特尔管理层更替,新任CEO取消了此前暴力扩张晶圆厂的计划。欧洲市场半导体公司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汽车市场,这两个领域仍未明显复苏,客户在资本支出方面比较谨慎。韩国市场,三星在AI市场表现拉胯,HBM3E尚未供货英伟达。台湾市场则在台积电增加资本开支带动下,有明显的增长。中国大陆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意外增长,可能是部分客户投资拉动,管理层在
半导体设备巨头,崩了!
avatar芯潮
08-14

华虹太猛了,还能涨多久?

最近2个月,华虹真是开了挂了,股价一路从47涨到了70%,涨幅超50%: $华虹公司(688347)$ 消息面上,华虹上周四盘后发布了二季报,营收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3%,略超分析师预期的5.625亿:但净利润表现不佳,为790万美元,大幅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280万美元。财报公布后,华虹连跌2日,跌幅超6%。另一家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同日发布二季报,营收和毛利率悉数超预期,但三季度指引不佳,财报披露后次日大跌8.19%。本以为二季报会为两家公司牛市行情画上句号,但谁承想,华虹连续3日大涨,迭创历史新高,捎带着把大哥中芯国际也带起来了。 $中芯国际(00981)$ 这是咋回事呢?从三季度指引来看,华虹预计营收在6.2-6.4亿美元之间,中值同比增长19.7%,明显好于分析师预测的6亿美元;预计毛利率在10%-12%之间,明显高于分析师预测的9.23%。由此来看,华虹二季报表现亮眼,强势上涨情有可原。反观中芯国际,预计三季度营收在23.4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仅7.9%,此前2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8.4%、16.2%:从趋势上看,中芯国际的营收增速明显放缓,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从目前最新的订单状况来看,预计至少到今年10月份左右,中芯国际产能依然维持供不应求,表明客户获取市场份额的能力可以持续。因关税政策紧急拉货动作到8、9月份停止,预计到第四季度急单和拉货情况会相对变缓,但中芯国际对订单获取有很大信心,且预计不会对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明显影响。此番表述不免让投资者担忧业绩在四季度继续放缓。考虑到半导体代工有明显的周期属性,一旦业绩高峰渡过,迎接的将是下行周期。而从估值上看,中芯国际市净率处于历史
华虹太猛了,还能涨多久?
avatar芯潮
08-08

关税不足为虑,半导体重启升势?

昨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的关税,但对于那些已承诺在美国生产或正处于在美国建厂过程中的公司,则不会适用此关税 。特朗普表示:“即使你还没开始大量生产,只是在建设阶段,考量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以及相关建设,如果你正在建厂,就不会收关税。”当天宣布的内容并非正式的关税公告,特朗普也未提供更多细节。目前尚不清楚会有多少企业及国家受到这项关税影响,但依据特朗普的说法,台积电不会受到关税影响,因为早在2020年,台积电就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设厂,规划首期投资约40–120亿美元,后在2024年,台积电宣布追加投资至650亿美元!今年3月,台积电再度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加上此前的650亿,总投资额将达到1650亿美元!这项扩大投资包含兴建三座新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以及一间主要研发团队中心,此专案是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单项外国直接投资案!受此影响,昨日台积电大涨4.86%: $台积电(TSM)$ 除台积电外,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表示,韩国已与美国达成协议,美方答应在未来的关税中给予韩国“最惠国待遇”,特别是在半导体和生物领域,这意味着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国半导体企业不会被征收100%关税!目前,三星电子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拥有两家芯片制造厂,SK海力士此前也已宣布在印第安纳州兴建高带宽内存(HBM)封装工厂及研发设施。今年4月,《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三星计划在此前已经宣布的对美国投资17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兴建一座新的先进制程晶圆厂、一座先进封装厂和一个研发中心,使得总体的投资金额达到约440亿美元 。考虑到三星刚刚与特斯拉达成总价值165亿美元的芯片代工合约,预计在美投资额还有提升空间。但SK海力士能否仅凭封装工厂投资获得完整的关税豁免仍存疑。
关税不足为虑,半导体重启升势?
avatar芯潮
08-07

业绩放缓、估值高位,中芯国际要凉?

刚刚,中芯国际公布了二季报,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环比下降1.7%,高于管理层给出的环比下滑4%-6%的指引:二季度毛利率20.4%,超出管理层给出的20%指引上限:由此来看,中芯国际二季度大超预期。但是,从三季度指引来看,中芯国际业绩明显放缓,其中,预计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5%-7%,按中值算,营收约23.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9%,增速创一年半以来的新低。预计三季度毛利率在18%-20%之间,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1.1%。二季报中管理层没有解释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的原因,具体要等到明天早上业绩电话会。从中芯国际的收入结构来看,智能手机贡献了25.2%的收入,电脑与平板贡献了15%的收入,消费电子贡献41%,其余是可穿戴设备8.2%、工业与汽车10.6%:智能手机市场在二季度有所疲软,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1%,这是该行业连续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跌: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二季度下滑4%,补贴带来的提振效应开始减弱:从中芯国际二季度来看,智能手机营收5.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补贴导致的需求提前,或让三季度的出货量继续恶化,拖累中芯国际业绩增速,关注管理层在明日业绩会上的展望。业绩即将放缓的情况下,中芯国际的市净率估值处于历史较高位置,恐怕要悬了: $中芯国际(00981)$
业绩放缓、估值高位,中芯国际要凉?
avatar芯潮
08-06

二季报不及预期,AMD暴涨之路戛然而止,未来何去何从?

昨日,美股盘后,AMD公布了二季报,营收超预期:但公司股价大跌6.3%,为此前强势行情画上句号: $美国超微公司(AMD)$ 这样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关键因素在于财报披露前,投资者情绪过于乐观,AMD从4月低点一口气涨了139%。巨大涨幅下,财报稍有瑕疵就会引发大跌,这在ARM、安森美等半导体公司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ARM Holdings(ARM)$ $安森美半导体(ON)$ 其实,即使二季报大超预期的半导体巨头,财报后走势也不佳。比如台积电,二季报全面超预期,三季度指引也亮眼,但财报后走势并不好,仅仅短期冲高,很快就转跌,完全看不到新一轮行情即将展开的征兆。 $台积电(TSM)$ 因此,AMD二季报后大跌6%,并不是二季报有什么问题,也不是AI GPU业务未来趋势恶化,纯粹就是资金获利了结。具体来看,AMD二季度营收76.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7%,超过分析师预期的74.3亿:分业务看,AMD数据中心二季度营收32.4亿,同比增长14.3%,不及分析师预期的32.5亿,主要是美国政府出口管制禁令,导致MI308GPU无法卖到中国;客户端二季度营收25亿,同比增长68%,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5.6亿;游戏业务二季度营收11.2亿,同比大增73%,大超分析师预期的7.5亿,主要是下游客户去库存结束,叠加新产品备货拉动;嵌入式业务营收8.2亿,同比下滑4.3%,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8.3亿,主要是下游市场复苏情况残次不齐,部分领域仍在去库存:受GPU出口管制影响,AMD
二季报不及预期,AMD暴涨之路戛然而止,未来何去何从?
avatar芯潮
08-05

又暴跌,汽车芯片龙头何时完成渡劫?

昨日,汽车芯片龙头安森美公布了二季报,与分析师预期相比,喜忧参半:其中,安森美二季度营收略超预期,但受行业寒冬及战略转型影响,盈利能力低于预期。考虑到二季报发布之前,安森美股价一度从今年4月低点翻倍,投资者对安森美充满乐观情绪。但从二季报及三季度指引来看,安森美虽然渡过了最低谷,但复苏进程远不及投资者预期。因此,安森美股价昨日暴跌15.58%,惨不忍睹: $安森美半导体(ON)$ 具体来看,安森美二季度营收14.7亿美元,同比下滑15.4%,略超管理层给出的14.5亿指引中值:分业务看,汽车芯片二季度营收7.3亿,同比下滑19.2%,超过分析师预期的7.1亿;工业芯片营收4.06亿,同比下滑13.2%,不及分析师预期的4.3亿;其他市场营收3.3亿,同比下滑8.6%,超过分析师预期的3亿:汽车芯片疲软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下游客户去库存、欧美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以及关税不确定预期下,客户谨慎下单。唯一的亮点是中国区收入环比增长23%,主要是安森美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近半,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工业市场二季度的表现不及预期,主要是传统工业市场收入环比下滑,而医疗、国防及航空航天市场保持复苏,营收环比增长。其他市场二季度环比增长16%,主要是数据中心业务大爆发,同比增长近100%,但业务规模仍然较小。不过安森美正在携手英伟达推进 800V AI 数据中心电源架构变革,来自数据中心的收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下游市场处于低谷,安森美加速战略转型,退出盈利能力低、竞争激烈的市场,仅二季度退出业务的规模就达到1亿美元,全年有望达到2亿美元双重打击下,安森美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5.2%下降至37.6%:展望三季度,安森美预计营收在14.65-15.65亿之间,按中值算,同比下滑14%,但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
又暴跌,汽车芯片龙头何时完成渡劫?
avatar芯潮
07-31

ARM利润雪崩,股价大跌,未来何去何从?

昨日,ARM公布了2026财年一季报,对应今年二季度的业绩,营收符合预期,但净利润大幅不及预期:受此影响,ARM今日盘前股价大跌7%: $ARM Holdings(ARM)$ 具体来看,ARM一季度营收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略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0-11亿指引中值,符合分析师的预测:分业务看,一季度专利使用费收入5.85亿,同比增长25.3%,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96亿;授权及其他收入4.68亿,同比下滑0.8%,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56亿:ARM是芯片架构霸主,下游客户主要是手机、PC等消费电子终端厂商,随着AI兴起,芯片复杂度大幅提升,对性能及功耗提出更高的要求。ARM架构刚好适应了这一趋势,相比X86架构,ARM还支持定制及统一软件堆栈,受到数据中心客户的大力欢迎。因此,ARM成为AI浪潮中绕不过去的核心受益公司。在产品布局上,ARM为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和高性能计算CPU市场推出了Arm Neoverse架构,与 Intel Xeon、AMD EPYC等X86架构同台竞技。在一季报中,ARM表示基于Neoverse架构设计的芯片,已经占据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中的市场份额达到近50%!而一年前,Arm Neoverse的市场份额才18%,可见ARM架构在数据中心领域强悍的竞争能力!除Arm Neoverse外,推动ARM增长的另一动力是Arm 计算子系统(Compute Sub-System, CSS),是 Arm 提供的一种预先集成和验证好的芯片参考设计,帮助芯片厂商快速构建基于 Arm 架构的复杂 SoC(系统级芯片),特别面向数据中心、云计算、AI 加速、高性能边缘计算等基础设施级市场。相比其他架构,ARM CSS的价格更高,与去年相比,CSS许可数量已经增加了1倍多。而
ARM利润雪崩,股价大跌,未来何去何从?
avatar芯潮
07-31

移动芯片乏力,高通重金杀入数据中心,能成吗?

昨日美股盘后,高通发布2025财年三季报,对应截止今年6月29日的成绩单。与分析师预期相比,高通三季报全面超预期:但高通三季度手机芯片收入不及预期,且预计下一季度QTL(Technology Licensing,技术授权)收入同比下滑约11%,导致公司盘后股价下跌5%: $高通(QCOM)$ 具体来看,高通三季度营收103.65亿,同比增长10.3%,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03.3亿,略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03亿指引中值:分业务看,三季度手机芯片营收63.3亿,同比增长7.3%,不及分析师预期的64.8亿;IoT芯片收入16.8亿,同比增长23.7%,大超分析师预期的15.8亿;汽车芯片营收9.8亿,同比增长21.3%,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7亿;QTL营收13.2亿,同比增长3.5%,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2.5亿: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1%,这是该行业连续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跌:虽然手机出货量整体低迷,但安卓阵营维持强势,如三星二季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3%,小米持平,苹果下滑2%:得益于骁龙 8 Elite 移动平台在高端市场上的渗透,高通手机芯片业务逆势增长,但低于分析师预期。不过,根据管理层的指引,高通预计四季度手机芯片营收约66.44亿,同比增长9%,超分析师预期。管理层的解释是9月新推出的手机芯片需求强劲。由此来看,虽然手机芯片三季度低于预期,但好在下个季度扳回一局,不算太差。IoT业务三季度大超预期,主要是AI眼镜芯片需求高于预期,尤其是Meta的AI智能眼镜需求持续超出预期。本季度,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AI眼镜,上架之后,快速断货,销量超出了此前预期的数倍!小米AI眼镜项目负责人李创奇表示,3年内,小米AI眼镜的年出货量可能超过500万。虽
移动芯片乏力,高通重金杀入数据中心,能成吗?
avatar芯潮
07-30

比英伟达还猛的AI小龙头!

昨日,Celestica(代码CLS,天弘科技)公布二季报,业绩全面超预期:与此同时,Celestica上调了2025年业绩指引,由此前的108.5亿营收,上调至115.5亿;调整后经营利润率由7.2%上调至7.4%:受此影响,Celestica股价大涨16.5%,再创历史新高: $天弘科技(CLS)$ Celestica是全球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电子制造服务)龙头企业之一,提供端到端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和供应链服务,包括原型开发、PCB 装配及整机组装、元器件采购及售后服务等,专注于通信、工业和 AI 服务器等高复杂度电子制造。Celestica有两个业务分部,包括先进技术解决方案(ATS)和连接和云解决方案(CCS),前者由航空航天、工业、医疗和资本设备业务组成,后者由通信和企业(服务器和存储)终端市场组成。今年二季度,Celestica营收28.9亿美元,同比增长21%,超分析师预期的26.7亿,也高于管理层给出的25.75-27.25亿指引:分业务看,先进技术解决方案二季度营收8.2亿,同比增长6.7%;连接和云解决方案营收20.7亿,同比增长27.7%: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终端市场在军工及工业市场,二季度增长主要来自资本设备(半导体设备类)业务和工业业务的需求复苏。Celestica最有看点的业务是连接和云解决方案,因为包含当下最为火热的AI服务器业务。Celestica和英伟达关系紧密,得益于科技巨头疯狂加码数据中心,连接和云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速较快,其中,通信终端市场收入在二季度增长了75%,主要是HPS(专注于高性能计算(HPC)、云基础设施和网络设备等复杂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与供应链服务)及高速光互连与光模块领域的制造和集成服务需
比英伟达还猛的AI小龙头!
avatar芯潮
07-29

历史新高,EDA巨头重启主升浪?

昨日美股盘后,EDA巨头铿腾电子公布二季报,营收及调整后净利润皆超分析师预期:业绩指引方面,铿腾电子预计三季度营收在13.05-13.35亿美元之间,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3.2亿,同时上调了年度营收指引。受此影响,铿腾电子盘后股价涨超6.6%: $铿腾电子(CDNS)$ 如果铿腾电子今日能够维持盘后强劲走势,意味着公司股价在经过一年多调整后,再次突破历史新高:在技术分析投资者眼里,突破横盘震荡区间上沿,意味着新一轮上升周期的来临,铿腾电子能复制2024年前凌厉的涨势吗?首先,对于不太了解铿腾电子的投资者,简单介绍下公司业务。铿腾电子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与新思科技、西门子EDA并称三巨头。 $新思科技(SNPS)$ EDA下游客户主要是英伟达、AMD等芯片设计公司。铿腾电子EDA工具可以帮助芯片设计公司加速开发、降低成本与风险,是必不可少的工具。EDA工具贯穿芯片设计全流程,一旦客户采用了铿腾电子的工具,迁移成本极高。随着AI时代来临,芯片复杂度大幅提升,铿腾电子的EDA工具大为受益,带动业绩持续增长。具体来看,铿腾电子二季度营收为12.75亿美元,同比增长20.2%,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2.5亿:分产品看,核心的EDA二季度营收9.06亿,同比增长17%;半导体IP收入1.66亿,同比增长20.2%;SDA(System Design and Analysis系统设计与分析)营收2.04亿,同比增长37.4%:铿腾电子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受到AI驱动。如今年二季度,铿腾电子推出了 Cadence Cerebrus AI Studio,这是业界首个 Agentic AI(智能体代理),能自主学习芯片设计流程、生成
历史新高,EDA巨头重启主升浪?
avatar芯潮
07-25

疯狂裁员,英特尔断臂求生!

昨日美股盘后,英特尔公布了二季报,营收大超预期,但利润率大幅低于预期:财报公布后,英特尔盘后股价下跌4.63%: $英特尔(INTC)$ 英特尔二季度营收表现不错,达到128.6亿美元,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8.8亿,也高于管理层给出的112-124亿指引上限,同比微增0.2%:分业务看,传统的PC客户端业务营收78.7亿,同比下滑3.3%,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2.9亿,主要是下游客户在关税生效前加紧囤货以及PC市场的复苏;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9.4亿,同比增长3.5%,高于分析师预期的37.3亿,主要是企业端增加传统服务器推动;代工业务营收44亿,同比增长3.2%,该业务主要为英特尔自身服务,表现好于预期的原因是PC业务超预期;其他业务营收10.5亿,同比增长19.5%,该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Mobileye、Altera和IMS,其中,Mobileye二季度营收增速为15.3%,Altera今年三季度将完成出售:虽然各项业务的表现超出预期,但因为裁员及减值带来巨额费用,导致二季度的毛利率为27.5%,大幅低于管理层给出的34.3%指引:对于今年三季度,英特尔给出的收入指引是126-136亿,分析师预期为126.4亿,取中值算,同比下滑1.4%,环比增长1.9%。按照以往惯例,三季度是旺季,环比增速在高个位数,但由于之前下游客户在关税生效前加紧囤货,导致管理层对三季度的指引偏谨慎。管理层预计三季度调整后毛利率在36%,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7.3%。英特尔此前已经裁员15%,计划到今年年底将员工数量降至7.5万人,较上半年人数下降20%:由此可见,陈立武出任CEO后,首要任务是精简人少,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率。这样的做法是改革必经之路,而且,英特尔组织冗长,效率低下在业界是出了名的。除了裁员,陈立武
疯狂裁员,英特尔断臂求生!
avatar芯潮
07-23

德州仪器暴跌,半导体疯牛行情告一段落?

昨日美股盘后,德州仪器公布了二季报,营收及每股收益超预期:但公司对三季度业绩有所谨慎,引发盘后股价暴跌12%: $德州仪器(TXN)$ 德州仪器不是近期翻车的唯一半导体龙头,此前,汽车芯片龙头恩智浦发布二季报,业绩及指引悉数超预期,但因此前股价涨幅巨大,市场情绪乐观,财报稍有瑕疵便容易引发股价重挫。 $恩智浦(NXPI)$ 但实际上,德州仪器已经走出低谷,除汽车市场外,其他市场皆已迎来复苏,基本面并无变化,但此前,德州仪器一口气从4月时的低点涨了58%,三季度指引略显谨慎,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也并不难理解。具体来看,德州仪器二季度营收44.48亿美元,超过管理层给出的41.7-45.3亿指引中值,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3.58亿,同比增长16.4%:分业务看,模拟芯片二季度营收34.5亿,同比增长17.9%;嵌入式处理器营收6.8亿,同比增长10.4%;其他产品营收3.17亿,同比增长13.6%:从终端市场来看,工业市场同环比皆增长了15%左右;汽车市场同比增长中个位数,环比下降低个位数;电子产品同比增长约25%;企业系统同比增长约40%;通信设备同比增长超过50%。由此来看,德州仪器所有业务中,只有汽车市场还没有反转。按照管理层的说法,汽车市场的复苏一般晚于工业市场一年左右,据此推算,今年下半年或看到汽车市场出现拐点。除汽车市场外,德州仪器看好复苏趋势延续,毕竟终端客户的库存不算多。虽然工业市场的复苏趋势延续,但二季度业绩中也包含下游客户为躲避关税而囤积库存,以中国市场为例,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32%,有点异常。考虑到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有所缓和,下游客户为躲避关税而囤积库存的行为可能有所改变,因此,德州仪器对三季度的营收
德州仪器暴跌,半导体疯牛行情告一段落?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